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科学革命形势

科学革命形势

发布时间: 2021-03-14 19:09:36

❶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和重大历史意义

趋势:
第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出知识爆炸的现象。
第二、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
第三、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第四、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第五、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第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意义:
一、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
二、新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三、新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四、新科技革命还引起垄断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
五、科技革命必将推动未来社会政治的现代化。
六、科技革命必将推动未来社会人的现代化。

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呈现什么趋势

产业科技革命会使产业呈现三种趋势:一种是出现的新型科技产业,二是产业出现的新的替代品,三是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新产品所用的新科技技术。

  1. 对于新型科技产业的出现,产业结构未成型,产业存在许多的切入发展机会,找到适合企业的切入口,以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赢得产业市场的份额。

  2. 对于产业出现的新的替代品,企业面临的是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原有市场份额,以增加产品的新功能还是降低产品成本作为竞争优势,以怎样的市场反击保住市场不受冲击,或许趁此机会推出自己的新产品,都是企业战略里要考虑的内容。

  3. 对于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新产品所用的新科技技术,企业需要做的举措是:这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新产品开发随时都列入企业发展计划中,只是研发的速度、频次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力度,吸收高科技人才,新产品研发的绩效考核或项目管理机制,都是准备工作,新产品的快速上市变成商业化,就是研发的计划期缩短,在现有的费用计划下,如何做到的问题。

❸ 根据革命领袖科学分析形势正确制定政策的范例,结合当今形势,谈谈革命领袖的范例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示

"根据革命领袖科学分析形势正确制定政策的范例,结合当今形势,谈谈革命领袖的范例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示?"问题有点无厘头!
对大学生,好好做好自己,努力,尊重职业,心态良好,敢闯敢干!

❹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推广,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气化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才是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
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❺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要详细!!!!!!

相同点:

原因:
1. 都是先进生产关系建立并发展完善,促进科技革命的发生。
2. 都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推动。

工业发展:
1. 都涌现大量新的发明创造。
2. 都涌现大量新的工业部门。
3. 都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

结果:
1. 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2. 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3. 加强世界经济联系、国际关系联系加强。(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加强侵略扩张,东方从属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后形成,同时加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重新瓜分世界,引起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促进多级化趋势的出现。)

不同点:

进程:
1。第一次科技革命是用机器取代手工业,中心在英国,从纺织业的发展开始。
2。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心在美国、德国等先进的发达国家,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开始结合,有些国家是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
3。第三次科技革命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中心主要在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因家的苏联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科技知识与生产技术更加密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两大对立阶级。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垄断资产阶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形势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东方从属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并导致严重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多极化趋势出现,扩大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对人类社会(衣食住行)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蒸气时代,加快城市化进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第一、二产业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行吗?

❻ 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为什么三次都没有发展,说出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的影响

( 1 )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经济曾一度繁荣,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受专制政治、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工业革命后,中国被卷人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但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且结果失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引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严重影响中国科技和教育;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先后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直未能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得到应用。

( 3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之处,党的工作中心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政权);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 “ 左 ” 倾思潮影响( 50 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导致“左”倾错误产生,在六七十年代进一步发展);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三次科技革命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①政治: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思想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④教育:新式学堂的出现。

第二次科技革命:
①政治: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②经济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企业 —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科举制被废除。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④教育:科举制被废除。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❼ 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什么成为大趋势

学习和工匠精神。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人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国家实力的提升,需要制造业的提高,这就需要工匠精神。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