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科学祭祀

科学祭祀

发布时间: 2021-03-14 16:32:57

㈠ 现在科学都这么普遍了,为什么还有人拜神,迷信...呢

科学的普遍往往不能解决人类内心一些东西,比如烦恼,恐惧。这便是信仰!
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信仰。。。

㈡ 人祭祀时为什么要烧香,烧香有什么作用

在祭祀时烧香的这种行为大多是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崇敬之情。烧香大多是对人们心理慰藉起到一定的作用。

还有我们都知道的,烧香是可以驱赶蚊虫,清新空气的。在蚊虫比较多的季节,烧上几根香,所产生的气味可以把蚊虫赶走。像驱赶蚊虫的作用就比较实际常见了。

不同时间、场所,烧香所起到的作用也大不相同,但是只要心存善意、出发点是好的,烧香这种行为是可以作为传统继续长久传承下去的。

㈢ 各地的先人是如何进行“祭祀仪式”

1、上坟

较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坟地)举行,俗称“上坟”,时间主要是忌日和传统重大节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节(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里的男人携祭品香纸到坟前,摆放祭品、水酒,然后烧纸、焚香、奠酒、行礼,其间还压坟头纸。上坟习俗尤以清明上坟最为隆重,前一天早上还要去给祖先坟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兴旺。


也叫“请”,因天气不佳,不能出门,或是离乡客居外地,不能亲临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设祭,向着故乡祖先墓地方向,举香作揖恭请先祖享祭。祭祀是人类进步的产物。由于古人缺乏科学知识,生产力水平低,对许多自然现象感到神秘和恐怖,认为宇宙间有许多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万物,它们既会降灾也会降福于人间;他们还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也可以庇佑于生者,使其免除灾祸或万事顺意。他们认为神灵和祖先能够感知一切,只有对其虔诚,并将人间的美味佳肴献其享用,神灵和祖先才能施惠于人。因此,产生了祭祀仪式。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

㈣ 清明节有哪些科学的祭祀方式

通过推广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社区公祭、集体公祭等现代祭扫方式,献上鲜花、植树、祝福,等健康环保的祭扫形式,既表达了对故人的缅怀,也抵制了封建迷信活动和祭扫陋习。应该大力倡导这种新风。

㈤ 祭祀是迷信吗或和迷信有什么关系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又说“祭以诚”
所以祭祀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一种诚意
孔子说守丧三年,是因为父母去世心中哀痛没有心思去做别的
所以这些不是迷信,是人们表示感情的一种方式
死者的第一年的生日要搞隆重,表示我们还没有忘记他们
买东西到河边烧掉,也是一种仪式,人们总希望能为死者做点什么,如果随便什么地方烧掉会感觉过于随便
死后要守3天以上灵,是不忍心再看不到死者,想在多看几眼,另外也方便其它较远的亲戚朋友,也防止死者是假死
至于说要玩,那是不对的,应该说是隆重吧

所以这些原本都不是迷信,后来人们忘了其中的内涵,演变的只剩下仪式,为了让其它人遵守,就只能依靠迷信的方式了

㈥ 科学家做祭祀吗

灰常有可能阿!没准科学家神经大条!

㈦ 拜神拜佛没有科学根据。为什么有时候会灵验

科学的从科学角度衡量,宗教的从信仰的角度审视;用不相干的东西互相解释,只能自寻烦恼。

㈧ 为什么要祭祀祭祀的起源祭祀的原因祭祀的作用

原因有两种:

1、祖先信仰

对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2、天地信仰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在与自然作斗争中,无法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规律和生产中的矛盾与变化。如日月的运行,火山爆发,暴风骤雨。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种种威胁,人们恐慌又无能为。

便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被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者鬼指挥者控制着,因而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规律都归于鬼神之说,无法对抗,只能通过举行某种特殊的祭祀礼仪,来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起源:

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作用:为了向祖先祈求福佑,祈祷平安,风调雨顺,消灾灭病。

(8)科学祭祀扩展阅读:

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自古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祭祀二字,祭侧重的是向祖先向天地汇报工作。祀侧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对自己未来的新工作,给予新的指导、教诲和启发。祭的上半部分,左边是牲肉,右边是一只手,下面是神。祀,左边是神,右边是巳。

在中化文化中,阳为吉,阴为凶。中华文化中的神,也不是指人格化的那种妖怪,而是主导阴阳二气造化的自然力量,通过祭祀,可以申请让这个力量,出阳藏阴,便可趋吉避凶,趋福避祸

㈨ 祭祀和祭奠到底有什么区别

祭祀和祭奠区别为:性质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

一、性质不同

1、祭祀: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

2、祭奠:祭奠是一种悼念仪式。

二、对象不同

1、祭祀:祭祀的对象为祭祀天地和祭祀祖先。

2、祭奠:祭奠的对象为逝者。

三、目的不同

1、祭祀:祭祀的目的是在心理思维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

2、祭奠:祭奠的目的是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