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武平科学

武平科学

发布时间: 2021-03-13 23:09:26

Ⅰ 武平县的社会

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武平升县后,县治由武溪里(今中山乡)迁平川。绍兴四年(1134年),使相张浚派官构筑土城,周长280步,设永平、南安、人和三门。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县尹魏侃夫进行修建,仅留2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武籍兵部主事王琼奏请改筑砖城获准,遣大参刘孟、宪副张雷勘察设计,郡丞黄冕、通守刘渊采砖建筑,至十五年(1502年)十月竣工,城垣长736丈,高2丈余,设城垛1530个,窝铺16处,开迎春、南平、秋成、北高4门,又在东西各开水门,以排洪水。筑县城费用取于武平县丁粮和上杭河税。王琼私人捐助银八百两。
明崇祯元年(1628年),知县巢之梁将城墙加高3尺。清代进行过4次整修,增建窝铺40处,官房1间。民国24年(1935年),粤军严应鱼部驻扎武平时,在城坦周围加筑炮楼十余处。至1949年,全县只有5条窄小街道,私人小店近200间,城区面积仅0.6平方公里。
建国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旧城墙有碍交通。1951年,开始拆除,至1969年,仅剩下南安门。“大跃进”期间,曾有过改造旧城区规划,因不切合实际,要求过高,而无法实施。“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区建设处于无政府状态,建筑物参差不齐,公共设施不配套。城区建设虽有发展,但布局零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平县城建工作逐步走上正常轨道。1984年制订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并着手小区规划和道路、排水、排污、防洪等分项建设编制工作。1987年城区面积扩大到4平方公里,比旧城扩大6.7倍,有14条街道,其中8条新街,总长7680米,有临街商店、服务部830家,4至6层新楼逐步增多。此外,还兴建平川广场、人民体育场,各项设施基本齐全。旧城基本被改造,一座新的县城已初具规模。
2009年第九期旧城改造完成拆迁补偿450户,补偿资金1.8亿元,安置房已动工建设,安置地完成“三通一平”;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进入实施阶段,将军广场、影剧院、青少年宫等完成规划设计;法院、平川中心学校、实验幼儿园、仁济医院完成迁建选址;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入运营,城区机械化定点屠宰场基本建成。完成碧水公园映碧湖建设及南门大桥除险加固,新建丰平路、育才路(一期)。完成岩前、象洞等12个乡(镇)集镇总规修编,规划实施蛟湖开发、十方商业一条街、岩前产权式酒店等88个集镇建设项目,中堡、武东、大禾及56个村“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级验收,十方镇被确定为市中心镇建设试点;6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村庄整理试点村、10个综合示范村初步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样板典型。 民国24年(1935年),武平县政府创办苗圃,划县城东门外先农庙(今县印刷厂一带)附近荒山500余亩,租用民田9亩为基地,从事路树培育,作为全县的公有示范林区。民国29年,改苗圃为县农场,为全县农村生产科技机构。民国32年,改为“农业推广所”,设技术推广员、助理员各2名,从事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农林技术工作。旋因时局动荡、物价暴涨、经费拮据,业务难以开展,职工纷纷离任,基地荒弃。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科技事业。50年代初,大力推行水稻品种改良和耕作制度改革。1957年成立武平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60年2月设武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代表大会,全县掀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一哄而起,脱离实际,效果很差,但在破除迷信、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起过一定作用,在技术革新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文化大革命”初期,科技机构受冲击,科技人员受批斗,科技事业受到严重损失。1975年7月复设科技机构,并逐步开展科技活动,普遍建立农村“四级农科网”,大力推广水稻矮杆良种和先进的栽培、植保技术;工业方面,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普遍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县内逐步贯彻执行,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通过技术职称评定和颁发科技成果奖,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日趋活跃。在林产化工、机械制造、立体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1978年至1987年,有17个科技项目(次)获得省、地的科技成果(进步)奖。林产化工厂生产的“帆船牌”松香,两次获得国家产品质量银质奖,行销日本和欧美等国。汽车配件厂生产的“平川牌”硼铁汽车缸套评为省优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1987年,全县有在职科技人员3582余人,其中取得中级技术职称96人、初级技术职称871人(不含在县外工作的),初步形成一支多层次、多专业的科技队伍。
2009年,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利用“6·18”对接项目成果86项。投入6019万元实施22所中小学、幼儿园迁建或改扩建工程。武平一中学生方洋以总分678(658+20)分获全省文科投档分状元,武平一中学生程美华以总分720分获全省理科原始分状元。投入1200万元新建县医院病房大楼,投入1056万元实施县中医院迁建工程,投入350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开工建设海西中山百家姓博物园。投入900万元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5个光华图书阅览室、23个农家书屋。《梁野神韵》在市文化周活动中获得八个奖项,是获奖最多的县份;《走出围屋》剧目在省二十四届戏剧节中获得四个奖项。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59枚、银牌38枚、铜牌20枚。保持省“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城区数字电视转换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成2所乡(镇)敬老院。完成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修编,并通过省国土厅批准。 综合通信能力不断提高,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通信已覆盖全县各地,网络通讯迅猛发展;截止2008年,有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由三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3座110千伏和9座35千伏变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供电。2009年兴建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城镇化进程加快,山水园林式风景城市已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武平县客运中心——商贸城建设工程位于平川镇青云山岩子门地段309省道旁,北面为正处于施工阶段的城市主干道。该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150亩),其中:商贸城占地6.67万平方米(100亩),分二期规划建设,一期占地4万平方米(60亩),二期占地2.67万平方米(40亩);客运站占地3.34万平方米(50亩),2009年4月动工建设,2010年6月前完成客运站房建设,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武平县文博园是武平县重点项目,它将成为闽粤赣边的文化宝库和工作品牌、武平对外以及闽粤赣边文博交流中心、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粤赣边文化艺术收藏品的交流集散地,是武平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博园一期工程主体建筑面积6366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2009年1月1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各馆具有自身特色,又有机融为一体。二期工程拟建刘亚楼将军广场。武平文博园计划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后将集两岸客家艺术博物馆、中央苏区博物馆、武平历史博物馆、刘亚楼纪念馆、知青馆、名人馆等为一体的全县综合性、标志性文化设施的仿古博物馆群建筑。

Ⅱ 武平的武平其人

武平,陕西省绥德县人,展讯通信创始人。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中国航天科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其曾在MobiLink Telecom公司任VLSI设计主管,在Trident Microsystems担任设计组经理及在瑞士Biel从事IC设计工作。 在系统集成电路、混合信号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技术管理经验。2000年和一群海外学者决定怀着为祖国解决核心技术的理想,回国创业。 2001年,武平、陈大同等4名硅谷海归归国创立了展讯。2003年,展讯推出了全球第一颗单芯片 GSM/GPRS多媒体基带一体化处理器,2004年推出首颗TD-SCDMA/GSM双模基带芯片。随后,2007年展讯以“中国3G概念股”登陆纳斯达克。 在国内TD-SCDMA手机大多选用了展讯、联芯和T3G这三家厂商的芯片。但过去几年里,由于国内3G迟迟未能启动,作为上市公司的展讯业绩不佳,武平也承担的极大的压力。

Ⅲ 他做科学试验什么了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性质是应用性飞行,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同时也更加注重为空间站建造积累经验。与前两次任务相比,“神舟十号”更加注重验证和巩固交会对接技术。
从单纯载人飞行,到多人多天飞行、出舱活动,以及自动、手控交会对接等,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得到积累和验证。同时,每一次任务中都会开展一些科学实验,它们也成为神舟飞船执行任务过程中十分有趣的部分。

Ⅳ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 哪里人

武平,女,1957年11月出生于北京,汉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1981年12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原航天部,曾先后从事运载火箭总体、固体火箭发动机强度分析和试验等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1年调入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从事航天规划计划管理工作。1993年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科研管理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科技计划局副局长、局长等职。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1] 2012年6月15日,受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委托,武平向大家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有关情况。

Ⅳ 武平县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是什么

一、武平县城的城市性质为:武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边界物流集散、贸易为主的工贸城市。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平川镇行政区域,城厢乡的4个行政村及万安镇的4个行政村,辖区范围,总面积42平方公里。城市规模,近期(2005—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6平方公里以内;远期(2010—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平方公里以内。

三、城市用地发展方向近期依托旧城向南发展无污染、轻污染工业用地;中期向东发展商住用地,向西发展居住、文教用地;远期向北发展居住用地。空间发展布局结构规划以内环为中心,逐渐向外拓展,形成“一心、一环、一带、二个次中心、四个发展区”的空间发展布局结构。居住用地以旧城为中心,逐渐向外拓展,疏散内环片区人口,缓解旧城压力,形成四大居住片区。公共设施用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原则,完善城区功能,形成各片区的次级服务中心。用地组织结构保持弹性,城市形态采用开敝式布局。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城区,逐步降低旧城区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切实达到高标准建设新区,保护改善旧城环境质量的目的。
四、要加强道路交通规划。旧城区路网充分利用旧巷道及支路改造拓宽,符合消防车道要求,提高路网密度,形成“一环、一横、两纵”的旧城主路网结构。新城区采用放射状干道及棋盘式支路组成道路网络,新旧城联系的主干道要统筹考虑交通通畅及旧城的景观保护要求;按标准加快城市停车场的建设。应编制规划管理操作性强的道路红线专项规划。规划控制好205省道经过城区段以快速路标准进行建设,为今后改道成为与高速公路支线连接的快速路留有拓展空间,要增加309省道过境线的内容,协调好城市规划建设与对外交通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要做好水源和给水管网规划,科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采用新区分流制,旧城截流式合流制的排水体制,进一步做好专项规划,清理改造建成区的合流制沟渠,保证城市防洪排涝要求。要预留好中期110KV、220KV变电站的规划用地和110KV高压线路走廊。要安排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用地,完善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

六、要保护“一心、一环、两轴、四区”的景观格局,体现山拥水绕之城市特色。严格控制平川河的水环境质量标准,限期治理沿河的城市污染源,合理进行工业布局。搞好城市绿化工作,使“一带、四山、多廊、多节点”及旧城区公共绿地的建设得到落实。提高平川河源头树林的植被质量,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形成具有山水旅游城市特色的绿化环境。

Ⅵ 龙岩市武平县中小学生第七届地理科技小论文获奖名单

科技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学生对研究的问题,特定设计的方案,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
另有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和作者通过利用详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
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要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指导参考的意义;可行原则,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知识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新颖原则,指课题应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

拟定题目
文题如目,好的题目能够叫人拍案叫绝,一眼难忘。它好似推销产品的广告词,对吸引读者起着关键作用。好的科技小论文题目要讲求三个字:准、小、新。准,指的是题目要用精练的文字将论文内容确切的揭示出来。如某位同学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浓度》,一看题目,就可以知道论文阐述的内容,一目了然。小,指的是题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围窄,专业知识不深,没有很好的文学功底,而难以驾驭。如某位中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静电除尘黑板擦的研究与制作》,题目小且具体,学生可以作深刻的阐述。新,指的是力求在题目中透露出新鲜的立意。选题新鲜,才有阅读价值。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新的发现,即使表达再好,论证再有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Ⅶ 武平 地理

1.武平位于北纬25°06'10",东经116°05'32",为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274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天气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有耕地32.14万亩,林地2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2%,林木蓄积量1104万立方米;煤炭远景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5.5亿吨,膨润土1300万吨,白云石5044万吨,石英石200多万吨,锰矿55万吨,还有砂金、银、铜、铁、钾长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境内有大小河流200多条,水力资源相当丰富;系客家聚居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有梁野仙山、丹井温泉、灵洞仙山、南岩石洞、平桥翠柳、绵洋古刹等八大景观,传说中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就出自国家名胜武平狮岩,中山"百姓镇"被称为"天下一绝",其流传的军家话誉称为"孤岛文化"。梁野山被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武平县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闽西、赣南、粤东三地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1999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在武平建立省级边界经济贸易开发试验区。全县辖6个镇,11个乡,2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人口36.67万。

根据此地的特点,论文的最重点应是“以当地的丰富的媒,石灰石,建材石等矿产建设和发展当地丰富的水利和游游景点,需要注意是矿产的开采要科学,开采的过程不能破坏了生态环境。

Ⅷ 武平电大有哪些专业可读

你好,电大是网校形式的,我也在电大报了法学院,
读专科有:
行政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法律文秘,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技术,计算应用技术,旅游管理,学前教育这些专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
读本科有:
金 融 学,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英语(教育方向),法学,广告学,英语(商务方向),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Ⅸ 福建武平谢氏简介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谢氏文化,璀灿夺目,光耀人寰。我们谢氏家族历史悠久,源于炎、黄两帝,乃炎黄优秀子孙之一脉。谢姓于夏朝立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同样久远,即从周宣王封申伯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受姓开族至今,也有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裔孙繁衍百余代。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述谢邑和谢氏状况的诗句有二十多句,这是全国百家大姓中所罕见的。早在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分布于现今的河南许多地方外,有一支迁徙山东,有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入湖南。战国时又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四川,后又分三支,一支迁蜀郡,一支迁云南,一支迁贵州。汉代,谢氏移至江浙、江西、湖南等地,其中由河南陈留郡阳夏南迁浙江会稽郡上虞东山等地的谢氏人丁兴旺、人才济济。晋代,谢氏发展为众所仰望的名望大族。仅东晋到南朝宋二百多年间,谢家见于史传的闻达人氏就有百人之多,且三品以上高官者达33人,文韬武略,官宦相系,代多英才,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声最显赫、文化修养最深远的姓氏之一。武平谢氏就是这个系脉的后裔。宋理宗时,安公系申伯七十二世孙琚公派任福建邵武知府,因此家族也由浙江钱塘迁入福建邵武黄基堡村,为入闽始祖之一。琚公有五子:九聪、九明、九原、九升、九嶷,后来九聪公子太宝公在长汀做官(宋荣禄大夫),再由邵武迁长汀,后迁武平,为武平始祖之一。太宝公在武平发展数代后,其叔九明公之玄孙百五郎公因与兄弟百九郎公情谊较深,也直接由邵武迁到武平象洞光采村:另一叔九嶷公自邵武黄基堡迁徙汀州宁化,再迁江西石城,后又从石城转移上杭,定居高陂。其曾孙千一郎公(申伯76世)又迁武平民主的林荣均营村。还有几支脉派也在武平发展,成为武平谢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安公系文乐公派由宁化迁上杭黄潭百一郎公裔法端公,迁徙武平长居开基;另一是广东兴宁水口安公系逢春公脉翠英公裔迁来武平城关发展;还有一脉为龙岩适中子荣公系的映斗公迁到武平中山,开发其祥。这些谢氏家族全是客家人,具有客家崇文尚武、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是优秀客家民系之一。他们分居在全县的16个乡镇33个村庄。按人口多寡,谢氏在全国百家大姓中居24位,而在本县各姓中居第9位。主要聚居地为:万安乡上镇、下镇、贤溪、捷文、小密(共计2900余人);象洞乡光采(共计1900余人);东留乡黄坊、新联、兰畲、桂坑、背寨、龙溪的象湖、中坊的谢坊和上贵湖(共计1200多人);平川镇城南(共计200多人);城厢乡东云(共计330余人)、长居(共计230多人)、汾水和凹坑(共计300余人);十方镇叶坑、处明、和平、熊新新塘边(共计800余人);岩前镇和安(共计50余人);中山镇城中、新城(共计1200余人);民主乡高书、林荣、坪畲(共计420余人);中赤乡上赤、中赤、平沿(共计400余人);下坝乡224人;大禾乡130人。
梁山钟灵,平川毓秀。在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武平山城,七百多年来,孕育了二十余代、成千上万的谢氏儿女,现有人口一万多人。他们同饮平川水,共耕一方土,继承谢氏“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的耕读传家文化传统,发扬客家崇文尚武、艰苦创业的精神,历代文风蔚起,名儒踵至,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有叱咤政坛的荣禄大夫、知府和厅局级领导干部;有博学多才的进士、贡生、博士、硕士;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总经理、企业家。如明、清时代的谢廷耀、谢文富、谢煜、谢和、谢曜、谢翔河,民国时期的谢秉琼、谢伯镕、谢鸣珂、谢肇齐及建国后的教育家知名人士谢成珂;原省新闻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老红军谢毕真,老革命谢抡瓒、谢启发、谢佑莲(女)、谢廷珂;原上海市地政局长谢祝珂;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检查室副主任谢泰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外交部驻英国大使谢荣生;主任记者、编辑谢海阳、谢军;教授谢扬光、谢维章、谢总延、谢冠奇及在社会科学诸方面卓有建树的史学博士谢重光;省三建公司总经理谢耀金;省优秀企业家、省劳模谢瑞英等,都是武平谢氏的典型精英人物。象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为民族的振兴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谢氏移居海外,最早是唐宋时期的谢升卿,公元1225年他登上安南国(今越南)国王宝座。但大多数是明代,大部分是由闽、粤沿海地区先迁台湾,进而再播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直接迁海外的。我县迁海外及台湾等地宗亲,大多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去台湾的,有的就学去美国、加拿大等地定居。目前已知旅居台湾的有谢化成、谢兰辉、谢剑平、谢国群、谢国忠、谢进儒、谢生初、谢振南、谢诚美、谢晃炎等共百余人;旅居美国的有谢肇齐子谢行昌、平昌,谢李淑馨儿女谢剑光、绛光、懿光、桐光,化成的令郎谢亮球等。旅居加拿大的有谢抡瓒子女等人。还有的宗亲旅居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迁往县外定居的宗亲星罗棋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迁往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河南的太宝公裔孙,据江西荣胜宗亲来信说,现已发展到十多万人。目前在外工作的主要是建国前后因工作关系迁至各省市的。如旅居北京的谢泰万、谢寿光、谢小平;旅居大连的谢有问;旅居上海的谢海阳(祝珂子)、谢维章、谢军;旅居海南的谢祝长、谢杨华;旅居甘肃兰州的谢维垣;旅居江苏苏州的谢罗彬、谢国英;旅居广东深圳的谢明成、谢春华、谢春昌,广州市的谢晋光、谢争光、谢剑光、谢勇东,番禺市的谢明魁,梅州市的谢世龙、谢增祥;旅居江西南昌的谢冠奇、谢文涛、谢英群;旅居湖南长沙的谢世流等等。还有旅居本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及本市各县的宗亲约计几百人。
国有正史邑有志,家族有谱人有传。武平于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谢氏最早迁入武平的是太宝公,在宋末元初,约于公元1300年左右。在这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谢家遗址胜迹遍武平,家乘谱牒村村有,如武平城南的“谢氏家祠”,始建于明代中季,后经几次修复,成了全县的谢家总祠,前后三栋,宽敞无比、巍峨壮观(现已废),现保存了“五马流芳”牌匾一块;原“三官堂”到考棚的路坎上有一“成茂公祠”(原县宾馆址);花岗岩条石建成,威武雄壮,是为念七郎谢成茂所建(现已废);万安乡下镇村有开基始祖“念公祠"(址在大谢屋,即念一郎公祠),十一世祖维达公祠(址在井下窝)、维行公祠(址在大谢屋),十八世祖“偶生公祠”(址在田心里,即芬龄公祠);上镇村“爵一公祠”(址在南门楼);象洞乡光采村开基始祖“百五郎公祠’’;城厢乡长居村的“宝树堂”,十方镇叶坑村的“谢氏家庙”;熊新新塘边的“百九郎公祠”;中山镇新城村的朝阳门谢氏家祠“儒林第”;民主乡林荣村均营的“千一郎公祠”;东留乡中坊村谢坊的“东山世第”……这些是谢氏聚集宗人、祭祀祖宗的场所。典型的祖墓有城厢乡东云村长岗上的太宝公墓(现已重修)、伯五郎公墓;凹坑村谢屋湾飞鹅形的成茂公墓;十方镇熊新村大坪上的百九郎公墓;象洞乡光采村的百五郎公墓;万安的维达公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武平外迁到上杭湖洋、广东差干的宗亲,他们认定是武平太宝公裔孙,由武平高梧迁上畲,再迁上杭湖洋后,迁广东差干的。但他们把太宝公裔成茂公与成竗公(即百九郎公)合二而一,误传了几十年(有专门考证文章)。而我们开基所在地武平于明、清时期的两座坟墓仍存,碑文字迹清楚,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他们是两个祖公,不能混淆,现附录碑文如下:百九郎公碑文是:“元
考百九郎公 大
始祖 谢老 人之墓”,成茂公墓碑文是:”敕封
妣邹氏一娘 孺
中宪大夫 公成茂 大
太祖钜鹿: 谢 之 人墓”。
四品夫人 婆 钟氏 夫
关于谱牒,武平谢氏几乎村村都有,一般都以手抄家谱为主。清朝时,进士谢耀主编的《平川谢氏族谱》算是最大型、最全面的一部,全书共七卷。民国时期谢氏手抄谱本更普及于民间。长居、均营、朝阳门、叶坑等地的谱本逐趋完善,反映也比较全面。改革开放以后,国运昌隆、文化复兴,修谱工作也先后展开,长居明金主编的《谢氏族谱》、中山元昌、炽昌等人编写的朝阳门《谢氏族谱》,万安任珂主编的《万安谢氏简史》,台湾德兴为象洞编写的《谢氏族谱》等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这是历史前进的里程碑,是祖辈繁衍生息的劳动结晶,是历史的宝贵遗产。武平谢氏于2004年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万众一心,通力合作,由观光主编了全县的《武平谢氏族谱》。这是一件慎宗追远、敦亲睦族的大喜事、大好事;是一本反映武平谢氏渊源、文化,纵贯古今的谢氏文明史,在谢氏家族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祝愿:梁山宝树枝繁叶茂,平川芝兰姹紫嫣红。
武平谢氏研究会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