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多能科学家

多能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21-03-13 15:12:02

㈠ 中国有哪些最著名的科学

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茅以升、于敏等。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3、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4、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5、于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钱学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邓稼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茅以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于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华罗庚

㈡ 如何才能成为科学家

有这样的理想很好。不过我先提醒一下,要想成为科学家之类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等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科学家更重要的应该是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不用具体说你也应该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品质,如果不明白可以看看已故三钱老科学家的人生故事,特别是钱学森,我非常尊敬他。还有,初二的你可能对这方面了解的少点,需要指明的是科学不等于物理学,物理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也是基础的方面。大学物理教授也并不都是科学很厉害的人,不是我对教授们的工作不尊重,国内大学多的是,质量没保证。即使是名牌大学,也是有南郭先生的。你还没到那时候,坦白说,国内的学术氛围不是很理想,当然也是有些大学的部分师生值得尊敬的。
至于你要怎么做,很难给你详细的回答,因为我不了解你的情况,但有的可以帮你分析一下。下面我说的是一般情况,当然有些奇才怪才不一定是这样的。要想在科学上有建树,肯定离不开大学,你要学东西,真正的东西很多是在大学里学的,将来的科研也是很难和大学脱离关系的。所以要尽可能的去好的大学。国内有些好大学,这些大学有各有自己的强处,比如清华、北大、复旦等等。最好的就是到国外去了,如果有条件,这是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出国的话是大学本科后出国的,到国外好的大学读研究生等。如果真有那个时候,希望你学了东西后能回来。当然也并非一定要出国,国内也有好大学的。初二的你,还没经历过中考高考,这些很可能都是你要面对的。如果真想做科研,大的方向建议,初中以让自己更加全面为主。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不要有弱科,越突出越好,这对你来说应该很容易吧。而且英语也很重要,如果可以,早些学的好好的,肯定对将来大有帮助,因为基本上一流的科学技术都和英语有关的,撇开这不说,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出国考试等等,英语都是很非常重要的。学英语也不是很困难,不要掉进这怪圈里,觉得理科好的学生英语就难学好。其他的科目,不要求成为佼佼者,但一定不能成为弱者。课外的,可以看看和科学相关的一些书,启发自己的兴趣,增加自己对这方面的了解。你现在对科学的理解还是比较狭隘的,如果缺乏一些必要的了解,只知道自己喜欢,将来面对的时候,可能会很茫然。初中不是有很多什么各种科目的竞赛的吗?可以锻炼锻炼自己,高中也同样如此的。到了高中,课内的学习也要学好,对你有信心的。同时高中时也可以提前学些大学里面的你感兴趣方面的基础课程。这样,到了大学,你可以走在前面。
再啰嗦一次,这是通路,不是唯一的路,唯一的路就是不要放弃,执着追求,把心态摆正,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什么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等,或者出国留学等,不一定都是要的,如果可以,最好了,现在有机会,就要努力。如果不能达到,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太多。但一个好的大学还是必须的。这一点很重要。现在的大学,学风很差,打酱油的、虚度的多得多了,自己的追求就很重要,到了大学,很大程度靠自己的主动的。路是你自己走的,你自己的情况自己最了解了,自己好好想想吧。
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的科学机构。先说说科学啊。主要有理学和工学,所谓的理工科了。帮你理解一下,不一定说的很对,理学就是偏向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工学就是偏向科学的应用的。比如说研究天体物理的这些就是理学,身边的一下IT专家等就是搞工学的。他们包含的很多,你再网络一下就知道了,网络里面就有的了,也可以进中科院或者工程院的网站,什么都有了,这样你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下。国内的科学机构,最有名的算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了,并称两院。我们的大学为了显示自己在科研方面怎么厉害,都会吹自己有多少两院院士等,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至于怎么加入,我也不清楚,目前还不懂的。现在根本没必要去关注这些。我想,只要你够牛了,不用说自然会身在其中了。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研究院,也有很厉害的,真的,现在没必要去了解这些,踏踏实实努力就好了。
好吧,回答完了。感觉挺像当初的自己,就给你答上了,第一次回答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强调一遍,时间过得很快的,不要停留在想着怎么去成为,而要踏踏实实去努力。希望你给力。

㈢ 为什么俄罗斯(苏联)能有怎么多科学家

1、俄罗斯人比中国人好学。
(1)中国人喜欢把康熙帝和彼得一世相提并论,恨不得说成中俄各自的千古一帝。但康熙皇帝老帅出征守住的地盘,早就让俄罗斯拿走了,中国人收获了只提当年勇的谈资。比起亲自出征,康熙更有名的似乎是微服私访。彼得一世也微服,但人家那是出国扮作小学徒,汗流浃背低声下气学技术,跟吾皇康熙向老太太和苏麻拉姑学宫廷斗争术根本不是一个路子。彼得回国后采取各种措施逼迫啃老族学习,比如不读书的贵族子弟不许继承土地,等等;兴西学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新政的突出内容。康熙在这方面简直鲜见业绩。
(2)到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期,这位女汉子对外拓展疆域,对内高度重视母亲质量提升,她办的女子贵族学校,教育和培养俄罗斯女人在自立自强和培养下一代方面的能力。经过他们的努力,俄罗斯在极短时间内由彼得大帝之前宫廷都使用法语的“野蛮”小公国,一跃而成为19世纪在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取得辉煌成果的国家,举国上下学文化。
(3)即便在苏联解体时期的内外交困中,俄罗斯人排队和坐地铁都能默默读书,现在依然。学习真正成为了他们的信仰,而不像中国地铁里除了打盹发呆就是玩手机。
2、东正教“末日论”的激发和爱国主义激励。
(1)俄罗斯民族继承了基督教(最早来自犹太教)中的“末日”观点,认为弥赛亚将要降临。此外,俄罗斯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东方特点的莫斯科和西方特点的圣彼得堡并立便为典型标志。)他们不想承认自己是亚洲人,但欧洲人却排挤它,蒙古和斯拉夫专制传统深深植根其中,这种无根性更加剧了其民族危机感。
(2)他们还具有上帝选民的思想,认为俄罗斯人总是对的。但他们对末日的态度,不是中国人所谓世界末日前吃尽喝光的恐慌,而是要跟时间赛跑、在末日到来之前做更多事的一种追求;是使命思想和责任意识。为此,俄罗斯人为了维系民族和国家的完整,强国和在世界上发声一直是执政追求,更是民族信仰。从沙皇到斯大林再到普金,都是如此。
(3)于是我们看到,即便政治多么黑暗,专制如何猖獗,生活多么苦难,外表多么服从,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内心都有自己独立自由的世界:为了世界末日前的使命;为了祖国;为了不枉生命的追求等,面对流放和死亡的从容不迫与前仆后继。诛心和御用者有之,但屈指可数,就因为内心那块圣洁的天地。前苏联的诺贝尔奖集中于基础学科和文学领域,而非当时军备竞赛激烈的应用科学领域,原因或许也因为如此——没有功利性追求,只为纯粹。

㈣ 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有袁隆平、竺可桢、钱伟长、侯德榜、童第周等。

1、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2、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3、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4、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5、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4)多能科学家扩展阅读

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和成果挂钩的,说白了所谓的成果无非就是发表文章或获得专利权。

这对于一位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我们总强调科学家应该首先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你如果想以科学发现为职业,就必须从精神上有一种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内质,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随着科学研究成了一种社会建制,特别是当现代科学活动出现了政府主导的特征之后,科学就一下子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科学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

㈤ 想做科学家的人很多,谁才能够成为科学家

谁都可以成为科学家。
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成为科学家需要首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因为国家的教育很发达,如果没有学到本科的话,估计自己靠实验是很难成功得。
当然也可以自己买书看,并不一定非要去读大学。不过需要家庭的支持。
有了知识基础和经济基础,成为科学家的下一步就是找对项目,出成果。
有了成果就能够凭借成果获得各种荣誉,金钱。荣誉自然包括了科学家的头衔啦。
但是真正的科学家是站在求真的立场去看问题的,而不是为了金钱。
所以什么样的人能成为科学家呢?
有信仰,有知识,有本钱(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家。

㈥ 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科学家是谁

答案: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科学家是Kazutoshi Takahashi和Shinya Yamanaka
诱导多能干细胞最早是2006年由日专本的两位科学属家Kazutoshi Takahashi和Shinya Yamanaka报道,文章发表于。Shinya Yamanaka最终因此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
2014年9月,一名罹患退行性眼病的日本患者将成为全球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进行治疗的第一人。
诱导多能干细胞(in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最初是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干细胞和胚胎APSC多能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通过采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使体细胞去分化为多能干细胞,对于这类干细胞我们称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In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㈦ 世界历史里有哪些全能或者多能的科学家

智商过于常人的叫天才!别说什么百分之九九努力+百分之一智慧~~~
爱因斯坦:世界公认的天才,美国科学家在他去世后,解剖他的大脑,惊奇的发现他的脑神经比常人的多出几百倍~~~
拿破仑:此君在幼年读布里安军事学校时,经常打架,但是迷恋几何,等到他毕业的前两年,他的几何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那时他才15岁,后来在远征意大利的时候出色的运用几何知识跨越阿尔卑斯山给奥军来了个奇袭,并夺下胜利,那时他20岁
迈克尔杰克逊:前阵已故的天王,在肢体语言上并没有很深的研究,但是经常会有惊人的奇想,比如打响指,只是一瞬间的动作,却成了今天人类的主流肢体语言~~

㈧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人

1、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译亚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质能等价公式的发现者。

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他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国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

他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进行发明创造的人。

3、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英语: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电磁学及电化学领域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主要的贡献为电磁感应、抗磁性、电解。

虽然法拉第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式教育,却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4、孟德尔

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间进行了着名的豌豆实验并建立了许多遗传法则,并提出孟德尔定律。

5、杨振宁(英语: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贡献卓著,在物理学界影响力很大。

他曾在抗日战争时的西南联合大学念本科、硕士,后赴美念博士。他与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

㈨ 成为一名科学家有多难

你要知道自古以来这些名人都是有怪癖的,天才和疯子不是白说的。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