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科学性
❶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一)提出问题:你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要探究的问
(一)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 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所以在以上的探究实验中,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二)作出假设:根据提出问题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在以上的探究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的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可能是学习行为.(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四)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通过此实验得出结论: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属于学习行为.
(五)①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一般来说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小鼠学习能力的不同,同时实验过程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②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如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鼠学习就快得多;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故答案为:(一)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二)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可能是学习行为
(三)属于学习行为
(五)①学习能力 外界环境
②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❷ 小班体游教案小动物走迷宫
数学活动:《小老鼠走迷宫》(中班)
执教:方芳
设计意图:
“数的排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正是学习、认识排序概念的时候,他们喜欢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那么,通过《小动物走迷宫》这节科学活动能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更好的巩固掌握对数的排序。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所以,我在设计本活动主要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操作,同时分组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幼儿自觉的、乐意的……有兴趣的发现答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序数的兴趣,并掌握1—10的序数。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贴绒的10只老鼠(上有1—10的数字)、示范图一张、1—10的数字卡片按红黄蓝绿分4套、6张迷宫图,彩色笔人手一只、红黄蓝绿小旗各一面
活动过程:
一、找规律
师:啊!今天天气真好,有一群小老鼠出去找东西吃。我们一起看看有几只小老鼠。
(出示10只不按顺序排的小老鼠)
(幼儿数数)
师:恩,10只小老鼠排好队伍出发了,看看他们排好了吗?
(幼儿争论,并排好了顺序)
(教师引导幼儿1的后面跟着2,2的后面跟着3,3的后面跟着……这是按顺序排的)
师:那现在可以了吗?
幼:可以。
师:现在10只小老鼠有顺序的排好了队伍出发了。
师:10只小老鼠走啊走,走啊走,走了好长一段路也没找到吃的,肚子饿的咕咕叫,突然,一只老鼠闻到了一鼓香味,他们寻着路走去,可是?可……小朋友,知道发生什么状况了吗?
(幼儿猜想)
二、示范操作
(教师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
师:哦,原来前面有好些路,他们不知道走哪一条好?
(幼儿讨论)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走路,并让幼儿说说为什么要走这条,其他的路为什么不走……)
(教师引导幼儿走出的路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他们是按什么来的?)
幼:按顺序
(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你们帮小老鼠们路走出了,那东西找到了吗?幼:找到了,在旁边。
(教师引导幼儿按顺序连线能变食物)
(幼儿上来试着先示范操作)
(教师再进行讲解)
三、幼儿操作
师:哇,刚才啊,好几个小朋友帮小老鼠找到了这么多吃的,其他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老鼠找食物吗?
幼:愿意。
师:那好我们来比赛看哪一组先走出路、而且找的食物最多?
(幼儿分组操作)
(教师讲评,再一次重点强调1的后面跟着2,2的后面跟着3,3的后面跟着4,4的后面……)
四、排队游戏
师:恩,小朋友,真能干,帮小老鼠们找了这么多吃的,哎呀小老鼠可高兴了,他们想请你们一起分享他们的食物。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师:好的,那刚才我们知道小老鼠他们是排着有顺序的队伍去找东西的,那我们要不要排着有序的队伍去呢?
幼;要。
师:老师这啊有红黄蓝绿4面小旗,我请数字宝宝是1的小朋友拿着小旗。其他小朋友看看自己是哪一排的请排好,并按有序的顺序排哦。
(幼儿排对)
(教师带幼儿出发)
❸ 镜子迷宫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镜子迷宫本身就是一个应用范围较广的科技产品,其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外形美观大方,在任何场景中,都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亮点……游玩过程中游客的身影在镜子与钢化玻璃之间无数次的穿越,即反射又折射,让人感到迷惑和奇妙,吸引力自然提高。
原理:重复反射成像。本展品由数面成特定角度的平面镜构成。当参观者进入通道时,其身体经多重镜面反射,形成了无数镜像,参观者很难分清哪里是通道、哪里是镜面,犹如进入迷宫一样。
该镜子迷宫设计在商场内而非专门科技场馆内,打破了传统的科技展项与科技馆搭档的模式,这种商业融合科技及娱乐性一体化的模式,也是现在以及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加上镜子迷宫本身就是一个应用范围较广的科技产品,其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外形美观大方,在任何场景中,都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亮点。让人们在逛街购物的时候遇见科学,在互动娱乐的同时,充分地体验科学乐趣,展区设计和展项涉及围绕体验发现将科技融进商业及乐园游乐场中……游玩过程中游客的身影在镜子与钢化玻璃之间无数次的穿越,即反射又折射,让人感到迷惑和奇妙,吸引力自然提高。另外,此项设备的游客群的年龄跨度比较大,适合老、中、青、幼各个阶层。
应用环境:镜子迷宫的产品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在人流量大的都可以营业,如:超市,广场,商场,公园,旅游景点,度假村,大学城,动漫城,科普馆,游乐场所等都适合经营。我公司镜子迷宫将坚持完善的产品设计,精确的市场调研,切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不断进行产品完善和技术升级,确保投资者始终走在市场的前沿。
❹ “镜子迷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原理:重复反射成像。本展品由数面成特定角度的平面镜构成。当参观者进入通道时,其身体经多重镜面反射,形成了无数镜像,参观者很难分清哪里是通道、哪里是镜面,犹如进入迷宫一样。
镜子迷宫本身就是一个应用范围较广的科技产品,其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外形美观大方,在任何场景中,都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亮点……游玩过程中游客的身影在镜子与钢化玻璃之间无数次的穿越,即反射又折射,让人感到迷惑和奇妙,吸引力自然提高。
(4)迷宫科学性扩展阅读:
镜子迷宫设计在商场内而非专门科技场馆内,打破了传统的科技展项与科技馆搭档的模式,这种商业融合科技及娱乐性一体化的模式,也是现在以及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加上镜子迷宫本身就是一个应用范围较广的科技产品,其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外形美观大方,在任何场景中,都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亮点。
让人们在逛街购物的时候遇见科学,在互动娱乐的同时,充分地体验科学乐趣,展区设计和展项涉及围绕体验发现将科技融进商业及乐园游乐场中……游玩过程中游客的身影在镜子与钢化玻璃之间无数次的穿越,即反射又折射,让人感到迷惑和奇妙,吸引力自然提高。另外,此项设备的游客群的年龄跨度比较大,适合老、中、青、幼各个阶层。
❺ 带科学性的故事有哪些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偶然的机会想到发明避雷针的: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现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在用莱顿瓶进行放电实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面对着电火花的闪光和劈啪声,总是禁不住与天空的雷电联想 起来,他意识到莱顿瓶的电火花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雷电。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必须将天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上来。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 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联起来通向地面,丝线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又插进一个莱顿瓶中。富兰克林将风筝放上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只见丝线上的毛 毛头全都竖立起来,用手靠近铜钥匙,即发出电火花。天电终于被捉下来了。富兰克林发现,储存了天电的莱顿瓶可以产生一切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天电与地电是一样的 。在1747年,富兰克林就从莱顿瓶实验中发现了尖端更易放电的现象,等他发现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性后,就马上想到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将天空威力巨大的雷电引入地面,以避免 建筑物遭雷击。1760年,富兰克林在费城一座大楼上树起了一根避雷针,效果十分显著。
牛顿被苹果砸死了,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亚。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夫并没有看到,正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和实践,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那个时代关于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在扬弃其不准确的部分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内涵和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论,比当年门捷列夫的理论更具有真理性。
【门捷列夫的平生】
1907年1月27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寒风凛冽,太阳黯淡无光,寒暑表上的水银柱降到零下20多度,街上到处点着蒙有黑纱的灯笼,显出一派悲哀的气氛。几万人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缓移动着,在队伍最前头,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由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的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等元素符号。
原来,死者是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木牌上画着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对化学的主要贡献。
门捷列夫生于一位有十七个子女的中学校长家庭,他排行十四。出生刚数月,父亲双目突然失明,接着又丢掉了校长的职务。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持生计,全家搬进附近一个村子里,因为舅舅在那里经营一个小型玻璃厂。工人们熔炼和加工玻璃的场景,对他以后从事与烧杯、烧瓶打交道的化学研究产生很大影响。1841年秋,不满七周岁的门捷列夫和十几岁的哥哥一起考进市中学,在当地轰动一时。不幸总爱跟随贫苦人家。门捷列夫13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工厂遭火灾化为灰烬,母亲只好再次搬家,将成年的女儿们嫁出去,让两个儿子参加工作。1849年春,门捷列夫中学毕业,母亲变卖家产,一心想让小儿子上大学。在父亲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进入彼得堡师范学院物理系。只过了一年,就成为优等生。紧张学习之余,还撰写科学简评得到少量稿费。这时他已经失去任何经济支持:舅舅和母亲相继去世。1854年,他大学毕业并荣获学院的金质奖章,23岁成为副教授,31岁成为教授。
使他获得最初声望的是《有机化学》,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两个月没离开过书桌。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竟双目半盲。每天从清晨工作到下午5:30,“中饭”后继续工作到深夜。他是在书桌前死去的,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他名声大噪,好多外国科学院纷纷聘请他为名誉院士。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怎样想出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笑:“这个问题我考虑了20年之久,而您却认为我坐着不动,5个戈比1行、5个戈比1行地排列着,突然就成功了?”
诚然,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门捷列夫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爱迪生 (1847-1931)
19世纪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也是以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为突出特征的世纪。科学在这个世纪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起云涌的伟大创新转变成为技术科学的巨大威力。这个世纪的一些科技巨擘继续活跃于20世纪。托马斯·阿尔沃·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一。美国《生活》周刊不久前评出的过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中,爱迪生名列第一。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她亲自教育。这时,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只得外出打工,当报童、办报纸。最后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继续作化学实验研究。后来,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这个车厢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把爱迪生的实验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据说爱迪生因此终生致聋。
爱迪生是美利坚民族崇尚的那种传奇般的人物——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早年曾制定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1877~1879年发明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以后又制定了照明系统,并为实现集中供电进行了许多工作。他提出并采用直流三线系统。制成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于1882年利用该机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发电厂。在同时期,作了铁道电气化的试验。1883年发现“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现象。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在研制电灯时,记者对他说:“如果你真能造出电灯来取代煤气灯,那你一定会赚大钱。”爱迪生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仅仅为积攒金钱而工作,他就很难得到一点别的东西——甚至连金钱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称作现代电影之父,可是在电影界人士为他77岁寿辰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说:“对于电影的发展,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其他的都是别人的功劳。”
爱迪生胸襟开阔、善处逆境。针对自己的耳聋不便,他说:“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平静。耳聋从来就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免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爱迪生的电影实验室突遭火灾,损失巨大。爱迪生安慰伤心之极的妻子说:“不要紧,别看我已67岁了,可我并不老。
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发明一种新的灯——一种帮助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的便携式探照灯。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支小小的插曲。
爱迪生造福大众、不畏艰辛。为寻找灯丝,他试验了数千种材料;为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失败了八千次。因此,爱迪生常常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他在80岁时,仍然保持着发明家的精神,坚张地进行着发明创造活动。1927年,他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寻觅化工新材料。81岁高龄的爱迪生成功地从野草中提炼出橡胶,受到人们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时24分,爱迪生带着宽慰的微笑,闭目辞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坦然地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是人们表达对爱迪生无限怀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们献给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曲无言的赞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自古以来都认为,虽然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它们的运动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但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受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影响的。由此,把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完全割裂孤立开来。天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相信这一看法,据之提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观念。爱因斯坦不同意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绝对运动观,从光速有限出发,提出宇宙间的时间同时性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如月球上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系来说的。在同时性是相对的基础上,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概念。因为时间的同时性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所以都是相对的;而运动又是与时间紧密相连的,所以运动也都是相对的,孤立地看地球,它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绝对空间也是不存在的。从而,爱因斯坦把看起来似乎是彼此无关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了起来,使它们成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对立统一体,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1916年,爱因斯坦又经过10年探索,进一步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创立工作。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没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论,是适用于所有参照系的物理定律。它与狭义相对论不同,狭义相对论仅仅适用于不存在引力的物理过程。研究的是直线、匀速相对运动的参照系;而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作任何运动的参照系,既适应直线、匀速运动的参照系,又适应加速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参照系,因而它是相对论大厦的第二层楼房。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表明,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孤立的,物质的分布和运动也反过来决定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是对立统一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近代科学技术在幻世纪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它导致了古老物理学的彻底革命,完成了物理学第三次理论大综合,进一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石
❻ 如何评价黑暗迷宫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电影《黑暗迷宫》可以说是导演温河较为经典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上映以后不少人将它形容成低配版的“盗梦空间”,该剧封闭式的逃亡形式极具看点,看似是狭小的空间之内,其实有着想不到的悬疑与烧脑。通过该剧可以看出导演和演员的野心,它不仅融合了现代流行的烧脑元素,也将惊悚玩味巧妙的融入其中。
电影最后反转式的结局却是树立了中国式悬疑电影的革新,让观众于意犹未尽之时顿悟出生活的真谛,电影《黑暗迷宫》那条无止境的隧道其实就是预示着人们没有终点的欲望,烧脑的同时引发人们沉沉的深思。
❼ 普通心理学迷宫实验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示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内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容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❽ 世界四大迷宫的具体资料
米诺斯迷宫
发掘出来的王宫建筑中,最有名的是“御座之室”和“大阶梯”。“御座之室”位于中心庭院西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室面向中心庭院,内有一个长方形地穴;后室较大,里面放着一个石制的宝座。宝座高高的靠背用雪花石膏制成,放在一个正方形的基脚上,座位下有奇异的卷叶式凸雕。地板染成红色,一面墙上画着两只躺着的鹰头狮身蛇尾的怪兽。伊文思刚开始认为这是一个浴室,但没有找到排水的地方。后来他又认为这里是3000多年前米诺斯王的议事厅,最后又从其浓厚的宗教意味联想到它是“地下世界的恐怖法庭”(米诺斯是传说中的冥王)。它的真正用途是什么,恐怕无人得知也无从得知。
另一个重要的建筑是“大阶梯”,它不仅是通向东面王室居所的唯一通道,而且在建筑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附近好几堵墙相联,墙上绘有壁画。阶梯的另一面安置有低矮的栏杆,栏杆上竖着上粗下细的柱子,支撑阶梯上的数个平台。伊文思为了不让“大阶梯”塌垮,用钢筋水泥予以加固,虽然这种“复原”遭到批评,但使“大阶梯”得以保存至今。
对于这个富丽堂皇的大建筑,德国学者沃德利克却持异议。他在197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出,这个建筑绝非王宫,而是王陵或贵族坟墓。在他看来,那些被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是贮粮、油、酒的大陶罐其实是盛体的葬具,里面注满蜜糖以防腐;壁画象征灵魂转入来世,并且把死者在幽冥世界所需物品也画在上面;王宫中精细复杂的管道也是应防腐所需而铺设。这位德国学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由:首先,从建筑物的位置看,此地很开敞,易于四面受敌而无从防守;其次,此地缺少泉水,要从外面引入,居民不够饮用;再次,那些所谓的御用房屋,大都潮湿、阴暗,讲究生活情趣的米诺斯王族竟会选择这样的地方作居所吗?另外,若真是王宫,为什么在王宫范围内却没有厨房、马厩之类的房舍?难道这里的居民不需要食物和交通工具吗?沃德利克的观点与伊文思的截然相反,且所描绘的画面令人毛骨悚然,但是,近百年的考古发掘又表明,这里从未发现过墓葬之类的遗迹或体。这一点又该作何解释呢?
找了很久,只找到这一个迷宫..
❾ 迷宫可以锻炼孩子哪些能力
1、空间能力和方向感
迷宫游戏是一个二维或三维的空间结构的精简,是城市大小道路的一个缩影。走迷宫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空间推理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方向辨别的能力。
2、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迷宫游戏需要仔细观察整体和局部来判断通往出口的正确线路。这样它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3、迷宫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专注于迷宫对记忆也是有帮助的。迷宫游戏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耐心和恒心,从而努力之后会得到回报。
(9)迷宫科学性扩展阅读:
孩子玩迷宫类游戏的好处:
1、玩游戏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有人说玩游戏对于孩子们的大脑发育不利,但帕多瓦大学的调研结论却是相反的。去年,意大利调研者们发现,玩快节奏的游戏可以提高阅读困难症儿童的阅读技巧。
该调研团队把7-13岁的孩子们分成了2组,让其中一组玩一款叫做Rayman Raving Rabids的游戏,而另一组孩子们玩低速度的游戏。
在随后的阅读能力测试中,玩动作游戏的孩子们阅读能力表现更好而且更精确。该调研的作者表示,动作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度,而这个能力对于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2、游戏可以减缓老化
据爱荷华大学去年的调查显示,每周玩2小时的益智游戏,可以减缓由自然衰老引起的智力衰退。
该调查对象包括681名50和50岁以上的人,他们玩10个小时的特定游戏可以延缓不同能力的衰退,某些情况下最高可以延缓7年。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迷宫
网络-世界最长花园迷宫
人民网-不务正业?科学告诉你玩游戏的九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