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研究性课题报告地理

研究性课题报告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3-06 15:59:38

Ⅰ 起一个关于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的课题

区域化地理结构

Ⅱ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怎么做

先要确定主题,然后找一张你要调查区域的大地图:确定你要实地考察的地方。记录。
这是本人将要实行的地理性研究报告,《本人也已头大》还望各位兄弟姐妹‘多多益善’啊~~

Ⅲ 学科研究性报告(地理)

主题建议1,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意义看,你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学习模式,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在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当然,包括学科内的专题调研活动。狭义的理解,它是一个专题调研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科研的积极性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两个研究的学科教学,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学习的方式,简单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目标和特点的研究,研究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上述两个。 2,背景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地理和区域的特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学生。传统的教学灌输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实际被动学习的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地理,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地理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地理,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3,价值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地理学科交叉,文理两个家庭参与广泛的知识,实用性强,特别是人文地理的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旅游,文化等,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在未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由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类精神。同时,加强的老师提高整体素质。主题中的地位和学习,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式来学习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泛的全球关注的研究结果。在我国,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主动探索,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大家公认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的精神指导下的新课程和教材改革,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活动。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学习模式,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研究目标,让学生机械记忆,认识肤浅和简单的应用传统教育的知识,发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和爱的纪律地理,学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为学生,专注于社会服务社会。提高教师的意识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当前的教育系统改革的要求。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实践。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建设,关注家庭的发展。二,研究方法的实验方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网上搜索第三幕,第一阶段的研究过程:准备阶段(2004年11月),学习理论:广泛收集和学习,以提高教师的研究性学习信息了解研究性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研究的质量。设计;个月举行一次或两次会议讨论的主题研究落实,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交流学习经验,明确的劳动分工,负后,考虑到实际情况的高学校的教学,鉴于当前的研究探索阶段的学习,高中二年级的第一年的试验基础。中学教师积极参与。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4年12月-05月)的具体任务:1,采矿,写的地理教科书研究材料和信息,组织教师研究研讨会,并在教学中写了一个研究地理教案; 3,撰写的研究论文,经验,学习工作的学生做研究。 4写一个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估报告。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5年六月)的形式,会议的主题了全面的总结,形成的结果,申报验收四个研究结果,完成高中地理教科书,学习材料和信息美妙的歌声,杨桂林车英,王伟,肖坤,冷田雅漾锐老师负责收集了高中地理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7个单位,单位8个学习材料的研究和信息。 2,整理学生的研究工作。收集和整理学生工作的老师王伟的一项研究。 3,完成各种研究报告,论文由本集团负责的歌曲美丽的老师写的总结报告,研究性学习,小,坤和冷田雅老师写上的次要学校地理的学习活动在老师的作用研究论文。 4,完成一项研究课计划,王伟老师的地理研究报告课 - “丹东七日游,组织学生在学习辩论”全球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地理研究和编写的教训计划。探索和研究探讨了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5,整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杨桂林老师的组织和记录工作队定期会晤。五的研究结论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和热爱地理学科,全面提高质量学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专注于社会服务社会

Ⅳ 关于“地理研究性课题”有哪些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噪声污染及危害

2、所在乡镇的农村耕地利用现状及处理

3、亲自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拍摄系列照片

4、关于句容市水资源利用状况

5、句容市地区(或自己所在镇区)大气污染及危害

6、关于贫困地区与人口问题的探讨

7、关于城区(或自己所在镇区)绿化的研究

8、某工厂的污染危害及治理

9、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0、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

11、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12、生活垃圾能再利用研究

13、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14、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5、句容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19、哪家超市最便宜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太阳能的利用

22、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从第谷、开谱勒到牛顿)

23、居室污染

24、生活中的地理(或地图)

25、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贡献(或者地理学家、地理著作)

26、食品污染

27、可再生能源

28、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29、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3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31、句容市文化的特点(从气候、地理位置等要素来研究)

32、化肥对土壤的影响,或者农药污染问题

3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纠纷问题研究(中国的国界问题)

34、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35、调查本市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产品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36、城市化给句容市带来的变化(问题或好处)

37、句容市(或自己所在镇区)过去的历史沿革,历史地位,地理、人文优势,现状分析(优、缺点),未来的发展构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38、句容市城市规划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城市的特色、规模、布局、环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40、中国近代疆域变迁问题研究

Ⅳ 高中关于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可以做什么急急急!!!立刻要!!!

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论文
按照自主学习理论之父霍勒克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讲,自主学习可以使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外语能力,直至掌握这门外语。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利用的课外资源也比较丰富;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更加明确,所以他们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又是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不仅面临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英语能力日益增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做起。

1 培养自知,树立自信
自知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愿望、目的、观念、风格等的认识。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学习欲望为条件的”。所以,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主动的态度,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产生独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的教学刺激做出反应。此外,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是对外语产生兴趣、进而要努力学会这门语言的重要条件,动机能在困难的时候使学习者产生坚韧不拔的信念,而坚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环境所带来的局限, 所以, 动机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而自己有决心付出努力;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好是坏, 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尊和自信可以产生责任感和独立感,促使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自尊和自信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认知上的,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是理性还是感性,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等,学生就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而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但徐锦芬等人的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复习课文等之外,并无学习英语的计划,即使有,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随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担当起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告诉他们不要制定诸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这样模糊的目标, 要制定多项小的、具体的短期目
标,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往往会促进新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生不是自觉地利用自习时间或业余时间安排学习活动,有70% 被调查的学生自称对这些时间抓得不紧,其他类似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尽如人意。毫无疑问,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要获得较高的英语能力,就得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建议让学生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教学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与学生讨论时间的运用;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记录下自己的时间运用,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制定个人时间表,确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时间;让学生估计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相应地填入时间表;本段结束后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3 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
目标制定出来之后, 就要付诸实践, 采用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说:“如何学和学什么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习者所采取的总体方法将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的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呢?徐锦芬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而根据王静等对自主学习的调查,无论对于英语学习的总策略,还是对于各单项技能如词汇学习、阅读学习等的策略使用,受试学生绝大多数在“有时使用”的范畴以下,表明我们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著名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观点,“提高学习者策略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把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作为外语课程的一部分传授给学生”,“明确地教给他们如何应用语言学习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外语。研究者查莫特和卢宾提出了策略培训的做法: 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验证其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进行自我诊断;让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习得的策略进行比较、试验; 让他们自己决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给他们机会尝试将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这些对学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大有益处。策略渗透最好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随时给学生介绍相关策略,并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策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自觉的意识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 而不是以传授具体的策略为重点, 因为它们可能难以穷尽。
4 适时反思、评价和调节
我们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他们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 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从未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监督者, 评判者和操纵者,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自我评价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归因分析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等等。评价可从学习的质量、数量、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会受益很多,比如写学习日记,阶段总结,自我报告等,教师只需帮助他们弄清楚用哪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亦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对英语学习而言,指“学习者不停地根据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来调整观念和方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使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语言学习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重
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学习策略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调控”是策略系统良好运作,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学生不能做到适时、自觉进行策略调整时,教师可加以提醒、点拨,或亲自进行调控,随后逐渐放手,只对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监督, 作出鼓励性、形成性评价即可。

5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其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的自主能力培养很重要,应从激发学生自知、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策略培训、发展元认知调控等几个基本步骤逐步、全面地发展。

Ⅵ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一的 2000字左右 谢了,大神们 急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假想轴),现实中并不存在。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度不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度数<=90°地球上纬线有无数条。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180°。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
7、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求一条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昼夜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3、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范围23.5°S~23.5°N)、北温带(范围23.5°N~66.5°N)、南温带(范围23.5°S~66.5°S)、北寒带(范围66.5°N~90°N)、南寒带(范围66.5°S~90°S)。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经纬网地图上:同一条经线只存在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只存在正东正西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称为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等;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27、河流发育于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中,不能发育于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中。
28、山地不同部位:
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等高线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合
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
山地:海拔一般高于500米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盆地:中间高,四周低,海拔不确定
地球公转补充:

节气 太阳光直射位置 日期 昼夜变化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0或21日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1或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9月22或23日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或23日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41、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5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75、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8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8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8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9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9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9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94、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95、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96、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9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8、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99、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00、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101、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0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104、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05、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06、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
107、从陆地面积来看,居前六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08、到2003年为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1个,按人口数由多至少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位于东亚的是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是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于北美洲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位于南美洲的是巴西,位于欧洲的是俄罗斯,位于非洲的是尼日利亚。
109、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110、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111、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11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113、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114、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11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6、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7、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18、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载人太空飞船的国家。
119、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20、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1、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2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23、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等6个主要机构。
124、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补充: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度数起点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数量特征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表示符号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形成于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西部、非洲等地区,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的南部、拉丁美洲等地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四季较分明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下,四季分明
寒带 寒带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高山 高山气候 气温垂直变化显著

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周围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现象)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本课题组负责人曲秀丽老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于晓坤和冷天崖老师分别撰写了浅议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研究论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教案
王崴老师上了地理研究性学习汇报课— “丹东七日游”,组织学生进行了“全球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辩论会,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案。探讨和摸索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
5、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6、由杨桂玲老师整理和形成了课题组例会的纪录。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Ⅷ 地理研究性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噪声污染及危害

2、所在乡镇的农村耕地利用现状及处理

3、亲自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拍摄系列照片

4、关于句容市水资源利用状况

5、句容市地区(或自己所在镇区)大气污染及危害

6、关于贫困地区与人口问题的探讨

7、关于城区(或自己所在镇区)绿化的研究

8、某工厂的污染危害及治理

9、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0、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

11、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12、生活垃圾能再利用研究

13、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14、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5、句容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19、哪家超市最便宜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太阳能的利用

22、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从第谷、开谱勒到牛顿)

23、居室污染

24、生活中的地理(或地图)

25、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贡献(或者地理学家、地理著作)

26、食品污染

27、可再生能源

28、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29、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3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31、句容市文化的特点(从气候、地理位置等要素来研究)

32、化肥对土壤的影响,或者农药污染问题

3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纠纷问题研究(中国的国界问题)

34、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35、调查本市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产品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36、城市化给句容市带来的变化(问题或好处)

37、句容市(或自己所在镇区)过去的历史沿革,历史地位,地理、人文优势,现状分析(优、缺点),未来的发展构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38、句容市城市规划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城市的特色、规模、布局、环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40、中国近代疆域变迁问题研究

Ⅸ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什么东东。看不懂你问的啥

Ⅹ 地理研究报告怎么写

一、研究的动机二、研究的目的三、研究方法四、研究内容五、研究心得。例如:研究内容
经过研究,得知因暴雨诱发,所造成的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暴雨洪水还会引发山洪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最后宣扬保护环境,倡导节能减排,大力发扬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