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小课题
㈠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的课题研究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表达能力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即说话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是作文的铺垫。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新课改教材的各年级的每个单元,都安排有口语交际内容。然而对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既头疼又棘手。一上口语交际课,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些学生连头都不敢抬。这可以说是整个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笔者通过细心琢磨、认真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正,摸索出了一些方法。笔者认为,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恐惧,激起兴趣
说话,每个学生都会,但在口语交际课上却闭口不言。就是上台表达也会出现害羞害怕的心理,会在众人面前出现说话口吃、拘谨、不安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恐惧。教师就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孔、启发的语言,创造一个白由和安全的环境,消除学生恐惧、焦虑、胆怯的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说。只要让学生张口说话,教师就成功了一半,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容易多了。只要学生张口说话,教师就应表扬、鼓励。这样学生有了信心,其他同学也就减少了顾虑,敢于表达了。教师还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逐渐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养成敢于表达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流露真情
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好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要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话。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伸出我们的双手”教学时,在学生弄清本次交际的内容、目的和要求后,举例引导:这两天我们村子的张大爷生病了,他的儿子、女儿又在外地打工,没有人照顾他。我知道后带他去医院看病,回家后还给他做饭。张大爷感动地说:“太谢谢你了!”我说:“不用谢!这点儿小事算不了什么,你好好养病,明天我再来看你。”话音刚落,有位同学说:“昨天一位小弟弟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小水沟里,我看见后连忙把他扶了起来,还把他送回了家。他妈妈感动地说:‘谢谢你小朋友!’我连忙敬了个队礼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还有位同学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班李华同学学习差,这两天他又生病不能来学校上课。我想下午去他家给他补习功课。”……口语交际就是要让学生的感情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
三、由易到难,有条表达
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是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教师就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进行训练。口语交际课上,要指导低年级学生说好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直至每一句话。可以从一词一句到数词、数句,从简单的一句到长句、多句。例如,指导学生用游戏形式进行由字组词、造句练习:常(常常)(列宁常常请养蜂人来谈天。)(列宁常常请养蜂人来谈天。可今天……)要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逐渐能几句、一段、成段、成篇地说,从一个层次的段落到多个层次的段落地说。
四、消除方言,规范表达
农村学生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低,受他们影响,说话时方言严重,在口语交际时常受方言或“口头禅”影响,经常会将不规范的方言或语序掺杂其中,有的甚至还常常“出言不逊”。如“抽(吸)烟”说成“吃烟”,“我打开门”说成“我把门开开”,甚至“把”字句满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普通话、书面语表达,要让学生区分方言与普通话,了解普通话的优点,认识到普通话的清楚、简洁。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说普通话,乃至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师要以身作则,上课、下课都说普通话,严格规范交际用语,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评、敢发表自己的建议,让学生用普通话说出来,培养农村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习惯。
五、培养倾听,学会吸收
在别人表达时,要学会倾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在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不能当时就打断,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否则,会打断别人的思路,倾听者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倾听同学的发言也是参与,边听边想,欣赏同学思维的闪光点,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论不是吵架,不在于声音有多高,要以理服人;别人陈述时要认真倾听,领会他的观点,找出他的漏洞,进而反驳。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一种工具、一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重视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寓乐于学,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㈡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有着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农村中学生由于环境、教育、性格等多方面原因,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较低,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切实而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㈢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小课题结题报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有着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专际属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农村中学生由于环境、教育、性格等多方面原因,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较低,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切实而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㈣ 如何上好小学口语交际课题
有谁能告诉我如何上好小学的口语交际课?问题补充:谁能帮我写一份或找一首先我在引入课题学习新知识或在上课过程的环节衔接上下功夫,创设一定情境,
㈤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研究
具体方法和策略
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人的“倾听、朗读、表达、交流”四种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听、读的能力,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高质量的朗读能力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基础。因此,我们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倾听、朗读的习惯和能力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课堂教学环节是进行口语交际的最有效环节,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倾听、朗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1)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为口语交际做好“会说”的前提。学生刚入学,我们就强调,从“听”的习惯上进行培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课,不精神溜号,听后能抓住老师讲话的重点;二是认真听学生发言,听明白同学发言的意思,能补充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同桌交流,尊重发言同学。具体要求:学生养成静听习惯,强调静听重要性,听之前要明确要求,训练听话的准确性,并把听和说写结合起来。三是认真听同学朗读,听后对朗读的同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语言要有趣味性,听的材料力求新颖,形式灵活,循序渐进。使学生切实掌握听的方法,形成听的能力,逐步达到善听。
(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口语交际做好“能说”的准备。在“读”、“说”、“写”三者中,“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说”既是吸收也是表达,因而“说”是由“读”到“写”的过渡,是“读”与“写”的桥梁。只有朗朗上口的读,才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提供示范,让学生模仿,培养朗读的兴趣。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同时让朗读好的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的同学示范,学生陶醉在美美的阅读享受时,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二、让学生充分读,交给阅读的方法。给足“读”的时间。教师在上课前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朗读课文,使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避免问题过碎、满堂问式的串讲,多给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的时间,同时,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从词语重音、语气、情感方面加以指导,从而提高朗读的能力。第三、扩大“读”的面。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采用默读、轻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控制指名读。通过不同形式的美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使学生熟读精思,沁入灵魂深处,真正做到进入角色,感情投入。入情入境的美读欣赏,感情升华,体验朗读的乐趣。第四、提高“读”的质量。读得再多,没有质量的保证,也难以真正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保持协调一致,用“心”去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每读一段、每读一篇都要有目的,不白读,边读边思考,不懂问题提出来。第五、学习语言、积累词汇,做好口语交际的准备。
(3)语文阅读课为学生创设说的情境。
第一、说理解与感悟。让学生说自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说真情、表实感。方法是:学生独立自学后,先将自学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①生字的读音,新词的理解。②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读懂的内容。③在本组内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交流的方法是:由小组长开始向本组同学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小组其他成员再依次说。交流的程序是:①每个人依次读生字,其他生纠正。②每个人依次说新词的理解,其他生纠正。③每个人依次说自己读懂的内容。④每个人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⑤小组成员共同解答本组提出的问题。再在全班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读书后谈感悟。要求学生读了一段课文说出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从三个方面让学生练习说,一是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二是这段话中自己理解的好词佳句是什么?三是这段话采取了什么修辞方法?这一环节主要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在本组交流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语句通顺,意思明确,低年级说一两句话,中年级说几句话,高年级说一段话。使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表达的欲望,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结合课文疑难点,创设交流的情境。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有深度、广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矛盾,激励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教师问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渔夫的妻子桑娜为什么在丈夫要回来的时候那么紧张,她担心什么?你认为桑娜、渔夫都是怎么样的人?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探求、反思教材,经历阅读体验,感悟文本内涵,整合了课内外的阅读,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注入了强心剂,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推动了语文学习的开放,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复述性口语训练。用口语把现成的语言材料重述出来,一般说来复述的内容是基本确定的,主要是在理解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组织和语言形式的转换。复述说话训练主要是培养说话连贯,综合锻炼口语。如复述课文、讲故事、看图说话等等。接轨“课标”教师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创造利用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使学生逐步达到本学段应具有的口语交际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造条件。如;教学《西门豹治邺》一课,先让学生认真听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出故事的梗概;听故事,讲梗概,对学生来说要求不高,学习内容也太简单。教师让学生听集体故事后,安排学生在小小组中说故事梗概,再指名几个学生代表说。学生说的流畅,都能把这个故事讲述下来。接着让学生创造性的讲述这个故事,可以有创新。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先在小小组交流,再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说说本小组中最生动的故事,最后,在全班创造性地讲述这个故事。学生针对西门豹和巫婆两个不同人物,创新地说出许多精彩的故事。
第四、口头作文,以说促写。口头作文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训练,但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项有效训练。这种训练还能帮助学生理清作文的思路。在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列好作文提纲后,能胸有成竹地在小组中交流作文的思路和内容。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又培养了良好的说话、听话习惯,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就会水到渠成。平时,教师常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题目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如一次训练中,教师选取了校园一角的花坛作为说话内容让学生说。有个学生略加思考后口述说:“……夏天到了,花坛中百花盛开,站在楼上远远望去,色彩缤纷、绚烂夺目;走近细瞧,朵朵鲜花娇嫩欲滴,还有多情的蝴蝶围着她翩翩起舞……”因为这位学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于是讲得声情并茂。当他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语文口语交际课创设口语交际的舞台
口语交际课是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平台,我们在口语交际课训练的基本方法是:选择适当的话题——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互动交流——教给方法——及时评价反馈。
如三年级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该如何让学生双向互动起来呢?紧扣 “快乐”两字 , 将学生分成 “田野”“果实”“秋风”“秋雨”等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 , 分别重点观察山林、田野、花草和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秋天里你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再互相发问。这时候 , 不少学生提出:“我想知道田野里什么庄稼成熟了 ?”“我想知道秋天山林怎么样了?”“百木林里的树木都成什么颜色了 ?” 这些问题也自然地变成了交际话题 , 互相问答过程就成了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3、各科教学中提供口语交际的情景
现行教材的数学书上有许多情境图,在数学课上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搜集到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先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同时数学课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如:计算8+5=?,学生说出等于13,接着让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生1说:我是这么想的,先想5能分成2和3,8+2等于10,10加3等于13。生2说:我是一个一个接着数的,接着8继续查出5个数,就是13。等等。这个思考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科学课上,让学生说实验方法等等。常常采取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和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每一位学生能够说正确,说连贯,同时,敢于在别人面前评价别人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口语交际的另一个训练契机是:学生相互评价。无论哪个学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后,都会及时地对这个同学给予评价。如:语文课中,学生听了同伴的朗读后,主动为他评价:我认为他朗读的很好,声音洪亮、注重了轻重音、同时把握了人物的情感,注意了语气,如果他再注意平翘舌音就更好了。被评价的同学
会站起来就说:我不同意你的评价,我注意了平翘舌音。评价的同学就会给他找出哪个音读错了。
4、拓展延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
①考察活动
我们组织实验班的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考察,如组织参观敬老院、郊游、调查等,在学生参加次类活动前,实验老师一般都要进行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访问时对问题的选择,采访时的态度,采访后对记录的整理等。我们曾经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养蚕专业户家中采访蚕农,了解蚕的一生,然后在班级进行汇报。
②社会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上街打扫卫生,每年的九月九重阳节这天组织部分学生到敬老院去慰问演出等都能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提高交际能力。
③联欢活动
我们中心校每年都利用春游、“六一”、“十一”搞一些活动来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一年三次的大型活动,学校都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说、演、唱、跳无所不能,这是平时课堂教学所不能及的,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喜悦,
④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演讲赛、故事竞赛,引领孩子走向更大的舞台,几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口语交际竞赛、组织学生即兴演讲等。李桂秋老师指导的汪瑞、赵苏杭同学多次在县演讲赛中获奖,为班级和学校争得了荣誉。凡有竞赛活动,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让学生向生活挑战,向自己挑战。这些活动不仅能单纯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⑤班队会活动
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阵地,让学生有话可说,在看与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2006年3月开始,由大队部发起的“积累诗词”活动成为了班队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前课后,我们总能听见学生三五成群背诵古诗文的声音。每年的大队学生干部都举行竞聘演讲,参加竞聘的学生要进行就职演说。
㈥ 课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抄展,口袭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㈦ 《怎样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研究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然而,在农村中学中,不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欠缺。他们普通话发音不准确、不流利;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礼貌用语差。他们在和同学、老师交流思想、说明问题、阐释原因等过程中的表现,远远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这些情况说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的研究期在立足具体的教学实践,调查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依托教材,探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初一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并分析原因;
2、探求提高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3、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以便采取对策。
2、资料搜集法。收集、整理、阅读有关此课题的理论文献,为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3、行动研究法。立足教学实践,开展实验,深入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期间,有意识、有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做好阶段总结,及时修改、调整计划,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调查研究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确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策略。搜集并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当前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言的习惯,虽然他们知道答案,但是他们更愿意等待老师说出答案;大多数同学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包括教室)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的,也往往是语无伦次,一句话要停顿多次才能说完;原本私底下背得很流畅的课文,一旦当着老师或同学的面,就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根本背不出来;有些同学一对人说话就脸红……有位同学在调查表中写道:“当要我站起来讲话时,我觉得很不自在,很害怕,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这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心理,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在于:①很多学校、老师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忽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②虽然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受到同等待遇。不少老师只是把口语附属于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之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更没有对口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③有些学校虽也举办过朗读、演讲等比赛,但一学年只有一两次,很难形成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④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害羞、怕说,也阻碍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凡此种种,造成了当前农村中学生口语训练的欠缺,形成了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局面。
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5月)
开展实验,深入研讨,探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定期进行课题小结,根据实际情况讨论调整修改课题实施策略,及时作好课题研究记录。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3、积极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课,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教师给予鼓励与指导,树立口语交际信心。
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搜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收获:
1、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温馨的口语交际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变得愿意说,乐意说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课堂教学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教师应当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传达给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想说;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指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抓词抓句,抓段抓篇,并充分利用课文空白、课文特点等内容,创造性地练说,让学生乐说。
2、有助于语文其他知识的学习。
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为使自己的语言内容充实、引例典型、言之有物,阅读和收集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为学生的书面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又常以各种口语交际活动为内容,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摆脱说假话、套话、空话的恶劣风气,养成写真事、抒真情的良好习惯。
3、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一部分原本内向型的学生转变为外向型,原来有一些心理障碍的自我封闭型的学生现在愿意向同学、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个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口语交际是将表达者的思想感情知识转化为外部语言形式的能力,它是学生知识、素养、能力、胆量、个性的综合展示,是情商和智商的有机结合。口语交际课题实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课题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水平。尤其是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又动口,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研室组织的中学语文调研听课或研讨示范教学中,我的口语交际活动课获得了上级领导、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实践过程中,我边研究边总结,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级论文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由于这一课题仅仅实验了一年的时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离设定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更科学有序地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