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林科学院历任院长
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的历任所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樊建平
男 汉族, 1920年1月生,河北武强人,中共党员。
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林业部木材公司人事科长,秘书处副处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造林室副主任;1960年起任林化所长,党总支书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全复 男 汉族,1960年3月前在中国林科院工作,1960年3月至1965年12月任林化所副所长,总支副书记,1965年12月调云南省昆明市工作。
张平 男 汉族,1924年1月生,中共党员。
1966年4月前南京林学院工作,1966年4月来所工作任总支副书记,1979年3月调江苏省科委工作。
吴毅 男 汉族,1923年7月生,江苏扬中人,中共党员,正局级待遇。
1941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49年5月东北林业总局,1953年9月林业部,1956年10月河北大学学习,1960年9月北京林学院,1963年6月东北林学院,1978年6月至1983年5月任党委书记。
贺近格 男 汉族,1919年8月生,河南巩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早期回国专家。江苏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
1945年2月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1948年2月派往澳大利亚进修木材化学。1950年10月回国在中央农垦部工作,1960年来林化所工作,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所长。
王定选 男 汉族,1932年11月生,湘南汉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
1962年初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同年6月来所工作,1978年12月任副所长,1984年5月至1990年1月任所长。
张宗和 男 汉族,1940年11月生,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1964年8月东北林学院林产化工专业毕业来所工作,1980年6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长,1990年1月至1993年3月任所长。
王超 男 汉族,1926年1月生,河南新安人,中共党员,局级待遇。
1945年3月杭大太岳分校,晋冀鲁预军政大学,194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职,1957年11月水利部农田水利局,1962年农业出版社,1970年11月白龙江林管局,1979年4月中国林科院亚林所,1981年6月至1984年12月任所党委副书记。
蒋振先 男 汉族,1929年7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52年8月江苏省句容林校毕业,1958年8月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留校工作,1970年8月中国农林科学院大寨服务队工作,1994年2月来所,1983年5月至1990年3月任所党委书记。
钟运猷 男 汉族,1941年3月生,广西钦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
1963年8月华南农学院林化专业毕业在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工作,1970年12月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1976年4月农林部设计院,1978年4月来所工作。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长。
李宗来 男 汉族,1940年7月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60年6月南京林校毕业,1965年7月南京林学院林化系毕业到云南省林业厅工作,1972年9月到广西南宁农林局,1978年5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3年3月任副所长。
王咸华 男 汉族,1939年9月生,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64年8月南京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工作,1982年8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4月任副所长,1990年6月调广西河池地区工作。
黄国兴 男 汉族,1933年8月生,浙江渚暨人,中共党员,工程师。
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10月中国林科院人事处﹑林机所工作,1961年9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年4月任副所长。
吴在嵩 男 汉族,1935年7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
1961年民主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1984年8月来所,1990年3月至1994年4月任所党委书记。
沈兆邦 男 汉族,1939年1月生,江苏太仓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级津贴。
196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森工学院化学系毕业来所工作,1982年至1984年前往瑞典,英国进修,1990年4月任副所长,1993年3月至2000年12月任所长。1997年4月至2000年12月任所党委书记。
陆德兴 男 汉族,1938年5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副局级。
1962年8月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毕业到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69年10月四机部410职工医院,1974年11月林化所,1985年1月南京能源工程学院,东南大学,1992年4月来所工作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长,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任所党委书记。
孙先玉 男 汉族,1957年1月生,山东胶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75年8月黑龙江省大海林林场,1982年7月东北林学院林化专业毕业到林化所工作,1993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长。
储富祥 男 汉族,1963年9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津贴,首次国家“百千万”人才人员。
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考入中国林科院硕士研究生,1986年8月硕士毕业留所工作,1991年8月博士研究生毕业。1996年12月任副所长,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任所长。2004年2月调至林科院任副院长。
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所得成就
50年来,学院获得国家二等奖(学院独立主持)以上奖励12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49项,累计育成各类动植物新品种*多个,获得新兽药证书9个,取得国家发明专利*项。
50年来,学院将科技创新成果不断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当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47个大(小)白菜新品种在全国28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培育的京欣、京玉系列西甜瓜品种成为了北京市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6万亩,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经过50年几代林果专家的不懈努力,培育出的桃新品种达40个,为平谷大桃产业化发展与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大力开展的以精准农业、智能化温室设备、农业专家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成果不但在全国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应用,而且推广到东南亚等地;研发的以生物防治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新型肥料、循环农业技术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京郊及周边得到广泛推广;研发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在全国建立远程教育站点628,其中北京市436个,实现了京郊远程教育乡乡通,并开始进村入户,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开放办院,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使学院的科技创新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与区县建立全面科技合作,促进了大兴西甜瓜、平谷大桃、房山食用菌、密云板栗等区域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全院有200多名专家长期在京郊近400个基地进行科学试验和成果的示范推广,不断把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送到农民手中,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回顾走过的50年风风雨雨,正是“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农科精神一直伴随着持续不断的走向新的辉煌征程;展望未来,学院将以“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和院五十周年院庆为发展契机,坚持“开放有序、运转高效、创新突出、支撑有力”的办院方针,把解决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努力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所。
❸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属于什么行政级别的
正厅局级别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主管农业林业科学研究工作。
2、学院属于正厅级别,书记、院长是正厅局级别,与北京市农业局局长级别相同。
❹ 北京市北京大学历任校长的名字
1. 蔡元培(1868-1940),男,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
2.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3.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北京大学校长。
4.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
5.马寅初(1882—1982), 回族人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浦口镇。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6.陆平(1914-2002),男,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57年10月至1960年3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同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3月至1966年6月,兼任校长。
7.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8.张龙翔(1981.5-1984.3),教授,生物化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81年5月至1984年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9.丁石孙,男,汉族,1927年9月生,江苏镇江人,民盟成员、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 1984年至1988年北京大学校长、教授。
10.吴树青,经济学家兼教育家,教授。江苏江阴人。经济学家。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11.陈佳洱(1934— ),上海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加速器物理学家。
12. 许 智宏 ,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99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13. 周 其风 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4)北京农林科学院历任院长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
北大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九校联盟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 、亚洲大学联盟 、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重要成员。
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网络-北京大学
❺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院士姓名
庄巧生抄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家洋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良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子仪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云六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 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喻树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孔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万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华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
❻ 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
郭沫若。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源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6)北京农林科学院历任院长扩展阅读:
历任院长:
第一任:1949年10月-1978年6月郭沫若;
第二任:1979年7月-1981年5月方毅;
第三任:1981年5月-1987年1月卢嘉锡;
第四任:1987年1月-1997年7月周光召;
第五任:1997年7月-2011年3月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代表人物有“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钱骥、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
❼ 有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对于这个小丑般的穷逼事业单位,我只能说呵呵。
不多说:去了后悔一生
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机构设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下设蔬菜研究中心、林业果树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水产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杂交小麦研究中心、玉米研究中心和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研究所(中心),拥有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农业部原种基地及资源圃、5个农业部高技术实验室及中心、9个北京高技术实验室和专业研究中心。
五十多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推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全员年度考核制度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试点),按照“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设立了鼓励青年专家脱颖而出的青年科研基金和科研奖励基金等制度。全院现有从业人员185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310人、博士(后)210名、硕士300名;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生培养点5个,硕士生培养点7个。另有1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 27人入选国家或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4人入选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63人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127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全院4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骨干占80%以上,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人才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人才梯队。
“创新与服务”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立院之本。我院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各项工作重心紧密围绕北京农业的功能和定位不断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出发点,以服务郊区为落脚点,大力传承“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农科精神,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建成了包括动植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农业信息技术、水产科学、工厂化农业、生物防治、禽病防治、环境友好型肥料、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等优势学科在内的综合性农业科研体系。在为北京市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的同时,也为全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十一五”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累计承担国家和市级项目近825项。获得省部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神农中华一等奖1项,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市农业推广一等奖18项。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0项,获得新产品保护、新兽药证书20个。发表SCI和EI论文254篇。
❾ 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
1、孙家鼐(.07-1900.00)
2、许景澄(1899.07-1900.07)
3、张百熙(1902.01-1904.02)
4、张亨嘉(1904.02-1906.02)
5、李家驹(1906.02-1907.07)
6、朱益藩(1907.07-1907.12)
7、刘廷琛(1907.12-1910.09)
8、柯劭愍(1910.09-1911.11)
9、劳乃宣(1911.11-1912.02)
10、严复(1912.02-1912.10)
11、何燏时(1912.12-1913.11)
12、胡仁源(1913.11-1916.12)
13、蔡元培(1916.12-1927.08)
14、蒋梦麟(1930.12-1945.09)
15、胡适(1945.09-1948.12)
16、汤用彤(1949.05-1951.09)
17、马寅初(1951.06-1960.03)
18、陆平(1960.03-1966.06)
19、周培源(1978.07-1981.03)
20、张龙翔(1981.05-1984.03)
21、丁石孙(1984.03-1989.08)
22、吴树青(1989.08-1996.08)
23、陈佳洱(1996.08-1999.11)
24、许智宏(1999.11-2008.11)
25、周其凤(2008.11-2013.03)
26、王恩哥(2013.03-2015.02)
27、林建华(2015.02-2018.10)
28、郝平(2018.10-至今)
(9)北京农林科学院历任院长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大中华地区和亚太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校园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❿ 中科院历任院长名单
郭沫若(1949年10月-1978年6月);
方毅(1979年7月-1981年5月);
卢嘉锡(回1981年5月-1987年1月);
周光答召(1987年1月-1997年7月);
路甬祥(1997年7月-2011年3月);
白春礼(2011年3月至今)。
资料拓展:
1、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2、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
3、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