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格式模板 » 中国地质图集电子版part02rar

中国地质图集电子版part02rar

发布时间: 2021-03-26 09:56:13

『壹』 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一、内容概述

“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周期为2003年至2011年12月,其目的是查明中国城市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全国城市地质环境的安全性。

取得如下成果:

(1)查明了全国306个主要城市的环境地质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成因与分布规律,编制了反映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地质图件(地质图、岩土类型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等),评估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危害及损失,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2)掌握了地下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地热与矿泉水等资源状况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评估了地下水水源地资源量与应急供水潜力,建立了城市水资源保障程度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以及城市土地空间资源保障程度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并对全国3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空间资源保障程度进行了论证与评估。

(3)根据综合研究编制的全国性城市环境地质图及各工作项目编制的各省市区城市环境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了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图集,集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区域性环境地质特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规律,以及各省市区或我国不同地质环境分区中不同城市的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环境地质问题危害与损失、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易发性、地质环境质量或适宜性、地质环境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城市规划建设地学建议等。

(4)建立了城市地质环境数据库与地质环境专题评价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资料信息浏览、查询、检索与共享,取得了预期成果。

二、应用范围及前景

成果可供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城市供水等部门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城市垃圾处置、水利工程建设等。

三、转化推广方式

(1)“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图集”可直接供给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城市供水等部门使用。

(2)“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报告与简要成果报告,可直接提供给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供部领导做相关决策参考

(3)各省市区的调查报告(分城市报告、图集)、各主要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等成果,可通过技术咨询、会议交流等方式提供给城市规划、建设、环境、水利、国土、管理等部门使用。

(4)《城市环境地质图件编制指南》及公开出版的《城市地质环境风险经济学评价》、《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理论方法》等,可通过会议交流、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式,在全国城市、城市群和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实践中使用。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联系人:申建梅刘长礼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268号

邮政编码:050061

联系电话:0311-675986571383111130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vip.163.com

『贰』 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

一、成果概述

为评估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方法,储备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战略技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年启动了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地质调查项目,于2012年完成。开展了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调查,进行适宜性评价分区,圈定了一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靶区;编制了全国1∶500万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图系;编制了以沉积盆地为单元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集。

1.区域级和盆地级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

通过对盆地基础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和资源潜力、稳定性条件、地热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盆地预测潜力六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到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沉积盆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论;针对全国417个沉积盆地进一步开展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盆地级评价。以盆地的一级构造作为评价单元,深入分析了储、盖层地质条件及分布,计算了盆地D级推定潜力,评价了各构造单元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适宜性,在盆地内圈定了一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目标靶区260处,面积2.6万km2为我国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2.编制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果图系及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集

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果图系包括综合评价图件、专业性图件其中综合评价图件包括: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沉积盆地基础地质条件评价图、研究程度和资源潜力评价图、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图、地壳稳定性评价图、地热地质条件评价图、预测潜力评价图、潜力与适宜性综合评价图;专业性图件包括:中国煤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综合评价图、中国碳酸盐岩储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图、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及适宜性评价图、中国主要沉积盆地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综合评价图。同时,编制了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集。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1.应用范围

科技成果可应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储存从区域级、盆地级潜力评价、场地选址评价及工程后期运行状况评估的整个过程,既能够满足国家层面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战略决策,也能满足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整体规划,也可对具体工程的前期选址提供指导和数据支撑。

2.应用实例

针对地方政府及企业的需求,分别与天大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开展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调查与评价工作。2011年,应天大集团的要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开展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可行性论证以及前期的场地的调查选址评价工作,编写了“天大集团内蒙古准格尔旗二氧化碳地质储藏总体设计”,为企业的二氧化碳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指导。2012年,应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要求,受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巴特尔总部邀请,水环地调中心与其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开展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重庆合川双槐电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水环地调中心主要承担重庆合川双槐电厂所在四川盆地尺度、场地尺度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可行性分析任务。

三、推广转化方式

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宣传报道等。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联系人:魏玉梅张森琦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05号

邮政编码:071051

联系电话:0312-5908510,13933205165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叁』 根据《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圈定的成矿带和成矿区进行预测意见的检验

1988年国家科委提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参加,编制《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经500多名地质学家及制图人员的共同努力,1992年完成编稿,经多次审查修改,1995年最后定稿,1996年出版。该图集充分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及部分90年代初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和有关科学研究的成果,为调查研究、找矿部署与矿产开发利用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

该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3个成矿域、若干成矿带和成矿区以及69个成矿亚带(图4-6)。该图客观反映了1995年我国已经发现的内生金属矿产的分布规律,成矿带的划分也反映了作者对区域成矿前景的意见,这些对我们1985~1987年预测的成矿带和成矿远景区无疑起了检验作用。以该图为据与我们提出的预测的成矿带与成矿远景区进行对比(请参阅图4-4与《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6~7图),不难发现两者轮廓基本一致。

1.预测成矿带的检验

1)阴山-天山成矿带:从东到西有32、33,26,31,9,4,7,8,5,6等。

2)秦岭-昆仑成矿带:从东到西有35,39,38,41,20,21,18,19,11。

3)南岭成矿带:从东到西有54,53,52,51,44,48,42,61,62,63,64,69。

4)海南成矿带:有55。

图4-6中国内生黑色、有色金属成矿图(据Ⅸ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1996)

5)台湾成矿带:有56。

6)张广才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成矿带:从北到南有29,30,32,36,35,45,46,47,50,54,52,49,53,51,55。

7)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成矿带:从北到南有22,23,24,25,26,31,33,38,39,43,44,48,61。

8)狼山成矿带。

9)婆罗科努山-祁连山成矿带:从东到西有20,14,15,16,17,7,5。

10)北山成矿带:有13。

11)中蒙弧形成矿带:自东向西有22,23,24,9,3。

12)淮阳弧成矿带:有45,40。

13)祁吕弧成矿带:从西向东有16,14,20,38,37。

14)三江成矿带:从北到南有58,42,61,62,63,64,69。

15)札依尔山成矿带:有2,5,6,10。

16)阿尔金山成矿带:有9,12,18,19。

17)小兴安岭成矿带:有27,28,29。

19)歹字型成矿带:从东北向西南有18,57,59,58,60,61,65,66,62,63,64,67,68,69。

2.预测成矿远景区的检验

1)南岭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隆起带复合处,主要包括粤北、赣南、福建地区及湘西、桂北、贵州地区。即52,53,51,49,50,54,44,48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2)南岭纬向构造带与川滇经向构造带及青藏歹字型构造复合处,主要是三江地区。即42,61,63,64,69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3)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东段(及淮阳山字型东翼)与新华夏构造隆起带复合处,主要是皖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即45,40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4)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中段与新华夏构造隆起带、北西向构造带及祁吕山字型前弧复合处,主要包括豫西、陕中南、晋东南、陇东南和川东北地区(即秦巴地区)。即39,38,20,37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5)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中段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武都山字型、陇西系构造复合处,即甘肃东南部和陕西西南部地区。也即41,57,20,21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6)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西段与河西系复合处,主要范围是青海东部地区。该图显示预测区为矿产聚集处。

7)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与阿尔金山北东向构造带望处,主要范围是青海西南部地区。

8)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与欧亚山字型构造复合处,主要范围是新疆西南部地区。即5、6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9)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构造隆起带复合处,主要范围是辽吉南部、河北北部与内蒙古东南部。即32,33,26,31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0)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与狼山系复合处,主要范围是河套西北地区。该图显示预测区为矿产聚集处。

11)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复合处,包括甘肃西北与新疆东北一带。即9,19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2)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与婆-祁北西向构造带复合处,即天山中部地区。也即7,8,5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3)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与欧亚山字型东翼复合处,主要是天山西段。即5,6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4)欧亚山字型东翼与中蒙弧形构造西翼复合处,即阿尔泰地区。即41,57,20、21等成矿亚带编号所在地区。也即1,3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5)中蒙弧形构造与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处,即黑龙江西部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及吉林西北部地区。即22,23,24,25,26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6)祁连山北西向构造带与阿拉善弧及陇西系复合处,即甘肃中部。也即14,15,16,13,17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7)淮阳山字型西翼与新华夏系复合处,即鄂西地区与鄂东南地区。即40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8)青藏歹字型与北东向构造复合处,包括拉萨—那曲一带。即65,66,67,68,69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19)新华夏系、郯卢系及鲁西系、山东山字型复合处,即山东中东部地区。即35,36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20)海南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系复合处,即海南岛地区。也即55等成矿亚带的编号所在地区。

需要说明,作者的预测只是少数人在1984~1986年,经过数年的综合研究后提出的。由于当年资料和研究程度所限,所提出的预测区范围主要是根据成矿条件和构造体系确定的,在地理位置上还比较笼统,没有确切的地理名称。尽管如此,通过比对,当年预测的成矿带和成矿远景区与以后大量详细工作所获得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已经说明我们采用的隐伏矿产预测方法是可以应用的。我们相信,只要假以时日,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研究是可以对隐伏矿田、矿床进行具体预测的。

『肆』 中国地质科学院对“5·”汶川地震的快速反应与调查研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汶川8级强烈地震,成为继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面对“5·12”汶川8级地震突发灾害,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专家,最先对发震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科学分析,第一时间奔赴震中地区开展地表破裂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调查。随后组织来自院本部、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的80余位科学家,系统开展地震科学钻探选址、活动断裂与地震变形观测、地应力测量、地质灾害地面调查、堰塞湖与水工环综合评价。6位专家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编辑出版《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组织召开汶川地震动力学分析研讨会,2位专家参加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工作。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组织汶川地震大型展览,应邀作汶川地震、地震科学钻、地表破裂等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组织申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学钻开工;组织落实国家专项、“973”课题、地质调查项目等科研任务,有效地调整了面向地质灾害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布局。

在2008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许志琴院士作汶川大地震发震背景与科学钻探报告,董树文、吴珍汉研究员作汶川大地震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快速反应报告,评委会将“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快速反应与调查研究”评选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科技特别进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为首批赴震区调查组送行

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发震动力学背景分析和地震地质灾害考察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以高度的责任心,最先对发震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科学分析;5月14日董树文、张岳桥研究员等科学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动力学背景,彭华研究员等报道了汶川地震前地应力异常资料,并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简报》(2,3)上报国土资源部。2008年5月15日许志琴、董树文等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机制会商会,讨论了地震背景和机理。2008年5月18日通过新华社面向国内外发布发震构造背景、地震破裂性质和余震长期活动的科学报告,全国各媒体纷纷转载。

2008年5月16~24日,院组织以董树文副院长为领队,由吴珍汉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张永双研究员、陈正乐研究员、杨农研究员、雷伟志副研究员、石菊松博士、施伟博士共9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震地质灾害考察队,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映秀镇、陈家坝、青川县城、关庄镇与红光镇东部,实地考察活动断裂、地震破裂与地震地质灾害,获得汶川8级强烈地震地表变形、地震灾害和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第一手宝贵观测资料。6月6日完成第一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论文,7月份发表在《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队向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交了多份有价值的考察报告,向当地政府和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地震科学知识及抗震救灾建议,积极协助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排查工作。5月21日,董树文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吴珍汉研究员在广元市接受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广元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合采访,科学地解读地震原因,解惑群众惊恐和不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第一时间赶赴震中区开展地震地质灾害野外考察

a—在北川县城南郊任家坪测量地表破裂变形;b—在关庄西北观测东河口堰塞湖;c—接受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联合采访,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工作

5月2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6位专家被选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许志琴院士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文津院士、董树文研究员、廖椿庭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吴树仁研究员为专家委员会成员;5月28日组织召开首次汶川地震动力学分析研讨会,对地震机理、地震预报及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6月20日许志琴与董树文等编辑出版《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为抗震救灾和震后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赵文津院士分析了我国大震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对地震工作和地震预报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9月4日董树文委员作为国土资源部代表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地震—地质灾害损失与防治工作。5月24日~6月2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子夜所长和吴珍汉研究员进入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在总指挥汪民副部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协调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深入汶川地震重灾区实地考察地质灾害,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6月1~25日,在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支持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综合调查,许志琴院士任组长,龙长兴所长和胡平副所长任副组长,分应急选址、地应力监测、活动断裂与场址稳定性调查、科学钻选址、物化探测量与监测5个小组,分别开展野外调查与观测工作,获得宝贵的多学科综合观测资料。5月23日~6月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受国土资源部委派,组织以张发旺副所长为领队专家队伍10余人,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圆满完成了10个堰塞湖的调查评价任务,提交了6份技术报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武警水电官兵的充分肯定,为堰塞湖监测和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6月下旬,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赴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布设天然地震观测台站,为余震精确定位和深部地震构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署,组织专家赴甘肃陇南市和文县,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为灾后重建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专家积极投入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a—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董树文委员出席9月4日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介绍地质灾害损失与防治工作;b—地质力学研究所龙长兴所长带领活动断裂与场址稳定性调查骨干成员抵达地震灾区;c—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技术人员在地震灾区开展物华探野外测量;d—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发旺副所长与武警水利专家讨论堰塞湖灾害隐患及治理方案;e—地质研究所地震科学钻选址组专家在野外测量地震变形和同震位移;f—地质力学研究所何长虹副书记带领专家在震中地区了解地震灾情并选择天然地震观测地点

组织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在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指导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下,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志琴院士带领有关专家策划并组织申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得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及时重要批示。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学钻开工,成为世界上响应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将采用先进钻探工艺,对汶川地震和复发微震的源区进行直接取样,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变学等多学科观测、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和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和化学作用,为地震监测、预报或预警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信息,促进地震科学发展。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一号孔开钻仪式

徐绍史部长向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学龙副局长和首席科学家许志琴院士授牌

组织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汶川地震大型展览与专题报告

2008年8月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应组委会特邀作汶川地震学术报告,举办了汶川地震大型展览,展版面积18m×3m(图3);董树文研究员在“地质灾害”每日主题会上作了题为“汶川地震灾情与中国地质科学家反应”的报告,许志琴院士在专题会议上作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学术报告,张岳桥研究员在国际岩石圈研究专题会上作有关汶川地震破裂与变形学术问题的报告,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在地质灾害“每日专题”作汶川地震学术报告

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汶川地震大型展览

地质力学研究所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在祖国面临大灾大难的关键时刻,地质力学研究所没有观望,没有等待,更没有退缩,立即组织有关专家,无条件投入抗震救灾行动,连夜展开震源机制分析,震情迁移分析,灾情分析。在老所长董树文副院长的组织领导下,紧急组成了调查组,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活动断裂、地质灾害调查,收集掌握宝贵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发挥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科技支撑。随后又多次派出专家组,前往灾区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组织多名专家、研究生组成专家组,在局的统一部署下,紧急展开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以及环境承载力评估等方面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地质力学研究所先后直接参加抗震救灾一线工作的人员有62人,其中赴震区前线的人员有35人,坚守在后方的人员有27人;有3位专家进入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有7位专家进入科技部专家组,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在整个抗震救灾行动中,地质力学研究所干部职工无私无畏的精神,坚强有力的行动,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肯定和认可,得到了各种方式的表彰。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荣获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张岳桥、杨农、雷伟志、施玮分别获得有组织评选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地质力学研究所专家在地震灾区开展地震变形与地质灾害现场调查

地应力观测站5月12日观测到的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地质力学研究所天然地震台网观测的余震震中分布图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赴四川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

2008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赴四川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年5月23日~6月2日,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派,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党委、所领导抽调精干力量张发旺、张兆吉、王贵玲、王建中、韩双平、韩占涛、聂振龙、侯宏冰、蔺文静、钱永等10位同志,与水环地调中心的孙建平等5位同志、天津地调中心肖国强等3位同志一起到四川灾区的绵阳、德阳两个重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

震后的灾区一片疮痍,加之堰塞湖出现的地方均处于位于发震断裂附近的深山中,是震灾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山体滑坡、坍塌等非常严重,有些地段,山体松动,地势险峻,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

面对如此艰难险境,调查组成员不畏艰险,不顾劳累,连续作战,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就出发。山里道路往往已经被巨石堵塞,调查组只能徒步前进,沿途河谷狭窄,两侧山体陡峭,许多地段岩体松动,摇摇欲坠,随时有滚落的可能。如遇到余震发生,后果不堪设想。5月25日下午,在四川青川县又发生了震后的最大一次余震,震级高达6.4级,此时,调查队员刚刚从山中出来不到2个小时。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调查组通过一星期的辛苦工作,配合水利部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提交了7个堰塞湖的调查报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绵阳堰塞湖前沿指挥部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建议已经被采纳,用于堰塞湖的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在地震灾区调查评价堰塞湖险情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及调查研究工作

“5·12”汶川8级地震突发之后,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

五月下旬,国土资源部选派人员组建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韩子夜所长受汪民副部长指派,担任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除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外,还负责指挥部的后勤工作。在韩子夜所长的带领下,前线指挥部办公室高效运转,为部领导决策、统领所属各单位在灾区井然有序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汪民副部长、韩子夜所长及科研人员在至四川前线指挥部研讨抗灾工作

选址物探测量组在现场工作

物探测量组在布设测线

六月初经国土资源部再次统一调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先后派出两批专家前往灾区第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由胡平副所长亲自带队,统一指挥,两批专家一行12人,携带7台套物化探设备,四辆越野车以及其它有关装备,分成两组积极投入到“汶川强震活动断裂调查与灾区重建场址稳定性评价”工作当中去。第一组即物化探监测组,主要进行了天然电磁场、地磁场和地气监测工作,为余震活动趋势分析和活动断裂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第二组即应急选址地球物理测量组,主要开展了EH4电磁测深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工作,为探明擂鼓盆地基岩埋深及构造发育情况和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外,在此期间,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分别派遣两名同志前往灾区参加了抗震救灾捐赠仪器的验收工作和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撰稿工作;还有三名同志被派驻京参加了部局机关抗震救灾的保障和宣传工作。

国家地质测试中心参加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地下流体异常及地震前兆关系研究

目前已建设WFSD现场流体实验室,利用在线脱气装置、质谱仪等,进行了实时流体监测,主要测定组分包括He,CH4,CO2,Ar,H2,O2,N2和氡。正随钻建立流体地球化学剖面,开展流体变化与地震前兆的相关性研究。

WFSD现场流体实验室

WFSD现场在线脱气装置

『伍』 中国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马丽芳闵隆瑞丁孝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摘要中国疆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40多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必要编制一张纵览全国地质总貌的大型挂图。1:250万《中国地质图》是6张超全开拼幅大挂图,分中、英文版出版,以促进国际交流。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40多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志和新编的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为基础资料外,尽可能补充了1990年以来地学部门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资料,如地层清理和地层典的研究成果等[1,2],资料截止到1996年。因此,该图全面、清晰地展示我国各时代地质体的展布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的总貌。通过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不仅进一步系统总结和提高了对我国区域地质特征及地壳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为国土整治与规划、资源调查、地质灾害事件预测和环境保护等项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

该图强调资料性与科学性的紧密结合,以新全球构造理论为主导学术思想,对不同区域的地层、火成岩、构造和变质作用等内容作了时空三维演变发展过程的总结,并汲取了世界各国地质编图的长处,选择说明区域构造发展关键性地层的沉积类型、火成岩的岩类和岩石组合、变质相组合以突出表示,使图面在表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为增加与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全球变化有关的地质信息,改变以往地质图上只注重老地质体内容的做法,突出和加强第四纪以来的地质信息,反映第四纪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和外动力条件。为反映上述内容,这次编图除划分时代外,还增加了成因类型代号和有关花纹,并标出第四系的等厚线及典型钻孔位置。图例是体现图幅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标志。该图打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首次尝试按主要构造单元表示图例,以便更清晰、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地区三大岩类和地壳运动在时空等三维方面演化的过程。

该图采用区域地质综合分析和详细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手段,传统手工编图和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流程,确保了成图质量和水平;在工作站上采用先进的Intergraph软件进行地理、地质内容的编辑,使地质图信息化,并有利于图件的共享和更新。

关键词区域地质特征前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分区板块构造褶皱区(系)

1区域地质编图概述

区域地质研究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区域地质图是衡量一个国家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水平的标志。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将地质图的编制作为地质调查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并且根据研究程度和新的进展定期地更新全国性的地质图件。60年代,我国曾在全国1∶100万套图编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幅1∶2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后因涉及国界及其它原因未能公开发行。70年代曾编制和公开出版了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了极大进展,全国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基本完成,1∶20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也完成了陆地面积的70%。1981年起在地质矿产部统一部署下,各省区市都陆续总结和编写了《区域地质志》及与其相应的系列地质图件[3~30],而且在此基础上还综合编制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并出版了相应的说明书[31]。最近几年,各省区市的地质工作者又通过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的编制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研究程度[32]。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广泛应用,我国地学各领域也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许多重大的基础地质问题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幅纵览我国地质全貌的大型挂图。因此,编制一幅1∶250万比例尺的全国性地质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现在编制这样一幅图件也是有扎实基础的。

21∶250万《中国地质图》编制特点

在详细研究和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以准确、清晰、简明地反映我国区域地质特征总貌为准则,以新全球构造理论为主导学术思想,区域地质综合分析方法为手段,本次新版《中国地质图》编图工作对不同区域的地层、火成岩、构造和变质作用等内容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总结:

(1)不同构造单元在各地质时期的沉积组合特点和古地理演化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2)各区构造运动的发育过程、构造变动的类型及其构造演化的历程;

(3)各区火成岩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4)各区变质作用的期次,变质相组合及变质相系的特点,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国性地层、火成岩、构造和变质作用的横向分析对比与总结。

2.1地层

一般表示到统或阶(组),研究程度较低或紧密褶皱区可以表示到系或群,甚至跨统或跨系。地层的划分考虑了国际和国内的现状进行划分对比。地层的年龄值除国内已有比较确切的年龄值外,基本参照国际通用地质年代表。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一直是我国研究的重点,最近几年来相继在冀东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表壳岩曹庄群和鞍山附近花岗质古陆壳的残块。因此,将太古宇暂以3500Ma和3000Ma为界三分,包括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元古宇与太古宇以2500Ma分界。这些年龄数据只代表大致的分界年龄。本图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见表1。

早寒武世仍以Anabarities trisulcatus带作为底界;奥陶系四分,宜昌统(O1)与扬子统(O2)的分界置于大湾阶含Azygograptus suecicus笔石带底界;志留系亦四分,将原上志留统中含牙形石Ozarkodina remscheidensis eosteinhornensis带的地层划归普里多利期,以S4表示,含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的划归拉德洛期,以S3表示;石炭系二分,上、下统界线划在Eumorphoceras和Homoceras带之间;与二叠系的界线划在290Ma,即格舍尔期与阿瑟尔期之间;考虑国际上目前白垩系仍然二分,本图亦采用二分,界线仍在阿尔必阶和赛诺曼阶之间。具体到我国东部侏罗系—白垩系陆相地层的划分也是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最近,随着生物化石研究的进展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精度的提高,东部含热河动物群地层时代的归属逐渐明朗,辽西北票地区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也为这些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考虑到资料来源及认识的不统一,本图将九佛堂组—阜新组均划归下白垩统,有争议的义县组以J3-K1表示。详细划分对比见表2。

表1中国前寒武系划分对比简表

第四系一般划分为更新统(Qp)和全新统(Qh),对大面积第四系发育区尽可能区分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第四系在我国非常发育,占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全球变化、环境地质、青藏高原的抬升以及古人类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第四纪已有古人类的活动,根据最近的研究,其底界为2.48Ma。主要依据有:①华北泥河湾组中含Equus sanmeniensis(三门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is(长鼻三趾马)等和云南元谋组中含Rhinoceros sinensis(中国犀),Equus yunnansis(云南马)等均为早更新世典型代表分子;②中国黄土的底界年龄为2.48Ma。黄土和古土壤系列气候期可以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气候期对比(图1)。

除太古宇、第四系和变质较深的地层外,为了有助于说明不同区域的研究程度和地壳发展历史,要求在图上选择以下几种关键性的、对说明区域构造发展有代表性的沉积类型加以表示:①代表稳定型的海绿石石英砂岩或碳酸盐台地沉积;②代表活动型放射虫硅质岩或深水浊积岩;③代表造山后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火山岩类物质是区分稳定型和非稳定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新世以前的火山岩由所属时代地层用岩相界线圈出再加不同花纹表示其岩石类型。

为了更确切地反映第四纪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和外动力条件,要求图面上除划分时代外,还需加成因类型代号。主要的成因类型有:残坡积(eld)、冰碛(g)、冰水沉积(gf)、洪积(P)、冲洪积(fp)、冲积(f)、湖积(1)、冲湖积(fl)、海积(m)、冲海积(fm)、黄土(L)、风积(e)、生物堆积(b)、化学沉积(c)。成因类型代号写在第四系代号右上角,如Qp1。在面积较大的第四纪地质体中要求表示与构造、气候关系密切的成因类型花纹,计有:冰碛、风成砂、黄土、冲洪积、洪积、海积、冲海积等。同时,为了反映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区的基底概况,标出第四系的等厚线及典型钻孔位置,并在钻孔位置旁标出第四系厚度和下伏岩层时代,如

200m[33]

2.2火成岩

火成岩一般按岩石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划分成超镁铁质岩类、镁铁质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和过碱性岩类等5大类,又按其产状分成深成岩、浅成岩、潜火山岩和火山岩4类。详细分类见火成岩分类表。潜火山岩一律按岩体处理,但为了突出其与火山岩的密切关系,再加相应火山岩类的花纹,这样也解决了我国南方一些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的、具潜火山岩的性质的酸性和中性超浅成岩体的表示方法问题。为了突出与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有关的信息,该图将上新世(含上新世)以来的火山岩及时代不明的火山岩均按岩体表示。

2.3变质岩

在变质岩发育区要求在图面上区分出变质相。变质相划分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分别用三种花纹表示。总之,变质相的花纹方向代表该地区片理和片麻理方向。另外,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尽可能表示超高压、高压变质带,动力变质带和蓝闪石片岩带。

2.4构造

以清晰地反映区域构造特征为目的,地质体的展布应符合客观实际,接触关系要表示清楚。对境内的主要断裂要区分其性质,是平移、逆冲还是拉张的;不同时期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裂方向及其相互间的切割关系要充分注意,并在图上准确表示。为有助于全区地质构造的分析,对大型盆地、第四纪大面积覆盖区下的主要隐伏断裂亦加以表示。此外,在图上尽量表示出构造窗、飞来峰、韧性剪切带等。

表2中国东部侏罗系—白垩系划分对比简表

图1中国黄土-古土壤系列气候演化略图

3中国区域地质特征

中国大陆是在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等长期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演化而成。其中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是构成中国大陆的主体。根据沉积组合、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中国大陆大致又可以划分成地台区和褶皱区两大类。地台区有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扬子地台。褶皱区有准噶尔-内蒙古-兴安岭褶皱区、昆仑-秦岭褶皱系、青藏-滇西褶皱区、冈底斯-喜马拉雅褶皱区、华南褶皱区、完达山褶皱系、台湾褶皱系和南海褶皱区等(图2)。

图2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1)华北地台:构成华北板块的主体,是吕梁运动后即已基本固结的稳定地块。其太古宇是目前我国出露最全和发育最完整的地区,并已证实此时已有一些陆核存在。中新元古界主要由海相碎屑岩和镁质碳酸盐岩组成,发育在地台内部的裂陷带内,在震旦纪晚期于地台西、南部发育冰碛岩。中奥陶世后,地台主体缺失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的沉积物。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晚二叠世后进入陆相沉积。侏罗纪开始,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在太行山以东广泛发育燕山期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内蒙古南部苏尼特旗至西拉木伦河以南是华北地台的北缘,主要为加里东褶皱带。西南的柴达木地块可能是新元古代晚期从华北地台西南缘分裂出来的块体。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即是此时形成的海槽,于志留纪晚期褶皱隆起,中泥盆世堆积的磨拉石说明柴达木地块于此时已与华北地台形成统一的大陆地壳区。

(2)塔里木地台:固结于850Ma的晋宁运动。第三纪以来,随着青藏高原和天山的大幅度隆升,塔里木相对下沉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基底埋深约8~10km,西部隆起,东部为叠加式断陷。最老的岩层为中太古界—古元古界[34],震旦系以发育冰碛岩为特征,下古生界生物化石与扬子地台颇为接近,上二叠统全部为陆相沉积。中生界主要为山间盆地或山前坳陷型沉积,但盆地西部出现海相。老第三系在西部也为海相或潟湖相沉积,盆地四周有吕梁期和华力西期为主的中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类的侵入,南缘还有喜马拉雅期的火山喷发[35]

(3)扬子地台:以山阳-桐城断裂与秦岭褶皱系相邻,西以龙门山-红河断裂带与青藏-滇西褶皱区分界,东南则以绍兴-江山断裂与华南褶皱系相接。该地台形成于晋宁运动后,但根据最近资料,川南康定群有2957Ma的年龄值,另外还有一批大于1700Ma的年龄数据,说明其中有些是吕梁运动固结的稳定区。鄂西的崆岭群已解体为新太故界东冲河组和古元古界水月寺岩群。震旦系—中三叠统是典型盖层沉积,其中湖北三峡是震旦系—寒武系的层型剖面之一。地台边缘除有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类侵入外,地台内部还有过碱性岩类侵入。

(4)准噶尔-内蒙古-兴安岭褶皱区:是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占亚洲陆缘增生褶皱带的一部分,总体呈近东西向弧形展布,其中还散布着准噶尔、锡林浩特、佳木斯、额尔古纳等小型地块。陆缘的增生演化主要发生在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早期。阿尔泰-额尔古纳褶皱带即是一条加里东褶皱带。早石炭世,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碰撞对接,致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类型复杂多样,构成我国重要的古生代构造岩浆带。华力西期以后,西段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挤压,形成山链与盆地相间的构造构局,并伴有一系列逆冲推覆与大型走滑断裂;东段除受西伯利亚板块影响外,还多次受来自东南太平洋板块的推挤,呈现EW向构造与NE、NNE向构造相互复合的构造格局。准噶尔属稳定型内陆盆地,地层发育较全,主要为河湖相碎屑和煤系沉积;松辽盆地是从晚侏罗世发展起来的裂陷盆地。该区东部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从燕山期开始发育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断陷型含煤盆地和沉积-火山岩盆地。燕山中期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和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位。

(5)昆仑-秦岭褶皱系:是介于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一条消减带,也是上述南北两板块之间的结合带。因此,该系内部组成和构造非常复杂,尚有许多地质问题有待进一步查明。根据现有资料,它是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等造山运动所形成的复合造山带。东段被郯庐断裂带截切,且平移到胶南,走向转为NEE向;西段被阿尔金断裂所截。昆仑褶皱系可以康西瓦—中昆仑断裂划分成南北两部分。北昆仑是一条华力西褶皱带,南昆仑是一条华力西、印支褶皱带。伴随华力西期中昆仑的叠接有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类的侵入活动。中三叠统仍保持岛弧海环境,随着古特提斯洋北支在中三叠世的闭合、造山,上三叠统出现夹陆相火山岩的磨拉石堆积,并不整合在前期地层之上,生物群已属特提斯型。其后的侏罗系—白垩系均为陆相小型盆地沉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是其推覆、走滑和隆起的主要构造变动时期。秦岭褶皱系位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以商丹断裂带作为南北秦岭的分界。北秦岭为加里东期造山带,基底由新太古界和古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其上被中新元古界深水火山-沉积岩所覆盖;寒武奥陶系仍为活动型火山-沉积岩系,含放射虫硅质岩,并有数条蛇绿岩带侵位于上述岩系之中。伴随加里东末期至华力西早期的造山作用,此带还有大量花岗岩类侵位。南秦岭是华力西、印支褶皱带。新太古界—中元古界构成该带的基底,近来研究证实,基底与盖层之间存在一条大的韧性滑脱剪切带,同时伴有大量印支期花岗岩类的侵入。晚三叠世以后受古太平洋板块向NNW方向的移动,致使秦岭到大别山一带继续发生逆冲、滑脱和推覆。并有人认为,大别山群之下有年轻地层存在。

(6)青藏-滇西褶皱区:北以修沟—玛沁断裂与昆仑褶皱系分界,南以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与冈底斯-喜马拉雅褶皱区相接。该区由巴颜喀拉褶皱系和唐古拉褶皱系,以及若干中间地块、推覆构造、蛇绿岩带、混杂岩带和构造岩浆岩带所组成。两个褶皱系之间以可可西里—金沙江断裂带分界。巴颜喀拉褶皱系原属扬子板块西部边缘,是在晚古生代初期从扬子大陆开裂离散出来所形成的印支褶皱系。在巨厚的三叠系浊积岩之下有前古生代结晶基底的残块;震旦系—下古生界为一套夹火山岩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其生物特征接近扬子区;泥盆系为稳定型碳酸盐台地和台地边缘沉积为主,晚石炭世开始受古特提斯洋的影响靠近东昆仑和金沙江一带发育活动型火山-沉积岩系,其余广大地区仍属稳定型沉积。二叠纪开始由稳定逐渐转为活动,并有大量中基性火山喷发。早中三叠世该区随着金沙江带的打开而向北推移,同时接受了一套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晚三叠世该区与北面的欧亚大陆拼合而褶皱成山。唐古拉褶皱系主要由上三叠统—侏罗系构成的褶皱带、逆冲断裂带和蛇绿岩带组成,并有一系列花岗岩类岩体贯穿其中。在巨厚的盖层之下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基底,晚三叠世金沙江向南俯冲、闭合,唐古拉褶皱系与巴颜喀拉褶皱系拼接在一起。侏罗纪时,南部为陆相沉积,北部为海相沉积。陆相沉积的白垩系不整合其上。

(7)冈底斯-喜马拉雅褶皱区:是冈瓦纳大陆北缘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可以雅鲁藏布江带为界划分成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和喜马拉雅褶皱系。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是燕山晚期褶皱系。其基底为元古宇的变质岩群,奥陶系—志留系为陆表海碳酸盐和碎屑沉积,在云南变质岩系之上直接被泥盆系所覆盖。晚古生代出现具冈瓦纳特征的冰海沉积和冷水动物群。中生代分异明显,三叠系具大陆边缘裂陷槽特点,侏罗纪开始出现沟-弧-盆体系,沉积了巨厚的浊积岩,含大量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混杂岩块。著名的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形成于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褶皱系是新生代褶皱系,南以主边界断裂与印度地台相接。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之上为一大套古生代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的地台盖层沉积。二叠纪末、三叠纪初随着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海域的打开,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发育活动型沉积,并有火山岩和外来岩块。侏罗纪—早白垩世在喜马拉雅一带仍以陆棚细碎屑-碳酸盐沉积为主,而至雅鲁藏布江处则为深海洋盆的火山岩-含放射虫硅质岩。晚白垩世印度板块向北漂移,特提斯海逐渐关闭出现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8)华南褶皱区:主体属加里东褶皱系,但受到华力西期、印支期,特别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强烈影响,呈现多期构造相互叠加的复合构造格局。最早的岩石有中新元古界陈蔡群,震旦系—志留系以浊流沉积为主,经加里东运动褶皱和变质,伴有花岗岩类的侵入,与中新元古界一起形成了褶皱系的基底。泥盆系—中三叠统为地台型碳酸盐岩夹砂页岩和煤系地层,印支运动使其褶皱,并伴有花岗岩类的侵入,晚三叠世到新第三纪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NE或NNE方向的断陷盆地,伴有强烈的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

(9)完达山褶皱系:属锡霍特阿林褶皱带的一部分,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沿亚洲大陆东缘形成的陆缘增生带。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的灰岩和绿片岩、中上三叠统含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混杂岩,以及下中侏罗统的碎屑岩和火山岩组成。这些岩层有的以外来岩块出现在晚侏罗世地层中。该区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复杂,并有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类侵位。

(10)台湾褶皱系:是西太平洋岛弧褶皱系的组成部分。该系可以台东大纵谷带为界划分成台西中央山脉褶皱带和台东的海岸山脉褶皱带。后者与菲律宾的吕宋岛弧相联,属菲律宾海板块;前者的中央山脉与北面的钓鱼岛隆起相接,属欧亚板块,大纵谷带是一条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地壳对接带。中央山脉褶皱带包括台湾岛大部分和台湾海峡东部。主要为厚达万米的第三纪浊积岩沉积。在大南澳变质带中有玉里和太鲁阁为代表的双变质带,前者有多期蛇绿混杂岩分布,后者卷入有属于华南区的石炭系—二叠系岩块。该带西部是第三纪晚期—第四纪初期形成的坳陷带,大部分为第四系所覆盖。海岸山脉带主要为第三纪碎屑岩、岛弧火山岩组成,又可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主要由中新世奇美火山岩和上新世至更新世浊积岩组成。东南侧上新世的利吉蛇绿混杂岩带为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碰撞时带来的洋壳物质[36]

(11)南海褶皱区:属印支地块的一部分,曾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次拼贴增生和新生代解体离散的复杂过程。海南岛三亚地区的寒武系—奥陶系为稳定型碎屑和碳酸盐沉积,中寒武统所含三叶虫等化石与澳大利亚的Currant Bush组所含化石极其相似,同时在西沙群岛曾钻遇到前寒武系基底,这些资料说明早古生代时期该区曾与澳大利亚同属于南大陆,具地块性质。华力西期—印支期是南大陆解体离散和北大陆拼贴增生阶段,从该区晚古生代的生物群已具冈瓦纳冷水生物区与特提斯暖水生物区之间的过渡生物区性质可表明此时已从南大陆裂离出来。印支运动实质上反映了古特提斯海的消亡和滇-缅-泰与印支及华南陆块三者碰撞过程,印支期后整个东亚已拼合成统一陆块。南海的扩张起始于白垩纪末—古新世早期(63~70Ma),与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南海中部即中央海盆地区,具一般大洋地壳的三层结构(沉积层、大洋层2和大洋层3),北纬14°30′~15°30′之间近东西向分布的海山链即为残留中心,直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南海才与太平洋完全分开,形成现今的边缘海性质。

参考文献

[1]程裕淇等.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地质出版社,1994.

[2]《中国地层典》编委会.《中国地层典》.地质出版社,1996.

[3]江苏省地质矿产局.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4.

[4]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4.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4.

[6]福建省地质矿产局.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5.

[7]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7.

[8]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7.

[9]湖南省地质矿产局.湖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10]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11]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12]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3]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4]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5]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河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6]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7]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8]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9]湖北省地质矿产局.湖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0.

[20]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0.

[2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0.

[22]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3]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4]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5]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6]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7]福建省地质矿产局.台湾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2.

[28]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

[30]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

[31]程裕淇等.1∶500万《中国地质图》(附《说明书》).地质出版社,1990.

[32]马丽芳等.中国地质图集,地质出版社(出版中).

[33]张宗祜主编.1:25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34]胡蔼琴,格雷姆·罗杰斯.新疆塔里木北缘首次发现30亿年的岩石.科学通报,1992,37,7.

[35]陈哲夫,吴乃元等.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地质出版社,1985.

[36]何春荪.台湾地质概论.“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出版,1986.

『陆』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8年4月实验室应美国地调局(丹佛)David B.Smith教授和Paul J.Lamothe教授邀请,组织专家对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访问,双方就合作开展《东北重工业城市地球化学环境生态安全监测与修复治理技术研究》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实验室还邀请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曹心德博士来中心就有关“土壤铅污染及磷的原位钝化修复诱导”专题做学术报告。

2008年实验室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大陆深俯冲与科学钻探项目(第二完成单位),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多目标地质调查中有机物分析及其应用研究,采用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和方法,建立了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的系列分析方法,相关成果被评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完善了不同景观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方法和预警预测技术,研究了城市土壤、大气、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源解析,提出了多介质预警模型,建立了城市地球化学动态监测方法和预警模型;对我国东部典型沿海地区青岛、上海崇明岛和西部卧龙高原地区几类POPs的研究,对其污染状况以及存在的风险和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国内外土壤地质环境研究现状和华北平原土壤地质环境特征,对华北平原地区进行研究与编制地球化学图集工作,编写34种地球化学元素说明,为加强该地区地质环境管理和国土功能区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顺序提取标准物质研制标准化项目填补了国际相关标准物质的空白,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实验室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20篇,核心期刊论文30篇。

典型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预测预警系统

实验室人员在日本学习全氟有机化合物分析方法

『柒』 李廷栋的学术成就

把地质编图提高到新水平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地质部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曾参加并主持了若干区域地质调查图幅设计、报告的评审验收工作。他主持编制了1∶20万及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参与组织了中国区调工作会议和中国区调图幅清理工作,他主要负责抓重点地质区(带)区调工作部署和试点图幅的科学技术研究。他还经常结合区调图幅的问题进行短期野外地质考察,以解决填图中的有关问题等等。这些工作都为他以后进行地质编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主持编制了多种地质矿产图件,并且不断地探索技术方法、总结编图经验。在编图中,他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精心设计、精心编绘、严格审校、力求创新”的指导思想。他说:“编图过程就是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过程。”他强调丰富的科学内容与完好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提倡编图质量和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他自己则总是与编图组的们一道充分搜集研究已有的资料,深入综合分析对比,熟悉并掌握各地质区(带)的地质特征并作出合理的处置,还根据地质科学与地质工作的新进展,不断增加新的地质内容,扩大地质信息量。同时,在制图技艺、图面结构、色标制作等方面也不断进行革新。因此,编出的地质图件,其地质轮廓清晰,地质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繁简适度,绘制精细,结构合理,色调配置得当,图形美观,从而把中国的地质编图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地质界的高度评价,并被广泛引用。他先后主持编制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72年版)、1∶500万《亚洲地质图》(197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1973年版)及1∶200万《中国矿产图》等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地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76年版)、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1976年版)和《亚洲地质图》公开出版,并在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在国内外地质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国际地科联主席杜伦佩教授称赞说这“是第一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出版后,日本和英国要求由他们翻译出版。美国《地质时报》称“图件在细节上很精致”、“制图上配置很好”、“印刷达到了高水平”。香港大学地质系彭琪瑞教授称,这“对亚洲地质及世界地质的了解和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系统总结中国和亚洲区域地质
他在长期科研实践和区域地质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搜集分析新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几轮编制的中国地质图件,多次总结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编撰了《中国地质概述》专着,这是对中国区域地质的初步的但也是系统的总结,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中国地质概述》和有关论文划分了中国大陆的构造地质区和地质演化阶段,厘定了中国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期序,论述了中国地质的若干特点和矿产分布的地质条件。他把中国大陆划分为地台区、陆间增生褶皱区、陆缘增生褶皱区等3种“构造地质区”和10个“构造地层区”;划分出12期主要的构造运动,并以阜平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印支运动为转折,把中国地质演化划分为五大阶段。
作为集体研究成果,《亚洲地质》是中国地质学家编撰的第一部论述亚洲区域地质的专着。李廷栋是项目负责人和主要作者之一。《亚洲地质》根据王鸿祯院士倡导的构造活动论和地质发展阶段论的观点,把亚洲大陆分为6个地层大区(地质大区)和四大地质发展阶段,系统而概要地论述了亚洲大陆自然地理、区域地层、区域岩浆岩和区域构造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李廷栋则从自然地理与地质结合上,把亚洲划分为六大自然地理区,从形成的地质背景上总结出亚洲地势发育的4个条件和特点,概括出6种山体结构形式。他从地壳结构及其演化的差异出发,把亚洲划分为六大构造岩浆域,总结出亚洲岩浆活动的阶段性、继承性、分异性、分带性及迁移性的时空演化规律;在有关论文中把滨太平洋中新生代岩浆岩划分为陆内、陆内断陷、陆缘盆地及西太平洋岛弧4个构造岩浆区和20个构造岩浆系,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特点。该书获1982年中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探索青藏高原的隆升
1980年10月,他受命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本着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科研单位同样面临着治理整顿的繁重任务。他出任院长(1980—1986)的6年,也正是中国经济体制及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时期,院务繁重。一方面他以主要时间和精力抓好院务管理和改革;一方面又以中方联系人的身份参与主持了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与地壳上地幔的形成演化”合作研究项目。作为院长,他毫不懈怠;作为科学家,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晚上休息时间,努力地进行着科学研究与探索。
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的合作研究是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先后参加工作的有四百余人。李廷栋作为中方联系人,参加并主持了历次中法双方的会晤和谈判,并先后三次进藏开展地质调查,致力于青藏高原区域地质的综合研究,实行“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相结合,地质立典性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相结合,宏观观测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他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发表了《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等专着,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他从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结合上论述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构造及其演化模式;指出高原存在扬子、华夏、冈瓦纳三种类型的基底;提出“陆内汇聚—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他认为,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于第四纪。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青藏高原地壳演化与隆升机制》一文在莫斯科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并应邀发表于英文刊物《构造物理学》上。该项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9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后来,他又结合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研究新资料,再次进行高原中部地体构造分析,进一步研究了高原隆升的过程与机理,把高原隆升划分为“俯冲隆升(K2-E2)、汇聚隆升(E3-N1)、均衡调整隆升(N2-Q)”三大阶段,并初步探讨了各阶段隆升的特点和幅度。有关论文《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亦于1996年应邀发表于《构造物理学》期刊上。
推进全球的南极地质研究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地学科学研究,一直被人们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为世人所瞩目。他有幸于90年代前期主持了“南极岩石圈结构”的国家攻关项目。为了在较短时期内掌握南极大陆地质概貌,取得几项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他提出并实施了“抓两头”的科学考察战略∶一头抓地质立典式的调查研究,一头抓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实践证明这种战略是奏效的。他们这个科研集体一方面充分利用长城站、中山站的工作条件,选择前沿性、关键性的地质问题开展地质立典式的精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一些创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5?5—5亿年前泛非构造热事件的地质含义;在南极首次发现罕见的硅硼镁铝矿;完善了南极地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进一步厘定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时代和成因;对陆地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冈瓦纳古陆再造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认识。另一方面狠抓区域综合研究,编制1∶500万南极地质图、矿产图,系统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料,总结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总体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为中国制定南极政策和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1971年,李四光先生逝世。李廷栋参加了“李四光遗留资料整理小组”,与李林、马杏垣、高文学、周国钧等一起整理、编译了李四光先生的着作、讲话和有关地质工作的建议等,这也成了他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李廷栋于1986年10月调任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后,长期从事地质科技管理工作,并就国土地质调查、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等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第25.27.28.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地质代表团的代表,是第30届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还曾对俄罗斯克里米亚、高加索、库页岛,日本北海道,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和图桑,加拿大安大略,以及冰岛、南极等地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丰富了地质知识,增强了地质对比能力。
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他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博士生,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地指导他们的工作。
李廷栋院士说,对我的成长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几次承担科研项目的实践,特别是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实践。他非常重视野外地质工作,他治学严谨、踏实认真、谦虚谨慎、善于吸取各家所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优秀地质学家的代表之一 。

『捌』 中国地理图集的目录

地图 Map
中国地理位置与政区 Loc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
2-3从太空看中国 A View of China from Space
4-5中国的地理位置 Location of China in the World
6-7与中国建交的国家(2007年) Nation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China(2007)
8-9中国政区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10-11中国自然景观
12-13中国地势
14 中国地势剖面
中国山系结构
15 中国三维地形
16 中国地貌类型
17 中国地貌区划
20-21中国地质
22 中国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
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地质力学学说)
23 中国大地构造(多旋回学说)
24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
中国年日照时数
25 中国一月海平面气压及盛行风向频率
中国七月海平面气压及盛行风向频率
26 中国一月气候锋及气旋路径
中国七月气候锋及气旋路径
27 中国年平均气温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
中国四月平均气温
27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
中国十月平均气温
28 中国气温年较差
中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
29 中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
中国年气温日较差
中国年无霜期日数
中国四季分配类型
30 中国年降水量
中国一月降水量
中国四月降水量
中国七月降水量
中国十月降水量
31 中国雨季类型和梅雨
中国年降水量相对变率
中国年平均相对湿度
中国年干燥度
32 中国冬、夏季风及其进退
33 侵入中国的寒潮和台风路径
中国主要气象台站年各风向频率及其
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
34 中国气候类型
35 中国气候区划
36-37中国水系流域
38 中国年径流深
中国河流径流量增长与入海径流泥沙及补给类型
39 中国径流带
中国水系结构与密度
40 中国湖泊分区、沼泽与冰川
中国地下水类型
41 中国水文区划
42-43中国土壤类型(系统分类)
44 中国土壤成土母质
45 中国土壤地球化学性质
中国土壤有机质含量
46 中国土壤类型(发生学分类)
47 中国土壤区划
48-49中国植被类型
50 中国植物区系
51 中国植被区划
54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生态地理动物群
55 中国鸟兽区系分区
56 中国东部沿海及其岛屿
57 中国南部沿海及其岛屿
58 中国海域与近海地貌
中国海岸变迁及海底沉积物
59 中国近海潮汐与潮流
中国近海M2潮汐
60 中国二月近海表层水温与海流
中国二月近海表层盐度
61 中国八月近海表层水温与海流
中国八月近海表层盐度
62 中国海岸带水化学类型与海底矿产资源
63 中国近海主要游泳动物资源
中国近海植物资源
64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黄秉维,1965年)
65 中国自然地理区域(赵松乔,1983年)
66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任美锷、包浩生,1988年)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师范院校用,1995年)
67 中国生态地理区划(郑度等,1999年)
68 中国中岳运动后海陆分布
中国震旦运动后海陆分布
中国加里东运动后海陆分布
中国华力西运动后海陆分布
中国印支运动后海陆分布
中国燕山运动后海陆分布
69 中国新近纪古地理环境
中国第四纪中、晚更新世古地理环境
70 中国古近纪(早第三纪)景观格局
中国新近纪(晚第三纪)景观格局
中国晚更新世盛冰期气候带
中国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景观格局
中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年平均气温
中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年降水量
71 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1951-2002年)
中国年平均降水变化速率(1951-2002年)
中国土地变化的减少型(20世纪90年代)
中国土地变化的增加型(20世纪90年代)
72 中国自然地带
中国潜在第一性生产力
全球气候变化后的中国自然地带(温度增加4℃)
全球气候变化后的中国潜在第一性生产力(温度增加4℃)
全球气候变化后的中国自然地带(温度增加4℃,降水增加10%)
全球气候变化后的中国潜在第一性生产力(温度增加4℃,降水增加10%)
全球气候变化后的中国潜在第一性生产力(温度增加4℃,降水减少10%)
73 中国基准年生态系统脆弱性(1961-1990)
中国近期生态系统脆弱性(1991-2020)
中国中期生态系统脆弱性(2021-2050)
中国远期生态系统脆弱性(2051-2080)
人文地理 Human Geography
74 西汉时期全图
唐时期全图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75 辽、北宋时期全图 辽天庆元年、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元时期全图 至顺元年(1330年)
76 明时期全图 宣德八年(1433年)
77 清时期全图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78 中国人口密度(1953年)
中国人口密度(1982年)
人口数和人口密度、性别年龄构成、平均预期寿命、家庭(户)平均规模、抚养比、迁移;
收入、消费、居住;
建国以来的建制市;
城市化、城镇、新农村;
民族;广播覆盖情况;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08年奥运会火炬境内外传递路线;
旅游区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2009)、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接待人次&收入、旅行社&星级饭店、客源国和入境旅游人次、部分旅游目的国家和地区;
综合交通网、铁路网、国道和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网,沿海航线、内河航线和港口,主要远洋航线;
固话、移动电话用户数量;
主要油田、天然气田与管道运输;
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率、教育经费&构成、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在校生人数;
专利申请受理与授权、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创新能力;
地区GDP、财政收入、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产业构成、就业人员构成;
工业企业增加值和行业结构;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产量、优势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畜牧业区划;
风电建设、石油生产与消费;
中国区域发展——三线建设、中国区域发展——三大地带;
贸易、邮电、互联网。
资源开发与国土整治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Management
152-153中国土地类型
154-155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
156-157中国土地利用
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利工程、供水;
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太阳能资、地热、风能、生物能;
森林、林业、畜禽、渔业、药用资源、陆地生态系统资产分布;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场退化、土壤盐碱化、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与平原绿化;
地震、洪涝、旱灾、台风、滑坡泥石流、冰雹、雪灾霜冻、风沙灾害、森林火灾、作物病害、城市&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减灾工程;
水环境——水质、二氧化硫排放与浓度、烟尘粉尘、酸雨强度、固体废弃物、重点城市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料排放;
大骨节病、吸虫病等;
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地理区划、地理分区。
区域地理 Regional Geography
辽吉黑地区
216-217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地形
218-219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政区
220 辽吉黑地区土地资源
221 辽吉黑地区积温与降水
辽吉黑地区矿产资源
222 辽吉黑地区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1982年)
辽吉黑地区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
223 辽吉黑地区人均GDP与交通(1982年)
辽吉黑地区人均GDP与交通(2005年)
224 辽吉黑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县(1985年)
辽吉黑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县(2004年)
辽吉黑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县类型(1985年)
辽吉黑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县类型(2004年)
225 三江平原地势
三江平原地区耕地与湿地(20世纪50年代)
三江平原地区耕地与湿地(2000年)
226 辽吉黑地区森林资源(1980年)
辽吉黑地区森林资源(2004年)
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优势
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227 辽吉黑地区工业结构与规模(1985年)
辽吉黑地区工业结构与规模(2004年)
京津冀鲁豫地区 [228~243页]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平原区地下水与调水工程、水田与水浇地、盐碱地、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小浪底水利枢纽平面图、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现状&开发规划与开发设想、首都圈地区人均GDP&产业结构及规模&城市体系、北京市城市建设——城区的发展&地铁发展&首都国际机场发展
沪苏浙皖湘鄂赣地区 [244~273]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态势&环境状况、台湾岛工业&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交通&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闽台经济交流和合作、深圳市开发态势、海南岛各市县热带作物面积
内蒙古地区 [274~285]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与县域草地生产力、草地退化与土地沙漠化、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草鱼地区、毛乌素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旅游分区与主要旅游景点
晋陕甘宁地区 [286~297]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秦汉&隋唐&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与土地利用、甘肃省华池县樊庄小流域位置&治理前后土地利用、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地区沙漠治理与科学实验、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成果辐射、晋陕能源基地分布及能源流向、旅游资源&热线区
川渝地区 [298~309]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四川盆地农业生产水平、旅游资源与分区、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自然灾害分区与地质灾害、汶川地震及余震震中、、汶川地震受灾范围及程度、长江三峡库区淹没范围
云贵地区 [310~321]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贵州花江示范区位置&石漠化、三江并流区国际河流开发现状与构想、横断山区植被类型、旅游资源&热线区
新疆地区 [322~335]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历史时期罗布泊范围及上游水系变化、罗布泊地区主要遗址遗物、塔里木河、天山北麓植被类型与城市布局、油气地质构造、油气资源与生产、棉花生产、草地资源与畜牧业、旅游资源与分区
青藏地区 [336~347]
地形、政区、土地资源、积温与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交通、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治理规划、柴达木地区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青藏高原冰川分布、青藏铁路建设与生态保护、旅游资源与分区
图表

『玖』 一部早期中国地质调查的宏论

吴凤鸣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一、李希霍芬及其人

斐迪南·保尔·威尔赫姆·弗莱郝尔·冯·李希霍芬 ( Fe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von Richthofen,1833 ~ 1905) 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1833 年 5 月 5 日生于普鲁士 ( 上西里西亚) 巴登符腾堡的卡尔斯鲁赫 ( 今属波兰) 。1856 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早期曾考察和研究过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多洛米蒂山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地质现象; 成功地建立南蒂罗尔的三叠系层序; 1860 年应邀随同德国经济使团访问过锡兰 ( 今斯里兰卡) 、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曼谷,以及缅甸的毛淡棉等地; 1863 ~1868 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进行地质考察并曾发现金矿; 同时还从事过花岗岩、火山岩、白云岩,以及珊瑚成因的研究。

1860 年和 1868 年,李希霍芬先后两次来中国进行地理、地质考察,1872 年返德后名声大振,受聘于柏林大学、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等大学担任教授,担任过柏林大学校长,连任过柏林地理学会主席,当选为国际地理学会主席,以及德国、法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著名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1905 年 10 月 6 日逝世。

1877 ~ 1912 年,出版了书名为 《中国》 的五卷集地质考察报告,成为我国早期重要的地质文献。

二、两次来华进行地理 - 地质考察的 7 条路线

1860 ~ 1862 年,李希霍芬随同普鲁士 “远征团” 赴亚洲东部进行地质考察,于 1861年到达中国上海,但当时由于他受到清朝政府的限制,仅困居于上海,实际上未能进行任何考察活动。

1868 年,李希霍芬获得加利福尼亚银行的资助,再次来华,进行实地地质考察。后来,他又获得上海外商会的资助,精心设计了 7 条考察路线,以上海作为基地,从 1868年到 1872 年 4 年间,足迹遍及中国 18 个省 ( 区) ,进行地理的、地质的考察,其考察范围北抵辽宁沈阳,西到四川成都,南到广州 ( 包括中国香港) ,东到舟山群岛,时间之长、地点之多,均非他人所能及。

从上海外商会获得资助的条件是,对考察地区获取的地理和地质资料,包括物产、人口、交通、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经济概况,及时向商会作专题报告。从而,也充分显出李氏来华进行考察的目的背景。

李氏考察的 7 条路线大致情况如下:

第一条路线: 1868 年 11 ~ 12 月间,主要地区是杭州、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等地,尤以对舟山群岛考察最详。

第二条路线: 从 1869 年 1 月起,再次赴南京、镇江,转入湖北 ( 武昌及汉口) 。

第三条路线: 从 1869 年 3 月开始,相继有半年时间,主要考察山东郯城、临沂、泰安、济南、章丘、博山、潍坊、芝罘。1877 年,他曾专门提交报告 《山东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文中强调青岛之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渲染胶州湾良港之说。后渡海到达辽东半岛,去过瓦房店、盖平、熊岳; 后进入大孤山,到达本溪、沈阳; 经山海关,又考察开平、滦县、丰润、玉田及一些煤田; 经通州再度进入北京及其西山附近进行地质调查与研究,把北京南口出露的古老地层命名为震旦系。在北京休整后,返回上海。

第四条路线: 从 1869 年 9 月开始,主要是在江西 ( 九江、景德镇附近) ,转到安徽屯溪,后乘船经新安江、钱塘江到杭州返回上海。

第五条路线: 从 1869 年末到 1870 年初,从上海直达中国香港,进入广州经北江到湖南宜章、郴州,乘船经湘江、洞庭湖入长江到汉口转入河南洛阳、经山西晋城到山西太原、阳泉,再经河北正定到达北京,从天津返回上海,重点考察了山西、陕西煤矿资源。在这次考察中,大约在 1870 年,李氏从北京发出的信中大肆渲染了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石炭大国! ”“山西一省的煤可供全世界几千年的消费! ”并绘制了中国第一张 《中国煤炭分布图》。

第六条路线: 1871 年 6 ~8 月间,先从上海到宁波,进天台山到金华、桐庐等县,经兮水县进入天目山,越过千秋关,到安徽的宁国、泾县,到达芜湖,乘船再到镇江,往返南京、镇江多次,进行较细致的地质考察和测量。

第七条路线: 从 1871 年 9 月至 1872 年 5 月,是他 7 条路线考察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上海乘海轮至天津到北京,再次对西山斋堂等地进行考察,经鸡鸣山、宣化到张家口,转至大同、五台山考察,发现 “五台绿泥片岩”。到太原沿汾河河谷南下至潼关,入陕西经西安到宝鸡。据有关文献记载: 河西走廊南缘山脉,曾以李希霍芬命名,即今祁连山脉之一部分。李希霍芬在 《四川记》中盛赞成都是中国最大城市之一,也是最秀丽雅致的城市,还感叹都江堰灌溉方法完善,在世界上无与伦比。随后,他转入嘉定 ( 乐山) ,经岷江,转长江返抵上海,途中对三峡地区考察甚详,“收获”最大。

李希霍芬在 7 条路线的考察中,记录大量野外地质资料,搜集和采集大量的化石、岩矿标本; 绘制了考察地区的地形图、素描图、地质图和地层剖面图等。考察的间隙时间,及时撰成报告,把所观测到的景象,按承诺向外商会报告。外商会在 1903 年将李氏的“报告”汇集成两大卷册,取名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

1872 年,李希霍芬返回德国,深受威廉二世的嘉奖和赏识,学术和社会地位都青云直上,一时名跃全球。

三、五卷集宏著 《中国》编成出版

在普鲁士政府支持下,李希霍芬集中精力整理和撰写他在中国的地理 - 地质考察专著。从 1877 ~1912 年,历时 35 年,完成了宏著 《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 简称 《中国》) 。全书共五卷,另有地理和地质图册两集。

第一卷: 于 1877 年出版,由他自己执笔撰成,主要论及中亚及中国区域地理概貌,其中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内容,尤为丰富而珍贵。

第二卷: 于 1882 年出版,由他自己主编而成,主要包括考察区域的自然、地质矿产资源,以及社会和经济内容,涉及辽宁、山东、山西、甘肃、陕西、河南等地。

本卷涉及内容最为丰富:

( 1) 1872 年在五台山发现的五台绿泥片岩,为建立我国古老地层系统———寒武系之五台系 ( 上) 和滹沱系 ( 下) 奠定了基础;

( 2) 1871 年提出 “震旦”一词,把早古生代至元古宙一大群碳酸盐为主的地层,命名为震旦系,并以北京南口出露的地层为标准;

( 3) 在河西走廊南缘调查了今祁连山山脉,有的并以自己的姓命名,同时还指出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及楼兰遗址;

( 4) 把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古道称之为 “丝绸之路”;

( 5) 在华北、西北调查中,提出黄土成因的 “风成说”等;

( 6) 在考察中发现许多褶曲和断层,在秦岭发现了逆掩构造。本卷还附有一张中国北方构造图,图上画了一条 “兴安线”的推测断层构造线,从兴安岭经太行山,一直到宜昌附近,还提出北方有一个古老的 “震旦块”,是一个具时间关系的地质构造单元。

第三卷: 于 1912 年出版,是五卷中最后出版的一卷,由他的学生迪森主编,这时李希霍芬已经逝世 7 年。此卷内容包括李氏在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考察笔录、考察资料等,本卷对各地火成岩做了描述,诸如辽东古老高丽花岗岩,秦岭天台山志留纪花岗岩、南京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其中也选入了李氏未曾考察过的地区,如贵州和西藏,是借助他人的资料编入的。

第四卷: 于 1883 年出版,主要是汇集考察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邀请各门类著名古生物学家鉴定、描述和分类等,其中有: F. 富勒希 ( Frech) ,E. 凯萨 ( Kayser) ,G. 林斯特雷姆 ( Lindstrom) ,C. 施瓦格尔 ( Schwager) ,A. 欣克 ( Schenk) 等,是考察中最为珍贵的资料和图片。

第五卷: 于 1911 年出版,也是由迪森主编的。

两本图集: 第一册于 1884 年由李氏自己主编,于 1885 年出版,内容包括中国北部地区地质、地理图12 幅; 第二册于1912 年由 M . 哥罗尔 ( Groll) 博士主编,收入了考察中属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地质图 15 幅。在编选中,也参考了他人的文献资料和图谱,属于官方发表的材料就有 160 种,反映出当时对中国地理、地质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

四、宏著 《中国》最主要的内容及意义

李氏的巨著充分反映他历时 4 年、遍及中国 18 个省 ( 区) 考察中国自然地理、地质矿产和人文地理,包括风土人情、社会和经济结构等的成果,是当时中国人自己了解自己,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文献和资料。尤其是在中华大地处于地质调查完全空白的情况下,他的考察及其成果更显其影响深远。

从地质角度来看,学术上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其一,在矿产资源方面: 李希霍芬在考察中,非常看重中国矿产资源及其地理分布,尤以煤矿资源描述甚详,有专家统计他在书中对中国煤矿的记述多达 150 余次,才有上述夸大之谬论,认为山西煤炭资源储量占世界首位,但他认为山西煤储量丰富,为便于开采,关键是要解决交通问题。

其二,地层古生物方面: 4 年考察中,李希霍芬采集了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经几位古生物学家分门别类进行鉴定与研究,因此, 《中国》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古生物专著,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李希霍芬在五台山发现强烈变质岩类,认定是中国地层最古老层系,称之为 “五台绿泥片岩”,遂后提出 “震旦”一词又在庞培利提出的 “震旦构造线”基础上,把 “震旦”一词引入地层系统,建立 “震旦系”,又提出 “南口系”,对中国古老地层研究,有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值得提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王曰伦、高振西教授都做过一些更正和补充。

1916 年,在章鸿钊、翁文灏主编的 《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 中,讨论了李氏的划分地层方案,认为李氏把太古宇分为古老片麻岩和新片麻岩尚值得讨论,举出辽宁、山东的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为古老岩系,而河北、山西的角闪岩片麻岩、绿泥片麻岩以及昆仑片麻岩均为较新的岩系,补充和更正了李氏的划分方案。

其三,中国黄土的风成假说,李氏对中国西北及华北广泛分布的巨厚黄土,做过调查与研究,较早提出了风成假说及其概念,在当时曾风靡一时,有相当影响。

中国黄土成因,学术界争论了近一个世纪,19 世纪末叶以来,黄土风成说占据主导地位,20 世纪 50 年代,一些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包括河流冲积作用成因,洪积成因,造壤作用结果等。经过地磁和热释光等方法测定,认为是多种地质营力作用堆积,并在相似气候条件下,经黄土化作用而形成的。

中国黄土及其成因的研究,刘东生院士及张宗祜院士的著作中有科学而系统的论述,代表了中国黄土研究最高水平,并荣获过中国科学大奖。

此外,有的文献资料、传记,援引他的提法,把公元前 114 年到公元年间,中国与河东 ( 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带) ,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线,称之为丝绸之路,实际上,正如后来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李氏缺乏考古资料的论证和中华文化底蕴,考察时间短,涉及面积窄,其所谓的 “丝绸之路”,是指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古道。后经赫尔曼在 《中国叙利亚的古代丝绸之路》及其得意门生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 “丝绸之路”作补充,才有如今人们对于丝绸之路的一般认识 ( 巫新华先生之 “玉石之路”则另有一说) 。

与此同时,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李氏的调查与研究,特别是宏著 《中国》的问世,对中国的地质事业的开创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在学习和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及教学活动中,几乎都将 《中国》作为必读书目和重要文献使用,对该书有较高的评价。我国地质事业创建者之一翁文灏博士,于 1933 年在纪念李希霍芬诞生 100 周年时发表文章 《李希霍芬氏与中国地质工作》指出:

“李希霍芬关于中国地质的宏著实有待于吾人之详细补充,且其对中国地质历史之基本观念,亦有须加以修正者。孔子曰: ‘观过斯知仁矣’。兹试将睹,而当惊佩其发现之早; 盖李氏距吾人始业之际,尚在五十年之前也。吾中国地质学者无不叹服李氏于数年之间而造成中国地质学之主要纲领,因李氏之成就,而节省吾人十年之工作时间”( 见 《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33 年,第 3 期) 。

随着中国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地质学家在长期的地质实践中,发现不少李氏宏著中的误差和错误,补充和纠正大量不足的地质事实,如翁文灏先生在总结中国东部、华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和构造运动时代时,纠正过李氏许多错误认识和论述。

五、关于李希霍芬其人及其宏著 《中国》一书的评述

李希霍芬其人及其来华考察的背景和目的,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的讨论中,他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1903 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在 《浙江潮》 第八期中发表了 《中国地质略论》,对外国人来华进行地质考察进行过强烈抨击和警示,他明确指出: “必须掌握自己的矿藏命脉,兴业自强! ”对外国人来华测地造图,深表不安,对列强以各种借口派地质学家来华调查我国地质矿产更感警觉! 对李希霍芬等一针见血地警示: “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学家,而眼光足并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 “盖自李氏游历以来,胶州早已非我有矣”。

1872 年,李希霍芬返德后,四处讲演和游说,曾渲染胶州湾为中国三大良港之一,且逼近矿区,尤为良港。1897 年 ( 光绪二十三年) 11 月 14 日,德国军队占领青岛,次年强迫清政府签约出租给德国胶州湾 ( 1898) 。这让我们不能不想起 1903 年鲁迅的警示。

我国地质事业创建者之一———章鸿钊先生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撰写的 《中国地质发展小史》一书中也曾指责说: “李希霍芬氏于调查地质之外,对中国矿产险要以及海洋形势无不悉心考察……”

1980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近代地理学创建人》 一书,笔者曾对李希霍芬来华进行地理、地质考察作过简要述评。1895 年,他曾发表文章,公然称 《马关条约》是政治地理学的杰作。可谓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完全暴露了他殖民学者的险恶面目。

尽管他不时鼓吹 “中德两国应有密切关系”,但对发展中国地质事业却发现恶意中伤,他说: “中国知识分子是迟钝的,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是持续的阻碍,……步行在他们的眼里是低贱的,地质学家的工作更是放弃了所有人类的尊严。” ( 笔者注释: 这段文字在国内有多种译法,以上引录刘东生院士 1993 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桃李满天下》一书之中)

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建者之一丁文江先生对这些诽谤言论十分愤慨,针锋相对地给自己定下一条准则: “登山必至峰顶,移动必须步行”。1919 年,当中国地质调查所主编的《地质汇报》创刊时,在英文序言里,丁文江特将李氏原文照登,以示对中国地质工作者为戒,激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上,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宏伟的成就,一切诽谤之词,早已不攻自破,显示出中华民族豪迈之魂。

总之,李希霍芬其人及其宏著 《中国》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地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国地学界确有相当的声望和历史影响,毕竟在我国地质事业萌芽时,曾给予了启蒙、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这是其不容抹杀的历史贡献。但是,对他来华进行地质考察的背景、目的,以及他渲染的不实之词,至少为其政府掠夺中国资源和主权大造舆论,起过的负面作用,也应有辩证的认识。

『拾』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的国家公益性科研机构,是全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科技支撑单位和技术发展核心,是全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专业编图中心。

“973”项目启动会上为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2009年承担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1项、地质调查工作内容1项,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973项目1项所属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4项、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项、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项目2项、国土资源大调查安排的科研项目1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项、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专项2项。获批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喜获科技部立项并启动,所长石建省研究员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总经费4500万元。

所长兼党委副书记石建省(中)、副所长张发旺(右一)、副所长张永波(左一)

2009年,水环所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荣获首届全国地源热泵行业评选活动“2009年度系统地质勘察优秀企业”称号。全年科研人员发表SCI、EI检索论文3篇,各种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9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90篇,出版专著4部。

2009年科研成果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综合评价及专题研究: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为石建省研究员,主要成员包括张发旺、张翼龙、王贵玲、陈宗宇、张光辉、张永波、刘少玉等。项目阐明了我国北方平原(盆地)地下水系统的演化趋势;划分了该区地下水系统,对比了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间的差异性。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评价方法,首次建立了北方地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的功能评价与区划。系统总结了北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状况以及模型建立条件;建成了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地下水资源数据共享与动态评价平台,整合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实体数据库,实现了动态评价服务。重新评价了我国北方各主要地下水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系统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开采程度的差异。

地下水动态评价平台

中国地下水系统划分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该项目为地质调查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张兆吉,主要参加人员包括费宇红、钱永、李亚松、王昭、陈京生、张凤娥等。通过对地下水污染的调查、采样和测试技术的详尽研究,研制了采样设备,建立了有机污染分析测试体系,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华北平原区14万km2开展的1:25万和对重点地下水污染区开展的1: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发现:不用任何处理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I—Ⅲ类)占36.49%,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Ⅳ类)占24.25%,有39.26%的地下水(V类)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特点:①污染检出指标多、超标少;②多为点状污染,分布广,多集中在城市周边和重化工开发区及影响带范围内;③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为主。项目成果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野外现场测试水样

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属于地质大调查项目,负责人为刘长礼研究员,参加人员有侯宏冰、张礼中、张云等。项目完成了浙江、云南、四川、甘肃等15省区19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了188个城市地质环境数据库,为177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汶川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地质依据。项目组查明152个城市地质灾害特征与发展趋势,为78个城市地质灾害防治、49个城市地下水保护与污染治理、13个城市地下热水开发利用、17个城市建筑地基适宜性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为75个城市论证了后备地下水资源208处,为17个城市未来垃圾的填埋处置初选了26个场地,编制了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图集、各类图件共2168张。

中国地质环境分区与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图

项目成果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孙继朝研究员,主要成员有荆继红、黄冠星、刘景涛、陈玺、张玉玺、王金翠、向小平等。项目探索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流程、技术方法、编图内容,完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编制了具有创新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系列图件。自主研发了定深取样设备并获得国家专利,创新性地提出了“层次阶梯”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为该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应用平台,也为我国其他类似地区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供了经验和示范。计划项目和专题研究成果均被评审为优秀,这是我国首次完成的区域性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

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评价与区划: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为王贵玲研究员,成员包括蔺文静、陈德华、刘志明、陈浩、张薇、杨会峰等。项目收集汇总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热井、温泉开发利用资料,修编了“中国地热资源利用现状图”、“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图”等图件,编制了《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技术规程》,完成了《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评价及区划技术要求》及《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评价与区划编图技术要求》的编制工作。开展了地热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提出了我国山区对流型和沉积盆地型地热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提出在全国进一步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的建议及工作部署。

中国地热资源利用现状图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图

河套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地质调查项目,项目负责人为石建省研究员和张翼龙教授级高工,主要成员包括刘海坤、赵华、杨会峰、叶浩、陈宗宇、张永波等。2009年开展了河套平原1:10万第四纪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和钻探、测试分析、遥感解译等工作,对调查区内的土地利用、盐渍化、沙漠化及与地质环境相关的地方病状况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建立了野外包气带水盐运移试验场;对河套平原已建立地下水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模思路,初步建立起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同时,还建立了河套平原区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和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为开展地下水循环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内蒙古毕克齐镇利用RAS—24浅震仪探测水文地质结构

黄河流域基岩区侵蚀成因及预测预报: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项目,负责人为石建省研究员和叶浩研究员。主要完成人员包括程彦培、侯宏冰、石迎春、郭娇、吴利杰、王强恒等。主要研究内容是砒砂岩的侵蚀机理。项目经过3年研究表明,粉红色的砒砂岩抗侵蚀性相对最强,灰白—紫红色交错互层的砒砂岩抗侵蚀性相对最弱;利用“3S”技术,对砒砂岩沟边线的蚀退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砒砂岩的侵蚀不但与岩石的地层组合有关,而且与地表覆盖物的厚度和松散程度有关;提出在现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上,应针对地表不同类型的覆盖沙进行重点治理,以减轻该地区岩土侵蚀的强度。

水岩作用模拟试验装置

污灌区水土污染自然衰减调查评价:该项目为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为张翠云研究员,项目组主要成员包括何泽、张胜、殷密英、李正红、马琳娜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建立了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高新技术。该技术由微生物DNA提取纯化、扩增、DGGE分析和测序等多个环节组成。目前利用该技术完成了28m深包气带土样和地下水样DNA提取纯化、扩增、DGGE分析和测序,取得了国内首批厚层包气带和地下水样微生物DNA数据,为污染物在包气带和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评价提供了依据。

污灌区地下水微生物 DNA提取纯化结果

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为王贵玲研究员,主要成员包括杨会峰、陈德华、陈浩、张薇、范琦、刘志明、蔺文静、梁继运等。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抽水试验和渗水试验)、水化学样品采集、同位素样品采集,工程测量等工作。查明了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精细刻画。详细研究了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对各种图件的表达内容和编制方法进行进一步地总结和优化,制定了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编图技术要求。

项目组进行水位测量

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调控研究:水环所与德国蒂宾根大学应用地质中心、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合作开展的项目,中方负责人是张发旺研究员,中方主要参加人员有陈立、张胜、赵红梅、侯新伟等。项目组历经3年多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利用采煤塌陷区深厚包气带作为接纳储蓄大气降水的关键技术;首次提出黄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为一定规模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起到了示范作用;利用德方提供的鲁尔矿区环境整治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优化了大柳塔矿区和铜川矿区的地质环境整治规划方案。

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试验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