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企业报电子版
⑴ 两税的现代“两税”
中国现代企业的“两税”主要是指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这“两税”。1980年9月和1981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作为我国涉外企业所得税法的开始。后为平衡涉外企业税负,促进对外开放,1991年4月全国人大将两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规范则始于国营企业“利改税”,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而形成了按经济性质设置的企业所得税体系。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合并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通过不断改革,我国形成了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内资企业在任何地方的税率都是33%,而外资企业在特区税率是15%,在沿海14个开放城市是24%。结合其他产业性政策等因素,外资企业实际税负在11%左右,而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在22%~24%之间。 ·国务院 1980年9月10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
·财政部 1980年12月14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国务院 1981年12月13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财政部 1982年2月21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3年9月2日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
·财政部 1983年9月2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全国人大 1991年4月9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国务院 1991年6月3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定,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有着不同的征收范围,具体划分如下:
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其中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负责代征),车辆购置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从2002年~2008年期间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目前暂免征收),对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
从2009年起,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范围按照下列规定调整:
1、下列新增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应当缴纳增值税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全额为中央收入的企业,在国家税务局缴纳营业税的企业,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其他非居民企业。
应当缴纳营业税的新增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
2、非居民企业没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而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或者虽然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是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与其在中国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中国境内的单位、个人向非居民企业支付上述所得的,该项所得应当扣缴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分别由主管支付该项所得的中国境内单位、个人所得税的国家税务局或者地方税务局负责(其中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单位由国家税务局负责)。
3、2008年以前已经成立的跨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2009年以后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应当与其总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一致。2009年以后新增跨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其总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按照上述第一条规定的原则确定,其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也应当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一致。
4、依法免缴增值税、营业税的企业,按照其免缴的上述税种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既不缴纳增值税,也不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暂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
5、既缴纳增值税,又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原则上按照其税务登记的时候自行申报的主营业务应当缴纳的上述税种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企业办理税务登记证的时候无法确定主营业务的,一般以工商登记注明的第一项业务为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再调整。
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经停止征收;少数地区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和管理工作还没有从财政部门移交地方税务局。
西藏自治区只设立国家税务局,征收和管理税务系统负责的所有项目。但是暂不征收消费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和烟叶税。
海关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关税、船舶吨税。此外,负责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增值税和关税。部分货物(主要是奢侈品)还要征收消费税。
2011年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3607亿元,比2010年增收3079亿元,增长29.2%。
⑵ 现代集团的企业报有获得过哪些荣誉
特意找的资料:
2010年被杭州市企业报研究会评为“2009年度杭州市优秀企业报”。
2010年6月,《现代报》下列作品被浙江省企业报协会评为2009年度好新闻、副刊好作品:
好新闻三等奖:《“中国食品总部基地”落户浙江食品市场》;好新闻三等奖:《浙江食品市场推出消费者增值服务保障系统》;好新闻三等奖:《和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执行力”》;副刊好作品:《文章千古事 宝剑十年功》。
2011年被浙江省企业报协会评委“浙江省优秀企业报”。
2011年,在2011年度杭州市企业报研究会年会上,《现代报》荣获2011年度“杭州市优秀企业报”称号。《现代报》主编张晓风被评为2011年度“杭州市企业报优秀办报工作者”。
希望能帮到你,另求采纳,嘻嘻
⑶ 现代企业报刊特征
红姐知道啊,你去问他咯!
⑷ 企业观察报:任正非凭什么领导华为
[1]第三十章 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 专栏30-2 海尔国际化战略进程[A]. 吕政 主编.[C].: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472.
[2]陈培尧. 海尔国际化战略浅析[J]. 经营管理者,2011,(8).
[3]吕聪,毛肖雯,宣文尧. 关于联想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浅析[J]. 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5).
[4]黄皓骥,马骧,王梦月.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华为、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差异为例[J]. 时代经贸,2009,(6).
[5]王大刚,席酉民. 海尔国际化:战略与和谐主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
[6]徐根兴.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尔国际化战略[J]. 领导科学,2004,(9).
[7]张蕾,吴秋琴. “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解读海尔国际化战略[J]. 市场周刊(商务),2004,(6).
[8]彭家钧. 海尔国际化战略与财务管理体系[J]. 对外经贸财会,2004,(6).
[9]王哲. 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启示[J]. 天津经济,2003,(11).
[10]海尔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J]. 中国经贸,2001,(8).
[11]李冲. 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启示[A]. .[C].: ,2009:.
[12]张瑞敏(海尔集团CEO). 解读海尔国际化战略[N]. 经济观察报,2003-01-13
[13] 海尔三洋建立新型竞合关系[N]. 科技日报,2002-01-13(001).
[14]刘玉峰. 海尔国际化战略意义凸显[N]. 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03-11(A02).
⑸ 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与成就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2、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3、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4、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5、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6、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企业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规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7、“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600个重要项目。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8、十年工业建设成就: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给。
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农村用电量十年增长70倍;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文革”时期,工业生产遭受重大挫折。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长江大桥、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等。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这批项目的代表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中国近代工业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之始。这时期的外资工业主要是为外商对华贸易服务的。
从1843~1894年,外国在华一共设立了191个工业企业,其中116个属于船舶修造业和丝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业。
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据估计到1894年止约近2000万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两项的便达15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5%。
其余75家工厂分别属于印刷、食品加工、水、电、煤气、火柴、服皂、制药、造纸、木材、玻璃、水泥等行业,共拥有资本约500万元,大多规模狭小。
外国在华创办工业后20余年,清政府开始创建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从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经营了21家军用工厂(包括一家船厂),所费资金从低估算在5000万两左右。
其中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和湖北枪炮厂,规模较大,设备比较齐全,是中国近代工业创建时期的大型工厂。
军用工业是非商品生产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不甚密切,但它促进了19世纪70年代民用工业的兴起。
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由中国人自办的工业企业大抵有船舶机器修造厂27家,机器缫丝厂约113家,机器绵纺织厂8家,其他轻工业工厂47家,共约195家。其中多数规模很小,资本额不详,有不少甚至在筹建期中或投产后不久便告歇业。
设备比较完备的企业大多为官办、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企业,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武昌织布官局和兰州织呢局等。
商办工厂如陈启源经营的继昌隆丝偈为华南缫丝业的发展起了引导作用;商办船舶修造厂大多是从原来手工作坊基础上添置一二部车床发展起来的,而到80年代逐步发展到修理和制造缫丝车和轧花机。
以上近代工业的创办,也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
(5)中国现代企业报电子版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机械工业初步基础
1949年以前的中国机械工业属于修配性工业,基础薄弱,除军火工业和造船业制造过一些比较复杂的产品外,其他部门以修配为主,只能制造简单的产品。
经过1950~1952年的3年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对原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组、改建工作,着手筹建重大项目。
如太原的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于1953年8月部分建成投产。哈尔滨的中国第一个大型电机厂也是这个时期开始兴建的。
这几年,中国的机械工业对恢复国民经济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 1000米地质钻机、300马力柴油机、3000千瓦水轮发电组、 3吨蒸汽锤、直径1米和2米的立式车床等较大和精密的设备,以及许多关键配件。
如为小丰满水电站两台7.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的修复制造了万伏级高压定子线圈;为吉林石砚造币厂的大型造币机制造了16件直径1600×4000毫米重7~8吨的干燥筒配件等。
3年中试制了上千种新产品。
⑹ 现代中国强大的资料
1、中国军队
建国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海军、空军等军种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基本建设工程兵等兵种,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拥有飞机、坦克、舰艇、导弹和原子弹、氢弹等比较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颁布一系列条令、条例及其他规章制度,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发展成为包括陆、海、空军及诸兵种的合成军队,成为高度集中统一的正规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先进的政治工作制度,担负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三大任务,开展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正在为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进一步提高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而努力奋斗。
1996年10月,中央军委先后将解放军陆军部队的14个步兵师转隶武警部队序列,直属武警总部领导管理。1996年12月,根据武警部队编制人数较多,中央军委决定将武警部队总部由副大军区级升格为正大军区级,并于1995年至1999年先后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升格为副军级。
2、中国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激光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推出“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两者大大促进了该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设有众多公立的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许多研究型大学。每年都有大量国家拨款用于科研。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航天、可控热核聚变等方面国际竞争能力也在快速提一升当中。
3、中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截至2019年1月底,中国经济增长在2018年取得6.6%的好成绩,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
4、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
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美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5、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
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2017年3月,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
2018年10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
⑺ 韩琪的主要研究成果
1、专著《艰难的起飞—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证分析》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2、《苏南城乡企业的考察报告》载经贸大学学报1989年3期,该报告获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首届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3、《我国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形成演化的思考》载《投资理论与实践》1990.4期头版,该文获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二等奖
4、《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措施》载《国际贸易问题》1991.2
5、《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89-1990年度研究课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调研报告”中的子报告,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调查撰写,为主要撰稿人之一,1992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6、《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制定原则初探》,经贸大学学报1991.5期
7、《两类“两权分离”典型形式的比较》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1992年4期.该文获北京高校经济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993年)
8、《我国大型外贸企业试行股份制的设想》,《经济研究参考》1992年150期
9、《股份制度的起源.发展.特征和类别》,《经济研究参考》992年.158期
10、《股份制—外贸企业深化改革的又一模式选择》载湖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主办的《国际经贸》1992.5期
11、《我国“复关”以后的外贸体制改革》载经贸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大辞典》承担第三篇:“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部分内容,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
13. 《关贸总协定与中国企业经营指南》经贸部政发司刘向东主编.承担第八章“入关对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外贸企业应变对策”的写作,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
14、《“入关”在即,基层外贸企业亡乎?存乎?》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现代企业导刊》1993年第12期
15、《企业对外贸易指南》承担第三篇“关贸总协定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约31.6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16、《国有批发商业企业的困境与出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现代企业导刊》1994年1期,约4500字
17、《1994年我国五项体制改革要点概览》载《现代企业导刊》1994,2
18、《谈谈增值税》,载《现代企业导刊》1994年第3期
19、《主题: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导刊》1994年第4期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名词解释》外经贸部部长吴仪作序,部长助理刘向东主编,主要编撰人之一,1994年1月出版
21、《外贸体制如何改革》,《经济参考报》1994年3月26日
22、《日本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之道》一文,被山东省科委《科技信息》杂志1994年第2期转载(该文曾载《管理现代化》1993年第5期)
21、《国内贸易运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设想—-治理企业拖欠行为的对策研究》载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主办的《管理现代化》杂志1994年第5期
22.《中国商务知识大全》第八篇.第2、4、9章。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0
23. 《跨国公司与中国——'94北京“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研讨会综《管理现代化》杂志社1994年第6期
24.《中国经济合同大全》第35章,约50000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
25.《信用证结算—治理企业拖欠的良方》,《国际经济合作》1995,4
26. 《建立农村卫星通讯网,实现管理现代化》载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主办《管理现代化》杂志1995年第2期
27、《重新确定国有企业与主管部门的关系》载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 》杂志1995年第7期
28、《国有企业的功能结构与改革途径探究》深圳市委理论刊物《特区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0期
29、《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景的探讨》6200字《管理现代化》1996.6
30、《乡镇企业发展改革回眸: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希望》管理现代化1997.5
31、《中国经济论纲 》第一主编1998.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2、《跨越贫困—-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
33、《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经济学思考》管理现代化1999.4
34、《关于债转股问题的全面思考》国际贸易问题2000.4
35、《老挝——充满合作商机的热土》国际经济合作 2000。12
36、从个人业主到CEO:企业制度变迁与委托-代理关系的演化分析。管理现代化2001.5
37、公司治理结构看上去很美,中外管理 2002.1.P34
38、《中国经济论纲》(修订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1。主编
39、建立个人信用体系,重筑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4。40.《西方经济学原理》(新编本)39万字,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10月
42. 《市场经济要求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国际贸易论坛,2002。5期
43、《加入WTO要求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2年联合征文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9
44、《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上的完美》中国建设报2002。3。11。并获中国建设报2002好新闻三等奖
45、《加入WTO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现代化2002,6期
46、《世贸框架下的政府行为转变》深圳: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3。4
47、《国资委监控下的国有企业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分析》。中国经济时报 2003,8,7
48、《西方经济学原理》(新编本)习题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8
49、《公路治理超载超限的利益博弈》中国经济时报2003,12,23
50、《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中国企业治理结构设计的启示》管理现代化2004,1
51、《加入WTO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收入《新世纪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献》执政兴国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52、《公路治理超载超限的利益博弈》中国企业报,2004,5,24第二版
53、《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调整的理论分析》国际商务2004,3期
54、《产业结构偏差亟待调整》经济日报主办《经济内参周刊》2004年第38期
55、《竞争性领域中国有企业内容与形式的冲突》教育经济与管理(香港教育出版社,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教育类核心期刊)2004年9月。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56、《民工短缺:市场与厂商的博弈》中国经济时报2004/11/18第五版
57、《中国产业结构失衡对国民经济掣肘之患的研究》美中经济评论。2004年12月号。美国美中经济评论期刊公司出版
58、《缩小“资本流出缺口”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合作,2005,2
59、农民工返乡只能使中国”城市化”徒有其表.中国经济时报2005/10/17该文被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国内数十家报刊和网站全文转载.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60、Urbanization exhibit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A DAILY,NOVEMBER 3,2005
61、试论中国农村扶贫的制度安排。经济学动态2006年2期第36-40。该文2006年12月获“北京市高教学会政经社建研究会2006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62、农民工回流与中国城市化目标悖离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2005年专刊。第135-138页
63、FDI分布对中国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6期25-28页
64、外企工资变化警醒中国制造,中外管理,2006/9.9月1日出版.第66-68页.6000字
65、在华外企薪酬水平的国际比较。《中国外资》2006-11期。第40-42页
66、中国国有企业究竟应定位在哪些行业?中国经济时报2007-4-5
67、《中国经济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68、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国际经济合作,2007/9
69、《中国国有企业垄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被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全中国经济国际会议》接受,并在会上宣读论文。2007-12-12
70、《论国有企业对命脉行业的垄断与国家经济安全》管理现代化 2007年6期 P7-9、38
71、FDI对中国外贸顺差影响的三大效应分析国际贸易2008/8P13-15
72、2008年9月26日《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贸易顺差的内在关联分析》一文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宣读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7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顺差 中国经济时报 2009/1/20 12版
74.山西煤炭企业重组的得与失 中国经济时报 2009-11-24
7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依据的研究 管理现代化2010/2期 P9-11 5500字
76.Counterfeit market blues 。CHINA DAILY,JULY 3-4,2010 。
77.再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4卷第5期,2010/10,P61。7000字。
78.中国当代经济问题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25万字。
79.对中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国际经济合作 2010/10期,P13-17
80.中国60年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宗旨与初级阶段的辨析。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八次年会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P35-41
81.“中国制造”为何内贵外贱——“水客”走私背后的原因剖析。中国经济时报2010/12/9.3200字
82.Why made-in-China goods cost more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2010/12/14 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