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格式模板 » 电子版笔记

电子版笔记

发布时间: 2021-03-17 03:35:02

Ⅰ 有那些比较好用的电子笔记软件

笔记软件很多,除了一些基本功能外,侧重各不相同,主要要看用作什么。

简单的存储备忘,印象笔记、有道笔记挺好,功能比较丰富,比如有道有长时间的语音录音识别,印象笔记模板比较多。如:印象笔记

Ⅱ 在pdf上做笔记的软件哪款好用

推荐使用Foxit PDF Editor VersionF文件编辑软件处理。
Foxit PDF Editor 的功能包括:
-编辑现有 PDF 文件或创建全新的PDF文件。
-以和 Adobe PDF Reader 几乎相同的效果显示 PDF 文件。
-页面缩放。
-可靠的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功能。
-插入或删除页面。
-使用嵌入或非嵌入字体添加文本对象。
-插入行或其它简单的图形对象。
-插入 bitmap 格式的图像。
-从页面中删除任意对象。-改变对象的属性。
-可撤消任意操作。-在不同 PDF 文件间拷贝粘贴任意对象。
-在 PDF 和任意 Windows 应用程序间拷贝粘贴文本。
-在 PDF 和任意 Windows 应用程序间拷贝粘贴图像。
安装完软件,并且输入注册码,然后就可以打开PDF文件,进行编辑了:
使用的时候,注意保留备份,免得改完之后,有问题,难以恢复了。
还有就是PDF文件必须是由软件直接生成的,而不能是扫描的,否则也不能编辑的。

Ⅲ pdf怎么做笔记

用福昕pdf阅读器打开PDF文件,就可以在PDF文件上画线、涂鸦、打字等工作,也就是做笔记。

Ⅳ 电脑上怎么在pdf上做笔记

想要在这个软件上做笔记的话,现在需要你购买他们的会员。
更完之后,这个软件应用的过程当中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也有办公需求的人,做这样的会员是比较好。

Ⅳ 怎样pdf做笔记ipad

可借助电子书阅读器做批注或者书摘。下面以iPhone为例,讲述一下操作方法:
在iphone安装多看阅读、anyview等的阅读器,然后使用电脑导入iphone小说(电子书)。步骤如下(以“多看阅读”为例):
第一步,在appstore检索“多看阅读”下载并安装该软件,支持查看的电子书格式主要有:.epub/.txt/.pdf;
第二步,电脑端,检索“快用苹果助手”,下载并安装;
第三步,打开快用苹果助手,把iphone使用数据线连接至电脑,切换到“XX'iphone”的页面,点击“应用文件”进入软件的后台文件管理页面,在其中找到“DuoKanReader”,点击打开;

第四步,点击,进入“documents”文件夹,全选电子书文件,然后拖动至Documents文件夹内松开,稍等一会儿即可导入完毕。

Ⅵ ipad等阅读PDF用什么做笔记

ipad给PDF做笔记的工具

据了解,在ipad上实现PDF笔记的阅读APP有以下三个(都可以在APP商店搜索下载):

1.Adobe Reader:一款免费的PDF阅读的权威APP,基本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批注功能。

Ⅶ 看电子书如何做笔记

可以尝试做思维导图,软件xmind我自己很喜欢用,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用张白纸自己画(但感觉检索起来很麻烦),通常在网上看到的文章、书什么的我都会首先粘贴上网址,方便后期需要翻出来重新查证什么的,做笔记的时候主要抓关键词和这些词之间的逻辑联系吧,关键词我通常也会标记章节段落的位置,同样也是复查备用,做完一小节可以自己尝试只看笔记重现书中的大概内容,能理解个大概就差不多了,总觉得不能指望一个笔记就能做到事无巨细,毕竟书也不是只读一遍就能通透的嘛,纯属自己的经验,如果能帮助到你就很开心啦

Ⅷ 笔记手写好还是电子版

正如“狗不赖包子”所回答的,手写笔记更利于记忆、理解。主要原因是手写经过那么多年的训练已经成为自然的事情,手写的时候更专注于内容,而电子输入则会分心于打字等。

电子笔记的优点在于更方便地编辑、补充修改、整理,利于将笔记整理得结构清晰,从而有助于记忆、理解。如:

  • 加强记忆、储存备忘。

  • 通过清晰、结构良好的笔记,梳理、掌握知识、思想、事情。

  • 日后通过笔记快速地概览、重温,是不断地深入理解、记忆、进步的高效方法。

  • 积累、分析知识和资料,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资料体系。

  • 笔记的效益在于运用,而非记录,尽量利用手机笔记,随时随身查阅、记录。

电子笔记的优点在于更方便地编辑、补充修改、整理,利于将笔记整理得结构清晰,从而有助于记忆、理解。如:

电子笔记容量几乎无限,特别是手机版,易于携带、查阅随时使用等,都是手写笔记所没有的优点。参考:笔记的意义和作用

所以,电子笔记和手写笔记,根据情况结合使用为好,有长期价值的,最好转化为电子版。短期的,哪种方便用哪种。

Ⅸ 研究生怎样做阅读文献的笔记手写还是电子版,怎样做电子版笔记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4. 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我从来没有看过中文的文献,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我这个方向国内作的很少。我个人觉得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作为科普读物可能还算合格。但是作为一种参考好像是不太合适。
5. 看英文的文献不要怕难,要坚持下去。两三天才能看完一篇文献。我刚开始的时候坚信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是我后来发现是我一直在原地踏步。后来我发现我思考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于是我就再看另外的文献,就这样慢慢走来,速度越来越快。后来我发现我以前不会的东西差不多都明白了。我觉得《劝学》里面的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所学也”是多么的正确了。
6. 看文献要多多益善。我以前看到有的同学问看文献要看多少?我的回答是多多益善。试想一篇文献至少要有三两可取之处,看得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我自己从研一就开发新方向,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我靠的只有文献。我还记得我那半年每天至少 3-5篇文献,后来略有小成。我师兄更牛--每天三篇文献。现在他才博士二年级(硕士读了两年),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老板,要知道我们老板也是 973首席!他现在体系是自己找的,这半年发了两篇 PRB(做物理的同学知道这个不是很容易的)、一篇 JPCM,其中 JPCM 被评为06年100 篇最佳文章之一,供全世界免费下载一年。他告诉我这些成果很多都是看文献得来的,其中包括做东西的思路和写文章的英文表述等等。
7. 要批判的看文献。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左观点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
9.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坚持阅读新文献和著作。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这样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10.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只要有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和过滤、整合。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很多,占用很多时间,但你会感觉没有多少新的信息或知识,但有些人一开口,话不多,你马上就会感觉到人家肚子里知识的储存量,激烈争论的氛围,会立即安静下来,听众会被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专家不是万金油。博士毕业后,都应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再磨练积累几年,就一定 会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
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 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 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
1.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2.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