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版社投稿容易吗
挺难的,投稿出文章还相对容易些,但是要出书就很难了.很多写手都是先在网络上发表,然后点几率高了,会有出版商来联系.不过这也不属于几率很多的.但是如果写手很有文采或有钱的话,(自己拿部分出版费)就容易多了.
㈡ 作为一个新人,作为一个新手,给出版社投稿,成功几率大不大
如果你来是新手,而且还给出版社自投的是纸质稿件,成功率几乎为零!因为首先出版社大多为约稿,就是在那些小有名气的作者中选出不同时期的新闻话题,或者小说创作类的题材提前预约稿件!其次,也会对互联网媒体上涌现出的新的写手,新的热点文章感兴趣,而作家及写手也会根据不同出版社的口味、不同板块的喜好等规律,创作出的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出版社!编辑在修改及采用稿件的时候也会特别便利,而用纸质媒介发送稿件就明显落伍了!被发现及采用的可能性就极低了。
㈢ 给出版社投稿是不是比给杂志社投稿容易因为出版社投稿是写长篇小说的,而杂志社是收短篇的。
长篇的有老客户,收益高,你是写短片的,你其实也可以两个一起投,又不影响。
㈣ 给出版社投稿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怎样写小说?
──自荐投稿注意事项
不同的作者写作动机不同。可能是想记录生活,可能是想跟同好分享一些意念。大多数的作者,都希望小说可以出版,跟广大的读者分享。如能得到认同,那份满足感更非笔墨所能形容。
可惜的是,不少作者把书稿寄给出版社後,有如石沉大海,从未得到回覆。或者是初步得到回应,最後却功亏一篑,未能成功与出版社合作,达成心愿。
自荐投稿数量惊人
笔者以商业出版社编辑的经验,向大家提供一些如何向出版社投稿的方法,以供参考。
出版社编辑需要兼顾的工作很多,包括审阅投稿。不少作者喜欢把整部小说寄到出版社,希望编辑把全稿读完,然後洽谈出版事宜。
有名气的出版社每天收到的书稿数量十分多,甚至到了惊人的程度。有同行对笔者说,一天收到厚达两尺的投稿,要把这些书稿看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建议投稿时,只把小说的大纲连同第一章,或作者认为最吸引的部份寄到出版社。这样可减少邮费支出,也可节省用纸,对环保有助。
编辑阅读过小说大纲,又看过部份内容,如果认为故事可取,而作者文笔又合符水准的话,自然会联络投稿人索取小说全文,再作审阅,或进一步的合作洽谈。
投稿时要附上作者姓名、性别、笔名、联络电话和出版经验等资料。
小说是一种消费品
顺道一谈有关出版社选择书稿的原则问题。
出版社是商业机构,以书籍作为商品。商品在市场上畅销,出版社才能支付营运的开支,股东的投资才有回报,出版社才能继续运作。
不少新手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每一家出版社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替他们出版发行。问题是小说作为一种消费品,必须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消费者才会掏钱购买。而消费者对小说作品高低的评价,往往与作者不同。
因此,不少新作者投诉出版社只顾出版商业味道重的小说。常有作者公开表示,出版社扼杀创作自由,对他们的作品弃而不顾。近年来流行自资出版,笔者认为无可厚非,只是作者要有心理准备,自己要负担金钱投资,和家中「藏书千册」的风险。
㈤ 这年头, 一般向正规出版社投稿, 容易命中吗
很低很低,出版社要看的是市场价值,没有利润的投资谁干啊。
你不如亲自去躺出版社试试,实践出真知吗,没试过的事谁说的清楚?这总比中彩票几率高些吧
㈥ 如何给出版社投稿
我将在本文中介绍作者向出版社投稿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些方法能帮助作者提高投稿的通过率。
一、 制定出版策略
出版业关于经营目标的口号虽是“社会效益为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但大家只消去书店逛逛,大概也能感受到“社会效益”只是空话。之前,我们国家的出版社都是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拨款支撑;现在差不多都改制转企了,需要自负盈亏。每个编室(有的是项目组)、每个编辑,都承担着一定的数量指标,如字数、码洋(即定价乘以销量)、利润等。编辑完不成这些指标,就没有年终奖拿。而原本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民营书商,更是会精打细算地考虑每一本书的成本和收益。因此,编辑接到投稿,几乎都会问:“这本书能让我挣多少钱?”
换句话说,作者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版,也就需要考虑这本书能卖出多少册,能让编辑挣多少钱。
一般而言,一本书的销量达到3000册左右,才能让出版社保本;达到8000~10000册,编辑和发行才能有钱赚。当然,出版社有时候为了规模或者名声,也会出一些赔钱书,但总的来说利润压力很大。如果你的书原本就是写给小众的,或者编辑预判你的书销量有限,你或许就需要掏一点“出版资助”,形式通常是你给出版社一笔钱,出版社给你一堆书;其余的书投入市场销售。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作者包销”,自己把印出来的书全部买下;出版社不再公开发行。
因此,你在投稿前就需要想清楚:为了这本书的出版,你最多愿意付出多少时间,付出多少金钱。许多出版社要求的出版资助在2万元左右,多的到5万元。有一些半死不活的地方出版社,可能只要几千块钱。
如果不愿意掏这笔钱,你就应该想想看怎么样把自己包装成潜力作者,怎么样把自己的书包装得很能卖的样子。我列出一些方法:
- 介绍你的专业地位。虽然你之前没写过书,是新作者,但是你在自己的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是某个领域的权威或专家。
- 搬出你的头衔来。在本单位、相关组织、协会中的头衔都能派上用场。当然,得是跟这本书有点关系的头衔。我曾受理过一本金融专著,作者在简介中称自己是飞碟爱好者协会理事,这个头衔对推销他的书当然就没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 挖掘你自己的销售渠道。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卖书吗?有可能通过行业协会卖书吗?有可能通过演讲、讲座、沙龙、工作坊卖书吗?有可能将你的书与别的产品搭售吗?有可能找到企业将你的书作为赠品吗?
- 比较同类书。如果你的书恰好是市场上正在畅销的题材,或者你本人与某位畅销书作家有可比性,不妨拉过来帮衬帮衬。
- 找名人写推荐。你有朋友是高校教授、企业高管、社会名流吗?请他们友情赞助几条推荐吧。
在投稿时向编辑提供上述信息,能够大幅提高选题通过的几率。
有的作者可能会想,既然书号也可以买,销售渠道也可以自己找,还让出版社参合什么呢,干脆包干到底,完全自费出版好了。其实完全自费出版也不是不可以,但出版业受高度管制,完全自己来会很麻烦。从编辑到发行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准入条件,都有资质要求。特别是发行环节,如果你没有图书批发资质,你的书连当当和卓越都上不了,更不用说进新华书店了。所以即便是买书号自己印,只要你还想让读者买到你的书,终归还是得找一家总发行。在网上搜“图书发行公司”,能找到许多做这类业务的民营企业。
二、 挑选出版社
在决定愿不愿意掏钱、最多掏多少钱来出书之后,下一步就是为你的书挑选最合适的出版社。单纯为出版而出版的书,比如评职称用的书,就去找半死不活的出版社,给点钱算了。从这一节开始,我只谈论凝结了作者的心血,想要实现一些社会影响、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的作品。
一本书的最终品质和能够形成的社会影响,除了要看内容本身,跟出版社的综合实力也是密不可分的。一家好的出版社能给你的作品带来如下价值:
- 优化全书框架结构,升华主题思想。尽管书稿已成,一位好编辑仍然可以通过后期加工,提升书稿的可读性,提炼出书稿的精华和卖点,让它与社会文化热点结合起来。
- 良好的编校质量和装帧设计。出版社的编校流程和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灭书稿中的技术性错误,如知识错误、错别字、体例不统一等。有sense的责编与美编或外部设计工作室合作,为你的书设计最合适的开本、封面和内页版式,选择精良的纸张和工艺。【这里顺便提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出版社,2004年),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略读、粗读、精读、主题阅读等不同层次的阅读方法,是非常经典的读书方法论,但成书质量却令人非常不满。内页用纸太差,背面的字会透过来,书后也没有索引。这本书应该卖得很不错,希望出版社重印或再版时能注意这些问题。】
- 广泛铺货。不同出版社的铺货能力是不一样的。你去机场的书店看看,就会发现有一些出版社的书特别多,有一些出版社永远没机会亮相。前些年许多社跟温总的风出了一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但有些社的书就能舒舒服服平躺在书店正门口的展示台上,次一点的旁边展架上立着,还有一些只能挤在书架上露个书脊。选择露脸率高的出版社,才能让你的书有更高的露脸率。
- 有张有弛的营销。去年我看到的数据是,我国一年的新书达到20万个品种。新书品种这么多,大部分新书的命运就是被出版社随手扔进市场,自生自灭。即便一些出版社有营销意识,却不懂营销方法,比如在出版周刊之类的媒体上登书评,只能让书业的人了解到新书讯息,无法让真正的读者了解到。好的出版社和好的编辑,既有营销意识,又懂营销方法,会利用专业报刊、地铁电视、豆瓣、微博、专业活动等多种渠道,安排书讯、书评、深度讨论等多层次的宣传手段,直接面向读者宣传新书。
- 负责任的稿酬结算。出版社按“销售回款”给作者结版税。就是说,要书店给出版社书款,出版社才会给作者版税。如果出版社的回款管理不善,就会让作者在钱上吃亏。还有的出版社和书商有瞒报印数、盗印的习惯,明明卖了10000册,告诉作者说只卖了5000册。作者要找有信誉的出版社与编辑合作,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但作者能掌握的信息毕竟有限,为出版一本书而去调查各个出版社,显然并不值当。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去书店里挑同类书来看看。这些书多是哪些社出的,封面和版式设计是否令你满意。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然后联系那一家出版社,总错不了。不过,现在很多书都是书商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封面上虽印着某某出版社,实际功夫都是人家书商做的。你可以看看封底或者后勒口上是否有书商的logo,然后在网上查询书商的联系方式。
下面推荐一些我关注得较多的出版商。
- 中信出版社:经管类、励志类图书的龙头,销售力量强大,装帧设计也是一等一,品味与市场相结合。
-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类图书做得不错,但装帧设计不如中信。
- 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经济类、心理类,选题策划能力很强。
- 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工作技术类,选题、装帧、销售都不错。
- 磨铁:职场励志类,营销能力超级强,但装帧设计比较俗。
三、 挑选编辑
讲完了怎么挑出版社,接下来讲讲怎么挑编辑。向同一家出版社投稿,遇到不同的编辑,最后的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我在上一节说到过,优秀的编辑能够提升书稿质量,为你的书带来更多价值。除此之外,一位编辑在编室或者社里的地位如何,能不能说上话,能动用多少资源,对于一本书的成败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来看看选题立项的流程吧。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出版社,有专门的策划部门或者选题委员会,定期讨论选题。编辑接到你的选题,做出初步判断后,在选题会上提交报告,公开讨论,立即就能知道选题是否通过。大部分出版社还没有形成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分工,也没有评判选题的标准程序,编辑接到选题,填写选题申报表,拿给室主任和分管社领导签字,然后还要等发行部门负责人、其他社领导和社长(总编辑)签字。签字过程短则三两个星期,长则三五个月。什么样的选题能通过,什么样的通不过,完全说不准。不过在这种出版社中,室主任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要投稿就投给出版社里的小头目,别投给底层的小编。底层小编往往没有决策权,只能向上汇报;要是碰巧你找到的小编触了领导霉头,她申报的选题可能八辈子都过不了一个。你可以打通出版社总机之后,直接说找某某部门的主任,或者在网上查找头目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还有一种办法是投稿给资深策划编辑。你可以在书的封底或者版权页上查到策划编辑的名字。他们能凭自己的业绩优势,说服社里对一本书投入更多资源。
最后,要是你被一位编辑据了,不要立即就放弃。前面提到过,有的出版社会集中讨论选题,有的出版社则由编辑自己判断。如果编辑告诉你说选题没有过,你也可以再问问,是在哪个级别上被毙掉的。你可以问:“是你们编室的讨论结果吗?”或者“是你们社选题会的讨论结果吗?”如果不是集中决策的结果,而只是编辑个人据了你,你完全可以换一个编辑再投,也可以换一个编室再投。如今各编室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划分得很清楚,编辑单打独斗也很普遍,在同一家出版社多试几次,没什么不可以的。
四、 投稿应包含哪些内容
投稿时,不必将整个书稿交给编辑。一是你投了别人也没时间看,二是不利于你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般来说,有下面的内容就够了:
- 书名、全书字数、表格和插图数量等基本信息。
- 内容简介,200~500字为宜。
- 作者简介。
- 目录。
- 样章,挑出你写得最好的,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一章。
以上是“规定动作”,要让稿子得高分,还得加上“自选动作”。你在一开始考虑过的那些包装策略,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 记得在作者简介中突出你的与众不同。
- 你考虑的销售渠道,不必写在纸上,可以在之后的电话交谈或者面谈中与编辑沟通。
- 列出一些同类书,供编辑参考。
- 注意格式,正文最好是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注意哦,我说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包装策略,可没让你瞎忽悠。
五、 签订出版合同的注意事项
投稿差不多就说到这里,最后说一下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的注意事项吧。每一家出版社的出版合同,格式都差不多,我只讲有谈判空间的条款。
1. 授权范围
出版合同里面一般都包括了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其他语种和数字版权的授权。如果你有门路自己把版权卖到港澳台地区或者国外,请记得保留繁体字和其他语种的版权。
数字版权,现在出版社都要签,但签下来之后,他们也不会经营,只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打包卖给数字出版平台,或者给阅读器预装电子书之类的。最不厚道的是,数字版权的收益,出版社也只按照10%甚至更低的版税支付给作者。所以有谈判能力的作者,请尽量保留自己的数字版权,不要让出版社毫无创造性地贱价转包。即使必须签下数字版权,也注意单独协商稿酬方式,不要稀里糊涂地就跟纸制出版物的稿酬一样了。
2. 稿酬
稿酬主要有稿费和版税这两种形式。稿费按字数给,比如说千字100元。目前翻译的行情集中在千字60~80元;原创作品的行情我不太清楚,倒是知道有的书商千字给30元,就能找到Top 10高校的学生撰稿。在此我要向大学生朋友们呼吁,哪怕是上街贴小广告,还能锻炼自己的脸皮和应变能力,哪怕是去当家教,还能在学生家里蹭饭吃,千万别来做剪刀+浆糊的毫无技术含量的性价比极低的撰稿民工。
版税也就是每卖出一本书,作者能拿到定价的百分之多少。新手5%、6%都是有可能的,但一般会在7%、8%。优秀的稿子一般会采用阶梯式的版税,比如“7、8、9”,“8、9、10”;意思是销量在5000册以下的,版税为7%,5000~10000册为8%,10000册以上为9%。有的书商为了抢作者,甚至也给到15%。
3. 合同期限
出版合同一般一签就是五年。新手在谈判稿酬时,通常不太能说上话,出版社给多少就是多少。弥补的办法就是将合同期限缩短到三年或者四年,这样书要是卖得好,你就可以早一点启动重新谈判。
4. 支付版税的时间间隔
出版社通常是半年甚至一年结算一次版税,但作者也可以要求缩短到每3个月结算一次。
5. 作者购买折扣
合同中,出版社会允许作者以一定的折扣购买一定数量的书,以便赠送给亲朋好友;一般是8折,不会低于6折。但书商跟出版社合作时,能以3.5折包销;所以你如果估计自己会买很多,或者你有别的销售渠道,就可以跟出版社谈一下回购折扣。
我能想到的暂时就是这些。欢迎有出版经验的作者、出版业的同行对本文进行补充。如有错误之处,也请及时指正,以免误导新作者。我会根据留言反馈随时订正、增补。
㈦ 如何给出版社投稿
我将在本文中介绍作者向出版社投稿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些方法能帮助作者提高投稿的通过率。
一、 制定出版策略
出版业关于经营目标的口号虽是“社会效益为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但大家只消去书店逛逛,大概也能感受到“社会效益”只是空话。之前,我们国家的出版社都是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拨款支撑;现在差不多都改制转企了,需要自负盈亏。每个编室(有的是项目组)、每个编辑,都承担着一定的数量指标,如字数、码洋(即定价乘以销量)、利润等。编辑完不成这些指标,就没有年终奖拿。而原本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民营书商,更是会精打细算地考虑每一本书的成本和收益。因此,编辑接到投稿,几乎都会问:“这本书能让我挣多少钱?”
换句话说,作者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版,也就需要考虑这本书能卖出多少册,能让编辑挣多少钱。
一般而言,一本书的销量达到3000册左右,才能让出版社保本;达到8000~10000册,编辑和发行才能有钱赚。当然,出版社有时候为了规模或者名声,也会出一些赔钱书,但总的来说利润压力很大。如果你的书原本就是写给小众的,或者编辑预判你的书销量有限,你或许就需要掏一点“出版资助”,形式通常是你给出版社一笔钱,出版社给你一堆书;其余的书投入市场销售。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作者包销”,自己把印出来的书全部买下;出版社不再公开发行。
因此,你在投稿前就需要想清楚:为了这本书的出版,你最多愿意付出多少时间,付出多少金钱。许多出版社要求的出版资助在2万元左右,多的到5万元。有一些半死不活的地方出版社,可能只要几千块钱。
如果不愿意掏这笔钱,你就应该想想看怎么样把自己包装成潜力作者,怎么样把自己的书包装得很能卖的样子。我列出一些方法:
- 介绍你的专业地位。虽然你之前没写过书,是新作者,但是你在自己的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是某个领域的权威或专家。
- 搬出你的头衔来。在本单位、相关组织、协会中的头衔都能派上用场。当然,得是跟这本书有点关系的头衔。我曾受理过一本金融专著,作者在简介中称自己是飞碟爱好者协会理事,这个头衔对推销他的书当然就没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 挖掘你自己的销售渠道。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卖书吗?有可能通过行业协会卖书吗?有可能通过演讲、讲座、沙龙、工作坊卖书吗?有可能将你的书与别的产品搭售吗?有可能找到企业将你的书作为赠品吗?
- 比较同类书。如果你的书恰好是市场上正在畅销的题材,或者你本人与某位畅销书作家有可比性,不妨拉过来帮衬帮衬。
- 找名人写推荐。你有朋友是高校教授、企业高管、社会名流吗?请他们友情赞助几条推荐吧。
在投稿时向编辑提供上述信息,能够大幅提高选题通过的几率。
有的作者可能会想,既然书号也可以买,销售渠道也可以自己找,还让出版社参合什么呢,干脆包干到底,完全自费出版好了。其实完全自费出版也不是不可以,但出版业受高度管制,完全自己来会很麻烦。从编辑到发行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准入条件,都有资质要求。特别是发行环节,如果你没有图书批发资质,你的书连当当和卓越都上不了,更不用说进新华书店了。所以即便是买书号自己印,只要你还想让读者买到你的书,终归还是得找一家总发行。在网上搜“图书发行公司”,能找到许多做这类业务的民营企业。
二、 挑选出版社
在决定愿不愿意掏钱、最多掏多少钱来出书之后,下一步就是为你的书挑选最合适的出版社。单纯为出版而出版的书,比如评职称用的书,就去找半死不活的出版社,给点钱算了。从这一节开始,我只谈论凝结了作者的心血,想要实现一些社会影响、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的作品。
一本书的最终品质和能够形成的社会影响,除了要看内容本身,跟出版社的综合实力也是密不可分的。一家好的出版社能给你的作品带来如下价值:
- 优化全书框架结构,升华主题思想。尽管书稿已成,一位好编辑仍然可以通过后期加工,提升书稿的可读性,提炼出书稿的精华和卖点,让它与社会文化热点结合起来。
- 良好的编校质量和装帧设计。出版社的编校流程和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灭书稿中的技术性错误,如知识错误、错别字、体例不统一等。有sense的责编与美编或外部设计工作室合作,为你的书设计最合适的开本、封面和内页版式,选择精良的纸张和工艺。【这里顺便提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出版社,2004年),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略读、粗读、精读、主题阅读等不同层次的阅读方法,是非常经典的读书方法论,但成书质量却令人非常不满。内页用纸太差,背面的字会透过来,书后也没有索引。这本书应该卖得很不错,希望出版社重印或再版时能注意这些问题。】
- 广泛铺货。不同出版社的铺货能力是不一样的。你去机场的书店看看,就会发现有一些出版社的书特别多,有一些出版社永远没机会亮相。前些年许多社跟温总的风出了一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但有些社的书就能舒舒服服平躺在书店正门口的展示台上,次一点的旁边展架上立着,还有一些只能挤在书架上露个书脊。选择露脸率高的出版社,才能让你的书有更高的露脸率。
- 有张有弛的营销。去年我看到的数据是,我国一年的新书达到20万个品种。新书品种这么多,大部分新书的命运就是被出版社随手扔进市场,自生自灭。即便一些出版社有营销意识,却不懂营销方法,比如在出版周刊之类的媒体上登书评,只能让书业的人了解到新书讯息,无法让真正的读者了解到。好的出版社和好的编辑,既有营销意识,又懂营销方法,会利用专业报刊、地铁电视、豆瓣、微博、专业活动等多种渠道,安排书讯、书评、深度讨论等多层次的宣传手段,直接面向读者宣传新书。
- 负责任的稿酬结算。出版社按“销售回款”给作者结版税。就是说,要书店给出版社书款,出版社才会给作者版税。如果出版社的回款管理不善,就会让作者在钱上吃亏。还有的出版社和书商有瞒报印数、盗印的习惯,明明卖了10000册,告诉作者说只卖了5000册。作者要找有信誉的出版社与编辑合作,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但作者能掌握的信息毕竟有限,为出版一本书而去调查各个出版社,显然并不值当。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去书店里挑同类书来看看。这些书多是哪些社出的,封面和版式设计是否令你满意。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然后联系那一家出版社,总错不了。不过,现在很多书都是书商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封面上虽印着某某出版社,实际功夫都是人家书商做的。你可以看看封底或者后勒口上是否有书商的logo,然后在网上查询书商的联系方式。
下面推荐一些我关注得较多的出版商。
- 中信出版社:经管类、励志类图书的龙头,销售力量强大,装帧设计也是一等一,品味与市场相结合。
-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类图书做得不错,但装帧设计不如中信。
- 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经济类、心理类,选题策划能力很强。
- 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工作技术类,选题、装帧、销售都不错。
- 磨铁:职场励志类,营销能力超级强,但装帧设计比较俗。
三、 挑选编辑
讲完了怎么挑出版社,接下来讲讲怎么挑编辑。向同一家出版社投稿,遇到不同的编辑,最后的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我在上一节说到过,优秀的编辑能够提升书稿质量,为你的书带来更多价值。除此之外,一位编辑在编室或者社里的地位如何,能不能说上话,能动用多少资源,对于一本书的成败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来看看选题立项的流程吧。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出版社,有专门的策划部门或者选题委员会,定期讨论选题。编辑接到你的选题,做出初步判断后,在选题会上提交报告,公开讨论,立即就能知道选题是否通过。大部分出版社还没有形成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分工,也没有评判选题的标准程序,编辑接到选题,填写选题申报表,拿给室主任和分管社领导签字,然后还要等发行部门负责人、其他社领导和社长(总编辑)签字。签字过程短则三两个星期,长则三五个月。什么样的选题能通过,什么样的通不过,完全说不准。不过在这种出版社中,室主任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要投稿就投给出版社里的小头目,别投给底层的小编。底层小编往往没有决策权,只能向上汇报;要是碰巧你找到的小编触了领导霉头,她申报的选题可能八辈子都过不了一个。你可以打通出版社总机之后,直接说找某某部门的主任,或者在网上查找头目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还有一种办法是投稿给资深策划编辑。你可以在书的封底或者版权页上查到策划编辑的名字。他们能凭自己的业绩优势,说服社里对一本书投入更多资源。
最后,要是你被一位编辑据了,不要立即就放弃。前面提到过,有的出版社会集中讨论选题,有的出版社则由编辑自己判断。如果编辑告诉你说选题没有过,你也可以再问问,是在哪个级别上被毙掉的。你可以问:“是你们编室的讨论结果吗?”或者“是你们社选题会的讨论结果吗?”如果不是集中决策的结果,而只是编辑个人据了你,你完全可以换一个编辑再投,也可以换一个编室再投。如今各编室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划分得很清楚,编辑单打独斗也很普遍,在同一家出版社多试几次,没什么不可以的。
四、 投稿应包含哪些内容
投稿时,不必将整个书稿交给编辑。一是你投了别人也没时间看,二是不利于你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般来说,有下面的内容就够了:
- 书名、全书字数、表格和插图数量等基本信息。
- 内容简介,200~500字为宜。
- 作者简介。
- 目录。
- 样章,挑出你写得最好的,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一章。
以上是“规定动作”,要让稿子得高分,还得加上“自选动作”。你在一开始考虑过的那些包装策略,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 记得在作者简介中突出你的与众不同。
- 你考虑的销售渠道,不必写在纸上,可以在之后的电话交谈或者面谈中与编辑沟通。
- 列出一些同类书,供编辑参考。
- 注意格式,正文最好是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注意哦,我说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包装策略,可没让你瞎忽悠。
五、 签订出版合同的注意事项
投稿差不多就说到这里,最后说一下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的注意事项吧。每一家出版社的出版合同,格式都差不多,我只讲有谈判空间的条款。
1. 授权范围
出版合同里面一般都包括了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其他语种和数字版权的授权。如果你有门路自己把版权卖到港澳台地区或者国外,请记得保留繁体字和其他语种的版权。
数字版权,现在出版社都要签,但签下来之后,他们也不会经营,只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打包卖给数字出版平台,或者给阅读器预装电子书之类的。最不厚道的是,数字版权的收益,出版社也只按照10%甚至更低的版税支付给作者。所以有谈判能力的作者,请尽量保留自己的数字版权,不要让出版社毫无创造性地贱价转包。即使必须签下数字版权,也注意单独协商稿酬方式,不要稀里糊涂地就跟纸制出版物的稿酬一样了。
2. 稿酬
稿酬主要有稿费和版税这两种形式。稿费按字数给,比如说千字100元。目前翻译的行情集中在千字60~80元;原创作品的行情我不太清楚,倒是知道有的书商千字给30元,就能找到Top 10高校的学生撰稿。在此我要向大学生朋友们呼吁,哪怕是上街贴小广告,还能锻炼自己的脸皮和应变能力,哪怕是去当家教,还能在学生家里蹭饭吃,千万别来做剪刀+浆糊的毫无技术含量的性价比极低的撰稿民工。
版税也就是每卖出一本书,作者能拿到定价的百分之多少。新手5%、6%都是有可能的,但一般会在7%、8%。优秀的稿子一般会采用阶梯式的版税,比如“7、8、9”,“8、9、10”;意思是销量在5000册以下的,版税为7%,5000~10000册为8%,10000册以上为9%。有的书商为了抢作者,甚至也给到15%。
3. 合同期限
出版合同一般一签就是五年。新手在谈判稿酬时,通常不太能说上话,出版社给多少就是多少。弥补的办法就是将合同期限缩短到三年或者四年,这样书要是卖得好,你就可以早一点启动重新谈判。
4. 支付版税的时间间隔
出版社通常是半年甚至一年结算一次版税,但作者也可以要求缩短到每3个月结算一次。
5. 作者购买折扣
合同中,出版社会允许作者以一定的折扣购买一定数量的书,以便赠送给亲朋好友;一般是8折,不会低于6折。但书商跟出版社合作时,能以3.5折包销;所以你如果估计自己会买很多,或者你有别的销售渠道,就可以跟出版社谈一下回购折扣。
我能想到的暂时就是这些。欢迎有出版经验的作者、出版业的同行对本文进行补充。如有错误之处,也请及时指正,以免误导新作者。我会根据留言反馈随时订正、增补。
㈧ 向出版社投稿应注意什么
3、在作家主动投稿的情形下,如果出版社在接到投稿后六个月内无任何反应,作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出版社退还书稿,并支付法定的经济补偿。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第16条规定:“作者主动向图书出版社投稿,出版社应在六个月内决定是否采用。满六个月,既不与作者签订合同、不予采用又不通知作者的,出版社应按第六条规定的同类作品付酬标准平均值的30%向作者支付经济补偿,并将书稿退还作者。”这条规定给出版社考虑是否采用投稿一个期限,即6个月。这里要注意的是,本条适用的前提是“作者主动投稿”,如果是出版社约稿则不适用。作家在投稿的过程中应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比如投稿时的挂号信单据或电子邮件,以备日后证明投稿日期。
㈨ 这年头,一般向正规出版社投稿,容易命中吗
有些出版社比较倾向科幻
有些比较倾向于言情
各个出版社的出版重点不同
你可以去书店看看你的写的书 那种类型 有哪些比较大的出版社
然后回家找找资料
再把自己的稿子投过去
不过
现在作家太多了
出版社也看不过来
所以 你投稿最好先斟酌一下自己的作品
如果有回应了
你可以先谈谈价钱
赚得少无所谓
如果你的作品有在市面上有反响了
接下来的作品才好谈价钱
其实最主要的是先有名气~~
另外
找出版社要慎重
不要被外面的小出版社有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