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表方式 » 人民出版社教案

人民出版社教案

发布时间: 2021-03-29 11:45:46

㈠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 美术全册教案

课题名称 《水墨画——动物》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⑴、背景分析:在中国经济腾飞令世人瞩目的同时,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绘画形式,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去西方学习,同时也在传播中国文化。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重压下的年轻学子们能成为合格的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吗?我们的课堂培养了多少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的人呢?
⑵、功能分析: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用纯水墨所作之画 。水墨画强调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水墨画强调“墨即是色”,就是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以及强调“墨分五彩”,就是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来代替。
儿童对于水墨画表现有着自己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不一定非要合乎我们理论上的要求,这既是儿童的特点,也是儿童的魅力所在。其实儿童运用笔墨时的大胆想象及创造精神正与水墨画意象表现的本意相契合。
⑶、结构分析:本课学习中,主要教学生用中国画中的点厾法来画动物,点厾法,即:不用勾边线,直接用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来画物体的一种中国画技法。
⑷、要素分析:中国画的特点;笔墨用水的控制;中锋和侧锋的用笔:墨分五色的练习:用水墨表现动物造型。
2、学生情况分析:
⑴、学习准备情况分析:
①、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已经在有意或无意地看过某些中国画作品,这些视觉上的美好感受为学生学习水墨画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②、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心理特点分析:传统的中国画教学历来以技法传授的方式为主,习惯用一种模式来要求学生如何表现,这容易对儿童的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每个儿童都有着纯真的内心世界,有着各不相同的美好梦想和对身边事物种种不同的感受。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5—6年级学习领域:运用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笔墨技法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也不要把过多的笔墨技法传授给学生,以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感到约束而降低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应让学生在尝试笔墨运用过程中,对所熟悉了解的动物进行点厾法的概括性的表现,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水墨画打下基础。
⑵、学习风格分析:本课的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坚持从形象分析走向感情体验,拓展学生的感知力。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式、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式、学生自评互评式、尝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努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2、能力目标:巩固中国水墨画的用笔和用墨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兴趣,初步掌握用点厾法来画动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国水墨画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画种的热爱,陶冶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 用笔用墨的技法。
教学难点 动物的外形、姿态、结构。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教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动物水墨画作品,准备示范用的宣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洗、毛毡,磁铁。
学具:大白云、小狼毫、墨汁、宣纸、笔洗、毛毡(可以用吸水的报纸代替)、调色盘,建议每人准备一小块湿抹布。
补充材料:荣宝斋中国美术网、华夏书画网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一.导入阶段 1.课件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中国画美术动画片,提出此动画片与平时所看到的动画片有何不同?以水墨画作为动画片有没有它的优点?
2.请学生随意在宣纸上涂抹,看看笔墨有何特点?
3.师示范墨分五色

4.学生演示运笔的方法。 (1).学生观看视频及欣赏图片。潜意识的感受到水墨画的轻柔、朦胧、透明的特性。

(2).尝试笔墨产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3).加深学生印象。
(4).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发展阶段 1.课件展示;螃蟹(实物)与水墨画螃蟹有什么区别?

2.请同学们用以前曾学过的方法来画一画螃蟹。
3. 展示学生画的螃蟹。

4.欣赏水墨画作品,课件演示画螃蟹(视频),思考大师是如何运用笔墨来表现其外形特征的。、

5.跟老师先学学画螃蟹,师动一笔生动一笔。

6.欣赏部分动物图片,分析了解其外形特征。

7.作业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动物用水墨形式进行表现。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第一次用水墨来表现动物。
(3). 学生自评。

(4). 欣赏大师作画过程,主动与大师的画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体会到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体会到中锋、侧锋、逆锋等用笔方法,以及一张完整的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的结合。
(5).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画出螃蟹,让他们一边模仿一边初步尝试用点厾法来表现螃蟹特征。
(6).学生观察动物特征,小组分析怎样用笔墨概括的画出其动态造型。
(7).学生大胆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①.用实物与作品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水墨画的理解和认识。
②.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③.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墨画的一些特点:墨韵。
④.加深理解,从大师的画迁移回学生的绘画中,拉近创作距离。

⑤.第二次完成螃蟹作品,使学生能更加了解用笔墨的技法,以及如何抓住动物的造型特征来进行水墨画的绘制。
⑥.扩展学生的求知面,注重个体学习和群体交流,增强水墨画的情感理解。
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教学理念。
三.结束阶段 1.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 (1).学生互相欣赏所创作的作品交流思想。(自评互评结合 ) ①.通过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
四.拓展延伸 1.中国画强调意境,强调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气韵生动,功夫在画外。课件展示不同内容的水墨画作品。 (1).学生欣赏水墨画作品 ①.通过欣赏了解到水墨画的现代走向形式;一类走中西结合,一类走以西为主中为辅的道路。

板书设计
水墨画——动物

学生第一次螃蟹作品 师示范步骤:

学生第二次螃蟹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

㈡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民出版社蔬菜知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走进蔬菜家庭》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课 走进蔬菜家庭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蔬菜。让学生了解蔬菜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种绿豆芽。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几个谜语好不好,①架上爬藤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打一蔬菜) ②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打一蔬菜)③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装芝麻。(打一蔬菜)④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旦分了家,肚子都打破。(打一蔬菜)谁来说一下这是蔬菜?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价值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走进蔬菜家庭》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六《走进蔬菜家庭》
3、提出问题。
(1)你都吃过哪些蔬菜。
(2)你都知道哪些蔬菜。
(3)蔬菜有哪些价值。
(4)蔬菜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5)关于蔬菜,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设计活动方案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各组的活动计划。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各自的活动计划表。
2、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㈢ 人民版历史教案哪种好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千秋功过秦始皇

1、探讨战国末年的基本形势,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的事迹,评价秦始皇个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作用。 3、列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评价这些措施在当时所起 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绩当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点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深刻感悟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 1、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认识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从秦始皇的严刑酷法认识是否顺应民心是政权稳固的基础,而民众则是真正主宰历史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教学重点: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 一、 秦王扫六合” 1、秦国崛起 、 公元前 4 世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织,秦国经济由此得到较快发展。 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秦国成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2、嬴政亲政 、 (1)公元前 247 年,13 岁的嬴政即位。按照秦国法律,国君到 22 岁举行冠礼,然后 才可以亲理政务。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中,秦国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掌管。当时,吕 不韦被尊为“仲你” ,把持着秦国大权,权倾一时。 (2)公元前 238 年,嬴政亲政。此时,并以放纵 里。 3、离间敌国,远交近攻 、离间敌国, (1)秦王嬴政是一个有着极磊抱负和雄心的人,他亲政后继续其先辈开创的伟业,准 备并吞六国。他任用贤能的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著名将领,开始了统一全 国的战争。 (2)秦国的东进行动,对六国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六国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 秦王采纳了李斯和尉缭提出的派遣大批间谍前往六国活动,用重金收买六国的大臣,扰乱 六国原定的计划建议,把收买敌国官员、离间其君臣关系与军队的进攻合起来。秦王还采 坶的罪名,免掉了吕不韦的相位, 强令他迁居蜀郡,吕不韦畏罪自杀。通过这些行动,秦王嬴政把政权完全集中到了自已手

纳了李斯和尉缭提出的建议:选择弱国、正面突击进攻路线,先灭与秦国接壤的韩国,再 向两翼进攻,最后灭齐国。 4、秦灭六国 、 (1)公元前 230 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俘虏了韩王安。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 国灭掉的国家。公元前 228 年,秦国大将王翦大破赵军,占领了赵国国都邯郸,赵王也秦 军俘虏。公元前 226 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公元前 225 年,秦军挖开黄河堤防,水灌魏 国都城,魏王向秦国投降。公元前 223 年,秦军灭掉楚国。公元前 221 年,秦军灭掉了东 方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 (2)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前后总共花费了 10 年时间,终于实现了统一各国的雄心, 也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从此, 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1、创立皇帝制 、 (1)统一六国后,秦王立即着手组织群臣议定包括君主称号在内的一系列政治制度,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嬴政创立“皇帝”这一尊号,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秦王自称“始皇帝” ,他的 子孙继承皇位,都按照次序用数字计算,称“二世”“三世” 、 ,一直传千世万世, “传之无 穷” 。秦王朝二世而亡,但“皇帝”的尊号,却长期为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所袭用,成为封 建君主制度的一个专用名词。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 (1)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否定了一些大臣提出的效法周王朝分封制、建立诸 侯国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并制定了一整套相应 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2)秦始皇建立了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三公”就是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 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 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而大权最终集于皇帝手中。 “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 管具体事务的官职。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 (1)在地方行政方面,秦始皇把全国分成 36 郡(后来增加到 40 多郡) ,由中央直接 管辖。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郡守是一群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郡尉则掌管群内军务, 监御史掌管内监察。这样,郡守要受郡尉和监御史的牵制和监督,中央政府的权力更加集 中了。 (2)群的下面是县,县设县令。县令是一县的行政长官,受郡守的节制。县里设有县 丞和县尉。县丞是县令的帮手,掌管司法和税收;县尉主管军事和治安。此外在县的下面 还设有乡、亭、里等基层行政单位。这样,中央的命令可以一级一级地下达,一直到达乡 里。 4、中央集权制度 、 (1)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实行,是更加皇权重要措施。在中央集权制的这种权力框

架内,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免,都要经过皇帝批准,官吏在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 中,官吏不再是诸侯的臣属,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三公九卿和郡、县的主要官吏, 职责各有分工,相互牵制,难以形成一人专权的局面,这样更有利于皇帝对各级官吏的控 制。而且,皇帝还可以通过各级负有监察权之职的官员和每年年终对官吏的考核监察,加 强对各级官吏的控制。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确保了 皇帝对全国的统治,从而在全国形成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2)秦始后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各中央集权高度。 “大统一” 三、 大统一”政策的实施 1、统一文字 、 (1)秦始皇除了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 权巩固措施。统一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举措的一个重要内容。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形体各不相同,这使各地人民在经济文化的沟通和交 流方面很不方便。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一律改用小篆。不久,隶书出现,后 来发展成楷书。 (3)文字的统一对于各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使得人们在进行社会活 动时不再受各地方音的限制,这对于全国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具有深 远的历史意义。 2、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统一货币、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都不一致,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已经显出 了不便。 统一后, 这些形制各异的货币, 一律改用秦国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称为 “下币” , 又以黄金为“上币” 。同时,又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秦国的度“尺、寸” 、量(升、斗)和 衡(称)的标准推行到全国,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战国时,各国的 车轨宽窄不一,秦始皇规定车轨一律六尺宽,以便车辆可以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 3、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和南征北战 、 (1)秦始皇为巩固其统治,还大力发展交通。他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 各地的驰道。在水路交通方面,疏浚了著名的鸿沟(今河南汴河) ,作为不路交通的主要 路线。秦始皇还命令监禄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 起来。 (2)秦始皇还多次对匈奴和南越进行战争,巩固了北方和西南边防。为了抵御匈奴, 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修筑长城,把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举世闻名 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四、历史的余音 1、有所作为的古代帝王 、 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他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 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 权机构。这是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 2、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 、惟我独尊、 (1)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出了当时人

们所能忍受的极限。秦朝时全国人口约 2000 万人,被征发修筑宫殿和陵墓、防御匈奴和 修长城的成年男子就有 200 多万人,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为了修建宫殿、陵墓 和满足其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众收大量的赋税,造 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力不 织不足衣服”的悲惨景象。 (2)迷信法家轻罪重罚理论的秦始皇,为稳固其统治,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当时仅 死刑处罚就有弃市、腰折、车裂等名目;罪名较重的犯人,连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 当时被施以刑罚的民众数量惊人,仅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所征用的刑徒就有 70 万人。 秦始皇以轻罪重罚威慑人民,甚至赴劳役误了行程的人都要被处死。 3、秦朝暴政而亡 、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声势浩大的第五次出全国时,死在沙丘平台,宦官赵高和丞 相李斯矫诏立胡亥为秦二世。第二年,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三年后,秦朝覆亡。

㈣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册全册教案

http://wenku..com/view/0991c80d844769eae009ed41.html
你看看是不是,我的理解是四册应该是二年级 下册吧

㈤ 河南人民出版社小学家长学校教材教案

教学设计生抄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1、动物与幼儿的关系是亲密的,鸭子形象是孩子乐于亲近的,也是生活中从图片、儿童书中见到最多的动物形象,因此选择了这一教材。

2、本次活动教师创设了游戏情景,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在说、唱、玩、演的过程中,自然掌握了音乐节奏,感受到保护与被保护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合拍地做小鸭走路、捉鱼的动作。

2、通过动作、神情的传递,感受保护与被保护的情感。

3、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不推、不挤。

㈥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三课:第一课:生活需要消费。第二课:不同的购物场所。第三课:做聪明的消费者。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能力目标:
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重难点:
1、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使学生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四、教学措施:
1、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2、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3、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安排9课时。
四年级第一课 《生活需要消费》
教学内容:教材第4——11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生活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知识。
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费知识,知道生活、消费、收入、劳动间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勤俭节约等好品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准备家庭照片。
2、准备自己及家庭的消费统计表(一周及一学期)。
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调查家庭收入、体验劳动感受
活动一:调查家庭收入
导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段文字,对消费作简单介绍。
识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家庭的照片,介绍自己家庭情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认识到我们家庭中的生活用品,是靠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收入购买的,引起学生探究爸爸妈妈收入问题的兴趣。
问题探究。教师针对学生对学生采访爸爸妈妈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出采访计划,去采访爸爸妈妈。
交流。交流学生采访情况,鼓励学生充分的交流,说清楚爸爸妈妈的职业及工作情况,然后填写家庭收入表。
深化认识。老师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认识爸爸妈妈的工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靠他们的劳动为家庭提供了收入,激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从而自觉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二:体验劳动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劳动体验”的要求及开展活动的“小提示”,明确“劳动体验”的有关要求及注意问题。
提示学生采取收集、整理废旧报纸、纸箱、酒瓶等,然后自己找收购点去卖掉。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如:给人做零工等。
总结。总结这次劳动活动的收获。指导学生认识到,收入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最后填写“我想说的话”,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我家的消费
活动一:我的消费
搜集资料。课前搜集“我的消费”的有关票据,并填写好一周支出统计和一学期支出统计表。
课堂交流。根据课前填写的统计表,看看自己的消费情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消费情况,认识自己的消费是否适合家庭的收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学生制作。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家庭日常消费记录卡”布置学生进行记录。
活动二:我家的消费
提供出:课前搜集的“家庭一周日常消费记录卡”,了解家庭日常消费情况及家庭月支出情况,搜集家庭有关衣食住行支出的票据。
讨论:家庭消费有哪些方面?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填写“家庭月支出调查表”,通过讨论了解家庭消费有许多方面,如:买电脑、买书、旅游、看医生等。
说说你家还有那些消费?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消费情况充分说一说,对自己家庭的消费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对于“自己有结余的钱,会做什么?”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不能乱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有意义的事情等。
四年级第二课 《不同的购物场所》
教学内容:教材第12——2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几种购物场所及特点。
2.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几种购物场所及特点,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调查、统计有关购物场所的人数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实际到购物场所购物,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准备有关的课件。
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超市探秘的准备
发现问题。让学生汇报交流课下调查、统计的不同商业场所购物人数的情况,再根据绘制的统计图,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喜欢到超市里买东西。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到超市里买东西呢?
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情况,就人们大多喜欢到超市里买东西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引导探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共同提出几种假设,再根据个人意见分组进行研究。
制定探究计划。分小组根据各组的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访问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和内容等。
做好准备。根据制定的计划,做好研究准备,如:记录本等。
第二课时:超市探秘
学生分组去超市探秘。各小组去超市时,要在家长或老师陪同下开展探秘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各小组在超市进行调查、访问。指导学生要注意观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先共同解决,对于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询问解决,获得他们的帮助。要求学生采访中注意文明礼貌。
对自己观察或采访的内容及时进行记录。
各小组对超市探秘后获得的数据等进行整理,以供课上交流。
第三课时:超市探秘总结
各小组根据去超市调查、采访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讨论,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
小组内分工,将讨论的情况进行整理。对自己提出假设的验证情况进行重点分析,知道那些假设正确,那些假设错误等。
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汇报调查、采访的基本情况,获得的有关信息及对自己小组提出假设的验证情况等。
总结整理,发现新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发想的性问题,再制定调查、采访计划,供同学们可下去调查验证。
四年级第三课 《做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内容:教材22——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购物的基本常识,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以及真假伪劣等。
2.了解消费者的权益,增强学生的消费保护意识。
3.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有关的购物常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意识。
2.培养学生做文明消费者。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参加一次购物活动,了解基本购物知识。
2.准备部分购物场所的课件、图片等。
3.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内容。
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我和妈妈去购物
活动一:
1.课前活动:课前安排学生去商店进行一次购物活动,收集购物的基本知识,获得购物的基本常识。
2.自学教材:让学生自学,在学生明白每幅图意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购物知识。
3.组织交流:回忆自己在实际购物时是怎样做的,结合自学的知识,说说自己的做法那些是对的,那些需要改正。
4.归纳总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出基本的购物常识。如:买食品时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随季节变化购买降价物品,物品的包装不同,价钱也会不同等。

第二课时:我是聪明消费者
1.组织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去商店买东西时,应注意什么?如:买便宜好用的商品、比较商品的价格、注意文明礼貌等方面。
2.整理教室,分组。准备表演:模拟购物。
3.模拟表演:分别找几组同学进行模拟表演去商店怎样买东西。老师可指导学生:在购物时,不要忘了向售货员索要发票,如果发现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找商店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换,并出示购物发票。
4.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解决“如果商店不同意调换怎么办?”这个问题。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你或你家购买的商品,是否给或你家造成损害”,“你们都是怎样处理的”。
5.教师介绍:教师根据课前收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有关内容及消费者理赔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消费者应该享有哪些权益,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消费三元钱
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在自己的零花钱中,取出3元钱供活动用。
2.组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去花这3元钱,重点解决在学生消费这3元钱时,看看谁是最聪明的消费者。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消费3元钱:组织学生去商店消费,提示学生:要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还要注意比较物品的价格、质量等。
4.交流心得:组织学生把在消费3元钱的过程中的收获填写在课本提供的“我的收获”里。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