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新年献词
⑴ 新年献词结构特点
新年贺词的篇幅可长可短。少则几个字,多则几百字甚至上千。新年献词要求感情真挚,切合身份,用语准确可靠。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新年贺词,如祝福长辈、祝福儿女、祝福同学、祝福朋友等。新年献词多为祝福之语,展望未来,也可总结过去。当然,新年献词的主要目的,还是对他人新一年的祝福和对自己新一年的期望。
⑵ "新年献辞"与"新年献词"的区别
“辞”与“词”均可解释为言辞、文辞。“献词”与“献辞”均指“献上敬语”。所以“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⑶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2021原文
哪怕世界在历史三峡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
凛冬已至?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2020年,历史扑面而来,现实的戏剧性令任何大片都显得苍白。你我不再是置身事外的观众,而是被推入其中的主角。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导致逾8100万人感染、逾178万人死亡。数字还在增加,每个名字都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撕扯着一个或更多摇摇欲坠的家庭。
年初,武汉。作为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隔离事件,封城的76个日和夜,血泪淌成悲伤的河。汽笛悲鸣,江水呜咽,这座英雄城市的巨大牺牲,当永被铭记。
一座大城,死守两月。四万医护空降,八方物资驰援,良心、勇气与职责被一个个瞬间重新照亮。李文亮与艾芬,接力讲述了一个勇敢的故事;84岁的钟南山挤进高铁餐车,北上于危难之际;除夕夜,整装待发的军医在洗手间门口抱别哭泣的女儿。
火神山灯火通明抢建医院,一位志愿者坚定地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位新郎愧疚地告诉新娘“疫情不散,婚礼延迟”;而当两大援鄂医疗天团在天河机场不期而遇时,空寂的大厅里响起数百人心有戚戚的招呼声、加油声,就像黑夜里冲天而起的光。
彼时彼处,人性光辉熠熠闪耀。90岁的母亲四天四夜陪护64岁的儿子;丈夫执意天天骑车送确诊却没床位的妻子去医院,最终“用我的命换你的命”;快递小哥冒险接送医护,只为“让救命的人去救更多的命”……一个个普通的人,在不同场景里默默演绎英雄的角色。
而一些特别的人,更让这样的故事显出特别的意味。汶川村民千方百计运来了几大车蔬菜,女儿拉着17年前父亲抗击SARS的行李箱请战武汉,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悄悄捐出5000个口罩……善意与善意隔着时空回荡,勇气与勇气跨过山海呼啸,纵然彻骨痛过也依然那么努力在爱啊。
多少次泪目,多少声加油,多少个“最美”,多少夜不眠不休刷屏,多少回全民揪心接力,让多少微弱的力量在巨大的灾难与恐惧面前汇聚成墙,彼此依偎着迎向那未知的未来。
未来从未如此地未知。尽管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出口回暖经济复苏,世界引擎重新启动,但这一年,全球经济被重创甚于世界大战,多国政局之动荡堪称风雨飘摇,末日情绪四处弥漫,国际现实一片魔幻。
这一年,大选撕裂美国,脱欧折磨英国,恐袭缠上法国。中美关系空前承压,世仇难解的阿拉伯诸国却与以色列次第建交。整个世界暗潮涌动,哪里都是变局。
年初“地狱火”导弹定点斩杀伊朗将军,年末南高加索上空无人机精准摧毁亚美尼亚坦克。科技主宰战场,改变着千年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争模式,还将重塑权力与政治的内在逻辑。
哨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比如口罩使用该不该强制,自由与安全的边界挑起全球争论;刷脸能不能推广,技术伦理引起多方关切。
是的,2020年,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前方仍可能是凛冽的冰河,是汹涌的怒海,你我同在这一艘船上,无处可退,无人例外。你我的命运从未如此与国家命运生死相连,你我的历史从未如此与世界历史紧密相绕。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我在”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因为它寄寓于每一个负重的存在之中。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无论愿不愿意,你我都已被卷入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印记。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
世界乃是所有人共业所感。大洪水来袭之前,没有一滴水认为自己有罪;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无辜。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你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亦是你我的一部分。世界刻画着我们,我们也要定义它的算法。
所谓“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等你归家的那盏灯火,打开门孩子扑入怀中的笑脸,永远是那般动人。而在天灾人祸的命运前,在风刀霜剑的相逼下,你需要永远坚强。
生命薪火代代相传,是基因绵延意义上的血脉永生;天之未丧斯文在兹,是模因绵延意义上的文明永生。但倘若岁月暗算我们,我们也别饶过它。
岁末寒冬,伦敦溃散,日本封国,巨星不断陨落,疫苗尚未普及病毒却多处变异,世界仍不太平。但万物始终运行,大地终将苏醒,世间流传着厚义与深情,时光滚滚向前绝不停息,新年终将到来。
我在,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在,就是绝望中的天籁;我在,就是破釜沉舟,是披荆斩棘,是一诺千金,是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越千山万壑也要与你共一个更美的春天。
我在,是国与民互相担当,是夫与妻一起承受,是父母与儿女共同坚持,是一个人给一个人壮胆,是一群人为一群人拼命。我在,你在,我们在。你有我们在,我们有你在,你我有彼此在。今年的这一天,每年的这一刻,你我执手见证“我在”,互道一声早已相约的祝福:新年快乐!
(3)出版新年献词扩展阅读:
《南方周末》引用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其弦外之音无非意指“转型是必然的,然而道路漫长,需要凝结共识”的形左实右论调。而“我在”的论述也是近几年南周献词探讨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进展。
《南方周末》认为的“我在”是世界主义的,不断提及将小我有机融入历史的大我之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因而小我亦需负起公共生活赋予的重任。
献词试图摆脱民族国家的框架,没有晚清梁启超阐发国家谱系下躯体的小我与公共的大我里头的紧张关系,反而像是回到了五四时期胡适的个人观,从国家主义走向以公理为核心的新天下主义。
⑷ 人民日报新年献词2021
(一)人民日报新年献词
回首来时路,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隔离”“密切接触”……各国评选的年度热词,诉说着人类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2020,在你生命中刻下怎样的印记?回望中,那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依然鲜活如昨,让人百感交集。
2020有声音,那是“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的坚强呐喊,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铿锵誓言;是“等你回家”的亲人寄语,也是“风月同天”与“同担风雨”的互助情义。2020很难,2020也很暖,真情大爱总是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2020有颜色,那是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天使白”,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橄榄绿”,是老年患者与医生共赏的金色余晖,是洪峰中屹立不倒的鲜红党旗。无数种色彩,晕染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画卷,温暖着14亿人的心田。
2020有味道,那是大街小巷重燃的烟火气,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丰收之年的稻麦飘香,是汗水里的奋斗味道。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有奋斗者笃行的足迹。各行各业按下“快进键”,脱贫攻坚收官战加紧推进,人们奋力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无数人的日夜兼程,挺立起一个国家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雄伟身姿。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历经艰难险阻,付出巨大努力,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社会主义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诸多奋斗目标在2020年画上句号,“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们不仅见证历史,更在创造历史。
诗人说,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2020很短,一个个困难挑战接踵而来,把时间折叠压缩。
2020很长,亿万中华儿女从困难中奋起,拼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人民日报新年献词
事实是最好的老师,胜过一切豪言壮语。从抗疫到抗洪,从脱贫攻坚到复工复产,一个个“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艰辛故事,如同一场场超大规模“现场情景教学”,让人们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声令下,9000多万党员冲在前,14亿人齐动员,千家万户共坚守,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这是何其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治理能力!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宁可承受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为了救治患者不惜一切代价,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中国无比珍视生命、人民在执政党心中至高无上?
全国调集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数万名建设者仅用10天就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就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这难道不是对中国速度、中国效率的生动诠释?
顶住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各国企业和机构纷纷“看好中国”。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球团结抗疫,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推动开放合作,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一目了然。
有人说,疫情没有成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反而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高光时刻”。
2020年的大战大考,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洪荒伟力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大力量。
这就是读懂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密码”。
从打破封锁围堵,到战胜地震洪水,从抗击严重疫情,到应对金融危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就是这么栉风沐雨走过来的,中国就是这么披荆斩棘闯过来的,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就是这么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来的。
“原来你是这样的中国”。有人感慨,2020带给国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与信赖。经历了大灾大疫,我们更懂得感恩和珍惜;经历了生死考验,我们更能体会到家和国的命运与共。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一个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执政党,让人们感到安心,对明天更有信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人民日报新年献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历史坐标系中,这一年注定将留下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记。
这是一道历史的分水岭。1949—1978—2020—2021—2035—2050,历史前进的脉络总是给人以深刻启示。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富起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则标志着我们正处于全力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新时代。跨越重重峰峦,开拓全新境界,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
这是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新征程,重新定义了发展,也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现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一次大跨越。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14亿中国人携手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什么?如果说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启现代化时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之后美国逐渐领跑现代化时人口是上亿级的,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是“10亿级”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当今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惊人一跃”,将超过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人口的总和,必将深刻改写现代化世界版图。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中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扎根中国实际,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人类带来了新希望。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震古烁今、影响深远的大事。
现代化的梦想,曾经如此遥远,现在又如此真切。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里的预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畅想,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的深情呼唤,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逐渐化为现实。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曾经的历史叩问“中国人能近代化吗”,在新时代中国浩荡前行的步伐中,得到了无比坚定的回答:
中国一定行,中国人一定能!
(四)人民日报新年献词
一家外国媒体感言:在中国,党的计划也是人民的计划,因为这些计划致力改善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万多字的内容,既有大国发展的雄心壮志,更有每一个人的期盼与幸福。
“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振奋人心,每一个目标的实现,背后凝结着多少代人的追求与奋斗。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为民生改善打牢基础;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富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更有力地托举起学子们的梦想之翼;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有更多保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十四五”规划建议字里行间传递着发展的温度,“人民”二字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这是一份庄严的承诺,更是一种温暖而朴素的价值追求: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更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汇入江海,涓滴才能永不干涸;融入时代,人生自有无限精彩。新征程,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新征程。在中国号巨轮航行的海图中,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坐标,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让个体奋斗与时代宏图相互激荡,就一定能建设一个更强盛的国家,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人间值得,每一个打拼的你更值得。
(五)人民日报新年献词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站在新年的门槛上眺望前方,有阳光也有风雨,有通途也有险阻。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形势向好,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一些领域“卡脖子”问题仍然严重,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迎来新的一年,人们还有这样那样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之下,一些人感慨“世界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疫情带来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各种“黑天鹅”“灰犀牛”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谋求发展。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路鲜花,少不了“拦路虎”和“回头浪”,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追梦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实现心中梦想,唯有“奋斗”成就。走过2020年,走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一个启示分外鲜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时代前行的迅猛步伐,让我们等不得;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让我们慢不得;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更让我们拖不得。
任凭乱云飞渡,哪怕惊涛骇浪,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新征程上,我们更需增强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机遇意识,增强守住底线、安全发展的风险意识,以准确识变之智、科学应变之道、主动求变之能,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将奋斗进行到底。
我们即将迎来农历辛丑牛年。俗话说“牛马年好耕田”,这是辛勤耕耘的年份,“牛”象征着拼搏实干的精神。新征程上,我们更加呼唤这样的“中国牛”。
做“开山牛”,敢闯敢拼,一往无前,挺进“无人区”;做“拓荒牛”,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当好“排头兵”;做“孺子牛”,心系人民,苦干实干,甘当“勤务员”;做“老黄牛”,敬业奉献,踏踏实实,争做“实干家”。
“天下无难能不可为之事,而有能为必可成之人。”胸中若有凌云志,不待扬鞭自奋蹄。凝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负重前行的“中国牛”,定能耕耘出更加绚丽的“中国红”。
⑸ 1949.1.1新华社发表什么新年献词
1949年的第一天,元旦,多数国家的节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