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昌在上海发表的对日宣言
㈠ “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出自1932年4月发表的《对日战争宣言》,为什么教科书却
因为具体是什么时候发表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9.18这个日子比较有象征意味,更能激起我们对历史的思考。
㈡ 1934年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发布了什么宣言
1934年7月7日 为摆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在政治上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影响和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在军事上威胁敌人后方,吸引敌人兵力,减轻对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创造条件,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前进。是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进军福建。
7月1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宣言提出了5项主张,即:①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出卖东三省、热河、内蒙古、华北、福建以及全中国;②立刻宣布对日绝交、宣布“塘沽协定”与一切中日秘密条约无效,动员全中国海陆空军对日作战;③号召全国民众武装起来,直接参加反日战争,积极援助北上抗日先遣队等抗日军队;④没收日本帝国主义者及汉奸卖国贼的企业与财产;⑤组织民众反日团体。
㈢ 中华民国是不是帮助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这个历史事实啊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朝鲜半岛在日韩合并后,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后搬迁至重庆的一个流亡政府,被称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该临时政府未曾受到任何国家的认可,而国民政府当时虽未正式承认,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其极大的援助,如协助训练地下武装及情报人员,并为其在国际范围扩大影响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40年9月17日在战时首都重庆成立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李青天将军出任总司令,李范奭将军出任参谋长。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发表对日宣战声明书,正式对轴心国宣战,并宣布重庆为大韩民国“借地办公”的临时首都,重庆成为中韩两个国家的首都,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政府的领导人有金九、李承晚。
1919年3月1日,三一运动爆发,以孙秉熙为首的三十三位民族代表在明月馆集体签署独立宣言书,宣布大韩民族有建立独立国家的神圣权利。在三一运动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镇压后,韩国独立志士竞相出亡国外。1919年3月21日,流亡俄国的韩国志士在海参崴成立了大韩民国议会政府,以孙秉熙为大统领,李承晚为国务总理。留在韩国的韩国志士接着在汉城也组织了朝鲜民国临时政府,初以李东辉为执政官总裁,李承晚为国务总理。4月9日又公布以孙秉熙为正都领,李承晚为副都领,旋举李承晚为内阁总理。
4月10日,流亡上海的韩国志士经李光洙、孙贞道提议,同时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在位于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22号的玄楯住所召开由来自韩国各地和海外的独立运动代表29人出席的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临时议政院,作为最高民意机关。4月11日,又在相同地点召开了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第一届会议。选举李东宁为议长,孙贞道为副议长,李光洙、白南士为书记。制订《大韩民国临时宪章》十条,决定埋葬君主制,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通过临时政府《施政纲领》和政府成员《宣誓文》,确定采取国务总理制,选举李承晚任国务总理,安昌浩任内务总长,金奎植任外务总长,李始荣任法务总长,崔在亨任财务总长,李东辉任军务总长,文昌范(一说申锡雨)任交通总长,秘书长为赵素昂。由于当选者大多不在上海,遂又选举申翼熙任内务次长、玄楯任外务次长、李春塾任财务次长,鲜于赫任交通次长、曹成焕任军务次长、南亨佑任法务次长,负责各部日常工作。并通过了告全体国民《布告》和告世界各国政府《宣言书》。
4月1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发布《布告》和《宣言书》。《布告》号召全体国民为开创“子孙万代自由幸福之路”和“恢复国权”而奋斗,宣布临时政府“主张祖国绝对独立”等6条施政纲领。《宣言书》强调大韩民国是承继韩国民族历史,顺应世界大势的合法政府。4月17日,得到法驻沪总领事署和法租界公董局的默许,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霞飞路(今淮海路)321号挂牌办公。
4月22日至4月23日,69名议员在金神父路22号玄楯住所召开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第二届会议,改选孙贞道为议长。制订颁布《临时议政院法》,规定临时议政院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对临时政府进行了组织和人事调整,改次长制为委员制。4月23日,汉城方面也秘密召开了国民大会,决议成立汉城临时政府,选举李承晚为执政官总裁,李东辉为国务总理。
当时除了大韩民国议会政府、朝鲜民国临时政府、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汉城临时政府外,韩国国内还有大韩民间政府、平安道的新韩民国临时政府等。出现了俄、华、韩三地政府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韩民国议会政府、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汉城临时政府经过协商,9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改宪的形式,吸收大韩民国议会政府后,与汉城临时政府统合,建立单一统合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同时改总理制为大统领制。以李承晚为大统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移情况一览表
上海:1919年4月~ 1932年5月
杭州:1932年5月~ 1932年10月(一说为1932年5月~ 1935年11月)
镇江:1932年10月~ 1932年11月
南京:1932年11月~1937年11月
长沙:1937年12月~1938年7月
广州:1938年7月~1938年11月
柳州:1938年11月~1939年5月
綦江:1939年5月~ 1940年9月
重庆:1940年9月~ 1945年11月
㈣ 急求!!近代历史上最早在上海发生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1842年第一个租借在上海出现。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建成。
1921年7月23日开始,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7年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㈤ 宣言发表之后 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走向。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关系经历了4个阶段的曲折发展历程。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
原因:大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是当时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其领导人孙中山真诚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具体指导和推动国共合作。
成就: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破裂: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2.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年)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表现:中共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国民党政府形成对峙状态。
结束: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从抗日大局出发,变“反蒋抗日”的政策为“拥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新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6年)
实现: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日。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共同走上抗日战场。
维持:抗战相持阶段,随着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也发生变化,掀起了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关系。
破裂: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蒋介石下令撤销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锁《新华日报》,至此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4.国共双方总较量(1946~1949年)
政治斗争: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制宪国大”和北平谈判等一系列斗争,与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
军事斗争:打退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战略反攻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三大战役成为国共双方的总决战;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㈥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有什么
《为复抗曰救国告全体同胞制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曰宣言》,简称《共同抗曰三条件宣言》,《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为抗战五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等等。
㈦ 1945年8月8日谁发表宣言对日宣战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苏联红军。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塔密约》,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
8月10日、11日,中国共产党延安总部向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连续发布7道反攻命令,并限令敌伪向中共武装缴械投降。
1945年8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5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7)董建昌在上海发表的对日宣言扩展阅读:
当苏联在1945年8月8日午夜前一小时宣战时,日本被完全惊醒,8月9日午夜刚过,进攻行动便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展开。
苏军成钳状地包围着和西欧大小相若的满洲地区,苏联红军分别从西面、北面和东面进攻满洲。在西线,红军穿过蒙古的山脉和沙漠,远离他们的铁路补给线。这出乎了日军对苏联后勤的估计。
日军未能预计苏联会这么快便对日宣战,他们预计苏联最快要在10月才可出兵。在开战后的最初18小时,日方将领几乎不能作出有效率的指挥,而且部队和指挥部的通讯也出现问题。
另外苏军使用了运输机把部队空降到各大小机场和城市中心,以及通过空军为超出陆上补给线的部队提供补给。苏军的陆空夹击之下,日军毫无招架之力。
苏军以高度机械化的绝对优势迅速击败关东军和伪满军。8月11日,溥仪及“满洲国”政府官员开始乘火车撤退。13日晨到达通化市临江县大栗子车站。主要的战斗持续了约一周。
在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电台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在翌日开始停火。溥仪也在8月17日宣读《退位诏书》,宣布满洲国政府解散,满洲国正式灭亡。
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下令满洲地区及朝鲜北纬38度线以北的日军解除武装,停止战斗。
8月20日,苏军解放新京、奉天、哈尔滨、佳木斯等城市。8月22日,苏军解放旅顺、大连。
然而,陆上的推进在红军越过鸭绿江后不久便停止了,因为空中补给线暂时中断。
就在红军等候补给期间,麦克阿瑟带领美军在9月8日于仁川登陆,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苏美两个以北纬38度作为双方占领区的分界线。
9月2日,日本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自此八月风暴行动以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作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㈧ 1917年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其中的“逆”主要是指
答案D
解析:注意从“讨逆”二字入手,区分孙中山在护国运动和反对张勋复辟斗争中所写的文章。前者直接目标是“讨袁”,后者直接目标是“讨逆”,二者所用词语明显不同。
㈨ 中国共产党于何时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
中国共产党于1932年1月15日发布《对日战争宣言》
正式对日宣战是1932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锦州,号召全中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宣言。
《宣言》指出,任何国民党的派别跳上政治舞台,都只能投降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只能加紧对于工农民众的剥削;宣言还指出,全中国的民众对于国民党的统治,再不能有丝毫的幻想了,"对日宣战"、"革命外交"在国民党统治下,都是不可能的。
《宣言》号召全中国民众必须坚决地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工农民众自己的政权,创造出工农自己的武装力量,同日本帝国主义举行民族的战争,争取中国的独立和统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和领导下,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迅速高涨起来。
(9)董建昌在上海发表的对日宣言扩展阅读:
为回答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宣言》庄严宣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地解放和独立”。
对日宣战宣言脱稿后,毛泽东又起草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这时,伪满殖民政权已粉墨登场,毛泽东在《训令》中怒斥:“满洲傀儡政府已在东三省建立起来了,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最忠顺的走狗”。
在《训令》中,毛泽东命令:“全苏区红色战士应准备着更大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5]指示红军报刊经常不断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当局妥协退让的事实,激发红军战士的抗日热忱和勇气。特别强调了抗日义勇军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在接近中心城市与帝国主义势力直接统治的地方,可由游击队领导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实行游击行动”。
“当着红色游击队向外发展到接近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地方,则应领导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自动的武装起来,实行游击运动,直接对日作战,吸引白军士兵,自动对日作战,共同组织指挥这一行动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以脱离和推翻国民党军阀的统治”
最后,《训令》指示:“加紧动员工农劳苦群众自愿到红军中去,向外发展革命战争,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要使全苏区劳动群众不论男女,都有接受军事训练准备对日作战的热烈要求”。
㈩ 上海宣言的内容
《上海宣言》全文如下: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上海宣言》
(2005年9月9日 上海)
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世界法学家协会主办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于2005年9月4日至10日在中国北京和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法律界、法学界的杰出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感受到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近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在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取得的令人钦佩的进步。大会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盛情,特别是对中国组委会在会议筹备和顺利进行方面投入的巨大精力和辛勤工作表示深切的谢意。
大会代表围绕着“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就法治、联合国改革、国际恐怖主义、投资、司法与传媒、国际环境、人权、非诉讼解决争议等22个专题进行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大会认为,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通过法治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心愿,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本次大会适逢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在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相互依存的时代,人类面临贫穷、疾病、国际恐怖主义肆虐以及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持续扩大。但是,创造一个基于法治、民主、正义、平等和尊严的国际和谐社会的前景同样光明。
大会认为,在世界文明和文化之间开展基于互信和善意的国际合作,是创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基石。有效的联合国、国家对国际法准则的恪守、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是创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前提。
所有国家应通过对话和交流,在平等和互谅的基础上,尊重并大力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大会呼吁,所有国家都应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快签署和批准现存国际人权文书的国内法律程序的进程。
大会呼吁所有国家忠实尊重和遵守国际法准则,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法治,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大会确认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核心作用,敦促参加9月14日至16日在纽约举行的首脑峰会的世界领袖们,对联合国进行广泛的改革,使该组织得以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大会呼吁所有国家不断加强双边和多边互信,健全相应机制,完善冲突预防机制,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大会深切关注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当前结构所导致的争端及由此产生的大多数人遭受贫困、匮乏、疾病等状况长期难以得到解决表示遗憾。
大会坚信所有国家应平等享有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机遇,呼吁国际经济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采取适当措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大会呼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并共同致力于实现联合国2000年首脑会议所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
大会敦促各国以国际法律原则为指导来制定法律,规制自然资源和环境。各国应当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大会注意到当前国际社会对核扩散表示关切。呼吁各国通过政治、外交和国际合作手段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并致力于多边军控与裁军,进一步加强防扩散体制。
大会赞赏各国在联合国主持下,在国际法的框架内,通过地区、双边和本国所采取的措施,预防和阻遏恐怖主义、贩毒、贩卖人口、洗钱等国际犯罪。大会敦促各国在与国际犯罪开展的斗争中,通过进一步缔结和执行合作协定、颁布有关法律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加强协调。
大会倡仪法学教育界和法律实践界的领导加强法学教育交流,推动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大会坚信,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国际和谐社会,必将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大会代表重申世界法学家协会自创立以来所信守的宗旨——通过法治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