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发表时间
1. 余光中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轨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足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车。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一路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至于轮轨相激枕木相应的节奏,初则铿锵而慷慨,继则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呆在半空。黑暗迎面撞来,当头罩下,一点准备也没有,那是过山洞。惊魂未定,两壁的回声轰动不绝,你已经愈陷愈深,冲进山岳的盲肠里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头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这一连串的经验,从惊到喜,中间还带着不安和神秘,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
拜东岸的海神却近在三年以前,是和我存一同乘电气化火车从北回线南下。浩浩的太平洋啊,日月之所出,星斗之所生,毕竟不是海峡所能比,东望,是令人绝望的水蓝世界,起伏不休的咸波,在远方,摇撼着多少个港口多少只船,们不到边,探不到底,海神的心事就连长钱千丈也难窥。一路上怪壁碍天,奇岩镇地,被千古的风浪刻成最丑所以也最美的形貌,罗列在岸边如百里露天的艺廊,刀痕刚劲,一件件都凿着时间的签名,最能满足狂士的“石癖”。不仅岸边多石,海中也多岛。火车过时,一个个岛屿都不甘寂寞,跟它赛起跑来。毕竟都是海之囚,小的,不过跑三两分钟,大的,像龟山岛,也只能追逐十几分钟,就认输放弃了。
萨洛扬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四十年前在四川的山国里,对着世界地图悠然出神的,也是那样寂寞的一个孩子,只是在他的门前,连火车也不经过。后来远去外国,越洋过海,坐的却常是飞机,而非火车。飞机虽可想成庄子的逍遥之游,列子的御风之旅,但是出没云间,游行虚碧,变化不多,机窗也太狭小,久之并不耐看。哪像火车的长途,催眠的节奏,多变的风景,从阔窗里看出去,又像是在人间,又像驶出了世外。所以在国外旅行,凡铿铿的双轨能到之处,我总是站在月台——名副其实的“长亭”——上面,等那阳刚之美的火车轰轰隆隆其势不断地踹进站来,来载我去远方。
……
联邦德国之旅,从杜塞尔多夫到科隆的一程,我也改乘火车。德国的车厢跟瑞典的相似,也是一边是狭长的过道,另一边是方形的隔间,装饰古拙而亲切,令人想起旧世界的电影。乘客稀少,由我独占一间,皮箱和提袋任意堆在长椅上。银灰与桔红相映的火车沿莱茵河南下,正自纵览河景,查票员说科隆到了。刚要把行李提上走廊,猛一转身,忽然瞥见蜂房蚁穴的街屋之上峻然拔起两座黑黝黝的尖峰,瞬间的感觉,极其突兀而可惊。定下神来,火车已经驶近那一双怪物,峭险的尖塔下原来还整齐地绕着许多小塔,锋芒逼人,拱卫成一派森严的气象,那么崇高而神秘,中世纪哥德式的肃然神貌耸在半空,无闻于下界琐细的市民。原来是科隆的大教堂,在莱茵河畔顶天立地已七百多岁。火车在转弯。不知道是否因为微侧,竟感觉那一对巨塔也峨然倾斜,令人吃惊。不知飞机回降时成何景象,至少火车进城的这一幕十分壮观。
……车到半途,天色渐昧,正吃着鳗鱼佐饭的日本便当,吞着苦涩的札幌啤酒,车厢里忽然起了骚动,惊叹不绝。在邻客的探首指点之下,讶见富士山的雪顶白矗晚空,明知其为真实,却影影绰绰,一片可怪的幻象。车行极快,不到三五分钟,那一影淡白早已被近丘所这。那样快的变动,敢说浮世绘的画师,戴笠跨剑的武士,都不曾见过。
……
……我常笑他们是演《双城记》,其实近十年来,自己在台北与香港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在台北,三十年来我一直以厦门街为家。现在的订洲街二十年前是一条窄轨铁路,小火车可通新店。当时年少,我曾在夜里踏着轨旁的碎石,鞋声轧轧地走回家去,有时索性走在轨道上,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的长梯。时常在冬日的深宵,诗写到一半,正独对天地之悠悠,寒颤的汽笛声会一路沿着小巷呜呜传来,凄清之中有其温婉,好像在说:全台北都睡了,我也要回站去了,你,还要独撑这倾斜的世界吗?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张继。而我,总还有一声汽笛。
……
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古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少不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激昂慷慨地痛论国[无奈的敏感词分隔符]是,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得呵斥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要香港社会的样品,这里便是。周末的加班车上,更多广州近来的回乡客,一根扁担,就挑尽了大包小笼。此借此景,总令我想起杜米叶(Honors Daumier)的名画《三等车上》。只可惜香港没有产生自己的杜米叶,而电气化后的明净车厢里,从前那些汗气、土气的乘客,似乎一下子都不见了,小贩子们也绝迹于月台。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写火车的诗很多,我自己都写过不少。我甚至译过好几首这样的诗,却最喜欢土耳其诗人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的这首: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一九八四年五月
2. 有没有余光中<记忆想铁轨一样长>的赏析
,冲进山岳的盲肠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头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这一连串的经验,从惊到喜,中间还带着不安和神秘,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
萨洛扬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四十年前在四川的山国里,越洋过海,坐的却常是飞机,而非火车。飞机虽可想成庄子的逍遥之游,列子的御风之旅,但是并不耐看。哪像火车的长途,催眠的节奏,多变的风景,从车窗里看出去,又像是在人间,又像驶出了世外。所以在海外旅行,凡铿铿的双轨能到之出,我总是站在月台——名副其实的“长亭”——上面,等那阳刚之美的火车轰隆隆其势不断的踹进站来,来载我去远方。
在美国的那几年,坐过好多次火车,在爱奥华城读书的那一年,常坐火车去看刘鎏和孙璐。美国是汽车王国,火车并不考究。去芝加哥的老式火车颇有十九世纪遗风,坐起来实在不大舒服,但沿途的风景却看之不倦。尤其到了秋天,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赭尽的像叶,一路艳烧到天边,谁见过那样美丽的“火灾”呢?过密西西比河,铁桥上敲起空旷的铿锵,桥影如网,到暮色在窗,芝城的灯光迎而渐密,那黑人老车长就喉音重浊地喊出站名:Tanglewood!
……
我去瑞典开会,回程顺便一游丹麦与德国,特意把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的机票,换成黄底绿字的美丽的火车票。这一回程如果在云上直飞,一小时便到了,但是在铁轨上轮转,从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半,却足足走了八个小时。云上之旅海天一色,美得未免抽象,风火轮上八个小时的滚滚滑行,却带我深入瑞典南部的四省,越过青青的麦田和黄艳艳的荠菜花田,攀过银桦蔽天杉柏密矗的山地,渡过北欧之喉的峨瑞升德海峡,在香熟的夕照里驶入丹麦。瑞典的森林王国,火车上凡是门窗几椅之类都用木制,给人的感觉温厚可亲。车上供应的午餐是烘面包夹鲜虾仁,灌以甘冽的嘉士伯啤酒,最合我的胃口。瑞典南端和丹麦北部这一带,陆上多湖,海中多岛,我在诗里曾说这地区是“屠龙英雄的泽国,佯狂王子的故乡”,想象中不知有多阴郁,多神秘。其实,那时候正是春夏之交,纬度高远的北欧日长夜短,柔蓝的海峡上,迟暮的天色久久不肯落幕。我在延长的黄昏里独游哥本哈根的夜市,向人鱼之港的灯影花香里,寻找疑真疑幻的传说。
……
在香港,我的楼下是山,山下正是九广铁路的中途。从黎明到深夜,在阳台下滚滚碾过的客车、货车,至少有一百班。初来的时候,几乎每次听见车过,都不禁要想起铁轨另一头的那一片土地,简直像十指连心。十年下来,那样的节拍也已听惯,早成大寂寞里的背景音乐,与山风海潮合成浑然一片的天籁了。那轮轨交磨的声音,远时哀沉,近时壮烈,清晨将我唤醒,深宵把我摇醒,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将来我回去台湾,最不惯的恐怕就是少了这金属的节奏,那就是真正的寂寞了。也许应该把它录下音来,用最敏感的机器,以备他日怀旧之需。附近有一条铁路,就似乎把住了人间的动脉,总是有情的。
……
写火车的诗很多,我自己都写过不少。我甚至译过好几首这样的诗。却最喜欢土耳其诗人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的这首: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3.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读书笔记
您好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余光中50几岁时的散文作品集,比其早期作品,味道醇厚许多,用词遣句依然讲究,比原来的文章好读多了。余光中早期抒情散文,有过分雕砌的毛病,到《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时,他的抒情浓度、用典、叙事,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这本集子有20几篇文章,收录了余光中1978年冬到1985年之间21篇散文,有随感、札记、人物、游记。作者的才识、学样、情怀、趣味,在不动声色的记叙中呈现出来,他写电话、火车、汽车、女儿的男朋友,妙趣横生。这些日常细节,实际关涉到现代化、心理学等多种问题。余光中感慨现代生活节奏加剧,用书信追忆古典情怀。科技将人彻底改变,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由疏远关系组成的网络,宁愿跟陌生人互相试探,不愿敲开隔壁的门。
交通工具日益发达,距离不再成为大问题,有了飞机火车,关山得以飞渡,顺着记忆的铁轨,读者与余光中一起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四川,去了北欧、巴黎、克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增长见闻,只是去过不等于了解,若想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一定要住下了,到当地的市场里,看主妇的菜篮中有什么东西,到公园里,跟小朋友一起游戏。余光中在香港生活几年,对香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有感触。殖民地香港,与大陆关系更紧密,对大陆局势更敏感,这本集子里,有很多香港因素。禁烟的林则徐、紫荆花、相思树、学校、房子、好友。我想余光中在香港,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沙田七友。
沙田七友是宋淇、高克毅、蔡思果、陈之藩、胡金铨、刘国松、黄维梁,这几人在各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他们是余宅的座上宾,有情趣的妙人。人以群分,人往往与跟自己气味相投、兴趣相近的人交往,从朋友的品味修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味,这句话很有道理。有这些朋友,香港的生活有滋有味。中国人爱热闹,何况是跟有情趣有见识的老友相聚?沙田七友各有各的妙处,通过余光中的妙笔,他们的形象清晰生动。
前言中,余光中说“散文不是我的诗余。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诗歌创作对他写散文助益很多,除了语言,余光中说:“散文可以向诗学一点生动的意向,活泼的节奏,和虚实相济的艺术”。到知天命的年纪,余光中的散文艺术已臻成熟。一位作家,能在顺境中不断改变进步,难能可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您采纳
4. 余光中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时,他的抒情浓度、用典、叙事,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这本集子有20几篇文章,收录了余光中1978年冬到1985年之间21篇散文,有随感、札记、人物、游记。作者的才识、学样、情怀、趣味,在不动声色的记叙中呈现出来,他写电话、火车、汽车、女儿的男朋友,妙趣横生。这些日常细节,实际关涉到现代化、心理学等多种问题。余光中感慨现代生活节奏加剧,用书信追忆古典情怀。科技将人彻底改变,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由疏远关系组成的网络,宁愿跟陌生人互相试探,不愿敲开隔壁的门。
5. 求一篇1000字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读后感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余光中50几岁时的散文作品集,比其早期作品,味道醇厚许多,用词遣句依然讲究,比原来的文章好读多了。余光中早期抒情散文,有过分雕砌的毛病,到《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时,他的抒情浓度、用典、叙事,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这本集子有20几篇文章,收录了余光中1978年冬到1985年之间21篇散文,有随感、札记、人物、游记。作者的才识、学样、情怀、趣味,在不动声色的记叙中呈现出来,他写电话、火车、汽车、女儿的男朋友,妙趣横生。这些日常细节,实际关涉到现代化、心理学等多种问题。余光中感慨现代生活节奏加剧,用书信追忆古典情怀。科技将人彻底改变,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由疏远关系组成的网络,宁愿跟陌生人互相试探,不愿敲开隔壁的门。
交通工具日益发达,距离不再成为大问题,有了飞机火车,关山得以飞渡,顺着记忆的铁轨,读者与余光中一起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四川,去了北欧、巴黎、克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增长见闻,只是去过不等于了解,若想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一定要住下了,到当地的市场里,看主妇的菜篮中有什么东西,到公园里,跟小朋友一起游戏。余光中在香港生活几年,对香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有感触。殖民地香港,与大陆关系更紧密,对大陆局势更敏感,这本集子里,有很多香港因素。禁烟的林则徐、紫荆花、相思树、学校、房子、好友。我想余光中在香港,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沙田七友。
沙田七友是宋淇、高克毅、蔡思果、陈之藩、胡金铨、刘国松、黄维梁,这几人在各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他们是余宅的座上宾,有情趣的妙人。人以群分,人往往与跟自己气味相投、兴趣相近的人交往,从朋友的品味修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味,这句话很有道理。有这些朋友,香港的生活有滋有味。中国人爱热闹,何况是跟有情趣有见识的老友相聚?沙田七友各有各的妙处,通过余光中的妙笔,他们的形象清晰生动。
前言中,余光中说“散文不是我的诗余。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诗歌创作对他写散文助益很多,除了语言,余光中说:“散文可以向诗学一点生动的意向,活泼的节奏,和虚实相济的艺术”。到知天命的年纪,余光中的散文艺术已臻成熟。一位作家,能在顺境中不断改变进步,难能可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您采纳
6.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阅读答案
也会像动车一样快
7. 问题:跪求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赏析!!! 要求八百字左右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余光中以散文方式拍下的一帧帧写照,记下他在铁轨上的绚丽风光。 本散文集是余氏首本纯抒情文集。全书共载散文二十篇,分别写於不同时期,抒发的情怀也有所不同。如《牛蛙记》、《吐露港上》、《春来半岛、《山缘》、《飞鹅山顶》是作者居於沙田时写下的,记的都是沙田朴素的风景。同期写有《沙田七友记》、《送思果》等记与好友欢笑离合的轶事。《轮转天下》、《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秦琼卖马》则是他回台湾小住时写下的杂感。 余氏散文素以幽默、富音乐感、内容丰富及善用比喻见称。本集散文也不例外。他在本书的幽
8. 读后感1200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余光中50几岁时的散文作品集,比其早期作品,味道醇厚许多,用词遣句依然讲究,比原来的文章好读多了。余光中早期抒情散文,有过分雕砌的毛病,到《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时,他的抒情浓度、用典、叙事,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这本集子有20几篇文章,收录了余光中1978年冬到1985年之间21篇散文,有随感、札记、人物、游记。作者的才识、学样、情怀、趣味,在不动声色的记叙中呈现出来,他写电话、火车、汽车、女儿的男朋友,妙趣横生。这些日常细节,实际关涉到现代化、心理学等多种问题。余光中感慨现代生活节奏加剧,用书信追忆古典情怀。科技将人彻底改变,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由疏远关系组成的网络,宁愿跟陌生人互相试探,不愿敲开隔壁的门。
交通工具日益发达,距离不再成为大问题,有了飞机火车,关山得以飞渡,顺着记忆的铁轨,读者与余光中一起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四川,去了北欧、巴黎、克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增长见闻,只是去过不等于了解,若想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一定要住下了,到当地的市场里,看主妇的菜篮中有什么东西,到公园里,跟小朋友一起游戏。余光中在香港生活几年,对香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有感触。殖民地香港,与大陆关系更紧密,对大陆局势更敏感,这本集子里,有很多香港因素。禁烟的林则徐、紫荆花、相思树、学校、房子、好友。我想余光中在香港,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沙田七友。
沙田七友是宋淇、高克毅、蔡思果、陈之藩、胡金铨、刘国松、黄维梁,这几人在各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他们是余宅的座上宾,有情趣的妙人。人以群分,人往往与跟自己气味相投、兴趣相近的人交往,从朋友的品味修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品味,这句话很有道理。有这些朋友,香港的生活有滋有味。中国人爱热闹,何况是跟有情趣有见识的老友相聚?沙田七友各有各的妙处,通过余光中的妙笔,他们的形象清晰生动。
前言中,余光中说“散文不是我的诗余。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诗歌创作对他写散文助益很多,除了语言,余光中说:“散文可以向诗学一点生动的意向,活泼的节奏,和虚实相济的艺术”。到知天命的年纪,余光中的散文艺术已臻成熟。一位作家,能在顺境中不断改变进步,难能可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您采纳
9. 余光中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全文是什么
全文:
①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A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②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十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乘船到安南,然后乘火车北上昆明。入川之后,刚亢的铁路只能在山外远远喊我了。一直要等胜利还都,进了金陵大学,才有京沪路上疾驶的快意。
③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那是最难忘的火车之旅了:红旗渡江的前夕,我们仓皇离京,还是母子同行,幸好儿子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行李。车厢挤得像满满一盒火柴,母亲还有座位。我呢,整个人只有一只脚半踩在茶几上,另一只则在半空,不是虚悬在空中,而是斜斜地半架半压在各色人等的各色肢体之间。这么维持着“势力平衡”,换腿当然不能,如厕更是妄想。到了上海,还要奋力夺窗而出,否则就会被新涌上来的回程旅客夹在中间,夹回南京去了。
④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滚滚疾转的风火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慵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寂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B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⑤在香港,我的楼下是山,山下正是九广铁路的中途。从黎明到深夜,在阳台下滚滚碾过的客车、货车,至少有一百班。初来的时候,几乎每次听见过车过,都不禁要想起铁轨另一头的那一片土地,简直像十指连心。十年下来,那样的节拍也已听惯,早成大寂静里的背景音乐,与山风海潮合成浑然一片的天籁了。那轮轨交磨的声音,远时哀沉,近时壮烈,清晨将我唤醒,深宵把我摇醒,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将来我回去台湾,最不惯的恐怕就是少了这金属的节奏,那就是真正的寂寞了。也许应该把它录下音来,用最敏感的机器,以备他日怀旧之需。C附近有一条铁路,就似乎把住了人间的动脉,总是有情的。
⑥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旧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火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不少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慷慨激昂地痛论国事,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着呵斥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要香港社会的样品,这里便是。周末的加班车上,更多广州返来的回乡客,一根扁担,就挑尽了大包小笼。面对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Honore Daumier)的名画《三等车上》。只可惜香港没有产生自己的杜米叶,而电气化后的明净车厢里,从前那些汗气、土气的乘客,似乎一下子不见了,小贩子们也绝迹于月台。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接踵的时代。D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10.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最新txt全集下载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
书名: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作者:余光中
出版社:洪范书店
类型:散文
报告日期: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四日
此书收入了余光中近年所撰散文作品二十篇,品类丰富,兼擅感情兴理趣,令人阅读时不禁放松心情,代入角色。此外,文章修辞丰富。例如有趣的借喻:在《我的四个假想敌》中,以「炮火」来比喻女儿男朋友对女儿的情话,十分生动有趣。此外,还有叠词,如《春来半岛》中「绽开粉黄如绒球的一簇簇花来……起初不过点点金……一场油酥酥的春雨过后……迎目都是一树树猖狂的金碧……」单单几句的描写,已经用了四个叠词,令语调更轻松,描写更生动。
本书中不少文章所记敍的内容都很有趣,令我看而生趣,难以忘记。例如《催魂铃》、《牛蛙记》、《我的四个假想敌》等。描写风景生动活泼则有《吐露港上》、《春来半岛》、《山缘》等。内容都很精彩!
首先介绍《催魂铃》,写於一九八零年愚人节。余先生将电话之铃声说成是催人灵魂的铃声,不知是愚人之作还是真情流露。电话使生活节奏紧张,甚么都快了,经电话的讯息即生即灭。看来,深情作家余先生还是喜欢从容舒缓的生活,悠闲地写作。
他曾带出类似这样的讯息:「信为『最温柔的艺术』,但在通讯现代化后,这艺术开始没落了。就连情书,也被电话中情侣的声音取代了。」由於众女儿的男友们天天都致电到余家,令余先生成为了女儿们的接线生,烦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