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学投稿
㈠ 汉学的世界汉学
世界汉学概况: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周边国家的汉学、俄罗斯汉学和西方汉学。
周边国家的汉学:主要是日本、韩国和越南。就日本文学来说,它接受中国较早,不仅借用中国的语言符号,而且刻意模仿中国古典诗文的内容和形式:袭取意匠,因承手法,摹拟题目,采撷成句。这种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被称作汉文学,后来才有了以假名创作的文学——和文学。所以,日本的学术也深受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他们的汉学研究以编纂、译注、训诂、考证、梳理发展史为特色。
俄罗斯汉学: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欧,间接获得汉学信息,一方面注重发展本国的汉学研究。它视野阔大,兼顾东方和西方。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研究中国,也是它的特色。
西方汉学:西方汉学具有浓重的西方学术的色彩,与日韩汉学、俄苏汉学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有如下数端:(1) 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西方接受中国颇多曲折,汉学研究忠实地记录或者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程;(2) 西方学术不断求变,代有新学,这也影响到了汉学研究,如撰写中国文学通史、敦煌学研究、中亚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于国内同类研究;(3) 西方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极为活跃,它明确反映出“西论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确操作,可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
汉学与汉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
㈡ 儿童文学投稿
网上投稿抄格式用Word,然后属好名,空两行后注明自己家的地址、邮编等信息行,注意自留底稿,因为儿童文学的编辑部获稿之后就算没采用也不会退回,而且稿子一经采用至少要有两年儿童文学使用权,若再登在其他书刊上儿童文学编辑部即当侵权采取法律手段处理(包括他人抄袭)。虽说是麻烦了一点,但是祝你的稿子被编辑部采用噢!
㈢ 转:《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朱文君谈如何写稿、投稿
考虑时间关系,我还是站着说吧,另外当惯了老师,不习惯坐,喜欢站(笑)。何江燕老师说我体验过多种角色,怕大家有误解,以为我总是喜新厌旧(笑),所以得解释两句。我是学教育理论的,在教育局里做了几年教育管理工作,然后就到了学校教书,先教自然,然后教语文,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价值。在学校一呆就是十年,乐在其中,意犹未尽。98年因工作需要,我做了我所在的区的语文和自然两学科的教研员,这个教研员一做就又是五六年,尤其是对语文教学教研情有独钟。而今我又跨入了出版行业,成为一名杂志编辑,当然,置身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没有变。在决定转行的时候,我一度很犹豫,在一次会议上,遇到我们武进区教育局的沈克强局长,一位博览群书、学养深厚、视野宏阔、见解独到的文化学者和教育专家,他鼓励我去迎接挑战,他说,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地带,不是行业内经过反复爬犁的熟地,而是行业与行业,领域与领域的交界地带。他的话我一直牢牢记着,在新的工作领域中践行着。说到生机,我想说,因为沈局长的缘故,我对武进充满向往。到了武进,我时时被洋溢出的勃勃生机感动着。今天一大早起来,阳光灿烂,我从住的地方出来,沿着宽阔的马路走一段,我看到路边林立着正在建设中的高楼,看到路边青翠欲滴的草木,开得正艳的杜鹃,空气中更充满了芬芳的草木生长的气息,我不禁感慨,武进是一片非常充满希望的土地。来到星辰实验学校,我没有想到星辰这么大,是我所见到的规模最大的学校。在这样浩如星空的学校,怎能不让人浮想连翩呢?怎么不让人从心底里溢出希望呢?及至走进教室,听到年轻的小周老师这样的一节课,沉浸其间,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宁静中洋溢出的生机,一种充满力量的蓬勃的希望。我被这一切感动着,我一颗渐乎老去的心受到了激励,我想,我不用多说什么,见到大家,相视一笑,表达我的感激,足够了。但奉江燕老师之命,我得说说如何投稿,怎么投稿命中率高一些?说真的,我做编辑才两年,经验并不多,但是这两年下来,感触很多,这些感触里,更多的是依旧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产生的。我于心里常常作着一个老师和一个编辑的激烈辩论。那我就把我零零散散粗浅的感受说一说,没有准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请大家原谅。我想把“投稿”两个字拆开来说。先来说怎么投。第一、给一份刊物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这个刊物的特点。不要盲目地投,哗一下子发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样,可不行。我常常看到我的邮箱里,有的老师给我投稿的同时,还有同时发向很多杂志,抄送栏里密密麻麻的地址,这样不好,编辑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刊物的特点就很鲜明,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刊物的广告这么说: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发短小精悍的文章,发最贴近课改一线的文章,发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让老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我这可不是做广告(笑)。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的用稿特点是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则不同,可能更关注理论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强调教育前沿理论的刊物。老师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第二、要了解栏目的特点。既然设了栏目,那么不同的栏目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就不同。栏目也是特点的。老师们可能也经常看各种各样的杂志,不知你们是否注意了,办得比较好的一些杂志,例如《读者》,它的每一个栏目从内容到篇幅,从版式到插图都有鲜明的特点,随手打开,熟悉它的读者立刻知道这是什么栏目。我做这本《小学语文教师》也尽量地保持不同栏目的不同风格。比如教学论坛,主要是发一些教学理论性的文章,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文章。钱老师是我们的老作者,他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专家,站在理论的高度,密切关注实践,以其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视阈撰写了很多指导实践的理论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有我们的“备课参考”栏目,今年,我把这个栏目名改了,叫做“备课室”。希望能更多地体现教师的备课过程,而不是仅仅提供资料性的参考。那么“备课室”里需要的文章如:教法尝试、教材解读、备课思考等等。最常见的文章,如教学设计,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及教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篇幅太长,所以我们往往选择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设计。例如,今天小周老师上了这节课,导入很有特点,就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可以是“谈谈《古诗两首》教学的导入,不用写很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两千字,就可以写得明明白白,放在备课室里最合适。这样的文章,给老师提供的是“半成品”似的“操作模块”,便于读者将其融入在自己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案例反思”栏目,其实也是为老师直接提供教学实践信息的栏目,和备课室相比,它侧重于教学案例的呈现和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比如今天大家听了小周老师的课,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片段,然后写出自己的反思,我们的“案例反思”栏目的文章形式就是片段实录加上反思。我也会为大家精选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完整地全课呈现,供老师们学习,这就是“精品课堂”栏目。不仅仅是名师的课,我还注意发掘一些在课型上、内容上、设计理念上有创意,有突破的课。或许这样的课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太具操作性,但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不是有“概念车”吗?课堂是否也可以提出“概念课堂”这一说?加上少许点评,让老师们通过这个课例,受到启发,激起思考,语文教学,再往前,我们该怎么走。你看,这就是不同的栏目的不同特点。再说我们的“教学随笔”栏目,随笔和“备课室”里面的文章要求就不一样了。随笔更强调一种叙事风格的文章,文章不要长,就抓住一个事例去叙说,不见得是教学的,也可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也就是说,用叙事的方式和大家去叙谈,这就是教学随笔。老师们如果抓住了不同栏目的特点,你投稿就有的放矢了。写了一篇的文章,看看吻合哪个栏目的要求,投过去,正中编辑下怀,命中率当然大大提高。第三点,要了解编辑的流程。编辑期刊有一个流程。从收到稿件到选稿编稿,再到审读校勘、付印出刊,要经历好几道工序,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度。你看,今天我下午赶回上海立刻要做的工作是把第六期已经三校的稿子最后验清后发到印刷厂出片。那么这第六期的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的呢?春节前后。那时开始策划、组织这期稿子。三月份编稿,四月份审稿、清样、三校。一期稿子编辑们要一个字,一个标点反反复复看上三四遍,尽可能地将错误率降到最低。四月底送到印刷厂出片付印,从印刷到邮局六月一日发到读者的手里,一个月时间,也不宽余。了解了这个过程,老师们投稿,特别是投备课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时间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学进度两个月,具体地说,比如这学期我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课的设计很有新意,课后我把设计和实录整理出来,但现在投来的稿子,编辑肯定没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的,刊物两个月之后登出来,已经事过境迁了。你说,没关系嘛,我先发给编辑,他放着下学年再用好了。那样当然也可以,但毕竟像食品放陈了,不那么新鲜了。怎么才能“保鲜”?我建议老师们写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时间,给自己进一步思考的过程。钱正权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文章刊出来,经得起推敲,且历久弥新。同样,老师们现在上了的课,感觉不错,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问题了,这时候如果能改进一下,一定会比现在完美得多,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把当初写的稿子拿出来,臻于完善,自己满意了,编辑拿到手也会如获至宝。这是我说的时间问题,老师要把握这样一个流程,你的投稿命中率的“血”又上升了几格。这是第三点。第四点,你要学会跟编辑交流。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一下:朱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写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给我提提意见,我过一段时间再给你打电话。但不能像前段时间我遇到的一位作者,他非常热切地想投稿,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我昨天给您发了一篇文章,我2007年最大的心愿,也是唯一的心愿就是发这篇文章,您一定要给我发呀。”我一看他的稿子,不行,可怎么说呢?我只好给他打电话:“我想问问,你2007年还能有别的心愿吗?”(笑)不能用这种方式来交流。要相信编辑们是会非常重视老师们投来的每一篇稿子的。我和你们一样是老师,我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师们投出这篇稿子的满心希望。所以我这里详细讲一下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项。普通的纸质信件投稿,只要注意一点,在稿子上写清联系方式:电话,单位、地址、邮编。电子投稿有这样几方面需要注意:一、一稿一投,切忌利用网络的便利一稿多投。同样的稿子,好几本刊物上都有不是件光荣的事,反而会引起编辑们的反感。二、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在“正文”上。下载起来麻烦不说,原文格式也无法显现。稿件里一定要写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便于我们和你联系,便于稿件刊用之后给你邮寄稿费。三、邮件名称不要只有“投稿”两个字,最好直接写明文章标题,所投栏目。也就是把文章标题作为信件名称,写在地址下面的“标题”栏里。让编辑检索时一目了然。最后一点还请大家原谅,老师们投稿后,都非常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回复的。除非这个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会在稿子审定后通知你,或发用稿通知。这是投稿的基本常识,由于时间关系先简单跟大家说说,挂一漏万。其他有什么,会后再交流。接下来,我要说说“稿”,怎么写稿,什么样的稿才能入编辑们的“法眼”。我确实很想和老师交流这个问题。我们刊物每天的来稿量很大,但不需要怎么修改,拿来能用的不算太多。原因在哪里?我一直在想。原先当老师,或做教研员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感觉。走出来再看,看出点问题:咱们教育系统内部的论文喜欢求全、求大。喜欢追求宏大的题材,喜欢新名词,新概念。我们的文章通常是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样的题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说透的;或者一个不知所云的标题,如《文化生命的课堂》,听上去更像一本书的名字。文章什么样呢?必定有小标题一二三四五个,没有五个,至少也得凑齐三个。字数相等,句式相同。为此,少不了一番推敲,颇费些工夫。很多小标题放到哪篇文章用似乎都可以。框架搭好开始填内容,我之所以说“填内容”,就有“填空”的意思在里面。为了既定的框架填内容,甚至为了框架凑内容,而非为了内容结构文章。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四平八稳,不鲜活、不灵动,毫无生气,好像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说透,读起来味同嚼蜡。一些老师写例谈类的文章,有时候仅仅以一节课为例,也得弄出三、四个小标题,然后再把一个完整的课例一块一块地贴到这个标题下,再贴到那个标题下。课例变得支离破碎,好像都说了,好像都没说。原本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也被弄得面目模糊了。这样的文章,可读性差,编辑不喜欢。老师也最好不要写。即使教育部门论文评比需要,也尽量少写些,它会写坏自己的文风,耽误自己宝贵的生命时间。那么写什么?第一,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前面我说了,一些小标题往往是一些概念的表述。你提出这些概念,如果不用鲜活的事例来验证,那么这些概念什么也说明不了。鲜活的事例哪里来?从我们老师的实践中来,研究理论的专家也得向你讨教实践,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实践中你每时每刻经历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事例,为什么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呢?在这里,我想说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例子。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位德国著名汉学家的讲座,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让世界瞩目,他是一位值得中国敬重的人。那天他的报告是关于中西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文化差异,标题很有意思,好像叫“中国人不散步吗?”报告开场半个多小时,他一直在讲述他和中国人交往中,发现中国人都不愿意无目的地走路(散步)的事例。先讲在中国的校园里遇到的学生如何,再讲他的中国朋友去德国如何,类似的例子一个接一个,先生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不厌其烦地讲述一连串琐碎的细节,显得散乱而没有条理,全然没有通常所见的报告者无懈可击的推理和不断抛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难道这是一位大学者的研究?散步不散步能说明什么?这些个别的例子又能说明什么?看看他庄重严肃,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真有些诧异。然而,一个个细节,甚至细节中的细节,不断地叠放,镜头开始聚焦,共性的东西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文化中对待身体与精神的态度,在“散步”这一生活细节里得到印证。此刻的我,不能不随着他的讲述思想开去,头脑里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质疑,被激活,被开辟出一片片新的空间留待充盈。散步与不散步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孰优孰劣,这位汉学家直到报告结束也没有作结论。随后的交流,在座的很多学者从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些问题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不同学科在这里交错,“散步”的价值显现出来。研究,就此开始。这段场景我终身难忘。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研究,却鲜见这种针对细节的实质性研讨。更不用说我们空洞的,充斥着课程理论名词,甚至哲学名词,却鲜有说服力的语文教学论文,好像不这样,就无法显示我们学问的“高深”。学问在哪里?学问在细节中。哲学家叶秀山先生说:“没有细节,你的学问到底有多少就很难说,因为学问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概念名词。”事实就是如此,理论如果没有穿过这些细节,就无法真正抵达实践层面;而对理论的理解如果没有透过这些细节,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是纯粹的。历史学家陈春生先生提出历史研究要“回到历史现场”,他认为,真正深刻的有价值的研究作品,不是我们归纳出的所谓“特点”,不是主观臆想出的所谓“观点”,而是所能提交和呈现的个案,具体事件等等。听讲座回来,我写了篇随笔,名叫《散步与细节》,我说,研究文化的,能从“散步”这个寻常的生活细节着眼;研究历史的,力求“回到历史现场”去关注细小的具体事件,这应该给我们的新课程语文教学研究一些启示的。教学也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恰恰是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细节里,蕴藏着丰富的具有共性的观念或行为特征,如果我们能聚焦细节,放大细节,就可能使教学研究摆脱在理念的圈子里打转的窘困,走向实质性的突破。平凡的细节被理论穿越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理论,只有穿越了一个个细节,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真正的研究就从眼下的细节开始。老师们,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把你的细节用你的笔头表达出来,也许事例之后你没有说什么,但是,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文章首先要有鲜活的细节。第二,要实实在在地说理。一段时间,我们小语界兴起这样一种文风,文章中大量引用理论,堆砌概念新词的现象尤为严重。比如说,“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生命的精神欲求”之类,这些词语倒并非生造,而是一些哲学范畴的概念。我以为,不同范畴的概念拿到我们教育里面,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定要慎重,更不能滥用。当然,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教学问题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需要哲学的介入,会走向哲学层面的思辨。但是,哲学范畴的东西拿到教育实践里面,拿到教学当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自己也没弄明白,还要拿出来唬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既然如此,倒不如我们就来实实在在地说说道理,用最通俗的话,最朴实的话说道理。这一点我们的钱老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老师们可以去关注一下他们的文章。你们绝对找不到流行的新词汇和新概念,但是,他们说出来的道理却那么深刻,那么透彻。让我们看到了,读懂了语文最本真的东西。真正的大家的文章就是这样,读过朱光潜、丰子恺、季羡林、老舍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不是盛气凌人的说教,你要怎样,应该怎样,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长者在和你攀谈,商量,你看这样如何?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时髦的名词术语,我们用最朴实的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以最朴实方式呈现自己最本真的东西。昨天听我们严晓东校长说,我们的学校正在倡导“自己的课堂,本真的课堂”,这是做到点子上的。进而再倡导“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教风、文风势必相得益彰。倡导开门见山的文风,是我要说的第四点。虽然我们是语文教师,但我们的学科刊物还是以庄重理性的叙事研究风格为主的。有的老师文笔很好,擅长抒情,写文章一吟三叹,柔肠百转。但我们需要的大部分稿子还是开门见山为好,干干净净的文字最说明问题。有的老师读了许多理论专著,写文章时喜欢引用,我以为,理论的东西不要照搬,要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老师写文章,开头不说“《语文课程标准》云如何如何”,就没法说话。结尾的时候不说,“让我们一起在新课程的路上奋勇前进”,好像就没法收尾(笑)。而这样的文字在编辑看来,既不中用,又浪费宝贵的版面。肯定删掉——挤干水分。干干净净地说话,就像今天最后小周老师的说课: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我有几点新体会——直接开始说。开门见山、干干净净。这样的文字到了编辑那里,是赏心悦目的,是很“养人”的。投稿的事情就说这么多。有道是作文如做人。投稿也一样,透过稿子,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你这个人。我做过老师的,做过教研员,我不仅从一个编辑的角度看待一篇稿子,更从一个教师的角度看到你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情怀,看到你在课堂上的样子。读你的教学设计,教例反思,我仿佛身临其境你的课堂。当你讲述你的教学经历的时候,我仿佛能感受到你一颗真挚的心。穿越文章,我看你这个人,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真心地和大家交流,从你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真正发自内心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便能感受到你文章的温度,我能看文章背后一双热切的眼睛,一颗真挚的心。一定不能为了投稿而投稿,那样的文字再多再美再抒情,也挡不住文字背后一双冷冷的眼睛。老师们,让我看到你的心,看到一位老师捕捉到教学实践的智慧,急切和同行们分享,急切希望得到同行们帮助的热切的心。比投稿更重要的是养成动笔的习惯。武进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很好的读书的氛围,老师们的学养深厚,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但是,书读进去,内化之后,还要转化出来。否则你只能是个书篓子,你所读的书只能作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化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动笔。事实上,阅读就是思考,只有将阅读、思考的内容变成文字的时候,你真正才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把书里作者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系统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进而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去,获得再创造的快乐。昨晚临睡前我看的一本书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张文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教师,他教学,践行着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时常参加一些活动,作作讲演。但他更会静下来阅读、反思、写作。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反思的话,那么,他的灵魂是粗糙而躁动的,他的一生是飘零而混乱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有一句话说得更好: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老师们,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动笔的习惯,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时地记下来,你可能更多地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灵魂,在丰厚的思想积淀中,体会一份来自灵魂的充满希望的沉静与安详。第三,养成动笔的习惯很重要,和编辑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我这样的编辑交朋友(笑)。这么说,是觉得在跟星辰几位老师交谈时,我们共同捕捉教学中的智慧。比如,金磊老师对语文课上的一些所谓“非语文”问题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就跟我聊聊。我就说,金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就把这点写下来,咱们在刊物上做个茶座。这个茶座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和何江燕老师聊,她说,朱老师,我觉得“文本研读”很有意思,我也写了几篇“教材研读”的文章,不知道这样读可不可以。我听她一说,觉得何老师研读教材的角度很新,于是很快刊出了她的研读。周艳霞老师在一次闲谈中,和我谈到了最近一次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我觉得这样一种教学比较,更能体现备课研究的过程,内容的可信度和形式的操作性都能给更多的语文备课以启发。于是我立即约周老师写出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刊用了这篇文章。大家一起聊一聊,一起共同揣摩,这样你的文章可能写起来更有目的性,也能较快地在刊物上刊出。同时,也能通过和编辑的交流,你了解到现在整个学科界在关注什么,刊物正才策划哪方面的稿子等等,如果这方面我正好有所思考,和编辑交流一下,按照要求写一写。这绝对没有开后门的意思(笑),写得不好照样不用。不过,如果星辰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要向我投稿,我看见稿件上写着星辰学校某某向朱老师投稿,我感情的天平是会向这边倾斜的(笑)。最后,非常感谢大家。我更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能成为一个平台,为星辰实验学校做一点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有这么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团队,有这么多洋溢活力的老师。我想,一方面,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另一方面,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更需要放开自己。你想成长吗,首先你要向大家敞开自己。开放的心态是获得成长的前提。就像我今天,不管我说的观点对也好,错也好,我站在大家面前了,我向大家敞开自己了。我真诚地和大家交流,激起思想的火花,而我便在这样的火花中得到淬炼。我也希望星辰学校的老师向我,向更多的同行敞开你们自己。谢谢大家!
㈣ 世界汉学中心在西方吗
汉学”这个词就决定了它的研究中心在西方,因为汉学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用的称呼,中国人自己叫国学。
㈤ 短篇漫画怎么投稿
黑白不是问题,重点是铅笔稿件的话.....杂志社一般是不会要的,主要是怕不清晰,如果用笔重,质量好,也能斟酌斟酌。如果是用心花的画,总会有人要的,对自己有信心!
投稿的方式有很多种啊,邮政寄过去,或者有e-mail邮过去(这种方式称作电子投稿),前提是知道地址或邮箱。
我这有几个漫画杂志的投稿地址,你可以试一试,注意!他们都是不会退稿件的,所以,寄去前有复制几分,否则你的漫画就一去不回啦~~~
《漫迷》 地址:北京市朝阳路东苇路9号鑫兆佳园35号楼302 邮编:100024
网络投稿:[email protected]
《漫友》广州市建设大马路邮局0405信箱 (510060)
漫友·漫画100组或漫友·动画100组收
还有是《知音漫客》,他还想只接受网络投稿。你可以去他的网站看看。
㈥ 世界汉学的内容简介
《世界汉学(2009秋季员)》内容简介:“汉学”之与“世界”相关,是题中本有之意:究其终极,汉学作为一门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学问,本是一门“世界”的学问——汉学学科的传统主体乃是中国本土学术圈之外的其他文化中人(当然也包括海外的华夏苗裔),汉学的话语场域,主要发生在中国本土之外。汉学历史上的诸种研究范式,也都是在异文化的背景中形成。
㈦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汉学热,在国外学习汉学最正宗权威的机构名字叫做
3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2007”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世界性汉学大会,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这次大会吸引了70多位国外著名汉学家及数百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教授。会议就“中国形象”、“汉学定位”、“汉语国际推广”等议题展开对话。据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察白乐桑介绍,在短短6年时间里,法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法国学校开设的其他4门外语课的学习人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周质平也介绍,2005年至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选学汉语的学生人数增加了50%,上升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位。
过去,学习汉语的法国人大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悠久、高雅的文化,学中文仅仅是凭兴趣;而现在,许多人不仅出于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好奇,也为了自己将来就业、事业的发展等原因开始学习汉语。巴黎的街头打出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
为更好地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已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发展人类多元文化,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
文化魅力为汉语热升温
汉语热首先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分不开的。只有中国经济实力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世界才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市场能给别人提供机会的时候,人们才会重视你的语言,想了解和研究你的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日渐严重的人类精神危机,人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华夏文明不仅有着深厚根基和悠久传统,而且有着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文明以“和”、“合”以及“道法自然”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人类的智慧,对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困境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天人合一”,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自身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悬挂在联合国的大厅上。现在西方很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站到了科学的尖端,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并且提出了人类应该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未来的世界不是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那将会是全人类的悲哀。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符号,海外人士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所吸引,汉语热的出现才成为可能。汉语热折射出中华文化宝库的灿烂光辉,还有待更多地挖掘和发现。
如何使汉语热成为一个长期现象?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杨富雷在“世界汉学大会2007”上说:“‘汉语热’是个很简单的词,应该让外国人学习汉语变成一种长期趋势、一个持续过程。”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基础的当然是从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开始。为了让汉语更好地推广出去,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把汉学热变成一种长期趋势、一个持续过程持久进行下去,我们能做什么呢?
其一、重视汉语教材的编辑出版,重视汉语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目前国际汉语教材普遍存在观念陈旧、数量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汉语国际推广的教材在编写时要针对不同对象编写适合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汉语教材,教材要分级别,考虑使用对象,既有针对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教材,也有针对成年人的教材,要编辑出版多媒体教材,以便于需求者用MP3、网络等手段学习。5月17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美国耶鲁大学确定合作开发一套适合外国人学习的汉语教材《环球汉语》(ISpeakChinese),主要面向国外大中学生,最终在全球范围建立一个汉语学习的统一品牌。对汉语师资严重短缺问题,国家已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以扩充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
其二、提高作品的翻译水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4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上表示,作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翻译工作直接决定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也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翻译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外国读者对我国文化接受的程度翻译工作是推进中国文化更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环节。
其三、继续办好孔子学院。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计,全球孔子学院的数量到今年底将达到200所,如何确保这些学院的汉语教学质量,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其四、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国年”活动,让更多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中国。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服饰、饮食、风俗、文化等并进一步激发学汉语的热情,通过相互交流,促进双方更好地理解与合作,在国家之间、民众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总之,要让汉语热持久下去,让西方真正了解中国,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以及中外交往的频繁程度。
㈧ 全球汉学热将持续到什么时候
3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2007”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世界性汉学大会,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这次大会吸引了70多位国外著名汉学家及数百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教授。会议就“中国形象”、“汉学定位”、“汉语国际推广”等议题展开对话。据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察白乐桑介绍,在短短6年时间里,法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法国学校开设的其他4门外语课的学习人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周质平也介绍,2005年至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选学汉语的学生人数增加了50%,上升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位。 过去,学习汉语的法国人大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悠久、高雅的文化,学中文仅仅是凭兴趣;而现在,许多人不仅出于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好奇,也为了自己将来就业、事业的发展等原因开始学习汉语。巴黎的街头打出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 为更好地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已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发展人类多元文化,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 文化魅力为汉语热升温 汉语热首先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分不开的。只有中国经济实力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世界才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市场能给别人提供机会的时候,人们才会重视你的语言,想了解和研究你的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日渐严重的人类精神危机,人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华夏文明不仅有着深厚根基和悠久传统,而且有着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文明以“和”、“合”以及“道法自然”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人类的智慧,对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困境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天人合一”,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自身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悬挂在联合国的大厅上。现在西方很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站到了科学的尖端,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并且提出了人类应该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未来的世界不是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那将会是全人类的悲哀。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符号,海外人士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所吸引,汉语热的出现才成为可能。汉语热折射出中华文化宝库的灿烂光辉,还有待更多地挖掘和发现。 如何使汉语热成为一个长期现象?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杨富雷在“世界汉学大会2007”上说:“‘汉语热’是个很简单的词,应该让外国人学习汉语变成一种长期趋势、一个持续过程。”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基础的当然是从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开始。为了让汉语更好地推广出去,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把汉学热变成一种长期趋势、一个持续过程持久进行下去,我们能做什么呢? 其一、重视汉语教材的编辑出版,重视汉语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目前国际汉语教材普遍存在观念陈旧、数量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汉语国际推广的教材在编写时要针对不同对象编写适合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汉语教材,教材要分级别,考虑使用对象,既有针对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教材,也有针对成年人的教材,要编辑出版多媒体教材,以便于需求者用MP3、网络等手段学习。5月17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美国耶鲁大学确定合作开发一套适合外国人学习的汉语教材《环球汉语》(ISpeakChinese),主要面向国外大中学生,最终在全球范围建立一个汉语学习的统一品牌。对汉语师资严重短缺问题,国家已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以扩充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 其二、提高作品的翻译水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4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上表示,作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翻译工作直接决定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也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翻译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外国读者对我国文化接受的程度翻译工作是推进中国文化更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环节。 其三、继续办好孔子学院。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计,全球孔子学院的数量到今年底将达到200所,如何确保这些学院的汉语教学质量,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其四、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国年”活动,让更多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中国。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服饰、饮食、风俗、文化等并进一步激发学汉语的热情,通过相互交流,促进双方更好地理解与合作,在国家之间、民众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总之,要让汉语热持久下去,让西方真正了解中国,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以及中外交往的频繁程度。
㈨ 世界汉字大会扩展汉学的外延,有何意义
世界汉学大会是由孔子学院总部暨国家汉办与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世界性汉学家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汉学大会旨在通过“汉学”搭建国际交往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合作,以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