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图书出版
1. 关于中国数学家故事方面的书
《女数学家传奇》 徐品方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9.50元
例如
筹算女杰王贞仪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会女前辈高扬芝
高扬芝(1906-1978 ),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系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学的美。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迷宫的正确道路。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芝出席了大会。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纪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第一位数学女博士徐瑞云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数学系的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当时数学系的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的数学博士指导老师。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的关门弟子。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的热传导问题的傅里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的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的创建数学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的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的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的名著《实变函数论》。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一位女数学院士胡和生
胡和生于1928年出生在南京市一个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她从小耳濡目染,聪明好学,画感、乐感很强,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读小学和中学时,她不偏科,文理兼优,这些对她后来从事数学事业帮助很大。
胡和生虽然爱好广泛,但她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位画家,而是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抗战胜利以后,胡和生考进大学数学系,1950年毕业,又报考了浙江大学著名数学家、中国微分几何创始人苏步青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52年院系调整,苏教授与她转入了上海复旦大学。复旦是以苏步青为首的我国微分几何学派的策源地,人才济济,加之老一辈数学家的鼓励指导,同行的互勉竞争,托着这颗新星冉冉升起。
胡和生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在微分几何领域里取得了系统、深入、富有创造性的成就。例如,对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问题,她发展和改进了法国微分几何大师嘉当等人的工作。19 60-1965年,她研究有关齐次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的问题,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空隙性的一般有效方法,解决了六十年前意大利数学家福比尼所提出的问题。她把这个结果,整理在与自己的丈夫谷超豪合著的《齐性空间微分几何》一书中,受到同行称赞。她早期在我国最高学术刊物之一《数学学报》上发表了《共轭的仿射联络的扩充》(1953年)、《论射影平坦空间的一个特征》(1958年)、《关于黎曼空间的运动群与迷向群》(1964年)等重要论文。至今,她发表了七十多篇(部)论文、论著。她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建树,成为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和知名度的女数学家。她的一些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她撰写的专著《孤立子理论与应用》,发展了“孤立子理论与几何理论”的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2年,胡和生与合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4年起担任《数学学报》副主编,并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9年被聘为我国数学界的“陈省身数学奖”的评委;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至今选出来的数学家院士,只有胡和生一人是女性。
华裔算杰张圣蓉
张圣蓉1948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出生不久便随父母到台湾居住。她从小聪慧,喜爱读书,对数学情有独钟。张圣蓉中学毕业后考入著名的台湾大学数学系,1970年获学士学位。她不满足于此,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函数”是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一位著名数学家说过“函数概念是近现代数学思想之花”。它的产生、发展实质上反映了近现代数学迅速发展的历程,同时也与函数论、解析数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张圣蓉选择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前沿分支之一“函数论”作为攻读对象。她的导师是一位著名的函数论世界大师,她要同函数论专家一道去摘取函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1974年,张圣蓉获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从此在美国从事函数论的研究工作。她对函数论中复平面上的解析函数、多复变函数以及有界函数的解析函数的逼近等高深领域都有涉猎,1976年,28岁的张圣蓉通过对道格拉斯函数的研究撰写了世人没有发现的这类函数特征的论文,这为第二年著名数学家马歇尔解决著名的道格拉斯猜测铺平了道路。张圣蓉一鸣惊人,1977年又撰写出另一篇令函数论专家惊叹的论文,证明了马歇尔攻克道格拉斯猜测中的一个未发现的难题。在清一色的男数学家主导的函数论领域,她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2. 关于出书的问题
现在,自费出书已经不再是件神秘的事。
如何自费出书呢?越来越多的自费出书的方式和途径,让任何人出版自己的作品都成为可能,并且由此应时而生的自费出书代理公司,让这种可能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有高品质的保证。
自费出书,也同样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的正式出版物,因此,要经过选题申报、三审三校等严格的步骤,在出版社通过选题配发书号后,还需要进入正规的印刷程序,最后才能有具备完整形态并且符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的图书出来。但是,虽然步骤看似并不复杂,但每一个环节,对于没有参与过的作者来说,也是比较麻烦的,如果要想弄得清楚明白,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目前代理公司的出现,为作者省去了相当多的繁琐的工作。作者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摸清出版流程,了解出版社的程序,包括最后找设计公司印刷厂之类的,而只需要将全部的书稿交给代理公司,并将相关的个人说明提供清楚,其他的工作就都将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好的出版代理公司,不仅应该为作者提供全套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整个书稿的参与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书稿性质提供多种出版方案,选择最为经济简便的方式。在策划过程当中,从设计到整体的文字策划,都可以提供专业的方案,以求使书稿最大限度地达到形态和内容的高度切合,并最大限度地追求高品质高品位。
更为具体地说,想要自费出书的作者,在找到一家值得充分信任的自费出版代理公司时,最好是对自己的书稿作多一些的准备,包括书稿的完整内容,书稿的性质,作者的情况,作者自己对书稿最后的形态,后期发行的想法,都考虑充分,并将自己的想法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自费出版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提供出版方案,并向能够出版此类书的出版社申报选题,最后再由自费出版代理公司来完成全部书稿的出版工作,直至印刷成书,送达作者手中。
费用基本就包括:书号管理费,审稿费,代理服务费,设计排版费,印刷费。
怎样出书?
随着自费出书热潮的到来,出书的途径由原来作者投稿或者出版社约稿出版常规书,发展为出版社自费书与常规书并重,因此,出书的方式更为方便灵活,出版物的品种和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以往市场不太好的书稿,现在也都有了面向读者的机会,由此很多自费书由小众走向了大众,并且有的还成为畅销书,这确实是自费出书为文化和思想的繁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怎样出书,目前在出版社还是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侧重,针对的书稿也不尽相同,找对了途径,才能找到最为便捷的方式。
先说常规书。出版社出版常规书,也就是作者不付钱,还可以获得报酬的书,考虑的是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当然是重中之重,一本社会效益好的书,即使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地差,出版社作为传播文明和提升精神的重要阵地,需要也应该出版,这是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的贡献,也是社会付与出版社的使命。除此以外,出版社对一般图书,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经济效益。由于出版社性质、传统、市场流行甚至编辑的个人偏好,都不尽相同,有相当数量的书稿被出版社舍弃,不是书稿本身质量的问题,而是由以上多种因素决定的。很多图书虽然有尖锐甚至的闪光的思想,有高卓的艺术品位,一方面可能是受众群体比较小,市场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很大的可能,也因为书稿本身并不是太符合出版社的风格。出版社也会有长期和短期的战略,一个时间内大力发展什么类型的图书,也是出版社的一个战略方针,适合的书很容易就得以出版,不适合的书稿,即使再好,也很难得在这个出版社通过。
因此,具备相当高的水准的书稿,也不妨多试几家出版社。对于这类书稿来说,关键问题不是好不好,而是适合不适合。
不过,自费出书,情况就灵活得多了。自费出书,出版社没有纳入市场发行的常规选题之内,因此,图书的经济效益就不是主要的考虑方面,这时,一本高品位高质量的书稿,它的出版就不再会遇到诸如“市场不佳”“受众面小”等等瓶颈。所以,自费书和常规书,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对于一定的市场环境,一定的时期来说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也正是有了这两种最最基本的出版方式,我们的图书市场以及精神生活,才得以如此繁荣。
自费出书在目前潮流所向的情况下,已大大降低了作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变得方便快捷,也由于专业的自费出版机构的出现,自费出书的周期变得非常短,整个出版过程都井然有序并且相当紧凑。
自费出书,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常规出书有所不同,更为便捷,但与常规书一样,都是受国家出版部门管理的,所以有些程序必不可少。
具体说来自费出书流程如下:
一、当作者完成书稿,并对书稿有一定的想法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书稿的基本情况告知一家专业的自费出版代理公司,双方可以协商出版方案。
二、当出版方案商谈定下以后,作者将完整的书稿以及作者简介交于自费出版代理公司,由公司帮助作者完成选题申报工作。这个工作对于任何一部书稿来都是相当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无论什么书稿,只有通过了出版社的选题论证,才可能得到出版社的批准,最终才能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出版发行。
另外,只能通过了选题,才能保证这部书稿是确信无疑可以出版的,任何人或者公司在刚刚拿到书稿之时或者还未拿到书稿时就大包大揽,保证可以出书,也是一种不负责的承诺,因为书稿的审稿权最终是由出版社来行使的。
三、书稿通过选题后,就需要将原始的文字或者图片通过设计排版加工成具备成熟形态的书版。这个工作包括图书内文的排版设计,封面设计等。这些由作者最后校定的书稿,即清样最终还要交由出版社进行最后的签字发稿。
四、当出版社配发了中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和书号后,整个书稿的基本工作就已完成,由负责设计排版的公司出菲林片。
五、交付印刷厂印刷成书。最后送达作者手中。
六、进入流通发行环节。
基本的自费出书流程和步骤就是这样的,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家专业的自费出书代理公司,然后把书稿交给公司,就可以等着拿到成书了。
当然,其间也需要作者的一些参与,例如装帧设计上的意见、印刷上用纸以及工艺的选择等等,都是由公司提供方案,作者来选择。这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往往很多作者都愿意以大量的精力参与其中,毕竟一本书,是作者的心血凝炼而成,看着它历经千锤百炼最后闪亮出炉,也是人生一大快慰。
自费出书目前在整个图书出版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目前潮流所向的情况下,自费出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自费书品质的提升,人们的偏见与误解也已大大消减。同样大大消减的,是自费出书周期,即自费出书所需要的时间。
出书,从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术业有专攻,作者可以在个人领域内创作出精彩之作,但在出版环节,这些工作,最好是交给专业的自费出版机构来完成。专业的自费出版机构由于长期从事出版事业,熟悉了解出版流程以及各出版社的情况,可以为每一部书稿都量身打造出版方式,将这些作品变成图书,并让它们以完美的姿态闪亮登场。
自己的作品当然希望能早早与读者见面,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所以说,自费出书,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常规出书有所不同,更为便捷,但并不代表自费出书就可以不遵循出版程序。因此,自费出书也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周期。
不同于常规图书,自费书在很多环节上,都可以做到尽量简化,因此时间大大减少,常规书半年一本已不算是速度缓慢,自费书最快的也有月余的时间,这也是在书稿本身没有问题,各环节都相当紧凑的条件下。图书毕竟是相当特殊的产品,所以出版上追求周期短是一方面,最为重要是还是在图书的品质。
一本书毕竟凝结着作者的心血,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这种劳动的创造,只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不在细节上下足工夫的做法,都是不对书稿的不负责。
很多作者以出书的迅速与否来判断一家自费出书代理公司的优劣,这样是非常片面的。一个公司的好坏,不在于帮书稿找到出版社和印刷厂,让它匆匆面世,最重要的,是要为作者的思想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载体,让思想因为形态而闪亮,让形态因为思想而不朽。当然,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往往很多书,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时期内的迫切需要,所以我的观点并不是不顾速度,而是不要让速度超过一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出书时间的迅速,同样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尽力提升品质。这两方面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而以速度为出发点,对于需要用自费书来评职称或者其他方面用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自费书,都是作者对自己思想或者艺术创作的一个总结,这样的书不太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对于这类书稿来说,何不细细打造,好好琢磨?
一本书是否是正规的合法的出版物,书号是最关键最直接的反映。书号是一本书的身份证,一本书只有具有了国家正规的书号,才能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书,可以具备书的一切身份特征,比如可以定价,可以有版权页,可以进入市场发行等……如果一本没有书号的书进入销售环节,那就属于非法出版物。
买书号和卖书号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图书本为是特殊的商品,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只有符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的图书才能得以出版,这样才能保证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而不会让品质低下精神恶俗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人民的精神生活。书号通过国家审批发放给出版社,由出版社行使审稿权,才能保证图书这种特殊商品的品质,而买卖书号逃避了审核,将图书与其他物质产品同等对待,出版社则放弃了对图书的质量把关,是忽视了图书这种特殊商品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影响。国家通过对书号的管理来具体对所有出版物进行管理。
因此,无论图书是以出版社常规形式出版,还是通过自费出版的形式,能获得批准出版,也就是出版社给图书审定书号,都必须是经过出版社的正规审稿程序,符合国家出版图书的各种法律法规。自费书所交纳的书号费,只是出版社收取的管理费用,也是出版社对图书负责的一种形式,绝对不是买卖书号的关系。
自费出书也是需要出版社完成三审三校的,因此也是出版社出书的一部分,受到出版部门的严格管理,只是因为特殊的情况,例如发行量小,发行范围窄等,也一般图书有所区别,而本质上也是出版社的出版物,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所要负责的方面,与任何同书都是相同的。
任何个人和机构,都没有可能在对书稿没有了解的情况下保证图书是否能够得以出版。任何不经过出版社正规程序的选题论证的书稿,是不能获得书号的,在选题论证前保证书能出版,都是不负责的说法。中华自费出版网以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操作,对于任何一部书稿,都会严格地遵守出版程序,以保证所出图书的合法性以及品质。
附:书号小常识:原来我国的书号是10位,以7打头,目前我国书号已升至13位。
自费出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自己的作品可以找到一种适合的载体,并闪亮登场的时候,最最欣慰的,莫于过作者了。
但目前,对于作者个人来说,如果没有长期从事出版,想要自费出版一本书还是比较麻烦的,主要是时间上花费很大。要摸清楚自己的书稿适合什么出版社出版,如果进入出版流程,都是个很繁琐的事情。但目前有一些自费出书的代理机构,由专业的出版人策划人来操作,作者就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自费出版虽然一直与常规出版并存,但是也是到了最近,才发展迅速,比重慢慢上升,成为出版非常重要的一块,所以有很多对自费出版理解上的偏差和不成熟的看法,也在所难免。
就自费出版,很多观点认为只要花钱,什么书都可以出。这当然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无论是什么书,都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内容都要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书,是绝对不能出版的。
另外,自费出版的图书,其著作权方面必须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作者必须保证是该著作的著作权人,因此,同样作者的著作权也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也无权侵犯。有些偏见以为,能自费出书就不错了,哪管这些,或者认为保护自费出书作者的著作权并不重要,都是错误的观点,往往还有很多作者也同样不太重视自己的著作权,这些都是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著作权赋予作者的一切权利,无论是怎么样出书,作者都完全享有。
由此也提醒作者,在自费出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应该与出版社签定的著作权合作以及与代理公司签定的代理合同,都要认真签订。自费出版问题在于,不光是要把书做出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各方面环节都规范,这样也可以避免后期出问题。
3. 能推荐几本了解中国美术史的书籍吗
中国美术史方面书籍
一、 文献史料
目录之书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版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丁福保、周青云编《四部总录艺术编》。从传统文献分类的方法出发,将书学画学文献目录的范围扩展至法帖、版画,收书数量也由《解题》的860种扩大为1500种。
卢辅圣:《中国书画文献索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晖、贾俊侠:《先秦秦汉史史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工具书: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经韵楼本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李孝定编著:《甲骨文集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版
丛书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新版20卷,上海书画出版社
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各时期史料
(一)先秦
(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宋淳熙二年刻本。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徐鼎纂辑,王承略点校解说:《毛诗名物图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宗荣:《战国绘画资料》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二)两汉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
晋张华:《博物志》,清指海本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俞剑华等:《顾恺之研究资料》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姜亮夫:《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四)隋唐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毕斐:《<历代名画记>校笺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明王氏画苑本
陈高华:《隋唐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陈清华:《王维年谱》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五)五代宋辽金
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佚名:《宣和画谱》台北故宫博物院1971年景元大德吴氏刻本
(宋)佚名著,俞剑华注译:《宣和画谱》江蘇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宋)郭若虚著,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宋)邓椿著,黄苗子点校:《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宋)黄休复:秦岭云点校:《益州名画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六)元
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
孙国彬:《元四家年表》,《朵云》第47期,1997年版
宗典:《柯九思史料》上海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日】近藤秀真、何庆先:《图绘宝鉴校勘与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七)明
明黄成著,明杨明注:《髹饰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永顺主编:《董其昌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单国强:《戴进年表》,《朵云》第61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八)清
张升编著:《王铎年谱》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
童一鸣:《王时敏年谱》,《朵云》第46期,1997年版
李志钢:《程邃研究》,《朵云》第46期,1997年版
陈三弟:《程邃之交游考议》,《朵云》第46期,1997年版
二、 图录
邵宇等:《中国美术全集》(全60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金维诺等:《中国美术全集》(新版全51册),黄山书社2010年版。
耿宝昌等:《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全60册),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全四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绘画卷》中国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有光盤)
周积寅,王凤珠:《中国历代画目大典》(全4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乃栋:《中国书法墨迹鉴定图典》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张正明,邵学海主编:《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全6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三、 考古与文物鉴定资料
历年期刊:
《考古》
《文物》
《中原文物》
《江汉考古》
《故宫博物馆院刊》(北京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文物月刊》(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学术月刊》(台北故宫博物院)
单行本: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丝绸工业公司文物研究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半坡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左江岩画》,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四、 美术史研究成果
相关学科通论
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史》(8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12卷本)齐鲁书社、(香港)明天出版社
彭德:《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高居翰,【台湾】李渝译:《中国绘画史》雄狮美术图书股份公司1985年版
于非闇:《中国画色彩研究》,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
王定理:《中国画颜色的运用与制作》,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3年版。
蒋玄佁:《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版。
杨仁恺:《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杨泓、郑岩:《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淳著:《考古学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科林·伦福儒等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张舜徽:《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2004年版
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卢嘉锡总主编,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诸葛铠:《墨朱流韵:中国古代漆器艺术》,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格罗塞著,蔡慕晖等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综合研究
[德]雷德候著,张总等译:《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美】杜朴,【美】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李松:《土木金石:传统人文环境中的中国雕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美】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年代分类研究成果
先秦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马承源:《商和西周的金文》,《书法》1981年第2期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袁德星:《商周时代的绘画概念》,《台北故宫博物院院刊》1974年版
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至第4期
史树青:《我国古代的错金工艺》,《文物》1973年第6期
郭沫若:《关於晚周帛画的考察》,《人民文学》1953年第12期
蒋玄怡:《长沙楚民族及其艺术》上海古籍书店1949年版
孙新周:《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
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文物》1981年第12期,
彭德:《屈原时代的一幅情节性绘画--荆门楚墓彩画《王孙亲迎图》》,《文艺研究》1990年第4期。
【日】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秦汉
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考古》1965年第2期
金维诺:《秦汉时代的壁画》,《美术研究》1980年第1期
孙作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考古》1973年第1期
孙作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考释》,《考古》1973年第4期
周士琦:《马王堆汉墓帛画日月神话起源考》,《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期
王今栋:《南阳汉画像石研究》,《美术》1984年第3期
李亚东:《秦俑彩绘颜料及秦代颜料史考》,《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美]巫鸿著,杨柳等译:《武梁祠》,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巫鸿著,施杰译:《黄泉下的美术》,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 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沈寿:《西汉帛画《导引图》解析》,《文物》1980年第9期。
陈振裕:《楚国车马出行图初论》,《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版
魏晋
邹清泉:《顾恺之研究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11版;
杨新:《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阮璞:《谢赫“六法”原义考》(上、下),《美术史论》1985年第5、6期
徐书城:《山水画起源辨》,《美术史论》1982年第2期
陈传席:《山水画与玄学》,《朵云》第5辑,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沙孟海:《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书法》,《中国书法》1985年第4期
金维诺:《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文物》1960年第7期
隋唐
金维诺:《阎立本与尉迟乙僧》,《文物》1960年第4期
杨仁恺:《簪花仕女图研究》朝花出版社1962年版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滕固:《唐宋绘画史》,《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承名世:《论孙位<高逸图>的故事及其与顾恺之画风的关系》,《文物》1965年第8期
【台湾】蘇莹辉《院藏随画两轴析论-兼谈成陀罗在莫高窟凿窟造像的相关问题》,《故宫学术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83年冬季号)
【台湾】陈葆真:《图画如历史: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研究》,《美术与考古》(上册)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黄苗子:《吴道子事辑》,《中国画研究》第二辑
【台湾】佘城:《唐代画坛奇杰李邕和他的书法艺术》,《故宫学术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83年冬季号)
五代宋辽金
令狐彪:《宋代画院画家政治地位与待遇》,《中国画研究》(第1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美】谢柏轲:《一幅古代作品(<溪岸图>)的现代释读》,《朵云》第58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美】姜斐德:《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中华书局2009
赵广超:《笔记清明上河图》三联书店2002年版
【台湾】王正华:《<听琴图>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画风格与意义网络》,《美术与考古》(下册)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台湾】彭慧萍:《“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画史想像》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
元代
【台湾】嵇若昕:《王冕与墨梅画的发展》,《故宫学术月刊》第二卷(1983年秋季号、冬季号)
元代:
【美】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1368》三联书店2009年版
卢辅圣主编:《倪瓒研究》,《朵云》第6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洪再新:《元季蒙古道士张彦辅<棘竹幽禽图>》,《新美术》1997年第3期
【美】文以诚:《王蒙<青卞隐居图>中的个人家境与文化类型》,《朵云》第65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文以诚:《关於元末山水画受10世纪风格影响之新论》,《朵云》第65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明代:
【美】高居翰:《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美】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台湾】江兆申:《从唐寅的际遇来看他的诗书画》,《故宫学术月刊》第二卷第二期(1983年冬季号)
【美】何惠鉴:《董其昌对历史和艺术的超越》,《董其昌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美】方闻:《董其昌和艺术的复兴》,《董其昌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日】铃木敬:《戴进的绘画风格》,《朵云》第61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皮道坚:《吴伟研究》,《朵云》第61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台湾】石守谦:《浙派画风与贵族品味》,《朵云》第61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英】柯律格:《明代图像与视觉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清代:
【美】乔迅著,邱士花译:《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美】高居翰:《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的自然与风格》,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单国霖等:《扬州画派研究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徐邦达:《龚贤生平及其考订》,《朵云》第63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美】张子宁:《龚贤与髡残》,《朵云》第63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五、 美术史研究方法:
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台湾】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邓福星:《美术史研究方法刍议》,《朵云》第5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邵大箴:《美术史论研究随想》,《朵云》第5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凌利忠:《明清画学著述的反思与启示》,《朵云》第5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薛永年:《美国研究中国画史方法述略》,《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陈池瑜:《黄宾虹对中国美术史学的贡献》,《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李淞:《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洪再新:《中国绘画史学的叙事模式》,《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黄专:《阮璞画学研究中的实学传统》,《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美】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方法论》,《朵云》第5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台湾】石守谦:《中国绘画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朵云》第52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台湾】石守谦:《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再现论述模式的省思》,《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美】方闻:《西方的中国画研究》,《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日】古原宏伸:《日本近八十年来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朵云》第67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4. 有哪些代入感强情节精彩的书
阅读时,你是属于代入感比较强的那一类吗?
代入感,能够带给人全新的阅读体验,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欲罢不能。
下面这5本书,情节十分精彩,故事引人入胜,能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
作者简介:玛丽亚·杜埃尼亚斯,西班牙女作家。
内容简介:裁缝姑娘希拉,命运一夕之间改变,涉入政治、谍战、阴谋、冒险……
推荐理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倾情推荐:一部充满阴谋、爱情、神秘和柔情的神奇小说。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5. 深圳有哪些出版社
不能告诉你,不然你会抢饭碗,呵呵,开玩笑
最著名就是海天,其他都新开的
6. 《古董局中局》中,老朝奉到底是谁
《古董局中局》至今已经开始播出第二季了,可是观众们还被绕得云里雾里,根本猜不出来哪个是老朝奉。弹幕里成了看啥都像老朝奉,板凳是,花瓶是,随便来个老太太老头都是。反正除了许愿不是,谁都有可能是。但是经过网友们的层层分析,最终认为这三个人最有可能:一个是沈云琛(她是小说中的老朝奉),一个是黄克武,一个是刘一鸣。
当然了,虽然老朝奉是谁已经成了大家的执念,但是我们仍然不要忘记去关注剧情,太过纠结故事里面的人物,那就算是着了作者和编剧的道了。
7. 凤歌写了哪些书一共有多少都在哪可以下到
凤歌,本名向麒钢,重庆奉节人氏,大陆武侠著名作家,杂志编辑,今古传奇暨黄易武侠文学一等奖得主。代表作品《昆仑前传》、《昆仑》、《沧海》。1977年8月出生于夔州古城,游学天府之国,而今寄居江城武汉,编稿为生,常自恨才拙,笔耕五载,未敢疏懒,然仅得《昆仑》一部,《曼育王朝》半部,科幻短篇若干。负登天之志,乏兰台之才,虽信大道酬勤,惜乎知易行难,聊以自解而已。
清韵书院凤歌专栏中凤歌写到: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周·逍遥游》
这段话出自楚狂接舆之口,时人惊怖其言,认为“大而无当,往而不返”,“犹河汉之无极。大有径庭,不近人情。”
但我崇拜,崇拜“大而无当,往而不反”的想象,也渴望自己的思想突破一切的藩篱,“乘运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尽管与现实有所背离,“大有径庭,不近人情”。~8~
坦率地说,现实让我“惊怖”,现实之缰让思想的骏马失去了自由。我宁愿停留在历史,或者跃迁到未来,当然,仅仅是思想。武侠“惊尘溅血流千古”,它是对历史的想象;科幻是对未来的想象,它总是在和科学的巨人赛跑。所以,当我寻求思想寄托时,除了武侠,便是科幻了。
以上观点或许对了,也或许错了,但无论对错,我都只是一个普通的朝圣者,通过思想的原野,向姑射之山进发,这是想象力的旅程,每一次的举步,后脚融进了历史,前足则迈向未来。也许,我永远不会到达,但对地球上某个傻瓜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旅行,愉悦的荷尔蒙,构成了他前进的原动力。
2006年12月,凤歌凭借《昆仑》一书荣获武侠图书界最高奖项——今古传奇武侠文学奖一等奖。多家媒体评论,这基本确立了他作为大陆新武侠小说领军人物的地位。但是对于这一点,他自己却有点不以为然,“我不觉得有新武侠小说这个文学派别,可以说大陆这帮写武侠的年轻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受前辈大师的影响,拿我本人来说,我也是从模仿金庸开始的。而且因为年龄的原因,到现在没有哪个作者写作的年龄超过了5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想成为独立的派别是不可能的。只有15部作品的金庸都写了近20年的武侠,更不用说古龙、梁羽生这些有着数十部作品的作家了。因为我们没有有分量的作品出来,文学派别的存在是要靠作品来说话的。”
《昆仑》使得凤歌基本确立了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的地位,《沧海》则是凤歌全面超越《昆仑》的新作,是凤歌构建的“山海经”系列第二部,“山”是《昆仑》,“海”是《沧海》。《沧海》的出版是大陆新武侠出版的大事件。《沧海Ⅰ》、《沧海Ⅱ》上市一个月销量即突破10万,稳居各网上书店销售排行榜。《沧海Ⅲ》在四月中旬又将在全国火爆上市。
凤歌是谁?他生在三峡长在三峡,其长篇武侠小说《昆仑》卖了80万套,29岁就被读书界称为金庸后大陆武侠小说的领军人物,但重庆人对他却知之甚少。
他曾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痴,儿时的图书馆伴随奉节老城永沉江底。弱冠之年他离乡求学,却违背了父亲从政的期望,一不小心成为了写书、编书之人。
他彷徨过茫然过,深深体味到一个漂泊的文化人“白居不易”。他恃才东出夔门,潜心创作三年终得《昆仑》,自此一鸣惊人。
2月4日上午,凤歌履约来到重庆磁器口古镇。踩着石板路,穿行在低矮陈旧的民宅间,凤歌的步伐时而迟疑,时而灵异。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磁器口,也是为数不多的几次途经重庆城。
“一条仿古的街道,门挨门窗挤窗,每一个伸出的头颅都是在兜售商品,古人见了也会觉得滑稽,其实却很魔幻很动漫。”在一家临江的茶楼落座,凤歌说了一点感想,“我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人,不善于观察生活。写武侠小说原是为了娱乐,没想到会成功。从自己想写,变成为合同必须写,这两年我真正感到有些疲累。”
白帝城边一介书痴 图书馆里的守望者
对于这个生在三峡长在三峡的青年才子,重庆人并不太了解。
凤歌的家靠近老城的码头,下一百多级石阶就到长江边。此处江面很窄,江水湍急。两岸连绵的山峰直插云端,险峻而神秘。这里就是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发轫地,也是“夔门天下雄”的瞿塘峡起点。
“我是独子,虽然现在1.83米的个子,但小时体弱多病,同学都喊我病殃殃,还因为生病修学一年。”凤歌推了推眼镜,他说,自己小学五年级就近视300度,现已超过800度。
对于孩提时的生活,凤歌只能在记忆里寻找。县图书馆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上小学时他就在那里读完了四大名著。“县里去图书馆的人很少,周末经常就我一人。因实在冷清,有一天突然通知我图书馆关闭了,要我去还借阅的书。”
凤歌后来将读书的阵地转移到租书摊。每天放学后,他都到书摊看一两个钟头的书。冬天寒风刺骨,小手冻得红肿皲裂。妈妈心疼地为他打了一双毛线手套,但他嫌妨碍翻书页,经常不戴。后来将书租回家看,为了节省租金赶时间,经常等父母睡觉后,偷偷点起蜡烛看书,近视眼的度数就这样越来越深。
“什么叫如饥似渴,我直到现在,都只能在读书中体会。”凤歌有些腼腆地笑笑,“不管是什么书,哪怕是世界上最深奥、最枯燥的书,我只要看上十分钟,就能进入状态。”
上了四川大学,凤歌的阅读更如鱼得水,同学们送给他一个绰号:“图书馆最后的守望者”。他读完了诸子百家、各类史记和近百部世界文学名著。“最喜欢的书是《红楼梦》和《追忆似水年华》,起码读了十几遍。”
放弃公务员当记者 处女作是科幻小说
1997年,凤歌从奉节中学毕业后,考进四川大学学习行政管理。选择这个专业,凤歌说,纯属遵从父命。父亲兢兢业业一辈子,连续当了四届县劳动局局长,后又被评为全国劳模,是奉节有史以来仅有的两个全国劳模之一。父亲希望凤歌将来能像他一样,做一个踏实工作的公务员。
“父命不可违,但学了四年的行政管理,我才发现自己不是块从政的料。”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书籍,凤歌的视野和胸襟已逐渐开阔。2001年大学毕业,凤歌拒绝了父母要他回老家做公务员的安排,决定留在成都找工作。几番周折,他干上了记者。
在等待报到的过程中,凤歌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洗礼》。“当时仅仅是好玩,一边打电脑游戏,一边想写点文字,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完。”小说大约3万字,初稿花了10天时间。凤歌先将小说贴到科幻论坛上,接着又将小说投到了《科幻世界》杂志社,就再没理会,继续玩他的《星际》、《帝国》、《仙剑》和《龙珠》等拿手游戏。两个月后,《科幻世界》刊登了他的处女作《洗礼》。
上班半年后,国家整顿行业性报刊,凤歌所在的报社岌岌可危,人心涣散。对记者业务还没有熟悉,大学毕业才进入职场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凤歌自然感到茫然。
唯一的消解,就是写作。创作《洗礼》的过程,让凤歌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势。“写科幻小说太累,需要大量的科技素养作铺垫,而我是学文科的,这方面自然是缺陷。”但是,创作《洗礼》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善于讲故事。于是,他开始扬长避短地创作武侠小说。
一部《昆仑》洛阳纸贵 百万字挣回一套房
记者做不下去了,凤歌只好到成都一家出版公司做编辑。期间,奉节老城拆迁,家人移民新城,百废待兴,父母催促他几次回家乡发展。“那时我隐隐见到了一线曙光,大脑里有了一个庞大的武侠小说构思,那就是百万字的《昆仑》。”
在成都打拼期间,凤歌一直是租房住。父母每次出差来探望,见他辗转漂流,居无定所,自然十分忧虑。靠写书挣钱,能在成都买套新房吗?那时,不仅父母不相信,凤歌心里也没有底。
2002年,凤歌开始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昆仑前传-铁血天骄》,以金庸《神雕侠侣》中提及的“钓鱼城之战”为背景展开,“纯粹为了娱乐、搞笑,以游戏的态度开始写作。”因此,写作的进度非常缓慢,“高兴了写一点,传到网上,不高兴了就不写。对小说中的故事也无整体概念,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持续了三四个月,《铁血天骄》完成,有十几万字。
但《铁血天骄》在网上的反响出奇火爆,引起了武汉《今古传奇》杂志的关注。在应邀参加了该杂志组织的“华山论剑”笔会后,2003年2月《今古传奇(武侠版)》正式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过去做编辑。1个月后,凤歌带着他未完成的《昆仑》,还有他的新房梦,第一次走出夔门。
2005年初,110万字的《昆仑》开始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到年底结束时,每期杂志的发行量增长了约15万册,几乎翻番。同年10月,全套6册的《昆仑》在北京出版,截至去年底,总印数达80万套。《昆仑》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凤歌被“凤迷”们尊称为“凤大”,书中主角梁萧的生死悬念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烈话题,还有不少女读者为书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潸然泪下。
一部《昆仑》,凤歌共耗时三年。“有70多万字是在成都写的,后30多万字在武汉完成。我一般是晚上10点开始动笔,一直写到凌晨三四点钟,每天平均写两三千字,”他不嗜烟酒,每晚全靠两杯咖啡提神。
靠《昆仑》的稿费和版税收入,前年凤歌在成都二环附近购置了一套新房,价值40余万。今年初,他又从杂志副主编升职为主编。“新房钥匙刚拿到手,但人在武汉供职却无法去住,暂时作为投资了。”
“山海经”系列不写了 最想写中国的《魔戒》
记者:有人说你是先模仿金庸,并把突破金庸作为目标。
凤歌:一开始模仿金庸没错,金庸对我影响很大,因为他是唯一让武侠融入主流文化的武侠作家。而我写武侠小说的初衷,就是因为崇拜金庸先生。但是我们现在首倡“新武侠”,绝不是要“革金庸武侠的命”。金庸先生每部书都有创新,并不断吸收当时的流行元素,这恰恰是我们要学习的。
记者:你认为读者喜欢《昆仑》的原因是什么?
凤歌:《昆仑》写了一个大数学家梁萧的一生传奇。他是一个智慧型的武林高手,也许读者感到新鲜,其他的我就不好多说吧。
记者:你的新书《沧海》销量怎样,下一步是否准备把“山海经”写完?
凤歌:《沧海》现在写了60万字,剩余30万字计划4月前交稿。《沧海》第一部19万字,上月刚出版发行,但势头不及当时的《昆仑》。《沧海》中我做了大胆的新探索,还不知道读者是否认可。写《沧海》和写《昆仑》的状态不同,是签了合同按书商的计划写,这种写作状态我还需要适应。原计划写一个“山海经”系列,但现在可能要放弃写“经”了。我想学习调整一段时间,现在的武侠还没有跳出“言情武侠”的套路,趁自己还年轻没有完全定型,想做一些更新的尝试,或者写出中国的《魔戒》、《达芬奇密码》才是我的目标。
摘取某报社对于凤歌的采访.
凤歌:要想超越金庸就要保持低调
来源: 新京报
金庸回应步非烟“逼宫”新武侠代表作者谈金庸与新武侠
“我的武侠小说要写出道家之侠,突破金庸作品以往的忧国忧民。”12月中旬,北大才女、新武侠作者步非烟在第三届今古传奇武侠文学暨黄易武侠文学特别奖“颁奖典礼上大胆称”要革金庸的命“,”逼金庸退位“。金庸近日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对步非烟进行了首度回应,认为对方创作的”是科幻小说不是武侠小说“。步非烟与金庸之争,其实也是以金庸为代表的传统武侠与步非烟等人为代表的新武侠之争。本报专访了另一位畅销新武侠作者凤歌,他对金庸和新武侠的看法与步非烟大为不同。他觉得步非烟声称的道家写作并未突破金庸的范畴,新武侠要超越金庸仍需积累。
步非烟要革金庸的命没有明确道理
新京报:最近金庸反驳步非烟“革命”说的话,你知道吗?
凤歌:我觉得金庸的说法有他的道理,武侠小说讲究合乎情理。步非烟说要革金庸的命,没有明确道理,没说怎么革命。如果她能说出来自己作品会比金庸强在哪里,这样才可以说要革命。而且她说的那些,比如道家的内容,金庸不是没有写过,令狐冲就是道家之侠,而《鹿鼎记》就是反侠。我没感觉她比金庸强在什么地方,她的作品更接近玄幻,这点与金庸不一样。金庸是标志性的,我们不应该用否定的角度。而“革命”是个很激烈的词,抹杀了一些东西,用“继承”会更好一些。这是我从旁观者角度的一些看法。
新京报:你觉得新武侠的这批作者受金庸的影响大吗?
凤歌:假如没有金庸,这批人根本不可能写武侠。只有金庸和古龙作品中的人物能脍炙人口,剩下基本都没有。说到郭靖、黄蓉我们马上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他们的形象,说到小李飞刀就会想到李寻欢,说到楚留香就想到风度翩翩的香帅。除此之外,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就很少了。
作品写作主要就是写人,没有塑造出比较经典的人物,就不可能上档次。而且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比较经典的作品出现,武侠小说就不会形成传统,我们现在很多人写武侠小说,都是在向他们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相信步非烟肯定也是这样,只是可能现在想法比较多一点。
要超越金庸就要先打破他的江湖谱系
新京报:你说武侠小说之所以在金庸手中得以大成,是因为金庸建成了一个完整而严格的江湖谱系,每个虚构的人物都有了来历,所以,武侠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
凤歌:对,这个金庸说步非烟时说得很清楚,武侠小说必须合乎情理。给读者慢慢形成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存在过世界上。而每个人物间,又有或明或暗的传承,最终形成庞大的江湖构架。很多武侠作家其实都想做到这个,梁羽生就不断写续集,但是人物经典化他比金庸差了一些,所以达不到金庸的高度。一部作品一定要写到这个地步,才能算经典,很多作者缺少这么一点,这与他们对人性观察的深度有关。
新京报:这种江湖要怎样构造?
凤歌:构造江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必须有一提到能让人想起的人物;其次要有全新江湖架构,具有全新门派和彼此间的关系;第三是维持这个江湖的武功体系。至少要在这三方面比较有特色,超越金庸要在这三方面下工夫,既要有强烈的新意,但也不能违背人性。
新京报:全新的门派?少林、武当都不要了?
凤歌:少林、武当、丐帮这些最应该改,如果你连这些都不能绕开金庸,那就等于往死胡同走。文学作品要求新求变,这种是表面上的改变,比如我们把名字改了啊,老是少林武当很幼稚了。金庸把这些都写得太好了,你再去写就是相形见绌,永远不可能超过他。
写武侠要先写情
新京报:但是现在的孩子好像阅读武侠小说的少了,玄幻大行其道?
凤歌:玄幻里面逃避现实,现代玄幻不太强调本身的真实性,就是起到避世的作用。80后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藏在自己的世界中,逃离现实。其实在国外奇幻当道时间很长了,《魔戒》还被称为千年小说,这让西方文学界十分悲愤。他们慢慢对内地、香港、台湾侵略,奇幻中国化出现仙侠,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玄幻最后流传下来的是什么?这很难说。至少现在的作品,都比较成疑问。就说《诛仙》,从文章布局到经典人物塑造还有主线,我仔细看就是把游戏《仙剑奇侠传》的模式变了一次而已。不也是一个男主角和几个女主角,然后拼命救活其中的一个女主角,和当年《仙剑》里为了救活林月如不是一样嘛。
金庸写情非常棒,三毛都说过很崇拜金庸,称他的作品是—————有情之人写的有情之书,这也是他吸引很多女性读者的一方面。《仙剑》也是在感情上下工夫,在言情上取胜。真正走玄幻路线的是黄易,但是他写情不是特别好,所以男性读者居多。但是老实说,女性读者现在占优,男孩子不怎么读书了,更多通过游戏达到看武侠小说的快感。所以现在卖得好的书,都是言情见长。以前有种提法,武侠作者不会写情,那没有前途。而且要写得越来越好。很多武侠作者介入很怪的圈子,以为武侠只是江湖。
我是从模仿金庸开始的
新京报:金庸的作品也融入当时的时代元素吗?
凤歌:是的,金庸那时流行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福尔摩斯,还流行世界名著,西方现实主义小说。你看《连城诀》就带有《基督山伯爵》的影子。《侠客行》里有《双城记》的感觉。古龙早期有部作品,就几乎全部抄袭了《宫本武藏》一书,只是把人物名字改了。但他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模仿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作家就该具有他这种素质。
新京报:你模仿过吗?
凤歌:很多模仿者最初都会有崇拜者,我也不例外,我《昆仑》中有浓厚模仿金庸的痕迹,这是成长的代价,之后才能进化。不怕你模仿就怕你不进步,最后必须形成你自己的风格。
新京报:虽然你嘴上不说,但其实我觉得你内心是憋着劲儿要超越金庸的。
凤歌:真正要超越,就应该是比较低调的人,这种人才能静下心去使劲。通过短篇就想超越金庸,不太可能。还是要有安静沉着心态,海绵式吸水,不要自己没什么东西还老往外喷。金庸本身就是比较安静的气质,古龙也是。我还是比较安静的人,不爱在公众之间说什么没有把握的话,避免若干年后会成为笑柄。
8. 你如何评价《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这本书
这本书的题目简单明了,让我想起我曾经看过的两本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和《优秀的绵羊》。每篇文章的小标题加上作者身边的小故事,用故事去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一类励志书,目前感觉来看,故事的主人公,起点或高或低,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利用空闲的时间,寂寞独处。都有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柴米油盐。最终都有了自己比较明确的目标,有了自己的事业。…敢于去离开舒适区。暂时看了接近一半,都是些大家都懂得道理,不过这次,看到了更多别人的故事。故事最后一篇老兵的故事应该是我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