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在南风窗发表的文章
Ⅰ 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是什么
一个专业的详解
050 301 *新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技能,广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并熟悉我们的。新闻,宣传政策和法规,编辑,记者和管理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从事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的工作。
培养要求: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基本的新闻业务培训,社会活动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个主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采访写作,编辑,审查,摄影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3调查研究和社会流动性;
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a>
5。了解中国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的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史,外国新闻学,新闻报道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读中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大众传播学,新闻 BR />
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管理,广告与公共关系时间:4
四年制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050302广播和电视新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广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宣传部门新闻通讯,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人和管理工作水平的专业知识。
培养要求: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广播和电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无线电和电视新闻采集,写作,指挥的基本训练,广播,节目主持人,电台和电视节目的规划,基本的编辑,采访,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新闻报道编剧,导演,摄像,制作,播出,主持了该方案的基本能力;
3。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和覆盖能力,在外地和在前面的摄像头,社会调查和社会技能,以及无线电和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能力;
有关无线电电视新闻的原则和政策和法规;
5。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了解中国的广播和电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并了解外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的动态。
主要课程: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和节目制作(或广播编辑节目制作,电视编辑和编程)电视特备节目
电视栏目,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法规和播伦理,外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电视作品分析,公共关系和其他的程序内的历史:4 BR /> >学位:文学学士
050303广告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理论和技能,在广泛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新闻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研和信息咨询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营销策划和市场调研分析,资深广告人的专业知识。
培养要求: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广告,广告策划,市场营销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广告实施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现代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的基本能力,以及市场研究和市场营销知识,市场分析,数据处理能力;
3。熟悉的广告政策和法规;
4。公共关系活动有基本的认识;
5。了解中国广告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外广告事业的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通信,广告,广告策划,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广告经营和管理学,广告媒体,广告相机和摄影,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电脑平面设计,广告效果研究,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共关系,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伦理等
时间:4年
学历:本科艺术
050304编辑和出版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广泛的知识,文化和科学的编辑和出版,在图书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编辑和出版业务和管理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
培养要求:学生的学习编辑学,出版和发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社会活动和研究能力的编辑和出版。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主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把握市场分析,规划主题,文字处理,宣传促销的知识和方法;
3较强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的编辑和出版的营销原则,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
5。了解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
主要课程:编辑介绍中国古代,近代中国出版和配送基地,编辑和出版的历史,图书馆学,出版美学(包括图形设计),书业的法律基础,报纸编辑学习书籍编辑学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社管理,音像电子出版物,版权和图书对外贸易。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050305W通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的基本理论,传播学,英语沟通能力,跨媒介的实践和宽厚的人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广播电视,公共关系,广告,媒体管理,新闻,出版,网络传播的管理,培训计划编辑,制作,以及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专长,并具有国际视野,与世界其他地方,有一个跨媒体的传播人才的作战能力。
培养要求:掌握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媒体的政策,新闻学,传播学的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运作的网络媒体应用技能的理解,掌握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商业信息可以从事网络媒体编辑业务,市场及业务分析,数据管理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广播和电视节目策划,广告策划及制作,公关活动,媒体运营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商业知识和技能;
3,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技能的规划和执行;
>
4,了解中国和外国媒体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市场营销,网络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媒体和信息技术,视觉传达,公共信息记录媒体的应用和发展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发展,社会信息化建设。
时间:
学位:文学学士4年
050306W媒体和创意
培养目标:本专业广播和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文化传媒策划,信息收集,设计和生产的复合专业人士。
培养要求: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广播,电影,电视,报纸和网络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网络视听媒体和印刷媒体的基本原则,创意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策划,编辑,采访,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传播学,规划学校,创意媒体,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媒体,市场调研和规划,媒体管理,媒体政策法规,新闻采访业务,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视听语言,新媒体艺术,非线性编辑,艺术概论,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图形创意的数字特效合成,流媒体的设计和生产,网页设计和生产,电子印刷创意,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原则。
时间:4年
学位:BA
Ⅱ 吴晓波是什么星座
谁都不知道他的具体生日,及时关注他的新浪微博了解吧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他在2001年出版的
吴晓波
作品《大败局》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而他辛苦经营两年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则成为中国本土财经书籍出版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他的时间被划分为几块,主要的精力用在出版事业上,同时还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他和同班的秦朔都被保送上研究生。但是两个人却都选择了不去读研,而是分赴杭州和上海。原因是,两个人的女朋友分别生活在这两个地方。后来,两人各自成家、各自为战,吴晓波成了今日的吴晓波,秦朔则先后成为政经杂志《南风窗》的主编和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的主编。
吴晓波讲起自己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经历近乎传奇。1989年后的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找工作,而选择读研。吴晓波有一次回杭州时,去拜访在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的一位老校友。师伯和吴晓波聊得高兴,中间出去一会儿,回来时候手上拿着新华社的花名册,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人退休,你可以来接替他的职位。吴晓波说起来至今仍很得意,“我没有在新华社实习过,新华社一般都要他们的实习生的,我进来的时候,还考了经济学。”
吴晓波被分在了工业组,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
从1994年起,吴晓波开始为《杭州日报》撰写专栏。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不过吴晓波是那种30岁看上去像20岁的人,身材高瘦、面容清秀,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十分谦逊。而他的文字又十分老练成熟,因此人们都不认为他是专栏作者。吴晓波开玩笑说,那时候,有个读者要来找吴晓波,吴晓波出去迎客,读者直接对他说:“你爸呢,我有事情找你爸。”
三十岁的时候,吴晓波开始写书。
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
三十岁的吴晓波一发不可收拾,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除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写作失败案例的MBA教材《大败局》之外,他近两年的著作还有《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小品文集《你为什么不骚扰我》和编著的《首富》。
吴晓波的专栏文字幽默诙谐而且入木三分,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一些怪现状,比如他在《南风窗》上所写的关于上市公司和投票公司的文字;而他的公司研究则严肃认真,同时充满灵动之气,观点新颖独到,比如他为《经济观察报》撰写的文章《被夸大的公司使命》、《二十年公司——表面的胜利》、《企业家为什么不是知识分子》。
2002年,吴晓波成为贝塔斯曼亚洲签约作家。
与此同时,吴晓波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项目。他打造的蓝狮子财经把本土公司财经写作作为目标。中国公司史和人文财经成为吴晓波看好并且着力发掘的对象。他们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也确实成为中国本土财经阅读的顶级读物。吴晓波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
2004年,吴晓波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访问学者。他也开始做好了自己的长期写作计划:从1978年到2008年,一部三十年的中国公司史。他花四年时间写成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出版后因恰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轰动一时,好评如潮。自此之后,吴晓波继续溯流而上,相继写出了《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为中国企业作史”的夙愿,在这三本书的基础上,他又作《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为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经济演进梳理出一个大致的发展逻辑,中国企业史的写作至此完结。从萌发写作企业史的念头,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写成,吴晓波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
在写作企业史的过程中,吴晓波还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了一本传记,之所以不惜打乱自己的写作节奏来写这本书,在吴晓波看来,是因为“(吴敬琏)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
Ⅲ 秦朔的主要简历
1980.09---1986.09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校“临风文学社”首任社长)
1986.09---1990.09 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1990.07---1992.04 南风窗杂志社,记者、编辑
1992.04---1993.07 南风窗杂志社第二编辑室主任
1993.07---1994.02 南风窗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兼第二编辑室主任
1994.02---1996.03 南风窗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1996.03---1997.04 南风窗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1997.04--- 南风窗杂志社总编辑
2000.01---2001.01 赴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Ⅳ 吴晓波谈到的经济重要四种关系是
谁都不知道他的具体生日,及时关注他的新浪微博了解吧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他在2001年出版的吴晓波作品《大败局》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而他辛苦经营两年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则成为中国本土财经书籍出版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他的时间被划分为几块,主要的精力用在出版事业上,同时还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他和同班的秦朔都被保送上研究生。但是两个人却都选择了不去读研,而是分赴杭州和上海。原因是,两个人的女朋友分别生活在这两个地方。后来,两人各自成家、各自为战,吴晓波成了今日的吴晓波,秦朔则先后成为政经杂志《南风窗》的主编和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的主编。吴晓波讲起自己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经历近乎传奇。1989年后的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找工作,而选择读研。吴晓波有一次回杭州时,去拜访在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的一位老校友。师伯和吴晓波聊得高兴,中间出去一会儿,回来时候手上拿着新华社的花名册,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人退休,你可以来接替他的职位。吴晓波说起来至今仍很得意,“我没有在新华社实习过,新华社一般都要他们的实习生的,我进来的时候,还考了经济学。”吴晓波被分在了工业组,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从1994年起,吴晓波开始为《杭州日报》撰写专栏。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不过吴晓波是那种30岁看上去像20岁的人,身材高瘦、面容清秀,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十分谦逊。而他的文字又十分老练成熟,因此人们都不认为他是专栏作者。吴晓波开玩笑说,那时候,有个读者要来找吴晓波,吴晓波出去迎客,读者直接对他说:“你爸呢,我有事情找你爸。”三十岁的时候,吴晓波开始写书。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三十岁的吴晓波一发不可收拾,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除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写作失败案例的MBA教材《大败局》之外,他近两年的著作还有《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小品文集《你为什么不骚扰我》和编著的《首富》。吴晓波的专栏文字幽默诙谐而且入木三分,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一些怪现状,比如他在《南风窗》上所写的关于上市公司和投票公司的文字;而他的公司研究则严肃认真,同时充满灵动之气,观点新颖独到,比如他为《经济观察报》撰写的文章《被夸大的公司使命》、《二十年公司——表面的胜利》、《企业家为什么不是知识分子》。2002年,吴晓波成为贝塔斯曼亚洲签约作家。与此同时,吴晓波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项目。他打造的蓝狮子财经把本土公司财经写作作为目标。中国公司史和人文财经成为吴晓波看好并且着力发掘的对象。他们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也确实成为中国本土财经阅读的顶级读物。吴晓波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2004年,吴晓波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访问学者。他也开始做好了自己的长期写作计划:从1978年到2008年,一部三十年的中国公司史。他花四年时间写成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出版后因恰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轰动一时,好评如潮。自此之后,吴晓波继续溯流而上,相继写出了《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为中国企业作史”的夙愿,在这三本书的基础上,他又作《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为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经济演进梳理出一个大致的发展逻辑,中国企业史的写作至此完结。从萌发写作企业史的念头,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写成,吴晓波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在写作企业史的过程中,吴晓波还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了一本传记,之所以不惜打乱自己的写作节奏来写这本书,在吴晓波看来,是因为“(吴敬琏)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
Ⅳ 吴晓波在杭州哪里人
个人介绍
吴晓波父亲是广东梅县客家人,大学读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到部队后被分到炮兵研究所——当时的番号是207所,搞了十多年的重兵器科研。
母亲是浙江绍兴县人,也是在上海读的书,学的是船舶技术,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结婚后,母亲也入了伍,同在一个所里。
1960年代的中国十分动荡,搬迁到了江西南昌。
1968年的9月9日,出生在宁波的一家郊区医院,
满月的时候,父亲要回部队报户口,这才想起,这个小子居然还没有大名,大家琢磨了半天,也弄不出一个响亮点的名字,父亲急了,说:“先随便起一个吧,生在宁波,就叫小波,等长大了,再改。”在大宁波,有无数的孩子叫小波,单在妈妈大姐家——我后来管她叫大大阿姆——的弄堂里,就有两个,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就这么一随便,一直随便到了现在。
个人成就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2007年出版的新书《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大败局2》2008年出版《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下)》、2009年出版《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8上)》《大败局2》。
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他在2001年出版的作品《大败局》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而他辛苦经营两年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则成为中国本土财经书籍出版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他的时间被划分为三块,主要的精力用在出版事业上,同时兼顾《东方早报》的一些事情,还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
成长历程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他和同班的秦朔都被保送上研究生。但是两个人却都选择了不去读研,而是分赴杭州和上海。原因是,两个人的女朋友分别生活在这两个地方。后来,两人各自成家、各自为战,吴晓波成了今日的吴晓波,秦朔则先后成为政经杂志《南风窗》的主编和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的主编。
吴晓波讲起自己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经历近乎传奇。1989年后的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找工作,而选择读研。吴晓波有一次回杭州时,去拜访在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的一位老校友。师伯和吴晓波聊得高兴,中间出去一会儿,回来时候手上拿着新华社的花名册,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人今年退休,你可以来接替他的职位。吴晓波说起来至今仍很得意,“我没有在新华社实习过,新华社一般都要他们的实习生的,我进来的时,还考了经济学。”
吴晓波被分在了工业组,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
从1994年起,吴晓波开始为《杭州日报》撰写专栏。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不过吴晓波是那种30岁看上去像20岁的人,身材高瘦、面容清秀,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十分谦逊。而他的文字又十分老练成熟,因此人们都不认为他是专栏作者。吴晓波开玩笑说,那时候,有个读者要来找吴晓波,吴晓波出去迎客,读者直接对他说:“你爸呢,我有事请找你爸。”
个人转变
三十岁的时候,吴晓波开始写书。
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
三十岁的吴晓波一发不可收拾,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除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写作失败案例的MBA教材《大败局》之外,他近两年的著作还有《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小品文集《你为什么不骚扰我》和编著的《首富》。
吴晓波的专栏文字幽默诙谐而且入木三分,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一些怪现状,比如他在《南风窗》上所写的关于上市公司和投票公司的文字;而他的公司研究则严肃认真,同时充满灵动之气,观点新颖独到,比如他为《经济观察报》撰写的文章《被夸大的公司使命》、《二十年公司——表面的胜利》、《企业家为什么不是知识分子》。
2002年,吴晓波成为贝塔斯曼亚洲签约作家。
与此同时,吴晓波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项目。他打造的蓝狮子财经把本土公司财经写作作为目标。中国公司史和人文财经成为吴晓波看好并且着力发掘的对象。他们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也确实成为中国本土财经阅读的顶级读物。吴晓波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
2004年,吴晓波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访问学者。他也开始做好了自己的长期写作计划:从1978年到2008年,一部三十年的中国公司史。
吴晓波打破了写而优则仕、写而优则商的中国习惯。他脚踏三船,既负责报社事务,又从事出版事业,同时还坚持每周写作6000字以上的习惯,稳稳当当,自得其乐地与妻女栖居于杭州。
个人感悟
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拥有一份不赖此为生的职业。吴晓波说这句大学时候看到的话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因此,“可能我退休之后,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吧!”因为到那时,他真正拥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无所顾忌,可以开始做思想义工,不为报酬写作。
说到这时,吴晓波开始惦记自己岛上的3000棵杨梅树,成长周期很长的杨梅,今年已经有个别成熟,到明年,则可大规模采摘。
这个拥有自己岛屿的写作者和商人,悠然自得而又孜孜不倦地为这个世界供应观念,同时告诫年轻人:不要着急,不要焦虑。
这个人,简直拥有一个写作者所渴望拥有的全部优点:富有、英俊、乐观、谦逊、才华横溢、朋友众多。
扩展阅读:网页链接
Ⅵ 有什么好看的杂志呀。
中国好看的杂志还有很多,如文艺类的收获,时尚类的时尚芭莎,新闻类的三联等,都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翻看的,今天杂志云小编就分享到这里,对杂志感兴趣的都可以登录杂志云官网浏览哦,订杂志就上杂志云官网。
Ⅶ 秦裕与秦朔是什么关系
根据各种资料显示,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秦裕,陈良宇秘书(1964年6月-),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1995年1月起,秦裕以副处级干部身份进入上海市委办公厅,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秘书。2002年11月,秦裕升职为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人称“上海一秘”。2006年8月,因涉嫌祝均一挪用社保基金一案而被中纪委公开宣布进行调查。2007年12月,吉林省高院对秦裕腐败案作出二审判决:判处秦裕无期徒刑,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秦朔,男,1968年12月生,河南人,硕士学位,编审职称,现任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1968年生于河南开封,199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秦朔到广州《南风窗》杂志工作。1997年起担任总编辑,《南风窗》实现了向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转型,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秦朔2000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学(北岭分校)学习,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其所著《中美杂志比较研究》一文已经成为期刊界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2001年9月起,秦朔在中山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方向为中国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秦朔的主要著作有《大脑风暴——文化工业探寻》、《传播成功学》,《感动中国》、《美国秀》、《大变局》、《告别GDP崇拜》等。他还曾经被《中国青年》评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2001),被湖南卫视“新青年”评选为“2002年中国十大新锐人物”之一。从2003年8月开始参与《第一财经日报》的筹备,2004年11月15日报纸创刊
Ⅷ 秦朔的主要发表文章
日期 版面 标题 作者 栏目 2012-12-20 T01 企业社会责任:迈向内生化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 2012-12-07 T02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 再造增长动力 秦朔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2012-11-15 T01 一个写字的中国人的历程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 2011-12-30 T01 如果冬天之后是更长的冬天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9-26 T01 真的战士总是有无尽的战场 秦朔 专题 2010-12-16 T01 金融业的 “海洋时代” 秦朔 2010CFV 2010-11-26 D03 我们时代的尺子和镜子 秦朔 阅读 2010-11-15 T01 责任立己,制度立国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 2010-10-29 D03 智胜 自胜 秦朔 第一财经营销盛典 2010-08-26 T01 深圳再飞:让人热爱,让人期盼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3-31 B02 网络们的文化含义 秦朔 前线 2010-03-12 A07 从“首富”看中国竞争力 秦朔 评论 2009-12-31 T02 对时代负责 秦朔 责任大国·新世界观 2008-05-20 A09 商业改变世界,责任创造文明 秦朔 汶川大地震特别报道·慈善 2007-11-12 A09 社会造就自我专业建立信任 秦朔 风云人物 2006-11-29 C05 20世纪看外商 21世纪看华商 秦朔 商业周刊 2006-11-15 T01 共享未来:从中国的力量到世界的力量 秦朔 两周年特刊封面
Ⅸ 你看过最让你感到惊艳的杂志是什么
卫报TheGuardian
简介:《卫报》是英国的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创刊于1821年,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并列为英国三大著名高级报纸。《卫报》注重报道国际新闻,经常发表评论和分析类专题文章,受到重视的领域包括世界主义观点、文艺报道和评论,以及外国通讯。《卫报》的政治立场一般被视为是中间偏左,对国际问题持“独立”观点。因为时常发表报道、评论中国时事的文章而广受争议。
有些杂志意味着时尚,不同国家的杂志拍摄的效果都是有很多不同的,接下来就看看各位女神在法国Paris Match杂志上都是什么样吧。 黑白应该是法国最受欢迎的颜色,更不要说优雅的化身赫本,看得出来这图真是相当的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