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书出版
① 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区别
数字出版:前些年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是纸质书的电子化,数据库之类。如果按照新闻出版研究院对于数字出版的定义,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是不是看起来很晕菜?晕就对了,我刚入行头三年的时候,数字出版产值1800亿元,据说2016年的产值已经升天了。感谢新闻出版研究院和统计局的相关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网络出版:大概更偏向于网络文学,纯电子书。
②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影响有正反两方面。
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观念,促使传统出版的变革。
(一)传统出版思想的变革。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和竞争,首先,传统出版的主体之间强强联合,形成出版集团。其次,出版物的模式多样化,改变了单一的纸质出版样式,立体书、电子书、多媒体书、网络书不断涌现。
(二)传统出版营销方式的变革。
由发行变为营销,由出版物为中心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网络出版使得传统出版物的营销方式变得多样。拓宽了出版的发行方式和销售渠道。由传统的实体店发展到网上书店,网站等形式来售卖。网上销售与宣传,通过读者留言,购买情况,出版社能更了解读者的需要。网银和手机收费等方式更为快捷便利。通过代理商和零售商,将书的出版网点快速遍布全国,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
(三)网络出版提高了传统出版的工作效率。
利用网络进行选题策划,能了解市场上图书出版的情况,避免重复选题,判断选题的价值。
拉近了读者与出版社的距离,更好得为读者服务。第一,通过网络出版技术,可实现读者或作者个性化的按需出版,适合单本和小批量的图书出版,成为传统出版印刷的补充。第二,网络出版技术将选题,编排,印发等过程集成一体,出版者可以随时与出版社进行沟通协商。减少了出版的周期,降低了传统出版的成本,解决了库存等资源浪费问题。
另一方面,抢占了传统出版的读者群,使得传统出版的市场销售下降。
首先,两者比较而言,网上免费或低收费的电子书、在线阅读和音乐彩铃的下载,远比买传统出版物的成本低得多。其次,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新式阅读终端的出现,促进了网络出版的发展与传播。
PS:我正在写有关网络出版的文章。以上全是我一字一句打出来的。希望lz采纳。
③ 什么是网络出版
信息时代,出版业也在向网络迈进,网络出版已经形成比较成型的市场,从最初的萌芽状态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在一些发达国家,网络出版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德国网络出版的营业额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而在网络出版发展最早的美国,目前已有80%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站。2000年3月,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
与西蒙舒斯特公司合作,在网上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骑弹飞行》,开创了网络出版史上崭新的一页。这本66页的电子图书,仅发行的头两天,就有50万人次登陆并成功下载,点击网站要求下载的读者更多达200万人次!这部小说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完成了完全意义的网络出版实验。
作为网络出版的基础,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2005年1月19日发布的第1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网民“在网上经常查询的信息”是“新闻”,“寻找电子书籍”排在第五,占36.7%;在“在网上哪些产品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调查中,排第一位的是“电子书刊”,占39.8%。而目前中国网民数目最保守的估计也已经超过9400万,按照36.7%的比例,应该存在近3500万人的消费市场。因此,网络出版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是相当光明的。
网络出版具有产品的数字化、流通的网络化、交易的电子化等特性,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电子图书(e-book)、按需印刷(POD)等形式。
网络出版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出版过程,它同时也继承发扬了传统出版,尤其是电子出版中的长处,所以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出版具有快速、便捷、低定价、低成本、无需仓储、无需运输等优势。在资源利用上,它不需要纸张、不需要油墨等,是一种纯粹的环保、绿色产品。这些优点给网络出版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网络出版的种种优势无疑强烈地敲打着出版单位的心,传统出版社该如何应对网络出版的冲击呢?
由于出版成本低,网络出版实际上是对出版社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谁及早占领了市场,谁就在网络出版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电子书出版的过程其实也是出版社在网上重塑形象的过程。出版社应积极实践,努力成为网络出版的先行者,走在网络出版的前列。
出版社拥有广泛的作者群,同时拥有已经出版的庞大的内容数据库。因此,发展网络出版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低成本、便捷地获得原始素材,这相当于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出版社的读者涉及各行各业,有教育界、文艺界、普通人群等,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同时不排斥新的阅读方式。网络出版是传统出版在网络上的延伸,读者仍然需要采用阅读的方式来消化电子内容,这与普通出版没有不同,因此,拥有传统出版业丰富经验的人才,是从事网络出版的一大优势。
出版社应建立自己的网站,推出每月新书、图书介绍、网络购书以及市场图书动态等品牌服务,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也是宣传自己的一个途径。
出版社要解决与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以及完整保留出版物的电子排版文档,使出版社在进入网络出版的过程中,没有版权顾虑之忧,能够顺利地涉足网络出版,缩短进入网络出版的周期。
网络出版有别于传统出版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采取自主出版的模式,采取技术提供商提供的出版工具自主开展网络出版业务。对于技术供应商的选择,出版社应该注意:版权保护上是否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商务模式是否保护各个环节参与者的利益;技术上是否有持续的研发能力,良好的品牌。
目前,在我国,虽然互联网全面介入出版业还存在许多具体的困难,但是一些意识超前的出版社已经在网络出版或者电子商务上迈出了一大步。
④ 网文和出版文的区别,以及网络文学现状,求详细分析。请大师来答,感谢!
网文和出版文,最明显的一个差别是,体量不同。
网文,只要作者愿意,只要读者想看,可以写到好几百万字。反响好的话,第一部写完了,作者可以再开脑洞继续往下写,再写几百万字都没有问题。
而出版文就不一样了——出版社出于对成本的考量,一般是不会出版字数特别多的小说的——当然,此处指的是没有红的作品。
换言之,如果你写了一部七八百万字的作品,没有任何人气就直接往出版社投稿,那么基本上都会石沉大海——太浪废纸啦!
-----------------------------------
网络文学的作者被要求周更或者日更,部分特别优秀的作品可能每天都需要更新上万字,这的确是个重体力+重脑力活,一个人的灵感和经历都有限,每天都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的确是不可能的。这些作品在质量上肯定是要打一些折扣的。但是只要作品的世界观构建足够牛逼,作者的文笔足够好,情节足够抓人,脑洞足够大,输出的价值观能被读者接受,部分章节比较“水”也就算是瑕不掩瑜了。
-----------------------------------
题主提到的“网络文学是文学梦想的坟场”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我认为恰恰是网络文学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文学并且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这对本就已经式微的“文学”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再看看这些年,马伯庸、唐家三少、天蚕土豆、南派三叔等一大批网络文学作家脱颖而出。如果没有网络文学这个形式,可以说,他们大部分的作品是很难变成出版物的。
⑤ 出书版和网络版有什么区别吗
网文是作者自己更新的,全部作者的文字。
出版书籍要经过三审三校,对其中的讹误和不适合出版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
主体内容不会变,只是出版物更严谨,是集合作者和编辑的心血,更规范。
⑥ 鬼吹灯网络版和出书版的区别
内容稍有差别
⑦ 盗墓笔记小说网络版和出书版有什么区别
大致情节是不会有变化的,只是网络版是作者南派三叔最初写作的内容,其中可能会有很多错别字、情节无法理顺的地方,以及写作失误部分。但是出书版修正了其中的错别字、不合理的情节等,使故事更加精彩。
《盗墓笔记》:
《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盗墓题材小说,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一群盗墓贼挖到了一部战国帛书的残篇,记载了一座奇特的战国古墓的位置,但他们几乎全部身亡。50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先人笔记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高手前去寻宝,他们在占墓中遇到了一系列诡异事件。
作者简介: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非专业作家,是外贸公司职员,曾做过广告美工、软件编程、国际贸易等诸多行业。2006年外贸行情滑坡,他开始在网上进行文学创作,并由此写出《盗墓笔记》系列。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南派三叔以15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⑧ 出书版的书和网络版的书一般有什么区别如果下书看的话一般下哪种比较好一点呢
出书版应该比较正式一点吧,毕竟编辑会进行删减神马的,因为有些东西比如重口味的是不适合或者不允许出版的,但是为了盈利,作者会在出版的时候加篇番外或者写一些感想作为噱头。
网络版应该比较粗糙一点,但是是最真实的吧,作者起初的什么想法都会在里面。
但是有些两个是没什么区别的。
这两个各有所长,还是你自己选择吧。。。
⑨ 网络书与纸质书各有好处,分别是什么
纸质书,利:便于寻找创造安静的环境阅读。便于及时做标记笔记,及时回顾查阅与运用。有的纸质书更具有纪念价值。弊:纸质书的制造需要纸张,这会增加纸张的使用量。电子书,利:电子书方便携带,在闲暇时间可随时查看。
电子书网上购买方便,并不需要去实体店购买到货快,节省时间。弊:电子书屏幕亮度掌握不好,长期观看影响视力问题。电子书大部分人直接通过手机观看,容易受电子产品电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种“城里人”要往外冲,“城外人”要挤进去的“围城”现象,有趣倒也无可厚非。但甭管是“进城”,还是“出城”,最要不得的是那种不求实际效用只要“面子”的出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