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栏投稿
可以投稿的正规杂志很多,你可以网络搜索《中国写手之家》网站,里面有各类杂志的征稿,基本上都是值得信任的杂志,稿件要求及投稿邮箱及稿费标准都有,高稿费的不少,千字100到150元的很多,但稿费高的也有难度,看你的文章质量了。
具体情况如下:
先找到并进入《中国写手之家》网站,点击进入“杂志征稿”。
B. 怎样在第一财经周刊投稿
第一财经周刊各文章下面都有改栏目编辑邮箱,直接投给他们就行了。不过他们是做新闻的,一般论文什么的就别投了。
C. 如何在雪球财经原创专栏里面发文章
雪球网站新闻发布收录,一般是以下2种方法。
1、文章质量高,他们会收录转载。这个事情也是无意中发现的,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网络搜索的时候发现不少知名网站居然转载了,有点受宠若惊。
2、直接找第三方公司,比如传媒类、品牌管理类公司利用他们的媒体渠道系统进行投放,价格方面如果找到直接对接的渠道,它是非常低的。之前给客户投放过雪球文章,一篇文章当时记得是10块,一顿早餐钱。
D. 本人想在财经类网站上面投稿,想找一些不收费的网站,有谁知道哪个比较好的没
个人感觉悟空说财经网站上面的作家专栏不错,自己注册账号自己发布,不收费,你可以试试。
E. 怎么开财经专栏
如下是我认为写经济专栏的要点,一些此前说过,一些没有,混合起来粗略地说说吧。
第一点,说过的,是我察觉到一般读者喜欢学,但不喜欢被教。要教的意图是我认为经济专栏写手最普遍的败笔。有胆拿起笔写经济专栏,通常是什么教授或博士之类,以为自己懂得比读者多,动笔时老是摆脱不了从上对下说话的意识。不一定明显,但通常我只读几句就感受到。这大忌相当普及。高傲无所谓,读者奇怪地容易接受;下教是另一回事,写专栏不可取也。作者要把读者拉近身边,像对朋友那样说话。听来容易,但十之八九的经济专栏写手办不到。好些写手说不上有什么学问,以教导的姿态下笔就更令人反胃了。放开来写的一个重点是学问要广博,闲话可以随意地与正文混合发挥。
第二点,切忌磨斧。磨斧的文字读得不舒服。不是没有读者,而是只能有一小撮相当固定的读者。有些人就是喜欢读磨斧文字。我不懂心理学,无从分析。我认为磨斧文字不够大气,广泛一点看,读者不爱读,而这样一来,传世的机会就下降为零了。
第三点,是四十年前史德拉(George J. Stigler)教我的。写文章不要回应批评,不要反驳,也不要批评他家之见。史老兄当时是二十世纪中对经济思想史研究得最深入的人。当时我刚发表了的《佃农理论》惹来不少争议,好几间学报的主编要求我作回应。跑去找史德拉问计,他的看法,是经济思想史上从来没有一篇批评或回应的文章可以留存下来,因为读者要知道的是作者自己的想法,批评或回应是把自己的脑子降级了。后来读到一位英国的数学大师的「自白」,看法一样。
第四点,重视解释现象。这是最困难的了,因为作者不仅要懂,而且要熟,也要懂得深入浅出地处理。一方面,写经济专栏不可能不涉及作者自己的价值观,什么好什么不好的含意,或明或暗对读者总要有点提示。但如果作者的价值观没有客观推理的支持,文章就容易成为废物了。另一方面,读者是无情的,逻辑错了,或没有事实支持,或被事实推翻,他们不会忘记。不可能永远不错,问题是错多还是错少。再另一方面,读者要知道作者对自己推断的肯定性。模棱两可或拖泥带水的分析或推断,不容易持久地欺骗所有的读者。所以为了自保,我喜欢说明哪一点肯定,哪一点不是那么肯定,又或者哪一点要看局限的变化如何。这是说,不要夸大自己占有的推断或解释范围,但如果不言占有,推断就显得作者无能了。有时我喜欢铤而走险,上苍保佑,大致上过了关,但我懂得利用disclaimer,说明某范围之外我是放弃了的。
写经济专栏不能不写经济解释,而原则上,解释得出就是推断得到。没有解释力的经济分析只是得把口,而如果解释没有推断的功能,怎样算也不到家。这里的问题是读者容易受骗,虽然作者不容易持久地骗所有的人。一般的骗术,多半不是刻意的,是作者只是说故事,没有真的解释什么。这类专栏作品我一望而知,虽然一般读者不容易察觉。
是的,写有解释或推断力的经济专栏,作者要不断地从科学方法着手,每一步都要考虑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含意,频频考虑反证的实例。写这样的专栏文字,因为不是严谨的学术论着,概念要拿得准,理论要用得浅,但要很熟,也要想得很快。所谓到家,是要在一口气写数百字的过程中,作者能想也不用多想地一路坚守着基础的理论与概念,沿途每一句都考虑到反证的实例,知道这些反证实例大致上不存在。这也是说,掌握基础的理论与概念重要,推理熟得想也不用多想重要,对世界的多类现象知得多也重要。
想到一个认为值得动笔的经济专栏题材,有半天的时间给你想,下笔要在三个多小时内写二千五百字——这是我一气呵成的写法。于是逼着要博他一手,而又因为题材永远牵涉到真实世界,内容一般超越在名学报发表的学术文章。没有后者那么严谨,也不用遵守什么学术规格,但内容不能马虎,因为有太多读者监管着。至于是否在说故事骗人,还是每一步都通过科学验证,长久一点看读者会聪明起来,因为他们可从作者的推断的准确性上作判断。说故事,不推断,因而不能被事实验证的经济专栏,皆低能之作也。
F. 想投财经类的稿件,并可赚稿费,都可以在哪投
投报纸、杂志、奖励基金,比如《中国证券报》、《新财经》、国泰安十周年研究奖励基金
G. 有没有杂志可以投稿,最好是财经类杂志,比如写公司之类的,稿酬怎么算
看你的情况,比较适合给《财经》、《世界经理人》、《商界》、《环球企业家》、《商业周刊》、《北大商业评论》、《财经界》等刊物投稿。
杂志的稿费适合一次性稿酬的规定,按水平高低按每千字30~70元支付。
需要注意的事项:1、观点要正确,不可以偏概全。2、语言要顺畅,深入浅出。3、引文、引事要准确,并标出出处。4、不可一稿多投。
H. 金融财经新闻媒体发稿找谁怎么投稿发稿价格多少
发稿简单的理解就是发某篇文章在某个地方,在近几年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就像我们公司以前也没注重这方面,只知道竞价,信息流等,但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有点伤不起啊,所以在去年开始我们也是不定时的发文,但市场上发稿的也比较多,也是做了不少的对比,结合实际情况让锦随推发的,目前首页还有相关信息。
I. 《财经》怎么投稿
《财经科学》组稿要求
1、符合本刊学术定位要求,主题包括金融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区域经济、财税会计等以及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选题尽量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做到针对性强,与时俱进。
3、选题内容要新,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
4、分析方法要新:尽量采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实证性分析提倡运用计量工具,对策性分析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尽量避免一般知识性的描述,拒绝常识性的东西(包括意义、作用、特点等),力戒教科书化和空泛议论,突出论述深度。
6、采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避免使用陈旧、过时的语言以及文件式语言拒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虚话。
《财经科学》《财经科学》用稿体例
1、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地址、职称、邮政编码、E_mail信箱、联系电话。
2、提供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对应的英文摘要。要求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内容梗概,简明、公正,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3、论文需附有英文标题,并列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5个及相应的英文关键词。
4、若为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文章的基金来源及基金项目编号。
5、注明投稿日期。
6、正文的标题层次为:一(二)3、(4)。
7、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文末“参考文献”,著录入方式为: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序号]著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文献类型标志:专著M 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它文献Z)
如:[1]梁能.公司治理: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5-30.
(2)期刊
[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刊).
如:[2]张帆.郑京平.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9,(1),35-39.
(3)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如:[3]白钦先.再论银企关系[A].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61-273.
(4)报纸文章
如:[4]董计营.国有经济-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力量[N].经济时报2000-11-20(5)。
[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文中引文序号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均用上标防括号[]。引文的页码一律用圆括号写在引文序号之后。
例:“x x x x x x ”(28页)
8、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圆圈标注①②,置于当页底脚。
9、如是书评,请作者将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并注明书评作者的工作单位、职称、邮编和联系电话。此外,还应为我刊提供原著一本。
10、因人力有限,本刊概不退稿;作者若2个月未收到回复,即可另投他刊。
J. 第一财经日报的投稿邮箱是多少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
地址:上海市康定路211号艺海大厦14楼(200041)
合作垂询:(021)52132233 转
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2号阳光100G座3层(100026)
合作垂询:(010)58685888
广州
地址:广州市白云路83号广东省高速公路大厦15楼(510100)
合作垂询:(020)83731351
深圳
地址:深圳市深南中路新闻大厦A座1806室(518028)
合作垂询:(0755)82090834
没有网络约稿,你可以给服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