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画报可以发表学术论文吗
㈠ 为什么说“流坑村”是千古第一村
自1990年8月周銮书先生第一次到流坑村以来,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周先生第一次到流坑村,流坑村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他自己在《初探流坑村》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在村中穿梭盘桓,流连忘返,此时虽烈日当空,而兴味正浓。唯见种种文化遗存,杂然纷呈,真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俯仰皆是,美不胜收。大家都感到流坑村确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农业社会聚族而居、百世不衰的一个典型。”
第二:建村后注重规划,并按规划建设。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流坑董氏二十二世孙董燧辞官回村,在以后的20年中,倡集族人对流坑村进行整治规划。在村庄的西面用人工扩大修整龙湖,将湖水与江水相连,使流坑村成为山环水抱的胜地。以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的八条巷道总揽全村布局,董氏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不同巷子居住。七条横巷的巷口都向着乌江,各条巷子的巷口均建有门望楼,门楼之间以墙垣相连,使全村成为一座城堡。靠乌江的七座门楼出去后正对着七个码头,给村民生活、出行带来方便。沿八条巷子的一侧均有下水道,至今仍然是无论天下多大的雨,村里却从不积水。现在有一种说法是:看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不高,并不是看它建筑有多高,而是看它下雨时积水不积水。因为不积水的城市才是规划设施完整的现代化文明高的城市。村中的雨水经下水道排入龙湖,污水经龙湖沉淀后再排入乌江。既环保,河风也可顺着巷子进入村中直达龙湖,起到清新空气,调节气温的作用。村中房屋均建有马头墙,既体现了江南民居的特色,又起到了房屋之间防火的作用。我们现在的县城是上个世纪末才开始规划的,对村庄的规划是最近几年搞“新农村建设”才开始的。而流坑村的规划在450年前的明代就开始实施,使流坑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巷道规整,道路通达。既像一座城池,也像一方都会。这在全国古村来说应该算是第一。
第三:明清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的不仅数量多,种类多,建筑精美,且有准确的年代可考。流坑村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董燧治村时建造的18栋联为一体的住宅开始,经后人多年的努力和经营,达到现在占地约3.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余人的规模。这些建筑群在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之后,至令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多达260多栋,这在气候多雨湿润的江南是罕见的。其中明代和明清之际的民居30余栋,祠堂60余座,宫观庙宇8处,文馆、戏台各1座。此外,还有状元楼、五桂坊、魁元坊、三策流馨、旌表节孝坊等纪念、表功性牌坊和翰林门、中流砥柱门、里仁门、拱辰门等碉堡式门楼。这些古建筑的形状和结构,是中国近古时代的典型模式: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起,既可防风,又可防火;间或有几座建有水平高墙的宅第,又俨然如微型城堡;墙体内一般为木架结构,多为两层,上层藏物,下层住人;厅堂居于中央,卧房分置左右,厅大房小,厅明房暗,这是因为前后厅堂可靠天井采光,而厢房耳房仅有墨窗或门窗通气;厅大便于家人活动,房小适宜寒冬保暖之故。门楣、屋檐上多有雕刻、彩绘,有的还有傩像;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础、枋头、雀替、甚至档板、天花板,也多有木刻、彩饰,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神魔鬼怪、传奇故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雕工绘制都很精致细腻,堪称上品。使流坑村的明清古建筑成为当年江南富商住宅和祠宇的标本。最为难得的是,大部分古建筑堂上有匾,门旁有联。而这些匾联与主人的身世、家族的荣显息息相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且往往出自名家之手,使此房屋有准确的年代可考。明末著名的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称流坑为:“万家之市。”这对全国古村来说也应该算是第一。
第四:书院之众多,科举之兴盛,历时之久远,在全国古村中罕有。流坑董氏的家世渊据其族谱记载可以上溯到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但流坑董氏在宋代以科举而勃兴的真正原因,却是得益于流坑开基祖董合之长孙董文广。北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偃武修文,大开科举,董文广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试取明法科。由于其年岁已高,朝廷三次调他为官皆不赴任,以家族之财,创办“桂林书院,”村中崇文重教蔚然成风。董文广的努力很快有了结果,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文广长弟文肇的四个儿子滋、湘、渊、淳全部中举;次年董淳及进士第,成为流坑董氏的第一个进士。从此,董氏科甲之盛一发而不能收,“登科之儒,累累相续。”景右元年(1034年),流坑董氏洙、汀、仪、师德、师道叔侄五人同科中进士,时称“五桂齐芳,”士林传为佳话。南宋文天祥《谢恩表》中有:“名耀帖金,一门而五董”之句,即用此典。此即俗话中所说的“五子登科,”在全国仅此一例。流坑村所在的云盖乡也因此由太守奏请朝廷改名为“五桂乡。”流坑董氏为彰显此事而建“五桂坊,”此在明末著名的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中均有记载。自宋至清,流坑董氏家学师承深厚,大小书院林立。明万历年间,建书院、书屋19所,清道光年间建书院、书屋23所,可谓“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学风之盛,可见一斑。北宋靖康元年,流坑董藻在朝廷“特设一科以谋略取士”中,“名选第一,时称武状元。”南宋绍兴十八年,董德元廷试第一,称“恩榜状元。”(现在流坑村文馆的大门门额上题字为:“儒林发藻。”此“藻”即董藻的“藻,”因为董藻是凭谋略在儒林中选拔的武状元。据此,我猜测文馆有可能是流坑后人为纪念武状元董藻所建的建筑。否则:第一,“儒林发藻”四字很难解释得通;第二:流坑有纪念文状元董德元的“状元楼,”而没有纪念武状元董藻的建筑是说不过去的。)流坑村在科举制中的近千年间,共考取进士34名,举人78名。上至宰相、御使、侍郎,下至主簿、教谕,超过100人。至今,在住宅门口、祠堂门前树旗以示荣耀的旗杆石仍遍布全村。废科举已达105年,而中举喜报仍张贴在堂屋之上。江西在宋代进士共5000余名,其中曾巩、王安石、刘恕等家族或一门三进士,或一门四进士,而董氏一门五进士同科高中,这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是罕有的殊荣。古人云:“江以右称文献世家,必以乐安董氏为最。”流坑村的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在全国古村之中可以说是全国第一。其实流坑村还有许多方面可在全国古村中排名第一,例如走进流坑就象走进了书法的海洋,流坑村现存木质匾188方、题额362方、楹联71联。如宋代朱熹为董德元题写的“状元楼”匾和“南宫策士文章贵,北阙传胪姓字先”对联;明代大学士、三朝宰辅杨士奇为曾任翰林院编修、与修《永乐大典》、拜国子司业董琰题写的“少司成第”匾额及“数封天子诏,当代帝王师”楹联;明代状元、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为刑部郎中董燧题写的“高明广大”坊额和“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州”对联;明代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董燧的“理学名家”题匾等,至今保存完好。他们书艺高超,诸体皆长,虽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四百年前,由刑部郎中董燧、刑部尚书董裕等主编的董氏明代万历族谱,在传世的明刻中,属罕见的写刻本,无论书写、雕板、纸张、印刷都属上乘,为国内稀有。其模刻的聂豹、谭纶、罗洪先、邹守益等一批明代官宦名流的手迹,遒劲有力,流畅飘逸,使人爱不释手。专家们一致誉为“稀世珍品。”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所说:流坑“延续时间之长,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美,保存之完好,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张文彬局长赞誉流坑为“千古第一村”的真情表白。
㈡ 舍得 星云大师 电子书下载网址 有吗
问得刁钻阿
序号 书名 责任者 分类号 出版社
1 1949解放 葛红国,裴志海著 I25/464 江苏文艺出版社
2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戴旭著 E2/1 文汇出版社
3 photoshop中国画绘画技法 王晓红等编著 TP391.41/1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戴旭著 E2/1 文汇出版社
3 photoshop中国画绘画技法 王晓红等编著 TP391.41/1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阿里 毕淑敏著 I247.7/280 江西人民出版社
5 埃及艺术 高火编著 J141.1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6 奥运激情满校园 湖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 H194/8 银河出版社
7 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 萧鸿鸣著 I102.2/1-2 北京燕山出版社
8 巴罗克艺术 邵亮编著 J110.94/2 河北教育出版社
9 把握当下 刘丙仁编著 B821-49/83 中国致公出版社
10 百年大栅栏 张金起著 K291/21 重庆出版社
11 百喻经释义 王孺童校释 B942.1/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棒喝人生:佛道儒家点醒人生的妙语 王诗书编著 B948-4/1 新世界出版社
13 宝贝,宝贝 周国平著 I267/463 江苏人民出版社
14 不抱怨的世界②:关系决定命运 (美)威尔·鲍温著 B821-49/75/2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不焦虑的秘密:21种自愈方法迅速摆脱焦虑 (美)波特著 R749.7-4-/1 万卷出版公司
16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 (日)神田昌典著 B848.4-49/103 重庆出版社
17 苍穹之昴 上 (日)浅田次郎著 I313.45/24/1 湖南出版社
18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德)尼采著 B516.47/7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 超级歌霸MP3(激情广场) 《音乐无限》主编 J642.1/40 伊犁人民出版社
20 超级歌霸MP3(想唱就唱) 《音乐无限》主编 J642.1/39 伊犁人民出版社
21 超现实数码影像创意 1 (英)哈金斯著 TN911.73/1/1 浙江摄影出版社
22 超现实数码影像创意 2 (英)雷诺-克拉克编著 TN911.73/1/2 浙江摄影出版社
23 出入命门:中医文化探津 李良松,郭洪涛著 R2-05/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 创业成功的秘诀 姜博仁著 F276.3/1 当代中国出版社
25 此情自可成追忆 白衣萧郎著 I217.2/174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6 大师的艺术课:神韵天成 学养斋编 J-49/3 河北大学出版社
27 大学生科研导论 陈中文,袁小鹏编著 G644/3 科学出版社
28 大洋洲艺术 张荣生编著 J160.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29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于学红著 B821-49/81 哈尔滨出版社
30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 (英)雅克著 F120.3/1 中信出版社
31 道德箴言录 (法)拉罗什福科著 B825-49/33 湖南文艺出版社
32 狄小杰侦探社 蔡骏工作室著 I247.7/282 重庆出版社
33 第三只眼:《同舟共进》精华系列 王家声主编 D602-62/2 广东人民出版社
34 第一次当主管 唯高主编 F719.3/2 中国物资出版社
35 东南亚艺术 朗天咏编著 J133.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36 读史举要 苏渊雷著 K0/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7 读史入门 许凌云著 K0/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8 俄罗斯艺术 胡建成编著 J151.2-64/1 河北教育出版社
39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 曹庆晖编著 J150.095/1 河北教育出版社
40 非洲黑人雕刻艺术 张荣生编著 J309.4/2 河北教育出版社
41 飞扬与落寞:老舍的沉浮人生 蒋泥著 K825.6/187 东方出版社
42 风俗民情 刘泓,浩瀚主编 H319.4:K/4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3 凤飞千仞:吉首大学形象与精神阐释 游俊,张建水主编 G649.286.4/2 高教出版社
44 佛传:《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注译 王孺童注译 B949.935.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5 佛典辑要 赖永海著 B948/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6 佛教基本知识 正果法师编述 B94/2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7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 姚卫群著 B94/2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8 佛教三字经汇解:含《金刚经述义》《正信录校注》 王孺童校注 B942/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9 富同学穷同学 王海滨著 B848.4-49/105 山西经济出版社
50 哥特式艺术 洪洋编著 J131.3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51 跟我学数码摄影 三品羊编著 TB86/2 人民邮电出版社
52 共和国部长访谈录 马国川著 K827.7/4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3 古代西亚艺术 高火编著 J137.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54 古今名人 浩瀚,李生禄主编 H319.4:K/3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5 国歌 袁子弹著 K825.7/48 湖南出版社
56 国史要义 柳诒徵著 K207/3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7 国学词典 谢谦编著 Z126/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8 国学导读 刘兆佑等著 Z126/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9 国学治学方法 杜松柏著 Z126-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 好莱坞与情路难 (法)朱利耶著 J905.712/2 北京大学出版社
61 和平礼物 林徽因随笔 林徽因著 I266.1/5 北京大学出版社
62 黑道 上部 何顿著 I247.5/1757/1 湖南文艺出版社
63 黑道 下部 何顿著 I247.5/1757/2 湖南文艺出版社
64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刘心武著 I207.411/59 江苏人民出版社
65 红色后代的苏联印记 赵嘉麟,葛万青著 I25/465 湖北人民出版社
66 红叶诗风:第二辑 红叶诗词研讨组编 I227.8/6/2
67 花样少年少女:写真书 八大电视公司著 J905.2/4 上海人民出版社
68 恍若梦中一相逢 胥智慧著 I217.2/17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9 回归 (英)希斯洛普著 I561.45/63 南海出版公司
70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周春明著 B821-49/80 万卷出版公司
71 家庭生活 沈光煜,浩瀚主编 H319.4:D/2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72 甲午战争史 戚其章著 K256.306/1 上海人民出版社
73 教育局长 岳东西著 I247.5/1754 春风文艺出版社
74 接触 (美)卡尔·萨根著 I712.45/170 重庆出版社
75 静静的峒河 刘哲主编 I217.1/50 海南出版社
76 居高声自远 马思聪著 I267/467 百花文艺出版社
77 局 叶韧著 I247.5/1756 新世界出版社
78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导读 本书编写组编 D616/10 人民出版社
79 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 本书编写组编 D616/11 人民出版社
80 孔子很着急:从“于丹红”现象说起 鄢圣华主编 B222.55/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81 跨文化交际 王催春主编 H31/103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82 老师 梁晓声著 I217.2/175 中国物资出版社
83 老照片 捌 冯克力主编 K106/1/8 山东画报出版社
84 老照片 贰 冯克力主编 K106/1/2 山东画报出版社
85 老照片 玖 冯克力主编 K106/1/9 山东画报出版社
86 老照片 陆 冯克力主编 K106/1/6 山东画报出版社
87 老照片 柒 冯克力主编 K106/1/7 山东画报出版社
88 老照片 叁 冯克力主编 K106/1/3 山东画报出版社
89 老照片 拾 冯克力主编 K106/1/10 山东画报出版社
90 老照片 拾贰 冯克力主编 K106/1/12 山东画报出版社
91 老照片 拾叁 冯克力主编 K106/1/13 山东画报出版社
92 老照片 拾壹 冯克力主编 K106/1/11 山东画报出版社
93 老照片 肆 冯克力主编 K106/1/4 山东画报出版社
94 老照片 伍 冯克力主编 K106/1/5 山东画报出版社
95 老照片 壹 冯克力主编 K106/1/1 山东画报出版社
96 黎原回忆录 黎原著 K827=7/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97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刘义光著 K204.3/1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8 历史人物(含《甲申三百年祭》) 郭沫若著 K820.2/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9 历史深处:《同舟共进》精华系列 王家声主编 K209/38 广东人民出版社
100 绿山墙的安妮 (加)蒙哥马利著 I711.84/2 重庆出版社
101 罗马式艺术 王琳编著 J154.6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102 逻辑 金岳霖著 B81/2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3 马上天下 徐贵祥著 I247.5/1755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4 蛮族艺术 廖旸编著 J110.9/17 河北教育出版社
105 美国艺术 郭西萌编著 J171.2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106 美洲印第安艺术 张荣生编著 J17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107 蒙田随笔 (法)蒙田著 I565.63/1 湖南文艺出版社
108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宋本蓉编著 K928.3/5 哈尔滨出版社
109 命在心 运在手 马银春编著 B848.4-49/106 中国物资出版社
110 谋职:职业规划中的9个设问 孟娟编著 C913.2/6 中国物资出版社
111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②:职场修炼篇 周思敏编著 K891.26/3/2 纺织工业出版社
112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③:商务社交篇 周思敏编著 K891.26/3/3 纺织工业出版社
113 扭力中的思考 易江著 C53/50 中山大学出版社
114 女人平凡不平庸 罗鲜编著 Z228.4/5 中国物资出版社
115 欧洲史前艺术 高火编著 J150.092/1 河北教育出版社
116 欧洲文艺复兴造型艺术 下 洪洋编著 J331(5).64/1 河北教育出版社
117 戚继光 张笑天著 I247.5/1759 作家出版社
118 牵梦北大:北大新生畅谈中学学习与成长 刘明利主编 G635.5-53/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19 青少年生存智慧故事 张卫红编著 B821-49/82 时代文艺出版社
120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B249/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1 圈单 元亨著 I247.5/1758 华文出版社
122 全明诗 第二册 全明诗编纂委员会编 I222.748/2/2 上海古籍出版社
123 全明诗 第三册 全明诗编纂委员会编 I222.748/2/3 上海古籍出版社
124 全明诗 第一册 全明诗编纂委员会编 I222.748/2/1 上海古籍出版社
125 全球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编 K915/9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6 群经要义 陈克明著 Z126.1/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7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I207.23/4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8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艾米等著 I207.425/6 万卷出版公司
129 日本艺术 史玲编著 J131.309/2 河北教育出版社
130 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 干春松编 B222.05/6 江西人民出版社
131 瑞龙吟草续集 彭瑞龙著 I227/140/2
132 善斋花卉印谱 陈善群著 J821/5 广东人民出版社
133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星云大师著 B948-49/3 江苏文艺出版社
134 设计素描研究 罗兴华著 J214/30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135 诗经讲义稿(含《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傅斯年著 I207.22/15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6 诗经韵读 楚词韵读 王力著 H111/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7 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 上 邵亮编著 J110.94/1/1 河北教育出版社
138 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 下 邵亮编著 J110.94/1/2 河北教育出版社
139 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史学文辑) 傅斯年著 K207-53/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0 书香门第:王统照随笔 王统照著 I267.1/159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1 数码人像摄影—主题摄影 向诚编著 J413/6 人民邮电出版社
142 数码摄影工坊—构图 (美)费尔著 J406/3 人民邮电出版社
143 数字技术时代的中国电视 彭吉象主编 G229.2/2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4 谁在拍卖中国 吴树著 F724.787/1 山西人民出版社
145 四川读本 周啸天编著 K927.1/1 四川文艺出版社
146 四十五岁风满楼 孔庆东著 I267.1/158 文化艺术出版社
147 宋太祖时代 刘锋著 K827=441/1 哈尔滨出版社
148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招毅慧著 F49/1 中国经济出版社
149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王龙著 K817/5 华文出版社
15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编 G25-53/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9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王龙著 K817/5 华文出版社 35
15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编 G25-53/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9
151 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教育 吴慰慈著 G25-53/1 书目文献出版社 32
152 土家族发祥地首八峒 政协保靖县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保靖县民族事务局主编 K296.42/14 湖南出版社 48
153 退膛 黄贺著 I247.5/1760 花山文艺出版社 29.8
154 网络艺术教育 石恒利,王春光,徐明君著 J0-39/1 人民出版社 38
155 文化局长 吴国恩著 I247.5/1753 春风文艺出版社 28
156 文化艺术 浩瀚,李生禄主编 H319.4:G/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2
157 文化与哲学 张岱年著 G04-53/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6.8
158 文化卮言 金克木著 G112-5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5
159 文献检索 汤林芬,苏丽主编 G252.7/4 吉林大学出版社 29.5
160 文心雕龙札记 黄侃著 I206.2/12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8
161 我的北大青春纪事 马化祥主编 G645.5/41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162 我的乡村记忆 周佩红著 I267/464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
163 我的乡土 上册 湘西自治州作家协会,吉首市作家协会编 I21/80/1 海南出版社 50
164 我的乡土 下册 湘西自治州作家协会,吉首市作家协会编 I21/80/3 海南出版社 50
165 我的乡土 中册 湘西自治州作家协会,吉首市作家协会编 I21/80/2 海南出版社 50
166 吴正义国画 吴正义著 J222/52 中国画报出版社 22.5
167 武陵诗风 第四辑:2009年卷 熊福,贾绍喜主编 I227/141 15
168 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 李军编著 J154.509.2/1 河北教育出版社 49.8
169 显密《道德经》 曹越编著 B223.15/5 汕头大学出版社 38
170 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朱宝荣等著 B84/23 上海人民出版社
171 现代中国文学史 钱基博著 I209.6/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2 湘西旅游诗词选 刘黎光,彭瑞龙编 I22/37 青海人民出版社
173 湘西苗疆志 龙庆和撰 K281.6/20 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174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凌纯声,芮逸夫著 K281.6/19 民族出版社
175 湘西苗族革屯史志 刘善述编著 I127/1-2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6 湘西苗族建筑文化 龙杰著 TU-092.816/1 青海人民出版社
177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 石启贵著 K281.6/21-2 湖南出版社
178 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华 龙颂江,张心平主编 J528/8 学苑出版社
179 湘西诗词:2008年第2期(总第17期) 湘西州诗词学会编 I227.8/2/2008/2 湘西州精美印务有限公司
180 湘西诗词:2009年第1期(总第18期) 湘西州诗词学会编 I227.8/2/2009/1 湘西州精美印务有限公司
181 湘西诗词:2009年第2期(总第21期) 湘西州诗词学会编 I227.8/2/2009/2 湘西州精美印务有限公司
182 湘西诗词(特刊):湘鄂黔渝毗邻民族地区诗词联谊会第四次年会暨重访屈原文化路专辑 湘西州诗词学会编 I227.8/5 湘西州精美印务有限公司
183 小文百篇 叶小文著 D635-53/1 人民出版社
184 欣赏的神奇力量 陶思璇著 B821-49/78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85 新中国 (清)陆士谔著 I242.47/2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86 心会跟爱一起走 朱泽军主编 I267/465 哈尔滨出版社
187 心理医生:心理疾病自查和防治专家 闻君,金波编著 R395.6-49/2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88 行走天地间 舒山著 K919/18 吉林人民出版社
189 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 程凤春主编 G471.2/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0 寻根问祖:华夏文明起源的诗意遥想 峻峰著 K203-49/3 华文出版社
191 亚美尼亚艺术 廖旸编著 J136.9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49.8
192 颜斐小说集 1:十姊妹·苦鸭 颜斐著 I247.5/1761/1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3 颜斐小说集 2: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颜斐著 I247.5/1761/2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4 颜斐小说集 3:官园夜月 颜斐著 I247.5/1761/3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5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法)卢梭著 I565.64/5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6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 (美)凯蒂,(美)米切尔著 B821-49/79 华文出版社 28
197 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 齐宏伟著 I106/73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 伊斯兰艺术 郭西萌编著 J137.09/2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廉思主编 D663.9/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 易经的奥秘 曾仕强著 B221.5/14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 隐藏的智慧 (荷)哈木诺著 B848.4-49/104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2 隐之书 (英)拜雅特著 I561.45/64-2 南海出版公司
203 印度艺术 王琳编著 J135.1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4 犹太艺术 廖旸编著 J138.20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5 有效教学 崔允漷主编 G632.0/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6 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 (美)科特曼著 G613/1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7 窄门:宽巷子·窄巷子 古成都的两根脐带 章夫著 K927.11/1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8 哲人与文士 杨天石著 K250.3-5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9 政党、国家与法治—改革开放30年中国法治发展透视 封丽霞著 D920.0/3 人民出版社
210 知堂书话(上) 周作人著 I266/66/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1 知堂书话(下) 周作人著 I266/66/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2 中国佛教文化论 赖永海著 B948-49/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3 中国服饰史略:新版 黄士龙著 TS941.742/4 上海文化出版社
214 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读本:第二版 朱新民主编 D2/2-2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15 中国文化论争 张岱年,程宜山著 G12/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6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I209/69 百花文艺出版社
217 中国戏曲概论 吴梅著 J82/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8 中国哲学小史 冯友兰著 B2/4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9 中国政治通史 10:步步悲歌的晚清政治 戴鞍钢著 D69/14/10 泰山出版社
220 中国政治通史 11:巨变与重组的民国政治 温锐等著 D69/14/11 泰山出版社
221 中国政治通史 12:开天辟地的新中国政治 汤应武,柳建辉,谢春涛著 D69/14/12 泰山出版社
222 中国政治通史 1:萌生中的远古政治 齐涛,马新著 D69/14/1 泰山出版社
223 中国政治通史 2:从邦国到帝国的先秦政治 王和著 D69/14/2 泰山出版社
224 中国政治通史 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王子今著 D69/14/3 泰山出版社
225 中国政治通史 4:分裂与对峙的魏晋南北朝政治 胡戟著 D69/14/4 泰山出版社
226 中国政治通史 5:繁盛中转型的隋唐五代政治 马新,齐涛著 D69/14/5 泰山出版社
227 中国政治通史 6:动荡与变迁的宋辽金政治 李晓,江晓涛著 D69/14/6 泰山出版社
228 中国政治通史 7:恢宏与草味的元朝政治 齐涛,赵文坦,张金铣著 D69/14/7 泰山出版社
229 中国政治通史 8:精致极权的明朝政治 朱亚非著 D69/14/8 泰山出版社
230 中国政治通史 9:落日余辉的清朝政治 王景泽,赵毅著 D69/14/9 泰山出版社
231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麻天祥著 B946.5/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2 中文版Flash MX 2004动画设计教程 蔡本有,张金波主编 TP391.41/101 海洋出版社
233 舟边絮语:《同舟共进》精华系列 王家声,应春山主编 I267.1/160 广东人民出版社
234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杨军著 B221.5/1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5 走进五溪大湘西 夏长阳著 I267/466 百花文艺出版社
236 左手写他,右手写爱 楚妆著 I247.5/1762 重庆出版社
237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 陶继新著 G4-53/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38 禅宗文化大学讲稿 麻天祥著 B946.5/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9 锉刀下的风景:湘西苗族剪纸的文化探寻 田茂军著 J528.1/6 贵州民族出版社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㈢ 冯绍华的学术成就
在《中国陶瓷》等专业核心刊期上发表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人民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其作了报道、介绍。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出版有《冯绍华陶瓷艺术》作品集。艺术作品刊载于《中国美术全集》、《当代景德镇陶艺精英》、《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家》、《高端收藏》、《中国艺术报道》、《世界知识画报》等大型书籍。其中论文“论陶瓷美术教育”还获得全国美术教师优秀论文奖,美国柯尔比全球文化优秀论文一等奖。
数十件作品刊载于《土与火的历程》、《瓷韵伟人》、《景德镇陶瓷全集)、《陶艺)等众多国内外大型画册,并有数项成果获江西省科研成果奖。个人传略载人《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景德镇陶瓷百家》、《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等辞书。
㈣ 中国有多少个出版社
截止到2018年,中国有467家出版社,其中比较有名的出版社有: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以科学出版社为例:科学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由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合并,于1954年8月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
科学出版社比邻皇城根遗址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力量雄厚,以出版学术书刊为主的开放式出版社。1993年,科学出版社荣获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
近年来,科学出版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组织结构、选题结构、市场结构、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4)江西画报可以发表学术论文吗扩展阅读:
出版社的分类:
1、从出版介质来说,出版社可分为:图书出版社、音像制品出版社(唱片公司)、杂志出版社等。
2、从出版类别许可来说,出版社可分为:综合出版社、专业出版社。
3、从出版经营性质来说,出版社可分为:公益性出版社、经营性出版社。
4、出版社的类型、工作范围和组织机构 出版社的类型,在中国,按隶属关系区分,有中央级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按业务范围区分,有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的出书门类比较多,专业出版社只负责编辑出版一定专业和门类的读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出版社
㈤ 邵琦的学术履历
2013年
《题跋的尴尬:乃是对中国画认识上的尴尬》《美术观察》约。
《山水画家的别调:荷花》载《纯美术·清真芙蕖》山东美术出版社。
《渠宜书屋札记·十四》《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3、7、8。
《百花齐放:新中国时期的海派美术》《中国艺术宫馆刊》第一期。
《江南园林:中国艺术私人化进程中的极则》《吴江文学》2013年第一期。
《薛邃访谈》《书与画》2013年第五期。
《渠宜书屋札记·七》《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3、5、13。
《有意思的何曦》载《艺术当代》2013年第二期。
2012年
和薛邃进行对话访谈,内容收入《薛邃画集》。
发表文章《先做他一阵再说——彭小佳的雕塑》,《当代艺术新闻》2012第9期和《艺术当代》2012第7期。
出版著作《晚明以来中国画的语境与语义》,山东美术出版社。
发表论文《历史在向我们所要标准》和《无奈的“有趣”——关于绘画中的写生》先后载于《荣宝斋》。
发表论文《中国画文脉与语境》,载于《人民艺术家》。
《渠宜书屋札记》连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刊》。
“唐人诗意——邵琦山水画展”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
山水画《暗霜》发表于《书与画》2012年第11期。
书法作品《行书斗方》和山水画作《天籁》发表于《书与画》2012年第9期。
山水画四小卷参加“林泉高致——风、霜、雨、雪展”,先后在海阔美术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馆和徐汇艺术馆展出。
《唐人诗意图》系列作品6幅和朱淳撰写的评论文章,载于《中国水墨》。
山水画一幅书法一幅参加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书画院主办的“书画同源”。
在徐州参加“明心见性——王书侠、邵琦山水画作品展”。
作品10幅(册页)参加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中国当代画家》编委会策划的“笔墨三味——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展”,先后在浙江萧山湘湖美术馆、绍兴青藤艺术馆和成都美术馆展出。
《山水》作品刊发于《上海书画》总第九期。
参加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寄情丹青·海上名家迎春邀请展”。
2011年
作品《澄江清晖》、《密树清风》收入《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第一辑》,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品《石壁松云》、《雨余云气湿》、《秋江钓艇》、《烟澹欲无山》、《林影半潭春》、《浩歌向夕霁》,和陈翔文章《诗意地耕耘》、江宏文章《这就是畅神了》同时刊发于《中国水墨》第六辑刊发。
发表论文《王维绘画工作室考》、《绕不过去的“四王”》,先后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刊》。
作品《秋江澄色》等六幅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当代画家》编委会主办的《以画为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并收入《以画为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朱良志撰文评论)。
出版画册《邵琦山水画——只在此山中》(石建邦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品《松云书屋》参加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画小品展”。
参加由海阔美术馆主办的“林泉高致·摩诘诗意展”。
发表论文《僭越与遮蔽》、《精神与神韵》、《海派无派》,先后载于《荣宝斋》。
发表论文《王微〈叙画〉解读》,载于《上海中国画院通讯》2011年第2期。
2010年
《松风如雨动天簧》等9件作品发表于《书与画》2010年12期。
参加由海阔美术馆主办的“林泉高致——2010年上海山水画邀请展”。
发表文章《中国美术的转型:现代性转向自我性》,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7日“艺术学”版,后收入《“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文集之二:上海研讨会》,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收藏》栏目拍摄人物专题片《都市隐士的思考——邵琦》。
山水手卷《松风凉如洗》、《元人诗意图》参加上海书画院于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山水画小品展”。
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担任“中国艺术分场(五)”主持人。提交论文《视觉阻隔的画面:心像》并做大会演讲。
2009年
山水画作品《隔树人家有灯影》、《清响得松湍》参加上海书画院于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山水画小品邀请展”。
山水画作品《无限风烟属倚栏》、《清江晚烟》参加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作品展。
山水画作品《高树晚烟》、《茂松清流》参加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上海出版界美术大展”。
参加由黑龙江美术协会主办的“海上清风——上海山水小品展”,并收入《海上清风——上海山水小品》展览图录。
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型长卷《浦江两岸尽朝晖》的创作,和余欣合作山水画《浦江之源》。
发表论文《山水之外别有竹》,载《荣宝斋》总59期。
发表文章《出不去,回不来——读彭小佳的“书”》,先后载于《雕塑》2009年第2期总70期、《四川美术》2009年第四期总115期、《当代艺术新闻》2009年第五期总52期。
发表论文《王维绘画工作室考》,载于《上海中国画院通讯》总第二十八期。
主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著作《造物设计史略》(与朱淳合着),上海书店出版社。
担任上海书画出版社二十卷本《中国花鸟画通鉴》丛书编委。著作《花鸟画通鉴·浣却铅华》、《花鸟画通鉴·徐黄体异》(与江宏合着),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8年
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画集《上海书画名家精选·邵琦》,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7年
出席中国设计史年会,发表论文《中国古典设计思想的现代启示》并做大会演讲论文收入《设计史研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发表于《装饰》。
发表论文《与人的距离》,收入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纪念论文《民俗美术研究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发表论文《艺念:当代艺术的命名》,载于《艺术当代》。
2006年
担任十六卷本《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副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画集《当代中国青年画家·邵琦》,河北美术出版社。
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二十世纪山水画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二十世纪山水画语境》并做大会演讲,文章收入大会文集《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品《高山流水》、《古溪清音》、《野色初凝》、《烟水空阔》、《松溪烟雨》发表于《书与画》,郑巨欣撰文《文韵酣畅》评论。
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转型:现代性向自我性》并做大会演讲。
出版著作《山水画通鉴·胸中逸气》、《山水画通鉴·入缵大统》、《山水画通鉴·松江画派》(与谢兴涛合作)、《山水画通鉴·托古改制》,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
作品《流光凝碧》、《古溪幽树》参加“朵云轩105周年同仁展”上海美术馆。
发表论文《三个展览,一堆问题》,载于《艺术家茶座》。
2005年之前
2004年
出版著作《中国画文脉——艺术院校研修丛书之一》,上海书画出版社。
参加汕头大学长江设计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岁寒三友——两岸三地·中国古典图形和现代设计研讨会”,发表题为《以线取象 以形写神——中国古典图形的认知与表现略说》大会主题演讲,并收入大会论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年
应复旦大学《博雅讲座》邀请做《艺术与治学》讲座。
发表论文《“出路”与“主流”》,载于《艺术当代》。
2002年
出版著作《吴湖帆词典》(与江宏合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著作《中国历代名画点读·百竹图说》,上海画报社。
2001年
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的“海派绘画国际研讨会”,撰写论文《现代认同与自我性》,载《海派绘画国际绘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著作《酒酣心自开》(与郑巨欣合作),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
担任责任编辑的《现代设计大系》五卷本出版,获首届国家艺术类图书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浙江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发表论文《传统与出路》,载于《朵云》。
1998年
出版著作《簪花仕女——先秦汉唐的绘画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年
出版著作《创造与永恒》(与江宏、陈翔合着),上海百家出版社。
1996年
主编出版《清六家画丛·王翚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
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的“赵孟俯学术研讨会”,做题为《巨眼之识——从董其昌看赵孟俯》大会演讲,论文收入《赵孟俯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发表论文《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历史地位》,载于《典藏》。
1994年
出版著作《民族艺术精华》(与江宏合着),福建教育出版社。
发表论文《中国绘画的私人化演化取向》,载于《朵云》。
1993年
出版著作《中国画心性论》(与江宏合着),上海书画出版社。
发表论文《线·私人化·动作整合》,载于《书法研究》。
1992年
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清初‘四王’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专题演讲《“四王”——一个关乎当下的课题》,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参加无锡市举办的“倪瓒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表论文《西方观念下的被选择》,载于《青年报》。
1991年
参加《朵云》举办的“潘天寿艺术研讨会”。
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举办的“中国画艺术研讨会”。
发表论文《中国画的文脉》,载于《朵云》。
1990年
发表论文《重新发现时间——对〈论中国画的整合〉一文的时间观考察》,载于《朵云》。
发表论文《“南北宗”论语境展示》,载于《朵云》。
1989年
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举办的“董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南北宗”论的语境展示》,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7年
发表论文《范式与式微》,载于《朵云》。
1986年
应邀参加北京大学“首届文学艺术节”,做“新具像的批评”专题演讲。
1985年
参与“西南艺术群体”的艺术活动,策划、组织《首届“新具像”画展》和《第二届“新具像”画展》。
㈥ 建国60周年电子报啊!急啊!!!!班级用呢!做好的发[email protected] 50分哦!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㈦ 中国所有国家级出版社名单谁能提供啊
中国国家级出版社名单
7-80067 奥林匹克出版社 北京 100010
7-5081 八一出版社 北京
7-80030 宝文堂书店 北京 100086
7-200 北京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871
7-5639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22
7-80526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 100062
7-5300 北京古籍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81004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 100024
7-81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3
7-5303 北京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5638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北京 100026
7-5304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 100035
7-81013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81045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
7-80500 北京旅游出版社 北京
7-805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北京
7-81002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94
7-80502 北京日报出版社 北京 100734
7-5301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30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8
7-530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81003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北京 100084
7-5402 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 100007
7-81034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 100083
7-5635 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北京 100088
7-5619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北京 100083
7-80066 北京周报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38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5055 博文书社 北京 100005
7-5030 测绘出版社 北京 100045
7-80017 长城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63 长虹出版公司 北京 100035
7-80015 长征出版社 北京 100832
7-5056 朝花美术出版社 北京 100735
7-5054 朝华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5069 春秋出版社 北京 100091
7-80097 大地出版社 北京
7-80094 大众文艺出版社 北京
7-80115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
7-80092 当代中国出版社 北京
7-80098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
7-80019 档案出版社 北京 100032
7-5028 地震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116 地质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5053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5060 东方出版社 北京 100706
7-81000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5036 法律出版社 北京 100053
7-5064 纺织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27
7-80072 改革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04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80012 工商出版社 北京 100826
7-80014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 100050
7-80091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
7-5626 国防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91
7-118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80049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 100009
7-80105 国际文化出版社 北京
7-80054 海潮出版社 北京 100841
7-5070 海军出版社 北京 100841
7-5027 海洋出版社 北京 100860
7-80051 海豚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46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29
7-80068 红旗出版社 北京 100727
7-80082 华龄出版社 北京 100034
7-5075 华文出版社 北京 100800
7-5080 华夏出版社 北京 100028
7-80053 华夏出版社 北京
7-80039 华艺出版社 北京 100010
7-80052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25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111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41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038
7-5033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 100034
7-80084 金城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5082 金盾出版社 北京 100842
7-80022 金盾出版社 北京 100842
7-5072 今日中国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600 京华出版社 北京
7-80025 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 100836
7-80118 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
7-5058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80036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 100052
7-81027 警官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31
7-80114 九洲图书出版社 北京
7-80021 军事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091
7-80027 军事谊文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80077 开明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03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707
7-5023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 100038
7-110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80040 昆仑出版社 北京 100034
7-80081 蓝天出版社 北京 100848
7-5637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24
7-5020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80112 民主建设出版社 北京
7-105 民族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80018 能源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5048 农村读物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109 农业出版社 北京 100026
7-80001 企业管理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5029 气象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3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4
7-80033 求实出版社 北京 100091
7-80080 群言出版社 北京 100006
7-5014 群众出版社 北京 100741
7-01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00706
7-80056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 100745
7-1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107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80020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 100842
7-102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100735
7-80002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 100733
7-5009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 100061
7-117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100050
7-02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100705
7-103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115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100740
7-80065 人民中国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5003 荣宝斋 北京 100052
7-80103 商务国际出版社 北京
7-100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00710
7-5324 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 200020
7-8005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 100732
7-10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100706
7-5021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80009 时事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5062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北京 100704
7-5012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 100005
7-81014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1039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 210000
7-5013 书目文献出版社 北京 100802
7-120 水利电力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80062 台声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80593 同心出版社 北京 100734
7-80061 团结出版社 北京 100006
7-5016 外国文学出版社 北京 100705
7-119 外文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6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80003 万国学术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89003 万国学术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5018 文化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5039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80554 文津出版社 北京
7-5010 文物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80055 文学古藉刊行社 北京 100705
7-80029 文字改革出版社 北京 100010
7-80108 西苑出版社 北京
7-80028 现代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5011 新华出版社 北京 100803
7-5042 新时代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80005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85 新星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45 学术书刊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80116 学习出版社 北京
7-5077 学苑出版社 北京 100032
7-80060 学苑出版社 北京 100032
7-5024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80000 印刷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80034 宇航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80006 语文出版社 北京 100010
7-5022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15 知识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59 职工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34
7-80096 致公出版社 北京
7-80023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 100091
7-5035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北京 100091
7-5076 中国ISBN中心 北京
7-5066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 100045
7-5005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北京 100010
7-80057 中国藏学出版社 北京 100036
7-5074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 100005
7-5000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31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 100054
7-106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5001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 100810
7-80004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80087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 100035
7-80083 中国法制出版社 北京 100017
7-80107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
7-80016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 100010
7-5008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5043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 100866
7-5078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 100866
7-80035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 100866
7-80037 中国和平出版社 北京 100035
7-80101 中国和平出版社 北京
7-80074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 100007
7-80120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
7-80024 中国画报出版社 北京 100044
7-80010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062
7-80093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062
7-80048 中国集邮出版社 北京 100740
7-80058 中国计划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26 中国计量出版社 北京 100013
7-80086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 100726
7-80090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726
7-1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49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 100031
7-5017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5046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5045 中国劳动出版社 北京 100716
7-5061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北京 100007
7-5038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100005
7-5032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5002 中国盲文书社 北京 100072
7-5040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北京 100031
7-80078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 100034
7-80069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北京 100028
7-80032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26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5006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 100708
7-5019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11
7-80008 中国曲艺出版社 北京 100026
7-80079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30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872
7-8101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38
7-5065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北京 100035
7-80076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 100034
7-80099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
7-5044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 100801
7-5007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 100708
7-80007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 100005
7-80088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 100006
7-500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100720
7-80064 中国审计出版社 北京 100086
7-80043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 100029
7-80044 中国食品出版社 北京 100055
7-5052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568 中国书店 北京 100052
7-5068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 100031
7-113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 100005
7-5037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 100826
7-5059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 100026
7-5034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 100811
7-5071 中国文学出版社 北京 100037
7-80075 中国舞蹈出版社 北京 100026
7-80070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 100837
7-5047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 100834
7-104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 100086
7-80041 中国新闻出版社 北京 100733
7-5067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北京 100810
7-5057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 100028
7-5050 中国展望出版社 北京
7-5620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8
7-80089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100027
7-80100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 200063
7-101 中华书局 北京 100710
7-80042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 100027
7-80073 中信出版社 北京 100027
7-80109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
7-30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3
7-81001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5073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 100081
7-80013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 100700
7-80011 专利文献出版社 北京 100088
7-80071 卓越出版公司 北京 100027
7-80047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 100009
7-5063 作家出版社 北京 100027
㈧ 交通类期刊有哪些怎么发表交通类论文
1、北方交通 2、北京公路
3、北京汽车 4、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5、长客科技 6、车辆与动力技术
7、车迷 8、车时代
9、车世界 10、车用发动机
11、车与人 12、车主之友
13、城市车辆 14、城市道桥与防洪
15、城市公共交通 16、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7、城市交通 18、船舶
19、船舶标准化 20、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1、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2、船舶工程
23、船舶经济贸易 24、船舶力学
25、船舶设计通讯 26、船舶物资与市场
27、船电技术 28、船海工程
29、船检科技 30、船艇
31、大众汽车(豪华版) 32、当代汽车
33、道路交通管理 34、道路交通与安全
35、地下工程与隧道 36、电动自行车
37、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38、电气化铁道
39、东北公路 40、东风汽车
41、都市快轨交通 42、发动机燃料系统
43、福建交通科技 44、港工技术
45、港工技术与管理 46、港工勘察(内部资料)
47、港口经济 48、港口科技
49、港口装卸 50、公路
51、公路工程 52、公路交通技术
53、公路交通科技 54、公路与汽运
55、广船科技 56、广东公路交通
57、广东造船 58、广铁科技
59、广西交通科技 60、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61、国际船艇 62、国家安全通讯
63、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64、国外舰船工程
65、国外内燃机车 66、国外铁道车辆
67、哈尔滨铁道科技 68、海交史研究
69、海事大观 70、航道科技
71、航海 72、航海技术
73、黑龙江交通科技 74、湖北汽车
75、湖南交通科技 76、华东公路
77、华南航道 78、机车车辆工艺
79、机车车辆通讯 80、机车电传动
81、机电兵船档案 82、机电设备
83、集装箱化 84、驾驶天地
85、驾驶园 86、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87、舰船电子工程 88、舰船科学技术
89、舰船知识 90、江苏船舶
91、江苏交通 92、江苏交通科技
93、江西交通 94、交通标准化
95、交通环保 96、交通节能与环保
97、交通科技 98、交通科技与经济
99、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100、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101、交通与计算机 102、交通与社会
103、交通与运输 104、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05、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106、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07、轿车情报 108、京铁科技通讯
109、客车技术 110、客车技术与研究
111、路基工程 112、眉厂科技
113、名车志 114、摩托车
115、摩托车技术 116、摩托车信息
117、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18、内燃机车
119、汽车导购 120、汽车电器
121、汽车工程 122、汽车工业研究
123、汽车工艺与材料 124、汽车技术
125、汽车驾驶员 126、汽车科技
127、汽车情报 128、汽车生活
129、汽车时代 130、汽车实用技术
131、汽车维护与修理 132、汽车维修
133、汽车维修技师 134、汽车维修与保养
135、汽车文摘 136、汽车与安全
137、汽车与驾驶维修 138、汽车与你
139、汽车与配件 140、汽车与社会
141、汽车运输研究 142、汽车运用
143、汽车杂志 144、汽车之友
145、汽车知识 146、汽车族
147、桥梁建设 148、青海交通科技
149、轻型汽车技术 150、山东交通科技
151、山西交通科技 152、商用汽车
153、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154、上海公路
155、上海汽车 156、上海铁道科技
157、上海造船 158、时代汽车
159、实用汽车技术 160、世界海运
161、世界汽车 162、世界桥梁
163、世界隧道 164、水道港口
165、水路运输文摘 166、水运工程
167、水运管理 168、水运科学研究
169、四机科技 170、隧道建设
171、隧道译丛 172、天津航海
173、天津汽车 174、铁道标准设计
175、铁道车辆 176、铁道工程学报
177、铁道货运 178、铁道机车车辆
179、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180、铁道技术监督
181、铁道建筑 182、铁道建筑技术
183、铁道勘测与设计 184、铁道勘察
185、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86、铁道通信信号
187、铁道文摘 188、铁道学报
189、铁道运营技术 190、铁道知识
191、铁路安全 192、铁路采购与物流
193、铁路地质与路基 194、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95、铁路技术创新 196、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197、西部交通科技 198、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199、现代船舶 200、现代交通技术
201、现代隧道技术 202、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3、学术动态 204、移动电源与车辆
205、游艇业 206、云南交通科技
207、云南现代交通 208、运输经理世界
209、造船技术 210、浙江交通科技
211、中船重工 212、中国船检
213、中国道路运输 214、中国港口
215、中国港湾建设 216、中国公路
217、中国公路学报 218、中国海事
219、中国航海 220、中国航务周刊
221、中国机械 222、中国舰船研究
223、中国交通年鉴 224、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25、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26、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227、中国汽车画报 228、中国汽车市场
229、中国水运(理论版) 230、中国水运(上半月)
231、中国水运(下半月) 232、中国水运(学术版)
233、中国索道 234、中国铁道科学
235、中国铁道年鉴 236、中国铁路
237、中国铁路(英文版) 238、中国修船
239、中国造船 240、中国自行车
241、中外船舶科技 242、中外公路
243、中文科技资料目录-船舶工程 244、重型汽车
245、珠江水运 246、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47、专用汽车 248、装备维修技术
249、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