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表方式 » 出版物作品

出版物作品

发布时间: 2021-03-15 06:35:10

① 王涛的主要作品和出版

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被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国务院等单位收藏和陈列,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荷兰、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展。
《迎春曲》,《最后一碗炒面》,《复苏的土地》,《杜鹃啼血》,《傣族女》、《卧薪尝胆》、《范进中举》、《霸王魂》、《山鬼图》《庄周萝蝶》、《为黄山画派先贤石涛、梅清、渐江等造像》、《踏歌行》、《风雪铁拐李》、《紫气东来》、《竹林七贤》、《王者之风》、《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醉八仙图》、《渔舟唱晚》、《琵琶行》、《赤壁赋》、《将进酒》等。
出版有《王涛人物画》、《王涛作品集》、《王涛画集》、画坛四杰》《中国当代人物画十家——王涛》、《中国画二十家——王涛》等二十多部专辑画册。

② 关于出版物版权的问题

根据你所说的,你的作品应该是职务作品,根据著作权法: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所以不管怎样,公司还是有两年的专有使用权。对于转载在自己的博客上或者在网上发表,不以赢利为目的,则可以。

③ 非法出版物算不算版权意义上的作品

您好,非来法出版物虽然非源法但算版权意义上的作品。2010年著作权法修改时删除了第四条第一款,即“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的规定。因而有独创性的作品创作完成即形成著作权,对作品的内容是否“非法”并未作出要求。事实上,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既包含了内容本身非法,也包含了虽内容合法但未经合法许可出版的情形,在著作权法层面该等作品的作者均享有著作权。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④ 作品在网站上被发表算不算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

应该不算,下面请听详细理由:

1. 我们国家对这个问题目前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法。
确实有一些实力强的网站拿到了网络出版权,严格来说,在拿到网络出版权的网站上发表的东西应该算作公开发表。但是,这样的网站毕竟数量有限,而且它们本身对用户提交的内容也不做过多干预和审查。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就不算“公开出版物”。

2. 你的文章需要投稿,只管联系传统的报刊发表。
但因为在网络上能搜到你的文章,这无形中增加了被别人剽窃抄袭的风险,说不定有人已经拿着你的文章到别的地方发表了(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不过,只要你保存好自己的原始数据,就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⑤ 怎样认定出版物侵权,出版物侵权有哪些责任

出版物侵犯著作权,是指出版者出版的作品,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出版物侵犯著作权,由出版者承担侵权责任,其责任大小,根据其过错、侵权程度及损害后果而定。
你好,出版者在出版作品时,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合同,取得授权,因此,出版者应当对委托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对侵权人委托出版的出版物,应依法处置,即出版者对委托人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内容等应做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承担的责任:1.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出版者应当根据其过错、侵权程度及损害后果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出版者对其出版行为的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所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等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依《著作权法》的规定按“侵犯著作权或者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赔偿。
3、出版者尽了合理注意义务,著作权人也无证据证明出版者应当知道其出版涉及侵权的,依民法通则的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出版者承担停止侵权、返还其侵权所得利润的民事责任;
4、出版者所尽合理注意义务的情况,由出版者承担举证责任。
希望能帮到你。

⑥ 视频作品是否是出版物

简单说,没有载体的,有电子出版物号的就是出版物;有载体的,比如VCD,那就得有音像制品出版物号,或者电子出版物号

⑦ 什么叫出版出版物出版是指什么出版物是指什么

什么叫出版?这是出版学研究中首先要接触的问题。对出版活动内涵的理解不同,对出版学知识体系构架的认识也就不同。因此,中外出版界都很重视对出版内涵的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认识。
日本学者认为:“采用印刷术及其他机械的或化学的方法,对文稿、图画、照片等著作品进行复制,将其整理成各种出版物的形态,向大众颁布的一系列行为,统称为出版。”(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实用网络全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7;150;161)英国学者认为,出版是指“向公众提供用抄写、印刷或其他任何方法复制的书籍、地图、版画、照片、歌篇或其他作品”(注:林穗芳.明确出版概念,加强出版学研究.出版发行研究,1990(6):14;23;15;20)。美国学者认为:“出版——公众可获的,以印刷物或电子媒介为形式的出版物的准备和印刷、制作的过程。”(注:彭建炎.出版学概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8)1971年出版的《世界版权公约》等6条给出版所下的定义是:“可供阅读或者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的作品,以有形的形式加以复制,并把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行为。”(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实用网络全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7;150;161)韩国学者认为:出版是“以散布或发售为目的把文稿、文书或图画、乐谱之类印刷出来,使问世、刊行”(注:林穗芳.明确出版概念,加强出版学研究.出版发行研究,1990(6):14;23;15;20)。
各国学者给出版所下的定义尽管在文字上稍有差别,但对出版活动本质特征的描述却十分接近。各国学者都认为出版活动的内涵由以下内容构成:①出版是将已有的作品形成为出版物的过程;②原始作品必须经过一个大量复制的过程,使其形成一定的载体形式,成为出版物;③通过一定方式使公众获得这些出版物,也是出版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外学者对出版活动内涵认识较为一致的情况相比,国内出版界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则有着较明显的差异。现将国内学者对出版内涵的几种代表性观点陈述如下:①“凡将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印刷到纸上,或把它们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都称为出版。”(注:赵晓恩.出版词典.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3;104~105)②“把著作物编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注:辞海编委会.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094)③“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注: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5)④“出版是指出版机构根据一定的方针和计划,选择、整理人类的思维成果和资料,通过出版生产赋予它们一定的物质形态,然后向社会传播。”(注:阙道隆、实用编辑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5)⑤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注: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1.6)。⑥“所谓出版,就是选择、整理著作物,通过一定生产方式将其复制在特定载体上,并以出版物的形态向社会传播的一系列行为。”(注:彭建炎.出版学概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9)⑦“通过出版生产的手段,把著作物编印成图书、期刊杂志等印刷品,经过发行渠道,把这些精神产品推向社会,供应读者,即为出版。”(注:严成荣,桑百安.图书发行词典.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12)⑧出版即“社会上各种作品,包括文稿、图片、信息、音响、录像制品等等原件,汇集到出版机构以后,经过审定、选择、编辑和加工,使用一定的物质载体,复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通过流通渠道传播到全社会”(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实用网络全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7;150;161)。
国内对出版活动内涵认识的诸种观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观点认为出版活动主要是出版物的印刷工作,上述①②③种意见都属于此种类型。这类在我国出版界长期占主流地位的传统观点,是在我国出版发行实践活动长期按计划分工模式运作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将发行活动排斥于出版之外,缺乏出版内涵中最关键部分——出版目的的描述。很显然,这类观点对出版内涵的表述是不完整的。另一类观点吸纳了国外出版界对出版内涵认识中的合理部分,并结合我国出版业非常重视编辑工作的特点,对出版活动内涵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这些表述已与国际出版界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逐步接近。林穗芳在为《编辑实用网络全书》所撰写的有关词条中,提出了将作品转化为出版物要具备的四个条件:①经过编辑,具有适于阅读或吸取的内容;②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③经过复制;④向公众发行,如出售、出租等(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实用网络全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7;150;161)。这可以看成是第二类观点对出版活动内涵理解的代表性描述。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出版活动内涵认识的各种趋同化意见,我们认为出版活动的内涵,应由以下基本特征构成。
(1)出版是对已有的作品进行深层次开发的社会活动。出版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现成的作品进行开发。接受原始信息,将其归纳成知识,形成知识产品的任务,已由作者完成,或者说已主要由作者完成,已有作品的形成过程属于作者劳动过程,不归属于出版活动。作家创作、画家写生、音乐家谱曲等,都不能算出版,就是这个道理。
(2)出版是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其具有适合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的过程。出版过程虽不是知识信息的主要形成过程,却是一个对知识信息体系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是按照适合读者消费的要求进行的,并且,还要按照同样的要求对所选定的作品里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补充、完善,也就是通过编辑工作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纸质货币不是出版物,纸币的印制不是出版活动,就是因为没有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从而缺少供读者消费的知识信息内容的缘故。
(3)出版是对加工好的已有作品进行大量复制,使其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一定载体形式的过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作品进行复制,都是使加工好的知识信息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载体形式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复制,作品中所含的知识信息才能被众多的读者接受。档案工作也需要对原作品(文件)进行编纂、整理,使分散的材料能编辑成一卷一卷的案卷,但档案工作不是出版,因为没有大量复制的过程。在商品社会,作品大量复制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4)出版包括将出版物公之于众的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将大量复制的原作品广泛向读者传播,也是出版活动的重要内涵。从西方对“出版”这一词汇的演变来看,法语Publier和英语Publish均源自拉丁语Publiare,而拉丁语Publicare的本义却是“公之于众”。可见,在赋予“出版”的众多涵义中,“公之于众”的涵义更有着特殊的地位。
综合上述四个特征,笔者用如下定义对出版活动的内涵试加描述:所谓出版,就是将知识信息产品经过加工后,以商品生产的形式大量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使其广泛传播的过程。

⑧ 如何判断一段文字或者出版物作品的作者或者归属

手机扫描吧,现在不是有一个软件是可以这样操作的嘛。把你看见的那一段文字,用扫一扫的方式,扫尽手机,软件里边会自行进行搜索的,但是有个弊端就是需要是已经添加进软件的才行,要是没有的话,可能就找不到了。

⑨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出版物一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
ISBN:9787040101041 [十位:7040101041]
定价:¥36.90 小说(1917-1949)
鲁迅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孤独者
郁达夫
沉沦
迟桂花
冰心
超人
许地山
缀网劳蛛
陶晶孙
木犀
庐隐
海滨故人
废名
竹林的故事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凌叔华
酒后
王鲁彦
菊英的出嫁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
我在霞村的时候
叶灵凤
鸠绿媚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刘呐鸥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茅盾
春蚕
吴组缃
菉竹山房
穆时英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施蛰存
梅雨之夕
老舍
柳家大院
艾芜
山峡中
沈从文
边城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
张天翼
华威先生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萧红
小城三月
梅娘

骆宾基
北望园的春天
苏青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张爱玲
金锁记
芦焚
一吻
徐訏
鬼恋
孙犁
嘱咐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