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表方式 » 德国出版规模

德国出版规模

发布时间: 2021-03-15 02:33:17

㈠ 求德国的文化和经济

文化教育: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贡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博览会和影展等。法兰克福和莱比锡是德国图书出版业中心。德国图书出版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著名大学有科隆大学、慕尼黑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德国人时间观念比较强,无论是在商务上还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国人注重准时。德国人重视商业信誉,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伙伴。德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采取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普及。教师为终身公职人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27/content_333436.htm

随笔:喜爱读书——德国人的优良传统之一
新华网 (2003-11-23 12:53: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柏林11月22日电(记者郑汉根)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热情,即使是在电视、因特网等媒体十分发达的时代,他们依旧保持着爱读书的传统,而社会提供的服务又使他们读书十分便利。

在地铁列车里,在公园草
坪上,甚至在医院的候诊室内,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都很常见。民意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可见,书已经融入到了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记者的一个年轻德国朋友说,在德国,读书就象喝啤酒一样平常。

在德国,买书很方便。无论城市乡村,书店都极容易找到,一座1万多人的小镇起码会有一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在有着8200多万人口的德国,书店就有5000多家。在书店内,如果购书者不能在书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书店一定会帮助从出版社订购,买者很快就可以拿到书了。

除书店外,一些综合性超市和加油站也卖书。在某些大型仓储超市,人们会看到最新畅销书、减价书以及报刊杂志等摆放在货架上。顾客们满载牛奶面包等日常食、用物品的超市手推车里,也常常放着一两本书。此外,德国人还通过出版社直销、邮购、网上订购等途径买书。网上购书越来越受到欢迎,购书者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德国大小书店内部的环境都十分安静、幽雅。一些大书店还设有播放音乐的咖啡厅,人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浏览书籍。一些书店还有专供人们读书的区间,里面放着很多沙发和椅子。在书店里,书按照不同领域分类明晰,便于读者查找。

大量的图书馆也满足了德国人对书的爱好。德国有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1.29亿册。许多图书馆通过组织作家演讲会、举办文化活动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小镇里往往也有图书馆,而没有固定图书馆的乡村则常常会得到流动图书馆的眷顾,这方便了农村人借书。

德国有关书的组织有很多,它们的活动促进了人们读书的热情。德国书商协会、读书基金会等常举办丰富多彩的促进阅读活动,最近成立的“德国朗读协会”组织知名人士到图书馆或书店为青少年朗读好文章,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德国人之所以整体素质较高,这与他们喜爱博览群书的优良传统是密切相关的。歌德就曾注意到书和文化的力量对德国的重要意义。他说:“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11/23/content_1193638.htm

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属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德国的出口额现居世界第二位。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政府奉行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左图:德国商业银行大楼)。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27/content_333436.htm

㈡ 德国的哪个城市最早出版日报

莱比锡。
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被称为“博览会之母”;同内时,莱比锡也是德容语地区的出版印刷中心,全市有 100多家印刷厂,38家出版社,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一半,素以“书城”著称。

㈢ 新闻出版强国有哪些

没有这样一个正式的国际评选,但大家根据各国实际出版情况有个基本的认同。
现在出版比较强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文化也发达的国家就是出版强国。
具体表现:出版品种多,销售规模大,国际输出能力比较强,读者阅读量较大,等等。
中国相比的话,品种是够多了,但销售规模并不很大,读者平均阅读量也比较少,国际输出能力,就更别提了。严重入超,少量输出的文化也很难影响国际主流,不过形势正在慢慢转好。

㈣ 德国都有哪些出版社!谢谢了!!!!

德国的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贝特尔斯曼出版集团公司、霍尔茨布林克出版集团公司、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卡尔·汉泽尔出版公司等

㈤ 德国有多少城市,分别是什么

Aachen

亚琛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城市,人口239200。是亚琛县的县府。有亚琛技术大学,数所博物馆如报纸业博物馆。其赌场有名。工业包括纺织、金属加工和嗜好品加工。景点包括多所教堂如亚琛大教堂、15世纪的市政厅、19世纪的疗养旅馆和古罗马军用浴池。亚琛市是在卡尔大帝的行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erlin

柏林市。是联邦德国的首都,同时也是一个联邦州。位于哈韦尔河及施普雷河畔的北德低地,有众多的湖泊。柏林的地势高低不同,从海拔30米到115米。面积882平方公里。人口342万。有很多大学位于柏林,如1809-1810年成立的洪堡大学、1948年成立的自由大学和柏林技术大学。柏林的戏剧学校也很有名。

Bielefeld

比勒费尔德市。属北威州,人口305600。位于托伊托堡森林边缘。有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和多所专科大学。工业包括纺织和制衣、食品、机械制造和出版工业。

Bochum

波鸿市。属北威州,人口386200。有鲁尔大学、航天研究所。是重工业城市如汽车制造。

Bonn

波恩市。属北威州,人口276500。位于莱茵河畔科隆湾,波恩市的海拔高度为50到165米。它是许多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所在地。市内有贝多芬出生地。1949年至1990年波恩是联邦德国的首都。

Bremen

不莱梅市。是不莱梅州的州府,位于威悉河的下游,人口544300。有大学和数所专科大学、内陆港和海港、海外博物馆、国立图书馆和国立档案馆。工业主要是由和港口有关的企业组成。

Cottbus

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州的一县城。人口128600。有科技大学、博物馆和剧院。工业有纺织和电子。市内有15世纪修建的城墙。

Dortmund

多特蒙德市。鲁尔区东部的一城市。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口583600。有多特蒙德大学、数所研究所、剧院和数所博物馆、农产品交易所、赛马场、动植物园;钢铁厂、数家大型啤酒酿造厂和内陆港。石煤采掘也不再象从前那么多,目前只有一个煤矿在运作。1220年建立的圣母大教堂在1945年以后得到重新修建。当代的建筑有1949-52年间修建的威斯特法伦大厅、1956-65年修建的城市剧院和1949-51年修建的州立图书馆。

Duisburg

杜伊斯堡市。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河和鲁尔河汇合处。人口525200。有德国最大的内陆港。

Düsseldorf

杜塞尔多夫市。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位于莱茵河下游,人口563400。是贸易和国际性大会城,经常有各种专业博览会在此市举行。有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海因里希·海涅档案馆、莱茵-威斯特法伦交易所、德国工会联合会和众多的德国以及跨国公司。钢铁工业发达,特别是钢管制造。杜塞尔多夫机场是一国际机场。

Frankfurt am Main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属黑森州,人口615000,城市分布于美因河的两岸。有一所综合性大学、一所神学院和一所音乐艺术学院。景点有歌德出生地纪念馆。法兰克福是德国的金融中心,联邦银行就在此市,此外德国各大银行的总部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设在这里。证券交易所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

法兰克福同时也是一博览城,这里每年举行一次世界上最大的书展。

Hagen

哈根市。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藻厄兰山区的西部,人口213500。此市有全德国唯一的一所函授大学和技术露天博物馆。工业包括金属加工、造纸和食品工业。关于哈根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公元1000年,于1746年哈根成为有自主权的城市。下图为哈根市的哈斯珀(Haspe)城区远景。

哈根市位于德国的交通要道,是工业、贸易、经济、科学和交通的理想城市。城市散布于四个山谷中,并有四条河流流经城区。分布于山谷中而沿着山坡发展的哈根市的突出特点是,在市区有众多的树木和花草。虽然田野、树林和绿茵随处可见,但哈根市也不乏都市生活的繁忙景象和历史的浪漫。其特殊的中间位置决定了哈根市既不是典型的工业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德国大学城;既不象喧闹的鲁尔区,也不象宁静的藻厄兰山区。但它是欧洲运输和物流的良好基地。过去,哈根市的工业仅仅限于钢铁生产,如今,它已成为服务行业和高科技的中转站。1996年是哈根市250岁生日年,但这一历史悠久的城市仍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鲁尔区和哈根邻近区域的结构转变在哈根市得到集中体现,从而使哈根市成为一个集高科技、服务行业和文化于一体的城市。

哈根市的青春风格建筑很有名,典型代表是其火车总站。在1900年至1920年这段期间,哈根市示范性的修建了介于青春艺术风格和宝豪丝风格之间的建筑。这在艺术史上被称为“哈根新典范”并受到全球艺术爱好者、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广泛赞誉。

Hannover

汉诺威市。是下萨克森州的州府。地处下萨克森山地和北德低地交界处。人口509800。有联邦地理及原材料研究所、宇宙研究及区域规划科学院、数所大学、多家剧院、博物馆和动物园。是重要的工商、博览城市。

Heidelberg

海德堡市。属巴登-符腾堡州,位于内卡河流出奥登瓦德山区处。人口135800。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全欧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马克斯-普朗克天文、核物理、医学、外国人法和国际法研究所位于此市;此外,还有德国癌肿研究中心,天文观察站,德国药店博物馆,剧院,植物园,动物园,出版社。海德堡是美军在欧洲的总部。

Kaiserslautern

凯泽斯劳滕市。莱茵兰-法耳次州的法耳次西部的一城市,人口102200。有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法耳次剧院。工业主要是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

Köln

科隆市。莱茵河下游流经此市,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高等学院有科隆大学、音乐学院和体育学院。人口940700。科隆是德国的一个交通枢纽,科隆-波恩机场位于科隆郊区。提起科隆市,人们将自然而然地想到科隆大教堂。

Mannheim

曼海姆市。巴登-符腾堡州内卡河注入莱茵河处的一城市,人口308400,有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医学院、巴登-符腾堡州的高级法院、在1778年建立的国家剧院、数所博物馆。工业有公共汽车制造以及农用机械和发动机制造、纤维和药物合成、炼油及出版业。景点有莱茵河港口。

München

慕尼黑市。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人口130万。同时也是上巴伐利亚行政专署和慕尼黑县的首府。慕尼黑是继直辖市柏林和汉堡之后的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大学建立于1472年。有德国博物馆和慕尼黑证券交易所。慕尼黑每年一度的十月啤酒节开始于九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六,它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民间节日。节日期间,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于慕尼黑开怀痛饮。以市区为中心,共有七条高速公路呈放射状分布。

慕尼黑最著名建筑可以说是圣母教堂即慕尼黑大教堂(有两个绿色“洋葱头”尖顶的双塔建筑),教堂建于15世纪,但教堂的尖顶却一直没有竣工。在停止建造50年后的16世纪,人们才决定完成此塔顶的建筑 - 当时哥特式的建筑时代已完全过去了,从意大利传来了一种新型的建筑风格,即文艺复兴风格。哥特式教堂当然免不了也被安上了当时时髦的圆顶,人们将其称为“罗曼国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异国风味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意大利风味的”。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一些比较古老的、同样也是哥特式的教堂发生了改变,也被安上了圆顶,同时,还有许多建于17世纪的教堂建筑从一开始就采用“洋葱”塔顶。

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旧美术馆(Neue Pinakothek)、新美术馆(Neue Pinakothek)和现代美术馆(Pinakothek der Moderne)彼此相邻,构成了一美术馆建筑群。这里收藏的艺术品从中世纪直到当代,其中有很多世界大师的作品。

慕尼黑的四周,有众多的森林围绕,这些森林带宽达10至20公里。“福斯特里德公园”就是其中的一个。几乎所有的森林都受到了保护,森林的大部分树木是云杉树。因为幼小的云杉树上有刺人的针叶,而不会受到野兽的咬嚼,所以通常都采用云杉树进行育林造林。

Offenbach am Main

美因河畔奥芬巴赫。黑森州紧靠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一城市,人口114400。是德国的皮革工业中心,两年一次的国际皮革制品展销会在这里举行。市内有皮革及制鞋博物馆。德国联邦气象所的总部设于此市。奥芬巴赫的历史在公元977年就有记载。

沃尔夫斯堡。下萨克森州一位于中德运河河畔的一城市,人口127600。此市是在1938年随着大众汽车厂的兴建而成立的。提起沃尔夫斯堡市,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众汽车:市民中的40%都在大众汽车厂上班,可以说每一市民都直接或间接从大众汽车厂获益。市内有名画陈列馆、天文馆和剧场。建于1959-63年间的沃尔夫斯堡的文化中心由芬兰的著名建筑师阿瓦·阿托(Alvar Aalto)设计。
参考资料:http://www.brucca.de/staa.htm#yeshou

㈥ 国内杂志这五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五年的发展情况,国外(美国德国亚洲国家)杂志的三十年内的发展情况等

哇,老大,你问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难,而是非常难。而且还是没有悬赏分的。个人观点说一下。

国内刊物从5年前的实体出版逐步走向电子数字出版,前6年,我曾说过,在科技发展时代,数字出版将会超越实体出版。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首次增设“全国书稿版权交易会”,孵化和打造了一个版权平台。陆续出现很从大型门户网站的读书平台,比如新浪、搜狐、网易……就不详细举例了。2008年是电子书规模形成的发展中阶段,而纸质出版行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商家们在这种多元化来潮,也同时收购大量版权。设有实体版和电子版。2010年,成都成功申办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这也是电子版权的萌生。交易会期间,与出版环节有关的每个商家几乎都到,包括印刷环节。2011年,北京首次举办“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书稿版权交易会也侧重数字版权交易,强调新媒体、新模式、新未来,搭建数字网络版权现场授权平台。这又进一步推进电子阅读。
从以上的问题去看国内后5年的出版行情,不能说市场是没有,但没有独特个性的杂志,是难以去和那些老一代出版商们相提并论。他们手里握着无数版权,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赚点。可是,现在电子出版物在中国还是未形成一个规模,从经济数字看来,国内数字出版近有800亿的产值,销量一度排在全国第二,很多商家一再表示没赚到钱。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数字版权还没有一个健全的产业链接。
现在看来,数字出版的市场比较凌乱,版权也没得到良好的维护,在此的同时,又对实体出版造成很大冲击力,导致很多老商家不能稳定市场。
至于以后的发展空间,个人看点还是有的,只要坚持与变通。也不知道政府下一步会出版什么政策,但实体出版的市场不会泯灭,只会逐渐萎缩,因为是高科技发展时代。例如教学,很多网上教育陆续出现,但那也不能代表国家会把学校撤掉。如果楼主参与出版行业,我建议侧重学习一下美国自助出版平台Smashword公司的战略。国外发展情况我就没研究过了,只是在新闻上看到一些。以上均个人观点,望楼主斟酌。

㈦ 马克思、提出的什么在德国出版

《资本论》
1867年9月14日,经过马克思反复修改定稿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

㈧ 出版社共分为几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出版社并没有等级的划分,出版社根据出版介质、出版类别许可和出版经营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根据出版介质的不同,出版社可分为图书出版社、音像制品出版社(唱片公司)、杂志出版社等。

2、根据出版类别许可不同,出版社可分为综合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

3、根据出版经营性质不同,出版社可分为公益性出版社和经营性出版社。


(8)德国出版规模扩展阅读:

出版程序

1、按新闻出版署相关行政规定和行业惯例,由相应职业资质的出版社编辑、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总编辑 (副总编辑) 对原作品进行包括“初审—复审—终审”的“三审”,并将相关书面审稿意见存档。

2、需专题报批的相关类别和选题,提交相关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出版审查,审查范围包括出版社的出版资质、编辑人员资质、作者资质和内容问题等。

3、“三审”及“专题报批”后,出版社申报选题并申请相关出版手续。

4、编辑人员对原作品进行具体内容编辑,有时这个过程需与作者沟通,甚至退回作者修改。

5、美术编辑对版式、封面进行设计。

6、录排人员对书稿进行录入、排版与相关技术工作。

7、确定印刷量和市场价格,有时这个工作是提前确定的。

8、出国际标准书号以及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条码等。

9、出胶片 (很少时候会用硫酸纸) ,交由印刷厂和装订厂进行印制。

10、出版社技术人员检查蓝纸、毛书或对批量图书进行质量抽检。

11、图书入库。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