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网查重 » 民国名媛目录

民国名媛目录

发布时间: 2021-03-29 14:02:00

Ⅰ 除了“南唐北陆”,民国时期还有哪些影响较大的名媛

除了唐瑛和陆小曼,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名媛还有很多,严仁美、黄蕙兰、黄柳霜、徐谟佳等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名媛。

民国是我国历史上还比较重要的时期,民国统治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十七八年,但是其影响还是很深的,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旧思想文化碰撞,孕育了新的生命。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才子佳人,“南唐北陆”应该比较熟悉,上海的唐瑛,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能歌善舞,是当时上海很有名的交际花,唐瑛还是很时尚的女子,从她的照片可以看得出来,她的穿衣打扮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陆小曼应该更熟悉了,她与伟大的诗人徐志摩那一段爱情故事多么动人,陆小曼也是从小能歌善舞,精通英语和法语,她还当过外交官,特别喜欢绘画,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王赓,出过国留过学,离婚了后,便和徐志摩在一起,
黄柳霜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祖籍是广东的,自幼喜欢电影,立志成为一位演员,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取得了很多成就,可惜她生错了年代。
徐谟佳也算一位吧,徐谟佳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还被称为上海最美女人,长得小巧可爱,拍过电影但是没有什么成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南京的富二代,就这样过完了一生。


Ⅱ 一天换三次衣服,民国名媛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

许多人被电视剧里面的宫廷戏给迷惑,觉得皇宫里面很奢侈,其实这都是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所故意夸大事实的,但是民国的名媛十分奢侈是真的,一天换三次衣服还不算什么,家里请了四个厨师来伺候她们,每天吃饭还要变着花样吃,在化妆品方面就更加讲究,而且出门就是大把的花钱,去一些高档场所消费,穿着衣服都是定制的。

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也是出了名的奢侈,徐志摩后来也算是被她给拖死的,陆小曼就是出身在名贵家族,所以身上就带着傲娇的大小姐气息,而且最大的爱好就是花钱,而且是大手大脚的花,也不知道徐志摩是怎么看上她的,就算嫁给徐志摩后,她还是没有收敛,该吃的吃该花的花,但是徐志摩竭尽全力也是要让陆小曼出去潇洒,最后陆小曼也是将徐志摩的钱给挥霍一空,徐志摩不得不得省钱,最后在飞机上去世了。

Ⅲ 重生之民国名媛txt微盘

重生之民国名媛

TXT全本

作者:十月微微凉

Ⅳ 中国近代的名媛有哪些

多得数不清那。LZ可以看一下《民国名媛》,《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最有名的几个应该是林徽因、陆小曼、唐瑛、盛爱颐、潘素、蒋英。。。。

Ⅳ 民国时期的名媛们,她们平时都是如何生活的

自从上海名媛被曝出来之后,名媛似乎都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讽刺那些追求名利和奢侈品的女生。还有很多的男生,他们为了能够吸引那些女生,也会采用名媛的这种方式,让人觉得以此为耻。但其实在上个世纪名媛,可谓都是那些豪门世家都是一等一的大小姐。她们不仅会享受,而且每一个都是有一定的文化气质的。

一提到陆小曼,人们就觉得她是徐志摩的妻子,认为她名气这么大是跟徐志摩分不开的,但其实人们都忽略了陆小曼,她本身就十分的优秀。她出自于名门世家,父亲是元老级的人物,在年轻的时候,父亲就为她请来了一个英国的女教师。对陆小曼教授英语只教了两年的时间,她就被北洋政府进行聘用,担任外交翻译官。可以说她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她画画写作一样不差,可以说是样样优秀。

对于其他人来说,名媛是很优秀的,跟现代的优秀,女性根本没有太大的差别。她们平时的生活基本上都是进行学习,提升自己不仅会学习钢琴、文学和英语,而且在人们面前都是十分有气质的大小姐。她们跟现在的名媛不同,她们总是有着现代人没有的那种气质,让很多人都十分羡慕。而现在的名媛,她们总是给人一种很低廉的感觉,没有当时上世纪名媛那么受别人的追捧了。

Ⅵ 民国名媛穿着

民国服装;旗袍;文明新装

民国时期的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走向衰落和蜕变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新服装孕育新生的时期。旗袍作为民国时期女性最有代表性的服装,她的产生、变化、发展都伴随着整个民国社会。

一、民国初年的旗袍

在民国初期,整个国家社会一直处在革命与动荡中,人们经历革命的洗礼为时不久,衣着观念、生活方式都处于新旧更迭的大转折时期,旗袍也正在乱世妆扮中悄然过渡。总体说来,旗袍在此时已退居到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不复昔日的显赫地位。此时的旗袍在廓形上变化不大,仍以清末的宽敞为其特点,领子由早期的无领或低领变化为“元宝高领”,最高时可与鼻尖齐平;袖子稍有收紧并略有缩短,至肘与手腕之间;袍身长度减短至膝与脚踝之间。旗袍线条造型仍较为平直,色调力求素雅,领、袖、襟等部位也用镶滚,但比以前简练概括得多,通常只有少许几道。绣纹也趋于简单,不复以装饰体现地位与身分,而且开始注重体现女性的曲线。

二、20年代崭露头脚

随着民国社会的不断开放,中西方交流的加强,西方大量的女装样式流入中国,许多报刊、杂志都进行大篇幅的刊载;当时留学归来的留学生也带回了许多国外的思想和服装;当时的许多女装设计师们都跟随西方模仿西方的样式设计女装。因而西方的女装大量充斥在社会上,而且这些服装样式和设计方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并推崇。西方流行女装的这些特征,在旗袍上也是有所映射。

20年代中叶起,一种新的旗袍诞生。在当时的上海是公认的服饰时尚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着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上海旗袍时尚的最初,是以无袖的长马甲形式出现的,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1926年,长马甲同短袄合并,就有了民国新旗袍最初的款式。张爱玲评价道:“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1]”袍身宽松、廓形平直,长度在踝关下之上或大约小腿肚的地方,倒大袖。领、襟、摆等处仍喜做滚边镶饰,但繁褥之风日减,“裥干”和阔滚条被视为过时的象征。秋冬时穿的夹旗袍,倒大袖,只有一道花边装饰,已略显腰身。1924年秋,末代状元刘春霖之女刘沅颖下嫁《玉梨魂》作者徐枕亚,新娘当时穿的就是这种倒大袖旗袍[2]。1926年后,旗袍的下摆一升再升。

至20年代末,旗袍开始收腰,受欧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响,摆线提高至膝下,女子大大方方地露出她们秀丽的小腿。虽仍为倒大袖,但袖口变小。装饰性质的镶滚趋洁,甚至完全取消,色调也力求淡雅和谐,后体上显得十分简洁方便。1929年上海女学生穿的旗袍,摆线已到膝盖处,袍身变得合体,有的袖口装上仿西式的克夫,成为流行一时的时尚。民国初的“文明新装”也是倒大袖,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这种袖形,直至30年代才慢慢消失[3]。整个20年代,中西交流的机会增多,从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扩大了国人的着装选择,改变着人们的着装观念。人们不再那么固执地追求“做一件传三代”,从而刺激了购买欲望,推动了旗袍的流行和变革。20年代的旗袍就明显受迪考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线造型、对称的装饰品和纹样图案。

三、走向经典

三四十年代是中国革命最为壮烈,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二十年。此时也是女性进步思想和自我意识最为活跃的年代,所以三四十年代也是中国近代女装最为灿烂繁荣的年代。而恰恰就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典型代表。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让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实际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

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加上这一时期外国的面料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大报刊杂志上都有服装专栏,还有流行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推动时装的产生与流行。各大百货公司也常常举行时装表演及展览。尤其是上海,成了全国的时装中心,因为当时欧美的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流行到上海,全国各地都以上海为样板,竞相模仿。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而且这时期,旗袍被很多中学、大学采用为校服。30年代欧美流行收腰,更能体现出女性美,这就注定旗袍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1934年就几近臀下,腰身又裁得窄,行走起来双腿隐隐可见。可见当时对女性的行为约束已经大大放松,从而符合了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显得大方而别致。当时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都是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国服”了。

四、经典的延续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以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抗日战争硝烟燃起,大多数国民皆无心于服饰的奢侈。出于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40年代初的旗袍不复30年代衣边扫地的奢靡之风,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炎夏季节多倾向于取消袖子,领高减低,省去了种种繁琐的装饰。使其更为简便、适体,从而形成了40年代旗袍独特的风格。

改良旗袍最早出现于30年代后期,短袖旗袍上始有肩缝,起初尚无省,归拔比较多。后来逐渐有了胸省,开始时收省还不明显,以后渐渐发展到吸腰省并使用装袖,装袖在40年代中期得以推广,自此旗袍更为合身适体。据40年代初报载,衣料涨价百分之百。故而服饰装扮上力行节俭,倡导“旧衣运动”,普遍兴起国货运动,使旗袍在面料的使用上也颇具特色。当时颇有影响的《申报》元旦新春例发“衣食住行”计划:“在这国难深重的今日,正应节约救难,提倡穿旧衣运动,衣服新旧无关宏旨,但求有新思想。新脑筋就好了……4]”;只要求其适体、经济,万一要做新的,就采用纯粹的土布。因此土布成为旗袍常见的用料就不足为奇了。抗战初期的上海还一度流行用国产白棉布或毛蓝布(又称爱国布)做成的旗袍。此时的旗袍虽然装饰极为简单,用料也十分平常,但仍不失为日常服装的主流。40年代中期的旗袍还引进了两种西式配件——垫肩与拉链。把传统的盘香纽、直角纽换成拉链,也成为当时的时尚之一。礼服旗袍稍长一些,装饰更为考究,校服则以朴素、淡雅为尚;工厂女工夏季风行穿一种简便型的旗袍:略似面粉袋上挖个圆孔——无袖无领或低领,不收身、小开衩,长度在膝盖上下,内穿一条短裤,以图凉快,劳动轻便。

五、旗袍退位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新中国成立,人们似乎沉浸在了革命的浪潮中;人们的热情似乎完全转到了革命和劳动中,旗袍所代表的舒适、悠闲似乎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更多的代表劳动女性,适合劳动女性,能展现新时代和革命的女性服装成为了主流;旗袍悄悄的退隐到了一个历史的角落里,至此民国时期的旗袍到此结束。

图片参考

(1)最初的旗袍

(2)20年代末期,南洋兄弟烟草广告。署名之光(谢之光)。发式袖端仍带20年代余韵,整件旗袍的风格已开30年代的先河。

(3)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更显穿着者的婀娜身段,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

(4)受欧美影响,30年代中期流行“透、露、瘦”。透明的丝织品用来做旗袍了,开衩高至臀下。

(5)30年代末40年代初流行的旗袍,阴丹士林蓝布面料作礼服在月份牌画中处理得更像丝绸旗袍,袖短呈臂,窄身修腰。

Ⅶ 民国时期的十大名媛都是谁

民国十大名媛

1、林徽因:气如幽兰,才馥仙

2、张爱玲:如此精致的世俗

3、胡蝶:民国“电影皇后”

4、阮玲玉:红颜哪堪薄命

5、孟小冬:“梨园冬皇”

6、潘玉良:一代画魂

7、赵一荻:绮霞的风采

8、王映霞:江南第一美人

9、唐瑛:上海滩交际花

10、陆小曼:繁华落尽是沧桑

Ⅷ 有关民国的,最好是里面有“民国名媛”的影视剧作品和文学作品。

王安忆的《长恨歌》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