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宅十书目录
A. 图解阳宅十书的图书目录
紫禁城与中国古代住宅文化(一)
紫禁城与中国古代住宅文化(二)
罗盘的结构
《古今图书集成白话图解》丛书总序
编者序:中国古代阳宅堪舆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
本书内容导航
导读一 风水与中国古代环境文化
1.风水的源起:风水的历史发展
2.风水的基本流派:形势派与理气派
3.风水的哲学基础(1):阴阳观念
4.风水的哲学基础(2):五行学说
5.风水的方法来源:八卦与六爻
6.经天纬地的符号系统:天干地支
7.风水对于天文概念的借用:九星
8.对风水的应用与理性认识:风水的应用
导读二 风水中的常用概念与基本工具
1.风水的常用概念:阳宅基本术语
2.风水的基本工具:罗盘
上卷 阳宅外形与定宅法
第一章 论宅外形:住宅外形与居住者的关系
1.宅形吉凶推断:民间常见吉凶宅形
2.八方坑坎歌:坑坎方位断吉凶
3.何知经:根据现状断宅形
4.宅忌架桥梁歌:架设桥梁吉凶
5.阳宅外形吉凶图说:看宅形断吉凶
第二章 论福元:家庭成员与命卦方位
1.太极: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2.福元说:元运推算命卦
3.福元入掌纹起例说:推算男女福元
4.野马跳涧诀:推算福元的方法
5.起男女上中下元诀:男女福元推算步骤
6.三元甲子福德宫定局:男女各元运吉凶方位
7.东四位宅图说并东四位生人用例:东四位生人应居东四位
8.东四位坎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9.东四位离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10.东四位震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11.东四位巽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12.西四位宅图说并西四位生人用例:西四位生人应住西四位
13.西四位乾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14.西四位坤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15.西四位艮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16.西四位兑宫相生人:布局方位宜忌
第三章 论大游年:命卦吉凶方位
1.九星与九宫:司掌人间祸福
2.吉星三:贪狼、武曲、巨门
3.凶星五:禄存、文曲、廉贞、破军、辅弼
4.兴废年:九星兴废之年
5.大游年方位十二宅图说:住宅分类
6.九星祸福诀:九星吉凶与祸福
7.摇鞭断宅诀:八卦五行属性推断家人吉凶方位
8.五鬼制爻:五鬼入九宫吉凶爻相
9.五鬼点头:五鬼与九宫相生相克
10.五鬼穿宫:廉贞星入八卦方位
11.破军凶煞:破军入各宫吉凶
12.九星断宅:九星吉凶所致福祸
13.九星明断诀:九星所主吉凶
14.五行生克诀:五行与星宫关系
第四章 论穿宫九星:大游年主方位和层数
1.方位与层数:吉方宜高大,凶方宜矮小
2.截路分房说:以门或墙分隔宅院
3.穿宫十二宅图:各种宅院穿宫法
第五章 论元空装卦诀
1.装卦爻福祸预兆
2.元空装卦诀
3.黄石公竹节赋
下卷 阳宅内形与布局方法
第六章 论开门修造:门的重要性及运用法则
1.气口:安门的尺度、方位和月日
2.修门杂忌:安门修门择日宜忌
3.门光星起例诀:安门修门适宜用门光星
4.门光星吉日定局:安门修门的吉凶日
5.门户歌:宅门的八个方位
6.用门尺法:门尺的由来及用法
第七章 论放水:住宅内放水的吉凶方位
1.宅以水法而取效:放水吉凶方位
2.放水歌:放水方位宜忌
3.九星水法吉凶断例:放水吉凶推断
4.阴阳山水法:阳山放阳水,阴山放阴水
5.阴阳山水歌:阴阳山水吉凶
6.四路水法:四路黄泉
7.四路水法歌:辰戌丑未位放水吉凶
8.黄泉煞诀:黄泉位放水凶煞
9.九星来朝:九星方位来去水
10.二十四山放水定局:二十四山放水吉凶征兆
11.阴阳生命说:出生年份论阴阳命卦
第八章 论宅内形:住宅内形与居住者的关系
1.住宅内形吉凶征兆:住宅吉形煞形
2.内形篇:建造次序和布局
3.火说:论厨房的吉凶方位
4.火歌:各宫位生人吉凶方位
5.火路吉凶歌:厨房吉凶方位主福祸
6.阳宅内形吉凶图说:运用图示解释宅内形吉凶
第九章 论选择:根据出生年份选择吉日
1.选择的方法:先起命前五神
2.五神:青龙 明喜 仓库 盗贼 白虎
3.命前五神定局:五神方位的确定
4.五虎遁诀:五虎遁起的方位
5.九宫建宅:定生宫而后游年变宅
6.游年变宅:方法步骤
7.行年建宅:通年宜修建,凶年要忌讳
8.起宅上运例法:男女上运时的行年数法
9.起工动土:选择房屋起土动工的吉日
10.造地基:选择打造房屋地基的吉日
11.起工破土:选择房屋起工破土的吉日
12.定磉扇架:选择建造柱基门扇的吉日
13.竖柱:选择房屋竖柱的吉日
14.上梁:选择房屋上梁的吉日
15.盖屋:选择修盖房屋的吉日
16.泥屋:选择修补房屋的吉日
第十章 论符镇:镇宅辟邪的符或物品
1.符镇保平安:符镇可逢凶化吉
2.黄石公安宅护救符镇法:法术与符镇
3.五岳镇宅符:家不安定的符镇
4.镇宅十二年土府神杀:误犯土凶神的符镇
5.镇四方土禁并退方神符:误犯三杀凶神的符镇
6.镇命元建宅有犯凶神:误犯本命卦的符镇
7.镇行年建宅神符:误犯行年凶星的符镇
8.三教救宅神符:凶星处建宅的符镇
9.镇多年老宅祸患不止:破旧房屋的符镇
10.镇八位卦爻反逆:冲犯命卦方位的符镇
11.镇年月日时相克:建宅日期与方位相克的符镇
12.镇分房相克:分房分宿不利的符镇
13.镇元空装卦未顺:元空装卦不顺的符镇
14.六甲符咒:与天地日月相克的符镇
15.修造预镇神符:住宅修造前的符镇
16.镇火庵远近布爻不成:厨房位置不利的符镇
17.镇八宅不成卦爻拆改:八宅吉凶星误盖的符镇
18.镇宅内移徙出火修造方道:移居出火的符镇
19.移徙预镇神符:移居年月方位不利的符镇
20.镇宅内误犯二十四位凶神:误犯二十四凶神的符镇
21.镇外形冲射:凶煞冲犯住宅的符镇
22.镇四邻起土修造误犯我家土府凶神
23.镇四季误犯土王杀:误犯土王的符镇
24.镇穿井不在利方:穿井与福德不利的符镇
25.镇宅中邪气妖鬼作怪:家遭妖鬼作怪的符镇
26.镇宅内被人暗埋压镇:宅内被人暗埋镇物的符镇
27.镇府州县衙门不利:官路不顺的符镇
28.镇儒学不利:学途不顺的符镇
29.镇寺观不存僧道:寺庙无僧人的符镇
30.武帝应用灵符:变凶为吉,天人感应
31.时命与吉凶:阳宅十书之大义
后记正确认识风水
附录1:《黄帝宅经》全文(四库全书版)
附录2:三元九运下卦飞星全图
B. 风水书有哪些
现在的就很多,什么《家居风水》、《风水之道》等,
古代明著也很多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堪舆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堪舆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铅弹子地学正义金弹子地里元珠/(明)刘基注
玉弹子地里元枢/(清)张凤藻注
堪舆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赣州风水秘传 无名氏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堪舆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堪舆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堪舆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堪舆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堪舆 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宝照秘诀 无名氏 清稿本 1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
堪舆 雪心赋辩讹正解 [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 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 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无名氏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 民国抄本 1册全
堪舆 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 无名氏 嘉庆抄本 一卷全
堪舆 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 经元堂刻本 5卷全
堪舆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 明世德堂写刻本 十二卷全
堪舆 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 清初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 无名氏 明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堪舆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 [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堪舆 地学 [清]沈镐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 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
堪舆 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格水定针法 无名氏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舆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堪舆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舆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黄帝宅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 嘘龙村舍藏本 一卷全
堪舆 考验通书法窍秘决 无名氏 清印本 二册全
堪舆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补遗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 自得斋丛书 一卷全
堪舆 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 无名氏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二卷全
堪舆 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 清刻本 一册全
堪舆 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五卷全
堪舆 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四卷全
堪舆 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
堪舆 青乌先生葬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仕学备余 [清]纪大奎撰 清刻本 六卷全
堪舆 十道天心 [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 28 一卷全
堪舆 孙伯刚璚林国宝经 [宋]孙伯刚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机望龙经 [宋]吴景鸾授 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心正运线法 无名氏 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星秘诀寻龙合格定穴 无名氏 清光绪手抄秘本 一卷全
堪舆 谢和卿神宝经 [宋]谢和卿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 [明]午荣撰 明汇贤斋刻本 三卷全
堪舆 玄秘龙法玄秘穴法 无名氏 手抄本 两册全
堪舆 选择纪全 无名氏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雪心赋辨讹正解 [唐]卜应天撰 民国排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雪心赋直解 [明]吴一棣撰 清顺治十八年刻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大成 [清]魏青江撰 清嘉庆刻本 十五卷全
堪舆 阳宅起手 [清]査咏旺传 清抄本 一卷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清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元运会要 无名氏 清抄本 一册全
堪舆 阳宅指南篇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青囊奥旨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十二杖法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再谪仙人杨公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阴阳秘诀 无名氏 清抄本 1
堪舆 玉元子天宝经 [宋]玉元子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廖禹十六葬经 [宋]廖禹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青囊心印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二卷全
堪舆 青囊续编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
堪舆 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八卷 [明]徐善继徐善述撰 明隆庆三年刻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 510
C. 有没有《术藏》的爱好者有电子版的。跪求。
目前没有找到,目录如下:
术藏目录
分类 书名 编者 版本 卷册数
卜筮 卜筮全书 [明]姚际隆删补 民国影印本 十四卷全
卜筮 卜筮元龟 建安粛吉文撰集 日本藏本 二册全
卜筮 卜筮正宗 [清]王维德辑 清康熙四十八年经元堂刻本 十四卷全
卜筮 断易大全 [清]余兴国辑 民国上海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3册全
卜筮 火珠林 [宋[麻衣道者撰 民国大德书局石印本 1册全
卜筮 增补详注六爻一撮金易数 [宋]邵雍撰[明]刘基补注 清康熙袖珍抄本 1册全
卜筮 邵子易数 [明]俞有功撰[清]王通瑞删定 清道光五年京都三槐堂刻本 六卷全
卜筮 述卜筮星相学 [清]袁树珊撰 民国润德堂本 2册8卷全
卜筮 梅花易数 [宋邵康节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5卷1册全
卜筮 易隐 [清]曹九锡辑 民国排印本 8卷全卷首1卷
卜筮 鼎锲卜筮鬼谷源流断易天机大全三卷首一卷 [战国]鬼谷子撰 清道光十三年三让堂刻本 三卷首一卷全
卜筮 重雕焦氏易林 [汉]焦赣撰 据宋本重刻本 十六卷全
卜筮 增注周易神应六亲百章海底眼前集后集 [宋]王鼒撰 上海图书馆藏本 1册全
卜筮 增删卜易十二卷 [清]野鹤老人撰 清康熙三十年陈长卿刻本 十二卷全
卜筮 重刊易冒 [清]程元如撰 民国石印本 10卷全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堪舆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堪舆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铅弹子地学正义 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堪舆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赣州风水秘传 不署撰人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堪舆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堪舆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堪舆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堪舆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堪舆 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宝照秘诀 不署撰人 清稿本 1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
堪舆 雪心赋辩讹正解 [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 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 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不署撰人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 民国抄本 1册全
堪舆 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 不署撰人 嘉庆抄本 一卷全
堪舆 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 经元堂刻本 5卷全
堪舆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 明世德堂写刻本 十二卷全
堪舆 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 清初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 不署撰人 明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堪舆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 [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堪舆 地学 [清]沈镐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 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
堪舆 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格水定针法 不署撰人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舆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堪舆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舆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黄帝宅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 嘘龙村舍藏本 一卷全
堪舆 考验通书法窍秘决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二册全
堪舆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补遗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 自得斋丛书 一卷全
堪舆 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 不署撰人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二卷全
堪舆 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 清刻本 一册全
堪舆 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五卷全
堪舆 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四卷全
堪舆 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
堪舆 青乌先生葬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仕学备余 [清]纪大奎撰 清刻本 六卷全
堪舆 十道天心 [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 28 一卷全
堪舆 孙伯刚璚林国宝经 [宋]孙伯刚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机望龙经 [宋]吴景鸾授 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心正运线法 不署撰人 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星秘诀寻龙合格定穴 不署撰人 清光绪手抄秘本 一卷全
堪舆 谢和卿神宝经 [宋]谢和卿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 [明]午荣撰 明汇贤斋刻本 三卷全
堪舆 玄秘龙法玄秘穴法 不署撰人 手抄本 两册全
堪舆 选择纪全 不署撰人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雪心赋辨讹正解 [唐]卜应天撰 民国排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雪心赋直解 [明]吴一棣撰 清顺治十八年刻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大成 [清]魏青江撰 清嘉庆刻本 十五卷全
堪舆 阳宅起手 [清]査咏旺传 清抄本 一卷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清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元运会要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册全
堪舆 阳宅指南篇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青囊奥旨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十二杖法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再谪仙人杨公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阴阳秘诀 不署撰人 清抄本 1
堪舆 玉元子天宝经 [宋]玉元子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廖禹十六葬经 [宋]廖禹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青囊心印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二卷全
堪舆 青囊续编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
堪舆 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八卷 [明]徐善继徐善述撰 明隆庆三年刻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 510
六壬 大六壬寻原 [明]张纯照辑注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六壬 大六壬大全 [清]郭御青校定 民国十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3卷3册全
六壬 大六壬眎斯 [清]叶悔亭辑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六壬 大六壬口诀篡 [明]林昌长撰 明万历年六壬稿本 四卷全
六壬 大六壬类集 [清]纪大奎辑 清印本 1册全
六壬 大六壬金口诀 [清]周儆弦重订 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六壬 六壬金口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六壬 大六壬立成大全钤 [清]陈梦雷辑 清印本 1册全
六壬 大六壬课经集 [清]郭御青校定 清五云斋刻本 四卷全
六壬 大六壬五变中黄经 不署撰人 清稿本 一册全
六壬 壬遁秘 不署撰人 清稿本 一册全
六壬 金匮玉衡经 [清]孙星衍校 清印本 1册全
六壬 大六壬探原 [清]袁树珊撰 民国刻本 1册全
六壬 大六壬指南 [清]陈公献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六壬 大六壬集应钤 [明]黄宾廷撰 清代写本 6册全
六壬 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 [明]适摘子撰 清金陵经正堂写刻本 七卷全
六壬 六壬粹言 [清]刘赤江编 清道光六年品莲堂刻本 六卷首一卷全
六壬 六壬经纬 [清]毛志道撰 清雍正刻本 六卷全
六壬 六壬类聚 [清]纪大奎撰 清杨照藜校刊本 四卷全
六壬 邵彦和大六壬断案 [宋]邵彦和 [清]程铨辑 清写本 四册全
六壬 六壬三传起法 不署撰人 清写本 一册全
六壬 大六壬银河棹 不署撰人 清大文堂刻本 一册全
六壬 龙首经 [清]孙星衍校 清印本 一册全
六壬 御定卜筮精蕴 不署撰人 清康熙内府精抄本 三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金口合占 不署撰人 清康熙内府精抄本 六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直指 不署撰人 清康熙四十八年经元堂刻本 二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直指 不署撰人 清康熙内府写本 三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直指析义 不署撰人 清康熙四十八年经元堂刻本 六卷
命理 壁奥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兰台妙选 [明]万民英识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命理探原 [清]袁树珊撰 民国上海文化书局石印本 八卷三册全
命理 子平集要 不署撰人 清康熙内府精抄本 一册全
命理 命谱 [清]袁树珊撰 民国润德堂本 八卷全
命理 滴天髓 [明]刘伯温撰 民国大德书局石印本 二卷一册全
命理 称命全书 不署撰人 光绪刻本 一册全
命理 磨镌赋 [明]胡文焕编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琴堂步天警句 [明]胡文焕编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琴堂五星会论 [明]胡文焕编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琴堂指金歌 [明]胡文焕编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子平管见集解 [清]雷鸣夏撰 清同治五年六吉堂刻本 二卷全
命理 任注滴天髓阐微 [明]刘基撰 [清]任铁樵注 民国排印本 四卷全
命理 三命通会 [明]万民英撰 清印本 十二卷全
命理 神峰通考命理正宗 [明]张神峰撰 民国三年广益书局石印本 四卷二册全
命理 穷通宝鉴栏江网 不署撰人 清益原堂板 二卷一册全
命理 玉照神应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算命实在易 [民国]星相研究社编 民国上海章福记书局石印本 二卷一册全
命理 天元秀气巫咸经 [唐]珞琭子撰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五星壁奥经 [清]孙星衍校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新刊合并官版音义评注渊海子平 [宋]徐升编[明]杨淙增校 清光绪九年京都大成堂刻本 五卷全
命理 星平集腋统宗 [清]廖瀛海撰 清道光十二年经文堂刻本 四卷全
命理 耶律真经 [辽] 耶律纯撰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望斗经 [明]万民英校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星平会海 [清]水中龙编 民国萃英书局石印本 十卷四册全
命理 渊海子平 [宋]徐升编[明]杨淙增校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命理 张果星宗 [明]陆位辑 清印本 一册全
命理 御定五星精义 不署撰人 清康熙内府抄道光增补本 一册全
命理 子平真诠 [清]沈孝瞻撰 民国会文堂石印本 四卷二册全
命理 紫微斗数全书 [宋]陈希夷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四卷一册全
奇门 大统皇历经世 [明]胡献忠撰 明绿竹堂刻本 三卷全
奇门 遁甲奇门捷要 [清]杨景南编 清康熙刻本 一册全
奇门 金函奇门遁甲秘笈全书[附]金函玉镜图六卷 [汉}诸葛亮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三十卷四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金镜宝鉴 [明]刘伯温集 清抄本 十六卷全
奇门 奇门遁甲备览 不署撰人 清顺治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全局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不署撰人 明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 不署撰人 明抄本 十卷全
奇门 奇门卜筮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内府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秘籍大全 [明]刘伯温编 清抄本 二十三卷全
奇门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 [汉]诸葛亮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十二卷二册全
奇门 奇门法窍 [清]锡孟樨辑 清写本 八卷全
奇门 四季开门 不署撰人 清内府精抄本 四卷全
奇门 御定奇门宝鉴 不署撰人 精康熙内府精抄本 六卷全
奇门 阳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阴遁九局(1)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阴遁九局(2)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奇门阳遁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阴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日家奇门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五总龟通书大全 [明]池本理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四卷二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 [汉]诸葛武侯撰 清刻本 十二卷全
奇门 金函玉镜图 [明]刘伯温集 清抄本 六卷全
奇门 御定奇门真诠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册全
太乙 太乙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册全
太乙 太乙数统宗大全 [清]李自明辑 民国中原书局石印本 6卷3册全
太乙 太乙淘金歌 [唐]王希明辑 [宋]丘浚重编 清刻本 一册全
太乙 太乙人道命法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册全
太乙 太乙统宗大全 [清]李自明编 清集福堂刻本 四十卷全
相术 新刊校正增释合并麻衣先生人相编 [清]陆位崇编 清光绪八年京都文兴堂刻本 五卷全
相术 大清相法 [清]笑尘氏撰 大成书局石印本 四卷一册全
相术 麻衣相法 [五代]麻衣道长撰 光绪文成堂刊本 五卷三册全
相术 精考演禽三世相法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经国堂刻本 一册全
相术 公笃相法 [民国]陈公笃 民国排印本 一册全
相术 神相全编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相术 神相汇编(附续集) [清]高鼎玉辑 清道光二十三年修竹吾庐刻本 四卷全
相术 管辂神相秘传 [汉]管辂撰,[宋]陈抟述 民国排印本 一册全
相术 相理衡真 [清]陈钊撰 民国四年上海锦文堂石印本 十卷二册全
相术 柳庄相法 [明]袁柳庄撰 民国排印本 三卷二册全
相术 柳庄相法考证 [民国]邹文耀撰 台湾瑞成书局本 一册全
相术 人相篇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相术 神相全编 [宋]陈抟撰[明]袁忠彻订 清道光五年经国堂刻本 十二卷首一卷全
相术 中西人相探原 [清]袁树珊撰 民国排印本 一册全
相术 照胆经 [宋]邵平轩撰 清印本 一册全
相术 神相水镜集 [清]范騋撰 清聚盛堂刻本 四卷全
相术 相儿经 [晋]严助撰 清印本 一册全
相术 演禽三世相法 [宋]袁天纲选 民国石印本 二册全
选择 陈子性藏书 [清]陈应选撰 佛山文华阁机器版 十二卷全卷首一卷全
选择 崇正辟谬永吉通书 [清]李奉来辑 民国石印本 十四卷三册全
选择 八字万年历 [清]袁树珊校勘 润德堂本 一册全
选择 百中经 不署撰人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一册全
选择 扁鹊子午经 [战国]扁鹊撰 清印本 一册全
选择 订正选择神煞起例 不署撰人 清康熙内府抄本 二卷全
选择 东方朔通玄经 [汉]东方朔撰 清代木刻版 一卷一册全
选择 董公选 [明]董潜撰 礼亲王家藏秘本清刻本 一册全
选择 董公选要览 [明]董潜撰 清光绪二十四年浙江官书局刻本 一卷全
选择 董公选择要览 [明]董潜撰 民国萃英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选择 董氏诹吉新书 [明]董潜撰 清光绪二年二酉斋刻本 二卷全
选择 董氏诹吉新书续编 [明]董潜撰 清末刻本 一卷全
选择 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唐]释不空译 清刻本 一卷全
选择 历学会通 [清]薛凤祚辑 清刻本 一卷全
选择 钦定修造吉方立成 [清]敬征编 清光绪九年武英殿写刻本 一册全
选择 臞仙肘后经 [明]朱权撰 清刻本 一卷全
选择 臞仙肘后神枢经 [明]朱权撰 清刻本 一卷全
选择 孙思邈元女房中经 [唐]孙思邈撰 清刻本 一卷全
选择 太乙经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卷全
选择 鳌头通书大全 [清]熊宗立著 [清[熊月畴重订 [台]钟义明整理本 十卷全
选择 象吉备要通书大全 [清]魏鉴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二十九卷十册全
选择 协纪辨方书 [清]允禄李廷耀等纂修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三十六卷六册全
选择 选择求真 [清]胡晖撰 民国八年广益书局发行 十卷三册全
选择 选择书 不署撰人 清光绪内府朱墨抄本 二卷全
选择 永宁通书 [清]王洪绪撰 上海扫叶山房本 天地人和四集十二卷全
选择 阴阳五要奇书一集*郭氏元经 [晋]郭璞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十卷全
选择 阴阳五要奇书二集*璇玑经 [晋]赵载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一卷全
选择 阴阳五要奇书三集*阳明案索 [明]陈复心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五卷首一卷全
选择 阴阳五要奇书四集*佐元直指 [明]刘伯温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九卷首一卷全
选择 阴阳五要奇书五集*三白宝海 [元]幕讲禅师著 [明]江孟隆辑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三卷全
选择 诹吉便览 [清]俞荣宽编 原版为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一册全
选择 诹吉便览宝镜图 [清]俞荣宽编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一册全
选择 许真君万全玉匣记 [晋]许逊撰 清光绪十七年刘诚印写刻本 二卷全
选择 选吉探原 [清]袁树珊撰 民国润德堂本 二卷三册全
杂术 辰州符咒大全 [汉]张天师真人撰 民国中西书局石印本 五卷四册全
杂术 鲁班经秘诀仙机 [清]午荣编 清代刻本 一册全
杂占 铁板神数 [宋]邵康节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十四卷四册全
杂术 秘本诸葛神数 [汉]诸葛亮撰 民国17年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堪舆 六道神数 不署撰人 民国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冲天神数 不署撰人 稿本 一册全
杂术 金钱课 不署撰人 民国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牙牌神数七种内含白鹤神数等七种 不署撰人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巧连神数 [汉]诸葛亮撰 民国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推背图 [唐]袁天罡李淳风撰 民国纪元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扶箕迷信底研究 [民国]许地山撰 商务印书馆本 一册全
杂术 灵验符咒全书 [清]余哲夫撰 民国精灵学社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升仙神书 不署撰人 光绪三年抄本 一册全
杂术 祈梦秘书 不署撰人 民国上海中西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真本断梦秘书 [清]余姚文祺编撰 民国排印本 一册全
杂术 测字秘牒 [清]程省撰 百二汉镜斋本 一册全
杂术 张天师祛病书 不署撰人 光绪刻本 一册全
杂术 祝由科治病奇书 [清]徐景辉撰 民国上海中西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祝由十三科 不署撰人 民国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二卷一册全
杂术 一掌经 不署撰人 民国诚文信书局石印本 一册全
杂术 圆光真传秘诀 [清]佛隐居士撰 民国中西书局石印本 二卷一册全
杂术 万法归宗 [唐]李淳风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五卷一册全
传记 历代卜人传 [清]袁树珊撰 民国排印本 三十八卷首一卷全
D. 张述任的音像作品
《大风水Ⅰ——<黄帝宅经>智慧》DVD
主讲人:张述任教授
制作单位:《名家讲坛》栏目组
出版单位:北京中体音像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0月3日25日
开本/介质:6盘DVD
定价:580元 如何解密黄帝的风水?如何解密居家选宅的风水?如何解密办公室、商业店铺、企业工厂的风水?如何解密汽车、手机的风水?如何解密改变命运的风水?
《黄帝宅经》相传黄帝所作,它的学说是以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神、七政、八卦理论为主,强调“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的风水精髓。
本节目讲述了人与住宅、天地、自然、宇宙万物和谐的风水思想,以及在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风水上的应用。大风水,大和谐!好风凭借力,助君上青云!
《大风水Ⅰ——<黄帝宅经>智慧》DVD内容目录DVD1
第一集:《黄帝宅经》风水思想是什么?
第二集:《黄帝宅经》选宅风水智慧(上)
DVD2
第三集:《黄帝宅经》选宅风水智慧(下)
第四集:《黄帝宅经》居家风水智慧
DVD3
第五集:《黄帝宅经》别墅风水智慧
第六集:《黄帝宅经》办公室风水智慧
DVD4
第七集:《黄帝宅经》店铺风水智慧
第八集:《黄帝宅经》企业风水智慧
DVD5
第九集:《黄帝宅经》汽车风水智慧
第十集:《黄帝宅经》手机风水智慧
DVD6
第十一集:《黄帝宅经》生肖风水智慧
第十二集:《黄帝宅经》改运风水智慧
《大风水Ⅱ——〈阳宅十书〉智慧》6DVD
主讲人:张述任教授
制作单位:《名家讲坛》栏目组
出版单位:北京中体音像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1月8日18日
开本/介质:6盘DVD
定价:580元
《大风水Ⅱ——〈阳宅十书〉智慧》6DVD简介:
如何解密大风水?如何解密大运气?如何解密选宅、选地、工厂、地产、城市的风水应用?
《阳宅十书》是明代王君荣所作,它的学说是以形理、卦理为原则及注重风水应用的智慧宝书。张述任教授讲述了人与天地、自然、宇宙万物和谐的思想,以及在选地、山脉、水系、花木、路桥、城市、工厂、房地产、商业、企业、居家、防灾减灾风水上的应用!大风水,大和谐!好风水尽在《阳宅十书》。
《大风水Ⅱ——〈阳宅十书〉智慧》6DVD内容提要:
开本:6DVD
DVD1
第一集:《阳宅十书》选地风水
第二集:《阳宅十书》山脉风水
DVD2
第三集:《阳宅十书》水系风水
第四集:《阳宅十书》花木风水
DVD3
第五集:《阳宅十书》路桥及冲煞风水
第六集:《阳宅十书》城市县域风水
DVD4
第七集:《阳宅十书》工厂风水(上)
第八集:《阳宅十书》工厂风水(下)
DVD5
第九集:《阳宅十书》房地产及商业风水
第十集:《阳宅十书》企业及办公室风水
DVD6
第十一集:《阳宅十书》住宅及居家风水
第十二集:《阳宅十书》防灾减灾及自然语风水
E. 走马阴阳的目录
第一章:基础与术语
走马阴阳简介 走马阴阳 序
第一节:基础知识 第二节:阴阳五行
第三节:地理术语 第四节:立极,坐向
第五节:罗盘简述
第二章:峦头与理气
第一节:论形法优劣 第二节:论理法优劣
第三章:人丁与砂水
第一节:人丁定位法 第二节:砂水鉴别法
第四章:砂水与吉凶
第一节:砂水吉凶 第二节:不同组合
第三节:相同组合
第五章:走马断阴阳
第六章:应期与流年
第一节:岁月应期 第二节:不同组合
第三节:流年断法 第四节:绝地与除恶
第五节:排行与属相
第七章:查病知风水
第一节:查病症知风水 第二节:人体疾病断法
第八章:阳宅风水断
第一节:阳宅断财运 第二节:阳宅断官运
第三节:阳宅断生育 第四节:阳宅断人才
第五节:阳宅断伤灾 第六节:阳宅断官司
第七节:阳宅断人品 第八节:阳宅断寿命
第九节:阳宅断“鬼神” 第十节:农村阳宅断
第十一节:城市阳宅断 第十二节:阳宅断少亡
第十三节:阳宅断牢狱 第十四节:阳宅断手术
第十五节:阳宅断离婚 第十六节:阳宅断伤亡
第十七节:阳宅选址法 第十八节:阳宅调理法
第九章:阴宅风水断
第一节:阴宅断官员 第二节:阴宅断财富
第三节:阴宅断生子 第四节:阴宅断伤灾
第五节:阴宅断疾病 第六节:阴宅断少亡
第七节:阴宅断官司 第八节:阴宅断牢狱
第九节:阴宅断人品 第十节:阴宅断人才
第十一节:阴宅断手术 第十二节:阴宅断离婚
第十三节:阴宅断伤亡 第十四节:阴宅断“鬼神”
第十五节:选龙的标准 第十六节:选砂的标准
第十七节:选水的标准 第十八节:选明堂标准
第十九节:选穴向标准 第二十节:阴宅调理法 第二十一节 火葬与阴宅
第十章:玄空飞星法
第一节:三元九运 第二节:玄空飞星盘
第三节:兼向,替补 第四节:收山出煞
第五节:四流紫白星 第六节:五黄,三煞,黄泉
第七节:城门诀 第八节:令星人囚
第九节:正神与零神
第十一章:日课与化煞
第一节:日课简介 第二节:化煞用品
第三节:附《阳宅十书》论宅外形 第四节:附《阳宅十书》论宅内形
第五节:附《地理原真》节选
第十二章:风水验证实例
第一节:走马阴阳的验例
第二节:玄空风水的验例
第三节:策群验例选录
第四节:胡老师的验例
F. 小区的风水知识(园林风水)
一 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其实在上古时代,人们已有了较明确的方位神的观念。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此四个方位神的名字又代表四个天神的名字,构成南北东西四个天象。故《淮南子·天文训》曰:“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之神,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正如佛隐《风水讲义》中所说:“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二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
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合谐相处。因此,要避免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息与环境中生活,人的建筑活动就要利于自然的合谐。风水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合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而藏着天地间生气之地域,即为人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居地。概括地说,风水理论的一切具体措施也就是围绕如何寻生气之凝聚点,如何迎气、纳气、聚气,通过对宇宙天地之气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使人体之气与之产生合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从这种意上看,风水可以说正是使宇宙之气与人体之气和合的艺术
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龙经》中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因为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山以水为血脉,本身就是有机的。《黄帝宅经》的观点更为明确:“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里明显地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亦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底蕴,如《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王充《论衡·书虚》说:“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绣,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为什幺许多风水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旷神怕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灵人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难怪乎人们会孜孜以求地追求合理组合的山水环境。
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之后,开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果作总结和反思,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据弃自然、毁坏自然,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的关系推向了反面,并尝到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如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缺乏自然情调等等。然而,人毕竟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调控自己,世界各国围绕“人与环境”这一命题采取了种种对策。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城市美化运动”,英国出现了“田园城市”的思潮,所有的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要求与环境和谐、重归大自然的愿望。“田园城市”一度付诸实践,其思想启迪了不少城市规划学家,大多新的城市设计方案就是从这里受益的。中国在50年代提出“城乡园林化、绿化”的对策之后,又于1993年2月召开了中国“山水域市讨论会”,钱学森先生指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应该是集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为一体的“山水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镐先生指出:“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说’等理论有关。”吴先生独具慧眼,认识到了风水说在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山水构图中的重要作用;也启示我们,风水说关于山水空间的有效组合,一定能在“山水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 古代建筑风水学的现代运用与价值
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古代建筑风水学,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必然有着许多虚幻不实的成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当代的语言与科学的理念去阐释传统的思想,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学的专家学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首先,要跳出传统风水学中“玄之又玄”语言怪圈,用浅显易晓的现代表达手段,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风水学的精义及现代价值。其次,应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善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当作“点金石”,去点化传统风水学,使其脱胎换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传统风水学的精华发扬光大。第三,要适应当代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研究面临的各种新的问题,敢于创新,尽快地促进风水学的现代化,即将传统风水学中精华有机地融入当代建筑学之中。
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但众多的城市却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但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在考察城市中的风水状况时,可以将一座座的楼房看作是重重迭迭的山峰峦头,左右护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可以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看作是一条条的河流溪水。因为对于城市、民居建筑而言,自然环境即山岳河流等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它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城市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正如《阳宅集成》所说:“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需滴水界真宗。”《阳宅会心集》亦说:“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在遵循传统风水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细心发现个别地区的先天缺陷,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其整体环境,去完善这个小区的建筑,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里例举海口国际交易中心的设计方案,可以称为将风水理论用于现代建筑设计成功的一个典范。下面依据焦毅强《风水理论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初探枣海口国际交易中心方案设计》一文加以介绍。
海口国际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交中心)是海口市拟建设的一个以展览、交易为主,兼容办公、旅馆等功能的综合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海口市对外开放的新的经济和贸易中心。海交中心选址于市中心区,占地76,940平米,建设面积约24万平米,由会馆、宾馆、写字楼三部分组成。现代城市中类似的综合性建筑,大多数是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将各个不同功能建筑的入口安排在不同方向的街道上;即使是一面临街,也将几个功能区的入口绝对分开,并对各自的外部空间作均质处理,这种方式虽然是基于对功能和交通的考虑,但不可避免带来以下弊端: (1)空间感觉分散,向心感不强。(2)难以形成集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代表西方建筑思想的设计方案方式与中国传统风水思想相悖。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小至家庭住宅,大致大型复杂的综合性建筑群,乃至整个区域,都可视为一,即天地人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个整体。因此任何规模的建筑,都可以撜玛为蓝本进行设计或规划。
据此,担任设计任务的焦毅强等设计师,依循中国传统之文脉,把整个海交中心作为撜玛来设计构思。即在挢芡忌杓茢之中,合理地运用了传统风水中的摼判欠晒
G. 请推荐几本看风水方面的书籍
我觉得来,想学风水,自读一些现代风水书籍,都是隔靴搔痒,没有多少作用。
现代风水起源于香港,由于城市化发展,高楼大厦,人口密集。传统风水的寻龙点穴,在都市中找不到依存,于是诞生了香港风水,就是如今盛行的现代风水。
现代风水都是关于:家居、摆设、禁忌、财运之类,由于缺乏更多理论依据,于是融入了:磁场、电磁感应等现代才有的科技术语,又掺和了心理学,室内设计,景观学,建筑规划学、医学等,还加入了西方星座、神婆教父。
就是所谓的融汇中西,集各种学科于一体。洋不洋、土不土,不伦不类的现代风水理论体系。
我觉得风水,要不然就走唯心主义(传统风水),要不然就你就崇尚马克思。不要用科学理论去当现代风水的遮羞布,这样就是骗人。
如果要推荐风水方面的书籍,首先推荐唐代大师杨筠松的书籍:《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青囊序》当然你也许看不懂,不过有现代人根据原著写的的白话版。
还有跟多书籍推荐:
H. 中国风水知识全知道的图书目录
第一篇 风水知识概要
第一章 如何科学地理解风水
风水是一种古代文化现象,是古代学术的一种。其中虽掺杂了许多玄学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但也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我们既不能冠之以“迷信”全盘否定,也不能当作一门科学全盘接受,而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客观地去看待它。
1.古人对“风水”的定义
2.《辞海》的风水定义,有待于商榷
3.风水不乏迷信色彩,但不可全盘否定
4.风水中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
5.风水和科学不能完全划等号
6.风水是一种古代文化现象
第二章 风水的基本理论知识
“风水”到底是什么?中国晋代易学家、风水学家郭璞认为“生气”是风水理论的核心。“生气”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根基,有“生气”的地方才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吉地”,所以看风水的最终目的就是选择一处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吉地、吉宅,地灵人杰,宅吉人兴。
1.风水的理论核心——“气”
2.风水学以“藏风聚气”为目的
3.阴阳学说在风水中的应用
4.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
第三章 中国风水的渊源流派
中国风水源渊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3万年前“山顶洞人”的“阴宅”和“阳宅”。可以说,这段史前时期是中国风水的萌芽期。随后,在先秦时期和秦汉时期得以发展,并在隋唐时期成熟起来。此后,中国风水家们便开始分化为不同的派别。
1.中国风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2.先秦时期的风水术
3.秦汉时期,风水渐渐流行
4.魏晋时期,开始重视阴宅风水
5.隋唐时期,风水术开始成熟
6.唐朝之后的风水概况
7.中国风水的流派及其分布地区
第四章 中国风水的形势法
形势法,注重在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峦,所以又称“形法”。风水形势派从选择地形、地势、自然环境条件出发,讲究龙、砂、水等客观实在的形势。就其本质来说,实际上就是运用自然山水环境、建筑形体、装修设计等要素,使建筑物能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身心感受和视觉上达到最佳效果。
1.风水形势法的理论综述
2.风水学中“形”和“势”缺一不可
3.相地要先观水
4.觅龙
5.察砂
6.点穴
7.定向
8.看煞和化煞
第五章 中国风水的理气法
风水“理气派”,又称理法派、理气宗,该派风水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其考虑的因素有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三元九运、河图洛书、八卦九星等。中国风水“理气”理论比“形势”理论更加抽象、复杂,但“理气派”并非不讲“形势”,二者有着实质上的相同之处,即都认为龙脉峦头是风水之体,理气则是风水之用。
1.理气就是处理好阴阳气场
2.“生气”的地方就是吉地
3.影响宅地风水的要素
4.从“气”上判定宅地风水的好坏
5.测砂量水的理气标准尺
6.玄空风水理气法理论简述
7.紫白九星的运行轨迹和吉凶判断
8.方位理气技法
第六章 中国风水的对外传播
风水是一种地道的中国本土文化,然而它却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到了周边地区乃至欧美地区,近年来欧美等国还掀起了新的“中国风水热”。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风水文化的扩散过程,以及外国的研究动态,这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研究和学习风水。
1.中国风水在海外的扩散
2.国际风水理论研究动态
3.外国学者对中国风水的评价
第二篇 家居住宅风水
第七章 住宅外部环境的选择
室外环境与住宅息息相关,无论在生活上或风水上都是一样。《阳宅十书》中说道:“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即是说,人之居处,首先要与大地山河相协调,如果外部环境选择不当,即使住宅内部形局布置得法,终究不能称为上好的住宅。
1.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
2.宅外形和宅内形
3.中国民居的理想环境模式
4.良好的景观是理想住宅追求的目标之一
5.选择封闭式的环境单元为住宅基址
6.住宅以坐北朝南为最佳
7.回避不宜居住之地
8.道路风水大要
9.水系布局的吉与凶
第八章 门窗和玄关的风水
一套住宅的风水好坏,受大门、窗户与玄关的影响很大。大门与窗户是住宅的气口,是连接私人空间与大千世界的咽喉,《辩论三十篇》之“阳宅门向辫”说:“阳宅首重大门者,以大门为气口也!”此外,玄关作为进入住宅后的第一道关隘,也是很重要的。
1.慎选开门的方向
2.大门的形状和尺寸有讲究
3.大门的颜色和图案的风水要求
4.窗户在风水布局中的作用
5.开窗需要注意的事项
6.玄关的风水作用
第九章 客厅布局的风水要求
1.客厅设备摆放的风水要求
2.客厅中8大方位的风水布局
3.天花板的布置要求
4.客厅中沙发、茶几和组合柜的摆放
5.客厅安门宜忌
6.客厅尖角和梁柱的化解方法
7.空调的摆放
第十章 卧室和书房的风水要求
1.卧室的位置和格局
2.卧室的风水禁忌
3.卧室开门大有讲究
4.卧室里色彩的搭配
5.床的设计要求
6.安床宜忌
7.新房的布置要求
8.儿童房的风水规划
9.书房装修应遵循的原则
10.写字台摆放宜忌
第十一章 厨房、餐厅和卫生间的风水
1.厨房的位置和开门方向的选择
2.灶台与灶具位置“九忌”
3.餐厅方位选择和装修要求
4.购买餐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5.餐桌的摆放禁忌
6.卫生间的位置选择
第十二章 植物花草与动物饲养的风水
1.植物的风水效应
2.室内种植花草的作用
3.常见的吉祥植物
4.居室中不宜放置的花卉
5.小庭院也可养花
6.阳台适宜种植的植物
7.住宅内不同区域要摆放不同的植物
8.常见的八种风水鱼
第十三章 风水技法与镇宅化煞
1.住宅内部的风水禁忌破解法
2.如何补救有风水缺陷的房子
3.住宅空间的改良
4.风水摆设与家人五行
5.枪煞的化解方法
6.风水龙有制煞之效
7.文字图案符号可镇宅压煞
8.麒麟可辟邪挡煞
9.貔貅可以趋财辟邪
10.传统的一些镇宅化煞物品
第三篇 商铺风水
第十四章 现代商铺风水理论概述
1.商铺风水应该遵循的九大原则
2.“天地人合一”理念在建筑风水中的运用
3.气的聚散直接影响着商铺风水的好坏
4.从形势看商铺的风水
5.水系布局对商铺风水的影响
6.风水调整和改造的原理
第十五章 商铺选址风水宜忌
1.商铺选址的四大细则
2.最适合开店的地段
3.不适宜开店的地块
4.不同类型商铺的风水选址
5.常用商铺选址实例
6.“先天不足”的商业大厦
7.道路形状对商铺风水的影响
8.商铺风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9.从总体风水上看大的商圈的形成
第十六章 商铺室外装修的风水要求
1.商铺店门装修的风水宜忌
2.商铺的店门不宜太多
3.商铺外观造型的设计
4.商铺外观的色彩搭配
5.商铺橱窗设计风水
6.店面装潢的风水要求
第十七章 商铺室内装修的风水要求
1.商铺室内装饰的风水宜忌
2.地面装修风水
3.天花板设计风水考究
4.墙面的装修风水
5.货架、货柜的设计风水
6.商铺内部的风水调整
第十八章 商铺的风水布局细则
1.大商场的室内布局原则
2.小商铺的旺财布局法
3.商铺财位的风水宜忌
4.咖啡厅的旺财布局
5.发廊的内部布局
6.酒楼的旺财布局
7.服饰店的内部布局
8.西餐厅的旺财布局
9.酒吧的旺财布局
10.药店的内部布局
第十九章 店名、商标和商铺开张的风水事宜
1.商铺字号与风水的关系
2.运用“五行”给商铺取名
3.给商铺命名要遵循的原则
4.给商铺命名的技巧
5.招牌的设计风水
6.商标的设计宜忌
7.商铺的Logo需要具备的五大特征
8.开张要选取吉日吉时
第四篇 办公室风水
第二十章 办公室外部环境风水
1.办公室选址的风水事宜
2.周围环境的影响
3.办公室的理想环境
4.办公大楼的21种外煞
5.办公室的户型选择
6.办公室的大门风水
7.办公室的坐向选择
8.公司大厅不同朝向的风水
第二十一章 办公室不同区域的风水事宜
1.门厅风水布置
2.前台风格设计
3.办公区域的空间安排
4.会议室的风水布置
5.秘书室的安置
6.老板办公室的布置
7.老板办公室的装修布局原则
8.财务室的风水宜忌
第二十二章 办公室内部布局风水细则
1.办公室内部的风水要求
2.家居化布局法
3.影响办公室内局的因素
4.办公室装修注意事项
5.开放式办公楼布置的16项原则
6.办公室的位置安排
7.合理的装修,可减少室内的噪声污染
第二十三章 办公室的家具的购买和摆放
1.办公家具的选购总则
2.办公桌的选购
3.办公椅的选购
4.电脑的摆放
5.写字台的摆放
6.文件柜的选购
7.办公室隔断的功能特点与布置
第二十四章 灯光和色彩的搭配
1.办公室的照明设计
2.办公室的灯具配置
3.办公室的光源要求
4.办公室的色彩搭配原则
5.办公室的色调会影响人的心情
第二十五章 办公室小饰品和植物的摆放
1.办公小物品的摆设
2.办公室植物布置的三项原则
3.办公绿化风水
4.玻璃制品装饰办公场所
第五篇 墓地选址与风水
第二十六章 墓地风水理论综述
1.祖坟对后人运势的影响
2.墓地风水中的生气学说
3.墓地风水要素
4.阴宅风水法则
5.墓地风水点穴秘诀
6.阴宅与山川的关系
7.坟园墓地风水林
第二十七章 墓地风水宜忌
1.墓地的选择
2.阴宅风水的选址规则
3.墓地选址十大禁忌
4.选好对子孙有益的“龙脉”入葬
5.墓地风水中坐山立向的步骤
6.平原墓地的风水改造
第二十八章 公墓风水地的选择
1.公墓风水不是越高越好
2.公墓风水宜忌
3.如何在公墓抢到好风水
4.公墓的一般风水原则
第二十九章 中国古墓和皇陵风水
1.最古老的“青龙”“白虎”墓葬
2.黄帝陵的风水探讨
3.秦始皇陵墓风水考
4.唐乾陵风水探秘
5.宋代帝王陵墓风水
6.明孝陵选址在钟山
7.明朝十三陵之一定陵的多舛命途
第三十章 中国阴宅的经典著作——《葬书》
1.《葬书》是叙述阴宅风水的经典之作
2.郭璞《葬书》原文(李本芳祖传本)
3.《葬书》释文参考
4.《葬书》的理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