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Ⅰ 兰州理工大学有没有建筑学的研究生,我是指学术型的
▲081402结构工程复
081403市政工程制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有建筑学方面的硕士点,以上信息来自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Ⅱ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好考吗
一、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好考与否,是相对的,很难说。有人欢喜有人愁。内
只要努力付出过容,就会有收获。
当然,相对于兰州大学来说,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当然好考。
二、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部局共建重点大学,学校先后划归国家电机制造工业部、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近代培养国防工业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学府,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三、兰州理工大学优势专业和重点学科
1、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
焊接技术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
2、国家国防特色学科(2个):
舰船动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Ⅲ 兰州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的目录
您好!兰州理抄工大学机械电袭子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研一学年进行,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有:第一外国语(英语,闭卷考试),矩阵理论(可选,闭卷考试),数值分析(闭卷考试),高等流体力学(闭卷考试),线性系统(闭卷考试),自然辩证法(综合测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测评);第二学期的课程设置有:第一外国语(英语,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为学位英语成绩,加平时成绩后的总成绩为期末成绩),第二外国语(日语,闭卷考试),文献检索(综合测评),还有就是导师给个人选的部分课程,主要有:计算流体力学(闭卷考试),多相流体力学(综合测评),流体机械系统测试技术(闭卷考试),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机理(闭卷考试),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综合测评),液压建模与仿真(闭卷考试),液压系统微机控制(闭卷考试)、计算机控制技术(闭卷考试)等课程,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如有问题我们继续探讨,我是能动院流体机械专业。
Ⅳ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的学生能否考研
1、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的学生能考研。
2、不管是哪个学校,只要是本科毕业生就可以报考研究生。
3、建议先确定报考学校,然后去报考学校官网查看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就知道了。
Ⅳ 兰州理工大学什么专业好
兰州来理工大学的土木源工程、软件工程、化工专业都很好,这方面的信息你可以参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
这个学科评估结果在新浪网上有:
http://e.sina.com.cn/kaoyan/2012DisciplineRankcdgdc/
Ⅵ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吗
1、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
2、查看专业目录就知道了。专硕的专业代码第三位是数字5。
3、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的相关专业有(前三个是学硕):
(0814J3)土木工程材料;
(0814Z1)土木工程监测与评估
(0814J5)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85213)(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
Ⅶ 兰州大学信息类考研科目都是什么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数字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
0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0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
0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
0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
0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线路(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复试笔试科目: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版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光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版
其他院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对比参考· 北京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通信网络技术综合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网络教育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传媒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首都师范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开大学 -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天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天津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河北大学 - 电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燕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东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吉林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水声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东华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同济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交通大学 - 信息安全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师范大学 - 数理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海事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大学 -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苏州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河海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理工大学 - 电光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航天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艺术学院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苏 -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扬州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苏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苏工业学院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苏州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宁波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浙江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厦门大学 - 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海洋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东科技大学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郑州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大学 -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大学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中科技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暨南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广东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深圳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四川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南交通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成都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重庆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海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理工大学 - 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复旦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长沙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沈阳理工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重庆邮电学院 - 通信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南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福建师范大学 -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福州大学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侨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东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东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曲阜师范大学 - 物理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聊城大学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浙江工商大学 - 信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太原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安徽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科学院 - 电子学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云南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昌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新疆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兰州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兰州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贵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昆明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西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汕头大学 - 工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河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西大学 -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东交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大庆石油学院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辽宁工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黑龙江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齐齐哈尔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青岛理工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合肥工业大学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建议去跨考网看看,里面东西很全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南科技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南民族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天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Ⅷ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
这个建议你参考一下兰州理工大学的招生简章吧,招生简章上明确写着报考的版条件,还有招生专业权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等相关信息,别人间接告诉你的东西都和招生简章有出入,所以最权威的还是参考招生简章。
《全国各招生单位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你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可以。
其实选择专业和院校不是这样盲目的问的,因为很多人对你说的东西并不了解~
我推荐一些视频给你,老师会指导你选择专业和院校,还会对考研的流程、怎么备考等相关信息给你指导,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2010年考研入门指导》
《2010年考研初期三大选择》
网络上搜一下就可以!
这也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听过之后启发很大,和你分享
Ⅸ 关于兰州理工大学自动化方向研究生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理工科大学。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经过9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水平不断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具有完整的含博士、硕士、学士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学校具有较高的学科层次,是我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是甘肃省第一所工学博士学位授权和设置工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设有17个工程硕士、64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和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授权点。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3个,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等5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外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为教育部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功能材料专业为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努力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培育和形成优势学科,重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建设方针,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学科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学科结构不断改善。本科教育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医学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布局。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研究部,各类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8万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稳定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吸引高层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用好各类人才”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着力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投入4000余万元专项,推进“四项工程”(名师培育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教师出国进修工程、学科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实施“三个计划”(科研启动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术梯队及特色研究方向资助计划),推行“四项制度”(中青年教师外语培训制度、数学工具强化制度、岗前培训制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设立“四项基金”(学术交流基金、专利基金、专著基金、学科交叉基金),建设“两个团队”(学科团队和教学团队),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6人,其中与中国科学院共享院士1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6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6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7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2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59人,教授、副教授697人。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283人。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保障体系,重视工程能力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有1个国家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工科人才培养基地。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9门,出版教材13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项98人次,省级奖308项636人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稳居甘肃高校第一,学校多次荣获甘肃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13.1万余人。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加强学研产合作,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发研究与成果推广相协调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究机构1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2个。近三年累计承担包括国家“973”、“863”项目在内的各类科技项目1632项,取得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申报专利306项,授权109项,专利授权数量连续七年位居甘肃高校首位,并进入全国高校前60名,多次获得“甘肃省企事业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以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入股,促进校办企业发展,现有科技型企业18家。
学校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977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EI收录论文分列全国高校第90位和第75位。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学校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和“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学研产合作,是甘肃第一所、全国第27所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的地方高校,与兰州市、温州市、青岛市等21家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24家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65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了董事会,在省内外企业建立了179个人才培养和教学实习基地。与国内42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友好合作就业协议,在省内外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390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和师生互派交流关系。每年接待访问学者100余人次,出国访问120余人次。具有留学生招收资格。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条件,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78万册,电子图书10000GB。固定资产1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学校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努力推动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学高身正、教书育人”为主的教风建设,以“诚于态度、谨于理论、勤于实践、志于成才”为主的学风建设,以及以“勤政高效、文明和谐、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为主的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学校确定了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的文科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Ⅹ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
俺来给你回答:
1,冶金工程是照顾专业,一般考数学一,单科和总分都比非照内顾专业少点,所以说比较好考容,至少英语被卡的几率小!
附:2009年兰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
http://www.kaoyanmishu.net/Article/shuojianzhang/199869.shtml
2,兰州理工大学工科,尤其是焊接不错,以前的甘肃工业大学,后来改名合并了个焊接方面的学校,所以焊接是王牌,有色金属冶金不错!
3,兰州理工大学由于是地处C区,而且你报的还是照顾专业,所以说好考的多,不管你是专科还是本科,只要能考上,都是公费!
4,复试线基本上就是国家线,过线也就是公费了,据我了解年年基本上每个专业都接受调剂,所以说竞争压力小!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