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亡妻文献
⑴ 梦亡妻的介绍
《梦亡妻》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作品。诗歌主题哀威,感情婉约,采取叙事形式并置于梦的情景之中,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他们愉快往事的无限缅怀。其不仅包含着强烈的思妻感情,而且也承栽着深邃的革命思想,让读者看到了诗人那积极的人生态度——黑暗的隧道里,光明就在前头。
⑵ 梦见亡妻与她弟弟聊天说自己有点冷外其它都还好什么意思
可能需要你们给她烧衣服过去。所以才会说自己有点冷了。你给她少几件衣服过去。让她过得好点儿。
⑶ 梦亡妻的诗歌鉴赏
在《梦亡妻》中弥尔顿两次运用典故。一是运用了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希腊传说中阿尔凯斯(Alcestis)是英雄阿德墨托斯(Admetus)的妻子。在与阿尔凯斯结婚之前,新娘的父亲珀利阿斯(Pelias)说,必须要把一头狮子和一头野猪套到战车上,才能将女儿嫁给他。他获得阿波罗神的帮助,如愿娶得美丽新娘。但阿波罗发现他将不久于人世, 于是劝说命运女神(Fates), 找个替死鬼来延长他的寿命。忠贞的阿尔凯斯(Alcestis)答应为他牺牲,但是赫拉克勒斯(Heracles)在她的墓地同死神搏斗,救回了她,并还给他。
诗中的Jove’s great son指的就是赫拉克勒斯,Rescued from Death by force 指的是赫拉克勒斯(Heracles)在她的墓地同死神搏斗,救回了她,to herglad husband gave 指的是把赫拉克勒斯交还给她的丈夫阿德墨托斯。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希伯来法典中的“洁净礼”这一典故。在短短的十四行诗中,这样频繁用点并不多见,用此可见,弥尔顿的知识广博并能信手拈来,使之能更好地为主题服务,抒发作者情怀。
这首诗的最动人之处在于其深刻的宗教特征。他呼唤他那圣徒般的妻子,她不仅在肉体上是纯洁的,而且精神上也是圣洁的,她正是爱情、甜蜜和善良的人格化身。由于宗教因素的掺杂, 精神上总能找到自我安慰的因素,虽然显得有些哀伤,但却总含希望,故能解脱, 内心求得安详宁静,每每给读者以哀而不伤,情致温和的实感。像弥尔顿在天堂预见的亡妻那样:“她全身透出亲热、淑善,和温纯,比任何人脸上显露的都叫人喜欢。”
弥尔顿的这首悼亡诗以浪漫主义为基调,他相信即使爱妻已逝,他们的这种乐观态度,坚定信念支持他相信仍可与爱妻永远相爱,甚至在天堂相见。因而这首悼亡诗作中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超脱感。它展现的是天堂梦幻般的甜美,为诗人的忧伤涂上了一层玫瑰色的外衣。
可以说,正是宗教的启示, 使西方文人艺术想象的触角飞向天堂中玫瑰色的花环,像天使一样自由驰骋,或穿越地狱,或诉诸梦幻。使得西方悼亡诗人变得超然旷达,把绝望化作欢乐的希望,把死亡化作永恒的生命,使其如同小溪回归大海一样充满崇高的诗意。这使得他们面对亲人、朋友或情侣的先逝能够以冷静安详的心理态势,超越生死对立的屏障,积极有效地消除胸中块垒。
弥尔顿早年曾写过几首爱情题材的诗,如《赠夜莺》,又如他用意大文写的赞美一位意大利姑娘的五首诗。但比较深刻的是这首《梦亡妻》。弥尔顿的家庭生活很不平坦,先后结过三次婚。1642年,他34岁,与玛丽·鲍威尔一见钟情,匆忙结了婚。玛丽才17岁,是牛津郡一家贵族的长女,家庭是王党分子。
婚后他们的生活很不愉快,玛丽不惯于弥尔顿那清教徒的道德家的生活方式,况且弥尔顿忙于写文教书,读书每到深夜,使她寂闷难忍,因而长住娘家。弥尔顿意欲离婚,写了《离婚的原理和实施》的小册子,提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进步观点。但当时英国离婚极难,连清教徒朋友都反对他。当他的婚姻濒临破裂时,玛丽忽然又回到他的身边,日子勉强过得和谐。玛丽为他生下三个孩子,在她27岁,生第四个孩子时,因难产去世。
1656年,弥尔顿第二次结婚,妻子凯塞琳,伍德考克,比他小二十岁,性情温和善良,给弥尔顿带来安慰与幸福。可惜好景不长,婚后15个月,凯塞琳竟又死于产褥。弥尔顿悲痛欲绝,此后他只有在梦中才能与她相见。这首诗便是描绘梦中相会,醒后悲凉的情景。亡妻面容罩着轻纱,迷离恍惚,若即若离。因为弥尔顿与她结婚时已经失明,所以本来就没有见过她的面貌。但她给他留下的印象是纯洁无瑕的,所以梦中他忽然双眼复明,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穿上雪白的衣裳,白衣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的形象有如罩着光环的圣母。
这首小诗写得缠绵刁有致,凄婉动人。中国清朝纳兰容若有一首悼亡词,与此诗颇有近似之处,不妨对比一读:“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最苦啼鹃,频催别鹊,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沁园春》)“未许端详”与“但她正俯身要和我拥抱时,我醒了”的幻灭感何其相似。从弥尔顿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评价是心地纯洁与外貌美好是合一的,更重视的是她心灵的美。
1662年,弥尔顿第三次结婚,妻子伊丽莎白·明书尔,年仅24岁,而弥尔顿已是54岁了。她受过良好教育,喜唱歌,善烹调,性情温和,使弥尔顿晚年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快乐。弥尔顿的《失乐园》也在这个时候写成的,可以说得力于她的帮助不少。
弥尔顿的爱情观是不同于文艺复兴时诗人的爱情观的。文艺复兴时诗人歌颂爱情比较大胆、直率,心有所欢,恣情流露,无所顾忌。但弥尔顿的爱情诗含蓄娴雅,遮遮掩掩,好似罩着轻纱,倒有点东方诗的味道。他态度严肃而拘谨,歌颂的是婚后的爱情,是婚恋合一的提倡者。此诗以宗教的超凡气氛,崇高的风格,纯真的感情及细腻的笔触而在抒情诗史上占一重要位置。而提到弥尔顿的诗的人,鲜有不提到这首诗的,可见它具有的魅力。
⑷ 弥尔顿的梦亡妻和苏轼的江城子在写作特点上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
1。都描写梦境中看见亡妻。
2。都于诗句中寄托着深厚的感情和悲哀。
不同处:
1.梦亡妻对梦中妻子的描写,注重表现一种圣洁、光明,在梦中,亡妻显现出一种近似于非人的天使的形象,江城子对亡妻的描写,则更加生活化,在苏轼的梦中,妻子依然是旧日的倚窗梳妆的人。
2.梦亡妻采取直抒胸臆的写法,江城子更多地通过景物、环境渲染,来衬托深厚的感情。
3.梦亡妻,对梦中的描写是以一种喜悦的情绪,最后一句返回现实的悲哀,使用了以乐境写哀的手法,以凸显悲哀,但总体上来讲,更加轻盈、具有亮色。江城子则通篇冠以浓重的悲哀色彩,感情更为收敛、沉滞。
4.梦亡妻突出的是梦中情境这样一个片段,江城子则通过对今昔的对比,展示了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悲剧色彩更为浓重。
⑸ 弥尔顿的梦亡妻和苏轼的江城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同
《江城子》和《梦亡妻》都通过记梦,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主题具有相似性。
异
中国属于内陆农耕文化,加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民族性格内敛含蓄,深沉保守。而英国属于海洋岛屿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等的原因,相对而言,英国的民族性格坦直开朗,积极乐观。不同的民族文化性格,使得两首诗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其一,两首诗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
《江城子》含蓄质朴,深远蕴藉。《梦亡妻》瑰丽奇谲,浪漫奔放。
表现在意象选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体现在对妻子形象、品性以及梦境描写的上。《江城子》用词极为俭省,且毫无雕琢; 而《梦亡妻》梦境翔实生动,人物形象生动清晰。
总体说来,《江城子》风格简练平实、意境悠远隽永。
《江城子》整首词重神韵,而不粉饰雕琢; 重意境,而不渲染铺排。几笔勾勒,便能传情达意; 寥寥数语,实则意蕴无穷。
如果说苏词是写意画,那么弥诗便是工笔画: 《梦亡妻》精工细描,浓墨重彩,用笔细腻考究,色彩瑰丽绚烂。层层铺陈,句句晕染,立体感十足; 线条明晰,形象逼真,呼之欲出。
其二,两首诗具有不同的感情基调。
《江城子》一词字字血泪,凄绝哀婉。
相比于中国的生死观,西方文化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更加从容乐观,更为超然旷达。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要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各种苦难灾祸,通过积德行善、遵守清规戒律才能赎罪。人死后,灵魂接受上帝的审判,善人留在天堂,获得永生,恶人赶入地狱,永遭诅咒。死亡则是对苦难的解脱,肉体虽然幻灭,但灵魂永在。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基于这样的生死观,他的悼亡诗呈现出别样的风貌。虽然爱妻已经不再和自己朝夕相伴,但弥尔顿坚信妻子已升入天堂,终有一天他们会在天堂里重逢相聚。而且在梦里他们还曾有过片刻甜蜜和瞬间亲昵。诗人的黯然神伤被这梦幻的期盼和浪漫的温暖所抚慰,这样的精神后盾让诗人悲伤里有慰藉,痛苦中有希冀,无望时有憧憬。整首诗呈现出泪中带笑、悲中有望的情致。
悼亡诗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典型,结合了爱情和死亡两大主题。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梦亡妻》一中一西,一词一诗,同为悼亡诗中熠熠发光的明珠。主题虽然相似,却因中西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以及作者本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使得这两篇诗作在诸多方面又不尽相同,各有千秋。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各具魅力,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享受和情感冲击。
⑹ 梦见亡妻和一小女孩
其实人什么梦都做。做梦的主要原因是白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有的时候是白天大脑过于疲劳,晚上才做梦。梦见王奇和一小女孩都是女人女人是贵人,最近你想做什么事情有贵人相助?会成功的。
⑺ 梦见亡妻我们感情很好
一样,我也常梦见亡妻。但总没给我提示着什么。我们俩感情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