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考文献 » 会计失真参考文献

会计失真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21-03-28 10:46:20

㈠ 会计信息失真的参考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版其真实性也越来越权多地受到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事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防范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㈡ 求五篇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外文参考文献 要有有详细的作者、全名、出处、年份

推荐到OA图书馆查询,输入英文相关关键词即可。

㈢ 会计失真的参考文献,英文的。急。

演讲是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口头语言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它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第二,它有一定的时间性;第三,它是为了阐述某一问题或整理而开展的;第四,它带有一定的鼓动性和说服性。像演讲比赛、典礼致辞、会议发言、学术讲座、科研报告、竞选演说、就职演说、法庭陈述等,都带有演讲的性质。演讲稿是演讲用的文稿,也是演讲的依据。它是为演讲服务的,是体现在书面上的讲话材料。演讲有内容、目的的不同,演讲稿也具有不同的形态,有报导、有说明、有论辩、有答谢等。总的来说,它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这个观点和态度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它讨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观点要来自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材料也是如此。它得是真实可信,是为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提出和讨论的。

2、情感上的说服性

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演讲稿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讲话稿,一定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讲者,他们往往借肋于自己出色的演讲,为自己的政治斗争铺路。

3、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

4、口语化

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因此,演讲稿要“上口”、“入耳”,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讲稿要把较为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听易明的口语,以便演讲。同时,演讲稿的语言应适应演讲人的讲话习惯,同演讲者的自然讲话节奏一致。

演讲稿对于演讲都有哪些作用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2)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3)通过对语言的推究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由于演讲稿具有以上的特征和作用,它在写作方法上也有一定方法可循。

1、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此外,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多数演讲稿如同一篇议论文,有主要观点,有对主要观点的论证。一篇演讲稿最好只有一个主题,这是由演讲稿的特定情景性和时间性所决定的。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完全借助于语言、手势等向听众讲明一个问题或道理,同时又要说服听众,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一定要突出主题、观点鲜明。

主题选定了,还要收集相应的材料对之进行论证。材料的选择要通俗,要选择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听得懂的,而不能选择太生僻的、很少有人知道的。因为演讲一即时表演,听众没有时间去验证或查找这些材料的内容或是出处。因此,在准备演讲稿之前首先要了解听众的情况: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掌握了听众的特征和心理,在此基础上恰当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写作演讲稿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对演讲节奏和时间的把握。每一场演讲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少则一分钟,多则一两小时甚至一天,演讲者必须把握自己演讲的速度和内容,既不能时间到了,还没有讲完,也不能距离演讲结束还有一段时间,而演讲者已经无话可说了。演讲稿对于演讲速度和节奏的把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时,要不时地停下来,用自己的正常语速大声朗读,根据朗读的结果调整演讲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演讲时间的长短调整要讲的内容,做到整场演讲的音调有高低起伏、节奏有轻重缓急、情绪有高涨有低潮,波澜起伏、收舒有度。

最后,演讲稿还要在情绪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上做到生动感人。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短而精,在听众的精力分散前戛然而止,余味悠长。 谢谢啊! 打得这么累 给点分了!

㈣ 会计信息失真参考文献

[2] 石晶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韩淑珍. 伦理学视角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D]. 西安理工大学, 2010 [4] 梁良.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5] 高振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6] 张书浩. 基于实证数据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 天津财经学院, 2004 [7] 王元章.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8] 吴泵. 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9]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10] 赵玮, 钟文静.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关问题探讨[A]. 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 2003 [11] 李正刚, 李长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J]. 对外经贸财会, 1996, (08) [12] 弓玲香, 张小拴, 赵媛. 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J]. 山西统计, 1997, (06) [13] 廖洪玉.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6) [14] 石李芬.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 上海企业, 2000, (11) [15] 王晓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溯源[J]. 滁州师专学报, 2001, (04) [16] 宋艳.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 徐雪霞. 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 (01) [18] 崔俊生, 邵桂兰. 整治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黑河学刊, 2002, (02)

㈤ 求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参考文献,急~~~~~~~~~~~~~~~~~~~~~~~~~~~~~~~~~~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详情已经发消息给你。

1. 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 被引次数:36次
雷又生 耿广猛 王秋红 蔡报纯 文献来自:会计研究 2004年 第04期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道德角度来看 ,表现为部分会计行为者道德沦丧 ,有法不依 ,进而违法犯罪 ... 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了宏观背景环境。反过来 ,虚假的会计信息又会进一步助长虚伪的歪风 ,削弱了原本薄弱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2 ...
2. 会计信息失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 被引次数:25次
李君 文献来自:税务与经济 2000年 第03期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我国在 80年代就已展开过讨论 ,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呢 ?这与人们对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它的危害、它产生的深层根源等认识不足有关 ,本文力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并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 ...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披露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 ...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被引次数:14次
杨东海 文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9期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性亦日益显现 .最近美国安然、世界通讯、施乐等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造假丑闻 ,已经成为近期全球的焦点 ... 人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关注 ,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
4.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委派制 被引次数:6次
夏亚芬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1年 第07期
一、会计信息失真造假原因分析 供虚假片面的会计资料,其目的虽多种多样,诸如偷逃税款、私设小金库、迎合上级和有关部门贪污挪用等,但不外乎以下几种:隐瞒利润,以减少税负 ...
5. 会计信息失真探讨 被引次数:10次
陈斌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02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政府可以说是唯一主体,其它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极为有限,会计制度的制定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这样会计制度更多地偏向于政府的利益,而一定上程度上牺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在我国比较严重。 ...
6.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被引次数:5次
朱平华 程传玉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2年 第08期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仅曾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与原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莫已成为一大社会公窖 某些部门、企业或个人 ...
7.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 被引次数:11次
孙丽虹 文献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9年 第03期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费用核算失实。即企业受利益机制驱动,利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在成本费用发生的确认 ...
8.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治措施 被引次数:6次
张海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10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使会计工作所反映的监督职能无法得以有效实现,而且还严重削弱财务管理在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最终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其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导 ...
9. 会计信息失真探析 被引次数:2次
刘红梅 文献来自:经济师 2004年 第01期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 ,以银广厦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 ,使证券市场频频遭遇“地雷” ,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甚至已经到了使中小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上市公司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
10.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 被引次数:5次
李姝 文献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4期
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中农信倒闭到株洲有色巨亏 ,从琼民源停牌到渤海集团受罚 ,从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到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 ,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㈥ 会计信息失真得英文参考文献原文。急用,感激不尽!

我也写的这个毕业论文,真的找不到
留个邮箱吧,我有几个或许你能粘粘,我最后只好汉译英了,呵呵

㈦ 会计失真论文的最近2年内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 信息失真 原因 对策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削弱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或贻误战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会计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对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经济业务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虚列收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支出和财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手段,虚报利润或亏损。二是会计核算资料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为达个人目的,将请客送礼、行贿、挥霍浪费等非法支出,采取打白条、伪造发票、收据等手段纳入合法支出项目中。三是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不按有关制度进行计价,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占有数。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因素,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造成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可能偏离经济运行的正确轨道,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仅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流失,还造成许多不良贷款,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

3.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加剧了分配的不公,使分配进一步向个人倾斜,企业积累减少,发展后劲削弱。其次是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贪污、贿赂、挥霍公款等,实现经济犯罪。

4.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决策,有可能使企业破产、职工下岗,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我国在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司法上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了许多不利后果。一方面,直接纵容了代理人在会计信息上作假。由于执法不严,使代理人作假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来说很小,因此客观上纵容了他们冒险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对于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惩处不力,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一些人的时尚,从而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影响到受托代理人员时,会计信息也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

2.会计规范体系尚不完善。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准则的广泛适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使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准则选择范围,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也给会计的“如实反映”带来难题。企业对存货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才算做到如实反映?“真实”的涵义应是“跟客观事实相符合”,理应具有惟一性,不能说对同一事物的同一方面有多个不同的却都是真实的反映。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

3.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此外,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不下去,素质高的上不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容易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执业判断能力不足、会计人员法制意识较差等原因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4.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本身监督,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有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不完善或不能发挥作用。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府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在政府部门会计监督方面,政府部门监督主体多元化,职责不清;政府部门监督中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影响了政府部门执法形象。在社会审计监督方面,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执业水平明显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部分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执业质量较差。

5.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某些单位负责人为谋取私利、小团体利益或粉饰领导政绩,一方面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处理不实业务,篡改会计数据,填制虚假会计报表,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由于过去的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责任主体的规定并不明确,采取的是多重责任主体形式,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人员都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结果出现了多重主体、无人负责的现象。

6.由于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增强法制观念,全面落实《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会计工作的准绳。新《会计法》进一步强调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加大了对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为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因此,加强对新《会计法》的宣传和学习,提高对新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重要意义。

2.全面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并对会计的不确定事项作出必要规定。首先,最终制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与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其次,对于准则中的某些释义和定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均作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以免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应顺应经济及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如衍生金融工具、商誉、人力资源等尽快加以研究,制定确认的标准和方法,保证信息质量。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后续教育和培训制度是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保证。首先,应全面实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重点是实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其次应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会计理论和实务教育两方面的内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应放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首位。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才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4.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严格执法。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能力。财政、税务、审计等执法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发现的违纪问题,按照《会计法》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全面推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签证制度,未经审计签证的会计报表不具法律效力,以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同时对注册会计师会计信息审查签证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对弄虚作假和违反财经纪律的,应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5.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加强会计人员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通过实行委派制,可以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企业负责人,避免了“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种两难境况。从目前情况来看,该项措施确实起到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同时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明确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是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6.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的,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㈧ 急!10篇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黄红英、郑兰先:新经济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
[2] 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1(4).
[3] 赵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1(3).
[4] 张波:我国上市公司财力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2(10).
[5] 刘姝威: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 陈甦、吕明瑜:论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J].中国法学,1998(1)

(1) 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1).第27页
(2)(5)(8)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会计研究.2004(1).第42页-43页
(3)(6)(9)中国证监委. 关于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8号. 2002年4月8日
(4)中国证监委. 关于对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及有关人员予以批评的通报. 证监公司字[2002]8号. 2002年3月25日
(7)中国证监委. 关于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10号. 2002年4月23日
(10)中国证监委.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证监罚字[2003]7号. 2003年4月21日
(11)中国证监委.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4]1号.2004年1月6日.
(12)中国证监委. 关于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9号. 2002年4月8日
(13)中国证监委. 关于吊销孙炜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资格的处罚决定. 证监罚字[2002]7号. 2002年4月6日

㈨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对策方面的外文参考文献。。急

摘要:本文从会计学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会计信息的函意、作用和各种使用会计信息的经济组织,政府部门等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对会计信息的相对真实性展开探索。提出从市场经济环境、企业、企业会计等不同层面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方面的深层次根源,并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真实性市场经济制度安排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探究。制造会计信息的现象,近几年已变得十分突出,并呈上升之势。财政部1998~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显示,1998年有八成以上会计信息失真,1999年有九成以上企业会计要素失实,1998年“红光实业”事件在证券市场爆光等,不正说明会计信息的失真必然降低信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因此,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分析和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从源头抓起,才能标本兼治。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一个相对的满意度
会计信息内涵是按预定的要求,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有关的其他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加工处理数据而生成的。它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有关部门(下称“消费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映经济组织,在特定时期的特征,揭示未来发展态势。并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了投资决策参考,总量上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会计信息是会计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加工处理数据而生成的。它的真实性与否的衡量标准与信息使用者需求相关联,标准的选择与评判的结果会不一致。一般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至少能相关、可比、全面、及时地描述经济组织在特定时期发生的所有真实事项。会计信息即使没有会计人员行为和道德风险,但由于会计核算前提的假设性,政策运用的选择性以及数据处理、运用和技术差异性的存在,会计信息就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显然真实性就具有了相对性。因此,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应与信息提供者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信息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是否恰当合理为依据,测定会计信息“原始状态”与信息描述吻合程度为标准。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理论性的期望。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一种制度安排的缺陷
制度与制度的执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其中,制度就是指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安排,比如我国的《公司法》、各种成文的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披露细则;制度的执行更多地体现在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以及各种实际的判断上。书面的成文制度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该制度能否真正得到执行。一个无法得到执行的制度,就不具有基本的约束力。而会计信息失真是相对会计信息真实而言的一个概念。主要表现为会计提供的信息与经济组织所发生的真实事项的原始状态不相一致,只能大致反映真实经营情况,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有所偏差,这种偏差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
①会计核算前提的假设。核算前提假设是基于会计假设基础上的客观设计,尽管具有适用性,但并不一定具有适应性。影响经济组织的外部因素不断的变化,也要求会计处理技术体现个性差异,前提假设受到个性挑战。适用与适应使现实需要难以满足,于是实务中便出现了“按照”、“套用”等人为对策。由于“按照”“套用”的业务事项的对象及时间空间差异,加之主观对对象的理解不同。因此即使是同经济业务事项,也就仅能从是否有用的角度评判。
②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提供了代理人的会计选择权利。选择的效率性必然会导致代理人在行使会计选择权时,利用契约的不完备,安排有利于私人的契约成本,从而产生机会主义。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机会主义行为会受到代理人选择权的保护,人为操作会计政策现象。便可能发生政策由会计选择的自由度,在政策弹性和由此产生的机会主义倾向的共同作用下被放大。会计信息的虚假由非法变成现实的“合理”而客观存在。
③会计信息的披露: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构成的信息披露结构是不完备的。如果将会计信息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品”,那么,它也具有相应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制造”或“消费”会计信息的主体,都能或至少是期望能从“制造”或“消费”的行为中获取收益。在“制造”会计信息中人为做假是基于会计信息披露缺泛制度化,法律化的刚性约束。尽管新《会计法》对责任人追究了“制造者”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但执法空间的存在,使得这种追究以从根源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假如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鼓励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对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给予奖励,则市场上普遍提供的信息其质量应当能令人满意;反之,如果市场不奖励,甚至惩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主体,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主体又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则市场上普遍流行的会计信息,虚假成定必定居多。同时在会计信息披露时,追加具有独立权威的会计审计,(虽不能防止审计与会计的联合“作案”)但至少可以从结构上控制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无论是制度的安排还是结构上的缺陷,客观上培养了会计信息失真繁衍的土壤。
④绩效考核及用人制度。现行的企业绩效考核不再是单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而更多地赋予了政治的成份。出于政治目的需要,部分企业负责人仍至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会计信息的“数量意义”,对其质量的关注只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这是因为按照现行的用人制度(特别是国有企业)企业的亏损将丧失责任人仕途上的升迁的机会。政治好处的获得刺激了弄虚假的快速模仿。会计数据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普遍。目标管理作为保障未来绩效稳定取得的手段,能充分挖掘企业潜能,推动资源有效配置。但由于目标的刚性约束效益(一届政府的政绩反映,经营者持续座位或升迁的条件)的存在,上下联合作假已成为不公开的秘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是对这种现象的贴切反映,又是对现行考核方式和用人制度滋生了会计虚假信息的诠释。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治理
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不少内部制度不完善,现在无论国有或非国有,大型或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制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如:帐帐、帐实、帐证、帐表不符,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入帐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例:某财务有限公司为了少缴存准备金,擅自改变会计处理,仅1999年就少缴存款准备金1157万元。无论是制度或法规都是人为的事先约定和安排,无法回避个人主观偏好的影响;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以做好帐,管好帐为标准的会计工作考核使内控虚设,代理人的某种意图左右会计工作原则,使有良知的会计人员仍要为守住饭碗而为之;权与法的错位,政府财务管理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变,为私人欲望的满足创造了一定条件。法律法规约束力相对下降;因而一些企业弄虚作假,人为操作会计信息,有的企业及其领导人为达到偷逃国家税收、完成上级任务、个人出政绩等目的,不惜采取转移收入或费用,随意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综上所述,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在于:①市场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大量存在。②市场管理者及监管者创非理性行为。③市场参与者的非市场经济意识。
四、建议与思考
对于处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首先要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系,明确目的、目标、主体、客体,即“为什么查”、“谁来查”、“查谁”、“查什么”等。其次从具体方面政府部门应实施会计监督,一是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等;二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等,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完整;三是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再次从宏观方面去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和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
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参考文献: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陈汉文《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陈信元等。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会计研究。2000.8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1.7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1.7
财政部会计司编《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1
晓远《试论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理论》。会计研究。1998.6王峻慧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