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好处
『壹』 书有那些好处
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基本要素,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祟奉:中国的图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图书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专题。
中国的图书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形态、完整的体系、多舛的命运,形成了许多与别国图书不同的特色。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曾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对图书的著述、收集;整理、分类、编召、校勘等活动。可谓:“官有其守,世有其学”、后来又逐渐形成了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考据学、辑佚学、辨伪学等名目繁多的治书之学。’我们在这里探讨归纳中国图书的特点,用通俗的语言介绍这些与治书之学有关的基本知识,使网络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图书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图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图书的概念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围世家》,刘邦攻入咸阳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里的“图书”指的是地图和文书档案,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是有区别。进一步探求“图书”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这个典故上来,它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和文字确实是紧密相连的。古人称各种文字形态为“书体”,写字的方法为“书法”“书“字还被作为动词,当“写”讲,如“罄竹难书”、“奋笔疾书”、“大书特书”等等。以后,“书”便进一步被引申为一切文字记录。如“书信”、“文书”“刑书”、,“诏书”、“盟书”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把一创文字记录都称作“书”了。例如文书、书信、诏书、盟书,虽然都带有“书”字,但已不包括在图书的范围之内。古文记载,其内容多是记事性质的,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作用主要是为帮助记忆,以便需要时检查参考,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档案。以后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记录的材料可以改变成总结经验、传授知识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这样,图书一词便取得了较新而又较窄的意义。到后来,凡不以传播经验、传授知识、供人阅读为目的的文字记录就不算图书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有意识她运用文字来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一套书籍制度,而处理日常事务的文件又形成了一套文书制度。于是,图书与档案就逐渐被区分开了。
在我国古代,人们曾对图书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从图书的内容方面出发的就有:“百氏六家,总曰书也”(《尚书·序疏》)。从图书形式上出发的则认为:“著于竹帛谓之书”(《说文解字·序》)。显然,这些定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不可能对以后的发展作全面的概括。但上述定义已经正确地揭示了当时书籍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并且把“书”看作是一种特指概念,把它与原始的文字记录区别开来。经过了长达数千年演变,作为图书内容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记述和表达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质载体和生产制作的方法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因而也就产生了图书的各种类型、著作方式、载体、书籍制度以及各种生产方式。
所有这些,便促使人们对图书有了较系统而明确的概念。
直到今天,图书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迟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对于“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工作”等概念来说,“图书”是广义的,泛指各种类型的读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轴,又包括当代出版的书刊、报纸,甚至包括声像资料、缩徽胶片(卷)及机读目录等新技术产品;而在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又要把图书同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技术标准、视听资料、缩微制品等既相提并论,又有所区别。在前者与后者有所区别的时候,图书所包括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这是狭义的“图书”。
这里所讨论的图书是广义的,而且侧重于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
(二)构成图书的要素
从竹木简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折,就可以看出它们都具有下面这样几个要素:
1.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是图书的基本职能,知识信息是构成图书的基本因素。图书的内容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史都可以在图书的内容中得到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图书的内容也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系统;例如,世界各民族所留存下来的远古时期的文献,大都属简单的“记事”、“记言”之类的资料,而后来的鸿篇巨制的杰作却是社会文明充分发展的产物。农业、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文字记载,几乎是从人类刚刚走向文明时期起就开始出现的,而文摘索引之类的二、三次文献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知识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图书所具有的传播知识的目的性也越来越明确,其社会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按照图书内容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它传播的知识信息划分为:①情报性知识信息。它需要快速的更新和传递,并且有较强的针对性,②教育性知识信息。它既要求及时更新,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反复传递,传播面也比较广。②娱乐性知识信息;它的传播范围大小与时间长短,取决于社会时尚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
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人类很早就把有声的语言作为传递与交流知识的工具,但语言的传播要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也曾先后使用了结绳、契刻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一方法只能助记,不能直接表达复杂的事物,而且在传播上也受限制。只有使用图画和文字,才能较精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与接受,因而才能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来路播知识。
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光是有了文字和图像,而没有载录它的物质,也是无法成书的,因而人类就选择和创造了种种文字、图像的物质裁体。由于文字、图像是平面显示的符号,所以图书的物质载体也都是平面的书写材料。从我自古代书史来看,最初是在甲骨、青铜等器物上记录文字,同时也把文字写到经过整治的竹木材料上,或写在丝帛上,接着又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重要产品纸张。纸张薄而轻便,便于书写和印刷,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而逐渐成为人类生产图书的重要原料。
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图书的生产技术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把文字符号转移到载体之上的复制技术;一是把载体加工成便于使用的装帧形式的技术。我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技术后,图书的装帧形式就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后来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又被我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技术所取代,于是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图书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使图书大量产生的理想变为现实。
传统的传播学专著中提到过六种传播媒介,即书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书籍 是其中惟一不具备新闻性质的非新闻媒介。也许有人会提出某些时事性小册子反对上述观点, 但是时事性小册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籍。什么是书籍?书籍是非新闻性质的印刷媒介,是语言文字、图像及符号的载体,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着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作用。书 籍的传播作用主要分为三方面: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书籍是一种标价的商品。
书籍是六大媒介中历史最悠久的媒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埃及人曾用纸草写书。 我国在公元前8~2世纪用简、帛写书。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为书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唐代盛行的刻版印刷为书籍的传播打开了门径。书在那时已经成为一种商品。19世纪中叶印 刷机的发明使书籍的生产从手工过渡到机器,标志着书籍从小规模的传播过渡到大众传播。 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在排版技术上引起了重要改革,大大提高了书籍出版的速度。
在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中,书籍的性质是非新闻传播媒介。它的形式已从印刷媒介扩展 到电子媒介,但仍以印刷媒介为其主要形式。书籍的出版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形成了出版印刷 产业。根据2000年第3期《出版经济》发表的《199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报纸消耗纸张比例为56.03%,书籍为17.89%,课本为17.15%,期刊为8.7%,图片为0.23%。 报 纸中只有日报的新闻内容较多,占报纸总种数的18.84%;期刊中只有综合类期刊的内容会涉及到新闻,占期刊总种数的5.86%。这样算下来,报纸用纸中有18.84%用于印刷新闻内容较多的日报,81.16%的纸张用于印刷非新闻性报纸;期刊用纸中有5.86%用于印刷与新闻有关的期刊,94.14%的纸用于印刷非新闻性即各种专业类期刊。据上述分析可得出报纸中 非新闻性报纸用纸量约为全年总用纸量的45.47%,期刊中非新闻性期刊用纸量约为全年总用纸量的8.19 %,再加上书籍和课本这两种非新闻媒介的用纸量17.89%和17.15%,就算出了1999年全国用 于印刷非新闻类出版物的用纸量约占总用纸量88.70%的数据(图片除外)。既然印刷媒介中大 部 分内容都属于非新闻范畴,在研究传播学时就应该加强对非新闻媒介领域的探讨和研究 。书籍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中,是只具备非新闻媒介特性的媒介,就值得专门提出来加以 研究与探讨。
四、书籍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
我国出版社都讲求出版书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察这两大效益,就可得知书籍在大众 传播中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1.书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具有重大影响。根据上述统计公报,1999年我国共出版课本20 755种,总印数38.08亿册,总印张190.77亿,用纸量44.83万吨,占用纸总量的17.15%,课本用纸总量仅次于书籍,书籍的用纸占总量的17. 89%。这两个数字说明,书籍和课本在大众传播中的比例约为1∶1。在我国大部分城乡,恐怕只有极少数人不知课本为何物。能读书的人都要先从学习课本开始,从识字到扩充知识直至能读懂各类专业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经历很相似。从学龄前开始,就读 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或参与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都要接触各种类型的课本。由此可见,课本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起到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还对人们的思想、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文化氛围下熏陶出的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因此,各国政府对本国课本宣传的内容都要严加控制。书籍除了具有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等作用之外,还沉淀与积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字产生起,人类就有了记载自己历史的能力,几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人类社会经历的由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形态。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并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中不断发现、发明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都是靠书籍将其记载、传播并留给后人的。书籍在沉淀、传播、积累人类文明和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
2.书籍的生产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出版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出版社经济状况报告》(《出版广角》2000年第8期),1998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总销售收入为615.6亿元,实现利润46.5亿元,销售利润率达7.6% 。 出版社系统销售收入为173.9亿元,实现利润31.7亿元,其销售收入占新闻出版产业总量的28.2%,实现利润占总量的68.2%,销售利润率达18.2%。从以上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出版产业已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工业经济相比较,我国出版产业总规模量(总销售收入)在37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4位,利润排名第12位。目前,我国出版产业利润率是全国所有产业中最高的。除工业外,建筑业资产利润率为1.2%,国内贸易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为 2.3%,销售利润率为4.1%,而出版产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8.1%,销售利润率为18.2%。可见出版产业不仅在新闻出版产业而且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资本有极大的吸引力。
出版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性的趋势。根据2000年《中国出版》、《出版参考》 、《出版经济》等期刊提供的材料,1999年美国出版物交易量是1989年的9倍多,达到240.0 2亿 美元。英国1998年图书销售总额为38亿英镑,图书市场增长7%。俄罗斯也是出版大国,近十 年图书出版呈下降趋势,但目前新书平均印数仍为9 000余册,与美国每种书的平均印数在10000册左右相差不大。德国仅贝塔斯曼集团在1999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83亿马克 ,比上一年增长28%。该集团通过兼并国内外出版社而日益强大,其支柱部门贝塔斯曼图书 俱乐部在德国的会员已超过450万,在世界各地的会员人数已超过2 500万,该俱乐部在中国也很活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1998年版公布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报刊进出口数据,1980~1995年的15年间,世界书报刊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1980年书报刊进出口总额为71.74亿美元,其中图书49.99亿美元,报刊21.75亿美元;1995年书报刊进出口总额为282.12亿美元,其中图书进出口192.66亿美元,报刊进出口89.46亿美元。回顾上世纪,展望新世纪,图书出版业作为知识产业的一大支柱,仍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
『贰』 研究古典文献学在当代有何重要意义
(1)首先,学习古典文献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整理古籍,对于一个民族,一专个国家有着属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最起码的一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因此,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争取更多的人能看懂。
(2)其次,学习古典文献学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人来说,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在学习中要涉及大量的文献典籍,因此,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以便使自己在学习中能顺利地找到材料,正确地运用材料,进而分析批判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成就。
『叁』 一次文献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文献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国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区分文献类型或形式有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构成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知识、载体和记录
『肆』 文献学的价值意义
文献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开展文献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例如,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更科学地对文献群加以划分,从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通过对文献流的研究,便于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收集水平;通过专科文献学的研究,有益于对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古典文献学应该算是文学类或是中文类,抑或汉语言文学。它包括的东西很多。它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古典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伍』 书有哪些好处
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基本要素,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祟奉:中国的图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图书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专题。
中国的图书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形态、完整的体系、多舛的命运,形成了许多与别国图书不同的特色。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曾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对图书的著述、收集;整理、分类、编召、校勘等活动。可谓:“官有其守,世有其学”、后来又逐渐形成了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考据学、辑佚学、辨伪学等名目繁多的治书之学。’我们在这里探讨归纳中国图书的特点,用通俗的语言介绍这些与治书之学有关的基本知识,使网络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图书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图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图书的概念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围世家》,刘邦攻入咸阳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里的“图书”指的是地图和文书档案,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是有区别。进一步探求“图书”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这个典故上来,它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和文字确实是紧密相连的。古人称各种文字形态为“书体”,写字的方法为“书法”“书“字还被作为动词,当“写”讲,如“罄竹难书”、“奋笔疾书”、“大书特书”等等。以后,“书”便进一步被引申为一切文字记录。如“书信”、“文书”“刑书”、,“诏书”、“盟书”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把一创文字记录都称作“书”了。例如文书、书信、诏书、盟书,虽然都带有“书”字,但已不包括在图书的范围之内。古文记载,其内容多是记事性质的,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作用主要是为帮助记忆,以便需要时检查参考,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档案。以后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记录的材料可以改变成总结经验、传授知识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这样,图书一词便取得了较新而又较窄的意义。到后来,凡不以传播经验、传授知识、供人阅读为目的的文字记录就不算图书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有意识她运用文字来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一套书籍制度,而处理日常事务的文件又形成了一套文书制度。于是,图书与档案就逐渐被区分开了。
在我国古代,人们曾对图书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从图书的内容方面出发的就有:“百氏六家,总曰书也”(《尚书·序疏》)。从图书形式上出发的则认为:“著于竹帛谓之书”(《说文解字·序》)。显然,这些定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不可能对以后的发展作全面的概括。但上述定义已经正确地揭示了当时书籍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并且把“书”看作是一种特指概念,把它与原始的文字记录区别开来。经过了长达数千年演变,作为图书内容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记述和表达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质载体和生产制作的方法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因而也就产生了图书的各种类型、著作方式、载体、书籍制度以及各种生产方式。
所有这些,便促使人们对图书有了较系统而明确的概念。
直到今天,图书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迟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对于“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工作”等概念来说,“图书”是广义的,泛指各种类型的读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轴,又包括当代出版的书刊、报纸,甚至包括声像资料、缩徽胶片(卷)及机读目录等新技术产品;而在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又要把图书同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技术标准、视听资料、缩微制品等既相提并论,又有所区别。在前者与后者有所区别的时候,图书所包括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这是狭义的“图书”。
这里所讨论的图书是广义的,而且侧重于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
(二)构成图书的要素
从竹木简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折,就可以看出它们都具有下面这样几个要素:
1.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是图书的基本职能,知识信息是构成图书的基本因素。图书的内容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史都可以在图书的内容中得到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图书的内容也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系统;例如,世界各民族所留存下来的远古时期的文献,大都属简单的“记事”、“记言”之类的资料,而后来的鸿篇巨制的杰作却是社会文明充分发展的产物。农业、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文字记载,几乎是从人类刚刚走向文明时期起就开始出现的,而文摘索引之类的二、三次文献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知识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图书所具有的传播知识的目的性也越来越明确,其社会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按照图书内容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它传播的知识信息划分为:①情报性知识信息。它需要快速的更新和传递,并且有较强的针对性,②教育性知识信息。它既要求及时更新,又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反复传递,传播面也比较广。②娱乐性知识信息;它的传播范围大小与时间长短,取决于社会时尚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
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人类很早就把有声的语言作为传递与交流知识的工具,但语言的传播要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也曾先后使用了结绳、契刻等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一方法只能助记,不能直接表达复杂的事物,而且在传播上也受限制。只有使用图画和文字,才能较精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与接受,因而才能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来路播知识。
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光是有了文字和图像,而没有载录它的物质,也是无法成书的,因而人类就选择和创造了种种文字、图像的物质裁体。由于文字、图像是平面显示的符号,所以图书的物质载体也都是平面的书写材料。从我自古代书史来看,最初是在甲骨、青铜等器物上记录文字,同时也把文字写到经过整治的竹木材料上,或写在丝帛上,接着又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重要产品纸张。纸张薄而轻便,便于书写和印刷,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而逐渐成为人类生产图书的重要原料。
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图书的生产技术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把文字符号转移到载体之上的复制技术;一是把载体加工成便于使用的装帧形式的技术。我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技术后,图书的装帧形式就逐渐由简策式发展到卷轴式。后来以抄写为手段的复制方式,又被我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技术所取代,于是装帧形式又由卷轴式发展为册页式。图书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使图书大量产生的理想变为现实。
传统的传播学专著中提到过六种传播媒介,即书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书籍 是其中惟一不具备新闻性质的非新闻媒介。也许有人会提出某些时事性小册子反对上述观点, 但是时事性小册子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籍。什么是书籍?书籍是非新闻性质的印刷媒介,是语言文字、图像及符号的载体,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着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作用。书 籍的传播作用主要分为三方面: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书籍是一种标价的商品。
书籍是六大媒介中历史最悠久的媒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埃及人曾用纸草写书。 我国在公元前8~2世纪用简、帛写书。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为书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唐代盛行的刻版印刷为书籍的传播打开了门径。书在那时已经成为一种商品。19世纪中叶印 刷机的发明使书籍的生产从手工过渡到机器,标志着书籍从小规模的传播过渡到大众传播。 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在排版技术上引起了重要改革,大大提高了书籍出版的速度。
在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中,书籍的性质是非新闻传播媒介。它的形式已从印刷媒介扩展 到电子媒介,但仍以印刷媒介为其主要形式。书籍的出版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形成了出版印刷 产业。根据2000年第3期《出版经济》发表的《199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报纸消耗纸张比例为56.03%,书籍为17.89%,课本为17.15%,期刊为8.7%,图片为0.23%。 报 纸中只有日报的新闻内容较多,占报纸总种数的18.84%;期刊中只有综合类期刊的内容会涉及到新闻,占期刊总种数的5.86%。这样算下来,报纸用纸中有18.84%用于印刷新闻内容较多的日报,81.16%的纸张用于印刷非新闻性报纸;期刊用纸中有5.86%用于印刷与新闻有关的期刊,94.14%的纸用于印刷非新闻性即各种专业类期刊。据上述分析可得出报纸中 非新闻性报纸用纸量约为全年总用纸量的45.47%,期刊中非新闻性期刊用纸量约为全年总用纸量的8.19 %,再加上书籍和课本这两种非新闻媒介的用纸量17.89%和17.15%,就算出了1999年全国用 于印刷非新闻类出版物的用纸量约占总用纸量88.70%的数据(图片除外)。既然印刷媒介中大 部 分内容都属于非新闻范畴,在研究传播学时就应该加强对非新闻媒介领域的探讨和研究 。书籍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中,是只具备非新闻媒介特性的媒介,就值得专门提出来加以 研究与探讨。
四、书籍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
我国出版社都讲求出版书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察这两大效益,就可得知书籍在大众 传播中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1.书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具有重大影响。根据上述统计公报,1999年我国共出版课本20 755种,总印数38.08亿册,总印张190.77亿,用纸量44.83万吨,占用纸总量的17.15%,课本用纸总量仅次于书籍,书籍的用纸占总量的17. 89%。这两个数字说明,书籍和课本在大众传播中的比例约为1∶1。在我国大部分城乡,恐怕只有极少数人不知课本为何物。能读书的人都要先从学习课本开始,从识字到扩充知识直至能读懂各类专业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经历很相似。从学龄前开始,就读 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或参与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都要接触各种类型的课本。由此可见,课本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起到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还对人们的思想、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文化氛围下熏陶出的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因此,各国政府对本国课本宣传的内容都要严加控制。书籍除了具有传播思想、普及知识等作用之外,还沉淀与积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字产生起,人类就有了记载自己历史的能力,几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人类社会经历的由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形态。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并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中不断发现、发明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都是靠书籍将其记载、传播并留给后人的。书籍在沉淀、传播、积累人类文明和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
2.书籍的生产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出版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出版社经济状况报告》(《出版广角》2000年第8期),1998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总销售收入为615.6亿元,实现利润46.5亿元,销售利润率达7.6% 。 出版社系统销售收入为173.9亿元,实现利润31.7亿元,其销售收入占新闻出版产业总量的28.2%,实现利润占总量的68.2%,销售利润率达18.2%。从以上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出版产业已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工业经济相比较,我国出版产业总规模量(总销售收入)在37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4位,利润排名第12位。目前,我国出版产业利润率是全国所有产业中最高的。除工业外,建筑业资产利润率为1.2%,国内贸易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为 2.3%,销售利润率为4.1%,而出版产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8.1%,销售利润率为18.2%。可见出版产业不仅在新闻出版产业而且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资本有极大的吸引力。
出版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性的趋势。根据2000年《中国出版》、《出版参考》 、《出版经济》等期刊提供的材料,1999年美国出版物交易量是1989年的9倍多,达到240.0 2亿 美元。英国1998年图书销售总额为38亿英镑,图书市场增长7%。俄罗斯也是出版大国,近十 年图书出版呈下降趋势,但目前新书平均印数仍为9 000余册,与美国每种书的平均印数在10000册左右相差不大。德国仅贝塔斯曼集团在1999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83亿马克 ,比上一年增长28%。该集团通过兼并国内外出版社而日益强大,其支柱部门贝塔斯曼图书 俱乐部在德国的会员已超过450万,在世界各地的会员人数已超过2 500万,该俱乐部在中国也很活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1998年版公布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报刊进出口数据,1980~1995年的15年间,世界书报刊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1980年书报刊进出口总额为71.74亿美元,其中图书49.99亿美元,报刊21.75亿美元;1995年书报刊进出口总额为282.12亿美元,其中图书进出口192.66亿美元,报刊进出口89.46亿美元。回顾上世纪,展望新世纪,图书出版业作为知识产业的一大支柱,仍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
『陆』 开设中国古代文献学有什么好处
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柒』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书籍优点
复次,是全书注重理论阐发,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三编之中,概论部分基本上是前人很少系统论述过的问题。如第二章《历史文献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心理与历史文献学的繁荣、历史文献学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征、其他文化成就对历史文献学发展的作用三个方面加以阐发,能促使大家对二者的关系予以深思,将以往的历史文献学放到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把握。第四章《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则从历史科学研究与历史文献资料、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科学的辅助学科等四个方面加以阐发,给学科定位,这对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中编和下编中,也有不少过去为人所忽略的问题。如20世纪前期索引事业的提倡者与组织者洪业,是文献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以往未予充分注意,中编设专节介绍,使他在文献学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在基本知识的介绍中,作者将史源学、藏书史等内容纳人大家的视野,也反映出这部书的学术眼光是很高的。
『捌』 举例说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作用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专业学习的需要,专在20世纪五六十属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组织人力标点了《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等,整理古籍,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918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中认为,整理古籍是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支柱。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贡献。
『玖』 目录在中国古代文献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目录:指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它是联系文献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
目录是目和录的总称。 “目”指篇名或书名, “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前人把“目”与“录。编在一起,谓之“目录”。《昭明文选·任彦开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李善《注》引刘欲《七略》称:“《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可知刘向校书,即已使用“口录”一词。班因《汉书·叙传》中,亦有“爱着目录,略序洪烈,述艺文志第十”之句,表明早在汉代, “目录”二字已作为一个名词而被加以使用。在现代汉语中, “目录”一词的涵义:一为“图书日录”的简称。这类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范、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二是指书籍正文前所我的目次。此外,根据一定的主题,为专科研究而编制的参考书目或向群众介绍优良读物的推荐书目,一般称为书目,有时也称为目录。
我国古代学者对目录学的研究,一宜定在世界的前列。汉代刘敌所作的《七略》,比被誉为西方目录学之父的瑞土人吉土纳所编的欧洲第·部图书分类法 —《万象图书分类治》,要早1500多年。前人治学,都很注重书目和拿捏有关目录的学问。清代著名考据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写场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朗,方可读书;不明,总是乱该。”又说: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目录对于整理古耪文献亦至关重要。著名日录学家余哀锡在《目录学发微》中,总结了目录学在考辨古籍上的六种作用:一日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的;二日用目录书考古书篇名之分免三曰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四曰因目录访求阴性五曰以目录考亡佚书,六曰以日录书所裁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余先生的上述论断,是校人深刻的。目录对于研究者来说,又是得力的助手和工作的指商。出于日求是图书的分类著录,因而利用目录有助于查阅有。关图书资料, “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同队日录在分门别类之中,亦可展观文化学木的源流、派别,从而使人们可从中“炊事学术,考镜源流”,这对于研究工作,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我们在研究、整理和运用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对于目录特别是史部目录必须认真加以学习和研究。
我国目录起源于何时?目录的产生,是以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为前提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对安阳小屯衬甲骨的发掘与研究,我们知道,商代已有一定数量的文献典耪。那些由占Fj面积累的甲骨F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份。从殷墟的发领中我们还可看到,每一个窖穴中的甲骨F辞,都有一定的年代,通常是以一个商王在位的时间为断限。一个容穴里的甲骨入藏,都有一定的顺序、方法和手续,有与此相应纳记号或数码排列,而这些,应该说与目录的产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但是,在奴隶社会里,由于文化典籍掌握在官府手里,流通的范围有限,加以书写工具落后,均不利于目录学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同时期.随苦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生产力得到发展,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昔日“学在官府”的局旧逐渐被打破,以金石、简核、绣帛为载体的图书资料大量增加。社会fL阶级和各阶层的人,从不同的目的出发,要求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编目,孔子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他的文献整理工作的。据记载,他曾纂《易》、修《春秋》、则《诗》、《书》、订门N、《乐》。在进行这项整理工作的同时,孔子实际J:也在从事日录工作:一是精选文献,如从3000篇诗中选取300余篇,一是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分类,如《风》按地区分,《雅》按时间分,《颐》按作用分;三是写提要,如为《诗》、615b瑶序;四足为“六经”的各篇匣定次序。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我冈文献典籍,从7L子删定“六经”所作的大序、小序,列战国素汉睹子百家著述的白序,再到刘向校书的书录,反映丁我四目录的形成过程。那些大序、小序和自氏在当时已起营“内容提要”的作用,实为目录的一项重要内容。
继孔子之屑。出现了篇名提示内容之作,如《墨子》的《兼爱》篇,其篇名揭示出文章的内容,同时,按作者分类之法也巴出现,如《庄子》一书,其自著部分为内篇,后学历作者列为外篇、杂篇。至于《吕氏春秋》的“序意”,《推南子》的“要略”,较过去的“大序”、 “小序”意思更为完整,已近乎一书的日录丁。由此可见,我国目录,萌芽于先秦时期,起源于《诗》、《书》之序。
『拾』 文献学在文献检索中的作用
简单的说文献学一可以帮助认识文献,如文献的类型、特征等;二可以提供文献检索的资源,如目录学;三可以认识到文献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如书籍的版本、校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