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孝碑范文
A. 朝鲜王朝国王列表
1、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2、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3、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4、世宗 李 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5、文宗 李 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6、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7、世祖 李 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8、睿宗 李 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9、成宗 李 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10、燕山君 李 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11、中宗 李 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12、仁宗 李 岹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13、明宗 李 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14、宣祖 李 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中宗庶侄
15、光海君 李 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16、仁祖 李 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17、孝宗 李 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18、显宗 李 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19、肃宗 李 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20、景宗 李 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21、英祖(英宗) 李 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22、正祖(正宗) 李 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23、纯祖(纯宗) 李 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24、宪宗 李 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嫡子
25、哲宗 李 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26、高宗 李 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纯宗 李 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1)宗孝碑范文扩展阅读
朝鲜国王的历史: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趁高丽王混乱,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明太祖朱元璋不予批准。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但是又因为李成桂“顽嚣狡诈”而不正式册封赐印。于是李成桂的头衔改成了“权知朝鲜国事”。
李成桂即位后,次子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大君。经过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1400年)被封为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
此时,明朝发生了一场极大的变局。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明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
于是方赐李芳远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国王。
明成祖“靖难”成功登基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封朝鲜国王。
此后,历任朝鲜统治者均循例受封为朝鲜国王。只能自称孤,寡人,不能自称朕;只能被大臣称大王,殿下,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朝鲜王朝时期(公元1392-1910),朝鲜国王的官服是红底金色图案的蟒袍,朝鲜王后则饰以凤。公主、翁主和嫔妃则饰以花型图案。赤翟衣是明朝皇帝明惠宗朱允炆下赐给朝鲜国王的,是特许的亲王级别的服饰。天青色翟衣作为中国皇后的等级,朝鲜王妃不能僭越。
B. 查重修祖坟碑记范文
重修陈氏祖坟碑记
我陈氏始祖瑄公与兄瓒公唐宪宗间(806-820)同登进士,官永嘉教谕,致仕迁钱库柘园。
宣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累官至云南布政司左参(从三品),清正廉明,致仕居平阳坡南凤凰山。
献学公,约明隆庆间(1567-1572)迁灵溪坑口。传六世天儒公(1692-1756)迁峰底。八世志济公生六子。其三子延瑟(1800-1852)、四子延琴(1802-1877)、五子延分(1804—1863)三公及妣清光绪八年(1882)安葬此吉地。
原墓简陋,年久失修,无人问津。十四世裔孙若幸考证倡议,族亲响应,修缮一新,勒石铭记,永传后世!
二0一二年春立
C. 万齐融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我闻语寂灭者,本之以不生,而菩萨不能去资生立法;谈逍遥者,存之以无待,而神人不能亡有待为烦。吉(阙一字)之降,帝农教以耒耜;苍灵之下,后稷俾其播种。故维摩之毗耶,稽首持钵,尚诣於香积;释迦之给孤,洗足著衣,犹乞食於舍卫。(阙一字)知夫食者不独乎人天,农者岂惟夫政本?阿育王灵塔寺者,晋义熙元年之所置也。昔孔雀氏宿童子之因果,当金人之授记。暨铁轮位正,宝塔功成,计鸟道之千里,占人寰之一胜。夜?密迹以飞行,神僧护影而围绕。虽方坛气象,已萌青石之符;而员顶光明,未质白?之状。迨观音应现而幽赞,利宾虚求以昭发。全身踊出,亻悉如多宝之音;一爪圆开,宛是楼丹阝之相。神其不灭,道在兹乎?晋安帝允?三才,成就六度,聿图兰若,式印招提,景行阿育王,故以育王灵塔为称首。徒观夫轮奂规矩,钩绳创制,珠轩翠槛,延袤中霄,玉ニ金池。周罗上界,环海之下流元气;大地为衣,围山之上结太清。诸天作盖,信方广一都之会也。左赤岸而千里,右青(阙三字)曲。霞标莽苍,幽幽迷鬼谷之祠;日刹晶明,的的识丈人之馆。天花未雨,宿传龙界之香;地籁无风,时起鱼山之梵。则知定光诸佛,悔天台之赤城;罗汉群仙,谬昆仑之元圃。(阙二字)法惟神授,道乃人宏。向使输柯王昧巴连之因,初微此塔;迦叶佛晦阎浮之迹,殆旷兹山。盖虚明之绝境,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粤寺东十五里塔墅常住田者,宋元嘉二年奉(阙二字)所立也。宋文帝秉?御乾,作娑罗之外护,感?耶子砂糗之供,制赐是田;梁武皇握枢临极,为宝应之下生,见阿育王金粟之果,敕蠲其赋。日月盈止,既有命以自天;陵谷迭(阙三字)动其如地。梁普通中,沙门僧绶,兹寺之应真也,以发行为道场,以直心为净土,闻纯ヌ良田之喻,遂笃志焉。既种既戒,载芟载柞,察地道之化成,观天道之时变,晤是(阙一字)无(阙三字)始以常住名焉。次有僧济上人,虚已净心,纟由芘慧业,披衣画其塍埒,持戒整其疆畔,苗而不秀,有恨何及?逮陈隋之季,丧乱荐臻,农野萧条,鞠为茂草。我皇家执大象,乘飞龙,陟丕上帝之耿命,绍复先王之大业。有山栖?广和上,道尊人杰,德贵天师。中宗孝和皇帝亲降玺书,愿同金辇,击鼓而陈其入国,造船而捧其登座。故知二乘行道,(阙二字)朱(阙一字)四果适时,还陛紫殿。虽植众德本,作南山之福田;种诸善根,存东皋之净业。
初湖之左右,夹壤二区,榛梗始艾,??粗立。僧徒理胜,力未赡农,童牧因闲,私窃种艺。和上(阙一字)蒙俗之贪垢,负冥期之幽报。乃推湖西易垄,让为间田,襄攵诤归之,舂税就给。惟割湖东十顷,复古赐地,穷海北渐,曾山南麓。楼子根盘以东峙,富都股引而西注。真陆水膏腴之沃壤,实神灵滋液之奥区。於是奠其畛辍,孚其版藉,农野罢侵,田?至喜,人到於今称焉。前寺主简、皎二法师,僧?之龙象也,就先畴之畎亩,敦老农之底绩。蒇事作制,蓑笠来思者久之,岁功未成,生?共尽。流沙忽去,荒凉紫陌之田;影璧空存,摇落青园之寺,可为长太息者矣!有惠炬?黎,德业淳修,曾统纲领。道胜之韵,生而能言;禅悦之味,老而弥笃。用能纂其(阙一字)始,高轨可追;庀其委积,长算斯远。与法言沙门,俗姓喻氏,贞已密行,惠心苦节,今屈知墅任,垂将十年。先是泻卤未斥,涂洫未?,苔稗翳荟,漫於农郊。夫其心啬制度,目(阙一字)曲折,荷锸畚土,堙?铲凸。ㄨ竹落,扌建石留,溉高氵奏仰,增卑培薄。分[B14I]水怒,承达土气,填淤游荡而时至,馀波宽缓而不迫。终古旱害,浸以?潢,冬不祈於积雪,夏无?乎小雨,由是湖有千金之号焉。当其春?司载,田事既饬,产孚甲,毓萌芽,或荐或蓑,实颖实发,上农台而课长赢,汶阳之稼如?矣。及夫寒蝉纪时,农乃登谷,完积聚,筑场圃,孚不遗秉,赢无(阙四字)庾而督收成,海陵之仓非衍矣。《诗》云:“绰彼硕田,岁取十千。”其是之谓乎?百谷既蒸,万供既设,满以众香之钵,薰以毗耶之城。或异声闻,若化菩萨,虚高座以影集,时洪锺而(阙三字)座而坐。饭食经行,嗅若香风,味同甘露,遍满一劫,周流十方。闻之者得未曾有,食之者咸登正位。白衣之会龙国,无掘郁金之香;缁裳之集鸡寺,不碎?罗之末。三藏大(阙三字)金之奇贵,一器沙弥;识??分之非重,资我饭色,师之力与!都维丹阝元宗,游方观化,大(阙一字)慈诱。火耕水耨,常有助於上农;飞杖浮杯,今载行乎中国。上座释辨疑,十城之僧主也,(阙三字)合,金杵发其修徵;寺主释惠敏,九州之维丹阝也,风骨天成,铁镇起其灵相。咸能以如来之衣衣,分如来之座坐。护育王之灵塔,愿贸金钱;(阙一字)育王之圣田,思模石柱。弟子早校兰书,式典麒麟之阁;晚游莲迹,每参鹦鹉之林。宾头卢之下空,急见有能师子;舍丹阝私之入寺,岂谓无知老人?识异博文,才非能赋。阮公不事,曾供香花;顾越有缘,遂瞻碑版。满笈多之石室,未掷其筹;对轮王之金地,且耕其笔。多罗之叶,而书偈云:
浑仪草昧,象物纷?。或甲而乙,或萌而芽。万殊成类,百宝攸嘉。故后稷播其种,神农尝其华。(其一)燧人更运,火正司职。教以鼎饪,炊之黍稷。易兹毛茹,成此粒食。是之为人天,是之为皇极。(其二)我闻维摩,曾语舍利。如来大慈,甘露上味。又见阿难,问是香气。亦有以饭食,以之为佛事。(其三)若长者主,若声闻人。天诸居士,地虚空神。如闻饭气,而亦来臻。况生生之位(阙一字)有待之为身。(其四)猗欤童子,供兹砂糗。法王大慈,冷然虚受。伊铁轮以授记,从灭度後;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其五)鸟道於许,人寰在哉。鬼神冥运,风雨潜来。白?涌出,青(阙二字)开。(阙一字)千轮之莲迹,建百福之花台。(其六)宋帝下生,梁皇外护。太稷赐畴,司农蠲赋。皋壤?英发,湖源灌注。既鱼鳞於左右,犬牙而盘互。(其七)??平秩,蓑笠来思。爰疏畛辍,是务锄犁。三农(阙二字)万亩祁祁。自膏腴而兼倍,矧雨露与华滋。(其八)懿兹开士,赏功司过。悦以犒勤,刑以肃惰。东作方喜,西成是课。始象耕而鸟耘,终牛舂而马簸。(其九)千箱既积,五谷斯分。味蒸甘露,(阙一字)涌香云。孰云菩萨,而谓声闻。抟须弥所不能尽,曷毗耶之足薰?(其十)藐尔赤松,犹田白玉。矧伊塔寺,神通付嘱。信矣育王,能生金粟。彼郑国之泥紫,如富都之水绿。(十一)
我来自东,经行成趣。净业斯辟,善根方树,式纪因缘,匪在章句。庶金田与石柱,永巍巍以常住。
D. 为先祖捐款修缮祖坟是立功德碑还是宗孝碑
从字面上应该是立宗孝碑,因为你是为先祖修的,不是为广大人民修的
E. 我们祖坟是康熙五年的有块老碑子,已修,后人为表示孝心,想立块宗孝碑行吗因为家族大人数众多。
可以的。后人们可以协商立个碑,让后代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