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大院范文
㈠ 辽阳柴火大院用什么样的点菜宝
是我们公司做的,,网络地图搜索 系成科技,
㈡ 辽阳第二监狱要搬迁何处
搬迁到 盘锦 统一迁到一个监狱 还是归辽阳那边管和盘锦不发生关系。
就是 换个大院
㈢ 我是辽宁辽阳人,我想开一家养老院,正在申请,需要一份可行性报告,问哪里可以代写谢谢
申办养老院申请书范文
xx市民政局:
我叫xx,兹因开办养老院一事提出申请。
为了更好地做好老年人的养老工作,经过各方面论证我决定办一所养老院。姜庄北原华达立交桥收费站,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周围土地可以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养鸡。猪等生态食品。是开办养老院的上佳地段。
当前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中,五保户、无子女户、双女户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比比皆是。无人即时照料,生活上有很大的不方便。吃饭、购物、娱乐、就医等无人陪护、无人即时照料,和当前欣欣向荣的社会形势极不和谐。传统的分散供养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兴办养老院集中安置这些老人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
本院将坚持以“老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以“奉若父母,情同亲生”为服务理念,依靠一流设施和一流服务,让入住的老人在生活上、身体健康上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养老院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福地”。开办养老院是新时期民生工作的新模式、新趋势,是“十二五”时期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举措和必然要求,恳请领导尽快予以批准,使这一好事能尽快实施。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㈣ 辽阳八景的图片和介绍!
明代时,辽阳八景为:望京杰楼、广佑雄图、太水环带、千山屏列、香岩佛梦、首山樵唱、首峰泉瀑、陀洞悬珠。
随着时代变革,江山易主,辽阳八景亦有新称。
到了清代,辽阳八景为:华表仙桩、龙王夜渡、神灯孤照、白塔晚晴、魁阁凌霄、双桥卧虹、松柏琴声、首山樵唱。
辽阳明清八景
李大葆
公元1522年至1566年,是我国明朝的嘉靖年代,毕业于国子监的知识分子韩承训生活于期间。韩氏自曾祖韩斌、祖父韩辅、至父亲韩玺,均为朝廷命官,镇守辽东。在辽阳城那座深宅大院长大的韩承训,没有继承家族的尚武之风,爱的却是舞文弄墨的文人生意。如果说祖上“外抗夷虏、内抚军士、政理民安,卓有能声”,那么,承训之辈通过自己的诗歌将家乡的风光名胜描摹在案,让后人对人杰地灵的辽阳感悟得更为具体和深入,也可谓功不可没。这就是韩承训留给我们的“辽阳八景诗”。
其一为《望京杰构》:
身在江湖心在庙,登楼见日动长谣。杖藜叹世恶长 苦,授简题诗兴亦遥。画栋珠帘江渚映,城高径仄旆 旌摇。凭高欲上呼闾阖,辽水东西尽寂寥。
这一景是辽东都司镇城上的西南角楼望京楼。其时,辽阳城俨然一座军城,衙门林立,戒守森然,城墙巍巍,角楼高耸,难以让人或欲驻足其下,或欲登临其上。
其二为《广佑雄图》:
西北禅林出廓偏,当阶宝塔对金仙。顶芦月在光同 照,层铎钟虚韵独传。立地却愁鳌背负,凌霄应碍鸟飞 还。转轮还是推来易,谁与苍生结善缘。
这是对白塔及广佑寺的描绘。其时,它们立于西北城郊。白塔修建于辽代,高70.4米,8角13层,密檐式砖木结构,由台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塔顶及塔刹6部分组成。广佑寺殿宇、廊房、僧舍俱全,其中“护敕圣旨一道,碑坊一架,山门3间,天王殿5间,敕香亭3间,钟鼓楼2间,碑亭4座,前佛殿5间,中讲殿7间,转轮藏楼5间,大悲殿5间,地藏殿3间,伽蓝堂3间,祖师堂16间,禅堂16间,斋堂僧房44间,殿主房3间”。真可谓塔高自留佛影,殿广随之烟生。
其三为《太水环带》:
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渠口远从千涧 出,边头近倚一川平。斯干自入维熊颂,如带应同白马 盟。向晚渡前争利涉,隔林烟雨棹歌行。
太子河水如此蜿蜒而来,在古城的东、北、西三侧横成汤汤大波,又那样蜿蜒而去,何况环抱古城的河水又承载着燕太子丹的悲壮故事!
其四为《千山列屏》:
层叠千山五寺藏,石门南面俨成行。银屏冬去雪山 阔,锦帐春回金谷长。岚暗虎龙深隐伏,气蒸云雨结微 茫。无人拈出生花笔,辜负当年五色祥。
千山是东北名山之首,雄踞于辽阳城南,无论山水,无论庙堂,做为一景,无可生疑。
其五为《香岩幽梦》:
香岩高耸映中峰,左右坡陀建寺重。火宅无期僧自 定,灯朝有梦佛留踪。笙簧松远飞巢鹤,云雾潭深睡伏 龙。始悟无生原不染,顿令心地欲相从。
这一景为千山香岩寺,是元代高僧雪奄的苦修之所。《辽阳县志》载:“寺当山阳,山花极盛,春夏之交,满山花开,香气氤氲,故名香岩寺。昔人谓香岩寺中名胜最多,为一山之冠。盖龙泉至狭,大安近险,祖越亦少纡回,惟香岩外境既旷,近复双岩夹护,鸟道千盘,如往而复,万树参差阴翳,时有怪石出没其间。”
其六为《华表仙因》:
丁令千年已化仙,归来轶事古今传。泠泠仙语人民 后,戛戛鹤鸣城郭先。石磴长苔青润露,丹炉绝火紫销 烟。秦皇汉武俱成诳,韶舞歧鸣凤可甄。
这一景,一说为华表山,即今辽阳城东邱家堡子后山;一说是华表柱,在辽阳城内旗仓胡同。不过承载的都是《搜神后记》中“丁令威”的故事。相传成仙化鹤的丁令威,因思念故乡,于某一天由修炼的灵墟山飞回来,驻足高处,望目疮痍,顿时悲从衷来。
其七为《首峰泉瀑》:
首山地抱自逶迤,远望昂头似建旗。台号青云来不 定,泉飞白水去如斯。因知魏将连营处,并忆唐王驻跸 时。惟有城名今异旧,中原弃地使人疑。
比之千山胜景,首山更近于辽阳城。它踞于城南7.5公里处,因是千山群峰之首而得名。东连绵延丘陵,西接坦阔平原,风光秀美,故事复杂。
其八为《陀洞悬珠》:
佛洞高梁景物殊,洞檐平涌石如珠。只将金蓖开蒙 眼,更揭尼珠照昧途。在石恐随雷雨动,悬岩端与月星 符。登临身在浮云外,为取瑶华咏步虚。
诗中说的是,辽阳东15公里,凤凰山南麓,南临太子河,有大小18洞,皆横列于山岩。其第八洞为嫘祖洞,有佛像,头戴道冠,颔垂髯;且存一圆石,虚悬若珠。今人也叫罗祖洞。
随着时光的流逝,明代的辽阳八景大多已不复存在。千山和香岩寺二景现划列于域外,望京楼毁于明末的战火,就连其时的坚城固堞也片瓦不存,广佑一景只存白塔而消弥了殿宇,“华表仙因”和“陀洞悬珠”也是模糊的遗址罢了,只有太子河和首山在焉,然而也难免水瘦泉涸、山矮峰秃。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似乎什么都不曾销毁,然而,改变一切的也正是这一分一秒走过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时间又可以造就一切,其中就包括“失却”。
因为失却,人们才有怀古的幽情。
好在韩承训的八景诗还完好如初,它们在历史的长河里,行驶了300多年,与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晤面。细读韩承训的状景之作,我们知道,他不是就景写景,做一番自然主义的扫描,而是更多地灌注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个人的思想情感。他表面散淡于江湖,内心却悬系着庙堂。在望京楼上“杖藜叹世”、呼唤闾阁。面对广佑寺的宗教建筑,感慨“转轮还是推来易,谁与苍生结善缘?”如同写到衍水自然会联想到悲壮的燕丹,那么描写首山仍然把久远的战争故事当做素材,则不会再是诗笔的自然而然。看得出来,诗人原来是注重景物的人文气象,他在有意地营造着自己的心中之景。的确,自然的景物也许会变异和消失,而诗中之景物却会“活”到永远。
感谢诗人的匠心,让明代的辽阳八景栩栩如生……
星移斗转,“明”没“清”出。距离明代诗人韩承训之后160年左右,清代的辽阳又产生一位才子,他就是王尔烈。早年的《辽阳县志》称誉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这位活跃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关东才子”,也用诗笔记录了其时的“辽阳八景”,成为后人探寻辽阳发展历史的宝贵资料。
清代的辽阳八景,已经与明代的大相径庭。这也许缘于社会的变迁、时人观念的异化,今日之水并非昨日之水了。通过王尔烈的诗篇,我们知道清代有如下的景物取得人们的共识。
其一为《华表仙庄》:
丁郎令威在何方?指点晴云山气香。
忆古常存清幽地,思绪更比雾缭长。
这显然是指旗仓胡同的那一根华表柱。相传丁令威化鹤归乡时,驻足其上。其实是后人为了纪念丁令威,而立下的牌坊,是人文色彩极浓的一种寄托而已。王尔烈还有一首《来鹤亭》,写的也是这一景物:“襄平城廓近山垠,丁令威来华表存。五刹不闻留姓字,千年何处觅儿孙。灵波渺渺烟云幻,僧塔垒垒草树繁。谁共青山不生灭,鹤来应为问真源。”稍后于王尔烈的道光年间辽阳名士马王孚 琳也有一首《华表仙庄》:“欲寻令威宅,步上东门道。人民冢尚存,柱无旧华表。空传归来时,劝人学仙早。何如管幼安,故井只令好。”相互对照二诗,看来这一景致大约毁于嘉庆末年。
其二为《龙王夜渡》:
鱼灯蟹火几约同,繁星孤月夜排空。
得系叶舟烟波里,始知画图摇其中。
明月之下,高丽门外,龙王庙前的渡口,船舶往来频繁。举灯细看,船夫老者朦胧若仙,令人顿感神秘。加之城廓黑黝,渔火温红,更使此景韵味悠长。
其三为《神灯孤照》:
当是神灵做此游,或明或灭犹萤流。
莫向飘渺寻仙境,但识人间有古州。
在城内西大街,时人常于夜里看到灯火明灭,或一或二,幻化无常;欲鬼欲仙,叫人羡惧交叠,因而逾加美观。
其四为《白塔晚晴》
拔地擎天浩洁身,更有流波漱凡尘。
待到霞霓拂荡日,自有佛歌磬敲云。
白塔是永远的白塔。夕阳西下,白垩生辉;余霞成绮,塔披红裳。再把此刻的塔影投射到不远处的溪流之中,又响起一片悠悠的佛乐,一帧人间奇景蓦然落成。
其五为《魁阁凌霄》:
本是魁星笔若刀,理断乱云独占鳌。
果得功名思何就,莫负光景夕与朝。
其时城东南角城基之上,竖着一座魁星楼,形制为八角二层。魁星木像设在上层,单足立于鳌顶,不言自名为独占鳌头之意;魁星左手执印,右手握笔,加之可以旋转,活生生一幅点状元之状。游人凭窗远眺,山水城廓尽收眼底;清风撞怀,情愫思绪飘然胸间。
其六为《双桥卧虹》:
卧虹双桥有似无,云遮雾缠影疏疏。
流连八步登踏处,已是天庭户垂珠。
城西门外,关帝庙前,护城河上,两座石桥相邻,间距仅有八步。云雾之中,躬起的桥身似有似无;若在夜晚,立于双桥,对望庙宇人家,分不清灯火星光,情景极好。
其七为《松柏琴声》:
松柏风声琴自含,隐约清浅都是弦。
此曲本当人间有,拨弄思丝看流年。
其时在大西门处建有“西会寺”。院内那棵苍然老松,不知何时树干中空,并寄生一棵柏树,双双枝茂叶盛,此为一奇。微风袭来,松柏相激,铮鸣琴响,天籁盈耳,此为一妙。奇妙合璧,可视可听,当为大美。
其八为《首山樵唱》:
担樵过山尽秋花,小道弯曲石边斜。
人至轻松复幻化,理过云纱理霞纱。
首山东麓观音阁碑记载,相传昔有仙人打柴于山后,常常歌唱于夜间。歌声悠扬,醉于听者,然而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此美景实为美声。
透过上述的八首诗,再与明代的八景比较,可以知道,王尔烈时代的辽阳八景有了新的特点。其一是翻新了内容:除了白塔、华表、太子河、首山依然保留,其它四处都是新的;既使前者,也在表现细节方面,做出了新的突破,既更局部、更具体了。比如,太子河只是那个既定的渡口、渡船、船夫活动的背景,而把渔火、繁星、叶舟放大成让人注意的景观。其二是缩小了范围:八个景点中,除“首山樵唱”稍远一点(但也比明代八景中的千山近许多),其它的都设在城内或城郊,且东西南北中错落有致,整个地把辽阳城点缀得趣味盎然。这样布局的景点,既美化了城市,也方便了游人。其三是强调了时机:几乎每一景点,都有最佳 的观赏时机,比如,游“华表仙庄”最好是天晴气朗,看“龙王夜渡”当然要在月明之夕,观赏“松柏琴声”需要微风相助,把玩“白塔晚晴”选在黄昏的河畔是最好的。其四是突出了神秘感:每一个景点都有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或如鬼如仙,或似真似幻,比如“神灯孤照”总让人感到一种温暖的森严,“魁阁凌霄”让人难辩天上人间,“双桥卧虹”也叫游人产生不知身寄何处的慨叹,“首山樵唱”那实有却无的樵夫不能不引人发出空茫之思。
如果把“清代八景诗”与“明代八景诗”两相对照,似乎王尔烈的篇章更多地注意了抒情性,而韩承训的作品突出地阐释了某些道理,这也许是社会环境、诗人的个人学养和爱好使然。韩承训生活于明朝嘉靖年间,社会动荡,王朝没落,自高祖至父亲均为武官,其个人为监生身份。王尔烈名噪清朝乾隆、嘉庆时代,大半年华都处于盛世,累世文臣之家的影响深厚,其个人中举人、及进士,历官刑部主事、甘州知府、翰林院编修、陕西道监察御史,累迁内阁侍读学士,饮誉关东,名震江南,为饱学之士。明代辽阳八景,不虚不惘,先于韩承训的诗笔而存在。清代辽阳八景,多有牵强,想必是后于王尔烈的赞诗而发扬光大。这样,韩承训在对客观的描述中就注入了“理”的成份,王尔烈在对主观的开掘中便填加了“情”的因素。于是,明清两代的辽阳八景及其诗作,自然就各有各的不同了……
第一景:华表仙桩
相传丁令威修道处在旧城内南街旗仓故址。昔日石柱道观每当天气晴朗,明瑞缭绕直冲霄汉。
第二景:龙王夜渡
版本1。高丽门外太子河畔,原有龙王庙。月明之夕,操舟夜渡者环顾。只见峰峦罗列,城郭森严。蟹火渔灯隐约与星月相映。
版本2. 高丽门外太子河畔,原有龙王庙。月明之夕,常有鹤发童颜老者免费摆渡。这老者不是旁人,他摆渡的不是寂寞,是传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龙王。
第三景:神灯孤照:
城内西街昔时夜有明灯或一或二,隐约不常。据父老传闻,当有贵人出。
第四景:白塔晓晴
每当雨后放晴,斜阳一抹返照塔巅,余暇成绮。
第五景:魁阁凌霄
城东南因城为基的魁星楼上,推窗四望,清风拂面。南面千山罗列如屏;东来衍水环绕;孤塔屹于西北;首山映于西南。俯瞰全城有飘然凌霄之慨。
第六景:松柏琴声
西门外”西会寺“百佛楼前,旧有古松老干孤耸。有时风入松间,清韵悠扬,宛若琴声。
第七景:双桥卧虹
西门外关帝庙前有双桥两相连。关帝庙城墙南望,财神庙位于两桥中间,如跨虹,形式奇特。
第八景:首山樵唱
清风寺在首山之阳,白塔寺映其背。相传昔有闲人樵于山后,夜闻歌声而不见其人。山之东麓观音阁有碑文记载。
㈤ 103大院在辽阳什么地方
过徐网子桥。往前走
㈥ 辽阳历史名人都有谁家是地主
罗绣锦
罗绣锦(1590—1652年),辽阳人,隶汉军镶蓝旗。天命六年(1621年),以诸生身份归降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授工部启心郎。八年,被选为举人,授国史院学士,纂修太祖实录。顺治元年(1644年),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河南。
当时,李自成起义军正退兵于此,罗绣锦配合豫亲王多铎大败义军,并上疏:请以河北荒地万余亩,令兵屯种。得旨谕允。二年十一月,擢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四川,先后配合恭顺王孔有德、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督兵平定两湖地区,并请将明军降卒迁徙于内地,避免明军复来,死灰复燃,深得皇帝嘉许。赠兵部尚书衔,勒石记功。
宁完我
宁完我(?—1665年),字公甫,辽阳人,隶汉军正红旗。天命间归降后金,为萨哈廉家奴。天聪三年(1629年),太宗闻其通文史,召入直文馆,寻授参将。四年,宣谕安抚永平(今河北卢龙),又从攻大凌河及招抚察哈尔,皆有功,授世职备御。五年,上奏议定官制,辨服色,立言官诸项,多被采纳。
遇事敢言,累晋世职二等甲喇章京,赐庄田、奴仆,深为皇太极倚重。十年二月,以嗜酒赌博被革职。顺治元年(1644年),重起为学士。二年五月,授内弘文院大学士,充《明史》总裁。曾三任会试主考官。又命监修《太宗实录》,译《三国志》、《洪武宝训》诸书。八年,调内国史院大学士,授议政大臣。十三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五年九月,以老乞休。卒谥文毅。
靳辅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著名水利专家。顺治九年(1652年)考授国史馆编修,后又历任内阁学士、安徽巡抚等职。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任命为河道总督。当时,黄河、淮河、大运河因常年失修而连年决口,致使海口淤塞,漕运受阻,沿河人民流离失所。靳辅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
由于他在治水过程中,作风泼辣,成绩卓著,因而也遭到一些同僚的反对,甚至诬陷,使康熙也屡生疑虑,先令他戴罪督修,后将其革职。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见靳辅整治的河道,堤坝坚固,防洪能力大大提高,遂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复其原品。三年后,命其复为河道总督。由于多年操劳,不久,病死于任上。康熙闻讯,降旨悼念,谥文襄。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加赠太子太保、骑都尉世职。雍正八年(1730年),准入贤良祠。
彭春
彭春(1644—1699年),隶满洲正红旗,姓东阿氏。其曾祖父何和礼因助清太祖创业有功,娶长公主东果格格,为后金五大臣之一,死后被追封为一等公。其家族于清初迁至今灯塔市柳河子乡八家子村,后人改姓许。
清顺治九年(1652年),彭春袭封,从此开始了戎马倥惚的军旅生涯。他曾参加了平定三藩、蒙古葛尔丹叛乱的战争,并成功地指挥了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保卫战,迫使沙俄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彭春也因“性资忠勇,器识弘通”,而为康熙皇帝所倚重,称之为国家“干城之选”,诰封满洲正红旗都统、太子太保、一等公。三十八年,因病辞职,不久病逝。其墓经过再葬,后迁至今灯塔市西大窑镇公安堡村北的东阿氏墓园内,墓碑现存辽阳市博物馆碑林。
图海
图海(?—1682年),字麟洲,姓马佳氏,辽阳新城人,隶满洲正黄旗。顺治二年(1645年),自笔帖式历国史院侍读。八年,擢内秘书院学士,后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后因事被夺官削职。
圣祖康熙即位后,重新起用,授正黄旗满洲都统。康熙二年(1663年),因镇压李来亨、郝摇旗起义军有功,晋一等轻车都尉。六年,复为弘文院大学士,充《世祖实录》总纂修。九年,改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三藩之乱爆发后,摄理户部,筹办饷运。十四年,从征察哈尔,为副将军。师还叙功,晋一等男。十五年,任抚远大将军,平陕西王辅臣之乱,晋三等公。二十年,以疾乞还。卒谥文襄,赠少保兼太子太傅。雍正初,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佟世思
佟世思(1649—1691年),字俨若,一字葭沚,又号退庵,辽阳人,隶汉军正蓝旗。
其高祖于明代从抚顺迁居辽阳,是家资巨万的富户。万历年间。因其抚顺族人佟养性投降后金而受株连,全家人非死即逃,屡遭劫难。幸亏其祖父是范楠(范文程之父)之门婿,得到范家的全力保护,才得以活命。靠父辈的功劳,以门荫人仕,但一生困顿,仅在康熙间任过广西临贺、思恩县令。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留下了两卷笔记:《鲜话》和《耳书》。《鲜话》以语录的形式记述了当时广东恩平的自然状况、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及风土人情等情况,是今人了解清朝初年广东荒凉凋敝情况的宝贵文献资料。《耳书》共收录了63则故事,多是他任职期间耳闻目睹的怪异之事,有的属于至今也无法理解的人类认识之谜。通篇以凄苦冷峻之笔,记奇凋异敝之事,诗文中充满着苦语悲音。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别名仲方。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今辽宁省辽阳市人。王尔烈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蜚声遐迩。26岁参加全州的童试考中八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没能及第。44岁时再攀蟾宫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据说,那年他本可考中头名状元,只因乾隆私下考场,名列第四。主考官便把他同乾隆对换一下名次。后乾隆见王文卷甚佳,即拜王为“侍读”,留宫教授太子禺页琰,故有“老主同场少主师”之说。)
王尔烈家学渊源,名闻遐迩,本人有“三江才子”之称,兄弟亦负盛名。传他在江南主考时,曾自负地说:“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在东北各地,传说着他的许多诗对故事。
乾隆三十八年,又委任他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从事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过了二年,清廷又特任为京师会考同考官。54岁时,又被派遣到陕西道监察御史,负责稽查满清王朝在该地的铸币情况,分理陕西的一些刑事案件等。乾隆五十三年,时年61岁,清廷考虑到他已经过了耳顺之年,遂调回京师,担任顺天府(今北京)丞。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炎,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并恩赐他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清颙炎嘉庆四年王尔烈72岁时,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74岁(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病逝,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㈦ 我在辽阳火车站 要去徐往子103大院 请问怎么走去近 顺便问问 有粮食徐往子103大院这个地方吗
往兰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