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的概念设计
❶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数据库概念构设计的任务是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需求说明书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方法把它们抽象为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具体机器的数据模型,即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使设计者的注意力能够从复杂的实现细节中解脱出来,而只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的组织结构和处理模式上。
❷ 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
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
现实世界→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概念设计——利用数据模型进行概念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它不依赖任何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的数据模型为ERM(实体联系模型),用到的术语有:实体、属性、联系、键。
逻辑设计——把概念设计得到的概念数据库模式变为逻辑数据模式,它依赖于DBMS。用到的术语有:函数依赖、范式、关系分解。
物理结构设计——指的是根据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来选定RDBMS(如Oracle、Sybase等),并设计和实施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存取方式等。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含下面四方面的内容:
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
2、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
3、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
4、确定系统配置。
数据库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和各种用户要求进行权衡,选择一个优化方案作为数据库物理结构。在数据库物理设计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集中地存储和检索对象。
❸ 数据库中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需求分析:分内析用户的需求,容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❹ 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三者的关系
1.概念设计;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住处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在数据库中称为用户的局部视图)。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
2.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3.物理设计;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各项物理设计措施,对具体的应用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与位逻辑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径等。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物理数据库”。
4.三者关系:由上到下,先要概念设计,接着逻辑设计,再是物理设计,一级一级设计。
❺ 论文中数据库概念设计怎么写
a、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b、在概念设计阶段:用e-r图来描述。
c、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d、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一展开就够论文字数了
❻ 什么是DB的概念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应用的核心。
数据库设计的两种方法:
(1)面向数据: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
(2)面向过程: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
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阶段、进一步修改阶段。
需求分析常用结构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结构化分析(简称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5个部分: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内在语义关系。设计的方法有两种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适用于小型或并不复杂的单位或部门);
(2)视图集成设计法。
设计方法:E-R模型与视图集成。
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自顶向下、由底向上、由内向外。
视图集成的几种冲突:命名冲突、概念冲突、域冲突、约束冲突。
关系视图设计:关系视图的设计又称外模式设计。
关系视图的主要作用:
(1)提供数据逻辑独立性;
(2)能适应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
(3)有一定数据保密功能。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有效利用存储空间。一般RDBMS中留给用户参与物理设计的内容大致有索引设计、集成簇设计和分区设计。
数据库管理的内容:
(1)数据库的建立;
(2)数据库的调整;
(3)数据库的重组;
(4)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控制;
(5)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6)数据库监控。
❼ 数据库中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需求分析:专分析用户的需求,属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❽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有什么区别
概念设计就是设计E-R图啊,物理(逻辑)设计就是把你的E-R图中的实体,属性转换成关系模式
1.概念设计;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住处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在数据库中称为用户的局部视图)。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
2.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3.物理设计;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各项物理设计措施,对具体的应用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与位逻辑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径等。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物理数据库”。
4.三者关系:由上到下,先要概念设计,接着逻辑设计,再是物理设计,一级一级设计。
❾ c语言数据库中的概念设计是什么意思
c
语言是程序设计语言,专门编写应用程序,不是针对数据进行处理,而是针对计算机执行的逻辑。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和游戏。
而
vf
是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专门针对数据的处理的程序,比如
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些都是基于数据的,vf
适合编写此类程序。
❿ 数据库设计中概念结构设计指的是什么
一般开发一个数据库,要进行设计.主要步骤有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物理结构设计就是其中的一步.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是对已经确定的逻辑数据结构,利用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方法、技术,以较优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存取路径、合理的数据存放位置以及存储分配,设计出一个高效的、可以实现的物理数据结构.通俗一点说,就是对已经设计好了的逻辑结构,设计出相应的且比较优化的物理结构,设计出的物理结构可以数据存储,该结构中要有实现数据存储、数据存取路径、数据存放位置、存储分配等几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