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考文献 » 出土文献作品

出土文献作品

发布时间: 2021-03-14 19:48:47

1. 唐勒的出土文献

过去学术界认为传世的宋玉赋除《九辩》外都不可信,是受了疑古派的影响,而在今天考古发掘发展起来,很多文字资料相继被发现的情况下.疑古派的弱点和过失已显示出来。今天我们只有以可靠的材料、科学的方法来重新考察六国之末的历史,才能弄清从屈原到汉赋之间一些作家作品的实际状况,揭示出这个阶段中文学的转变过程,在这段文学的研究上取得大的突破。
饶宗颐先生的《唐勒及其佚文—楚辞新资料》(刊九洲大学中国文学会《中国文学论集》第九号),尚未见到.但从题目看,饶先生以出土唐勒此残篇为“文”而非“赋”,非常正确。
关于该篇篇名,因首简背面之上端有“唐革”二字,罗福颐先生据《诗·斯干》“如鸟斯革”,“革”字韩诗作“勒”的事实,释为“唐勒”,为作者署名,姑题为“唐勒赋”,而慨叹“赋之篇目终不可晓”.吴九龙定篇名为“唐勒”。汤漳平认为“篇题似应作《御赋》”,因而称作《唐勒赋·御赋》。谭家健则说,“唐勒”二字“无疑是该作篇题”,因为“从整个临沂汉简看凡单独书写及题于简背者,尚未见有作者署名的例子”。
“唐勒”当是书名。先秦时个人著书并无作者所取的专名,最普遍的是作者的姓氏后上“子”、“氏”、“公”等字(如《庄子》、《服氏》、《蔡公》),或作者名后加“子”(如《韩非子》、《尹文子》、《公孙龙子》),或作者尊称后加“书”、“春秋”、“兵法”之类字眼(如《商君书》、《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还有的只称其名(如《邓析》、《李克》、《宁越》),或一般称谓(如《魏文侯》)。此风气至汉初犹存(《汉书·艺文志》所著录《贾谊》、《晃错》、《曹羽》等是证).以此例之,《唐勒》应是书名.所以,以为此篇篇名作“唐勒赋”者未妥.或以为包括此篇在内的全书名作“唐勒赋”,似亦未妥.因为一则简上只作“唐革(勒)”,并无“赋”字,二则出土唐勒此文并不是赋.
吴九龙确定为唐勒赋的3561简上只有三个字:“论义御”。罗福颐将它接在首简(018钓之后.实则此二断简文意并不连贯。我以为“论义御”三字是本篇篇名,按银雀山出土汉简篇名的一般书写位置,应在篇末。从可以确定的本篇各残简看,本篇中心是论“义御”的。《管子·心术》云:“义者,谓各处其宜也.”“论义御”的“义御”正是以驾御之术为喻,说明治理天下应“虚静无为”,使人各处其宜。故我以为此篇应是《唐勒》一书中的《论义御》篇。
《论义御》中明显表现了道家思想:
第一,《论义御》以形象化的语言宣传“无为而治”的思想,同六国之末某些道家人物言论一致,而同法家貌似而实异。在王良造父之御,是“登车揽替”则“协敛整齐,调匀不挚”,御者之意,“马心喻也”,故“安劳”“乐进”。至钳且大丙之御,则“去衔髻,撤查策,马〔莫使而〕自驾,车莫〔动而自举〕”,御者“嗜欲形胸中,精神喻六马“、“不叱.不睹,不挠(挞)”,而车马则“神奔而鬼走,进退拙(屈)信(伸),莫见其尘埃”。同样为楚国道家著作的《文子·道原》中说:“夫法刻刑诛者,非帝王之业也;墓策繁用者,非致远之御也.”《自然》篇云:“所谓无为者,非谓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拳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论义御》的思想与之一致。上面两段话甚至可作为《论义御》的注脚.
至于六国之末法家,虽同样以车马为喻,而且有时也鼓吹“虚静”的宗旨,实质上却相去悬绝.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
夫猎者托车舆之安,用六马之足,使王良佐髻,则身不劳而易及轻兽矣.今释车舆之利,捐六马之足与王良之御,而下走逐兽,则虽楼季之足无时及兽矣.……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夫不处势以禁诛擅爱之臣,而必德厚以与下齐行事民,是皆不乘君之车,不因马之势,释车而下走也。
《文子》是主张上无为而顺下之性,《韩非》是主张顺上之意,使下疲于奔命.后者是用于推行极端的君主集权思想.屈原主张美政,没有君主专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肯定没有“无为而治”的思想。
第二,认为“大虚”与“道”相通。《管子·心术上》(刘节郭沫若考证为宋研、尹文之作,属道家)云:“虚之与人也无间,唯圣人得虚道。”又说:“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甚至说:“虚者.万物之始也,故曰可以为天下始。’《庄子·天下》评老子为:“人皆取实,己独取虚。”《论义御》中“大虚通道”的思想同这完全一致(“大虚通道”之说法略同于《管子·宙合》所谓“方明者……旁通于道”.和“道也者,通乎无上)。这种思想在可靠的屈原作品中是没有的。
第三.讲道家的“精神”。《论义御》云:“嗜欲形胸中,精神喻六马。”《管子·内业》(郭沫若考为宋研、尹文之作):“凡物之精,此则为生……藏于胸中,谓圣人。”又说:
“物能化谓之神.”又说: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得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论义御》所表现与此完全一致。
第四,以早期道家所说的“义”来概括无为而治、虚静以处的理民之道。《管子·心术》所谓“义者,谓各处其宜也”,同儒家关于“义”的解释是不同的。《礼记·表记》云:“义者,夭下之制也。”又《孟子·公孙丑上》:“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礼记·桑服四制》:“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道家的“义”指的是顺其本性,自然处之;而儒家的“义”是指对本性的约束和规范。告子言,如以人性为祀柳,则“义犹杯圈”(《孟子·告子上》),此所谓“义”,乃指孟夫子的“义”,而非宋研、尹文之“义”。唐勒“义御”,指依马之性.顺物之理,不以己意强为,使术达于出神人化的境地.作者以此比喻无为而治天下,顺民之性.因国之俗,不以政令法术扰之。这不仅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墨家、法家思想也有较大的距离。
由以上四点可以看出,《论义御》表现出来的,同楚国的文子、宋国的宋研、齐国的尹文均有相近处,是一种道家的思想.这种道家思想上承老子,而下启韩非,不少地方同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相通.

2. 彭裕商的论著著作

一、专著
1、《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
2、《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与李学勤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3、《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2月。
4、 《文子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7月。
二、工具书
1、《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本人参加编写),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
2、《殷周金文集录》(徐中舒主编,本人参加编写),四川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
3、《甲骨金文字典》(与常正光,方述鑫合作),巴蜀书社,1993年出版。
三、论文
1、《卜辞中的土、河、岳》,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辑《古文字研究论文集》,1982年5月。 2、《释小甲》,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辑《古文字研究论文集》,1982年5月。
3、《也论历组卜辞的时代》,《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1期。
4、《嘉鼎铭文考释》,《考古与文物》编辑部编:《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古文字论集》,1983年11月。
5、《小屯乙十一基址与M238的时代》,《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
6、《“非王卜辞”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
7、《殷墟甲骨断代与殷墟考古》《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四十四辑,1989年。
8、《宾组卜辞的时代分析》,四川大学历史系编:《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6月。
9、《殷墟甲骨分期新论》(与李学勤合作),《中原文物》1990年3期。
10、《殷墟地层与甲骨分期》(与李学勤合作),《文博》1990年6期。
11、《徐中舒先生传略》,《成都文物》1991年第1期。
12、《屯南2384甲骨与历组卜辞的时代》,《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
13、《 组卜辞分类研究及其他》,《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14、《金文研究与古代典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1期。
15、《宜侯夨簋与吴文化》,《炎黄文化研究》1995年第2辑。
16、《殷代卜法新探》,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夏商文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8月。
17、《从“上甲廿示”卜辞看历组卜辞的时代》,罗世烈主编:《先秦史与巴蜀文化论集》,历史教学社,1995年10月。
18、《也谈子犯编钟的“五月初吉丁未”》 ,《中国文物报》1996年2月11日,第三版。
19、《司徒逼簋考释及相关问题》,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20、《安阳小屯东南灰坑55H1的绝对年代》,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21、《徐中舒先生在古文字学上的贡献》,《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
22、《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23、《周公摄政考》,《文史》第45辑,中华书局,1998年9月。
24、《国学大师徐中舒先生》,《文史知识》1998年第10期。
25、《麦四器与周初的邢国》,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10月。
26、《高山仰止》,《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7、《谥法探源》,《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8、《关于西周金文月相的一点意见》,《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2期(夏之卷)。
29、《也论新出虎簋盖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6期。
30、《指事说》,《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殷代日界小议》,《殷都学刊》2000年第2期。
32、 《董家村裘卫四器年代新探》,《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
33、《新邑考》,《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
34、《西周铜簋年代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第1期。
35、《伯懋父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36、《历组卜辞“日月有食”“日、月有 ”卜骨的时代位序》,《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
37、《历组卜辞补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2001年10月。
38、《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
39、《晋侯苏钟年代浅议》,上海博物馆编:《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7月。
40、《班簋补论》,文集编委会编:《追寻中华文明的踪迹——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41、《西周金文所见夷厉二王在位年数及相关问题》,《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42、《周初的殷代遗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43、《西周青铜器窃曲纹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
44、《西周金文中的“贾”》,《考古》2003年第2期。
45、《〈尚书〉研究的新成果》,《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46、《宾组卜辞五次月食的先后次序》,《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47、《读楚简随记》,《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6期。
48、《读〈战国楚竹书﹙一﹚〉随记三则》,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81–82页。
49、《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50、《六帝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10月。
51、《逨器的启示》,陕西师范大学、宝鸡青铜博物馆主办:《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
52、《古文字材料在古书释读中的重要作用举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3、《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铜方鼎笔谈》,《文物》2005年第10期。
54、《上博简〈民之父母〉对读〈礼记·孔子闲居〉》,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康乐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55、《三门峡虢季墓新考》,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2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98—201页。
56、《虢国东迁考》,《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57、《上博竹书〈孔子诗论〉札记二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58、《东周青铜盆、盏、敦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2期。
59、《〈孔子诗论〉随记二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9月。
60、《〈郭店楚简〉札记四则》,《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5期。
61、《觉公簋年代管见》,《考古》2008年第10期。
62、《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注释札记》,《语文知识》2009年第2期。
63、《禅让说源流及学派兴衰——以竹书〈唐虞知道〉、〈子羔〉、〈容成氏〉为中心》,《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15页。

3. 汉朝未央宫的“未央”是什么意思

汉朝未央宫取名“未央”,“未央”有何意义,文献上却没有任何说明。

作为吉语,“未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汉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社会思潮的盛行。

汉代文献中有关未央的记录绝大多数是以宫名的形式出现的,特指“未央宫”。除特指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及文物中的“未央”多与“万岁”、“延寿命”等语汇同时出现,包含吉祥之义。此外,“未央”也是汉简记载最为多见的人名之一,上至于“侯”,下至于“奴”,都有以此为名号者。由此说明,在汉代“未央”、“长乐”是全国各个阶层通行的吉语。

(3)出土文献作品扩展阅读

未央宫的建筑格局:

长乐宫与未央宫分列于汉长安城安门大街东西两边,因而它们又分别称为东宫和西宫。汉代尚“右”,方位以“西”为尊,西宫就是皇室正宫,即所谓“公宫”。未央宫又称紫宫或紫微宫,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天体恒星为三垣,中垣有紫微十五星,也称紫宫。紫宫是天帝的居室,把未央宫称为紫宫,是因为它是人间皇帝的宫城。

宫城之内的干路有三条,两条平行的东西向干路贯通宫城,中部有一条南北向干路纵贯其间。两条东西向干路将未央宫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4. 蔡伟的代表作品

1997年1月,裘先生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伟写信告知“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是叹词。后来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2003年之后,蔡伟在国学网上陆续发了一些文章,“他写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看。”裘先生说,蔡伟一些想法很有见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认作‘恒’,从词义上讲不太好理解,蔡伟提出,楚简中常把‘极’写成‘亘’,有终极的意思。对我很有启发。”
“我曾建议蔡伟考研究生,他说,英语基础太差,怕是考不取。大概2006年后,我感觉蔡伟有些沉寂,后来听说他为了生计,蹬三轮去了,读书时间少很多。我当时就想,如果蔡伟因为环境不好,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太可惜。老实说,现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义上是教授了,实际上没有他这个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裘先生告诉记者。
“古文字这门学问,没十几二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说,蔡伟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很多最新出土的文献也没机会读到,但自学了大量传世典籍,许多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蔡伟心无旁骛,对古书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语习惯都烂熟于心,甚至比许多专业研究者更熟悉,他较常人更容易融入到古代的语言环境中,对于古人的行为和想法更能够感同身受,时间久了,对古书有了触类旁通的能力。”
国学网上,他的网名叫“抱小”
能力是一方面,也许更打动裘先生的,是蔡伟对古代典籍和古文字学的真心热爱。
蔡伟在国学网上的网名叫“抱小”,有“志向小学”之意。“小学”,为中国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后来章太炎将其易名为“语言文字之学”。“小学”作为专门的学问,可以追溯到秦汉之际,只是当代大多数人可能对其很陌生。裘先生告诉记者:“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们对过去的认识,大多从古书中来,但古书有流传下来的,也有散佚的,还有被后世篡改的。要了解历史的全部,还需要不断地发现和修正,比如近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里边有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读懂这些文献,搞清楚真正的古代是怎样的,我们的思想、习惯和生活根源又在哪里,古文字研究是基础。”
此层意义蔡伟并未深思,他出身普通,父母都是工人,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出于天生的兴趣。他自幼热爱书法,学生时代迷上了唐诗宋词,高二时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先生的一篇论文,从此被传统“小学”吸引。
蔡伟给记者看他抄写的《方言》和《尔雅》这两本典籍。发黄的纸页,褪了色的钢笔字迹,扉页上的时间显示是1993年,那时蔡伟已经高中毕业两年。他高中时严重偏科,除了语文,其它科目的成绩一塌糊涂,最终没能考上大学,而是进了一家胶管厂当工人。“在锦州,这些书只有图书馆有,复印费对我来说太贵了,只能抄下来。”蔡伟说。
1994年,胶管厂效益不好,蔡伟下岗了,在一家商场门口摆了个小摊。对物质生活,蔡伟没有野心,挣的钱只图个温饱,他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家里人不懂我在读什么,也不干涉,反正不花钱。”蔡伟说,父母和妻子都是普通人,没求他飞黄腾达,“只是偶尔觉得很孤独,周围没人能跟你交流。”
2007年,妻子生病,为挣更多的钱,蔡伟开始蹬三轮,“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比摆摊强,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他写信给北大的年轻学者董珊说。董珊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刘钊教授,恰好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在和裘先生商量后,中心决定临时聘请蔡伟。
去年9月,蔡伟来到上海。今年,在裘先生的推荐下,已38岁的他,又获得了考博的机会。

5. 闫晓君的主要作品

1,《两汉故事论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秦汉时期的法医检验》,《国学研究》第11卷。
3,《张家山汉简“告律”考论》,《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5,《竹简秦汉律与唐律》,《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姓氏文化与古代法律》,《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走近“陕派律学”》,《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
8,《试论张家山汉简〈钱律〉》,《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
9,《汉简<贼律>沿革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清代的司法检验》,《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5期。
11,《汉初的刑罚体系》,《法律科学》,2006年第4期。
12,《酷刑、酷吏与中国法律传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3,《略论秦律对汉律的影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4,《张家山汉简〈贼律〉考》,收入江林昌等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15,《论张家山汉简〈收律〉》,《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6,《张家山汉简〈亡律〉考论》,《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17,《秦汉时期的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8,《唐律“格杀勿论”源流考》,《现代法学》2009年第4期。
19,《张家山汉简〈囚律〉考论》,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四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汉代继承刍议》,《法律科学》2012年第1期。 1、《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2、《姓氏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秦汉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 1、点校《大清新法令》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
2、《慎斋文集》,法律出版社2013年。
3、《乐素堂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年。

6. 纪念侯马盟书出土五十周年书法作品,哪个朋友有消息

《侯马盟书》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侯马秦村以西战国初年盟誓遗址,一共出土玉质圭形盟书五千余片,是有关三家分晋的重要出土文献材料。盟书写于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70年之间,主盟者是赵鞅(即赵简子),参加盟誓者包括赵氏宗族与其族人和依附者。盟书内容主要有发誓效忠宗主,盟誓纪律,表示不纳室、不夺他人资产等等,反映了晋国赵氏家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侯马盟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侯马盟书”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已成为国宝级的文物。这批文物对研究中国先秦时期春秋战国之交的历史,特别是晋国末期的历史增添了新鲜材料。研究侯马盟书可以使今人获得多种新知,若把盟书所体现的丰富内容,放到东周晋国晚期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旁通融汇考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其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意义。笔者以为,至少可以从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与思想意识形态三大方面,帮助我们深刻而生动地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一是盟书反映了晋国末期上层政要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中斗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突显了“恶”的历史作用,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趋势,并由此折射出中华民族发展的艰难曲折历程。通观春秋战国之交的历史,晋国赵氏等六卿内争演化为四卿并立直至三家分晋,在今天看来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浪花,但就是在这一暂短历史环节上,由于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在政治斗争领域就出现了波谲云诡、变诈迭出的惊世场面。赵鞅作为晋国新兴势力代表之一,是一代枭雄。他为赵氏崛起,扩张宗族势力维护和巩固自身权势,可谓费尽心机,竭尽全力。为了索要卫贡500家,他根本无视晋君受命就擅杀亦是赵姓支族的邯郸午,激起邯郸赵氏的武装反抗。采用暴力成为他惟一凭恃的手段,反映出其贵族权要的凶残本性。为了增强实力,他广事结纳,联络本宗,招降纳叛。为凝聚内部形成合力,他召集同宗与投靠他的异姓,反复“寻盟”(多次举盟),以聚拢人心。在暴力高压下,参盟者一个个胆战心惊,向神明起誓,以包括本人在内的身家性命为担保,对赵鞅表示忠心;倘有违反盟誓者,就要全族诛灭。他们还表示决不与敌方勾结,防范敌方复入晋国。盟誓中还可笑地诅咒敌方使之受祸害,以求精神上的强势,平衡内心。在赵鞅(当然他的对手也一样)之流的当权者看来同阵营之人的生命财产都等同鸿毛,下层百姓奴隶更视如草芥,故这些人的一切都应为其政治权利的夺取做出牺牲和奉献。这不仅在当时上有周天子,下有晋君的传统权利下是大逆不道、专权擅政的事,亦说明“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礼崩乐坏到何等程度,而且在我们看来完全是拿人不当人,毫无人道可言牎难怪稍后的孟子慨叹“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争地之战,杀人盈野”,激愤地呼吁“善战者服上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王道”、“仁者爱人”等仁政思想,重新发现“人”的价值,是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是多么有进步意义了。事实上,不管赵鞅及其同党如何反复举盟,信誓旦旦,但利益的血腥争夺是统治阶级的本性使然,一到面临利害权衡时,他们从私利出发就会背信弃义,反目成仇。赵氏等四卿消灭范氏、中行氏二家后,四卿内部再起纷争,拼杀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就是显例。而中国社会的历史进步,就是在这样的腥风血雨、刀光剑影中实现的,中国人民以所经历的深重灾难为社会文明发展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价,这是我们今天重温历史不可忘却的。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斗争服务于经济利益,政治斗争的胜利往往取决于经济实力。赵鞅所在的晋国,平公时就“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瑾相望而女富溢尤”,弄得“民闻公命,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叔向语)晋公室由此大衰,三年后“六卿强,公室卑”。顷公时“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强,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大夫。”(《史记·魏世家》等),可见六卿对祁氏、羊舌氏的田邑在所必夺。赵鞅为六卿之强族发起诛讨邯郸赵氏,导因便是索要卫贡500家。这500家同盟书“纳室类”所言之室皆为经济计量单位,文献或称田、田邑、田里,统指劳动人手、土地、财产之总和,是卿大夫剥削收入所支出,战时就可能化为军队和装备。是故,文献多有上层斗争中胜方对败方“纳其室”、“分其室”、“兼其室”的记载,而所谓贵族之家臣、邑宰,就是他们派遣管理、控制这些家室田邑的头目。在盟书誓约中赵鞅强调同盟者不准私自纳室,如知道其宗族兄弟有纳室行为不加拘捕或不上缴其室,就要受神明诛灭的制裁,这鲜明地见出赵鞅在政治争斗中维护本族经济利益,贪婪占有、搜刮民众财富的胃口之大,而这正是为确保其取胜的基本经济实力。联系到赵鞅在决胜的铁之战时颁布对“克敌者”赏赐财产等的誓言,可以明白地反映出,经济利益的争夺贯穿了始终。正是由于赵鞅采取了经济赏赐和对民众人身解放等的手段,才大大激励了同盟者的斗志,从而消灭范氏、中行氏,形成晋四卿(赵、魏、韩、智)并立的局面。盟书中所谓委质类内容,即参盟人将自身及其家族性命向盟主做抵押来表其忠诚,自然也包括其家庭占有的全部财产(如劳动人手、土地、财物),也就是用其全族身家性命和物质财富为本钱参与赵鞅集团的斗争。总之,从根本上说,经济利益的多少、经济实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斗争双方的兴亡,这是从侯马盟书研究中可以洞若观火的事实。

从侯马盟书的内容也可以考察其产生时代的意识形态观念上的变化。在春秋末,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动荡不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是孔子早就明言过的。孔子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告诫正针对其时“诚信”扫地,欺诈百姓的现实状况,帛书《老子》云:“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在盟书诅辞中就载有一个叫“无恤”的人因“不虔奉”主君韩子,暗中与中行寅勾结而受到诅咒的事例,可见其时统治者内部毫无信义可言。正是由于道德沦丧,出现了大量背信弃义的言行,才需要盟誓之类来约束结盟之人,以凝聚人心,巩固内部,古人云“世道交丧,盟诅滋影,非可以经世轨训”(《谷梁传·隐公八年》)这就不难理解侯马盟书何以出土有5000件之多,据统计参盟人有152人之众这样大的规模,且有许多“寻盟”(反复举盟)的现象。很明显,这种道德观念上的沦落裂变,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反映。大量侯马盟书就是这一时代剧烈变革的确凿实证材料。

从盟书中反映参盟人表白诚信要请已故先君及神明鉴察,还说明其时尚存有远古遗留的普遍性的鬼神观念占据人们的头脑。不过在赵鞅的时代,鬼神观念只是一种敬畏的心理因素,是软约束。盟书中强调参盟人要以身家性命担保,才是最强有力的保证,是硬约束。这又说明鬼神观念服务于现实利益的需要,这已同殷商时代动辄卜筮,凡事遵从神意的状况大不同,是故产生有郑国子产所言“国之兴,听于民;国之亡,听于神”的信念。在赵鞅时代,鬼神观念开始动摇,这与社会意识由“以德配天”向“重民轻天”观念转化的大趋势相一致。从侯马盟书现有材料分析,其中宗盟类的有514件、委质类的75件、纳室类58件、诅咒类仅4件、卜筮类3件,鲜明地,人事方面的内容大大超过诅咒、卜筮这类与超现实鬼神观念有关的东西,可见,“轻神重人”已成为参盟人的主体意识,这反映了社会意识随着经济政治发展有了相应的进步。

另外,对侯马盟书还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研究。盟书提供了晋国末期规范的官方文献盟书文体的写法文本,是古代官方文体源流发展的一个环节,是古代文学、文体学研究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从文字学、书法艺术、历法、社会学、风俗习惯等多侧面进一步探讨。侯马盟书遗址面积很大,未发掘出土的资料一定还有很多,相信日后将会有更丰富的珍贵材料发现。进一步对之进行科学研究,便会对已有的成果有新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故而可以说对这里大批珍贵文物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今日研究晋文化者倘舍此而不谈,将是很大的缺憾。期其更新的创获,尚有待于同行及后人。

7. 薛瑞泽的出版作品

1.《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26万字,三秦出版社,2000
年版。
2.《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30万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河洛定鼎地》,参与撰写8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洛阳市志·商业志》副主编,49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洛阳工学院志》副主编,110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洛阳市志·河洛文化编》,15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河洛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30万字,2007年版。
8.《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40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89年-1992年
1、《董卓之乱原因试析》,《河洛春秋》1989年第2期。
2、《试论董卓之乱的性质》,《河洛春秋》1990年第1期。
3、《北朝婚姻简论》,《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
4、《魏晋南朝的奢侈风俗研究》,《学苑采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北魏养老制度研究》,《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
6、《东汉洛阳商业的勃兴》,人大《经济史》1991年12期复印。
7、《秦的人才政策刍议》,《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8、《夏商上帝崇拜与神权政治》(合著),《洛阳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9、《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北朝研究》,1992年上半年刊。
10、《鄯善古国史述论》(合著),《新疆地方志》1992年第3期。
11、《论以刘邦为中心的人才群体》(合著),《洛阳师专学报》1992年6期。
12、《汉唐间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外贸易》,《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993年
13、《从〈楼兰尼雅出土文书〉看汉魏晋在鄯善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国农史》(核心期刊)1993年第3期。
14、《从〈楼兰尼雅出土文书〉看汉晋时期鄯善地区商业贸易》,台湾《简牍学报》1993年刊,兰台出版社。
15、《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烟台师院学报》1993年3期。
16、《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介绍。
17、《洛阳丝绸之路起点研究综述》(合著),《中国史研究动态》(核心期刊)1993年第7期。
1994-1995年
18、《洛阳历代方志纂修说略》(合著),《文史知识》(核心期刊)1994年第3期。
19、《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洛阳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0、《〈拾遗记〉中洛阳史事述要》,《中州今古》1994年第6期。
21、《汉晋时期鄯善地区居民的社会生活》,《新疆地方志》1995年第2期。
22、《3——6 世纪后妃变态心理剖析》,《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23、《〈秦建筑文化〉评介》,《历史教学》(核心期刊)1995年第2期。
1996年
24、《东汉洛阳令相关问题论考》,《郑州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996年第6期。
25、《秦老人问题浅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3辑。
26、《唯才是举令颁行的社会心理探析》,《洛阳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997年
27、《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粮食加工业》,《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
28、《汉唐间河洛地区的渔业》,《洛阳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998年
29、《汉唐间河东地区的盐业》,《盐业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0、《曹魏至隋唐河洛地区的茶消费》,《农业考古》(核心期刊)1998年第4期。
31、《秦军事集团与秦文化》,《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99年
32、《试论鬼谷子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研究》(核心期刊)1999年第1期;人大《先秦秦汉史》3期复印。
33、《试论三国婚姻的政治性》,《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34、《暮云愁色满中原——杜甫的洛阳情结》(合著),《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2期。
35、《论汉唐间河洛地区小农土地私有制的兴衰》(合著),人大《经济史》第5期复印。
36、《先秦至隋唐河洛商人研究》,《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7、《河洛与河洛地区研究补正》(合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核心期刊)1999年第2期。
38、《简论河洛地区的秦文化》(合著),《洛阳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00年
39、《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现象》,《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0、《碰撞与交融的华夏文明》,《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41、《略论三国兵士的婚姻》(合著),《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核心期刊);《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第4期选摘。
42、《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再婚问题》(合著),《思想战线》(核心期刊)2000年第2期。
43、《秦婚姻的政治文化意义》,《秦俑秦文化研究》2000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44、《简论魏晋南北朝的赐婚》,《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45、《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的漕运与仓储》,《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6、《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畜牧业》,《中国农史》(核心期刊)2000年第3期;人大《经济史》2001年第1期。
47、《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农业开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8、《魏晋南北朝的离婚问题》,《重庆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1期。
49、《魏晋南北朝的财婚问题》,《文史哲》(核心期刊)2000年第6期。
50、《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人大《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1年第3期复印。
2001年
51、《试论秦对东方文化的认同》,《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2、《洛阳农机学院师生保护龙门石窟纪实》(合著),《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3、《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合著),《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4、《先秦秦汉河洛地区的冶铸业》,《四川文物》2001年第3期;人大《先秦秦汉史》5期复印。
55、《蜀汉婚姻的特色》,《文史杂志》2001年第3期。
56、《汉唐间河洛地区的酿酒业》,《安徽史学》(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
57、《北魏的内河航运》,《山西师大学报》(核心期刊)2001年第3期。
58、《春秋时期河洛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合著),《史学月刊》(核心期刊)2001年第5期。
59、《诸葛亮家族的婚宦关系》,《忻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
60、《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
61、《汉魏之际彭城的战略地位》,《中国古都研究》第17辑,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62、《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区都城的几个问题》,《中国古都研究》,第18辑,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年5月。
2002年
63、《北魏的盐业经营及文化意义》,《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4、《全新视角洞察汉代社会的力作——读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东南文化》(核心期刊)2002年第5期。
65、《读〈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3期。
66、《论史学编辑的学术视野》,《焦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7、《论网络时代的学报编辑工作》,《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8、《理工科院校社科学报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洛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9、《从洛阳新出墓志论北朝婚姻的相关问题》,《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朝华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70、《汉代“连逮”现象的社会影响》,《秦汉文化比较研究——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71、《论编辑和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72、《北魏的农田水利建设》,《安徽史学》(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
73、《北魏邻里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年第4期。
74、《论隋朝的学校教育》,《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5、《地方大学学报区域特色刍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4期。人大《出版工作》2002年第12期复印。
76、《论汉代的夫妻关系》,《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7、《论蜀汉时期的战略城池》,《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003年
78.《汉代邻里关系研究》,《上海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3年第5期。
79.《汉代疫病流行及救助》,《寻根》2003年第4期。
80.《六朝水灾及救助》,《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81.《北魏县令长的相关问题》,《史学集刊》(核心期刊)2003年第3期。人大《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5期复印。
2004年
82.《汉代监狱层次及管理》,《中国监狱学刊》(核心期刊)2004年1期。
83.《六朝时期的疫病流行及救助》,《江苏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3期。
84.《蜀汉军队的后勤供应》,《军事历史研究》(核心期刊)2004年1期。
85.《孟郊在济源河阳的生活与创作》,《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6.《北魏的水旱灾害及其防治》,《北朝研究》第4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87.《论蜀汉时期的战略城池》,《中国古都研究》第19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88.《河洛文化的概念问题》,《根在河洛——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4年10月。
2005年
89.《河洛地区地域范围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
90.《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寻根》2005年5期。《文摘报》2005年11月16日选摘观点。
91.《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交通线路》,《中国古都研究》第20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92.《魏晋北朝疫病流行及救助》,《山西师大学报》(核心期刊)2005年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摘题目。
93.《南北朝时期与朝鲜半岛诸国的交往》,《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期。
2006年
94.《论河洛文化的滥觞期》,《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期。人大《先秦秦汉史》2006年4期复印。
95.《试论隋代科举考试》,《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1期。
96.《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学习论坛》2006年3期。
97.《论河洛文化的特点》,《河洛文化研究——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06年4月。
98.《读〈洛阳伽蓝记〉论佛教对河洛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6年6月。
99.《溱洧文化的地域范围及其发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4期。
100.《试论河套文化的相关问题》,《河套文化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01.《唐宋时期沙苑地区的畜牧业》,《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
2007年
102.《汉代河套地区的开发与与环境关系研究》,《农业考古》(核心期刊)2007年1期。
103.《试论汉代庆贺礼俗》,《秦汉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
104.《六朝邻里关系研究》,《扬州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7年1期。
105.《魏晋南北朝北迁蜀人后裔的活动》,《宁夏大学学报》(CSSCI)2007年1期。
106.《试论汉代女性刑罚》,《东岳论丛》(核心期刊)2007年2期。《光明日报》2007年4月6日《史学》选摘。
107.《河洛文化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中州学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4期。
108.《官渡之战中的后勤供应》,《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3期。同时收入《官渡之战与原阳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大象出版社,2009年2月版。
109.《魏晋南北朝的地质灾害》,《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4期。
110.《汉唐间河套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河套文化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1.《中古时期士人群体的迁移及其对文化交流的贡献——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评介》(合著),《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4期。
112.《中国手工业史研究的新创获——〈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评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7年6期。
113.《试论汉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秦汉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11月。
114.《从北魏对河套地区的经营看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河套大学学报》2007年3期。
115.《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撰写20000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8年
116.《从出土文献看秦汉女性刑法》,《文博》2008年1期。
117.《汉唐时期荔枝产地的地理分布及北运》,《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
118.《试论武则天时代的政治传言》,《武则天与神都洛阳》,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4月。
119.《北魏洛阳令的相关问题》,《中州学刊》(核心期刊,CSSCI)2008年3期。
120.《西汉以后对司马迁的评介》,《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八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121.《试论河洛文化的风貌》,《河洛文化论丛》(第四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同时收入《河洛学与民族圣地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
122.《周代河洛地区与晋南地区的交流》,《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123.《论河洛地区的三川郡》,《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1期。
124.《文景之治的全景展示——〈文景之治〉评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125.《先秦至汉初南越地区与黄河文明的交往》,《中国古都研究》(第23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26.《论赵国以邯郸为中心的城市群及其商业经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27.《论先秦两汉黄河文明对南越地区的影响》,《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009年
128.《试论河洛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中州学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1期。
129.《汉代梁国的社会文化风貌》,《南都学坛》2009年1期。
130.《汉武帝时期黄河水患治理及其历史启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3期。
131.《试论颛顼帝喾时期黄河文明的发展》,《颛顼帝喾与华夏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132.《富弼家族墓志中经济史料分析》,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富弼家族墓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3.《富弼家族的婚姻问题研究》,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富弼家族墓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4.《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体系的重构——评朱和平教授〈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35.《从出土文献看秦汉女性刑法》,《秦汉史论丛》(第1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36.《论汉晋时期杨震家族的文化传统》,《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137.《汉魏六朝荀氏家族的文化风尚》,《河洛文化与姓氏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138.《闽国建立与河洛文化南传》,《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139.《从出土文献看城旦舂刑名的适用范围》,《中原文物》(核心期刊)2009年第6期。
140.《两汉时期风俗差异的文化背景》,《秦汉研究》(第三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河洛文化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0年,已结项。
《2200年来陕晋豫三角地区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办(参加人)1999。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调查研究》,河南省社联,2001,已结项。
《河南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调查研究》,省社科联(已结项),2001。
《汉代民间教育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已结项)。
《汉唐间河洛地区饮食文化研究》,省社科联(已结项)。

8. 廖名春的个人作品

1. 《周易研究史》,廖名春、康学伟、梁韦弦,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韩文本,汉城:艺文出版社,1994、2005。
2. 《孟子的智慧》,廖名春,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3. 《荀子的智慧》,廖名春,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4. 《荀子新探》,廖名春,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5.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6. 《新出楚简试论》,廖名春,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5。
7.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廖名春,济南:齐鲁书社,2001。
8.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廖名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出土简帛丛考》,廖名春,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 《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吕氏春秋全译》,廖名春、陈兴安,成都:巴蜀书社,2004。
12. 《中国学术史新证》,廖名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周易大辞典》(副主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
《周易本义》点校本,广州出版社,1995。
《周易》点校本(和邹新明合作),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帛书易传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易学基础教程》(撰写第二章),广州出版社,1995;修订本,北京:九洲出版社,2000。 1. 《论传统文化的剸同倾向》,《湖北日报》1986年7月理论版。
2. 《试论章太炎的尊荀》,《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社科论丛。
3. 《试论民主概念的本质规定》,《湖湘论坛》,1988年第2期。
4. 《湖湘文化简论》(笔名都梁仁),《湖湘论坛》,1988年第3期。
5. 《吐鲁番出土文书与6至7世纪左右西北方音之声母》,《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社科增刊。
6. 《荀子认识过程论发微》(笔名都梁仁),《湖湘论坛》,1989年第2期。
7.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初探》,《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
8. 《荀子大儒法先王证及其它》,《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
9.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浊上变去》,《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1期。
10.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管窥》,《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
11.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兴量词考》,《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12. 《入派阴声始于公元六世纪》,《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0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1991年第1期。
13. 《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反思》,《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
14. 《读〈周易全解〉》(与梁伟弦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
15. 《现代易学通论》,《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3期。
16. 《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求索》1991年第4期。
17.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五至八世纪初西北方音的韵母》,《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1期。
18. 《荀子人性论的再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
19. 《帛书〈周易系辞传〉异文初考》,《1993年海峡两岸黄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0. 《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21. 《宋玉散体赋韵读时间考》,《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2期。
22. 《荀子议兵时间考》,《管子学刊》1993年第4期。
23. 《帛书〈系辞〉释文再补》,《周易研究》1993年第5期。
24.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25. 《论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6. 《帛书〈二三子问〉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7. 《帛书〈易之义〉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8. 《帛书〈要〉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9. 《帛书〈缪和〉、〈昭力〉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0. 《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与陈松长合作),《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1. 《“大衍之数”章与帛书〈系辞〉》,《中国文化》第9期,1994年2月;《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32. 《思孟五行说新解》,《哲学研究》1994年1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期。
33. 《帛书易传引〈易〉考》,台北:《汉学研究》第12卷第2期,1994。
34. 《帛书释〈要〉》,《中国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
35. 《荀子〈正名〉篇性论发微》,《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36. 《帛书〈导引图〉“ 欮”考》,《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37. 《帛书〈系辞〉释文补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2期,1994。
38. 《论帛书〈易传〉与帛书〈易经〉的关系》,《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39. 《〈荀子〉各篇写作时代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
40. 《魏源易学初探》,《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 期;《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念魏源20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1.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易学集成》第三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9。
42. 《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孔子研究》1995年4期。
43. 《帛书〈二三子〉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4. 《帛书〈系辞〉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5. 《帛书〈易之义〉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6. 《帛书〈要〉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7. 《帛书〈缪和〉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8. 《帛书〈昭力〉释文》,《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9. 《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关系及学派性质问题续论》,《国际易学研究》第1 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0. 《帛书〈易传〉与先天卦位说》,《易医文化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1.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周易研究》1995年第3期。
52. 《帛书〈易传〉概论》,《易学心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3. 《先天卦位说探源》,《羑里易学》第1卷第5期,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54. 《帛书〈易传〉象数说探微》,台北:《汉学研究》第13卷第2期,1995。
55. 《帛书〈易传〉象数学说考释》,《象数学研究》第1辑,济南:齐鲁书社,1995。
56. 《荀子“法后王”考辨》,《管子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2期。
57. 《关于帛书易传的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6期。
58. 《毛泽东、郭沫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唱和诗索隐》,《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12 期;《反思郭沫若》,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9. 《浅谈〈易传〉的象数与义理》,《华夏文化》1996年第1期。
60. 《〈论语〉“五十以学”章新证》,《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1期。
61. 《〈说卦〉新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6卷第3期,1996,9。
62. 《竹简本〈庄子·盗跖〉篇管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63. 《关于帛书易传整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鹅湖》1996年第3期。
64. 《〈尚书〉始称新证》,《文献》1996年第4期。
65. 《从先秦秦汉文献论〈周易〉本经的作者问题》,台北:《孔孟学报》第71期,1996。
66. 《从帛书易传论先天卦位说的起源》,《庆祝金景芳先生九五寿辰论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67.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原道》第3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68. 《论中华经济圈的文化问题》,《现实与探索》,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69. 《荀子评传》,《大儒评传》,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70. 《孟子评传》,《大儒评传》,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71. 《论荀子的君民关系说》,《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夏之卷。
72.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
73. 《荀子君民关系说新探》,《湖湘论坛》1997年第4期。
74. 《从语言的比较论周易本经的成书年代》,《经学讨研》(兰州大学经学研究所论文选辑)第一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75. 《〈大象传〉早于〈彖传〉论》,《清华汉学研究》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76. 《国学研究三题》,《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第9版《文史天地》。
77. 《积极继承与“批判继承”》,《中华读书报》1998年7月15日第11版《文史天地》。
78. 《从荆门楚简论先秦儒家与周易的关系》,台北:《汉学研究》第18卷1期,2000,6。
79.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的再认识》,台北:《汉学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6。
80.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起源》,《原道》文化建设论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81. 《郭店楚简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82. 《庄子盗跖篇探原》,《文史》第45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
83. 《楚简老子校释》(一),《华学》第3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84. 《楚简老子校释》(二),《简帛研究》第3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85. 《楚简老子校诂》(上),台湾《大陆杂志》第98卷第1期,1999。
86. 《楚简老子校诂》(下),台湾《大陆杂志》第98卷第2期,1999。
87. 《楚简老子校释》(五),《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昆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九洲出版社,1999。
88. 《楚简老子校释》(七),武汉大学《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89.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说新证》,《中国哲学》第20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0. 《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20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1. 《楚文字考释三则》,《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12。
92. 《荀子兵论初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93.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
94. 《帛书〈二三子〉、〈要〉校释五则》,《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5. 《钱穆与疑古学派》,《原道》第5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96. 《楚简老子校诂》(二)(上),台湾:《大陆杂志》98卷第5期,1999,5。
97. 《楚简老子校诂》(二)(下),台湾:《大陆杂志》98卷第6期,1999,6。
98. 《楚简老子校诂》(三)(上),台湾:《大陆杂志》99卷1期,1999,7。
99. 《楚简老子校诂》(三)(中),台湾:《大陆杂志》99卷2期,1999,8。
100. 《楚简老子校诂》(三)(下),台湾:《大陆杂志》99卷3期,1999,9。
101.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唐虞之道〉与〈尚书〉》,《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9年第4期。
102.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书〉考》,《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103. 《荀子与六经关系新考》,《书院研究》第3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04. 《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105. 《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东南学术》2000年第1期。
106. 《上海博物馆藏〈武王践阼〉楚简管窥》,日本:《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4号,2000。
107. 《上海博物馆藏〈孔子闲居〉〈缁衣〉楚简管窥》,《中国思想史论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
108. 《郭店楚简与〈诗经〉》,《学术前沿》第2辑, 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
109. 《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110. 《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中国哲学》22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11.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原道》第6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12. 《疑古与史料审查》,《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
113. 《郭店楚简引〈书〉论〈书〉考》,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114. 《“仲康日食”考信》,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人文论丛》2000年卷,358-365,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115. 《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史的重写》,《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4期。
116.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2001年1期。
117.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编连和分合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4期。
118. 《郭店简〈六德〉篇的缀补编连和命名问题》,日本中国史学会:《中国史学》第十卷,57-64,2000,12。
119. 《周易丰卦卦爻辞新考》,《国际易学研究》第6辑,华夏出版社,2000年12月。
120. 《从帛书与楚简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年1期。
121. 《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年2期。
122. 《郭店简〈成之闻之〉的编连与命名问题》,《中国史研究》2001年2期。
123. 《楚简〈老子〉“铦 为上”考》,《烟台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24. 《郭店楚简〈五行〉篇校释札记》,《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125. 《郭店简〈成之闻之〉篇校释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5期。
126. 《上海简〈鲁邦大旱〉札记》,《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第论文集·农林与西部发展分册》,科学出版社,2001,2。
127. 《“仁”字探原》,《中国学术》2001年4期,商务印书馆,2001,11。
128.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佚〈诗〉探原》,台湾:《中国文字》新廿七期,2001,12
129. 《郭店〈老子〉校释札记》,《华学》第5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30. 《上博简〈关雎〉七篇诗论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1期。
131.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古代文学》。
132. 《“六经”次序探源》,《历史研究》2002年2期。
133.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札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
134. 《上海简〈性自命出〉篇探原》,《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35. 《李衡眉先生易学研究述评》,《李衡眉先生纪念文集》,泰山出版社,2002年3月。
136. 《楚简〈五行〉篇引〈诗〉说〈诗〉考》,《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7.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兼论子羔也可能传〈诗〉》,《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138. 《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39. 《上博简〈诗论〉简的天命论和“诚”论》,《哲学研究》2002年9期。
140. 《郭店简〈六德〉篇校释札记》,《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141. 《郭店简〈六德〉〈成之闻之〉新札》,《简牍学研究》第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142. 《试论帛书〈衷〉的篇名和字数》,《周易研究》2002年5期。
143. 《帛书〈衷〉校释(一)》,《周秦汉唐研究》创刊号,三秦出版社,2002年。
144. 《帛书〈衷〉校释(二)》,《国际易学研究》第7辑,九洲出版社,2002年。
145.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华学》第6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146. 《〈诗论〉简“以礼说诗”初探》,《中国诗歌研究》第二辑,中华书局,2003年。
147. 《“慎”字本义及其文献释读》,《文史》2003年3期,184-193页,中华书局。
148. 《八卦次序试论》,《遯亨集——吕绍纲教授古稀纪念文集》,155-165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149. 《长安西仁村陶拍数字卦解读》,《周易研究》2003年5期。
150. 《上博简<子羔>篇感生神话试探》,《福建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4年第5期。
151. 《上博简<子羔>篇释补》,《中州学刊》2003年6期。
152. 《郭店〈老子〉校释剩稿》,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人文论丛》2002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153. 《“慎独”本义新证》,《学术月刊》2004年8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10期。
154.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的内容与思想》,《孔子研究》2004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4期。
155. 《上博藏楚简<鲁邦大旱>校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1期。
156. 《钱穆先生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河北学刊》2004年2期。
157. 《楚简周易颐卦试释》,《中国哲学与易学》,403-4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58. 《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3期。
159. 《楚简周易校释记(一)》,《周易研究》2004年3期。
160. 《楚简周易校释记(二)》,《周易研究》2004年4期。
161. 《上博三楚简恒先篇校释》,《中国哲学史》2004年3期。
162. 《楚简仲弓篇与论语子路篇仲弓章对读札记》,《淮阴师院学报》2005年1期。
163. 《帛书〈衷〉篇疑难字考》,《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64. 《〈周易·杂卦传〉的再研究》,辅仁大学图书馆编《2004年古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辅仁大学出版,2004年7月。
165.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出土文献研究》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166. 《试论郭店简〈太一生水〉篇的缀补》,。
167. 《二二相耦,相反为义——<周易>卦义新论》,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2004年。
168. 《楚简〈周易〉豫卦再释》,《出土文献研究》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169. 《楚简〈逸诗·交交鸣鸟〉补释》,《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1期。
170. 《〈周易〉惕义考——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的互证》,《国际易学研究》第八辑,华夏出版社,2005年。
171. 《楚简〈周易〉遯卦六二爻辞新释》,《周易研究》2005年4期。
172. 《失落的国宝:你的家在中国》,廖名春、张德良,《世界知识》2005年6期;《新华月报》2005年5期。
173.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五至”说论〈孔子家语·论礼〉的真伪》,廖名春、张岩,《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174. 《楚竹书〈内礼〉、〈曾子立孝〉首章的对比研究》,叶国良、郑吉雄、徐富昌编:东亚文明研究丛书55之《出土文献研究方法论文集初集》,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第265—287页。
175. 《〈论语·为政〉篇新释》,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编:《儒学评论》第一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6. 《为往圣继绝学,集儒史之大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9期。
177. 《楚简〈逸诗·多薪〉补释》,《文史哲》2006年3期。
178. 《楚竹书〈曹沫之陈〉与〈慎子〉佚文》,《赵文化论丛》,赵聪惠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79. 《〈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第6辑,2006,3。
180. 《楚简周易聧卦新释》,《周易研究》2006年4期。
181. 《楚简〈季康子问于孔子〉研究》,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中国古中世史研究》第16辑,2006,8。
182.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箚记》,《华学》第8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

9. 徐少华的个人作品

历史人文地理、先秦历史与文化、楚文化研究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职情况(最重要的三个)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年
《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委员,2000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委员会委员,2005年
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20 03-2008)
《巴东东瀼口遗址和墓地发掘与研究》,湖北省三峡办,2002年,20万
《从出土资料探索楚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哈佛燕京研究项目,2004,12万
《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年,20万
主要论著(最具代表性的三部)
《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32万字
《探索楚文化》(英文,合著),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9年,30万字
代表性论文
《樊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析》,《考古》1995年第4期
《包山楚简释地五则》,《考古》1999年第11期
《从出土文献析楚秦洞庭、黔中、苍梧诸郡县的建置与地望》,《考古》2005年第11期
《竹书<君子为礼>的思想内涵与特征探析》,《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2期
《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4期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