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1nf
❶ 数据库中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是什么,怎么区分
第一范式:一言以蔽之:“第一范式的数据表必须是二维数据表”,第一范式是回指数据库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答本数据项,强调列的原子性,试题中某一属性不能拥有几个值。比如数据库的电话号码属性里面不可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值。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第二范式建立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即满足第二范式一定满足第一范式,第二范式要求数据表每一个实例或者行必须被唯一标识。除满足第一范式外还有两个条件,一是表必须有一个主键;二是没有包含在主键中的列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每一行的数据只能与其中一列相关,即一行数据只做一件事。只要数据列中出现数据重复,就要把表拆分开来。
第三范式若某一范式是第二范式,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该范式的候选键,则称为第三范式,即不能存在:非主键列 A 依赖于非主键列 B,非主键列 B 依赖于主键的情况。
(1)数据库1nf扩展阅读:
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
❷ 如何区分和理解数据库中的范式 比如1nf、2nf、3nf、bcnf、4nf、5nf
非三言二语说得清的.,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第二范式(2NF)属性
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3NF)属性
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消除传递依赖]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编辑本段范式应用实例剖析
下面以一个学校的学生系统为例分析说明,这几个范式的应用。首先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确定一下要设计的内容包括那些。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学分、系别、学科成绩,系办地址、系办电话等信息。为了简单我们暂时只考虑这些字段信息。我们对于这些信息,说关心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学生有那些基本信息 学生选了那些课,成绩是什么 每个课的学分是多少 学生属于那个系,系的基本信息是什么。
第二范式(2NF)实例分析
首先我们考虑,把所有这些信息放到一个表中(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学分、系别、学科成绩,系办地址、系办电话)下面存在如下的依赖关系。 问题分析 因此不满足第二范式的要求,会产生如下问题 数据冗余: 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更新异常: 1)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2)假设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暂时还没有人选修。这样,由于还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名称和学分也无法记录入数据库。 删除异常 : 假设一批学生已经完成课程的选修,这些选修记录就应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但是,与此同时,课程名称和学分信息也被删除了。很显然,这也会导致插入异常。 解决方案 把选课关系表SelectCourse改为如下三个表: 学生:Student(学号,姓名, 年龄,性别,系别,系办地址、系办电话); 课程:Course(课程名称, 学分); 选课关系: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第三范式(3NF)实例分析
接着看上面的学生表Student(学号,姓名, 年龄,性别,系别,系办地址、系办电话),关键字为单一关键字"学号",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学号)→ (姓名, 年龄,性别,系别,系办地址、系办电话) 但是还存在下面的决定关系 (学号) → (所在学院)→(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 即存在非关键字段"学院地点"、"学院电话"对关键字段"学号"的传递函数依赖。 它也会存在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的情况。 (数据的更新,删除异常这里就不分析了,可以参照2.1.1进行分析) 根据第三范式把学生关系表分为如下两个表就可以满足第三范式了: 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系别); 系别:(系别, 系办地址、系办电话)。
总结
上面的数据库表就是符合I,II,III范式的,消除了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❸ 数据库的三大范式
1、第一范式(1NF)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在关系模型中,对于添加的一个规范要求,所有的域都应该是原子性的,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而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
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有多个值时,必须拆分为不同的属性。在符合第一范式(1NF)表中的每个域值只能是实体的一个属性或一个属性的一部分。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域。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设计中都必须满足第一范式(1NF)。
不过有些关系模型中突破了1NF的限制,这种称为非1NF的关系模型。换句话说,是否必须满足1NF的最低要求,主要依赖于所使用的关系模型。
2、第二范式(2NF)
在1NF的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候选码(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
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记录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选取一个能区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作为实体的唯一标识。
例如在员工表中的身份证号码即可实现每个一员工的区分,该身份证号码即为候选键,任何一个候选键都可以被选作主键。
在找不到候选键时,可额外增加属性以实现区分,如果在员工关系中,没有对其身份证号进行存储,而姓名可能会在数据库运行的某个时间重复。
无法区分出实体时,设计辟如ID等不重复的编号以实现区分,被添加的编号或ID选作主键。(该主键的添加是在ER设计时添加,不是建库时随意添加)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
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3、第三范式(3NF)
在2NF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在2NF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
第三范式(3NF)是第二范式(2NF)的一个子集,即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满足第二范式(2NF)。
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关系中不包含已在其它关系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
那么在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
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
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也就是在满足2NF的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得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3)数据库1nf扩展阅读
设计关系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规范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参考资料:网络-数据库范式
❹ 数据库知识什么是1NF,2NF,3NF
1NF即第一范式,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回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答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
2NF即第二范式,是指每个表必须有且仅有一个数据元素为主关键字(Primary key),其他数据元素与主关键字一一对应。
3NF即第三范式,是指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他的函数关系。
(4)数据库1nf扩展阅读:
第二范式的规则是要求数据表里的所有非主属性都要和该数据表的主键有完全依赖关系;如果有哪些非主属性只和主键的一部份有关的话,它就不符合第二范式。如果一个数据表的主键只有单一一个字段的话,它就一定符合第二范式(前提是该数据表符合第一范式)。
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范式
网络——1NF
网络——第二范式
网络——第三范式
❺ 数据库中3NF的含义
范式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范式是符合
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
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 第二范式2NF 第三范式3NF
第四范式4NF 第五范式5NF 和第六范式6NF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
范式1NF 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 其余
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 就行了下面我们举例介绍
第一范式1NF 第二范式2NF 和第三范式3NF
第一范式1NF
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 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
范式1NF 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 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
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
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
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 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例如对
于图3-2 中的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多
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
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 是在第一范式1NF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
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 第二范式2NF 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
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如
图3-2 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 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
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 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
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
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
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
于主关键字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 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 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
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
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 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
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
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 也应该构建它否则
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❻ 理解数据库的规范化之1NF,2NF和3NF的区别
非三言二语说得清的.,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第二范式(2NF)属性
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3NF)属性
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消除传递依赖]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编辑本段范式应用实例剖析
下面以一个学校的学生系统为例分析说明,这几个范式的应用。首先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确定一下要设计的内容包括那些。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学分、系别、学科成绩,系办地址、系办电话等信息。为了简单我们暂时只考虑这些字段信息。我们对于这些信息,说关心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学生有那些基本信息 学生选了那些课,成绩是什么 每个课的学分是多少 学生属于那个系,系的基本信息是什么。
第二范式(2NF)实例分析
首先我们考虑,把所有这些信息放到一个表中(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学分、系别、学科成绩,系办地址、系办电话)下面存在如下的依赖关系。 问题分析 因此不满足第二范式的要求,会产生如下问题 数据冗余: 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更新异常: 1)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2)假设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暂时还没有人选修。这样,由于还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名称和学分也无法记录入数据库。 删除异常 : 假设一批学生已经完成课程的选修,这些选修记录就应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但是,与此同时,课程名称和学分信息也被删除了。很显然,这也会导致插入异常。 解决方案 把选课关系表SelectCourse改为如下三个表: 学生:Student(学号,姓名, 年龄,性别,系别,系办地址、系办电话); 课程:Course(课程名称, 学分); 选课关系: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第三范式(3NF)实例分析
接着看上面的学生表Student(学号,姓名, 年龄,性别,系别,系办地址、系办电话),关键字为单一关键字"学号",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学号)→ (姓名, 年龄,性别,系别,系办地址、系办电话) 但是还存在下面的决定关系 (学号) → (所在学院)→(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 即存在非关键字段"学院地点"、"学院电话"对关键字段"学号"的传递函数依赖。 它也会存在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的情况。 (数据的更新,删除异常这里就不分析了,可以参照2.1.1进行分析) 根据第三范式把学生关系表分为如下两个表就可以满足第三范式了: 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系别); 系别:(系别, 系办地址、系办电话)。
总结
上面的数据库表就是符合I,II,III范式的,消除了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❼ 什么是第一范式1NF
第一正规化(1NF,台湾译作第一正规化)是数据库正规化中所使用的一种正规形式。第一正规化是为了要排除 重复群 的出现,所采用的方法是要求数据库的每个字段都只能存放单一值,而且每笔记录都要能利用一个惟一的主键来加以识别。
❽ 数据库第三范式(1NF)术语解释
第一范式(1NF):在关系模式R中的每一个具体关系r中,如果每个属性值 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位,则称R是第一范式的关系。例:如职工号,姓名,电话号码组成一个表(一个人可能有一个办公室电话 和一个家里电话号码) 规范成为1NF有三种方法:
一是重复存储职工号和姓名。这样,关键字只能是电话号码。
二是职工号为关键字,电话号码分为单位电话和住宅电话两个属性
三是职工号为关键字,但强制每条记录只能有一个电话号码。
以上三个方法,第一种方法最不可取,按实际情况选取后两种情况。
第二范式(2NF):如果关系模式R(U,F)中的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任意一个候选关键字,则称关系R 是属于第二范式的。
例:选课关系 SCI(SNO,CNO,GRADE,CREDIT)其中SNO为学号, CNO为课程号,GRADEGE 为成绩,CREDIT 为学分。 由以上条件,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SNO,CNO)
在应用中使用以上关系模式有以下问题:
a.数据冗余,假设同一门课由40个学生选修,学分就 重复40次。
b.更新异常,若调整了某课程的学分,相应的元组CREDIT值都要更新,有可能会出现同一门课学分不同。
c.插入异常,如计划开新课,由于没人选修,没有学号关键字,只能等有人选修才能把课程和学分存入。
d.删除异常,若学生已经结业,从当前数据库删除选修记录。某些门课程新生尚未选修,则此门课程及学分记录无法保存。
原因:非关键字属性CREDIT仅函数依赖于CNO,也就是CREDIT部分依赖组合关键字(SNO,CNO)而不是完全依赖。
解决方法:分成两个关系模式 SC1(SNO,CNO,GRADE),C2(CNO,CREDIT)。新关系包括两个关系模式,它们之间通过SC1中的外关键字CNO相联系,需要时再进行自然联接,恢复了原来的关系
第三范式(3NF):如果关系模式R(U,F)中的所有非主属性对任何候选关键字都不存在传递信赖,则称关系R是属于第三范式的。
例:如S1(SNO,SNAME,DNO,DNAME,LOCATION) 各属性分别代表学号,
姓名,所在系,系名称,系地址。
关键字SNO决定各个属性。由于是单个关键字,没有部分依赖的问题,肯定是2NF。但这关系肯定有大量的冗余,有关学生所在的几个属性DNO,DNAME,LOCATION将重复存储,插入,删除和修改时也将产生类似以上例的情况。
原因:关系中存在传递依赖造成的。即SNO -> DNO。 而DNO -> SNO却不存在,DNO -> LOCATION, 因此关键辽 SNO 对 LOCATION 函数决定是通过传递依赖 SNO -> LOCATION 实现的。也就是说,SNO不直接决定非主属性LOCATION。
解决目地:每个关系模式中不能留有传递依赖。
解决方法:分为两个关系 S(SNO,SNAME,DNO),D(DNO,DNAME,LOCATION)
注意:关系S中不能没有外关键字DNO。否则两个关系之间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