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和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 ”结束。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为准,应将序号归并到一起集中列出。不得将参考文献标示置于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处。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B. 关于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论文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试论余华的《活着》
20.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试析“易中天现象”
32.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二
1.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三
1.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论编辑思维
9.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论新闻策划
19.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报纸专栏分析
21.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论新闻的世俗化
33.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论传媒的影响力
38.论传媒的公信力
39.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论精确新闻报道
46.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论媒介素养
48.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论新闻编辑理念
50.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论传媒整合发展
58.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四
1.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新闻语言特征论
4.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新闻风格论
12.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新闻价值论
26.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现代传播学论
37.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五
1.传播效果浅论
2.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传播效果评价
4.博客管理初探
5.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广告的文化策略
12.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广告创意论
15.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新闻写作的创意
17.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隐性采访浅论
29.独家报道浅论
30.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动漫创新初探
33.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浅论网络传播
39.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短信传播浅论
41.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任务书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C. 新闻学专业传播学概论的课文内容
《传播学概论》,孙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目录章节: 第一章 人类传播概述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历史 第二章 传播学的诞生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 第二节 传播学的源流及发展 第三章 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传播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传播的类型 第三节 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地调查法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 控制实验法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 第五章 传播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信息 第二节 符号与意义 第六章 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际传播的特征 第二节 人际传播的技巧 第七章 组织传播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传播 第二节 组织传播的重要学派 第八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认识大众传播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九章 受众 第一节 认识受众 第二节 受众研究经典理论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几种重要的媒介控制理论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传播中的“把关人”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媒介的主要传播特征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超强效果论阶段和有限效果论阶段 第二节 适度效果论阶段 第三节 回归强大效果论阶段 第四节其他效果研究 第十三章 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技能 参考文献
D. 传播学研究生急着发表文章询问!!
哎。。最好发的估计就是东南传播了。。
大概6、7百块钱
“论文根据质量品种决定:1、好稿--免费发表和给稿酬 。2、一般化稿件-达到发表水平的和评职称及其他个人目的稿件--付费发表。3、不合格稿件,不采用!
格式:文前[摘要][关键词](三个以上),文后[注释]或者[参考文献]---用一种即可。必须具体仔细。作者信息资料附文后。”
直接发它编辑部的邮箱里就可以了
[email protected]
=========
找那种代发论文的好像也可以,不过不一定安全
E. 求一份传播学论文大体格式
给你一个参考吧,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如果有用的到的地方,就借鉴下好了,没有的话,就当没看。
亚洲流传甚广的《日本公司经营》一书提出:“在商品日趋丰富的社会中,选择哪个公司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现实的确如此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日益增强,企业目前正在调整传统的产品竞争观念,一种更深层次的竞争观念——企业形象竞争已被提
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
[案例]: 日本TDK集团在60年代末,因经营不善所形成的高负债导致企业陷于困境。1969年,索野总经理上任后,对企业形象进行了一
系列策划,公司素质逐步得到改观,经营开始出现高速增长势头。特别是1976年至1981年五年间,TDK的,隐销售额由911亿日元增至2700亿日
元,五年间增长了3倍。增长速度一直稳定在2位数。
TDK的成功取决于以下策略。
1.突出产品技术性能,抓龙头,以乘积效用来带动整体产品结构的良性发育。 TDK在企业技术储备和研究开发上狠下功夫,把技术分
为肯定性技术、否定性技术、本公司没有技术。雇佣最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开发和改造。公司规定,TDK发售的产品在市场中不允许超过三
年,产品应不断更新。为了确保市场,公司要求世界各地销售人员每天必须搜集当地产品信息反馈总部,以便调整生产,适应市场,在产品结
构中,抓录音带和录像带,通过铁氧体技术以及由铁氧体派生的烧结技术为中心,开展多角化经营。铁氧体和磁铁占销售1/4,电子设备的零
部件及陶瓷零部件各占1/8,磁带五年间从263亿日元增加到1343亿日元,增加五倍多。TDK在当今已成为录像带、录音带的高质量象征。
2.重视人员培训,积极引进人才。TDK对事业部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和培训,在用人上,公司一贯倡导能力主义,以目标管理、个人申报、
人事考核一体化的自我管理制度取代以资历和学历看人的做法,以此作为人事管理的根本。新职员必须经过三年的企业内部培训,“实行一个
萝卜一个坑,不许一人掉队”的育人目标。对管理人员采用“中途录用”原则。由于公司是战后发展起来的企业,事业部长级、科长级干部40
%是从其它公司引进的人才。不同企业工作的经验各异,思考问题角度也不同,汇在一起,使TDK的经营风格别具一格,思维敏捷,锐意改革促
进了公司的发展。
3.宣传标识,突出品牌,积极行销。品牌如同一个人的名字一样,必须便于消费者识记。如果公司的名称念起来绕口,就不利于消费者记
忆。为了突出公司视觉识别,要有企业标志设计,经过调研,最后以“TDK”作为公司标志。标志凝聚了许多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意义和内
容。让人记忆深刻。公司广告和公司宣传及社会赞助、体育事业助办等活动,皆以TDK出现。公司声誉有了提高。加上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
TDK销售市场拓展很快,五年间,TDK国外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33%,国内达到2O%,TDK成了世界录音、录像带业的销售之王。
4.实行导向开发的组织结构,挖掘内涵潜力。TDK实行事业部组织结构,将事业部细分为“下一期事业部”、“未来事业部”和“现有事
业部”三部分。现有事业部主要承担企业目前的生产和盈利,未来事业部主要研究集团公司未来命运的开发工作,形成战略决策后,由下一期
事业部逐步完成。为了鼓励职工树立远大志向,带有自豪感工作,公司不断改革组织制度以及大规模地持续进行岗位转换、使公司经常处于交
替转换,蓬勃向上的状态。为了创立一种文化氛围,TDK生产工厂环境要求像花园一样美丽,给职工每天一个清新悦目的感觉,让职工在愉快心
情、优美的环境中工作。这样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由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企业形象是企业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可以得到公众的信任,而且能激励
员工士气,形成良好的工作气氛。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有利于企业招募人才,保留人才,而且有利于企业带动起精益求精,奋发向上,追求效
率的企业精神。另外,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能增强投资者的好感和信心,容易筹集资金,而且它还能扩大企业知名度,扩大广告宣传效果与说
服力,巩固企业基础,使企业营业销售大幅度上升,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对企业形象进行策划首先应该明确企业形象的基本内涵,尽
管人们对企业形象在理解上差异很大,我们认为,所谓企业形象就是指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是企业通过自己的行为、产品、服务
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绘制的图景和造型,是公众以其直观感受对企业作出的全部看法和评价。 企业形象的策划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创
意的手段,还是创意的主题表现,都带有极强的个性。但是,从一般角度讲,企划人员对企业形象进行策划时,应从以下方面突出企业在社会
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第一、企业形象策划应突出环境形象。优美舒适的环境,会使人奋发向上,勇于进取,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对企业的热爱及为企业效尽全
力的信念。对外部公众来讲,优美的环境会给企业社区公众留下良好印象,尤其是商业企业,高雅的装璜、舒适的购物环境,不仅影响到消费
者对商店的光顾率,而且还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第二、企业形象策划应突出人的形象。企业经营的好坏与经营管理者个体形象关系极大。平庸的管理者可以使兴盛的企业走向衰落,优秀
的管理者可使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良好的管理者形象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职工的积极性。所谓企业管理者的形象是指企业中管
理集团特别是最高层领导的能力、素质、魄力、气度和经营业绩给职工及企业同行、社会公众留下的印象。企业人员形象策划还应包括员工形
象。所谓员工形象表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文化水平、职业道德和仪表装束等。员工是企业的劳动主体,员工形象直接决定商品形象,决
定企业形象。
第三、企业形象策划应突出产品形象。产品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形象乃至整个企业的命运。产品形象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集
中地讲它主要表现在产品的质量、性能、商标、造型、包装、名称等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营销实践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企
业无不重视产品形象。从产品命名、款式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方面,事先都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后,对产品进行
定位。
第四、企业形象策划应突出服务形象。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企业兴起了服务营销,优质服务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保证。当今市
场竞争激烈,在吸引顾客,超过同行竞争中,服务竞争已越来越被摆在突出的地位上。
第五、企划人员在企业形象策划中还必须突出企业识别。换句话说,就是企划人员用市场竞争的一切设计,采取独立性和统一视觉形象,
通过广告及其它媒体加以扩散,有意识地造成个性化的视觉效果,以便更好地唤起公众的注意,使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所谓统一性就是要确
定统一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并将它贯穿于建筑物的设计、服装、包装等方面。识别还要讲究独立性,企业形象的塑造必须要有区别于其
它行业的不同的独立个性,只有使大众能在感觉上去感受本企业以及本企业与其它企业的不同,通过企业之间有明显差异的区别,才能形成对
企业特性的强烈印象。
总之,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作用,已引起了企业家注目,在企业文化出现多样化的今天,企业只有转变经营观念,用深层次的文
化竞争去抢占制高点,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企业形象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策略中的最为重要的部分
F. 传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版
[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2版
《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周祖谟.《方言校笺》[M]中华书局2003年最新版
[4]张益民.《浦江方言内涵探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版版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
[6]蒋婕.优秀电视方言节目--《听我韶韶》个案分析[J] 《今传媒》2012年第3期
G. 传播学 文献综述 急!急!急啊!
给你点参考资料吧:
1. 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 被引次数:2次
崔保国 文献来自:当代传播 1999年 第06期
媒介变革的历史表明,技术创新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日本学者北原安定提出,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形成了语言 ...
2. 媒介变革与语言诗意危机 被引次数:3次
马大康 文献来自: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 第06期
越过这一中第6期马大康媒介变革与语言诗意危机介,直接地诉诸人的感性。 语言的建构与人类理性发展是同步的,两者常常如影随形,纠缠在一起。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也就难以摆脱理性概念,即便是表现人的情感,表现无意识流动,也总是借助语言概念的 ...
3. 媒介变革的冲击 被引次数:3次
崔保国 文献来自: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年 第04期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媒介变革,变革主要表现为: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媒介的融合与裂变,新媒介层出不穷,进而媒介产业出现兼并与融合。媒介变革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有的甚至是大众传播学自身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要探讨的是“媒介变革”的本质 ...
4. 农村的变革与大众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江苏农村受众调查的启示 被引次数:6次
方晓红 文献来自:新闻知识 2003年 第01期
为r解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江苏南部农村与大众传播媒介在接触、使用过程·11的变化及其村I互作用,小文作秆丰持}1叶挺并获伞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I拳口项批准,进行.r“苏南农村与媒介关系”的课题研究。 为此,我们分别进行丁四次调查活动:一、以苏南农村受众为主要对象进行的?...
5. 网络媒介与文学变革
张红广 导师:张继升 李衍柱 文献来自:山东师范大学 2002年 硕士论文
—— kd,htik#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网络媒介与文学变革 学科专业名称 文艺学 申请人姓名 张红广 导 师 姓 名 张继升教授 李衍柱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02 年 4 月 28 日 ....
6. 产业变革中的媒介社会化
孔德明 文献来自:传媒 2004年 第03期
媒介社会化的产业变革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传媒业经过多年积极而审慎的调整,开始进入全面的发展与变革时期。 从广播影视业来看,政策调整与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是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全面数字化时间表的确定;有线电视台、网分离和有线、无线电视台的合并;国家网络公司?...
7. 农村变革呼唤新的媒介动力 被引次数:1次
刘建明 文献来自:传媒观察 2003年 第02期
一中一国农村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尹的制度性革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发动和完成这场希l度性变革;需要新闻界解放思想一,一战胜僵化的伶统理论的束缚犷开辟新的认识领域,为彻底解放农民、一投资农一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
8. 90年代欧洲媒介变革分析框架 被引次数:1次
孙五三 文献来自: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年 第04期
观众中也存在着要求媒介变革的呼声。媒介消费按特殊要求或普通大众媒介内容把观众分化成小群的和大众的 ...
9. 网络媒介带来新闻表现形式的变革
高红玲 文献来自:新闻爱好者 2001年 第03期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历程中,新闻表现形式发生过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在80年代中期,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巨浪,新闻媒介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经济改革鼓与呼的责任,但长期以来习惯了的传统新闻思维定势和写作模式已难以完整地、充分地反映当时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巨?...
10. 网络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变革之关系
柴毅 导师:韩向东 文献来自:吉林大学 2007年 硕士论文
★ 本文试图从网络媒介的特点入手,利用引证法、理论演绎法、 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的差异,从而探讨网 络媒介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本文首先从网络媒介的“磁性”着眼,通过和传统大众媒介的 对比,对网络的特点加以详细论述。并?...
11. 浅析我国媒介产业发展变革的影响因素
王姗姗 文献来自: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7年 第04期
一、引言“在约束条件下争取最大的利益”,我想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现时我国的媒介产业似乎很是恰当。政府权威与追逐资本利益的博弈使得我国的媒介业发展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而其独特的产业属性,亦使分析政府政策行为与资本因素的相互影响成为研究我国媒介产业深入发展的焦点所在?...
12. 媒介市场如何迎接大变革和大发展
曹鹏!博士 文献来自:新闻记者 2001年 第09期
从7月1日开始 ,北京有线电视台并入北京电视台 ,这是国家广电主管部门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与此同时 ,各地都把同层次、同级别的有线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台合并。耐人寻味的是 ,这一合并的同时 ,中国电信业务分拆却呼之欲出。显然 ,作为与电信这一强大的市场对手竞争的策略 ,广电系....
13. 传播技术变革对媒介公共性的限制
王满满 文献来自:新闻记者 2004年 第04期
对媒介公共性的思考来源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是相对国家并独立其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存在于涉及国家的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之间。公共领域的目的就是让民众有能力对公共领域本身和国家诸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①媒介公共性的含义至少包括以下....
14. 产业变革中广播电视媒介的调整与完善 被引次数:1次
孔德明 文献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年 第10期
形势和政策对媒介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努力适应形势发展和政策要求进行自我改革、调整和完善是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力图对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政策的变革和调整进行解读就产业变革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的调整与完善进行探讨。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党和政府的总体精?...
15. IPTV:开启“形态融合”的媒介生态变革
杨书卷 文献来自:新闻与写作 2006年 第12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宽带网络、流媒体、编解码、信息加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基于IP协议的网络电视业务开始步入商业运营阶段。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主席迈克尔·鲍威尔表示:“几乎所有美国大电信公司,都在致力于开发网络电视服务。”网络电视,为“IPTV”的中文翻译,是互联网?...
16.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宋代出版传播方式的变革
清飏 文献来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05期
宋代是书籍传播由写本向印本全面转化的时期。隋末唐初,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不仅改变了文字媒介的生产方式,使书籍得以大量生产,文字媒介得以更快、更迅疾地进入传播渠道,宋代的邸报、书籍等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还使得纸质媒....
17. 规制变革:媒介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世界多国媒介管理现状的比较与思考
蔡雯 黄金 文献来自:国际新闻界 2007年 第03期
随着网站越来越多地融入多媒体内容,我国政府的监管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如网络电视兼容了电信网络和广电内容,其发展受来自电信、广电、文化部三部委的共同监管,当电信运营商进入广电领域,行业之间的利益纷争便成为这一新媒体发展的绊脚石。而正是这种媒介规制的分立与交错,导?...
18. 多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上)——学报出版媒介和制作技术的变革
司徒琳莉 文献来自: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01期
从狼烟报信到通讯卫星,其原理是一样的:延伸人的声音,就好像工具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里一样。这些传播手段能放大人的喉的功能,使远距离语言传输成为可能.通过电脑进行远距离的交流,收发数字编码的信息,己经成为最流行的传播的方式,数据化的数据库,可以在空间实现完美的传输,在时间....
H. 《传播学》小论文怎么写,要什么格式,
论文格式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北京大学外语学院2003级俄语专业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