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的特点
㈠ 文献的概念、特征、类别是什么
什么是文献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国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区分文献类型或形式有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构成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知识、载体和记录
㈡ 图书文献,期刊文献具有怎样的特点
1、图书文献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单本独立性:每一本书,通常都有自己单独的、与众不同的书名,拥有明确的、集中的主题,独立而完整的内容;
2、期刊文献特点是报道及时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
图书文献
(2)文献研究的特点扩展阅读:
图书介绍:
图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图书总是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中国图书行业经营效益较为稳定,毛利率维持在15%-16%之间,销售利润率维持在12%-14%之间。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行业投资回报率并不太理想,行业总资产报酬率低于6%,净资产利润率低于8%;所幸两项指标都呈波动上升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图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期刊
㈢ 文献调查法有什么特点
二、 文献调查法的特点
文献研究是对已发生和已结束事情的间接调查研究,其特点如下:
(一) 文献调查法的优点
1. 有助于研究人员选定课题,使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研究工作以从假说所期待的或所预料的相互关系开始,这些预期的关系,由观念和概念转换为收集资料的程序来检验,然后再以这些资料为依据的研究结果和发现转变为新的概念,从而使它们得到解释和扩展。但是,如何得到原始的观念和概念?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假设建立联系?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文献的收集。在众多的研究变量中,研究者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而且有意义、能够得以扩展的课题,并不是很容易的。查阅文献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已经证明重要和不重要的变量,避免重复。
2. 研究范围不受时空限制
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亲历前人的生活,也不可能直接观察、访问前人的思想和活动。即使是同时代人,因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者也无法对难以接近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例如,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必须借助记载其生平和思想的文献——《论语》,否则这项研究就无法进行。
3. 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强
一般文献并不是为了研究目的而留下的,它多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的,它的信息真实度很高,而且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般不会使被收集的资料本身发生变化,也不会受到原留下文献资料者的直接言行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对象反应性的干扰。而这种干扰在访谈、实验等方法中很难避免,这样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4. 研究简便易行、费用较低
与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直接接触法相比,文献调查法具有方便、自由、费用低等优点。只要查到文献,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研究,不受研究对象、研究场所和研究情景等因素的限制。
5. 便于对调查对象做纵向分析
文献调查法适合于对研究对象在一段时期的发展变化开展研究。研究角度往往是探寻一种趋势,或弄清一个演变过程。例如,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的发展,不可能在时间上倒退回1997年去调查师范院校的情况,或用调查法来请当事人回忆当时情况,因为这种回忆也会由于主观误差太大而失去意义,这时,就可以依靠这些年积累的与师范教育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来研究。
㈣ 文献研究有什么作用和优缺点跪求智者解答。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
献研究的优点:
1)具有无反应性的优点。
2)费用较低。
3)可接触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广: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4)适于作纵贯分析。
5)可重复
文献研究的缺点:
1)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2)有些资料难以获得。
3)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于编码和分析。
4)效度、信度较低
㈤ 什么是文献的内容特征
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主要是指对文献的篇名、作者姓名、出版者、报告号、专利号等内容的检索。
㈥ 文献法的优点有哪些
1、研究不受时空限制.用文献法,可以研究那些受地域或时代限制而无法接近的对象.因为运用文献专法进行教育科属研不受时空限制
2、研究不受研究对象“反应”的干扰.运用文献法进行教育科研,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并不直接出现
3、研究体现批判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教育科研过程中,研究者总是以自己的政治观点,世界观和当代的教育思想,观点去进行分析研究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体现批判性.
4、研究具有客观性.大部分文献资料的写作并不具有研究目的,作者是自发地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记录下来的,具有较高的"坦白程度"和真情实感.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必然增强了客观性.
5、信息容量大,费用低.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信息容量不受限制,只要能够收集到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㈦ 一次文献的特点是什么
一次文献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容有独创性,是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回者实答际研究成果,该种文献内容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反映了有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二是文献内容叙述具体、详尽,有供研究者参考、学习和利用价值。
三是一次文献数量庞大、分散在各种期刊、媒体、会议论文集、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之中,所以寻找困难。
㈧ 文献法有哪些特点
文献法的特点
文献法是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加工整理有关文献,从而正确地探索所要研究的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一般地说,文献法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不受时空限制。用文献法,可以研究那些受地域或时代限制而无法接近的对象。因为运用文献法进行教育科研不受时空限制,所以适合于对古往今来的教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从而有利于对教育现象进行历史的分析,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2、研究不受研究对象“反应”的干扰。运用文献法进行教育科研,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并不直接出现,因而就避免了研究对象在被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对研究的干扰。
3、研究体现批判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教育科研过程中,研究者总是以自己的政治观点、世界观和当代的教育思想、观点去进行分析研究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体现批判性。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比较、鉴别的研究中,又总是对各种文献资料加以重新组合,寻找新的联系,发现新的规律,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研究体现创新性。所以,文献资料研究可以说是批判和创新的结合。
4、研究具有客观性。大部分文献资料的写作并不具有研究目的,作者是自发地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记录下来的,具有较高的"坦白程度"和真情实感。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必然增强了客观性。另外,作为运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人,由于不参与前人或旁人的实践,看问题也就比较客观,分析问题比较全面。
5、信息容量大、费用低。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信息容量不 受限制,只要能够收集到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