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书文献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2005年3月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人民出版社 1996年
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8年3月
左言东: 《中国古代官制》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5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 1999年
张晋藩:《中国政治制度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7年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
Ⅱ 关于清代档案文献编纂的书有哪些
清朝档案文献编纂成果
①《大清律例》
②《圣训》 ③《清会典》 ④《清实录》
⑤《方略》与《纪略》 ⑥《筹办夷务始末》
Ⅲ 关于清朝历史书籍
1.雍正王朝——两千多年来,以郡县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与自耕农制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都尝试过,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亲自选择的继承人乾隆又将其新政慢慢消解了,这深刻地预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
2.清朝大历史——《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
3.中国历史大讲堂:清朝史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该从何处说起?
4.一本书知晓清朝——《一本书知晓清朝》是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分别讲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后、文臣武将、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讲义——《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3)清代政书文献扩展阅读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
后来,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统观使然,如同元朝灭亡之际,清亡时坚持忠于大清者汉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有些汉臣甚至舍身殉国。在民国建立后,部分汉臣终身以清朝遗老自居。
Ⅳ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书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版书。由于它具有工具书权的某些性质、特点,故人们也将其归入工具书的范畴。
代表书籍有: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等十部政书的合称。
通典,唐杜佑编著的一部通史性政书,作于安史之乱以后,共 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9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并以年代为序,系统地记述了自上古黄帝至唐天宝末年的历代经济、政治制度的沿革变迁(其中一部分记述到唐代宗、德宗时)。
通志,南宋郑樵编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性政书。记述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的典章制度 (部分述至唐或北宋)。共200卷,分为本纪18卷、 世家3卷、 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年谱4卷、略25卷。纪传皆取材于诸史旧文,有增删。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编著,共348卷,分 24考,叙载自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的历代典制。
续三通和清三通,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刊印《三通》,并设立“续文献通考馆” 。
Ⅳ 政书的代表书籍
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刊印《三通》,并设立“续文献通考馆” (后改名“三通馆”), 命张廷玉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陆续编成 《续文献通考》 250卷、 《续通典》 150卷、《续通志》640卷、《清朝通典》100卷、《清朝通志》126卷、《清朝文献通考》300卷。以上六部书皆仿效“三通”体例而成,分别称作“续三通”和“清三通”,与“前三通”合称“九通”。“续三通”上接“前三通”,叙事至明末,材料多取自宋、元、明史。“清三通”上接“续三通”,叙事止于乾隆五十年(1785),材料多来源于当时文献,颇有价值。1921年,近人刘锦藻又编成《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上接《清朝文献通考》,叙事止于清宣统三年(1911),分 30门136类,记述清后期 126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递嬗剧变,材料之丰富,价值之高,仅次于“前三通”。其中新增外交(分交际、界务、传教、条约诸类)、邮传(分总类、船政、路政、电政、邮政诸类)、实业(分总务、农务、工务、商务诸类)、宪政4考,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该书与“九通”合称“十通”,记载了从上古至清末的典章制度。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把清光绪中浙江书局刊本《九通》与《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编成《十通》,影印出版,并附《十通索引》。
Ⅵ 讲清朝历史的书籍
1、《细说清朝》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2、《正说清朝十二帝》
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3、《正说清朝三百年》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
“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5、《太监谈往录》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
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
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Ⅶ 《政书》文献价值
网络上搜到的,仅供参考哦:
政书是专门记载历代或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及其沿革的专书。它按类汇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
按收录典章制度的时代范围分,政书可分为通代性质的“十通”和断代性质的“会要”、“会典”两大类。“十通”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包括“三通”:《通典》(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通志》、《文献通考》(政书中最有价值之作);“续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会要”、“会典”则只记载一代的典章制度史料。如《唐会要》(现存最早的一部会要著作)、《唐六典》(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著作)。
按体例分,政书可分为以类相从的“十通”、“会要”体和以六部为纲的“会典”体。前者大都以门类分录历代或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资料;后者则以六部分录章程法令及各种典礼资料。
政书具有资料性、汇编性、分类性等特点:
⑴ 资料性。政书是网络全书式的大型资料汇编,其内容之广泛、系统,材料之丰富、详备,列古今各类工具书之首。
⑵ 汇编性。政书都从各种文献中辑录资料,取材非常广泛。
⑶ 分类性。政书是分门别类地排比或摘述资料,并大多以分类的形式出现。古代政书的立类,一般以伦理为原则,以事物形态为依据。
Ⅷ 《农政全书》都引用了那个时期的文献
据统计,《农政全书》共征引了二百二十五种文献,此外,尚有部分未注明文献来源的不包括在内。徐光启一生勤奋,博览群书,“大而经纶康济之书,小而农桑琐屑之务,目不停览,手不停毫”,从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中挑选出大量的农学资料,加以梳理条贯,编排到《农政全书》中去。所引文献有先秦的,有汉至元各代的,也有大量明代著作。多则全书、全篇、全章录入,少则只摘引只言片语。内容既有有关农业典制和行政管理的,也有农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还有的涉及到历史、地理以至名物训诂等方面。徐光启杂采众家,广征博引,并非不加区别的一概照录,而是根据严格的编选原则,仔细地进行甄选。对于古代典籍中的阴阳五行谶纬等封建思想,他尽量予以剔除,摒弃不用。如对《佉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中的厌胜术等迷信内容,《农政全书》一概不予摘录。元末的《田家五行》,徐光启也只是选择了有科学价值的气象谚语部分。陈訏、王祯的农书都辟有“祈报篇”,宣扬农业收成的丰歉取决于祈天是否虔诚。徐光启反对这种唯心论的说法,《农政全书》一反旧例,不再设“祈报篇”。就是对那些已经摘入的文献,他也并不盲从前人的成说,而是大胆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主要反映在他写的批注里。这些批注或诠释,或补充,或引证,或记事,或总结,或评论得失,或触类旁通。这些文字大都不长,内涵却非常丰富,不一而足。另外,徐光启对采摘的文献,每每圈圈点点,并用不少的符号加以区别,也自有其用意。
Ⅸ 有哪些关于清代历史的书籍或者文献
清史稿
Ⅹ 政书是什么书历史上专门记载政书的是谁呢
在中国古代,编纂史书是一个极受历朝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的浩大工程,其中典章制度这一块是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载历朝历代典章制度的专书就称之为“政书”。
政书在各个时期的称呼都有所不同,比如《隋书·经籍志》称之为“旧事”,两唐志称之为“故事”,到了清朝《四库全书总目》才称之为“政书”。
由此看出,政书的渊源很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编写《尚书》、《周礼》的商周时期。
至于成为一种专精详细的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专史,则是从唐杜佑编纂的《通典》开始。
到了宋朝,王溥有《唐会要》、《五代会要》,徐天麟有两汉会要,成为断代的典章制度史,即“会要”体例。
后面仿效作品越来越多,如雨后春笋,遂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种“会要”体例和刘、杜的那种“通典”体例,可以说是同源而异流,最后形成两个不同的体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