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方精雲學術

方精雲學術

發布時間: 2021-03-29 17:31:25

❶ 中國的科學家有誰

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學家竺可楨、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吳有訓、醫學家專林巧稚、天文學家張鈺哲、屬化工學家侯德榜、農學家丁穎、數學家熊慶來、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內科專家張孝騫、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學家梁希、橋梁學家茅以升、物理學家嚴濟慈和物理學家周培源等。
袁隆平,李振聲,錢學森,鄧稼先,楊嘉墀,王淦昌,王大珩,陳芳允,
李四光

華羅庚,
葉篤正,吳孟超,竺可楨,陳景潤,茅以升,童第周,錢偉長,周培源,錢學森,楊樂,朱光亞,雷潔瓊,嚴濟慈,陳醒身,林巧稚,朱憲彝

❷ 北京大學的學術研究

北京大學在學術方面的聲譽由一連串令人自豪的科學成就贏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有北大參與完成;世界上直徑最小的單壁碳納米管在北大產生;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在北大設計;銻、銪、鈰原子量的國際標准在北大測定。
2014年,北京大學科研經費到款14.6億(不含醫學部);2013年科研經費到款27.73億。
2009-2013年北京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情況一覽表 年份獲批項目數獲批總經費(億元)20094802.220105602.620115863.8520125994.7920136044.7信息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匯總 自然科學研究 「十五」期間,北京大學共獲得1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共有10篇論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
其中,王詩宬院士主持的「三維流行拓撲性質的研究」在2002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了45分鍾特邀報告;楊應昌院士主持的「氮的間隙原子效應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在2004年被評為中國稀土領域十大科技成就之首;醫學部尚永豐教授對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發病機理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於2005、2006年先後在Nature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發表。
環境學院方精雲院士關於中國森林植被是一個重要「碳匯」的研究結論被Science評論員認為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被Nature評述為全球碳循環研究的重要進展之一。
在高技術應用領域,中校微機電系統研究群體突破了一批關鍵工藝,首次在國內開發成功MEMS晶元的批量製造技術,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研製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aN基短波長激光器,使中國氮化鎵基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成為掌握相關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關於CO分離技術這一獨特成果的廣泛應用已產生了重大社會經濟效益;醫學部細胞免疫實驗室研製的腫瘤抗原NY-ESO-1b多肽疫苗通過中國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葯審中心評定,獲得了新葯臨床研究批文;中校自主研發的北大眾志-863CPU的系統晶元和網路計算機已經在多個領域進行應用示範。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北京大學有25位中青年學者入選國家「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45名學者入選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揭示著北大人文社會科學未來發展的勃勃生機。 館藏資源 北京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國立圖書館,是亞洲高校最大的圖書館。截止2015年底,總、分館文獻資源累積量約1,100餘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800餘萬冊,以及各類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約300餘萬冊(件)。館藏中以150萬冊中文古籍為世界矚目,其中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學術期刊
北大所發行的部分學術期刊,是中國大陸當中,少有的獲得國際知名的大學所認可、具品級的學術期刊,而一些知名學府如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亦有與北大合作共同發行期刊。
北京大學學術期刊一覽表 序號期刊名統一刊號創刊時間出版周期編輯部主編備注1《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1-2442/N1955年雙月刊學報編輯部趙光達2《數學進展》CN 11-23121955年雙月刊數學科學學院丁偉岳3《物理化學學報》11-1892/O61985年月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唐有祺SCI4《大學化學》CN11-1815/O61986年雙月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段聯運5《地學前緣》CN 11-3370/P1994年雙月刊地大、北大翟裕生聯辦6《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1561/C1955年雙月刊學報編輯部程郁綴CSSCI7《中外法學》11-2447/D1978年雙月刊法學院賀衛方CSSCI8《經濟科學》11-1564/F1979年雙月刊經濟學院劉偉CSSCI9《國外文學》11-1562/I1981年季刊外國語學院季羨林CSSCI10《國際政治研究》11-4782/D1980年季刊國際關系學院梁守德CSSCI11《大學圖書館學報》11-2952/G21981年雙月刊圖書館朱強CSSCI12《市場與人口分析》11-3601/F1994年雙月刊人口研究所鄭曉瑛CSSCI13《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1-4848/G42003年季刊教育學院汪永銓14《南亞研究》11-1306/C1978年半年南亞文化研究所孫培鈞CSSCI15《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1985年研究生院蔡桂生

❸ 如何看待北京大學唐志堯和方精雲兩位教授一篇文章因剽竊被撤回

學術研究敗類

❹ 中國科學家的名字

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三位歸國物理學家)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勛)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升)
周光召(物理學家)
趙忠堯(物理學家)

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等人都只是華人,已經不是中國人了,不管他們做出什麼成就,都不是為中國做出的。

上面都是當代的,古代也有很多:

墨子
張衡
張仲景
祖沖之
僧一行
孫思邈
沈括
畢升
郭守敬
萬戶
李時珍

❺ 彭長輝的成就

在全球氣候變化, 全球陸地碳庫和生態模型研究領域的最主要貢獻:
1. 多元統計分析基礎上的陸地古植被生態系統的重建. 在做博士論文期間(92-94年),首創和發展了根據古孢粉和多元分析的方法,重建歐洲陸地生態系統的方法,並用該方法估算氣候變化與陸地碳庫的關系。
2. 估算和修正末次盛冰期(LGM)全球陸地的碳貯量. 發展了新的數量方法. 並採用最新的綜合數據(CLIMAP),重建了LGM時期的陸地生態系統,並據此估算LGM時期全球陸地的碳庫。估算結果與海洋的δ13C值十分吻合,從而修正了前面 (1990) 兩篇發表在Nature上的結果。
3. 模型預測全球變化對北方針葉林生態系統的影響. 首次對著名的Century模型在北方針葉林過渡樣帶(BFTCS)進行綜合驗證,並運用它預測全球溫度和CO2濃度增加對北方針葉林的生產力和碳動態的影響,提出了溫度和CO2變化對加拿大北方針葉林的生產力和碳庫有「非線性」和「非疊加性」的新觀點。
4. 開發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態模型——三元生態系統模型 (TRIPLEX)。作為有表代性的混合模型之一, 三元生態系統模型巳經寫入北美最有影響的《森林生態學》(Forest Ecology, 2004, by J.P. Kimmins) 教材之一. 取得了國際公認的成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並於2005開始在中國應用與推廣。
5. 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碳動態的空間格局也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與北京大學方精雲院士, 教授合作,在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和植被生產力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部分結果發表在「Science」等著名刊物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研究員合作, 在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庫以及人類活動(包括土地利用)對土壤碳動態的影響方面, 取得突破, 部分結果以封面文章在2003年「Global Change Biology」著名刊物上發表。
6. 已發表論文100餘篇, 其中在Science (2篇), Global Change Biology (1), Global Biogeochem. Cycle (3), Ecological Modelling (7), Global & Planet. Change (2), J. Biogeography (4), Tellus和Quatern. Sci. Rev.等SCI收錄雜志上發表40餘篇,被多種刊物邀請撰寫綜述性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擔任Section 主席 (3 次) 和2005國際碳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以及作大會報告、特邀報告 (5次)。被邀請作學術報告70次。
7. 曾獲得國內外獎勵多次. 2000, 2002,和2004年3次獲中國科學院王寬誠科研獎勵基金; 2002年獲中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B); 2002獲美國自然科學基金(Regent Rushmore Faculty CAREER Award) 研獎勵基金; 2003 加拿大首席科學家 (Canada Research Chair Award) 獎等獎勵.並於2002選入21世紀國際科學家名人錄;不僅受到加拿大前總理 (Jean Christian) 的表彰和接見(2004),還作為優秀留學生和華人代表。先後於1994年和2005 受到中國兩代領導人, 即前任國家主席和現任國家主席的親切接見。

❻ 中國科學家完成了世界最大野外調查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以中國數百位科研人員歷時5年完成當今世界調查范圍最大的野外調查項目為基礎,科學家們對調查所採集數據進行多個層面系統研究,在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原創性成果,在最新一期國際權威學術刊物《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以專輯形式發表。

所獲原創性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一是闡明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碳匯角色,2001-2010年間,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固碳2.01億噸,相當於抵消了同期中國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是固碳主體,貢獻了約80%的固碳量;二是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通過直接證據證明人類有效干預能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例如,揭示了農業政策對中國農田碳匯的貢獻,提供了中國農田土壤固碳的直接證據,證明了秸稈還田在中國農田土壤固碳中的貢獻;三是在國家尺度首次證實了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生產力和土壤碳儲量之間普遍存在正相關關系;四是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開展了群落層次的植物化學計量學研究,驗證了生態系統生產力與植物養分儲量間的正相關關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

❼ 速求:我現在要寫一篇關於土壤固鈉的論文,可是找不到相關資料啊,那位好心人給些幫助啊,英文的也可以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碳源匯格局及其驅動機制,以及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潛力及其可持續性是當前國際氣候變化科學界廣泛關注的前沿科學問題。目前,國際上關於生態系統碳固持潛力及其維持機制認識明顯不足,尤其是對土壤系統的關鍵碳過程及其穩定性變化,導致陸地生態系統碳匯潛力的評估結果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迫切需要深入開展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機制、關鍵過程和碳源匯格局及其驅動力機制的研究,藉以增強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管理對陸地生態系統固碳潛力及其不確定性的科學認識。

過去幾十年,生態學家們在全球范圍內針對氣候變化、土地利用對碳循環時空動態的影響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認為陸地生態系統在調節全球碳平衡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中起著重要作用。20世紀80—90年代,全球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凈吸收1—4Pg (1Pg =1015g)的碳,這抵消掉了約10%—60%的化石燃料燃燒釋放的碳。但仍不能確切解釋碳排放與碳吸收的收支不平衡的現象,這中間存在一個巨大的未知匯。陸地生態系統碳匯的時空分布及其不確定性,主要緣於陸地生態系統類型的多樣性、結構復雜性、時空分布的異質性,以及陸地生態系統和氣候變化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復雜性和人類活動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干擾,還有碳儲量、碳匯的監測與評估的方法學等等,造成了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及其變化的不確定性。關於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碳匯的閾值尚未科學定論。經典生態學理論認為與非成熟森林相比,成熟森林作為碳匯的功能較弱,甚至接近於零,「成熟森林碳循環趨於平衡」是現今大量生態學模型的基礎。而我國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周國逸博士研究團隊通過25年持續觀測, 發表在2006年《科學》雜志的研究成果,揭示我國南亞熱帶成熟的老林齡在1979-2003年SOM濃度平均每年增加0.035%,SOM儲量增加0.61噸/年/公頃,即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續積累有機碳。國際著名期刊《科學》和《自然》認為該研究奠定了成熟森林作為新的碳匯的理論基礎,有力地沖擊了成熟森林土壤有機碳平衡理論的傳統觀念,將從根本上改變學術界對現有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的看法。這一發現有可能將從根本上顛覆學術界對現有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的理論,對全球碳循環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朴世龍與方精雲研究小組及合作者在2009年《自然》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採用土地利用和資源清查數據、大氣CO2濃度觀測數據、遙感數據以及氣象數據,並結合大氣反演模型和基於過程的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型,綜合研究了中國陸地碳匯/源的時空格局及其機制,得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是個碳匯。但是,我國中高緯度的北方地區並不是陸地碳匯,而陸地碳匯卻發現主要分布在南部,主要緣於大規模造林和灌叢植被的恢復重建形成的碳匯。這一結論與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是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匯的結論並不一致,再次表明了陸地生態系統碳匯的時空變異性及不確定性。

上述兩項標志性的研究成果,顯示出我國生態學研究對全球變化科學的貢獻,科學闡述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中國乃至全球碳平衡中的巨大作用,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中國還將繼續推進生態建設和加強陸地生態系統的有效管理,以擴大和增強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匯潛力。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中,確定了繼續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擴大森林面積,力爭實現森林碳匯數量比2005年增加約0.5億噸二氧化碳的目標。胡錦濤主席代表中國政府在2009年聯合國大會上庄嚴承諾,中國將在2020年前,再凈增森林面積4000萬公頃,增加林木蓄積13億立方米,藉以實現中國對增加全球碳匯的貢獻(初步估計可增加碳吸收16.25億噸-19.5億噸,摺合二氧化碳59.26億噸-71.12億噸)。然而,大規模植被建設需要相應匹配的水資源支持,水資源的有效性與時空變化的異質性必然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潛力,以及產生固碳能力的不確定性。因此,區域植被建設的水、碳平衡及其調控將成為關注的核心問題。

包括IPCC報告在內的相關研究顯示,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的最大不確定性在於土壤碳儲量和變率的科學估算。Johnston et al. (2004) 發表在《生態環境前沿》的文章將土壤系統的研究面臨的挑戰概述為兩個主要方面:1)土壤系統的結構和過程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地上系統的研究方法(遙感方法等)無法直接應用到土壤系統;2)土壤是一個動態系統,隨地下環境的改變而變化。土壤系統是由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的殘體和代謝產物共同構成的一個復雜的混合體,並且土壤系統包含了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基質。對土壤系統這個復雜的「黑箱」的各個組分分解研究的同時,它的功能也會發生變化。

土壤碳儲量和動態變化的科學估算的准確性受限於研究者對關鍵的土壤過程理解程度和土壤系統和全球變化之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因此,研究者需要清楚掌握控制土壤有機碳化學性質、形成過程和穩定固持的關鍵機制,並且包括增加土壤固碳潛力和持續固碳能力的技術和方法。Johnston et al. (2004) 總結了當前土壤碳研究需要重視的幾大關鍵問題:1)目前受土壤容重測定方法的限制,土壤容重測定的准確度較低,導致目前對土壤碳儲量的計算誤差;2)准確計算源於根系的土壤碳庫需要深入了解根系生命周期的動態過程,而目前的方法尚需改進和提高;3)考慮根系、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在歷史過程中的協同進化效應,有助於理解當前的土壤碳循環過程;4)土壤動物是調控土壤碳動態的關鍵因子。需加強在全球變化背景下,土壤動物入侵對土壤碳動態影響的研究;5)隨城鎮化的加快和濕地面積的減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對土壤碳過程的影響需要考慮;6)需要獲取更全面的有關全球變化造成的極端氣候,如乾旱、火災和土壤侵蝕等,對土壤碳儲量和碳動態產生影響的數據和信息。

基於上述陸地生態系統土壤碳關鍵過程和機制研究面對的挑戰和問題,未來的研究需要改進現有的測定技術,如採用地面穿透雷達、激光分解波譜、13C核磁共振和熱解質譜測量等土壤原位和非破壞性分析的技術和手段。綜合人工調查數據、網路長期監測數據和建模等研究方法,並且整合生態學、地球化學和化學等領域的技術和資源,以減少對陸地生態系統土壤碳儲量和變率的科學估算的不確定性,建立與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土壤持續固碳的管理體系。

人類活動已經明顯的改變了全球碳循環。森林作為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在調節全球碳循環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通過森林經營管理增強森林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是當前國際上關注的焦點。

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土壤碳儲存與釋放的平衡發生微小變化即會對溫室氣體產生很大影響。森林保護、恢復、造林再造林等經營管理措施可以直接影響森林生物量碳庫,並且能夠通過改變凋落物數量和化學性質及土壤有機質分解影響土壤碳庫。綜合已有的研究結果,維持森林的高生產力帶來的碳輸入,並且避免由於土壤干擾等造成的碳釋放是提高土壤碳儲量和土壤持續固碳能力的有效森林經營管理方式。但是,土壤有機碳是由不同有機組分構成的高異質性混合體,結構的差異決定了性質的不同,並且碳穩定地固持在土壤中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關於森林經營管理對土壤固碳潛力和持續固碳能力的影響仍有很多不確定性。目前的研究較多的關注了森林生態系統管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而對土壤碳是否能穩定並持續的固持及其維持機制的研究較少。綜合研究森林經營管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化學組成及其穩定性的影響有助於更全面地評價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固碳潛力。

我國人工林發展十分迅速,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已經逐漸成為世界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人工林的碳匯功能和持續固持能力是林業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並在京都議定書中予以肯定。目前,國內外人工林均存在樹種單一,特別是人工針葉純林所佔比例較大,生態穩定性較差和生態服務功能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歐洲國家近年來主要通過增加闊葉樹比例和採用近自然林經營模式改造人工林藉以提高人工林的多樣性和生態穩定性。世界范圍內熱帶地區也正通過造林再造林及可持續森林管理恢復退化的土地。因而,如何通過合理的森林經營模式,包括造林樹種的選擇、林分撫育和採伐措施等,提高人工林的經濟、社會效益並且獲得最大化的固碳潛力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在中國廣西,我們選擇了樹齡25a的馬尾松、紅錐、火力楠和米老排4類主要的亞熱帶人工林類型,研究了不同造林樹種對土壤碳儲量,碳庫穩定性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預期從森林土壤固碳潛力和持續固持能力考慮,為在亞熱帶地區篩選造林樹種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結果表明:(1)不同樹種對土壤碳儲量的影響僅表現在土壤表層(0-10 cm);(2)馬尾松林土壤碳儲量比紅錐、火力楠和米老排林分別低11%、19%和18%;(3)13C核磁共振波譜顯示馬尾松林土壤碳的穩定性高的組分比例明顯高於紅錐、火力楠和米老排林;(4)馬尾松林比其他三種闊葉林具有較低的土壤CO2和N2O排放速率,並且具有較高的土壤CH4吸收速率。以上結果說明紅錐、火力楠和米老排3種闊葉林雖然比馬尾松林有較高的土壤碳儲量,但土壤碳的穩定性較低並且土壤溫室氣體排放較高。因此,在我國亞熱帶地區,從森林土壤的固碳潛力和持續固持能力考慮,馬尾松等人工針葉林應該與人工闊葉林均衡發展,空間上合理配置森林類型,維持適宜的森林景觀多樣性,森林的經營管理需要綜合考慮樹種對土壤碳儲量及其穩定性的影響。

很多研究表明隨林齡升高,土壤表面碳通量隨之改變。事實上,在研究林齡與土壤呼吸的關系時,大多數研究只測定了總的土壤呼吸通量,而較少研究區分了自氧和異氧呼吸對土壤總呼吸的貢獻。然而,根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是不可忽視的,佔到了土壤呼吸總量的10-90%。另外,目前大多數的土壤呼吸模擬模型並未分別估計土壤呼吸中的自氧和異氧組分,而近來有研究表明,土壤呼吸中自氧和異氧呼吸具有不同的溫度敏感性,也就是兩個組分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是有差異的,因而有必要對兩種組分進行區分研究。通過區分土壤呼吸不同組分,不僅可以闡明土壤呼吸隨林齡的變化規律,還可以進一步闡明土壤呼吸隨林齡的變化規律是由土壤呼吸中哪個組分的貢獻起到了更關鍵的作用。因此,了解不同林齡土壤呼吸的控制因素對於估計中國森林碳收支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暖溫帶地區典型群落銳齒櫟年齡序列(幼林,中齡林,成熟林,過熟林)土壤自氧和異氧呼吸研究發現:1) 各林齡根系呼吸的時間變異同異氧呼吸一樣,可以很好的被土壤溫度所解釋。但不同林齡根系呼吸的季節格局存在差異,即不同林齡間物候特徵可能存在差異;2) 不同林齡土壤自氧,異氧呼吸存在顯著差異。土壤總呼吸隨林齡增加而增加。土壤異氧呼吸也隨林齡增加而增加;3)土壤表層的輕組有機碳庫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土壤異氧呼吸的空間變異。我們沒有發現細根生物量與根系呼吸很好的相關性,但土壤基礎呼吸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細根生物量,表明根際對土壤呼吸的影響;4)異氧呼吸表面溫度敏感性高於自氧呼吸,表明該地區土壤微生物呼吸對未來氣候變化將更加敏感;5)林齡增加造成了成熟林和過熟林土壤毛管空隙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兩種林齡較高的土壤呼吸通量,尤其在土壤水分含量較高時解釋程度更高。以上結果表明,組分分離在評價林齡對土壤呼吸影響時的重要性;該區土壤異氧呼吸對未來全球變暖響應較自氧呼吸更加敏感。

通過以上研究,了解了部分典型的森林管理模式下土壤固碳潛力和持續固碳能力的變化規律,增強了對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潛力評估的不確定性的理解。但是,對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管理影響土壤碳截獲的關鍵科學問題仍需進一步地深入探討

專家簡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森林生態學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森林生態系統與森林景觀生態學研究,涉及生產力生態學、養分循環、恢復生態學、生態水文學和全球變化對森林影響機制等方面研究。國家級垮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曾取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獲第四屆中國林業青年科技獎,主編或參編的學術專著有10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

❽ 潘根興的人物簡介

潘根興,男,漢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農學博士(1988.3.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咨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咨詢組成員;《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生態環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中國岩溶》、《地球與環境》等雜志編委。
所在的機構: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農業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1.碳氮循環:(1)農田土壤C、N循環過程與機理;(2)農田溫室氣體排放及其生態系統模型構建。
2. 土壤環境:在本領域著重研究水稻Cd吸收的土壤-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子粒食用安全風險等農業與環境問題的前沿研究,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向水稻重金屬吸收與分配的基因控制與環境控制、耐鹽與逆境分子機理等研究方向發展。
3. 土壤微生物:結合土壤碳氮循環與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本所近年來引入現代分子生物學、分子生態等研究手段,開始向土壤質量與功能的分子機理與生態印跡、農田養分非平衡下的微生物生態及微生物變異與生態功能變化等前沿方向發展。
4. 岩溶生態
社會關系、社會職務:南京農業大學國家高等學校土壤學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部批)所長(2001-);
國務院第五屆學科評議組農業資源利用(土壤學與植物營養學)學科召集人(2003-);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CNC-IGBP)第五屆委員(2004-);
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植物營養學會肥料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會環境演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學會污染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球土壤環境恢復網路亞太地區中心成員;
土壤質量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亞熱帶資源與環境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咨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咨詢組成員;江蘇省、國土資源部十五重點項目「江蘇省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專家組成員
《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生態環境》編委,《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編委,《中國岩溶》編委,《地球與環境》編委 2000年12月-2001年06月和2003年3月-2003年6月,先後在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進行合作研究「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native and irrigated cropland soils in California」. 主要學術活動領域為土壤與地球表層環境過程,學術專長為生命元素土壤生物地球化學。著有《地球表層系統土壤學》。分別發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2004), Biogeochemistry(20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第四紀研究(2004)和地球科學進展(2003,2005)等雜志上。2003年組織和主持召開「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 Storage and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Soils「(Nanjing, China, October, 23-28, 2003,世界土壤學聯合會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土壤學會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發起並主持第256次香山會議「我國農田土壤碳庫演變及其趨勢」,2005年發起組織申報科技部973計劃「農田土壤固碳潛力、機制及調控途徑的基礎研究」,2006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我國農田土壤碳氮循環與全球變化領域前沿戰略研討會」。2005年2-9月參與編寫IPCC緩解氣候變化潛力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農業部分,是IPCC第三工作組的合作成員。
潘根興教授現任南京農業大學國家高等學校土壤學重點學科帶頭人,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農業部部批)所長,國務院第五屆學科評議組農業資源利用(土壤學與植物營養學)學科召集人,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成員(2004-);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工作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2005-),科技部973項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與適應性生態系統調控」(2006CB4032)專家組成員;並受聘為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咨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咨詢組成員(2002-2005),國土資源部和江蘇省「國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重大項目(2004-2006)專家組成員。國際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學會(ISTEB)國際委員會委員(2006-)。
目前主要進行土壤碳生物地球化學與碳庫變化研究,指導博士生10名。主要承擔項目是」中國主要水稻土有機碳的固定機制、穩定性與碳匯效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0231016,2003-2006,140萬元)」和「土壤升溫對水稻土移動性碳的影響及其環境反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 2004,29.0萬元)、Pb/Cd污染下水稻土土壤呼吸與CO2排放的變化及其影響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6.1-2008.12)。2007年申請的教育部重大項目「我國農田土壤有機碳庫演變及其調控機制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中國水稻土固碳容量及其機理的研究多尺度統計和地下部微觀過程」均已通過評審立項,受邀參與方精雲院士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日韓A3前瞻計劃」國際合作項目「東亞區域碳匯動態(2007-2009)」,其指導研究發表的論文「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ation and pro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typical paddy soil.」作為中國科學研究重大進展被Nature China收錄和評述。

❾ 雲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知名校友

董澤,雲南雲龍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雲南航空學校、雲南大學創始人之一。“護國軍神”唐繼堯妹夫。

董澤是雲南“ 學貫中西、洋為中用 ”第一人,雲南近代化、工業化傑出貢獻者。董澤更是中國航空教育事業第一人。

董澤倡導並籌資創立的雲南航空學校,承載了中國近代航空教育的發端與起步,成就了雲南在中國近代航空教育史上不可磨滅的重要歷史地位與貢獻。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