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漢代學術經典

漢代學術經典

發布時間: 2021-03-29 09:26:04

① 漢代學術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是學術]

蓋天,宣夜,渾天三種論天學說已成形.
蓋天說認為天如一頂斗笠,地則如倒扣的盤子,太陽
繞北極旋轉…….宣夜說的理論則為:'舊月眾星,
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需氣焉.是以七
耀或逝或往,或順或逆,伏見無常,進退不同,……遲
疾任情,其無所系著可知矣,若綴附天體,不得爾
也."(《晉書 天文志》)張衡是渾天說的集大成者,他
指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
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
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渾天儀圖
注》)
西漢末年劉散在採用太初歷數據的基礎上建立
了三統歷,收在《漢書 律歷志》中,流傳至今."太初
歷已具備了氣朔,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內容.它
首次提出了以沒有中氣(雨水,春分,穀雨等十二節
氣)的月份為閏月的原則,把季節和月份的關系調整
得十分合理.……太初歷還第一次提出了135個朔
望月中有23個食季的食周概念,關於五星會合周期
的精度也較前有明顯提高
1、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它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

2、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

3、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葯,適用於外科手術。這一發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西漢時已發明植物纖維紙,但價格貴不實用,東漢時蔡倫改進之,成為物美價廉的可用的紙.
數學:東漢<九章算術>
醫學:<黃帝內經>編纂於戰國,成書於西漢;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農業:西漢中期,人們發明了犁壁(一種能一次完成多道耕種工序的工具)

三國:諸葛連弩,木牛流馬(有人說是獨輪車),馬鈞的指南車

古滎鎮漢代煉鐵爐渣的流動性良好,渣和鐵完全分離,爐渣中含CaO25%左右、MgO2.5%、鐵生溝漢代冶鐵遺址中曾發現石灰石。由此可知,那時冶鐵已採用鹼性熔劑。
膽銅法 用膽水煉銅是中國古代冶金化學中的一項重要發明。這種工藝是利用金屬鐵將膽礬溶液中的銅離子置換出來,還原為金屬銅,再熔煉成錠。早在西漢時就已有人覺察到這一化學反應,《淮南萬畢術》、《神農本草經》就提到:「白青(鹼式碳酸銅)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唐代已有人用這種方法小規模煉制赤銅。北宋時膽銅法發展成為大規模生產銅的重要方法之一,最高年產量曾達180餘萬斤。

4、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後人稱張仲景為「醫聖

兩漢在文學史上居於繼往開來的地位。它上接先秦,下啟魏晉,在創作和理論方面都有可觀的成就,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兩漢時期,文學開始出現與學術分離而走向獨立的趨勢,人們在觀念上開始把文學和學術著作加以區分,出現了「文章」和「文學」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前者指講究文采辭藻的作品,後者指學術,特別是儒學。司馬相如、司馬遷、王褒、劉向等以散文或辭賦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在人們心目中與公孫弘、董仲舒、蕭望之等以儒術進身的人有明顯的區別。在劉歆《七略》和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都設立了《詩賦略》,與《六藝略》和《諸子略》相並列,從而在分類上把詩賦與學術著作區分開來。通過總結辭賦的創作,人們開始認識到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徵,例如司馬相如認為賦的特點是:「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綉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葛洪《西京雜記》引);漢宣帝認為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並把它比作「女工之有綺縠,音樂之有鄭衛」,能夠「虞悅耳目」(《漢書•王褒傳》)。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注意到辭賦的形式美的特點。魏晉時期,曹丕關於「詩賦欲麗」、陸機關於「賦體物而瀏亮」的觀點,就與此頗為接近。兩漢時期,人們對文學的興趣空前濃厚,喜愛歌舞和辭賦成為一時的風氣,出現了一些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例如辭賦家司馬相如,景帝時曾任郎官,但對仕途不感興趣,辭官不做,聽說梁孝王喜愛文學,便投其門下,與當時著名文人枚乘、鄒陽等人交往,後來因創作《子虛賦》受到武帝的賞識和任用。《史記》和《漢書》都曾為西漢著名文人立傳。《後漢書》則在《儒林傳》外另立《文苑傳》,用以記載重要作家的事跡,足見當時作家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身份。漢代特別是西漢的某些統治者非常喜歡文學。他們大力招攬文士,鼓勵創作,形成了一些文學創作中心和較早的文人集團。在淮南王劉安門下,有號為「八公」的文人,梁孝王劉武門下聚集了枚乘、鄒陽、嚴忌、司馬相如等著名賦家;漢武帝、漢宣帝的宮廷里更是文人雲集,東方朔、枚皋、司馬相如、嚴助、王褒、劉向、張子僑、華龍等作家都先後受到任用。這些文人在一起同氣相求,交流切磋,促進了創作的繁榮。
漢代文學創作的成就非常可觀。散文創作繼先秦之後又一次出現了繁榮局面,論說散文式樣豐富、風格多樣、名作如林;以《史記》和《漢書》為代表的史傳散文為後代樹立了不朽的典範。因而後人有「文必西漢」、「文必秦漢」之說。漢賦作為一代文學的代表,高度成熟和繁榮起來。它的創作,豐富了古代文學的表現手法,深化了人們對文學特徵的認識,對促進文學與學術的分離、迎來魏晉「文學的自覺」的時代,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詩歌領域,漢樂府民歌繼承並發展了《詩經》的寫實傳統,在詩體形式,表現技巧方面都作了重要開拓,尤其是大大發展了古代的敘事詩。自漢代以後,樂府詩就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重要形式。五言詩也在漢代逐漸形成。漢末文人五言詩以渾朴自然的風格和純熟的表現技巧抒發了當時知識分子內心的憂憤,展示了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新成就。它們如同在天邊熠熠閃爍的長庚星,預示了一個五言詩的群星燦爛的時代即將到來。

② 推薦幾本關於漢朝歷史的書籍

1、《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漢武帝傳》

本書是漢武帝劉徹的歷史傳記,以詳實的史料、生動的筆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漢武帝傳奇的一生。書中對於漢武帝在政治、經濟、外交、民族關繫上的歷史功績做了中肯的評價。學術價值很高,可讀性強。

5、《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後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於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

③ 請舉例說明漢代文化、學術對漢代文學的影響

漢朝在文學史上抄一般分為襲東漢西漢。東西之分是國都所在地來命名的。兩漢的主要文學成就包括:漢賦,散文,詩歌。從文化上看,漢代文學有著濃厚的因襲復古之風,此與整個漢代以五經為祖禰,以聖賢為准則,和重師法傳承、章句治經的學術風氣有關。這也就造成了後世一些文學史家批評漢代文學的雙向模式

④ 舉例說明漢代文化、學術對漢代文學的影響

漢代在學術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也同樣以儒為正統,受儒學影響,後來發展了公羊學,代表人物如董仲舒等,同樣文學上多以仁為中心,多歌頌禮,文化上講孝、仁、禮、忠等等。

⑤ 列舉漢代科技、史學、教育方面的成就

漢朝的科學技術成就:
1)確切誕生了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可能火葯的誕生也在漢朝;
2)瓷器也在漢朝誕生,這是中國對世界的禮物;各種手工藝品在漢朝發展很快;
3)紡織技術得到改良,絲綢等廣泛使用;
4)冶煉技術得到改良,冶鐵工藝已經非常發達(這要感謝張騫出使西域);
5)水利技術得到發展,漢朝治水比較成功,很少有水災;
6)醫學得到長途發展,出現了華佗,張仲景等名醫,中醫已經比較完備,也出現了「動手術」這樣的「西醫」,血液循環原理也被發現,這比歐洲早了將近1000年;
7)包括數學在內的自然科學有一定的發展,尤其是歷法和天文。
8)很多機械原理被廣泛應用,例如軸承,曲軸連桿,轉動變直線運動的裝置等等,這比歐洲早了至少500年;
9)建築學得到完善,據說有了具體的建築規范和標准,就好象現在的國標。

教育成就
西漢的教育,最突出的是漢武帝時代始興的儒學教化,它深刻地影響從此以後的中國教育和倫理。
前140年,漢武帝對講求事功的儒學大感興趣,即重用儒者趙綰、王臧等為公卿,變寡慾政治為多欲政治,提升儒教,壓抑黃老之學。大儒董仲舒乘機脫穎而出,援引「春秋大一統」之精義,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繼承儒家重教化的傳統,認為子孫長久安寧應歸功於禮樂教化,所以帝王必須以教化為大務。受其建議,武帝遂立大學、設庠序,罷黜秦朝所立各家博士,專立儒學之《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學術的道路從此限定只有經學一條了。武帝令丞相公孫弘等制定設立太學方案,規定五經博士教授的學生,每經10人,全國共50人。選擇18歲以上,儀狀端正者充之。期年後,可做文學掌故和郎中。這以後,太學規模不斷擴大,到成帝時,博士弟子增至三千之眾。
後來,西漢政府特許郡國縣官挑選少年入太學旁聽。同時在各地設庠序之學以「崇鄉里之化」。至西漢末,全國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尊儒興學,制度教化,將教育、考試和選官結合起來,是武帝時的大創造,此後,孔子「學而優則仕」的主張便作為正式的文官制度得以確立。道德教化為基礎的察舉、征壁與潛心攻經,成為入仕陞官的兩條途徑和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巨大支柱。
東漢時,太學有更大規模的發展,太學士多達3萬,《論語》、《孝經》是必修課,方式一是大班上課, 二是高年級輔導低年級,主要靠自學,年限不定,可兼習他經,鼓勵通材,有的學生如張衡、崔瑗還研習科學。靈帝時設鴻都學門,是一所國立文藝專科大學,僅習辭賦、小說、繪畫等技藝,為我國歷代專門學校創建開了先路。
此外,漢代民間私學興盛,學生多者上千。 有的相當於大學,稱「精舍」或「精廬」,有的相當於小學,稱「蒙館」或「書館」。教師中有不少古文經學派的著名學者,如馬融、鄭玄等,他們治學嚴謹,注重考據訓詁,成為後世所謂「漢學」的主要代表。
漢初推行的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出現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局面,稱「文景之治」
劉武帝在政治、經濟、思想等領域推行了一些列新政策
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頒布「推恩令」
漢武帝派遣張騫,開辟了「絲綢之路」

⑥ 漢代著名文獻對賢良策的作者是

《鹽鐵論》的作者是桓寬。

⑦ 漢代家世傳授最多的是什麼學術

學術的家世傳授首當推以經學。例如翟四世傳《詩》。歐陽氏自西漢至東漢、八世為《尚書》博士。甄宇習公羊嚴氏《春秋》,子孫傳學不絕。這樣的經學世家在漢代相當多見。其他學術同樣注重家傳。如司馬談、司馬遷父子、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兄妹的史學,蔡邕、蔡琰(字文姬)父女的文學,郭弘、郭躬父子的法律學,劉向,劉歆父子的文獻學,樓護家世醫學,任文公家世氣象、災異學,等等。

⑧ 漢代傳統語言學主要著作有

漢代傳統語言學主要著作有
只知道一些近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歷史語言學論文集 作者: 周及徐;
2. 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 作者: 周祖謨著
3. 周有光語言學論文集 作者: 周有光著
4. 語言研究所卷(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 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5. 語言理論與語言學方法論 作者: 王遠新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