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指導朗讀
❶ 如何有效指導朗讀
——《有一種教學,叫「明白」》暑假我閱讀了《有一種教學,叫「明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下面我想聯系實際工作談幾點心得。書中提到:「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該如何進行正確的朗讀輔導呢?我認為除了態度之外,教師更需要方法和藝術。教師能否給足孩子朗讀的時間;是否能夠耐心傾聽,積極引導;能否自覺地鼓勵中下水平的學生;對於學生的點滴進步,是否有一顆真誠的欣賞之心……所有這些,對於學生朗讀信心和興趣的增強無疑是極為重要的。」我在這學期進行了關於朗讀的課題研究。在教學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之一,學習語文也是訓練口才和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通過朗讀,學生能直接而深刻地領會課文內容,也可以領略文章韻味、氣勢和感情色彩,深入理解文章語言運用的微妙之處,從而提高自己書面和口頭的表達能力。同時,朗讀是考察學生對課文理解程度和檢查講讀效果的一種良好方式。根據書中的提示,我一條一條檢查我的教學方法,發現了我的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由於課時的限制,我在課堂教學時給學生朗讀的時間相對不足;自己有時也很沒有耐心聽水平不好的學生朗讀,有時甚至會打斷學生的朗讀用於指導。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在朗讀方面訓練不足以致朗讀水平不佳的結果。對此,我有步驟地改變了教學方法。我讓學生在課堂上花更多的時間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為了避免學生只會讀不會理解,我也設計了比較多通過朗讀課文回答的問題,讓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朗讀,避免了學生盲目地朗讀,甚至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情況。同時還要求學生轉換立場,將自己的真情實感代入課文,以便在朗讀時產生良好的效果。如我教學《請不要》的時候,先讓學生通讀詩歌,發現語氣很平坦,語感也不強烈。接著讓學生交流「從文中小作者讓大家不要做什麼」,讓學生從表層理解文本的含義學生很容易找出來了。「你覺得應該怎麼做,為什麼?」學生馬上會聯系生活告訴老師垃圾應該放在垃圾箱…因為生活經歷不豐富,所以理解還是很淺。接著我用圖片,媒體展示被污染的地球,土地乾裂,樹木砍光小鳥無家,地震的場景。學生一下子開始深度思維了,非常震驚了,紛紛表示出對惡劣生存環境的擔憂。通過課堂的激活,學生一下子明白了《請不要》裡面蘊涵的深沉意義。這時,我再指名學生讀,他們一個比一個讀得好,一個比一個感情真摯,一個比一個語氣懇切。我也注重課外的評價。尤其是學生的「朗讀過關」。我首先給學生明確評價標准:比如能夠正確讀課文的吃一顆星;正確流利讀課文的吃二顆星;正確流利很有感情的吃五顆星。能背的再加一顆星;有表情,有抑揚頓挫…一顆保底最多可以十顆星星。當然期間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適度調整。也就是說,即使朗讀困難的學生,只要努力進步有突破,也可以有滿星的機會。這樣大大地調動學生來「過關朗讀」的積極主動性。在本書的指導下,我的朗讀教學也取得了突破。本書還有更多解決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的方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章萱珺2011.1
❷ 怎樣進行朗讀教學
(一)備好朗讀教學。教師認真備"朗讀"是指導學生讀的前提。教師不掌握正確的重音、停頓、語調、語速等朗讀技巧,就不能很好地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教師備朗讀,是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共鳴的過程,是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過程。要讓學生直接感受,教師首先要直接感受。只有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時,才有可能對他們進行恰當地點撥,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師在備朗讀時,應注重以下幾點:1、課前應把課文讀懂、讀順、讀通,明確與閱讀、習作相關的朗讀教學目標。2、全面了解課文的感情基調及尺度,對文中不同的語氣、重輕音、停頓、力度等指標能做到心中有數。3、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確定並安排好實施朗讀指導的手段、方法等,確定朗讀教學的重點、難點及時間安排等。4、課後注意掌握基礎較差學生的朗讀進展情況,為下一課時朗讀指導打下基礎。 此外,教師在備課時,要特別注重備"范讀" 。因為范讀是朗讀教學中任何指導方法都無法取代的。范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朗讀和欣賞水平。好的范讀,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美的熏陶。 教師范讀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根據目的的不同,范讀一般可分為三種:一是講讀課文前的范讀。一般是全篇課文的范讀。其目的是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慾望,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這時的范讀,要求平穩,速度略微緩一些。如果這時速度過快,學生聽起來跟不上進度,就會影響范讀效果。二是講讀課文時的范讀。一般是部分內容的范讀。可以是一個段落,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詞語。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掌握一定的朗讀技能。這時的范讀要注重指導,講究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三是講讀課文後的范讀。可以是全課或片斷的范讀。其目的是引導學生總結全文。欣賞課文精彩之處。這時的范讀要求能以聲傳情,充分發揮教材的感染力。 教師范讀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參與。教師范讀時,學生可以是靜靜地聆聽;可以是邊聽邊看課本;可以是輕聲伴讀;也可以是逐句跟讀。必要時也可以讓學生代替教師范讀,但時機與次數要把握好,不能過多。 (二)加強朗讀指導。1、朗讀指導的內容。(1)基礎的訓練:朗讀最基礎要求是正確,也就是用普通話讀准字音,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復字句。朗讀訓練中要始終貫穿這一訓練,特別是一、二年級的起始階段,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正確性要求,讓學生掌握規范的語言規律。(2)節奏的訓練:書面文字對有聲語言的節律一般是不加表示的。朗讀者通過輕重、快慢、停頓、連接等語言節律來表現文章思想感情。同樣一個句子,由於重音不同,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如:"我喜歡游泳" ,把"我"讀成重音,就回答了"誰喜歡游泳"這個問題;把"喜歡"讀成重音,就回答了"你喜歡不喜歡游泳"這個問題;把"游泳"讀成重音,就回答了"你喜歡什麼運動"這一個問題。小學生的朗讀容易產生一字一頓,或者無停頓地連續,或者自由停頓而讀破句等現象。教師必須讓學生形成"詞"的概念,指導學生掌握句子中重點詞的朗讀技巧,使學生知道句子之間的句號、嘆號、問號一般停頓稍長,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停頓略短一些,句子中的詞或片語之間還要有長短不一的語氣和語法停頓。從而才能使學生的朗讀做到有節奏的流利。(3)、語調的訓練:小學生朗讀時語調較平,沒有層次,而且不會控制音量。對音量的控制訓練比較容易,教師要告訴訓練學生,自由練讀的時候,要邊讀邊想,聲音要輕;集體齊讀的時候,聲音不要太響;指名讀的時候,聲音要響亮,但不要直著嗓子喊。對沒有層次的平調朗讀的學生,要結合課文內容和漢語所固有的四聲,理解後讀出揚調、曲調和平調。(4)、情感的訓練:有感情朗讀是朗讀教學的最高層次。要達到這一點,必須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有較深刻的理解,把握住文章的基調,找出文章的情感旋律,分析出相似句式在文中的變化,才能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出相應的情感。(5)、朗讀指導中常用的符號;"|"--表示邏輯的停頓,打在該停頓的字行之間。 "v"--表示感情的停頓,打在該停頓的字行之間。"凵"--表示前後句子關系銜接緊密,中間停頓極短,劃在該連的字行下面。 "●"--表示語法、感情的重音,打在相關字詞下面。"○"--表示重音輕讀,打在相關字詞下面。"→"--表示平調,即句尾的音平而穩。一般用於陳述句,劃在句尾。 " "--表示揚調(升調),即句尾的音先低後高。一般用於疑問句,或表示感情激動、亢奮、驚異和呼喚等句子。劃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現)。 " "--表示降調(曲調),即句尾的音先高後低。一般用於肯定的語氣,感情強烈的感嘆句,或表示願望的祈使句等。"‖"--表示節拍(節奏),一般用於詩歌。劃在詞後。2、朗讀指導的方法。(1)示範法:即通過教師的范讀,促使學生模仿朗讀,這是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一種有效方法。但要注意學生的模仿朗讀,也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不要機械模仿。(2)講授法:即以分析為先導,教師或學生先講高低快慢,斷連疏密的朗讀技巧,學生動筆作適當的記號,然後再練讀,指導讀。(3)比較法:即藉助教師或學生不同的朗讀方式比較,讓學生從中領悟正確與謬誤。通過朗讀比較,進行情感和語調的對比,辨析細微差異,以提高學生朗讀技巧。常用的師生朗讀方式可以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有選擇的運用。如領讀、分合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齊讀、自由讀等。(4)情境法:即為朗讀創設情境,結合恰當的導語,渲染合適的氣氛,使學生耳語目染,自然入境。如用表演或多媒體等形式,對一些情節曲折生動,形象鮮明的課文可編製表演或製成課件,以藉助手勢、表情、動作、道具等,將靜態文字轉化為動態的畫面,以誘發學生讀出真情實感。(5)欣賞法:即組織學生聆聽優秀的朗讀錄音,使他們感受朗讀中鮮明的節奏,抑揚的語調,以及語言的氣韻和美感,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總之,朗讀教學作為一項語文基本訓練,應常抓不懈,應在"訓練"二字上下功夫,既要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質的要求。
❸ 怎樣指導小學語文朗讀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要讓朗讀通品味語言體作者及作品情態度慣用恰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作者及其作品情態度理解朗讀要提倡自要摒棄矯情做作腔調朗讀直貫穿我整語文課堂我往往教卻注重讀形式讀書候運用各種讀數量花俏卻沒真領悟讀真諦讀書程僅僅讀讀讀情體、讀發展、讀效卻沒質提升語文教何讀、何指導便語文教師所要掌握並且運用課堂實踐所要考慮問題接公教育韋慧師跟家起探討何語文課堂進行朗讀指導 、明確朗讀目標 我進行朗讀指導候要明確朗讀目標即通朗讀要達目標能夠理解字詞能夠疏通文意賞析用句用詞或者體情同目標指導必同所進行朗讀指導候務必先要明確目標公講師建議10鍾試講進行朗讀指導選擇體情目標課堂效更《夜鶯歌聲》充表現夜鶯機智勇敢主義精神所我朗讀指導候指導體夜鶯機智勇敢並且用種讀式靈現勇敢機智英雄形象呈現 二、示範朗讀式預設 (1)錄音朗讀、錯誤示範師點評及確示範 候聽錄音失種示範作用通先聽遍錄音朗讀家用帶獨音色帶著情隨著文章起起伏伏能夠讓聽程先知曉讀讀關注其重慢音情突等等再由進行示範自親自實踐才能更體所進行示範候僅僅自實踐間讓其同進行習教師進行點評點評僅僅指朗讀程能做夠位更給予鼓勵拿夜鶯歌聲進行說明篇課文精彩處夜鶯軍官所錄音朗讀結束請進行角色朗讀扮演夜鶯另扮演軍官讀程能沒軍官狠惡輕蔑威脅語氣讀或者沒夜鶯聰明機智讀比呢戰爭始沒夜鶯慌忙答,剛剛火村著火家都喊:『野獸野獸』——都跑認識孩信答我叔叔磨坊堤壩釣魚狗魚凶呢能吃鵝讀些候預設讀語氣稍微平淡沒體現夜鶯靈軍官說蠢東西軍官想著輕蔑微笑要我帶別處我腦袋擰聽懂讀些候預設沒軍官語氣讀受軍官輕蔑兇殘些預設接點評階段點評階段引導其評評候引導僅要說泛讀者讀需要改進應該引導說改進何改進比幾句引導指讀停頓、輕重、緩中國語氣體現情變化能說蠢東西三字讀候沒注意語氣體軍官輕蔑覺應該蠢字稍微加重些語調等等些評價進行點評師總結順勢請點評確進行示範或者師進行確示範公講師建議處由師進行示範能夠面試程體現師朗讀水平功底
❹ 如何指導朗讀
1、朗讀要有層次性。初讀課文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主 要內容,朗讀的基本要求是正確、流利。精讀課文時,朗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學習作者是如何遣詞造句的。這時的朗讀不僅要求正確、流利,還應能傳達出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全篇課文之後,朗讀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能有一個更高層的把握,要求學生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要結合重點句子、重點段落的理解指導朗讀。宋言芳老師執教的《姥姥的剪紙》一課做得非常到位。她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品讀剪紙里的愛。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七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出姥姥的愛的一個字「拴」。接下來讓學生用心地讀有關語句,邊讀邊想:那個詞最能觸動你的心弦,你從中感受到什麼?讀後交流感受,這樣學生通過讀理解了課文內容,然後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更難得的是,她的讀並沒有就此止住,宋老師講起了自己的姥姥,讓學生再次朗讀,這次的讀是為了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回到快樂的童年,學生由作者的姥姥想到了自己的姥姥,推人及己,感同身受,第四次朗讀是深情朗讀,是有真切體會的朗讀。層層遞進地讀,使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也走進了自己的內心,這樣的讀有深度,有廣度。
3、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指導朗讀的方法。《林沖棒打洪教頭》屬敘事寫人的文章,授課老師重點指導了人物語言的朗讀。一是讀好提示語,提示語可以展現說話人的表情、神態、內心,理解好提示語,就能讀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例如讀洪教頭的話,先讓學生理解何為「冷笑」,笑林沖的什麼?如此一番,學生水到渠成,讀出來洪教頭的傲慢無禮。二是人物語言要讀妙,走進內心是關鍵。授課老師讓學生抓住精彩語句,反復地讀,揣摩人物內心是如何想的,交流感受,在此基礎上再讀,學生把林沖讀得活靈活現。《夕陽真美》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執教的顧老師是這樣指導朗讀的。一是邊讀邊想像畫面。例如指導讀「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先結和畫面,讓學生理解了重點詞語「連綿起伏、壯麗」的意思,接著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詞,然後讓學生把詞帶到句子中讀,邊想像畫面邊讀整個句子,雖然是二年級的孩子卻讀得抑揚頓挫,有聲有色。二是帶著感受讀。指導讀「她那圓圓的臉漲紅了」一句時,抓住「漲紅」一詞,聯系學生的實際,讓他們說說什麼時候臉會漲紅。然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讀出了他們心中獨有的太陽。
4、要重視朗讀技巧的具體指導。我在學生朗讀課文前,只是說:「我們要帶著喜悅的感情朗讀」,並認為這就是朗讀指導。其實,嚴格說來,這不是朗讀指導,而是朗讀要求。學生之所以讀不出感情,常常不是因為不知道應該讀出什麼樣的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情。教師應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在朗讀技巧上給予具體的指導。執教《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課的朱曉紅老師對古詩朗讀的指導令人耳目一新。她先採用「仄收平揚」的方法指導學生打著手勢來讀古詩,讀出了詩的韻味。接下來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感悟詩美的意境,再次讓學生讀出西湖的美。學生能用語言描繪出美,但是讀詩卻讀不出這種美。針對這種情況,朱老師范讀,讓學生比較那種讀法好,琢磨老師是怎樣讀的,學生模仿讀。朱老師讀完,學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被她的朗讀深深地折服,她讀古詩的方法已深入學生內心。可見,教師的范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朗讀水平。
❺ 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一、讀悟結合,相互促進
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細讀作品,就會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滲透著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惡,通過小女孩的命運抒發出來,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教學時要使這種強烈的感情注入學生的心田,產生共鳴,使其自然地感受到親切愛憐、壓抑、憤懣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感情朗讀。
二、朗讀示範,有法可依
我們提倡「多讀」,並非放任自流地讀。教師可以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示範指導,無論放錄音還是教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的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一般來說,當學生無法達到朗讀要求或者是學生的朗讀出現偏差時,教師可以范讀,如:你們聽聽老師這么讀,想想為什麼要這樣讀?聽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朗讀課文,幾種讀法中,你們最喜歡哪幾種?為什麼?……這樣的提問必然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師的范讀中學到具體可感的朗讀知識和技巧。
三、正確朗讀,技巧指導
教學生正確朗讀必須做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朗讀字句。我們要提供給學生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語速要略慢一些,多讀幾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為學生今後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關於朗讀技巧(如重音、速度、語調等),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讀,最重要的是個體獨特的感受。對於同一句話,有多少種不同的讀法,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含義。因而,我們應通過讓學生不斷的練習,來感受不同的意義該怎樣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同時我們應該讓學生了解重音是用聲音來突出重點;朗讀的速度應根據文體和文章內容的不同而分;朗讀的語調是由聲音的高低、強弱和快慢來決定的。我經常和孩子們做這樣的游戲:出示一個句子,請不同的學生來讀,看誰猜得准他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你過來」這個句子就有很多種方式讀,分別表達著不同的含義。有高興時的語氣,傷心時的語氣,著急時的語氣等等。通過不斷的練習,孩子們知道了在什麼時候該採用什麼樣的語氣,這樣讀出來的效果表達了內心怎樣的感情等等。
四、多種練習,讀有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為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採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准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五、創設情境,調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無窮的潛能,興趣的培養又是多途徑的。在朗讀課文時,可以通過創設美好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讀」的興趣。
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可以一邊展示灕江兩岸秀麗風景,一邊動情地范讀,為學生解說畫中的風光,待學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優美意境中時,再對學生說:「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甲天下的灕江上,乘著木筏,欣賞著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誦家來上一段就更好了。」這一招非常有效,課堂上立刻洋溢著活躍的氣氛,同學們懷著愉悅、輕松的心情展開朗讀,第一次試讀就讀得有點有聲有色了。
總之,激發興趣,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有效指導,提高學生讀的技巧;合理練習,鞏固學生讀的實踐……使讀書訓練因素有效整合,讓學生盡可能地獲得朗讀的技能技巧,從而形成言語能力,促進學生語感形成,發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
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課文字里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也是學生情感的發言地。學生通過想像、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像、聯想、藉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如:在朗讀《靜夜詩》這首古詩時,學生們在幼兒園時都能背誦出來了,但都是一知半解的。我教這首古詩時,先引導學生讀古詩(邊讀邊聽凄涼的古箏音樂),了解詩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時值中秋佳節之際,天上月圓,人間團聚。而詩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這種思鄉情,經過課文對照,學生們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朗讀面部表情就比較嚴肅了。並通過語氣的變換,朗讀時情景的融合,使學生了解作者一人在外的孤單的場面。通過我對當時情境的渲染,學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瀾,有了這樣的感覺,我在進一步的指導,就能通過學生的朗讀把課文的意境展現出來,從而讀得入情入境。
七、「讀後評議」是朗讀的良方
學生朗讀完後,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拔,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要讓學生了解,朗讀的好壞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時經過自己刻苦的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好。
❻ 如何有效指導朗讀和評價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朗讀,是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表達出來的過程。語文教學的一個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而朗讀是其中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一直在尋找指導朗讀的方法。走出了機械的模仿,走出了技巧堆砌的訓練,學生的朗讀開始融入自己的感悟和真情。現就如何有效指導朗讀和評價說說我的看法。
一、朗讀方法
1.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是感情朗讀的前提,理解感受越深刻,越能讀出感情來
教學設計以及課堂引導應該考慮到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充分的理解感知。一般來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者藉助圖片、音樂等多媒體輔助手段,讀寫結合訓練等都是促進課文內容理解感受的好方法。
2.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朗讀指導
比如執教《去年的樹》時,在讀鳥兒和樹根的對話時,一個女學生深情並茂地朗讀,語氣那樣的著急,那樣的迫切。當時馬上反問學生:「你為什麼讀得這么急,這么快?」或者「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學生回答:「因為大樹和鳥兒是一對好朋友,大樹不見了,小鳥很著急,而且小鳥還答應過大樹給它唱歌呢!」這樣,朗讀指導就得到了很好的歸位。而後面的兩處鳥兒焦急的問話,可以全部一起展示,把鳥兒一次比一次著急的內心世界釋放在學生面前。同時,老師可以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它們串連在一起,這樣可以更直接,更快地讓學生走進文本。
3.要重視朗讀的形式多樣化
通過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配樂讀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尤其應該注意加強個別朗讀指導。齊讀、分角色讀只能夠起到營造氣氛、促進課文理解的作用,因為有部分學生在齊讀中是濫竽充數的。在個別朗讀中,容易發現問題,才會使朗讀水平有所提高。
4.重視朗讀的層次性
每次朗讀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教學設計和老師的引導應該有層次,做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情感上有一個升華,如聽一位名師執教的《伯牙絕弦》一課,導入之後,讓學生大聲讀三遍課文,前兩遍把字音讀准,第三遍對照注釋讀,然後多媒體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課文,學生再讀。在學生理解文意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每次的要求都不一樣,這樣學生的朗讀會一次比一次好,一天比一天強,一年比一年棒。
以上談了朗讀方法的指導,而朗讀評價則更應該受到重視。
二、評價方法
評價包括老師、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老師的評價語必須做到有效,充分發揮激勵、引導、點撥、組織管理等作用,能夠針對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給予及時的示範,這樣評價才能落到實處。所以,教師要豐富對學生朗讀指導方面的評價語,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那麼怎樣評價才有效?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翻閱《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你會發現,在九年一貫的課程目標中,沒有哪一個目標能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那樣被反復強調。讀正確就應該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字詞,還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流利是在正確讀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流利地讀主要是不斷讀,不讀破句。讀正確、流利,要做到嚴字當頭,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要放過,逗號和句號要讀出區別來,嘆號和問號要讀出不同來;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就並非易事。所謂有感情地讀,是指在朗讀中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簡言之,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是有感情的朗讀!
那麼老師在評價學生朗讀時就要針對這三方面,做到有針對性。如,「你今天讀的真好,沒加字,也沒漏字。」又如在講授《驚弓之鳥》一課時,有個老師這樣評價學生:「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自信的更羸」,等等。總而言之,教師要根據這三方面的要求來評價,時間長了,生生評價自然就能落到實處。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抓好朗讀訓練,用智慧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課堂充滿讀書聲,堅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探索和思考,語文教學一定會變得更加生氣勃勃。
❼ 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誦指導
朗讀,是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表達出來的過程。語文教學的一個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而朗讀是其中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一直在尋找指導朗讀的方法。走出了機械的模仿,走出了技巧堆砌的訓練,學生的朗讀開始融入自己的感悟和真情。現就如何有效指導朗讀和評價說說我的看法。
一、朗讀方法
1.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是感情朗讀的前提,理解感受越深刻,越能讀出感情來
教學設計以及課堂引導應該考慮到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充分的理解感知。一般來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者藉助圖片、音樂等多媒體輔助手段,讀寫結合訓練等都是促進課文內容理解感受的好方法。
2.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朗讀指導
比如執教《去年的樹》時,在讀鳥兒和樹根的對話時,一個女學生深情並茂地朗讀,語氣那樣的著急,那樣的迫切。當時馬上反問學生:「你為什麼讀得這么急,這么快?」或者「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學生回答:「因為大樹和鳥兒是一對好朋友,大樹不見了,小鳥很著急,而且小鳥還答應過大樹給它唱歌呢!」這樣,朗讀指導就得到了很好的歸位。而後面的兩處鳥兒焦急的問話,可以全部一起展示,把鳥兒一次比一次著急的內心世界釋放在學生面前。同時,老師可以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它們串連在一起,這樣可以更直接,更快地讓學生走進文本。
3.要重視朗讀的形式多樣化
通過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配樂讀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尤其應該注意加強個別朗讀指導。齊讀、分角色讀只能夠起到營造氣氛、促進課文理解的作用,因為有部分學生在齊讀中是濫竽充數的。在個別朗讀中,容易發現問題,才會使朗讀水平有所提高。
4.重視朗讀的層次性
每次朗讀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教學設計和老師的引導應該有層次,做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情感上有一個升華,如聽一位名師執教的《伯牙絕弦》一課,導入之後,讓學生大聲讀三遍課文,前兩遍把字音讀准,第三遍對照注釋讀,然後多媒體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課文,學生再讀。在學生理解文意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每次的要求都不一樣,這樣學生的朗讀會一次比一次好,一天比一天強,一年比一年棒。
以上談了朗讀方法的指導,而朗讀評價則更應該受到重視。
二、評價方法
評價包括老師、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老師的評價語必須做到有效,充分發揮激勵、引導、點撥、組織管理等作用,能夠針對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給予及時的示範,這樣評價才能落到實處。所以,教師要豐富對學生朗讀指導方面的評價語,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那麼怎樣評價才有效?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翻閱《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你會發現,在九年一貫的課程目標中,沒有哪一個目標能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那樣被反復強調。讀正確就應該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字詞,還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流利是在正確讀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流利地讀主要是不斷讀,不讀破句。讀正確、流利,要做到嚴字當頭,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要放過,逗號和句號要讀出區別來,嘆號和問號要讀出不同來;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就並非易事。所謂有感情地讀,是指在朗讀中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簡言之,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是有感情的朗讀!
那麼老師在評價學生朗讀時就要針對這三方面,做到有針對性。如,「你今天讀的真好,沒加字,也沒漏字。」又如在講授《驚弓之鳥》一課時,有個老師這樣評價學生:「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自信的更羸」,等等。總而言之,教師要根據這三方面的要求來評價,時間長了,生生評價自然就能落到實處。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抓好朗讀訓練,用智慧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課堂充滿讀書聲,堅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探索和思考,語文教學一定會變得更加生氣勃勃。
❽ 小學語文指導朗讀的方法有哪些
二、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朗讀指導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提高教師朗讀素養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老師們朗讀並享受朗讀。我們探討朗讀教學的意義,就是要引起老師們對於朗讀教學的重視。課堂上多拿點時間,多想點辦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朗讀。我們聽了那麼多的語文課,發現課堂上老師們雖然也很重視朗讀,但是卻很少有教師去給學生范讀,甚至有的老師一味地要求學生這里讀得重一些,那裡讀得輕一些;這里讀得慢一些,那裡讀得快一些……學生怎麼讀都讀不出味道,這個時候,只需老師范讀一下,師生就進入了朗讀的美妙境界。可偏偏老師的范讀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
如何練出朗讀的真功夫呢?我們不妨看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備課時是怎樣備「朗讀」的吧--「我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是備朗讀,至少讀三四遍,上公開課,讀的遍數還要多。要求學生背的,我先背下來。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讀出意境,詩歌要讀出韻味,童話寓言要讀出情趣,說明文要讀得『明白』,課文中的人物要讀活,不論什麼課文都要讀出標點符號等等。總之,要讀出語感來。課文朗讀得聲情並茂了,我才敢走進課堂,因為我可以讓學生從我的朗讀里去感受,去理解,因為我取得了指導朗讀的發言權。」於老師給我們的啟發就是用心去備好每一篇課文的朗讀。
(二)明確朗讀指導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精選朗讀指導的方法
❾ 怎樣指導學生有效朗讀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
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
」可見朗讀是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情境,體味語言情感,理解語言蘊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的感受力、領悟力、品評力、表現力的有效手段。
是訓練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課標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並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顯然,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每個語文老師應盡的職責。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語文課中想讀、能讀、樂於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
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讀出情趣
1、朗讀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換成聲音,照本宣科,而是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而這種情來自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感情如何來調度動。
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往往對直觀、生動的事物最感興趣,課堂上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多媒體、音樂、片以及老師的范讀來渲染課文情景,首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會對所讀的內容產生興趣,產生讀書的慾望。
例如: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文章,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可以在網上找出很多課文中所寫到的秋天美景的片或者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到郊外找秋天等,上課伊始把片展示給同學們看,他們不禁會發出陣陣贊嘆聲,因勢利導,這麽美的秋天,同學們誰能通過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想學生會爭先恐後地舉手的,每位同學都會盡情地抒發自己內心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
2、老師的范讀也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久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
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鑽研教材,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的共同進入角色。
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帶學生進入意境。
二、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品評朗讀,讀出時效。
在很多閱讀教學課堂中常常存在朗讀時間不充分的現象,充斥於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
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但實際上還有不少同學連一篇課文都未讀完,老師就示意學生停下來,馬上轉入到下一個程序了,朗讀成子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而已。
而常常觀摩學習的名師課堂中,老師往往要讓學生在文中走幾個來回,熟讀課文後才進入學習理解環節。
所以要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並自監控達成度,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每個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勿勿過場,草草收兵。
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緒,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學生朗讀完畢後,老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撥,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在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小學生尤其喜歡贊揚和鼓勵,因此老師應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誇獎和稱贊,明明學生讀錯了字,讀得也不是很好,還一個勁地誇真棒真好,這種單一的大而空的評價形式,極不利於學生讀懂、讀好課文的。
好的教師應善於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不經意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願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三、創新求異,方式多樣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很多,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如老師的輕聲示範或者是藉助媒體的范讀,但無論是放錄音還是老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
❿ 如何指導學生朗讀
一、讀悟結合,相互促進 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細讀作品,就會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滲透著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惡,通過小女孩的命運抒發出來,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教學時要使這種強烈的感情注入學生的心田,產生共鳴,使其自然地感受到親切愛憐、壓抑、憤懣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感情朗讀。 二、朗讀示範,有法可依 我們提倡「多讀」,並非放任自流地讀。教師可以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示範指導,無論放錄音還是教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的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一般來說,當學生無法達到朗讀要求或者是學生的朗讀出現偏差時,教師可以范讀,如:你們聽聽老師這么讀,想想為什麼要這樣讀?聽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朗讀課文,幾種讀法中,你們最喜歡哪幾種?為什麼?……這樣的提問必然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師的范讀中學到具體可感的朗讀知識和技巧。 三、正確朗讀,技巧指導 教學生正確朗讀必須做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朗讀字句。我們要提供給學生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語速要略慢一些,多讀幾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為學生今後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關於朗讀技巧(如重音、速度、語調等),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讀,最重要的是個體獨特的感受。對於同一句話,有多少種不同的讀法,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含義。因而,我們應通過讓學生不斷的練習,來感受不同的意義該怎樣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同時我們應該讓學生了解重音是用聲音來突出重點;朗讀的速度應根據文體和文章內容的不同而分;朗讀的語調是由聲音的高低、強弱和快慢來決定的。我經常和孩子們做這樣的游戲:出示一個句子,請不同的學生來讀,看誰猜得准他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你過來」這個句子就有很多種方式讀,分別表達著不同的含義。有高興時的語氣,傷心時的語氣,著急時的語氣等等。通過不斷的練習,孩子們知道了在什麼時候該採用什麼樣的語氣,這樣讀出來的效果表達了內心怎樣的感情等等。 四、多種練習,讀有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為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採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准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五、創設情境,調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無窮的潛能,興趣的培養又是多途徑的。在朗讀課文時,可以通過創設美好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讀」的興趣。 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可以一邊展示灕江兩岸秀麗風景,一邊動情地范讀,為學生解說畫中的風光,待學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優美意境中時,再對學生說:「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甲天下的灕江上,乘著木筏,欣賞著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誦家來上一段就更好了。」這一招非常有效,課堂上立刻洋溢著活躍的氣氛,同學們懷著愉悅、輕松的心情展開朗讀,第一次試讀就讀得有點有聲有色了。 總之,激發興趣,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有效指導,提高學生讀的技巧;合理練習,鞏固學生讀的實踐……使讀書訓練因素有效整合,讓學生盡可能地獲得朗讀的技能技巧,從而形成言語能力,促進學生語感形成,發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 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課文字里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也是學生情感的發言地。學生通過想像、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像、聯想、藉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如:在朗讀《靜夜詩》這首古詩時,學生們在幼兒園時都能背誦出來了,但都是一知半解的。我教這首古詩時,先引導學生讀古詩(邊讀邊聽凄涼的古箏音樂),了解詩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時值中秋佳節之際,天上月圓,人間團聚。而詩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這種思鄉情,經過課文對照,學生們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朗讀面部表情就比較嚴肅了。並通過語氣的變換,朗讀時情景的融合,使學生了解作者一人在外的孤單的場面。通過我對當時情境的渲染,學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瀾,有了這樣的感覺,我在進一步的指導,就能通過學生的朗讀把課文的意境展現出來,從而讀得入情入境。 七、「讀後評議」是朗讀的良方 學生朗讀完後,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拔,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要讓學生了解,朗讀的好壞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時經過自己刻苦的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