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指導就業帶動

指導就業帶動

發布時間: 2021-03-28 07:23:22

❶ 淺談如何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隨著我國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隨之加快了步伐,企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趨向多元化。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要培養出更加適合企業、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的技術人才,就業指導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只有將傳統的、只針對畢業生開展、片面的就業指導模式轉變為面向全體在校生的系統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增強就業競爭力,滿足企業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學生更順利地步入社會、適應社會。
一、目前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將就業指導課作為純理論課,重課堂教學和知識傳授,輕實踐教學和能力培養
指導的方法和手段單一,以教師講授為主,擺脫不了一言堂的枯燥灌輸、動員,對學生的主動性關注不夠,缺乏寓教於樂的活躍課堂、形式多樣的輔助教學活動,以及針對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的有效指導。
2.就業指導教材實時性差,與實際脫節
目前,多數學校使用的就業指導教材為部頒標准教材。教材更新慢,而就業市場變化快,就業指導工作不能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落後的教材不能很好地發揮就業指導作用,不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就業指導,造成就業指導形式化。
3.將就業指導作為階段性任務,重畢業前宣傳教育,輕全程教育和社會教育
目前許多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是圍繞著當年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展開,依然停留在對學生畢業環節的階段性指導,不能從實質上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失去了就業指導的真正意義。
4.認為就業指導就是就業安置,內容涉及面窄,缺乏對就業指導工作全面、系統的安排
就業指導的內容大多還停留在對就業政策的介紹、當前就業形勢的分析等單純意義上的就業指導,缺乏職業理想教育和創業教育。
5.缺乏專業正規就業指導教師隊伍
個別學校由班主任、政治老師代替專業就業指導教師,由於缺乏專業、正規、系統的業務培訓,就業指導人員的知識儲備、業務能力等素質參差不齊,難以滿足新時期技工學校的發展對就業指導工作的要求。
二、開展系統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教育包含人生價值觀指導,對自我的認知,對社會、對職業、對專業的深入了解,也包含完善自我、增強就業能力的養成教育。因此就業指導工作要根據教育過程的長效性和對象全員性的特點,貫穿於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
1.職業意識啟蒙,職業生涯規劃
一年級階段,學生剛剛步入職業學校的大門,對即將學習的專業、對於專業和職業的關系一無所知,對於就業與自身的關系更是一片茫然。這個階段的就業指導工作要淺顯引入,增強趣味性,讓學生易於接受和理解。
(1)要經常組織學生參觀企業,通過觀察和老師講解對企業形成初步的認識,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和體驗,對專業所對應的職業群有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習積極性,明確今後的學習目的和方向。
(2)開展職業素質測評,讓學生從職業興趣、職業性格和職業能力等方面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找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達到「知己」的目的。幫助學生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立職業理想、奮斗目標,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方案,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階段性目標,以及具體的學習和社會實踐方案。使學生形成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積極心態,珍惜在校生活,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2.職業意識強化,職業道德行為養成
二年級,學生已經進入專業課的學習階段,經過一年基礎課的學習和技能訓練,以及對個人階段化目標的具體實施、不斷調整,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更加迫切。這個階段要通過各種授課方式如:參觀企業、現場感受人才招聘現場、邀請企業人士及優秀畢業生做專題演講座談,使學生了解企業、了解企業文化,明白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員工,職業人應該具備什麼知識和能力。同時結合學校的德育工作、社會實踐活動,逐步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學生養成職業道德,從不自覺到習慣成自然,貼近社會需求和企業標准。
3.形成正確就業觀,做好就業准備
三年級學生即將走出校門,步入社會,能否順利就業、如何就業是每一個學生最關心的事情。通過前兩年的滲透和指導,學生已經認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個人意願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這個階段的就業指導工作要使學生了解就業政策和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先就業、後擇業、再立業」的就業觀念,樹立就業信心,主動去適應社會,調整期望值,轉變角色,找准自己的職業定位,正確作出就業選擇。
同時,了解有關的就業程序,做好就業前的准備工作,掌握應聘、應試溝通技巧,注意就業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接受創新與創業的思想理念等等。為畢業生多渠道收集、整理就業信息,每一次企業招聘前都要指導學生了解具體的企業信息、企業文化、注意事項等,在應聘學生中做小范圍的動員和就業前指導,幫助學生成功就業。
4.就業後的跟蹤指導
學生就業後在企業還要經過試用階段,這個階段更需要學校和老師的關心和指導。學生剛步入社會,對工作的認識還處於初始階段,與同事、領導之間的溝通還不自如,對企業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責任承擔尚不能完全適應,對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和工作環境易產生疲倦感。總而言之,試用期是從學生向社會人轉變的關鍵期,也是學生的心理波動期,容易出現離崗離職的情況,導致就業穩定率降低。在這個階段,學校要派出就業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巡迴跟蹤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問題,以及心理出現的波動;幫助學生和企業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提高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全員參與,營造良好的就業指導氛圍
全員化的就業指導是指所有學生、教師和校友、家庭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就業指導。就業指導必須發揮所有學生的主體性,調動所有教師的積極性,爭取社會力量的廣泛支持,只有全員發動、全員參與、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就業指導氛圍,為個性化就業指導提供有力保障,才能使「一對一」指導、針對性指導落到實處。在就業指導中,校友的參與、家庭的主動、社會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里主要指所有教師的全員參與,並且不僅體現在就業指導本身,還要體現在任課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中,體現在管理人員和後勤服務人員的各項服務之中,體現在求職環節的積極推薦和市場拓展之中。
就業指導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轉變全校教職工的思想觀念。使全校教職工都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就業質量是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認識到就業質量不只是就業主管部門的事情,也不是幾次就業指導課就可以解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體教職工特別是專業教師主動關心、自覺參與其中,進行教學改革,將就業指導滲透到教學中,改進工作作風,加強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真正樹立起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方向的辦學理念,在全校形成上下貫穿、全員參與的就業指導網路。在多層次的內外環境的綜合影響下,學生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知識、技能和就業指導的學習過程,逐漸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高級技工學校)

❷ 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內容

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總體部署,全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的有關規定,現就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
(一)統一思想認識。創業是勞動者通過自主創辦生產服務項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市場就業的重要形式。勞動者通過創業,在實現自身就業的同時,吸納帶動更多勞動者就業,促進了社會就業的增加。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於發揮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是實施擴大就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新時期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的重要任務。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通過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優化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二)明確指導思想。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著眼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環境著手,逐步形成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新格局。堅持政府促進、社會支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基本原則,強化創業服務和創業培訓,改善創業環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不斷激發勞動者的創業激情,增強創業意識,鼓勵更多的城鄉勞動者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三)突出工作重點。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地方的優勢產業、特色經濟,確定鼓勵創業的產業指導目錄,制定扶持政策,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積極擴大創業領域。
二、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
(四)放寬市場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礙創業的各種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向各類創業主體開放,國家有限制條件和標準的行業和領域平等對待各類創業主體。在法律、法規規定許可的范圍內,對初創企業,可按照行業特點,合理設置資金、人員等准入條件,允許注冊資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程序和合同約定的允許創業者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等作為創業經營場所。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制定促進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優惠政策。
(五)改善行政管理。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和企業交費登記卡制度。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及創業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立項、審批和辦證手續,公布各項行政審批、核准、備案事項和辦事指南,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開辟創業「綠色通道」。對創業者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政府部門要及時受理,公平對待,限時答復。
(六)強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實有利於勞動者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扶持勞動者創業。從實際出發,建立健全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措施,細化操作辦法。多渠道籌集安排資金,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展開。要針對經營成本上升以及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的情況,兼顧行業穩定發展和結構調整升級,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扶持、保護創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鼓勵創業企業擴大就業規模。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勞務輸出地區要積極探索完善相關扶持政策。
(七)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支持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探索抵押擔保方式創新,對於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有利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項目,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提供融資支持。全面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創新管理模式,提高貸款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並進一步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發展適合農村需求特點的多種所有制金融組織,創新農村貸款擔保模式,積極做好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金融服務。建立健全創業投資機制,鼓勵利用外資和國內社會資本投資創業企業,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立各種形式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和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的設立與發展。
三、強化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
(八)加大培訓力度。建立滿足城鄉各類勞動者創業的創業培訓體系,擴大創業培訓范圍,逐步將所有有創業願望和培訓需求的勞動者納入創業培訓。加強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的創業課程設置和師資配備,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對參加創業培訓的創業者,按有關政策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創業培訓的,其按規定享受的職業培訓補貼由失業保險基金開支。
(九)提高培訓質量。從規范培訓標准、提高師資水平、完善培訓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創業培訓的質量。定期組織開展教師培訓進修、研討交流活動,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和配備,提高教育水平。採用案例剖析、知識講座、企業家現身說法等多種方式,增強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開發推廣創業培訓技術,不斷提高創業成功率。
(十)建立孵化基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統籌安排勞動者創業所需的生產經營場地,搞好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優先保障創業場地。可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或利用原有經批準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大學科技園區、小企業孵化園等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進入基地的小企業提供有效的培訓指導服務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強創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創業穩定率。
四、健全服務體系,提供優質服務
(十一)健全服務組織。依託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創業指導服務組織,開發創業指導技術,完善創業服務功能,提高創業服務效率,承擔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組織、服務和實施責任。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機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和各類創業咨詢服務機構的作用,共同做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推動創業咨詢服務工作的開展,建立由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及政府工作人員共同組成的創業服務專家隊伍,逐步形成創業服務指導專兼職隊伍。
(十二)完善服務內容。根據城鄉創業者的需求,組織開展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建立創業信息、政策發布平台,搭建創業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通過上門服務、集中服務、電話服務等形式,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與專業化的開業指導和咨詢服務。建立創業者信息管理系統,設立創業服務熱線,接受創業者的咨詢與投訴,提供及時有效的後續服務和跟蹤指導,注重對創業失敗者的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重樹信心,再創新業。
(十三)提供用工服務。為創業者、新創辦企業及其所吸納的員工提供公共就業服務。指導創業企業結合生產經營需要,落實職工教育經費,做好職工的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組織各類培訓機構按照用工需求開展定向、訂單培訓,為創業企業提供合適人才。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符合條件人員,按規定給予相應的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創業者及其招聘的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創辦企業工作,擴大創業帶動就業的規模。
五、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工作開展
(十四)強化政府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促進創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擺上就業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落實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推廣經驗典型,積極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全面開展。重點指導推動工作基礎較好,條件相對成熟的城市,根據本意見的要求,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相關扶持政策,在組織領導、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社會參與等方面積極探索,率先完善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體系,建立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創業型城市。
(十五)完善工作機制。各地區要發揮促進就業工作協調機制的作用,建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中小企業管理、教育、建設、國土資源、財政、商務、銀行、稅務、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工作小組,共同研究制定和實施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計劃。把優化創業環境、完善落實創業政策以及提高創業培訓效果、創業服務質量、創業初始成功率、創業穩定率、創業帶動就業率等作為衡量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主要工作指標,列入當地就業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共同做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
(十六)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創業教育,提高創業意識,建設創業文化,使更多的勞動者樂於創業、敢於創業;發揮社會各方面支持和推動創業工作的積極作用,營造全民創業的社會氛圍;加強輿論引導,弘揚創業精神,樹立一批創業典型,特別是面對失敗不屈不撓成功實現再創業的典型,營造崇尚創業、競相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環境和良好輿論氛圍。對在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貫徹本意見的具體辦法。
解讀《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全方位支持創業者創業。
根據《意見》,今後,國家將重點指導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創業,軍隊復員轉業人員、留學回國人員等創業,允許創業者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等作為創業經營場所。同時建立創業項目資源庫,形成有效採集和定期發布制度,接受創業者的咨詢和投訴。
重點指導促成五類人創業
《意見》明確指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制定鼓勵創業的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創業者進入國家和地方優先和重點發展的科技型、資源綜合利用型、勞動密集型、農副產品加工型、貿易促進型、社區服務型、建築勞務型和信息服務型等產業或行業。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擴大創業領域。
重點指導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創業。積極採取措施促進軍隊復員轉業人員、留學回國人員等創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實現勞動者創業人數和通過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體系,使更多有創業意願和創業能力的勞動者成功創業。
住所可作為創業經營場所
政府還將放寬市場准入,清理和消除阻礙創業的各種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與領域向各類創業主體開放,國家有限制條件和標準的行業和領域平等對待地各類創業主體,並允許注冊資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程序和合同約定允許創業者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等作為創業經營場所。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以及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市場准入條件。
高校畢業生創業免行政性收費3年
為方便創業,政府還將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和企業交費登記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干預創業企業的正常經營,嚴格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亂培訓行為。依法保護創業者的合法私有財產,對嚴重侵犯創業者或其所創辦實體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要依法查處。
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以及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要按有關規定,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意見還特別提到,進一步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發展適合農村需求特點的多種所有制金融組織,積極做好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金融服務。
創業項目資源庫將建定期發布制度
通過上門服務、集中服務、電話服務等多種形式,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開業指導和咨詢服務。建立創業者信息管理服務系統,設立創業服務熱線,接受創業者的咨詢和投訴,提供及時有效的後續服務和跟蹤指導,注重對創 業失敗者的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重樹信心,再創新業。

❸ 論述以創業帶動就業1500字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而高校畢業生更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雙創」對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實現個人價值,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國家從多方面為高校畢業生以及在校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扶持,如降低創業門檻、鼓勵打造創業孵化器、建設眾創空間、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等。同時,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數字技術對傳統製造的滲透改造,以及一些新興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持續興起,也為高校畢業生和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極好機遇。
高校要以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在校學生全覆蓋,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注重打造知識完整鏈條。整合教務、就業、產業等資源,充分依託社會培訓力量,建立層次分明、平台多樣的菜單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尤其關注創新意識以及創業實務、試驗、能力等重要環節,為在校學生打造從產生創新創業想法到掌握相關實踐知識的「閉環」。
——注重提供實踐引導支持。通過設立引導性學分、選修課程、專業學位等方式,實現一、二課堂有效聯動。充分利用校內的教學實驗設備和場地,服務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發展,推動課堂創新向創業實踐延伸。
——注重探索相關扶持政策。在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生休學創業基礎上,通過不同課程的設置、考核方式的調整,實現在校學生「在讀創業」。如,同濟大學嘗試改革本科工商管理專業的授課方式和考核方法,面向校內招收正在創業的有意願轉專業的學生,讓學生實現創業、學業「兼得」,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機會成本;推進「學時、學分、學位、學歷」和「教師指導創新創業活動工作量」的「四學一量」改革,實現創新創業和人才培養融合;通過投資建設同濟創業谷、彌補高校創新創業鏈條缺失的環節、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等舉措,構建一整套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促進以創新為基礎的創業、以創業為導向的創新。
各級政府應承擔更多責任,為高校畢業生創新型創業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通過不斷完善所需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不斷清除制約「雙創」的障礙,做好創業創新者的「後台伺服器」。
——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高校畢業生創新型創業企業給予更多關注,開發針對該類企業的金融服務產品,幫助解決初創期「資金難」問題。
——鼓勵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在采購商品和服務時,適當向高校畢業生創新型創業企業傾斜,幫助解決初創期「銷售難」問題。
——完善新興行業法律法規,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創新型創業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注重對該類企業的政策和法律實務培訓,使其學會用法律保護智力成果。
提高政策的協調性和針對性,在高校畢業生創新型創業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實行相應的扶持政策。
在企業創立前,簡政放權,降低行業准入門檻,簡化資格審查和辦理流程。試行將事前審批改為事前備案和事中事後監管,降低企業創立的時間成本。在企業孵化期,發揮種子基金的引導作用和政策性資金的杠桿效應,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推動創新型創業項目發展壯大,扶持創業者順利度過孵化期。在企業成長期,政府可採取就業人員落戶加分、員工社保補貼等政策,支持企業吸引優秀人才。並且與高校、科技園區聯合搭建平台,推進扶持政策真正落地,為青年人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❹ 淺析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四)高校輔導員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指導。
1.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繫到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因此,輔導員應該更加提高對貧困學生的關注度,引導他們提高求職擇業能力。就業不等於扶貧,希望用人單位降低門檻,給貧困生更多的就業機會是不現實的。輔導員要從學習到就業,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系統地對貧困生予以幫助,有側重地加強對他們的專業培訓。另外,輔導員應教育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拓展就業思路.引導學生勇於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到邊疆和基層去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樹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業觀。
2.高等教育大眾化後,高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觀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這里所說的「差生」是指那些在考試成績、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距的學生。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大部分的「差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輔導員應該幫助那些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差距的「差生」各盡其才,找到合適的崗位,順利就業,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人各有所長,「差生」也許在某些方面有天賦和特長。比如:某生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卻很有商業經濟頭腦,這時就應該鼓勵他創業。總之,應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其次,引導「差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就業觀念。還應該鼓勵學生特別是「差生」採取多種形式的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以創業來帶動就業。
(五)指導學生學習相關 法律 知識,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
對於新《勞動合同法》,輔導員應該組織畢業生學習相關內容。如在新《勞動合同法》中,對於勞動者的試用期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這樣的規定顯然有利於保證大學畢業生在試用期內的合法權益。對於這些相關法律規定,輔導員應該及時組織學生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在就業過程中自覺遵守法律規范,並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三、輔導員在開展就業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減少就業說教,給予個性就業指導。
目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有些人主張要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的教育,這種觀念本身已經脫離現實,不符合市場經濟「自我擇業」的導向。「個性化就業指導」就是在就業指導的基礎上對不同就業需求群體採取不同的就業指導。綜合大學生的大學期間的總體表現和個性特徵,輔導員應結合大學生自己的就業去向進行具體的就業指導。同時,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就業方向的學生可以提出建議供他們 參考
(二)加強對國家就業方針、政策的了解及自身的學習。
就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國家就業的方針政策。但目前高校輔導員多以兼職為主,大部分都缺乏系統的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知識,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會有時顯得力不從心,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高校輔導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前提應該是加強自身的學習。
(三)畢業後的跟蹤服務工作。
學生就業並不意味著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結束,輔導員要做好加強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反饋的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工作情況,聽取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意見是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既是對前階段就業工作的檢驗,又是指導今後就業工作的依據,因此輔導員要對畢業生做好跟蹤調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關乎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關乎學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為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

❺ 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意義及其途徑有哪些

意義:1、促進城鄉結構的優化,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打破我國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小城鎮建設、農業產業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主要依靠無數多的異常活躍、自主經營的小業主、微小企業構造微觀運作平台。它們是「公司+農戶+基地」的基礎力量,是進城進鎮務工經商的主力軍,是城鎮房地產(住宅和商鋪)的重要消費者。

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服務業是能夠大量容納勞動力的產業,一般比工業多2—3倍。鼓勵在第三產業創業,能迅速提高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同時改進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3、促進所有制結構的優化,創業的微型和小型企業從所有制性質看都是私營和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將從國民經濟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此時需要民營企業及時去填補和置換國有資本。培植創業小企業做大做強有重要意義。

4、促進經濟規模結構的優化,積極發展成千上萬「小而專」、「小而特」、「小而精」的微型和小企業,並形成社會化生產和服務體系、金字塔型的大中小型企業規模結構,才能有國際競爭力。

5、促進投資結構的優化,加快民間投資進入。目前在市場緊縮、消費疲軟、民間投資意願不強的情況下,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從長遠看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不是無限的。大量民間資本的創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有直接貢獻,其投資效率也是高的。

6、帶來勞動力就業的倍增放大效應,創業不單是創業者個人創下自己一份事業、產業,而且創下新的就業機會。小型企業能夠吸納3—5個人就業。

7、提高政府就業管理工作效能。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的杠桿作用,政府減輕了就業服務工作量,提高就業工作效率。

8、通過一大批創業的微型、小企業的設立和成長,還能夠增加國家稅源,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區域;成千上萬以勤儉、誠信創業的小業主將成為中產階級的中堅力量,為社會發家致富提供正面的典型示範,其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不可估量。

創業帶動就業的途徑:

1、轉變政府勞動部門的就業服務的職能結構。在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行政職能中,強化創業輔導的功能和作用。

2、為在社會上形成鼓勵創業的風氣和輿論氛圍,讓小企業創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建議在全國設立「創業周」或者「小企業周」,每年在該企業周舉辦創業博覽會和一系列的創業宣傳活動,普及創業基本知識,表彰先進創業典型。

3、政府加強創業輔導工作。借鑒上海經驗,各地勞動部門可成立開業指導服務中心,委託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創業培訓,政府對失業人員創業和管理技能提高的培訓支付費用。另外可借鑒加拿大創業模式,政府設立創業補貼制度,對失業人員的創業培訓提供1年生活費補貼。

4、充分發揮社會民間團體組織的積極性,促進其相關的社會群體人員的創業。

5、進一步改善創業的環境,簡化創業申辦手續,降低創業投資門檻。大力發展電子政務,方便創業小企業辦理勞動人事和稅務等手續;降低小企業注冊資本金;放開個人服務業、咨詢、小手工製作、軟體設計等非製造性經營活動在家庭住所進行

❻ 怎樣提高就業指導能力

具體辦法如下:
1.加強內涵建設和教學管理,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重視實踐教學,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在廣度和深度上來凝練培養特色,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學校的培養不能靠少數人,也不能只認為是少數人的事,更多的是讓高校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應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度,大力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同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組織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完善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2.建立健全就業指導機構,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
首先要充分調動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教育資源共享,推動高校創新組織模式,進一步形成人人關心就業、人人支持就業的良好局面,形成「全程化、全員化」的就業指導體系;其次建立就業指導的流程化管理,從新生一入學開始,就業指導就要開始工作,並根據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通過開展就業形勢、政策、法規、求職技巧、創業意識培訓等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就業;再就是積極引進專業教師,加快就業師資隊伍建設,規范政策,加強宣傳,引進高層次師資,進一步提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從而實現就業工作服務的職業化。
3.發揮社會對教育的參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實踐機會
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一個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校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還通過捐贈、設置獎學金、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和就業基地等多種方式支持學校,為提高學生就業水平、增強就業競爭力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和鍛煉的機會;高校要積極了解社會對畢業生能力的需求狀況,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能使廣大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拓展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力、提高綜合素質和個性化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當今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的形勢下,仍有一些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主動性欠佳,不去主動搜尋相關就業信息,不主動參加招聘會,創新能力不夠。這樣的心態必然導致就業困難,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鑒於此種情況,筆者在就業指導課上加強了主體性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培養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探索意識和成就動機。此外,筆者還積極培養學生的積極創造性,著重於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鼓勵有條件的同學積極進行自主創業。

❼ 如何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1、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是「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大學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其次,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第三,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第四,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
2、社會適應能力: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
適者生存,生存是為了發展。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卻步。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入社會後才能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盡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3、良好的心理素質:提升就業能力的根本
大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高心理素質,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鍛煉自己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沉著、冷靜應對所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直到達到勝利的彼岸。
4、正確的擇業心態:提升就業能力的保證
首先,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其次,要破除傳統念,實現多元化就業。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

❽ 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四)高校輔導員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指導。1.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繫到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輔導員應該更加提高對貧困學生的關注度,引導他們提高求職擇業能力。就業不等於扶貧,希望用人單位降低門檻,給貧困生的就業機會是不現實的。輔導員要從學習到就業,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系統地對貧困生予以幫助,有側重地加強對他們的專業培訓。另外,輔導員應教育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拓展就業思路.引導學生勇於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到邊疆和基層去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樹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業觀。2.高等教育大眾化後,高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觀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這里所說的「差生」是指那些在考試成績、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距的學生。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大部分的「差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輔導員應該幫助那些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差距的「差生」各盡其才,找到合適的崗位,順利就業,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人各有所長,「差生」也許在某些方面有天賦和特長。比如:某生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卻很有商業經濟頭腦,這時就應該鼓勵他創業。總之,應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其次,引導「差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就業觀念。還應該鼓勵學生特別是「差生」採取多種形式的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以創業來帶動就業。(五)指導學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對於新《勞動合同法》,輔導員應該組織畢業生學習相關內容。如在新《勞動合同法》中,對於勞動者的試用期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這樣的規定顯然有利於保證大學畢業生在試用期內的合法權益。對於這些相關法律規定,輔導員應該及時組織學生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在就業過程中自覺遵守法律規范,並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三、輔導員在開展就業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一)減少就業說教,給予個性就業指導。目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有些人主張要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的教育,這種觀念本身已經脫離現實,不符合市場經濟「自我擇業」的導向。「個性化就業指導」就是在就業指導的基礎上對不同就業需求群體採取不同的就業指導。綜合大學生的大學期間的總體表現和個性特徵,輔導員應結合大學生自己的就業去向進行具體的就業指導。同時,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就業方向的學生可以提出建議供他們參考。(二)加強對國家就業方針、政策的了解及自身的學習。就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國家就業的方針政策。但目前高校輔導員多以兼職為主,大部分都缺乏系統的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知識,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會有時顯得力不從心,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高校輔導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前提應該是加強自身的學習。(三)畢業後的跟蹤服務工作。學生就業並不意味著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結束,輔導員要做好加強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反饋的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工作情況,聽取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意見是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既是對前階段就業工作的檢驗,又是指導今後就業工作的依據,因此輔導員要對畢業生做好跟蹤調查的工作。目前,做好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關乎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關乎學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為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

❾ 一個PK專業問題:國家對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什麼高分求解!人力資源專家專家進!絕不食

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08年9月26日下發的《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指導思想。
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
(一)統一思想認識。創業是勞動者通過自主創辦生產服務項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
實現市場就業的重要形式。勞動者通過創業,在實現自身就業的同時,吸納帶動更多勞動者
就業,促進了社會就業的增加。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促進以創業
帶動就業,有利於發揮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創業
帶動就業工作是實施擴大就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新時期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的重要任務。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通過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優化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更
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二)明確指導思想。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著眼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創業意識、
創業能力和創業環境著手,逐步形成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新格局。堅持政府促進、社會支
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基本原則,強化創業服務和創業培訓,改善創業環境,加快形成
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不斷激發勞動者的創業激情,增
強創業意識,鼓勵更多的城鄉勞動者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三)突出工作重點。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地方的優勢產業、特色經濟,確
定鼓勵創業的產業指導目錄,制定扶持政策,鼓勵創業者進入國家和地方優先和重點發展的
科技型、資源綜合利用型、勞動密集型、農副產品加工型、貿易促進型、社區服務型、建築
勞務型和信息服務型等產業或行業。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
擴大創業領域。重點指導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創業。積極採取措施促
進軍隊復員轉業人員、留學回國人員等創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實現勞動者創業人數
和通過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體系,使更多有
創業意願和創業能力的勞動者成功創業。
二、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
(四)放寬市場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礙創業的各種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
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向各類創業主體開放,國家有限制條件和標準的行業和領域
平等對待各類創業主體。在法律、法規規定許可的范圍內,對初創企業,可按照行業特點,
合理設置資金、人員等准入條件,並允許注冊資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程序和合同約定允許創業者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等作為創業經營場所。擴大
政府采購范圍,制定促進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優惠政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可根據實際
情況,適當放寬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以及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市場准入條件。
(五)改善行政管理。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和企業交費登記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門、
單位和個人干預創業企業的正常經營,嚴格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亂培訓
行為。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及創業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立項、審批和辦證手續,公布各項
行政審批、核准、備案事項和辦事指南,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
等,開辟創業「綠色通道」。依法保護創業者的合法私有財產,對嚴重侵犯創業者或其所創辦
實體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要依法查處。對創業者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政府部門
要及時受理,公平對待,限時答復。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以及畢業2年以內
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要按有關規定,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
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六)強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實有利於勞動者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
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扶持勞動者創業。
從實際出發,建立健全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措施,細化操作辦法。多渠道籌集安排資
金,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展開。要針對經營成本上升以及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的情況,
兼顧行業穩定發展和結構調整升級,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扶持、保護創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鼓勵創業企業擴大就業規模。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勞務輸出地區要積極探索完善相關扶持
政策。
(七)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支持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
積極探索抵押擔保方式創新,對於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有利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項目,鼓
勵金融機構積極提供融資支持。全面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創新管理模式,提高貸款服務
的質量和效率,並進一步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發展
適合農村需求特點的多種所有制金融組織,創新農村貸款擔保模式,積極做好對農民工返鄉
創業的金融服務。建立健全創業投資機制,鼓勵利用外資和國內社會資本投資創業企業,有
條件的地區可設立各種形式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和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的設立與發展。
三、強化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
(八)加大培訓力度。建立滿足城鄉各類勞動者創業的創業培訓體系,擴大創業培訓范
圍,逐步將所有有創業願望和培訓需求的勞動者納入創業培訓。加強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的
創業課程設置和師資配備,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對參加創業
培訓的創業者,按有關政策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創業培訓
的,其按規定享受的職業培訓補貼由失業保險基金開支。
(九)提高培訓質量。從規范培訓標准、提高師資水平、完善培訓模式等方面入手,不
斷提高創業培訓的質量。定期組織開展教師培訓進修、研討交流活動,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
和配備,提高教育水平。採用案例剖析、知識講座、企業家現身說法等多種方式,增強創業
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開發推廣創業培訓技術,不斷提高創業
成功率。
(十)建立孵化基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統籌安排勞動者創業所需的生產經營場地,
搞好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優先保障創業場地。可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
范圍內,或利用原有經批準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大學科技園區、
小企業孵化園等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進入基地的小企業提供有效的培訓指導服務和一定期
限的政策扶持,增強創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創業穩定率。
四、健全服務體系,提供優質服務
(十一)健全服務組織。依託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創業指導服務組織,開發創業指
導技術,完善創業服務功能,提高創業服務效率,承擔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組織、服務和實
施責任。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機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和各類創業咨詢服務機構的
作用,共同做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推動創業咨詢服務工作的開展,建立由企業家、創業成
功人士、專家學者及政府工作人員共同組成的創業服務專家隊伍,逐步形成創業服務指導專
兼職隊伍。
(十二)完善服務內容。根據城鄉創業者的需求,組織開展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
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建立創業信息、政策發布平
台,搭建創業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並監管、企業與個人開發、市場運作的
創業項目評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創業項目資源庫,形成有效採集和定期發布制度。通過上門
服務、集中服務、電話服務等多種形式,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開業指導和咨詢服
務。建立創業者信息管理服務系統,設立創業服務熱線,接受創業者的咨詢和投訴,提供及
時有效的後續服務和跟蹤指導,注重對創業失敗者的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重樹信心,再創
新業。
(十三)提供用工服務。為創業者、新創辦企業及其所吸納的員工提供公共就業服務。
指導創業企業結合生產經營需要,落實職工教育經費,做好職工的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組
織各類培訓機構按照用工需求開展定向、訂單培訓,為創業企業提供合適人才。對參加職業
技能培訓的符合條件人員,按規定給予相應的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推進社會
保障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創業者及其招聘
的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
創辦企業工作,擴大創業帶動就業的規模。
五、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工作開展
(十四)強化政府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促進創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擺上就業
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落實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推廣經驗典型,積極推動創業帶動就
業工作的全面開展。重點指導推動工作基礎較好,條件相對成熟的城市,根據本意見的要求,
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相關扶持政策,在組織領導、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社會參與等方面積
極探索,率先完善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體系,建立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創業型城市。
(十五)完善工作機制。各地區要發揮促進就業工作協調機制的作用,建立人力資源社
會保障、發展改革、中小企業管理、教育、建設、國土資源、財政、商務、銀行、稅務、工
商等部門共同參與、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工作小組,共同研究制定和實施促進以創業帶動
就業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計劃。把優化創業環境、完善落實創業政策以及提高創業培訓效果、
創業服務質量、創業初始成功率、創業穩定率、創業帶動就業率等作為衡量促進以創業帶動
就業的主要工作指標,列入當地就業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工商聯、工會、共青團、
婦聯、殘聯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共同做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
(十六)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創業教育,提高創業意識,建設創業文化,使更多的勞動
者樂於創業、敢於創業;發揮社會各方面支持和推動創業工作的積極作用,營造全民創業的
社會氛圍;加強輿論引導,弘揚創業精神,樹立一批創業典型,特別是面對失敗不屈不撓成
功實現再創業的典型,營造崇尚創業、競相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環境和良
好輿論氛圍。對在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

(以上,據國家相關網站上的規范性文件!)

❿ 只要能解決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任何行業都要大力支持這句話誰說的

歷艦。桐念點蒙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