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幼兒園指導綱要游戲

幼兒園指導綱要游戲

發布時間: 2021-03-27 21:12:01

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實施

一、幼兒園的教育是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要為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
二、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
三、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本《綱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四、教育活動目標要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各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
五、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遵照本《綱要》第二部分的有關條款進行,同時體現以下原則: 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六、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
七、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
八、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 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 九、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 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既有利於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 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相結合,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 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 十、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 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關注幼兒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種發展潛能和不同發展障礙,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十一、幼兒園教育要與0-3歲兒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學教育相互銜接。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哪些教育理念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發展。

教育內容:

1.社會

(一)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5. 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

6. 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7.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8. 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2. 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

3. 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2.健康:

(一)目標

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內容與要求

1. 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 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 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2. 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 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4.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3.語言

(一)目標

1.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二)內容與要求

1. 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 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 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 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

6. 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 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三)指導要點

1.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 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地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3. 我想找完整的幼兒園新指導綱要

我能找到的一個最近的2001年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001年8月15日) 第一部分 總則 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特製定本綱要。 二、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三、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五、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一、健康 (一)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內容與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4.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二、語言 (一)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二)內容與要求 1.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 6.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三)指導要點 1.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地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三、社會 (一)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二)內容與要求 1.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 6.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8.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2.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 3.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四、科學 (一)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內容與要求 1.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3.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4.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

4.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什麼

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幾個基本觀點的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遵循我國憲法和教育基本法律的精神,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幼兒園工作規程》而制定的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的單行法規文件。它與其他有關幼教的教育行政法規一起,構成一個受共同原則指導的、具有內在協調一致性的、層次不同的幼教法規體系,共同推動我國幼教的科學化、法制化進程,促使幼教朝著更加健康、正確的方向前進。《綱要》鮮明地體現著國家的意志,也為著所有幼兒的健康成長。 它本著「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綱要》總則)的宗旨,對我國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地位、指導思想及其組織、實施和評價等各方面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和原則性的規定,也可以說它是將我國幼兒教育長期以來的,特別是貫徹《規程》以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觀念、方法、措施、經驗等等,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其實施,從而為我國幼教新世紀的發展構築堅實的基礎。 對我國幼教來說,學習和貫徹《綱要》應該是一件大事,因為它將在今後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指導我國幼教的發展方向。當然,作為國家文件,《綱要》基本上屬於觀念層面的,比起各地的實施細則來,它主要的作用是導向而非直接指導操作。因此學習《綱要》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應當理解它的基本觀點。為此,本文由觀點切入談談對《綱要》的理解。 一、終身教育的觀點 這已經是一個為我國幼兒教育工作者十分熟悉的觀點。但是就像杜威先生談到創造力時所說的那樣,「這個看法在實踐中不如在理論上那麼被真正承認」。 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終身教育這一深刻而富有遠見卓識的觀點從根本上影響了全世界的教育價值取向,它大大深化了我們對教育、對教育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幼兒園教育的認識。終身教育觀點的確立──這一稱得上飛躍的偉大轉變,不但使學校教育階段不再是人受教育的終點,學校的使命不再只是傳授知識,而且使我們對學校究竟應當做什麼,特別是面對學習化的社會,基礎教育的「基礎」究竟是什麼,有了全新的認識。基於此,我們獲得了審視幼兒教育的新的更加廣闊的視野,獲得了思考幼兒教育的更加全面的、整體的、深遠的、人本的方式。這一變化在《綱要》中不僅通過直接的表述,如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而明顯體現出來,而且還滲透在《綱要》的全文中,成為《綱要》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因此,創造符合終身教育精神的幼兒教育正是貫徹《綱要》的重要行動。從我國幼兒教育的現狀來看,終身教育的思想盡管已經人人皆知,但是要將幼兒園從僅僅是小學的預備階段真正轉變為人生學習的初始階段,真正為幼兒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念更新和實踐改革。 現代社會與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的到來,使人類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對人類自身和世界發展的根本意義,使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發生了重大的變化。「21世紀的基礎教育把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的個性的發展、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變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為最重要的任務,這與傳統教育中把基礎主要定位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訓練有很大的區別」。 ②新「基礎」不僅包括基本的讀、寫、算能力,基本的操作技能,它還「為每個受教育者奠定生存的基礎,做人的基礎,做事的基礎和終身學習的基礎;換言之,就是為他們奠定一生持續發展的基礎」 ③,它更重視「賦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學會學習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並把「獲取、更新和使用知識」作為了「必須在教育過程中闡明的三種功能」。 ④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會議宣言對基本學習下了這樣的定義:「基本學習需要包括人們為生存下去,為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為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為充分參與發展,為作出有見識的決策,以及為繼續學習所需的基本學習手段和基本學習內容(如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態度)」。這些新的基礎教育觀念反映了社會的特徵,洋溢著時代的精神,它們豐富的人文內涵將全世界的基礎教育,當然也包括幼兒教育的性質和意義升化到了新的高度。 《綱要》在各領域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以及組織和實施、評價等所有環節中,一致地將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放在了核心位置,強調教育活動要「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各領域的目標表述較多地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彙,突出了我國基礎教育共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取向;各領域都強調良好的習慣形成,強調合作、參與、探索,強調「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強調通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來學習知識、技能……這些都明顯著眼於培養幼兒終身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的重要的素質,如強烈的學習興趣、主動性、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能力等。不否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教育當然要讓幼兒掌握一切他們應該掌握的東西。但是必須明確的是,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兒童能夠一生持續地學習,有尊嚴地、有質量地生活,不僅是未來的生活,也包括其現實的生活。因此,這就必須關註: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為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他們是因此而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倦學習?是越來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還是越來越依賴教師、懶於思索?是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還是變得自卑、消極、感情冷漠?這些必須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重要的標准之一。如果答案是後者的話,那可以說,無論我們教了什麼,教了多少,都是失敗的。因為我們失去的遠遠比得到的多。 以此標准反思幼兒教育,不難發現幼兒園的小學化現象,重知識灌輸、技能訓練,輕主體意識、學習興趣,忽視自我學習能力及其積極的情感體驗等狀況。這與終身教育的理念有多麼大的差距!若干研究已經表明,當我們的學校正在為升學率或教育成績而陶醉時,兒童對學校、對學習的熱情卻正在明顯地隨年級的升高而降低(參見1997年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抽樣調查結果);當我們的幼兒園在為幼兒認識了多少字,會算多少算術題而沾沾自喜時,全國30個省市的調查卻表明,在小學一年級兒童中就已有35%左右不喜歡語文,40%左右不喜歡算術(文匯報2001.7.30)。可以說,這些結果正是那些短視的、急功近利的、以損害幼兒終身發展可能性為代價的所謂這樣那樣的「教育」結下的苦果,我們應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只要我們遵循《綱要》的精神,自覺地堅決地對那些不正確的做法加以抵制,才能保護每一個幼兒在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幼兒園生活中發展潛力,良性成長,不僅更好地去適應小學生活,而且為一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只有這樣,幼兒園教育才能無愧地被稱為「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 二、知識觀 在幼兒教育中怎樣看待知識更有利於幼兒的學習,這是一個涉及知識觀的問題。視知識為靜態的、是一大堆脫離幼兒的、僅僅要他們記住的東西呢,還是視知識為動態變化的,是一個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綱要》的知識觀顯然是後者而非前者,《綱要》強調了作為教育內容的知識的建構性、過程性。 這一種知識觀是建構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識作為一種關系體系來建構。所有兩種刺激之間或者一種刺激和一種反應之間簡單聯系的理論,要定義知識建構過程是不夠的。兒童通過重復。反應和再現來組織他們在廣泛的關系體系中一

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教育內容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一)目標
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內容與要求
1. 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 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 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2. 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 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4.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一)目標
1.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二)內容與要求
1. 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 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 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 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
6. 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 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三)指導要點
1.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 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地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一)目標 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5. 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
6. 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7.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8. 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2. 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
3. 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一)目標
1.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 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 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 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 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3. 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4. 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5. 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6. 從生活或媒體中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
7. 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三)指導要點
1.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
2. 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3.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一)目標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3.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三)指導要點
1. 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
2. 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
3. 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6. 幼兒園指導綱要

第一部分 總則 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幼兒園管理條理》、《幼兒園工作規程》為依據制定,用以指導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以下思想: 1.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教育應為每一個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2. 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3.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幼兒園教育應豐富幼兒的生活,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幫助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4. 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5. 幼兒園教育應充分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揮潛能的機會,促使他們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第二部分 教育目標與內容要求 一、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 二、 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劃分。各方面的內容都應包含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活動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學習。 三、幼兒實際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範疇的劃分是相對的,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健康 ——增強幼兒的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一) 目標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 教育要求 1. 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體驗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 信賴感。 2. 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公共衛生的習慣。 3. 指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技能,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 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動來吸引幼兒,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5. 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6. 在走、跑、跳、鑽、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三)指導要點 1. 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連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2. 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3. 幼兒不是被動的「被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育幼兒的同時,幫助他們逐漸學會生活自理,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4. 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發育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注意不要進行不適合幼兒的專門體能訓練。 二、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一)目標 1. 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2. 喜歡觀察、動手操作和實驗,積極尋求答案; 3. 初步理解事物的數量關系,能用比較、分類、測量等簡單方法探究事物; 4. 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發現; 5. 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二)教育要求 1. 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2. 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環境,初步了解自然與自己生活的關系; 3. 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感受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4. 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5. 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形狀和數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概念; 6. 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 7. 鼓勵幼兒用語言和非語言等多種方式來反映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三)指導要點 1.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2. 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並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3. 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三、社會 ——增強自信,培養幼兒樂群、友好的態度和行為 (一)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 2.願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知道對錯,不做明知不對的事; 4.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愛父母、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二)教育要求 1. 引導幼兒參加游戲和各種活動,體驗和同伴共處的樂趣; 2. 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 3.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鼓勵他們認真完成; 5.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 6. 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 7. 引導幼兒接觸常見職業的人,了解他們的勞動及其與自己生活的關系,尊重、感激他們; 8. 擴展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三)指導要點 1.社會學習是一種跨越不同領域的綜合學習。《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科目,而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領域。社會學習往往融合在各種學習活動中,並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2.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幼兒。 3.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著幼兒,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 4.幼兒的社會性培養需要家、園教育保持一致。 四、語言 ——提高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一)目標 1. 喜歡用語言與人交往; 2.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經驗; 3. 願意傾聽並能理解別人的講話; 4. 喜歡閱讀畫冊和圖書。 (二)教育要求 1. 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 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 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4. 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5. 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6. 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 7. 利用圖書和

7. 應當如何理解和實踐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原創)

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能夠得到更快的發展。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們對幼兒園游戲存在著幾個誤區: 誤區一:游戲就是指自由游戲,其作用就是讓幼兒自己隨便玩玩的。只要不出問題,教師就可以不管。 誤區二:游戲就是休息、閑暇,游戲中幼兒不能學到知識。游戲中只是能滿足幼兒好玩的天性。 誤區三: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是不能相提並論別的。 隨著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目的在價值取向上發生著從知識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根本性變化。自主性游戲日益被重視和接納,重視幼兒的基本權利,強調自主控制,使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對教師的要求較以前大大地提高了,它不僅是要求教師要給幼兒提供游戲的機會,還要求教師具備發現、分析、指導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生活過程就是這個人經驗積累的過程,而對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幼兒的游戲就是他們的生活,幼兒往往是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有益經驗。因此《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都強調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游戲開展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開始注重遊戲的開展,但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開展游戲是為游戲而游戲,在游戲環境的創設上追求高檔精美,教師包辦一切,沒有把准備游戲環境的過程看作是幼兒游戲的過程,學習的過程。要從根本上扭轉幼兒園這些傾向,必須首先改變把游戲與學習分開甚至對立起來的觀念。只有首先把游戲看作是學習,也就是說讓幼兒在快樂、自主的游戲中進行學習,游戲才可能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幼兒園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指導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活動,又要反對和避免把游戲作為灌輸知識技能的手段,應當重視游戲活動本身所特有的主體性發展潛能。 游戲是幼兒的自由活動,作為教師,要正確認識游戲、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教師對幼兒學習活動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是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在游戲活動中發生著大量的學習活動,因此孩子游戲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的過程。例如:在「快樂的餐廳」這一游戲中,通過自製食品、與客人打招呼、向客人推薦特色食品、招待客人等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的社會性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數理邏輯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因此,幼兒游戲與學習活動不應該割裂開來,應該看成是一體的。由於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幼兒園教學應當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並以游戲為基本途徑。教師組織與指導幼兒的游戲活動,目的不僅僅在於讓幼兒"玩",而且還在於引發、支持與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游戲不僅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的重要途徑,而且,游戲也具有生成課程的重要功能,根據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與需要,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引導幼兒結構新的課程,使課程自然生成於幼兒的游戲活動之中。因此,我們應該用整體的系統的觀點看待幼兒園游戲、課程、教學之間的關系。 目前幼兒園存在兩類游戲:一類是幼兒按自己的需要、興趣充分表現自我的游戲;一類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組織的教學游戲。前一類游戲由於是幼兒自發的,因此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更能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廣大幼教工作者對此已達成了共識,因此都非常重視對幼兒創造性游戲的組織與指導。但在現實實踐中,如何真正做到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呢? 為了使游戲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就必須重視這兩類活動對幼兒發展的不同價值,保證這兩類活動在幼兒園的開展。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是本體意義上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里雖沒有發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卻凝聚著發展的全部趨勢。經常參加這類活動,有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園必須給予 幼兒以充分開展這類游戲的機會。 有組織的游戲是豐富幼兒生活的主要途徑,因為游戲是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再現,反映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游戲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幼兒的生活世界是創造的、可經驗的、游戲的世界,他們的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還需要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所以在幼兒園提倡教師為幼兒提供特定環境的區域游戲。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以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的教育新觀念向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通過丁海東教授對幼兒園游戲進行剖析,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認識:游戲究其本質在於幼兒的自主性,在於激發幼兒主體的內在動機,促使幼兒主動自願的活動,游戲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自主、自發的活動,是以游戲活動本身為目的的愉快活動,因此,應充分體現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出於自己興趣與需要、自主自發的、輕松愉快的活動;同時,幼兒的游戲總是在一種特定的情景中,在一定的經驗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方式表現的活動,所以,要重視引導幼兒對生活的體驗,創設並提供幼兒表現和創造的適宜環境,允許幼兒在游戲中的不真實和幼稚行為,把兒童當兒童看,站在兒童的立場看兒童的游戲;此外,游戲不僅僅是每一位幼兒自主實現自我價值的活動,而且是所有兒童和教師共同進行的群體交往活動,可見,游戲過程也是促進「共同體」每個成員個性發展,努力形成有情誼的、有凝聚力的「共同體」的過程。例如,參觀山東省農科院幼兒園時,看到孩子們游戲的投入勁頭,讓你感覺到你好像真的進入了超市、理發店、醫院、還有藝術展覽管。再加上教師的積極配合,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顯得特別開心,自由 。不難看出在這個幼兒園里,游戲真正成了孩子們的游戲,孩子們在和老師共同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經驗,在這里,孩子也真正成了游戲的孩子,看到他們張張洋溢者快樂的笑臉,就能感覺到這時候的孩子,是真正快樂的孩子,這時候的老師,是真正幸福的老師。 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兒行使成人權利、享有成人自由的滿足感,帶給幼兒極大的快樂是其他活動無法比擬的;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天性自然流露,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這也正是游戲最根本的價值所在。因此,游戲的進行首先要保證幼兒享有游戲的自由、享有自主的權利。「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心去體會」--促成幼兒愉快游戲、分享他們游戲的喜悅,成為今天我們看待游戲的新視角。 總之,讓孩子真正成為游戲的孩子,幼兒園的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游戲 ,保證幼兒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應該成為每所幼兒園地辦園宗旨、努力方向。 一、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活動 在生活活動中,以多種形式的游戲充實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如在組織幼兒洗手、入廁、進餐等環節時教師可用一個手指游戲,以一個簡便易行的游戲來貫穿整個生活活動,這樣使幼兒保持良好的情緒體驗。在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將教學活動游戲化,將教學與游戲這兩種互補為補充形式整合起來,模糊游戲與教學的界限,從時間、空間、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形式等幾方面將幼兒的經驗整合在一起。教師在直接指導集體活動時,要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在自由游戲時間里,要給幼兒自由活動的機會和許可,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善於發現幼兒游戲中教育價值,及時以適當的方式作出應答,形成合作式的師生互動。 二、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三、創設環境,支持幼兒的游戲 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張的那樣:幼兒在適宜的環境從事愉快的活動,通過有趣的「工作」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