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中國學術通義

中國學術通義

發布時間: 2021-03-26 19:48:13

『壹』 請大家幫忙找一本歷史書,書的作者是台灣人。主要講述了中國秦朝到隋朝的歷史!非常感謝

《草莽英雄》

『貳』 簡述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其影響

回顧世紀中國學術的發展歷程,應該說:這是一個豐收的世紀、創新的世紀、輝煌的世紀。一百年間,名家輩出,群星燦爛,成果豐碩,推陳出新。中國傳統的學術發生蛻變,西方學術大量引入中國,在中西方學術的交流、撞擊、融合中,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誕育,並迅速地茁壯成長。一百年內,各個學術領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進展,構建了完整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體系。回顧和總結20世紀的學術發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樁很有意義的工作,是為了推進21世紀的學術,進一步建構中國社會主義學術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璀璨的成果和豐厚的積累。它長期以來哺育了中華兒女、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與精神,在世界學術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從19世紀中葉以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也帶來了西方的學術文化。西學東漸,經歷了幾個階段,先是器物文明的傳播,其後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傳播,直到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西方的學術文化,涵蓋廣闊,影響深遠,進入中國後生根、開花、結果。它改變了中國學術思想界以至全社會的發展方向和前進步伐,中國從傳統的封建社會跨進近代社會。其間,中學和西學、舊學和新學、傳統學術和近代學術發生了激烈斗爭和逐步融合。中國20世紀之學術即在這一斗爭和融合的再創造過程中呱呱墮地。
中國近現代學術肇始於嚴復翻譯西方的學術名著,19世紀末,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向中國人介紹了進化學說,使中國學術界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此後,他又陸續翻譯亞當·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權界論》,甄克思的《社會通詮》,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學》,耶方斯的《名學淺說》,這些都是中國傳統學術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領域,中國近代的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邏輯學得以借鑒,因之萌生。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說明近代歷史學與傳統歷史學之區別:「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前者史家不過記載事實,近世史家必說其事實之關系,與其原因結果。前者史家不過記述人間一二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雖名為史,實不過一人一家之譜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部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系。」他大聲疾呼,歷史學必須沖破傳統,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並認為這是有關國家興亡的大事,他說:「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此時,夏曾佑編寫《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是我國第一部用章節體寫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國通史。其他學科也在20世紀之初相繼跨人近代時期,1910年沈家本創辦的法學會和《法學會雜志》可說是近代法學的萌芽;王國維、羅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說是近代考古學的濫觴;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學、王國維研究叔本華,開近代中國人研究外國哲學的先河;五四時代,陳獨秀、胡適鼓吹文學革命,中國近現代文學得以誕生,胡適寫作《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一次用西方觀點對中國古代思想進行分析研究。至於自然科學,19世紀後期已由李善蘭、徐壽、華蘅芳等翻譯了許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備。1915年,留美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中國科學社並創辦《科學雜志》,中國近代的自然科學研究也逐步展開。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先進知識界為了挽救國家危亡,向西方尋找救國真理的產物。西方的各派學說,眾多著作,像打開閘門的洪水一樣,沖進中國。中國學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進行選擇、甄別、吸收,創造適應於自己時代的學術文化。學者們,作為中國人,生於斯,長於斯,在中國接受教育,必定會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
影響。20世紀的第一代學者,從舊時代過來,大都精通中國的傳統文化。五四時代激烈的反傳統文化的戰士們,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吳虞等,他們為了完成除舊創新的歷史使命,竭力反對舊傳統,要與舊傳統決裂,但實際上舊傳統已滲進他們的血液里,他們不可能完全斬斷傳統。真像他們自己所說:他們
是從舊營壘中沖殺出來,進行了反戈一擊。即使像陳序經那樣的「全盤西化論」者,也不可能擺脫舊傳統。只要你是中國人,曾受中國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擺脫中國學術文化的影響,「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盤反對和完全丟棄「昨日之我」。 同樣,20世紀的中國學者,不管他的思想多麼保守、頑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對西方的學術文化。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優越性日益明顯,人們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盤反對和摒棄西
方學術文化的人也是沒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響,西服革履、西裝大菜、洋房高樓、汽車飛機,西方文明,無處不在,哪個人的生活能離開這些?茅盾在《子夜》中寫的吳老太爺頭腦冬烘,頑固不化,但從鄉下來到了上海,口誦《太上感應篇》,居住的卻是洋房,出門更非坐汽車不可。拖著辮子,倡導復古的辜鴻銘其實是受過西方完備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學者。20世紀的重大特點是中西文化從斗爭走向融合,人們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圍中成長。兩種異質文化的斗爭和融合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歷史上,佛教文化傳人中國,經歷了漢魏兩晉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間發生激烈斗爭和相互排拒,才逐漸地融合,產生了儒學化的佛學——禪宗,和佛學化的儒學——理學。明清之際,耶酥會士將西方文化帶來中國,雖有徐光啟、李之藻甚至順治帝、康熙帝等上層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學的頑強抵抗,經一、二百年之久而煙消雲散,並未能生根、開花、結果。可見異質文化之間的融合,尤其是要從融合中誕生出新的學術文化,是一個長期、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在中國傳播,這是歷史上異質文化第三次進入中國,其聲勢之大,影響之遠,大大超過了以前的兩次。由於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使中國傳統文化相形見絀,在上個世紀末,中學和西學的兩軍對戰中,中學已陣腳大亂,敗下陣來。必須吸取西學之長,「以洋為師」在中國學術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創造,才能重建中國的學術文化。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經過中國學人們不懈的努力,20世紀的中國學術得以孕育成形,脫穎而出,並顯示了嶄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大體上說,有以下特點: 一、以進化學說和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中國傳統學術贊美上古時代的制度和人物,頌先聖而薄後王,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視為道統所在,後世丟失了古代道統,故而欺凌爭斗,社會日益退步。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社會進化的原理風靡全國,完全改變了陳腐觀念,中國人懂得了用進化史觀來觀察和研究人類社會,得出了與古人全然不同的結論。這樣,20世紀的學術文化拋棄了傳統觀念,樹立起近代新觀念。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掌握了科學的唯物史觀,進一步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作用等等,把學術文化的研究置於唯物史觀和科學方法的指導之下。20世紀中國的學術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
的中國學人全都信從進化原理。而在1949年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佔有主導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誕育和成長了大批學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中國傳統學術,分成經、史、子、集,並不嚴格地建立在學科分類的基礎之上,其中經學特別重要,凌駕於上,且涵蓋一切。《易經》中包括數學、哲學、自然科學;《書經》中包括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詩經》中包括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禮記》中包括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春秋》中包括歷史學、政治學。許多學科尚在幼年萌芽狀態,尚未從籠統的經學中分化獨立出來,學科之間的界線極為模糊。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茁壯成長、規模齊備,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自然科學移植了西方幾百年積累的學術成果,獨立為一大學科。其中分門別類,學支林立,建立了數、理、化、生、農、工、醫等大學科,門類繁多、內容充實,洋洋大觀,達到了較高水平,且有裨於國計民生。而人文
和社會科學中,文史哲分離,形成各自的專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新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新學科,紛紛誕生獨立。由於20世紀人類社會的飛速進步,人們對自然、社會、人類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知識量、信息量巨大增長,學術文化的內容日益充實,范圍日益擴展,完全突破了傳統的經、史、子、集的舊框架,形成了近現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的學科分類體系。
三、理性方法的運用。傳統學術研究的方法不夠精密、邏輯不夠嚴謹,推理判斷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色彩。治學中帶有直觀感悟,冥心靜思,自省修養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測的、情緒的方法,只要能表達研究對象或真實、或虛幻的狀態,就能形成某種學術性的知識,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說,天人感應說,明心見性說。20世紀的中國學術引進西方的研究方法,運用歸納和演繹,重視證據,「無征不信」、「孤證不立」,摒棄主觀成見,抱著冷靜、客觀的態度,以理性方法對確定的對象進行具體、准確的認知活動。在自然科學中運用顯微鏡、望遠鏡、以及其它科學儀器和實驗手段,在社會科學中則著重調查研究的方法,獲取第一手的實際材料。20世紀的學術文化追求的是精確而具體地把握現實世界的豐富多樣性,進而認識其本質和規律。近現代學術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權威。
四、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進入20世紀,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兇狠,封建軍閥和國民黨政府的壓迫更加殘酷,內憂外患,民不聊生。20世紀的中國學者們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難,抱著無限的同情,喚起自己的責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為己任,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鑽研,目的就是為了救國。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在風雨如磐的苦難歲月中誕生發育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主義壓迫,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20世紀學者們共同的強烈願望。搞自然科學的希望科學救國,搞經濟學的希望實業救國,搞教育學的希望教育救國,搞政治學的希望國家繁榮昌盛,搞哲學的希望振興民族精神,搞歷史學的希望以歷史經驗教育和喚起民眾,搞文學的塑造了眾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伴隨中國的苦難而產生,它推動國家的前進、呼喚民族的奮起、激勵大眾的斗爭,因此,愛國主義滲透其中,成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紀的中國學術高揚著愛國主義的旗幟。

『叄』 中國學術界的弊病

在人們心目中,學術界應當是一方凈土。但近年來學術腐敗現象卻愈演愈烈,不能不令人心憂,下面略舉數例:

(1)得過且過,不求甚解的奴性思想。中國學術界得過且過、不求甚解的奴性思想主要表現在:(1)學術上的盲從和人雲亦雲,只要是大家認可的就是對的。(2)和事佬作風,不敢批評導師,不敢批評權威,不敢批評院士,怕打擊報復,怕審稿通不過,怕項目被槍斃,怕晉級受阻。(3)不相信自己,不敢創新,總想把自己從實踐中得出的認識往外國人的模式上套,找到了,套上了,就有底氣了,就以為是創新了,找不到就手足無措。(4)喜歡跟風,外國出來一個新的術語或新的理論,我們馬上拿過來,而且自認為拿得快的就是好漢,就是創新,就是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了。(5)盲目迷信外國人,看文獻引文獻偏重外文而忽視中文;一個問題或一個現象,外國人說了很少有人懷疑,中國人說了就無人理睬。同樣一個提法,外國人說了我們不明白不同意也不敢吭聲,中國人說了就有人揮舞大棒。個別(海外華人)甚至對中文文獻不屑一顧,他們所了解的中國地質知識主要是從外國人論述中國地質的論斷和部分中國人寫的外文文章中得來的。(6)不敢批評外國人,我們現在每年的文章成千上萬,有幾篇敢指名道姓批評外國人的?有些人可能想也沒有想過要去批評外國人。個別人有一種深深的自卑,他們見了外國人,尤其外國的名人,謙恭得很;見了中國人則傲氣十足。

(2)學閥作風和門戶之見。只許自己創新,不許別人創新;自己創新是貢獻,別人創新是另類。自己研究的領域不許別人插足,自己不喜歡的文章竭力封殺。一級壓一級,教授訓斥講師,講師訓斥助教。學生不許超過老師,把學生當工具,只使用不培養。批評不能擺到桌面上,而是在下面搞小動作,或是利用評審論文、評審項目做手腳,挾私報復,給不喜歡的人穿小鞋。對自己的朋友、學生、追隨者,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原則放行,無原則吹捧。打擊報復,兩面派學風,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打擊對立面不分場合,可以不顧科學的事實,可以節外生枝,甚至泯滅科學家的良知。

(3)「一盤散沙」,窩里斗,缺乏合作和團隊精神。

(4)「官本位」之風長盛不衰。想當院士嗎?先去當官。「近水樓台先得月」,當官的拿大項目,提職稱當官者優先。

(5)學術造假,剽竊成風,侵佔他人成果,侵佔學生成果。

中國學術界存在的上述弊端,有些是浮在表面的,有些是深層次的;有些是新近涌現的,有些則是根深蒂固的,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如學術造假,侵佔他人成果,學閥作風等,中國有,外國也有。西方文化的拜金主義、個人至上對學術界的腐蝕也不容忽視。中國學術界是相對封閉和保守的,我們深受孔孟之道的傳統思想的束縛。我們學術進步的遲緩,創新思維的艱難,以至於學術界的種種弊病,無不與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均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都離不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單位何嘗不是如此。因此,大至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單位、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對於科學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肆』 中國學術界認為當今中國神話的現狀是怎樣

中國學術界認為當今中國神話的現狀,就是兩個字:零散。
原因讓你自豪,因為西方神話的體系一般上下不過三代四代最多五代六代人,也就是說西方神話體系的跨度一般都不超過一千年。而華夏創世神話隨便拎一個故事出來,其跨度都要幾百年上千年。比如:從伏羲氏到炎帝黃帝,從炎黃大戰到堯舜禹這中間哪個不是需要跨度二三千年。再說,即便炎帝一族,就有幾十代,黃帝一族與炎帝同期,也是幾十代接班人。
如果,華夏神話體系從盤古開始直到夏朝,這個跨度絕對有一萬多年。因為盤古神話發生在冰河大洪水之前,伏羲女媧才是冰河全球大洪水時期,大禹治水是後期的小洪水,不是全球性的。
那麼,中國神話的現狀是什麼呢?這個問題要用一篇論文來論述,在此我簡單介紹一下。現在中國的神話還是比較原始,還處在傳統的「盤古生在蛋中,伸個懶腰頭頂天」的狀態。這種神話敘述方式是很難弘揚廣大的,更不用說走出國門。
上海現在有一個「中國創世神話工程」班子八九十號人,有專家、有學者、有畫家,他們想法很好,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創世神話。但他們是從連環畫、宣傳畫開始入手……
南京現在有一位作者,採用的方式是將中國傳統神話寫實化,轉化成寫實主義新神話,並通過文學、影視的方式進行弘揚!其第一部代表作品《神斧》已經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2016年,作者:李少峻,現正准備對接電影項目。
可惜的是,國內電影界真正有眼光的「伯樂」太少,他們多半隻看中能賺錢的所謂的「大IP」。

『伍』 中國秦以後學術與歐洲的中古時期在學術方面有什麼區別

摘 要:作為中國這一文明古國從蒙昧走向文明,從新興走向成熟,從學術思想萌芽走向學術繁榮的歷史代表,先秦學術史當之無愧。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鋒起,百家爭鳴」的繁盛局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關鍵詞:理性思維 孔子 仁學 諸子百家 百家爭鳴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刻而持久地影響著中國社會和歷史的發展與演變進程。就其從精神層面而言,凡舉政治制度、經史學術、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民族關系、文藝藝術、生活習俗等,無不歸納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此外,學術在中國古代又被稱之為「道術」,即為聖賢治理天下大經和大法所託寓的,故從側面反映學術研究的實質相當於探索治理天下的要旨大義。由此可見,學術史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研究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與意義。
中國學術史的內容形式是豐富多彩的:以序跋體為發端的莊周所著《莊子·天下》、以紀傳體為發端的司馬遷所著《史記》、以目錄體為發端的劉向所著《七略》、以筆記體為發端的程頤所著《河南程氏遺書》、以道錄體為發端的朱熹所著《伊洛淵源錄》、以學案體為發端的黃宗羲所著《宋元學案》、以章節體為代表的梁啟超所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以及以學術編年體為代表的明國期間劉汝霖所著《漢晉學術編年》《東晉南北朝學術編年》。除此之外,還有經傳註疏體系以及學者之間來往的書信體,都涉及中國學術史研究內容的方方面面。同時,基於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大背景下, 中國學術史的研究方法便具有本土特色和較為豐富的自身內容,主要表現為自發性、簡約性、雙維性、辯證性、綱領性、動態性、獨創性等。
以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實學等傳統學術及其風氣為基本發展脈絡的中國學術史,展現了中國歷史各個時期主要學術思潮的歷史特徵,本文主要介紹從先秦時期的學術發展來展現這一時期中國學術的發展狀況。
一、中國上古理性思維的曙光
人類的意識,是從原始社會就存在的。這一時期人類在生存斗爭中思維進步的積極成果,就是原始神話,然而這種思維寄託在虛幻的想像之中,仍不屬於理性的思維。中國上古從夏代至商代,都未曾具備獨立進行理性思維的社會條件。如果說理性思維要沖破天神迷信的禁錮需要一個缺口,那麼首先要指殷周之際的政權變革。
周滅殷商,用現實證據表明了「天命」的可變性,由此在「殷鑒」的背景下,周初統治者形成了在天命的外殼內具有理性思維的歷史觀和政治觀,「敬德保民」的思想得以產生。總之,時至周初,中國的理性思維首先從歷史思考上發端,初步具有政治歷史觀的自覺意識,奠定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傾向,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學術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及影響。甚至於從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乃至春秋時期,對天人之辨的理性思考中出現了天人相分的新思想以及否定鬼神作用的觀念,又是人類意識的一種解放和理性思維的一次覺醒,可謂開學術思想發展的另一生面。
《易經》是中國上古一部極具特色的典籍,其產生年代在目前學術史尚有很大分歧,但成書於西周初年的說法較為合理。故而《易經》中矛盾對立觀念、事物發展變化觀念、天命與人事變通的觀念等就可以反映出周初的思維水平。此外,憂患意識在《易經》原生語匯的形成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而這種憂患意識是基於積極態度之上的,因此這也是西周初年的精神特徵,恰好與關於「殷鑒」的思索相一致,在有關中國上古理性思維在初步時期的精神特徵上給以後的學術發展取向以很大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上,五行說、陰陽二氣說以及「和同論」的出現,表明中國古代理性思維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為中國學術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范疇與思維模式的源頭,揭開了思想抽象性與邏輯嚴密性的新篇章,為以後學術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孔子儒學的初創
孔子,是先秦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儒學思想體系幾經演變,從漢朝漢武帝以後始終為中國封建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主導思想,孔子因而也成為古代文化史、學術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歷史人物。其在中國歷史上至少有三項破天荒的創舉:是大規模私家講學活動的第一人,打破官府壟斷教育局面,使得「學在民間」成為現實;第一次創立了相對獨立的學派——儒家學派,即不依附某個特定政治勢力,以思想傳承為紐帶的學術集體;最早地將政治、社會以及人際關系等實際問題發展為非參政人員探討的學術問題,並且建立起系統的思想體系。
孔子的思想重心是對於「仁」的闡釋、提倡與論斷,因此仁學才是孔子學術思想的核心,「仁」不僅是最高的道德、倫理規范,而且也成為政治行為的原則。同時,孔子在仁學中強調人在品德、素質上的自我修養,包括恪守一套觀察問題、為人處世的基本思想方法,即中庸之道。除此之外,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形成了一套卓越的教育學思想,其中也包含豐富的哲學認識論內容。諸如「學而時習之」、「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擇其善者而從之」、「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言論已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在學術文化的發展中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
孔子的思想體系是一個內部充斥著矛盾的學說,諸如孔子目睹「禮崩樂壞」、社會動盪的政治局面,主張「克己復禮」,希望通過回復周禮重建安定的社會秩序,但戰爭依然頻繁發生,財產、權利的再分配斗爭時刻存在,無論是新興勢力的擴張,還是腐朽勢力間的爭奪,他們的共同特徵無疑都是行為的惡劣。因此,孔子的思想從起點到歸宿,畫出一個帶有強烈的保守、復舊傾向的圓環,而圓環圈住的卻是包含有閃光的、進步的學術見識,其中便有仁學思想建立的重要歷史意義。
總之,孔子創立的以「仁學」為核心的學術思想體系,為儒學的始祖。從其治學活動的影響而看,孔子創立儒學具有開先示範作用,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孔子是中國學術文化的第一拓荒人,戰國諸子百家的興起,中國私家學術乃至中國所有真正具有獨立意義上的學術,都是從孔子的治學活動開始的。
三、戰國時期的學術爭鳴
公元前475年,中國進入戰國時期。這是我國學術事業蓬勃發展的時期,「百家爭鳴」的興旺景象就是最具代表的。這一時期,學派林立,思想繁榮,然而,思想、學術的百家爭鳴,意味著言論自由、爭辯平等等,這種景象在中國古代並不常見,因而有其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
春秋伊始,各諸侯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吞並戰爭此起彼伏。到了戰國初年,戰爭接連不斷,由原來的吞並戰爭轉向兼並戰爭。政治格局產生變化,各國內部也發生一些大的政治變動,至「三家分晉」後,中國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天下的政治軍事態勢。在此局面下,各國力求自保、消滅他國,「七雄」對峙中交織著復雜的內政、外交、爭戰、結盟等活動,各種政治、經濟、軍事等問題亟待解決,激發了社會理性思維的活躍,推動學術探討的展開。同時,各諸侯國激烈戰爭的背後,掀開一場爭奪人才的的競爭,使得「士」這一階層進一步擴大,分化為形形色色的人物,活躍於各個社會層面。戰國時期創立和發展各派的人物,絕大多數為士人,因而這些進行理性思維與學術性活動的士人就構成了百家爭鳴的社會主體。此外,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除當時社會狀況提供的有利條件,還得益於西周以來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學術發展與文化積累。例如《詩》《書》《易》等文獻典籍以及孔子創儒學等的影響。總之,戰國時期的國情和社會,給百家爭鳴和諸子學術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於是諸子百家可以無拘無束地爭相鬥艷,帶來了中國學術思想大發展的第一個高潮。
百家爭鳴中,典型的代表有「九流十家」,即: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其中,墨子創辦的墨家,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等;道教的經典《老子》一書,其中以道為本源的哲學思想、反者道之動的發展觀、絕聖棄智的社會理想及其人生態度、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思想等無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孔子逝世後,思孟儒學以及荀子儒學的發展又為儒家的發展賦予時代特色並推動儒學的繁榮;「法、術、勢」,強調權勢,主張法治的法家以及名辨思潮之下名家的產生與發展等,都為諸子百家的形成及其發展提供社會基礎。
戰國時期,農業、手工業、水陸交通等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關系的改變等多種因素共同促使學術文化的空前繁榮,在這一時期,諸子百家撰著意識的逐步強化,學術密切聯系於政治,學術思想在爭鳴中的融合合流等展現出其文化的趨向,各學派進行學術爭鳴中的認識成果,促成了社會對不同學派採用基本兼容的機制,對學術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與意義。

『陸』 中國學術論文為什麼不靠譜

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還想出現高質量的論文
論文本來是一種記錄手段,將一種剛剛創新的東西的記載下來供人參考,當然也可以借些名揚世界…… …… …… ……
但如果有一天,論文已經淪為大學生的必備功課,你還想讓他們的論文,如何出質量????只要不是抄來抄去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論文本是某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比如外科醫生接了一個患有奇難雜症的病人,而他針對這個病患想出了一套手術方案,並且他與助手們成功治癒了這個病人,這台「手術」就可以寫出一篇論文,甚至可以拿到法國去看是否能得獎…… 先有實例,再將實例記載下來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可以供全世界人一起參考或學習…… 這樣的論文才是有意義的……

你想一個連社會都未進入的大學生,為了完成功課,全憑想像或查找資料,寫出來了一篇論文,你覺得這樣的論文有多大的意義????這樣的論文可信嗎?有參考價值嗎????
想寫出好論文首要就是要融入社會或融入自己的專業領域,不要把論文當成日記或功課…… 強行逼著大學生寫論文是沒有意義的…… …… 個人認為大學生寫論文根本就是在坑人,他自己本身就什麼都不懂,憑什麼寫供人參考的論文?論文應該由各行各業取得成績的人來寫(只有在有實例(自己必須參與其中)的前提下寫出來的才算真正的論文)…… ……
如果論文只是拍拍腦袋、閉眼眼睛想一想就是篇論文,真不明白這東西有什麼用,是用來坑誰騙誰的????
現在網上有種觀點叫「被論文毀掉的中國大學生們」,但你知不知道被中國大學生寫的論文坑死的人有多少????
論文不是任務,不應該拿論文來考核大學生…… …… 這就像古代「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一樣的荒唐、害人不淺…… 定論文和作詩的道理差不多,論文親身經歷過了或有了靈感,自然能娓娓道來…… 否則東拼西湊也沒意義,又不是教你如何敷衍糊塗老闆(精明那種可糊弄不了)

『柒』 中國學術期刊電子出版社是否核心期刊出版社

不是的,他只是傳統雜志的電子版收錄資料庫。另外出版社沒有核心不核心之說。.com/=http://www.jiaoyuda.com

『捌』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有意義嗎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是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它是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專題全文資料庫的評價數據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大型資料庫。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是《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數據源統計分析工具,是確定《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和《中國人文社科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的重要依據。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為各期刊管理部門進行期刊管理、評比及期刊的 其它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依據和統計分析結果。
該資料庫的來源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輯委員會和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通過對我國目前8000 多種期刊的研究分析。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入編章程和科學計量評價的基礎理論與基本原則初步確定下來的3500 余種期刊,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輯委員會和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向入選期刊頒發,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玖』 怎樣查詢更具有學術性的文獻

文獻檢索工具 ,
也稱檢索系統,是一種用來報導、查找、分析文獻的信息系統。一般來說,一種檢索工具是相對其檢索的目標文獻而言的,它應當根據其讀者群的檢索需求設定目標文獻的種類和范圍,並根據目標文獻的特點和檢索工具的用途提供相應的檢索功能。就檢索工具的性能來說,顯然,收錄的文獻數量越大、內容越復雜,就越難找到目標文獻。長期以來,如何評價一個檢索工具的質量,特別是對一個海量文獻資源的檢索工具來說,一直是圖書情報和信息學界的一個重大難題。
檢索工具的研製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為了幫助讀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某圖書館的館藏文獻,各館可以針對館藏資源編制一個本館的文獻檢索工具;為了共享多個圖書館的文獻資源,
CALIS 、 OCLC
等開發了圖書館聯合書目檢索系統;為了方便讀者發現、選購書店的庫存文獻,書店聯合製作了可供書目資料庫;為了透過文獻的外部特徵和內容概要,直接查找所需要的論文,人們研製了許多期刊、會議論文集的題錄摘要資料庫;為了通過文獻之間的引證關系,揭示文獻的內容關聯,系統地發現反映相關研究成果的文獻集合,人們又製作了期刊、會議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圖書等各種文獻資源的引文資料庫;為了便於查找和直接提供全文文獻,國際國內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全文資料庫。應當說,一種檢索工具的質量優劣,是相對於它是否能夠很好地實現其設計目的和用途而言的。
但是,無論有何種不同的設計目標和用途,作為文獻檢索工具,其共同的、最重要的質量要求,都離不開對其收錄目標文獻的完整性和檢索功能的先進性、准確性、方便與快捷性的評價和判斷。簡而言之,就是要做到「收全、查全、查准」。如能達到這樣的要求,就可以在文獻檢索的層面上,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查找、獲取目標文獻的需要,人們就可以認為它是一種權威性文獻檢索工具。然而,對於內容復雜的海量文獻資源來說,實現檢索工具的權威性非常之難,可以說是人們長期以來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對《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來說,就如其產品系列標準的總則中所言,它的設計目標,不同於一般的全文資料庫,除了作為我國學術期刊的集成化網路出版平台,可以直接向讀者報導學術期刊全文文獻之外,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建設目標,就是建立中國學術期刊的權威性文獻檢索工具,支持全面、系統的文獻檢索服務和各種管理決策咨詢服務。並且以此為基礎,通過文獻資源整合和內容深度挖掘,構築數字化學習與研究平台,創建智能化專業知識庫,打造我國學術文獻和科研績效評價系統,提供戰略性數字化資源館藏。
為了達到權威性要求,《總庫》系列標准規定了一系列產品質量指標,並且已經通過了國家的鑒定認可。其中,很多指標要求之高都是史無前例的。而且,根據《總庫》的發展規劃,涉及權威性的產品質量指標還要繼續增加和提高。譬如,在文獻資源收錄與編輯出版方面,期刊種數總體收錄完整率,要從目前的
93% 提高到 95% ,文獻收全率不滿足於目前的 99.9% ,現刊文獻網路出版平均滯後速度要減少到小於 2
個月,文獻分類匯編與導航控制系統還要增加文獻標識碼分類控制功能;在數據編輯加工方面,還要進一步提高中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精度,繼續拓展引文鏈接與分析功能,完善「知網節」文獻組織模式;在檢索軟體功能方面,還要更加完善檢索詞推薦、主題索引、檢索排序、知識元搜索、智能聚類等新技術,更好地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深入、准確地揭示內容,提高文獻檢索的水平。
人們常說,凡事適可而止。追求檢索工具的權威性,也應當有個合適的度。從實用角度來說,標志《總庫》權威性的質量指標,是有必要定的這么高嗎?為了產品的權威性,做出如此大的投入,而且這些成本終將轉嫁到用戶頭上,符合必要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原則嗎?對這些實質性問題,產品研製者和廣大用戶都應當有一個清醒的正確認識。在制定《總庫》系列標准和產品鑒定的過程中,專家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制定、實施這樣高標準的質量要求,是科學合理、勢在必行的。
一、《總庫》的基本用途決定了全面收錄七類期刊的必要性
《總庫》所指的學術期刊,實際上包括各學科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高級科普、政策指導、行業指導、職業指導、實用技術等七類期刊。之所以把這七類在讀者定位、內容層次方面都不相同的期刊匯編在一起,其目的是為了:
1
、支持學術研究和技術開發人員廣泛地共享、汲取各學科成果和情報,廣開思路,博採眾長,在學科交叉滲透與技術大規模集成兩個方面尋找重大創新的突破口;支持研究人員在新的學科領域發揮專長,尋求更重要的科研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2 、支持學術研究與國家政策研究、行業應用實際的緊密結合,促進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基礎研究與科技開發成果的轉化。
3 、支持黨和政府管理人員了解學術研究和社會發展動態,促進政策理論研究水平、科學決策水平、政策理解和執行能力的提高。
4 、支持各行各業管理和技術人員了解學術研究進展,促進其學術理論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5 、支持高等院校各級各類師生全面了解科學前沿,深入了解國情和各行各業發展狀況,促進面向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
由此可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需要把這七類內容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期刊文獻分類匯編到一起,以形成知識網路型的整體化文獻體系。
二、我國期刊內容出版的分布決定了文獻完整收錄的必要性
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存在很多綜合性學術期刊,學術文獻的出版分布由此嚴重地偏離了市場經濟規律。嚴格意義上講,人們很難界定所謂核心期刊。因而《總庫》很難根據期刊的文獻內容和質量分布縮小期刊收錄范圍。譬如,一種由地方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學報,主要刊登本校、本地作者的論文,但是可能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優勢,對於某個學科的發展不容忽視。
另外,由於文獻內容相對期刊分布的彌散性,更有必要全面收錄、分類匯編,重新建構我國學術期刊和相關期刊文獻資源體系,形成各學科專業的數字化、集成化「大雜志」,通過網路傳播,克服期刊定位不清所造成的文獻傳播問題。
三、學術、政策研究的繼承性和連續性決定了過刊文獻完整收錄的必要性
我國科技方面原始性創新成果雖然較少,但畢竟有像數學、航空航天、原子能技術、中醫中葯技術、遺傳工程、農業工程等諸多優勢學科領域,很多後繼性科研和技術開發也有較長歷史。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悠久民族歷史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亟待發揚光大。因此,完整收錄重要學術期刊過刊文獻是非常必要的。
四、我國期刊出版的規范化水平決定了檢索功能完備化的必要性
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較晚,文獻檢索工具的開發與應用對期刊出版規范的影響較小,迄今仍有大量期刊的編輯出版不考慮文獻檢索的需要。譬如,不規范撰寫文章標題、關鍵詞、摘要、作者、作者機構、參考文獻等必要特徵信息的期刊還有很多。而且,為了建構《總庫》的完整文獻體系,各類讀者定位不一、內容層次不分的期刊和文章被收錄到一個資料庫之內,如果不對這些文獻信息進行徹底的規范化加工,建立刊名、主題詞與關鍵詞、作者、作者單位、引文、基金等規範文檔,配備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檢索軟體,其檢索結果的嚴重無序,將使整個文獻資源退化為信息垃圾,無從實現《總庫》整合匯編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五、全文檢索對查全、查准性能的影響非常重要
檢索元數據的規范化著錄和標引,並不能完全解決查全查准問題。很多重要的概念和詞語,特別是它們之間的特定語義關系,並不能被全面、恰當地標注在關鍵詞中。只有將文獻完全數字化,採用全文檢索技術建成全文資料庫,才能更完整、准確地檢索到目標文獻。再者,只有採用全文資料庫技術,才能實現各種智能化處理和知識挖掘,譬如,檢索詞自動推薦、相似文獻檢索、自動聚類、新概念搜索、數值搜索等等。
六、「知網節」是查全查準的一種重要手段
利用文獻內容的相關性,既可以發現知識、啟發創新思維,也是查找文獻的重要線索。「知網節」幾乎鏈接了所有重要的相關文獻,可以使讀者沿著知識網路脈絡,從引證文獻網路、作者網路、作者機構網路等各個途徑和角度更為准確、全面地進行文獻檢索。
綜上所述,《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出於廣泛、深入應用的目的,有必要建成權威性的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工具。《總庫》通過國家鑒定既是對這一建設目標的肯定,也是對這一產品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的客觀評價。我們將繼續沿著這一方向,不斷創新,將《總庫》建成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權威性檢索工具。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