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殘疾康復指導

殘疾康復指導

發布時間: 2021-03-26 07:06:21

Ⅰ 殘疾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有哪些技巧

對偏癱患者進行康復,除了使用必要的葯物外,主要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主要方法有: (l)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主要內容有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在腦血管病卧床期,主要進行體位轉換、被動運動、保持良肢位、起坐訓練以減少壓瘡、關節孿縮等並發症,為日後康復訓練打好基礎;在離床期應進行坐位訓練、平衡訓練、起立訓練以促使患者肢體功能的提高;在步行期則主要以步行訓練、改善步態為主。為了增進運動功能,常採用多種治療技術的綜合康復方法。 (2)作業療法。作業療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最好地回歸家庭和社會的方法。主要訓練包括運動能力訓練、認知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自助器具使用訓練等。 (3)語言療法。可根據患者的語言情況和病變部位診斷出障礙類型,然後運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剌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 (4)心理療法。有效的心理治療能增強患者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和行為療法等。 (5)文體療法。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支持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提高, 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主要有輪椅技巧、偏癱體操和各種球類運動等。 (6)其他療法。理療、水療的應用均有特殊的作用。祖國傳統醫學利用針灸、中葯配合康復也具有獨到之處。

Ⅱ 殘疾人康復服務內容

治療除了必要的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復訓練方法包括: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語言治療、心理治療、文體治療、傳統的物理療法、祖國傳統醫學等。
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的總稱。主要內容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
作業療法,它主要包括機能障礙的評價與訓練、認知和知覺訓練、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訓練、自助具的選擇製作、環境改造的設計和指導、開具輪椅處方等等。
語言治療,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刺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
心理治療,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療法和行為療法等。

Ⅲ 針對殘疾人的社會康復方案主要有(  )。

正確答案:A,B,D,E
解析:針對殘疾人的社會康復方案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①協助康復醫師正確地診斷、有效地醫治,以維持殘疾人康復後的健康狀況和自我照顧能力;②要考慮殘疾人康復後應有的基本醫療設施並進行轉介服務,包括地方性的醫療單位,殘疾老年人、殘疾兒童的療養所及福利機構的設施;③家庭照顧方案的實施,康復社會工作者要與康復醫師、護士等定期到殘疾人家庭探訪,提供康復指導;④要與有關機構協調,開展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社會服務項目,促使殘疾人有效利用醫療設施,同時補充醫療服務的不足;⑤提供社會工作的其他專業服務,包括合法權益的維護及提供職業培訓和特殊教育的機會與條件,切實解決殘疾人社會適應問題,滿足他們的社會福利需求,幫助他們重新參與社會生活。

Ⅳ 殘疾人怎麼做康復指導

要看什麼殘疾。

Ⅳ 殘疾人康復指導效果評價該如何寫

這方面的評價就是實事求是,寫出自身的感覺,以及恢復的程度如何。

把這些整理清楚,寫出對他的好感以及不足之處就可以了。

Ⅵ 殘疾人康復的領域包括

社區殘疾人康復工作的主要內容有:

(1)掌握殘疾人功能障礙情況及康復治療、家庭病床、雙向轉診和健康指導等需求,納入居民健康檔案。

(2)根據殘疾人的需求及基層衛生機構的職能、條件,為有關殘疾人提供相應的社區康復服務。

——為偏癱、截癱、腦癱、截肢、小兒麻痹後遺症、骨關節疾病等肢體功能障礙者,制定訓練計劃,指導在社區和家庭開展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做好訓練記錄,進行效果評估。

——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咨詢服務。早期發現精神疾患,採取家庭治療、定期門診等方式並依託社區內工療、農療和娛療站等機構,對康復期的精神病人進行治療和綜合性康復,督促病人服葯,監護隨訪病人,規范填寫表卡,預防病情復發,對重度急性期和復發的病人及時轉診。幫助各類殘疾人樹立康復信心,正確面對自身殘疾,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鼓勵殘疾人親友理解、關心殘疾人,積極參與社區康復活動。

——在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視力障礙者進行眼科常規檢查。早期發現低視力者,開具轉介證明,轉介到相應的眼科專科診療單位,及時隨診,掌握診療情況,指導患者到康復服務專門機構就醫;將白內障患者轉介到條件具備的醫療單位,接受相關咨詢、治療。

——對聾兒做到早期發現,及時轉介到有關部門,監測聾兒病情發展、變化,指導聾兒使用助聽器,協助康復服務專門機構指導聾兒及家長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並接受相關咨詢。

——做好兒童生長發育監測,發現發育遲緩兒童,及時轉介到有關部門進行智力和生長發育測評,指導家長開展訓練,做好記錄,進行評估。

(3)將殘疾預防與康復知識的普及納入居民健康教育,舉辦培訓班、發放普及讀物、開展康復咨詢和指導。

(4)根據殘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選購、適配、家庭租賃、使用指導以及簡易康復訓練器具製作等服務。

(5)開展婦幼保健服務,減少出生缺陷和殘疾發生;進行新生兒篩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加強計劃免疫和慢性病監測,減少疾病致殘;對新婚夫婦、孕婦、哺乳期婦女和0~2歲嬰幼兒實行科學補碘;合理用葯,減少葯物致殘。

Ⅶ 怎樣做好肢體殘疾的康復

對於同樣殘疾的人,開展康復的早晚,康復措施是否得當,以及康復工作是否持之以恆,對減輕殘情差別很大,對殘疾者的心理影響更大。這項工作做好了,肢體殘疾人可以終身受益,心理康復才能得到切實保證。
(1)截肢和後天性缺肢者:①及早進行殘肢訓練,以增強其四肢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力;對於因截肢手術不當而造成殘肢痛或幻肢痛的人,要及時進行殘肢修整和治療,而後進行殘肢訓練。②及時製作石膏接受腔的臨時假肢,使其及早結束卧床生活而開始運動器官的活動,不僅可以使殘疾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而且也可以促進殘肢的合理定型。③按照殘肢的條件,因人制宜地設計製作假肢,假肢的接受腔要與殘肢完全適配。④安裝假肢後,要嚴格和持久地進行功能訓練,使之最大程度地發揮代償作用。
(2)上肢或下肢功能障礙者:①及早進行殘肢訓練,以增進肌力和關節活動能力。②按照其病變、畸形的具體情況,設計、製作合適的矯形、輔助器械,並且全天戴用和長期戴用。③配戴矯形器、輔助器後,要及時進行功能訓練;同時要定期復查,根據繼續矯正的需要,調整、改進矯形器,不斷促進矯形作用。
(3)軀干殘疾導致截癱、偏癱或四肢癱者:首先進行加強肌力與關節活動能力的訓練。同時根據需要製作矯形、輔助器械,使其能夠起坐、翻身,進而藉助於學步器、電刺激器練習走路,乘輪椅到戶外活動,爭取結束長期卧床或靜坐的生活,早日進入更廣泛的交往中,為回歸健康群體作準備。

Ⅷ 殘疾人康復內容包括哪些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豐台區角門北路10號 電話:67563322 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北里35號 電話Tel:84543366

Ⅸ 針對殘疾人的社會康復方案主要有(  )。

A,B,D,E
針對殘疾人的社會康復方案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①協助康復醫師正確地診斷、有效地醫治,以維持殘疾人康復後的健康狀況和自我照顧能力;②要考慮殘疾人康復後應有的基本醫療設施並進行轉介服務,包括地方性的醫療單位,殘疾老年人、殘疾兒童的療養所及福利機構的設施;③家庭照顧方案的實施,康復社會工作者要與康復醫師、護士等定期到殘疾人家庭探訪,提供康復指導;④要與有關機構協調,開展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社會服務項目,促使殘疾人有效利用醫療設施,同補充醫療服務的不足;⑤提供社會工作的其他專業服務,包括合法權益的維護及提供職業培訓和特殊教育的機會與條件,切實解決殘疾人社會適應問題,滿足他們的社會福利需求,幫助他們重新參與社會生活。

Ⅹ 精神殘疾人怎樣做康復指導

怎樣進行心理康復

心理康復需要系統的理論與方法,實施心理康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心理康復系統

①建立個體心理調節機制心理康復的過程是讓殘疾者建立個體心理調節機制的過程,讓殘疾人通過接受系統的心理干預,逐漸適應生活、學習、家庭或者工作等方面發生的變化,主要面對出現的各種困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調節機制,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保持心理的健康。

②建立有關人員(同事或家屬等)協助支持系統殘疾人生活在一定的群體之中,相關人員的態度對於其心理狀態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家屬、同事、病友等這樣一些聯系比較密切的人員的態度對於其心理狀態的調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心理康復不僅要重視患者本身的心理及其變化,也要注意這些人員的心理輔導工作,讓他們理解殘疾造成的心理問題,並且要解除由於家庭與小團體中出現殘疾患者而造成的心理壓力,從而為殘疾人的心理康復創造一種良好的心理氛圍。

③建立專家協助支持機制心理康復是一個長期的調節過程,殘疾人在這個過程中要接受專家的指導與幫助,逐漸擺脫消極心理的影響,建立起積極的人生目標。心理醫生是接受專門訓練的人員,他們必須掌握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與方法,擁有從事心理治療的技能與臨床經驗,並且要有極為敏感的觀察力與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治療不同於其它臨床醫療,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才能從事此項工作。

④建立社區輔助支持系統殘疾的康復過程常常是伴隨殘疾人一生的過程,當殘疾人回到家庭與社會後,社區輔助系統的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要發揮社區中有關專家與相關人員的作用,在殘疾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隨時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從而能夠更好地為殘疾者的心理康復提供保障。

(2)運用心理治療方法心理治療是心理醫生運用心理學的原則與方法,治療患者的各種心理困擾,包括情緒、認知與行為等問題,以解決患者所面對的心理障礙,減少焦慮、抑鬱、恐慌等精神症狀,改善患者的非適應社會的行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人格的正常成長,較好地面對人生,面對生活和很好地適應社會。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