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指導
1. 土壤學名詞解釋,求助!
蒙脫石:由顆粒極細的含水鋁硅酸鹽構成的層狀礦物。
高嶺石:長石和其他硅酸鹽礦物天然蝕變的產物,是一種含水的鋁硅酸鹽。
伊利石:介於雲母和高嶺石及蒙脫石間的中間礦物,是一種富鉀的硅酸鹽雲母類黏土礦物,因其最早發現於美國的伊利島而得其名。
永久電荷:主要來自礦質膠體內的同晶置換,而不隨環境pH而改變的電荷。
可變電荷:這種電荷的數量和性質,隨著介質的PH值而改變,所以稱它為可變電荷或PH因變電荷。
從網上搜集到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滿意的話記得給好評哦!
2. 跪求一位西南大學土壤學研究生師姐(兄)指導!!!!!
你想指導什麼內容呢?我都可以幫你 解答
3. 土壤發生學和土壤診斷再分類原則和具體方法上有哪些主要區別
分類是認識自然事物的重要途徑。一般的分類是通過對自然界各種事物 進行整理,使復雜無序的事物系統化,從而達到認識和區分客觀世界,並進 一步掌握客觀世界的目的。
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連續不斷的自然體。土壤分類是為了了解與認識各 種土壤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以便應用於土壤調查制圖。土壤分類也是進行 土壤評價,合理開發利用土壤,交流有關土壤科學研究成果及轉移地方性土 壤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的依據。
土壤分類學是土壤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屬於土壤學科上層建築的范疇。 不同時期的土壤分類反映了當時土壤科學的發展水平。隨著土壤科學的發 展,土壤分類也在迅速革新,因此評價土壤分類應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隨著 人類土壤知識的增長,人們對土壤的認識也不斷深化,這種過程是「由現象 到本質」的過程。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史,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土壤分類。 我們不能割斷歷史談土壤分類。回顧歷史,能啟迪我們對土壤分類的思考, 發展和創造更加完善的土壤分類體系。在工作中,要避免妄自批評某一歷史 時期的土壤分類;或者因循守舊,抱著現行的土壤分類體系不放,這兩種思 想傾向都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
人類文明的早期階段就對土壤有一些認識。如中國夏朝的《禹貢》一書,
將全國土壤分為九州,又按肥力分為九級。以「地力」對土壤進行分類,以 便按地力確定賦稅。「貢」是納稅的意思。周朝的《周禮》,以土地利用進 行土壤分類,目的也是為了定賦稅。春秋時期《管子》中的《地圓篇》,以 草和土的關系分類,可以說它是樸素的生態學。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 談的是土宜。以上這些均是原始的樸素的土壤分類,其特點是單純地把土壤 與某一事物聯系起來。若從現代的土壤分類觀點看,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 這樣講並非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恰好是實事求是。
4. 土壤學的研究方式
主要研究棲居於土壤中的有機體(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及其與土壤中物質轉化和循環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組成及分布規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環,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機質的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及其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主要研究土壤供應礦質養分的能力及其影響因子與植物營養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實質及其指標,土壤養分的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營養診斷,主要作物對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之家論壇,致力於土壤專業知識交流與招聘就業信息發布,為廣大土壤專業人員提供專業交流場所
主要版塊有土壤技術,農業資訊,農業技術,土壤學考研資料,課件傳遞,以及土壤學招聘信息等。 中國農業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
南京農業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學科)
沈陽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沈陽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八一農墾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揚州大學、河海大學、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海南大學、貴州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 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新疆農業大學等
5. 土壤學相關資料
土壤學是以地球表面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層為對象,研究其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及其與環境間關系的科學,是農業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
土壤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土壤的發生和演變;土壤的分類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徵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改良和保護等。其目的在於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消除土壤低產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
土壤學是界於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之間的一門獨立的學科,與環境科學也有密切的聯系。除農業外,它又可服務於水利以及工業、礦業、醫葯衛生、交通和國防事業等。
土壤學的發展歷史
土壤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化學和生物學的發展息息相關。16世紀以前,人們對土壤的認識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觀性質和農業生產經驗為依據。如中國戰國時期《尚書·禹貢》中根據土壤顏色、土粒粗細和水文狀況等進行的土壤分類,其後許多農學家有關多糞肥田和深耕細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論述,以及古羅馬的加圖所描述羅馬境內的土壤類型等,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土壤的認識水平。
16~18世紀,現代土壤學隨著自然科學的蓬勃發展而開始孕育、萌芽。在西歐,許多學者為論證土壤與植物的關系,提出了各種假說。17世紀中葉,海耳蒙特根據他長達五年的柳枝土培試驗結果,認為土壤除了供給植物水分以外,僅僅起著支撐物的作用。
17世紀末,伍德沃德將植物分別置於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四種介質中生長,發現後兩種介質中的植物生長較好,因而他認為細土是植物生長的「要素」,從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觀點。
18世紀末,泰伊爾提出「植物腐殖質營養」學說。認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質是土壤中唯一能作為植物營養的物質。這一學說在西歐曾風行一時。這些假說,雖未能全面正確地指出土壤的本質及其與植物生長的關系,但對於啟發後人從不同的側面認識土壤仍有裨益。
18世紀以後,隨著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土壤學在發展進程中先後出現了三大學派:農業化學派、農業地質學派、發生土壤學派。
1840年,李比希的《有機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一書問世,書中提出的「植物礦質營養學說」,認為礦質元素(無機鹽類)是植物的主要營養物質,而土壤則是這些營養物質的主要給源。這是農業化學派的開端。
李比希指出,土壤中礦質養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將隨著耕種時間的推移而日益減少,因此必須增施礦質肥料予以補充,否則土壤肥力水平將日趨衰竭,作物產量將逐漸下降。這個主張即著名的「歸還學說」。它正確地指出了土壤對植物營養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田間試驗、溫室試驗和實驗室化學分析的興起以及化肥工業的發展,並為土壤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19世紀後期,以德國的法魯為代表的一些土壤學家用地質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和研究土壤,因而也被稱為農業地質學派。他們認為土壤是陸地的一個淋溶層;甚至認為土壤過去是岩石,而今正在重新形成岩石。盡管這個學派未能闡明土壤形成的實質,但是他們提出的土壤改良、耕作和施肥等主張,對土壤學的發展也有一定意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的多庫恰耶夫提出發生土壤學觀點。認為土壤是氣候、生物、母質、地形和陸地年齡(時間)等五種因子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其發生過程與環境條件有密切關系;在空間分布上有明顯的地帶規律性。他的學說得到各國土壤學家的公認,為現代土壤學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現代土壤科學的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主要進行了某些土壤調查、制圖和一般的分析試驗。對中國的土壤資源、主要的土壤類型、分布規律理化性質,以及土壤改良等也作了初步研究。
新中國成立以後,土壤科學事業有了較大發展。中國科學院和農業部相繼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高等農業院校土壤和農業化學的有關專業。廣大土壤科學工作者對中國土壤的基本性質、發生分類、肥力特徵進行的系統研究,以及對華南地區紅壤和華北平原鹽漬土等低產土壤進行的改良研究都取得積極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對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見解。
土壤學的分支及研究方法
土壤學的主要分支學科有:
土壤物理學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氣三相體系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內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動及其對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氣的組成與交換,熱的傳導與轉化,土壤固相的組成與排列,土壤的力學性質和電、磁性質等。
土壤化學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學組成、化學變化以及固液相之間的反應。內容包括土壤固體顆粒的表面化學性質及陽離子交換,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鹼性、氧化還原性等。
土壤生物學主要研究棲居於土壤中的有機體(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及其與土壤中物質轉化和循環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組成及分布規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環,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機質的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及其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學主要研究土壤供應礦質養分的能力及其影響因子與植物營養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實質及其指標,土壤養分的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營養診斷,主要作物對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學主要研究土壤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及土壤調查、制圖等。
土壤礦物學主要研究土壤礦物的結構、組成、性質和化學反應。內容包括粘土礦物和氧化物的數量、組成以及相互間的反應,土壤中各種元素的遷徙狀況,粘粒與有機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礦物的形成與轉變以及礦物鑒定等。
土壤管理學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對土壤和作物生產的影響,內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護措施對土壤肥力、生產力和作物產量的影響。
土壤學經歷了近代15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調查法,即在野外(田間)通過對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態的觀察,並結合對周圍自然地理環境和土壤利用情況的綜合分析來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徵。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肥力特徵以及進行土壤制圖的最基本的傳統方法之一。
實驗室研究,即在實驗室內藉助各種儀器設備和溫室設施等對土壤的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等進行定量或定性的測定,或對土壤肥力水平進行生物學試驗(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擬試驗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間選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區,對土壤的某種屆性或過程進行長期、系統的觀察測定,以研究其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及其對土壤性質或肥力的影響。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間生物試驗法和排水採集器法。
土壤學的未來發展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當前土壤學的研究更趨向於重視保護土壤資源、合理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生產力,以適應人口增長與耕地日益減少的矛盾。
在研究內容上,除繼續深入進行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土壤分類和土壤肥力等基礎研究外,更側重於研究土壤中生物物質的循環和能量交換,以及重金屆、化學製品(農葯及化肥)和各種有機廢棄物對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類健康的有害影響及其防治措施。
在研究手段上,大型分析儀器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將使土壤分析的分辨力、精密度和分析速度進一步提高,並能為土壤學研究開辟新的領域;而土壤資料庫和土壤信息系統的建立,則將使數據處理和某些模擬研究更為有效。
6. 求助:土壤學復習資料
土壤學復習資料
一. 名詞解釋
1.土 壤: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產生植物收獲量)的疏鬆表層。
2.土壤肥力:土壤為植物生長供應協調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的能力。(水、肥、氣、熱)
3.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氣候、生物、母質、地形和年齡)的綜合作用下發育而來的肥力。
4.人工肥力:在自然肥力的基礎上,通過人為措施的影響(如翻耕、施肥、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形成的土壤肥力,也稱經濟肥力。
5.潛在肥力:在當季節中,不能立即產生經濟效益的這部分肥力。
6.土 壤 學:農林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科學,主要論述土壤和農林生產各個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土壤變肥變瘦的一般規律,以及土壤利用和改良的技術。
7.礦 物:礦物是地殼中的化學元素在各種地質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產物,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
8.原生礦物:地殼深處的岩漿冷凝而成的礦物(如長石雲母)。
9.次生礦物:有原生礦物經過化學變化(如變質作用和風化作用)形成的礦物。
10.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氣候、生物、母質、地形和年齡。
11.岩 石: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有規律的組合形成的天然集合體。
12.岩 漿 岩:由地殼深處的熔融岩漿,受地質作用的影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的岩石(如燦石、原始岩石)。
13.沉 積 岩:地殼表面早期形成的各種岩石(岩漿岩、變質岩和先形成的沉積岩)經過風化搬運、沉積和成岩等作用,再次形成的岩石。
14.變 質 岩:原有的岩石受到高溫、高壓和化學活性物質的作用,改變了原有的結構、構造及礦物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
二.土壤的本質特徵?肥力的四大因子?
答:土壤的本質特徵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的四大因子是水、肥(營養物質)汽、熱(環境)。
三.土壤組成如何?土壤學發展過程的三大學派?
答: 固體顆粒(38%)
固 相(50%)
土壤 有機物(12%)
氣相(50%)
粒間空隙(50%)
液相(50%)
土壤學發展過程的三大學派:1.農業化學學派。(提出礦質營養學說)。2.農業地質學派(19世紀後半葉)。3.土壤發生學派(提出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四.岩石根據生成方式不同分為哪幾類?
答: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
五.岩漿岩的分類方式如何?(生成方式、化學成分)
答:按含二氧化硅的多少分為(1).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大於65%)。(2).中性鹽(二氧化硅含量在52%——65%)。(3).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在45%——52%)。(4).超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小於45%)。
由構造不同分為(1).塊狀構造(2).流紋構造(3).氣孔構造(4).杏仁構造。
六.岩石礦物對土壤有何影響?
答:(1).影響土壤的質地;(2).影響土壤的酸鹼性:(3).影響土壤中的化學組成。
七.分別舉出常見的原生礦物以及次生礦物五六類.
答:原生礦物:長石類、角閃石和輝石、雲母類、石英、磷灰石、橄欖石; 次生礦物:方解石,高嶺石,蛇紋石。
八.舉出幾種常見的沉積岩及變質岩.
答:沉積岩:礫岩.砂岩.頁岩.石灰岩.白雲岩. 變質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
7. 什麼是土壤學
土壤學 英文名稱:soil science
定義1:研究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制圖和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特性、肥力特徵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學。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土壤地理學(二級學科)
定義2:研究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制圖和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特性、肥力特徵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學。
應用學科:土壤學(一級學科);土壤學總論(二級學科)
你可以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76809.htm
8. 土壤學綜述
土壤學是廣義的土壤科學.從土壤學的研究的對象和任務,可分為發生土壤學和農業土壤學兩個方面.發生土壤學認為,土壤是地殼表層岩石,礦物的風化產物,在氣候,生物,地形等環境條件和時間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自然體.主要研究土壤自然體發生,組成,形態,特徵,演化,分類和分布規律.農業土壤學則主要研究土壤的物質組成,性質極其與植物生長的關系,通過耕作施肥管理來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產力等內容.土壤學是界於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之間的一門獨立的學科,與環境科學也有密切的聯系。除農業外,它又可服務於水利以及工業、礦業、醫葯衛生、交通和國防事業等。 目錄[隱藏] • 基礎理論
• 發展簡史
• 分支學科
• 研究方法
• 研究趨勢
• 相關詞條
• 參考資料
土壤學-基礎理論
土壤是有生命的自然體。在每平方米的草原土壤里除了盤根錯節的根系外,還有約1210萬頭土壤小動物,每克肥沃的農田土壤中除了(數以萬計)根系及其脫落物外,還有25億個細菌,40萬個真菌,5萬個藻類生物,3萬個原生動物。因此,土壤是生物的樂園,是自然界最復雜的生態系統之一,也是自然界最豐富的生物資源庫。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狀況見圖00-04。土壤中大量的生物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明顯的呼吸作用,存在著旺盛的物質與能量的新陳代謝。
土壤是地球表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壤是生命活動的產物,沒有生物就沒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長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長促進了土壤的腐殖化過程和養分的富集過程,從而使土壤肥力進一步發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強烈的生物風化推動著母質向土壤的演化。
土壤又是生命的搖藍。土壤不僅是生物的棲息地,是生物作用的對象,同時也是地球生命誕生與進化的溫床。有證據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復雜的多孔多相體系,對於生命的產生與進化至關重要。如細菌與粘粒結合,可使細菌在極端嚴酷的條件存活,地球上生命也有可能起源於土壤(或母質)。現在人們已發現在土壤中普遍存在著DNA質粒或片段在不同生物細胞間的遷移,可導致物種變異或進化。
土壤學就是研究土壤這個地球表面生物、氣候、母質、地形、時間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長的一種復雜的生物地球化學物質;與形成它的岩石和沉積物相比,具有獨特的疏鬆多孔結構,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它是一個動態生態系統,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機械支撐、水分、養分和空氣條件;支持大部分微生物群體的活動,來完成生命物質的循環;維持著所有的陸地生態系統,其中通過供給糧食、纖維、水、建築材料、建設和廢物處理用地,來維持人類的生存發展;通過濾掉有毒的化學物質和病原生物體,來保護地下水的水質,並提供了廢棄物的循環場所和途徑或使其無害化。
土壤學家認為:土壤同自然界中的其它物質一樣,不僅是具有一定的物質組成、形態特徵、結構和功能的物質實體,而且有著自己發生發展和長期演變的歷史,土壤是由岩石風化形成的母質在生物等因素的參與下逐漸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
土壤學-發展簡史
相關書籍
土壤學的興起和發展與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化學和生物學的發展息息相關。16世紀以前,人們對土壤的認識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觀性質和農業生產經驗為依據。如中國戰國時期《尚書·禹貢》中根據土壤顏色、土粒粗細和水文狀況等進行的土壤分類,其後許多農學家有關多糞肥田和深耕細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論述,以及古羅馬的加圖所描述羅馬境內的土壤類型等,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土壤的認識水平。16~18世紀,現代土壤學隨著自然科學的蓬勃發展而開始孕育、萌芽。在西歐,許多學者為論證土壤與植物的關系,提出了各種假說。17世紀中葉,海耳蒙特根據他進行達5年之久的柳枝土培試驗結果,認為土壤除了供給植物水分以外,僅僅起著支撐物的作用。17世紀末,J.伍德沃德將植物分別置於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 4種介質中生長,發現後兩種介質中的植物生長較好,因而他認為細土是植物生長的「要素」,從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觀點。18世紀末,A.D.泰伊爾提出「植物腐殖質營養」學說。認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質是土壤中唯一能作為植物營養的物質。這一學說在西歐曾風行一時。這些假說,雖未能全面正確地指出土壤的本質及其與植物生長的關系,但對於啟發後人從不同的側面認識土壤仍有裨益。
土壤學
18世紀以後,隨著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土壤學在發展進程中先後出現了三大學派:①農業化學派。1840年,J.von李比希的《有機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一書問世,書中提出的「植物礦質營養學說」認為礦質元素(無機鹽類)是植物的主要營養物質,而土壤則是這些營養物質的主要給源。他並指出,土壤中礦質養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將隨著耕種時間的推移而日益減少,因此必須增施礦質肥料予以補充,否則土壤肥力水平將日趨衰竭,作物產量將逐漸下降。這個主張即著名的「歸還學說」。它正確地指出了土壤對植物營養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田間試驗、溫室試驗和實驗室化學分析的興起以及化肥工業的發展,並為土壤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②農業地質學派。19世紀後期,以德國的F.A.法魯為代表的一些土壤學家用地質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和研究土壤。他們認為土壤是陸地的一個淋溶層;甚至認為土壤過去是岩石,而今正在重新形成岩石。盡管這個學派未能闡明土壤形成的實質,但是他們提出的土壤改良、耕作和施肥等主張,對土壤學的發展也有一定意義。③發生土壤學派。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的Β.Β.多庫恰耶夫提出發生土壤學觀點。認為土壤是氣候、生物、母質、地形和陸地年齡(時間)等 5種因子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其發生過程與環境條件有密切關系;在空間分布上有明顯的地帶規律性。他的學說得到各國土壤學家的公認,為現代土壤學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現代土壤科學的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主要進行了某些土壤調查、制圖和一般的分析、試驗。對中國的土壤資源、主要的土壤類型、分布規律、理化性質以及土壤改良等也作了初步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土壤科學事業有了較大發展。中國科學院和農業部相繼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高等農業院校土壤和農業化學的有關專業。廣大土壤科學工作者對中國土壤的基本性質、發生分類、肥力特徵進行的系統研究,以及對華南地區紅壤和華北平原鹽漬土等低產土壤進行的改良研究都取得積極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對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見解。
土壤學-分支學科
土壤物理學
土壤學的主要分支學科有下述門類:
土壤物理學: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氣三相體系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內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動及其對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氣的組成與交換,熱的傳導與轉化,土壤固相的組成與排列,土壤的力學性質和電、磁性質等。
土壤化學: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學組成、化學變化以及固液相之間的反應。內容包括土壤固體顆粒的表面化學性質及陽離子交換,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鹼性、氧化還原性等。
土壤生物學:主要研究棲居於土壤中的有機體(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及其與土壤中物質轉化和循環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組成及分布規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環,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機質的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及其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主要研究土壤供應礦質養分的能力及其影響因子與植物營養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實質及其指標,土壤養分的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營養診斷,主要作物對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學:主要研究土壤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及土壤調查、制圖等。
土壤礦物學:主要研究土壤礦物的結構、組成、性質和化學反應。內容包括粘土礦物和氧化物的數量、組成以及相互間的反應,土壤中各種元素的遷徙狀況,粘粒與有機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礦物的形成與轉變以及礦物鑒定等。
土壤管理: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對土壤和作物生產的影響,內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護措施對土壤肥力、生產力和作物產量的影響。
土壤學-研究方法
戶外研究土壤學
土壤學經歷了近代15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下述。
野外調查法:即在野外(田間)通過對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態的觀察,並結合對周圍自然地理環境和土壤利用情況的綜合分析來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徵。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肥力特徵以及進行土壤制圖的最基本的傳統方法之一。
實驗室研究法:即在實驗室內藉助各種儀器設備和溫室設施等對土壤的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等進行定量或定性的測定,或對土壤肥力水平進行生物學試驗(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擬試驗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間選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區,對土壤的某種屬性或過程進行長期、系統的觀察測定,以研究其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及其對土壤性質或肥力的影響。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間生物試驗法和排水採集器法。
土壤學-研究趨勢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當前土壤學的研究更趨向於重視保護土壤資源、合理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生產力,以適應人口增長與耕地日益減少的矛盾。
在研究內容上,除繼續深入進行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土壤分類和土壤肥力等基礎研究外,更側重於研究土壤中生物物質的循環和能量交換,以及重金屬、化學製品(農葯及化肥)和各種有機廢棄物對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類健康的有害影響及其防治措施。在研究手段上,大型分析儀器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將使土壤分析的分辨力、精密度和分析速度進一步提高,並能為土壤學研究開辟新的領域;而土壤資料庫和土壤信息系統的建立,則將使數據處理和某些模擬研究更為有效。
9. 土壤學的研究方向
1. 土壤化學與肥力
2. 土壤資源遙感與信息系
3. 生態系統養分循環及其調控
4. 土壤環境化學與污染環境修復
5. 土壤碳循環與全球變化
6. 土壤生態學
7. 土壤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