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指導書
A. 怎樣指導孩子閱讀繪本
繪本是許多孩子接觸的第一本書,而這本書中不僅有文字,還有最吸引孩子眼球的圖畫。繪本與一般的故事書不同,繪本善於利用一些淺顯的故事來闡述一些道理,再者,繪本能給幼兒帶來視覺的沖擊,培養美感。繪本中圖文結合的關系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繪本的閱讀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自主閱讀,也有親子閱讀,還有集體閱讀。自主閱讀和親子閱讀較為常見,進行親子閱讀時家長要做好引導工作。
1、發現
(1)封面。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時首先要從封面看起,讓孩子通過封面的圖畫和文字來猜猜內容,這樣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封面上有兩只大小不一的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說話,可以讓孩子猜猜他們在做什麼。
(2)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蕊之間的襯低,它並不只是裝飾圖案,很多時候它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有時也會提升主題。
(3)扉頁。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這個頁面會寫有書名以及作者的名字,從這一頁可以告訴孩子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
(4)正文。孩子的思維與大人的不一樣,他們總能發現正文內隱藏的神秘內容,也總能講故事讀出意想不到的意思,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積極鼓勵孩子邊發現邊猜想故事,鼓勵他們融入故事中去。
(5)封底。讀完正文的內容,合上書本並不意味著繪本就已經看完了,有時候封底會有故事的延續,並且與封面相呼應,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在合上書本後認真看封底的內容,或許能讓孩子繼續發揮想像力。
2、思考
在閱讀完繪本之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再現情節,讓他們說出自己看完這本書的感受,以及對故事中感興趣的人物的理解,從而逐漸引導他們聯想到自己的行為習慣或者周邊的生活環境。
3、表達
閱讀繪本,能給孩子創造表達的舞台。繪本不僅能讓孩子學習語言,還能讓孩子豐富自己的表達。比如讓孩子重述看過的故事,進行講故事演故事或者是續編故事,又或者是讓孩子改一改結局或者是情節,這些都能激發出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力。
B. 如何指導繪本閱讀
如何指導繪本閱讀
指導繪本閱讀
發現:每一個繪本,從頭到尾都隱藏著神秘。無論是扉版頁、封面權、環襯都為我們的孩子獻上了精美的「食品」,這就需要我們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1、發現封面中,作者、譯者、出版社,主人翁。猜想故事,使閱讀彌漫想像的色彩;
2、發現環襯,封面與書蕊之間的襯低,不但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有時也會提升主題;
3、發現扉頁,不僅是通向故事的一扇門,它還包含著豐富的信息;
4、發現正文:每一個孩子都是閱讀繪本的天才,它能發現書中隱藏的「神秘」,他能讀出成人意想不到的意思。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積極鼓勵孩子邊發現邊猜想故事,鼓勵他們融入故事中去,在想像空間大的地方可以先讓孩子想像,再讀故事,情緒色彩濃的圖畫可以讓孩子由圖畫想像人物的心理;
5、發現並未結束的封底:許多繪本,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封底上,與封面相呼應,需要和封面連在一起欣賞討論,為孩子們的想像留下了空間。
C. 教學方法:怎樣指導孩子閱讀繪本
「每一個相同的故事會因閱讀聲音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幅相同的畫面會因眼睛觀察的不同而不同。」(Thomas,1998)除了常規的閱讀外,教育者更是應該和幼兒一起開展繪本的精讀。精讀時,教育者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導幼兒運用全身各種感官,盡快地進入自主閱讀,在精讀中感受快樂,獲得心靈滋養。 「耳朵」一一感受精讀之「樂」被人們稱為「日本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中強調:「圖畫書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作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講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當父母或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聆聽者的一生當中」。由此可見,幼兒的早期閱讀不同於成人的閱讀,這是一種成人朗讀、幼兒聽賞的活動。為幼兒朗讀,讓幼兒先「用耳朵進行閱讀」,是精讀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用「耳朵閱讀」所獲得的閱讀感悟會令他們心神盪漾,沉醉其中,其樂融融。在為幼兒朗讀時,教師或者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示範朗讀要聲情並茂聲情並茂的朗讀非常關鍵。在朗讀中,教育者通過語調、節奏以及表情、動作等對作品進行更加直觀、形象的闡釋,讓幼兒感知理解作品內容,感受、體驗作品情感,從而獲得極大的滿足。同時,幼兒在聽的過程中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積極主動地接受信息,並且與已有經驗整合,從而建構起新的認知。他們能從動聽的語言表達、誇張的動作表情,有時甚至就是真實的表演中感受到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他們會隨著故事的推進時而側耳傾聽、時而屏息凝神、時而手舞足蹈、時而又沉思冥想;他們與繪本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2.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有耳朵就能聽,這是天生的本領。但是,「聽力」未必意味著善於「傾聽」。「傾聽」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有自我控制性的「聽力」,而聽故事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良好途徑。在給幼兒朗讀故事的同時,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如:要集中注意力,聽清故事的大概內容;邊聽邊想:「故事裡有誰?」「你聽到的哪句話最美?」「誰的話最有道理?」「從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此時的幼兒已不再是單一的聽眾角色,他們更是用心在與繪本進行深層次的交流。 「眼睛」——享受精讀之「美」如果說,剛開始聽教師或者家長讀繪本,幼兒只是在間接地接觸繪本的話,那麼,當他們自己閱讀繪本的時候,這種直接的閱讀所產生的感悟,是其他閱讀形式無法替代的。在自主閱讀中,幼兒會用眼睛注意觀察畫面的變化、將前後畫面聯系起來了解故事內容,教育者則重點對繪本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加以引導,由淺入深,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由此引導幼兒感受優秀繪本圖書的精美,幫助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除此之外,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會自發地對圖書上畫面以外的文字產生興趣。盡管幼兒尚未正式進入學習掌握文字的時期,但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活動來培養他們對文字的興趣,激發幼兒對文字元號的敏感性,並引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讓他們了解文字的功用。 「嘴巴」——打開精讀之「聲」閱讀每一個經典繪本時,展示閱讀效果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語言表達出來。教育者應帶領幼兒朗讀繪本故事,直至熟讀成誦,讓孩子用「嘴巴」最直接的方式展現閱讀效果。同時感受繪本中的經典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長此以往,幼兒就能學會運用語言文字准確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從而發展語言。同時在閱讀中,幼兒還可以主動運用一些優美的詞彙,與夥伴或者教育者交流討論圖書的內容,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作品。如請一名幼兒憑著自己的理解講完故事後,可以這樣問其他幼兒:「你認為她(他)哪幅圖片講得很好,哪幅圖片講得跟圖片意思不一樣?」在此過程中,不同水平幼兒的語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身體」——拓展精讀之「趣」《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當閱讀引起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時,幼兒常常會以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對繪本作出回應。當幼兒聽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時或是閱讀之後,幼兒往往會用自己獨特的動作或是簡短語言以示回應。
D. 如何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閱讀繪本
只有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的理解有進一步的理解。 1、從封面猜故事。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慾望。《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封面上畫有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猜猜他們對話的內容,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我有多愛你。 2、不要漏過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我爸爸》這本幽默的繪本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著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 3、講故事的扉頁。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著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實際上有兩個扉頁,第一個是張單頁,第二個是一個帶版權頁的跨頁。請注意,在第一張扉頁上,作者畫了一隻小兔子騎在一隻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這時的大兔子是靜止不動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頭都扭了過來,一雙黑點似的眼睛望著書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詢問你:嗨,你准備好了嗎?快和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裡吧!當翻過這一頁,你會看到三幅充滿了動感的小圖——大兔子背著小兔子揚起了後腿、准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躥……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只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里。於是,我們看到小兔子緊緊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富有動感的畫面把讀者的視線牢牢地鎖住,想不看下去也難。 4、朗讀正文。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讀的部分。可繪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應該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負盛名的繪本閱讀的推廣者松居直,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傑洛姆·布魯納,他們都一致認為: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因為繪本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繪本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考慮到繪本資源有限,教師可以翻拍書中的圖片,製作成課件讓孩子們一起來閱讀。當孩子欣賞畫面時,教師投入感情地朗讀故事,並加上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誇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有時還可以用故意犯錯來培養孩子讀圖的敏感度。教師在引導孩子閱讀正文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急著說教,也不能不斷地提問、說明,猶如應試教育一般,應該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澱,再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知識和智能。在教師給孩子讀圖畫書時,也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他們能發現畫家沒有發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聽老師讀《好餓的毛毛蟲》時,就有孩子一邊盯著那條因為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蟲,一邊做出了自己的診斷:「毛毛蟲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才生病的。」因為孩子從毛毛蟲身上聯想到了自己,像他們這樣的孩子肚子痛時,首先尋求的就是媽媽的安慰。 5、沒有結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就沒有重復書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後和她一起朝家裡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裡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彷彿為了回應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溫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口貼……可以說,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蚯蚓日記》的封底粗看和封面沒什麼兩樣,可仔細一看,只見繪本的主人公小蚯蚓寫的日記本上多了這么一句話——「我有一種被偷看的感覺」,讓人不禁啞然失笑!孩子們和繪本中的小蚯蚓的距離更近了,通過畫面,讀者和文本又進行了一次對話。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閱讀繪本所給予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教師與兒童一起閱讀繪本故事,自己也彷彿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時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變得更美好。
E. 怎樣指導幼兒閱讀繪本
——對小班繪本教學《小兔孵蛋》的分析與思考「繪本」不同於一般的故事書,它是一種適合低幼兒童閱讀的圖畫書,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本文通過對繪本《小兔孵蛋》的閱讀指導,闡述了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價值和意義,提出了對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與體會。 一、 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繪本是一種閱讀材料,因此繪本閱讀首先應該是一種閱讀活動,應該用閱讀的方式來進行。在《小兔孵蛋》中,我以「這個蛋寶寶是誰的呢?」來引出課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感受,幼兒有了第一次自主閱讀的機會,在這次閱讀活動中,孩子們閱讀常規非常好,發言也很積極。當孩子們在書中找到了蛋寶寶是烏龜媽媽的時候,也體驗到了成功感,更加激發了孩子閱讀的熱情。但接下來的環節,卻一點點在遠離繪本教學的模式,大部分的時間是用在教師提出問題和幼兒回答問題上,沒有了幼兒的自主閱讀,整個活動有點偏向於看圖講述。其實,繪本教學本質意義上和常規的看圖講述故事教學相通而不相同。關鍵就在於它的自身特點是圖文並茂,情節發展有序的書本式的表達。所以,我們還是要給予幼兒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做到「初讀」、「熟讀」和「細讀」,把幼兒為主的學習融合在繪本教學之中。 二、遞進式的提問設計 歌德說過:「想要得到聰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聰明的問題。」所以,教師的提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在《小兔孵蛋》活動中,可以圍繞三個提問設計展開,「蛋寶寶是誰的?」「這個蛋寶寶怎麼變成烏龜寶寶的?」「小兔子在哪裡發現了這個蛋寶寶?」有了這條線索後,幼兒對繪本的理解也進一步加深了。同時,遞進式的提問對幼兒也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當然提問的形式還有很多種,比如猜想式提問,開放式提問等等。 三、 有側重點進行繪本閱讀在活動中,幼兒的常規很好。《小兔孵蛋》繪本共八頁,對於我們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如果繪本頁數過長或者孩子的閱讀能力水平有限,那必須有側重點地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安排好各個環節的時間。 總之,繪本教學主要以幼兒自主閱讀為主,教師引領為輔,所以必須是手不離本,眼不離圖,用圖引出文字,用文字補充圖意。
F. 如何指導孩子繪本閱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只有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的理解有進一步的理解。 1、從封面猜故事。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慾望。《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封面上畫有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猜猜他們對話的內容,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我有多愛你。 2、不要漏過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我爸爸》這本幽默的繪本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著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 3、講故事的扉頁。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著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實際上有兩個扉頁,第一個是張單頁,第二個是一個帶版權頁的跨頁。請注意,在第一張扉頁上,作者畫了一隻小兔子騎在一隻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這時的大兔子是靜止不動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頭都扭了過來,一雙黑點似的眼睛望著書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詢問你:嗨,你准備好了嗎?快和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裡吧!當翻過這一頁,你會看到三幅充滿了動感的小圖——大兔子背著小兔子揚起了後腿、准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躥……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只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里。於是,我們看到小兔子緊緊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富有動感的畫面把讀者的視線牢牢地鎖住,想不看下去也難。 4、朗讀正文。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讀的部分。可繪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應該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負盛名的繪本閱讀的推廣者松居直,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傑洛姆·布魯納,他們都一致認為: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因為繪本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繪本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考慮到繪本資源有限,教師可以翻拍書中的圖片,製作成課件讓孩子們一起來閱讀。當孩子欣賞畫面時,教師投入感情地朗讀故事,並加上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誇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有時還可以用故意犯錯來培養孩子讀圖的敏感度。教師在引導孩子閱讀正文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急著說教,也不能不斷地提問、說明,猶如應試教育一般,應該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澱,再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知識和智能。在教師給孩子讀圖畫書時,也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他們能發現畫家沒有發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聽老師讀《好餓的毛毛蟲》時,就有孩子一邊盯著那條因為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蟲,一邊做出了自己的診斷:「毛毛蟲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才生病的。」因為孩子從毛毛蟲身上聯想到了自己,像他們這樣的孩子肚子痛時,首先尋求的就是媽媽的安慰。 5、沒有結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就沒有重復書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後和她一起朝家裡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裡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彷彿為了回應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溫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口貼……可以說,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蚯蚓日記》的封底粗看和封面沒什麼兩樣,可仔細一看,只見繪本的主人公小蚯蚓寫的日記本上多了這么一句話——「我有一種被偷看的感覺」,讓人不禁啞然失笑!孩子們和繪本中的小蚯蚓的距離更近了,通過畫面,讀者和文本又進行了一次對話。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閱讀繪本所給予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教師與兒童一起閱讀繪本故事,自己也彷彿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時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變得更美好。
望採納,十分感謝。
G. 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繪本閱讀
玩掀起繪本閱讀的小高潮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更喜歡可以"玩"起來的閱讀材料。家長們可以充分挖掘繪本的游戲性。小孩子善於運用肢體語言與形態語言來表達他們對作品內容的理解,讓幼兒適當地"動"起來,將繪本教學融入到游戲活動中,有利於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維持幼兒對繪本的持久興趣。
H. 如何指導繪本親子閱讀
一)繪本閱讀的指導思想 1、尊重兒童讀書的主體性。 兒童是閱讀的主體,不同孩子閱讀相同的文本也會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體驗。必須尊重孩子獨特的閱讀感受,決不要壓抑孩子的奇想與樂趣,這樣才能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2、關注量的積累,引導博覽群書。 3、立體育人,提升精神境界。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在幫助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像力,更能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我有友情要出租》教會孩子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友誼;《猜猜我有多愛你》讓孩子敢於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達自己真摯的感情;《蚯蚓日記》教我們用兒童的視角來看世界,《爺爺一定有辦法》每幅圖下方畫著的老鼠一家其樂融融,彷彿是人類世界的一個縮影。 (二)繪本閱讀的指導方式 1、參與式。 家長不要把故事情節一股腦兒全盤托出,要積極鼓勵孩子邊讀邊猜想後面將要發生的事,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讓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勵他們參與到編寫故事中,想出與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節或續編結尾。 比如,指導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以讓孩子也來猜猜看,大兔子聽到小兔子說自己對媽媽的愛有自己張開的手那麼大,有自己跳得那麼高時,兔媽媽會怎麼回答;在讀完故事後問問孩子,要是你,你想對誰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通過角色替換,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2、開放式。 ⑴教學地點開放:閱讀繪本也需講究氛圍和意境,可以讓孩子無拘無束地席地而坐,營造一種寬松的、積極的閱讀氛圍,拉近書與孩子的心之間的距離。 ⑵教學人員開放:講故事的不一定要是教師,可以是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演繹故事,詮釋故事,分享故事孩子們更高興。 ⑶閱讀內容開放:不必都讀作家所寫,等孩子對繪本有一定了解後,也可以讓孩子創編繪本故事。 3、拓展式。 結合閱讀內容開展拓展延伸活動,可以為父母讀故事、講故事,可以和同學一起演故事、畫故事、續編故事,可以在扉頁處寫前言。比如讀《泰迪熊搬家記》,可以學畫地圖;讀《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可以表演故事;讀《可愛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繪本的留白處寫寫畫畫;讀《嘟嘟與巴豆》,可以學習寫信,介紹各地風土人情…… (三)從頭到尾讀圖畫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因為無論是封面還是環襯、扉頁,都有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有進一步的理解。 1、從封面猜故事 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慾望。《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封面上畫有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說些什麼。你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猜猜他們對話的內容,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我有多愛你。 2、不要漏過環襯 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 《我爸爸》這本幽默的繪本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著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而《蚯蚓的日記》的環襯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時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還有自己的考試成績單和教師的評語,我們彷彿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長記錄,雖然還沒有開始讀故事,但已經被這些可愛的畫面給吸引住了。 3、會講故事的扉頁 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著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 《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實際上有兩個扉頁,第一個是張單頁,第二個是一個帶版權頁的跨頁。請注意,在第一張扉頁上,作者畫了一隻小兔子騎在一隻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這時的大兔子是靜止不動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頭都扭了過來,一雙黑點似的眼睛望著書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詢問你:嗨,你准備好了嗎?快和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裡吧!當翻過這一頁,你會看到三幅充滿了動感的小圖——大兔子背著小兔子揚起了後腿、准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躥……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只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里。於是,我們看到小兔子緊緊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 這富有動感的畫面把讀者的視線牢牢地鎖住,想不看下去也難。 4、朗讀正文 毋庸質疑,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讀的部分。可繪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應該由家長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 不管是日本最久負盛名的繪本閱讀的推廣者松居直,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傑洛姆·布魯納,他們都一致認為:家長得先為兒童讀故事。因為繪本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當你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繪本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 5、並未結束的封底 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就沒有重復書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後和她一起朝家裡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裡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彷彿為了回應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溫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口貼……可以說,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 《蚯蚓日記》的封底粗看和封面沒什麼兩樣,可仔細一看,只見繪本的主人公小蚯蚓寫的日記本上多了這么一句話——「我有一種被偷看的感覺」,讓人不禁啞然失笑!孩子們和繪本中的小蚯蚓的距離更近了,通過畫面,讀者和文本又進行了一次對話。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閱讀繪本所給予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 與兒童一起閱讀繪本故事,自己也彷彿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時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