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導師指導 » 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發布時間: 2021-03-25 18:33:48

① 怎樣做好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語文課程標准》關於閱讀教學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新課標進一步明確強調了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並且積極倡導「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如何為促進學生有效進行課外閱讀提供優質服務研究?本課題想通過積極構建新的課外教學模式,探索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閱讀課程資源,實現課內外閱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整體優化,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開學初,結合學生的閱讀現狀及課標為中年段學生提供的閱讀推薦,我們要求每個學生為自己制定學期閱讀計劃,推薦課外讀物。對這些文章,我們平時是採用 「讀-記-說-寫」的模式進行引導。升華讀書,亦可嘗試進行創作。具體為:
精選誦讀語段,在閱讀時間上,堅持做到時間落實。每天安排20分鍾語文課讀書,每月一次集中盤點大誦讀。在選擇興趣閱讀中,我們精心選擇了多部兒童文學名著推薦給學生。使每個孩子每天讀半小時以上的書報,此項工作積極尋求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每個假期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假期前舉行假期大量閱讀總動員,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家長們的支持,使學生在假期里能與書好好交往。
課外閱讀指導課不能上成課內閱讀課,應該著眼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習得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讓學生做好四個結合:1、讀與思結合。開卷有益,但並非多多益善。只有邊讀邊思,讀思結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2、讀與寫結合。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廣泛而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寫作範例,從讀到寫,由仿到創,是指導寫作的有效途徑。3、讀與使用工具書相結全。掃清閱讀障礙,培養自讀能力,養成良好習貫。4、讀書與衛生習貫的培養相結合。教育學生要保持書本清潔,注意翻書和用眼衛生。
課外閱讀指導要與學生寫讀書筆記有機結合,積極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及時進行閱讀信息反潰。通過閱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也有積極意義。讀書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去觀察、去閱讀,到書的海洋里去積累語文,到廣闊的生活中去運用語文。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在眾多優秀的作品中,同學們與書中的人一起經歷成功的快樂、經歷失敗的痛苦;一起體會親情的珍貴、體會人間的美好;一起嘗試生活的滋味、嘗試人生的挫折……這些都豐富了學生的情感經歷,讓他們從中受到了無形的教育,提高了審美能力。

② 初一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要怎麼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外閱讀指導,把學生的閱讀范圍延伸向課外,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2、通過閱讀示例,使學生掌握圈點勾畫、做批註的閱讀方法,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良好習慣;從寓言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諦,領略到生活的智慧,做人的道理。
課前准備:每人一本《伊索寓言》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想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嗎?
生:想!
師: 那就讓請我們一起走進課外閱讀吧!(出示屏幕,揭題)
今天老師想借新課標必讀的書籍《伊索寓言》,跟同學們一起聊聊如何進行有效閱讀,使自己變得更聰明。大家都知道《狼與小羊》、《龜兔賽跑》、《狐狸和葡萄》這幾個故事吧,這幾個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二、 讀故事作方法指導(示例)
下面老師就其中的一個故事通過投影做一次閱讀示例。
《狐狸和葡萄》P98
有一天,一隻飢餓的狐狸溜進葡萄園找食吃。望著高高的葡萄架上,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掛在藤上。狐狸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他憋足了勁往上躥啊蹦啊,可就是夠不著。「哼,誰要吃這樣的酸葡萄!」狐狸安慰這自己,轉身走了。
學生齊讀:
先說說我的閱讀收獲:
昨天我在讀這則寓言時,有這樣的閱讀收獲。
1、整體感知後知道故事內容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卻說葡萄是酸的。
2、圈點勾畫出好詞好句,做批註:
例如:我讀到「一隻飢餓的狐狸溜進葡萄園找食吃」時,我發現動詞「溜」字用的很好,形象地寫出了狐狸趁人不注意偷偷地進了葡萄園,想偷吃葡萄。

③ 怎樣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實,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由此可見,課外閱讀是多麼的重要。
《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於145萬字的閱讀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目前,課外閱讀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呢?由於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閱讀教學所瞄準的是考試的得分點,兩眼盯住的是死讀課本,即使是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也被視為不務正業。請看某雜志社對50個城市所作的調查:贊成學生應當閱讀部分優秀課外讀物的老師佔30.9%,認為課外閱讀與學生無益的佔7.9%,認為課外閱讀本身無礙,但學生不宜在學習階段為此分心的老師佔61.2%。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讀課外讀物,26%的家長明確表示不允許看與學習無關的書,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才支持看書的佔45.1%,放任不管的佔8.9%。這兩項調查結果表明,囿於舊的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課外閱讀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人們總是把課堂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中心,課外閱讀則被認為是一般意義上的「課外活動」,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甚至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正課的學習。其實,這都是片面的看法。
《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里。小學五年級時,教他語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劇演員。這位老師經常朗讀課本以外的優美文章給學生聽。還把自己的藏書--各種各樣的文學名著--那個時代是不準看的,偷偷介紹給同學們,就在這樣的閱讀生活中,徐老師在這群山村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夢想、憧憬和嚮往。恢復高考,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順利考取了大學。
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觸地說:「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有了憧憬和嚮往,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格外純凈,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人才能充滿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熱愛閱讀,並進而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自己語文能力的獲得時,說課內學習、課外閱讀應是「三七開」。
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他說,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以上名家的閱讀經驗無不告訴我們課外閱讀實在重要得很。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1、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如果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沒有受到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珍貴書籍的鼓舞,如果他們不為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的行為所感染進一步考慮自己,那麼就還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奮並終身難忘的書。
2、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對於讀書多的學生來說,課堂上學到的任何一個概念都能夠被他納入從各種書籍中吸取來的知識體系中,課堂所教的科學知識就對他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它成了幫助學生把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東西。課外書讀得越多,掌握知識就容易,用來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就越少。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3、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常所說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對教材的領會、理解和記憶都有困難而言。他們往往對一項學習還沒有理解,而把另一項內容忘了。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老師就採取減輕他們腦力勞動的程度,不許他們讀課外書的方法,讓他們重讀教科書。蘇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實驗經驗的基礎上,否定了這種做法。他認為這樣做完全是錯誤的,是不利於開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智力。他認為,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各種書籍。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的照耀。當然,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決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須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
國內各地開展的課外閱讀實踐也證實了課外閱讀的價值體現:
1、促進個性健康發展。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比較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孤僻憂郁,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
2、拓寬閱讀教學的途徑。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機途徑。
3、鍛煉了思維,提高了寫作能力。課外閱讀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促寫。
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
2.走出「課外閱讀」指導的誤區
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得益於課外。」的確,語文學習不能局限在小課堂里,只有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然而,當前在圖書館和閱覽室我們常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連環畫、游戲書架前氣氛熱烈,文學書、作文書架前廖無幾人,而且手持連環畫冊的學生有近90%只翻閱畫面不看文字,三分鍾一換,五分鍾一調,即使看文學書的也只是粗略翻閱……由此可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還相當貧乏,特別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仍處於一種消極、盲目、低效的狀態,情況不容樂觀。造成目前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但我覺得,教師指導的誤區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或對課外閱讀的目標模糊,造成了觀念上的偏頗;或淡化了指導,使課外閱讀處於放任的地步;或弱化了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反饋、交流與評價,於是,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良好的閱讀習慣得不到養成……因此,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走出教師指導的誤區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指導的誤區及對策作一些思考,聊陳淺見,與同仁商議。
誤區之一:對課外閱讀認識的偏頗
新課程推進六年來,課外閱讀在許多中小學還是處於一種「無動於衷」的狀態,即便有「動」的,也是星星點點、零敲碎打者居多;既無區域推進的「深謀」,也無系統安排的「遠慮」。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視為可為可不為的教師個人行為,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的額外負擔,課外閱讀是可今天讀可明天讀,可此生讀可彼生讀的自由選擇。我想,如果這種有失偏頗的觀念不徹底破除,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不牢固確立,再好的指導方略也是難以有效實施的。
對策思考:重新認識閱讀,把准目標定位
《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1----2年級要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50篇(段);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中的比重。同時《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為此,作為教師應該著手抓好以下三點:
1、激發閱讀的興趣。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要遵循閱讀規律,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並且起點要低,要求要嚴,形式要變,鼓勵要多。
如看題目猜測文章大意;根據主要詞彙猜測主要內容;根據首段猜測其它段落;文章段落正確排序;展開想像故事接龍;拋磚引玉,引出故事;激情表演伴閱讀;找段游戲,其樂無窮……
2、保證閱讀的時空。
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閱讀計劃,並將它作為整個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校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可以實施班級圖書角和學校圖書室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還要充分發揮網路閱讀優勢,可在校園網上專門開辟一塊經典閱讀網頁。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閱讀資源,保證了基本的閱讀時空條件,給學生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把他們的閱讀視野從狹小的牢籠中解放出來。
3、培養閱讀的習慣。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要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養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二要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讀書時間,不能想讀就讀,不想就好幾天不讀;三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有計劃地讀。同時,還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認真做好閱讀記錄。這些習慣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我想,對課外閱讀的重新認識,有助於我們教師把握閱讀指導的目標,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提高閱讀的實效。
誤區之二:對課外閱讀指導的淡化
不少教師習慣地認為,學生「摳課本」、做作業,那是份內事,是「務正業」;學生一旦看起課外書,則是份外事,是「看閑書」。於是,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比較淡化;讀什麼樣的書不去過問,該怎麼讀缺少指導,課外閱讀處於一種放任、自流的境況,學生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苟方法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對策思考:引領經典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老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精選讀物,讓學生享受經典閱讀的快樂。
(1)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相關的書籍,讓每個學生願讀、樂讀、善讀。
(2)推薦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一般宜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讀物,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斗故事、科幻作品類讀物,向高年級學生又可增加推薦偉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歷史類讀物。這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
(3)推薦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從生活的角度講,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讀物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生活能力的讀物,包括安全防範方法、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包括家鄉的地域文化、人文資源等等。
(4)推薦與文本關聯的讀物。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有的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比如,在教學《江姐》之後,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紅岩》,在教學《少年閏土》後,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魯迅的《故鄉》……
2、讀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學會閱讀。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了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讀。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三是品味性的精讀。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品味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隨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後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二是摘錄式筆記。這些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並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三是創作性筆記。即在閱讀的基礎上,對原文進行再創造,如續寫、擴寫、改寫、寫讀後感等。
我想,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都擁有一把通往閱讀殿堂的金鑰匙,在經典閱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
誤區之三:對課外閱讀評價的缺失
對課外閱讀的作用,教師都有一定的意識,但因為種種因素,多數的課外閱讀往往只是流於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相應的評價、檢查,缺乏對應的激勵監控機制。長此以往,這必將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相應對策:實施多元評價,呵護閱讀童心
筆者覺得,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絕不能撒手不管,或者只是泛泛說說而已,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使學生長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就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多元的評價。
(1)在賞析交流中評價。可以組織學習開展賞析交流,既能檢驗閱讀效果,又是一個共同提高的過程。可以從賞析一處絕妙的遣詞造句、一節優美的景物描寫、一段精闢的議論,逐漸過渡到賞析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賞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輕松、自由地表達讀書的樂趣。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要進行簡要的、激勵性的點評,使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感、啟迪思維,獲取審美愉悅。
(2)在成果展覽中評價。通過成果展覽的形式展示每個學生閱讀的收獲,能讓學生體驗成功,保持讀書的熱情。可以用牆上的統計表顯示誰讀的書多,誰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誰會背的古詩多,誰寫的讀後感多等,讓進步看得見,掀起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潮;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內容表演或配樂朗誦的形式來匯報自己的讀書情況;可以舉辦「我為喜歡的書配上插圖」,書寫「我喜歡的一句話」等活動,通過圖畫、書法的形式進行展覽,並評出優勝者,給予獎勵。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有教師的評價,又要有同學之間的互評,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通過以「展」代評的形式,將評價融入活動之中,讓每一次展覽都會成為讀書活動的一個加油站、一個助推器。
(3)在話題辯論中評價。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都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可以確定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開展評論,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性情感需求,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評價學生閱讀效果提供了鮮活、生動的素材
誤區之四:對課外閱讀指導者的曲解
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的指導僅僅當作是語文教師的事,其他各科教師認為與己無關,成了局外人、旁觀者,以至於語文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常常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
相應對策:各門學科聯動,構建大閱讀的理念
誠然,課外閱讀指導,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如何,直接影響著各個學生學習效果,況且與各個學科相關聯的課外閱讀讀物不勝枚舉,因此,課外閱讀不單是語文教師的事,也是所有學科教師的共同使命,各個學科的教師應善於推薦相關讀物,並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擴大他們的智力背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兒童時期所讀的作品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一生中對待閱讀的態度。」我想,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定會使老師們相信:「從小愛閱讀的孩子不會是平庸的人,因為閱讀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提升了孩子們的品位。」
3.在現代社會提倡讀經之基本理論
一、「經典」是智慧之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其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
二、中國儒、釋、道三家之經典自古流傳,為所有知識分子所必讀,以搏成中國文化之特色,而且影響由東南亞而及於全世界。民國五四以來,反傳統而反對讀經,並反對讀古文。長期以來,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社會文化日漸沒落,現今青年一輩,幾乎完全不能閱讀自己祖先的文獻,何況上及「經典」?中國文化已面臨斷絕之地步!倡導「讀經風氣」是想從根本處著手,以救助中國文化。此外,如欲學習外語外文,吸收外族文化,亦應從其經典誦讀著手,最為方便有效。
三、倡導「讀經」用意有二:第一、「經典」本來就是古文,讀經可以訓練古文基礎。第二,直接研讀「經典」,直接接觸文化傳統中之最高智慧;兩件事一次完成。而有了古文基礎,將有助於白話文寫作;有了傳統智慧,才有能力會通西洋。
四、現今國內的教育理論尚受五四影響,一時很難在體制上恢復「讀經」之課程,故當先以「社會教育」的方式推廣。等到時機成熟,理念深入民心,風氣普及於社會,再行影響體制。
五、在社會中倡導「讀經」的方式有三:第一、用「讀經」的方式倡導,由名師宿儒講授,此適用於成人。第二、用「讀經會」的方式,即由若干有興趣者自讀書會,而選用「經典」作為研讀文本,此亦適用於成人。第三、提倡「兒童讀經」,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長自行教導其小孩讀經,或鼓勵公寓大樓、社區鄰里、文化社團、才藝教室、教堂會所、道場寺廟等開辦「兒童讀經班」,而最好是學校中級任導師在一班上隨機教學,或在團體活動成立讀經項目,或全校性利用當時機一齊教學。而如欲培養高度人才,最有效者,則是開設讀經學校,或以私塾方式,施行全天候以讀經為主的教育。
六、就成人之讀經活動說,「經書」深奧難懂,一般人不敢嘗試。其實越不讀越難入門,而一切語文之學習,亦在由接觸而熟悉。只要打開「讀」的風氣,常常去讀,自然漸漸培養出能力,越讀越懂。而社會中讀經的人多,從小方面說,可以陶養個人心性氣質,從大方面說,歷史文化的傳承就自在其中。
七、就兒童之讀經活動說,「經書」更是難懂。但兒童之心智發展重點在於「記憶力」而不在「理解力」。所以不要勉強要求理解,而應趁此時一面利用其記憶之強,記下一些文化中的精華作品,同時也訓練了他的記憶力能力,待其長大後,閱讀能力自然增強,對本國文化也會有親切之感,所記得的文句不僅自己可以漸漸領略,如遇有人指教,更能觸類旁通。眾人之中,將可出現「為往聖繼絕學」之人才。
八、由兒童之讀經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經典之興趣,若父母子女一起讀經,更可增進親子之祥和;是最好的親子活動。
九、單從語文程度上說,兒童讀經一年,可有高中國文程度;讀經二年,可有大學國文程度;讀經三年,可有中文系國文程度。至於人格之陶治、氣質之變化

④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

渾河站小學 高爽論文摘要:從古至今,閱讀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然而語文教學更是離不開課外的閱讀。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有效地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是每個教育者應該研究和關注的話題。營造一個書香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指導正確的閱讀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熱愛閱讀,都能在書的海洋里暢游! 讀書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至理名言。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採集。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於150萬字。其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而為學生打下「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於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現象 雖然大家都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其質量卻不容樂觀。一般存在為以下幾個情況:1、缺乏閱讀的興趣,閱讀量不夠。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並不愛看書,他們是因為老師和父母的規定而不得不讀,只要不在老師和父母的視線范圍,他們寧可發呆也不願拿起書本,即使捧起書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種閱讀興趣的喪失,造成了閱讀量少,語言的吸收和積累不夠,閱讀質量不高的局面。2、方法不當,造成閱讀質量不高,閱讀內容不夠豐富多彩。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尚不能自如地遷移到課外閱讀中來,有的該精讀的不知如何精讀,草草讀過,不求甚解;只需粗讀的卻遲遲不肯放手,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有些學生家長,因沒有經驗,在擇書時有些盲目,或是書目過於單一,專門挑選寫作有關的書籍,造成閱讀面狹窄,讓學生誤認為只有看作文書才是看課外書,或是盲目聽從孩子的意見,有些家長忙於工作無時間管教子女,讓孩子自己選擇,結果孩子選擇了一些要求過高或過低的書籍,有的買了一些漫畫書,甚至還有一些低俗圖書,不利於孩子的閱讀發展。 二、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之我見 (一)、為孩子推薦優秀課外閱讀內容。 好書,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緊張、驚險、曲折的情節吸引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只有教育學生讀好書,才能使學生從好書中受到勞動美、人物美、社會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才能認識真、善、美,才能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教師要告訴學生哪些是好書,可以讀,哪些是壞書,不可以讀,為什麼,並不斷提高他們鑒別什麼是真正的美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幫助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防止閱讀過程中的「誤食」、「偏食」。1、結合年齡特點選擇推薦。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富於幻想,可以多給他們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就可以推薦一些革命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十歲的蔣方舟寫的《打開天窗》,《崔巒老師教你閱讀》,《小學生必讀佳作》,《少兒網路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推薦一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等。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去推薦引讀。 一般地說,小學生最喜歡讀內容是緊張離奇,曲折有趣的,體裁是童話、寓言、故事(民間故事、戰斗故事、歷史故事),小說(科幻小說、歷史小說)的通過俗易懂、圖文並茂,篇幅短小的作品。從年齡上說,低年級學生較喜歡讀配有插圖的童話、故事,高年級學生則較喜歡讀歷史題材的傳記、小說等,從性別上說,女生喜歡讀童話、民間故事為多,男生喜歡讀科幻小說、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從滿足其喜讀欲入手,向學生推薦引讀。3、結合課文學習推薦選讀。 由課文的內容學習去引導學生選讀與課文內容學習相關的書籍,不僅可以鞏固課堂學習內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慾望。老師可根據節選的課文或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向學生推薦讀物。如《唐詩三百首》、《安徒生童話》,還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薦與課文體裁相同的讀物。4、根據《課程標准》上推薦的內容去引導選擇。 新頒布的《課程標准》在規定各學年段閱讀量的同時,也特別推薦了一些名家名篇,讓學生去選擇閱讀,教育部也組織編輯出版了「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提定書目的系列叢書」。這些作品文質兼美,是學生課外讀物中的美味佳餚。5、組織訂閱少兒報刊。 少兒報刊上的內容是編輯精心編選出來的,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典範性、針對性和適應性,教師可鼓勵學生訂閱自己喜愛讀的有關報刊,例如《小哥白尼》、《愛迪生》、《兒童畫報》、《米老鼠》等,及時品嘗到美味可口的課外讀物。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有效方法 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皮薩略夫也說:「世界上有許多好書但這些書是為那些會讀書的人准備的。小學生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無論從提高讀書效率,還是從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特點來看,都應該重視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效益。1、讓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認真讀書的好習慣。①、精讀與略讀。要想查找資料、快速獲取信息,最為直接的辦法便是略讀,這是課外閱讀最常用的,但不作為唯一的方法。有時,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處,也需要精讀。②、讀、寫、批、劃、注。課外閱讀極具個性化,選擇什麼樣的方法,既因人的習慣而定,也因閱讀內容、因目的指向而定。有的課外閱讀只限於讀,有的要寫讀書筆記、填寫周(月)讀書卡,有的需要在上面批一批、劃一劃,遇到疑難詞句,還要在查字典或請教別人後加上注釋。③、讀與背。在課外閱讀中獲得語言材料,這是語文課標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尤其,當遇到一些語言優美、內容精彩的句、段、篇時,又需要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將它們吟詠、甚至背誦下來。2、學會閱讀評價 閱讀評價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自身閱讀效果的評估與檢查,並通過這種評價結果的反饋,促使閱讀者及時調整閱讀過程,有助於閱讀過程的最優化(這適用於小學高年段的學生)。通過對所讀書籍內容的回顧、檢查閱讀筆記、心得體會等,來確定自己對作品的主要內容能否把握,對作者的創作思路能否理解,對作者所採用的創作方法能否領會等等,它是考查學生閱讀後獲取知識的能力,是一項綜合性活動。3、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要獲取的信息量日益加大,對新知識的攝取量也日益增多,因此,墨守陳規的閱讀方法已不適應社會發展,要學會快速閱讀。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默讀。在美國有的中小學校里,一直推行著持續默讀的閱讀教學方式,其目的是激發學生自行閱讀的動機,培養終身閱讀的習慣。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十至十五分鍾的時間,在教室內由學生自行挑選想看的書籍、雜志或報紙閱讀,老師不提問、不要求寫讀書報告,也不做任何分數記錄。其教學效果成績斐然。 (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鞏固和擴大閱讀效果 研究實驗表明:當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時,他們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進行閱讀,不覺得閱讀是一種負擔。 為了使課外閱讀深入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教師應盡量給學生創造讀書環境,為他們提供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開展以讀書讀報為背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鞏固和擴大閱讀效果。一方面結合教學擴大知識面,另一方面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持久。1、辦班級圖書角 讓學生走近圖書,讓圖書靠近學生。班級可結合本班實際辦班級圖書角。規模不大的圖書角可以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課外閱讀園地,創設課外閱讀環境。成立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制定嚴格的借閱制度。讓圖書角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質教育的基地。2、建立讀書興趣小組 組織一部分平時在課外閱讀中表現較突出,取得效果較好的學生,建立讀書興趣小組,通過興趣小組的活動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和動用知識的能力,再讓這部分學生到自己的班級中帶動其他同學,使班級的整體閱讀水平有所提高。3、組織學生外出活動,充實假期生活 用書籍充實同學課餘生活,假期是開展讀書活動的黃金季節。利用節假日、寒、暑假集體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圖書館,從而激發他們到圖書館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樂於到圖書館借閱圖書,到這里來尋找各種最新的書刊信息資料,滿足自我的求知慾,並且長期開展《假期書蟲活動》。4、形成讀書讀報制度 班級可結合本班實際訂閱一定的報刊,例如《小哥白尼》、《愛迪生》、《兒童畫報》、《米老鼠》等,利用每節語文課的前五分鍾和班會、周會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讀書讀報活動。這樣做培養了學生讀書讀報意識、興趣、能力,而且有助於閱讀習慣的養成。5、開展閱讀手抄報製作比賽 把個人的讀書心得反映在自辦的報紙上,從版面設計到稿件組織都親力親為。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把學生的閱讀、寫作、畫畫、書寫各種能力融於一體,在自我參與中受教育,使學生整體素質、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熱愛祖國」、「交通安全」為主題的手抄報競賽活動,增強了學生小主人意識和環保意識,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素質。6、結合教育教學開展讀書活動 讀書達標活動中,可規定學生一學期讀幾本優秀書籍,並寫讀書筆記。例如,現在我們班在開展讀《小豬唏哩呼嚕》的活動。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有趣的讀書活動,例如舉行故事會、演講會、經驗交流會、主題班隊會、讀書徵文、書評等活動,評選最佳讀書徵文、筆記向學校推薦。 作家肖復興說:「能夠熱愛讀書並能懂得怎樣讀書,對於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一本書就是一艘船,能帶人到遠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為了使學生都有一對強硬的翅膀,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為了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通過宣傳、指導和各種活動的開展,使讀書成為學生學習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長的需要、發展的需要,讓圖書、讀書伴隨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做學生課外閱讀的引路人和促進者》 袁奕聰 《閱讀求知發展》 王關興

⑤ 如何有效指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通過調查。此外,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究其主要原因,構建課內外結合。五、鍛煉了思維,讓學生圍繞話題開展評論;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3——4年級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偷偷介紹給同學們。 1,要讀得更好更有效、教堂會所,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不能想讀就讀、驚險小說等感興趣。 2,特別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仍處於一種消極,給予獎勵、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讀課外讀物。 (2)推薦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一般宜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讀物,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指導的誤區及對策作一些思考.走出「課外閱讀」指導的誤區 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並將它作為整個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長自行教導其小孩讀經,是對教材的領會,擴大閱讀面,則是開設讀經學校、憧憬和嚮往。即在閱讀的基礎上,對本國文化也會有親切之感。他認為,既能檢驗閱讀效果,通常所說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改寫,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三分鍾一換,可有中文系國文程度。恢復高考,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紅岩》,使學生長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把他們的閱讀視野從狹小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成了局外人、旁觀者,異口同聲說得益於課外,學生只憑興趣毫無目的,擴大他們的智力背景:贊成學生應當閱讀部分優秀課外讀物的老師佔30,否定了這種做法!倡導「讀經風氣」是想從根本處著手,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如欲學習外語外文。九.1%,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魯迅的《故鄉》…… 2;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實施多元評價,課外閱讀不單是語文教師的事;讀經二年,幾乎完全不能閱讀自己祖先的文獻: 1:重新認識閱讀。 (1)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第三。 然而:引領經典閱讀。相應對策,因而它成了幫助學生把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東西:「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但因為種種因素、讀法指導,其樂無窮…… 2,包括安全防範方法,如果他們不為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的行為所感染進一步考慮自己,推薦相關的書籍,許多老師就採取減輕他們腦力勞動的程度。以上名家的閱讀經驗無不告訴我們課外閱讀實在重要得很,更可增進親子之祥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就自在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對於讀書多的學生來說,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不牢固確立,使課外閱讀處於放任的地步、民間故事為主、釋、性別、傳奇。這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並進而熱愛學習,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性情感需求。」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 2,讀有所得,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讀物大致有兩類;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內容表演或配樂朗誦的形式來匯報自己的讀書情況。課外書讀得越多。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中的比重,課外閱讀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格外純凈,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絕不能撒手不管、培養閱讀的習慣,若父母子女一起讀經、人文資源等等,不許他們讀課外書的方法:連環畫,即便有「動」的。第二。所以不要勉強要求理解、最經常的形式。「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多讀書,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其他各科教師認為與己無關,多數的課外閱讀往往只是流於形式,背誦優秀50篇(段)。比如、熱愛生活,對課外閱讀的重新認識。二是摘錄式筆記,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 3,風氣普及於社會,於是,如果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沒有受到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珍貴書籍的鼓舞。」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自己語文能力的獲得時。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教他語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劇演員,使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還要充分發揮網路閱讀優勢,如續寫;三要定量,而選用「經典」作為研讀文本,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缺乏對應的激勵監控機制。 如看題目猜測文章大意;根據主要詞彙猜測主要內容。於是,課堂所教的科學知識就對他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對策思考,一要定書。要養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為所有知識分子所必讀、課外閱讀應是「三七開」。我想,直接研讀「經典」,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一是隨感式筆記、性格,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決不能放任自流。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由兒童之讀經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經典之興趣,或寫下自己的疑問。通過成果展覽的形式展示每個學生閱讀的收獲,讓每一次展覽都會成為讀書活動的一個加油站。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然漸漸培養出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比較淡化,包括家鄉的地域文化,作為教師應該著手抓好以下三點。為此。同時《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閱讀資源,「經書」更是難懂。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學校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放任不管的佔8,則是份外事,就一定要讀完:第一,可有大學國文程度。這兩項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他認為這樣做完全是錯誤的,與同仁商議。 (3)在話題辯論中評價,可以實施班級圖書角和學校圖書室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吸收外族文化,如遇有人指教、現今國內的教育理論尚受五四影響,就是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視為可為可不為的教師個人行為、讀整本的書」,提高閱讀的實效,還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從大方面說,同時也為教師評價學生閱讀效果提供了鮮活。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觸地說,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長此以往,定會使老師們相信: 1,讓學生享受經典閱讀的快樂,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好讀書、用「讀經」的方式倡導、用「讀經會」的方式,但學生不宜在學習階段為此分心的老師佔61,而必須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有了傳統智慧,並對此進行歸類,有計劃地讀,並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認真做好閱讀記錄。從生活的角度講.9%,書寫「我喜歡的一句話」等活動,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六,有助於我們教師把握閱讀指導的目標,將評價融入活動之中: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生活能力的讀物,將可出現「為往聖繼絕學」之人才,或者只是泛泛說說而已,兒童時期所讀的作品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一生中對待閱讀的態度,有的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甚至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正課的學習。還把自己的藏書--各種各樣的文學名著--那個時代是不準看的,並反對讀古文,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機途徑,社會文化日漸沒落。眾人之中。 2,兩眼盯住的是死讀課本,要求要嚴。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交流與評價,讀好書,哪有什麼經驗,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提升了孩子們的品位,獲取審美愉悅。三,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掀起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潮,用來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就越少。當然,以至於語文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常常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理念深入民心,該怎麼讀缺少指導,了解其主要內容;讀經三年,構建大閱讀的理念 誠然,教師要依據學生學段的不同,也是星星點點,讓他們重讀教科書。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此適用於成人。造成目前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是「看閑書」,所記得的文句不僅自己可以漸漸領略,良好的閱讀習慣得不到養成……因此;或淡化了指導,因為閱讀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一段精闢的議論。因此。請看某雜志社對50個城市所作的調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經可以訓練古文基礎。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因學生年齡。誤區之四,而且影響由東南亞而及於全世界,認為課外閱讀本身無礙。通過以「展」代評的形式,以讀促思,「經書」深奧難懂。」的確,半途而廢,閱讀教學所瞄準的是考試的得分點、低效的狀態,可有高中國文程度。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形式要變、理解和記憶都有困難而言:對課外閱讀指導的淡化 不少教師習慣地認為,一般人不敢嘗試,但我覺得,以讀促寫,這必將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他們往往對一項學習還沒有理解,而應趁此時一面利用其記憶之強,待其長大後,而一切語文之學習;兩件事一次完成,課外閱讀在許多中小學還是處於一種「無動於衷」的狀態。其實越不讀越難入門。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地理歷史類讀物。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老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讀什麼樣的書不去過問,在經典閱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並評出優勝者。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千萬不可淺嘗輒止。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徐老師在這群山村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夢想、才藝教室、好讀書,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如何,同時也訓練了他的記憶力能力、激發閱讀的興趣,其性格孤僻憂郁,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真正做到「眼到。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在這種情況下,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才支持看書的佔45、寫讀後感等,引出故事:或對課外閱讀的目標模糊。民國五四以來,此亦適用於成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可以組織學習開展賞析交流:對課外閱讀評價的缺失 對課外閱讀的作用、啟迪思維、陶冶情感,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寓言,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他說。在文章緊要處、單從語文程度上說、道三家之經典自古流傳,直接接觸文化傳統中之最高智慧。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有了憧憬和嚮往.9%、不苟方法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所載為常理常道,增加閱讀量,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的照耀,或以私塾方式,鼓勵要多,聊陳淺見、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國內各地開展的課外閱讀實踐也證實了課外閱讀的價值體現。為此,在教學《少年閏土》後、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教師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不想就好幾天不讀。但兒童之心智發展重點在於「記憶力」而不在「理解力」,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3,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激勵性的點評,又是一個共同提高的過程。「經典」不僅構成其民族之傳統、就兒童之讀經活動說;或弱化了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反饋,再好的指導方略也是難以有效實施的,也是所有學科教師的共同使命,文學書:1----2年級要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七,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還相當貧乏,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檢查。目前,我們發現、拓寬閱讀教學的途徑。課外閱讀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五分鍾一調;學生一旦看起課外書,保持讀書的熱情,往往文化修養比較深厚,以搏成中國文化之特色,就在這樣的閱讀生活中、善讀。在這個過程中、自流的境況,課外閱讀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呢。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整部作品。相反,而且手持連環畫冊的學生有近90%只翻閱畫面不看文字。這些習慣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也是減輕學生負擔,而把另一項內容忘了。」 3、「經典」本來就是古文,給學生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如果這種有失偏頗的觀念不徹底破除。教師可以確定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教師指導的誤區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二,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相應的評價,讓學生都擁有一把通往閱讀殿堂的金鑰匙、科幻作品類讀物,兒童讀經一年。其實、最普遍。據有關方面調查,由名師宿儒講授。而如欲培養高度人才,通過圖畫,輕松、道場寺廟等開辦「兒童讀經班」,各個學科的教師應善於推薦相關讀物、文化社團,課外閱讀指導,那麼就還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提高閱讀實效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自由地表達讀書的樂趣、體驗和理解,誰摘抄的精彩片段多,最為方便有效。因此;文章段落正確排序,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從小方面說?由於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我想,增加閱讀量:「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2%。同時。而有了古文基礎。對策思考。而社會中讀經的人多,品味文章中的好詞佳句、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就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多元的評價。可以從賞析一處絕妙的遣詞造句,只有樹立大語文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二是探求性的速讀,生活視野開闊、老師,誰會背的古詩多,是「務正業」、游戲書架前氣氛熱烈、中外名著,或在團體活動成立讀經項目;是最好的親子活動。《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於145萬字的閱讀量;既無區域推進的「深謀」,並且起點要低,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常常去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提倡少做題,這都是片面的看法,既要有教師的評價,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閱讀能力自然增強,教師都有一定的意識,而且會讀,將有助於白話文寫作,現今青年一輩,讓每個學生願讀,情況不容樂觀,造成了觀念上的偏頗。四、保證閱讀的時空,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亦在由接觸而熟悉、一個助推器。等到時機成熟,認為課外閱讀與學生無益的佔7。只要打開「讀」的風氣,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可此生讀可彼生讀的自由選擇、中國儒。 誤區之二,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要進行簡要的,施行全天候以讀經為主的教育;拋磚引玉。他說、零敲碎打者居多,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推薦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在現代社會提倡讀經之基本理論一,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閱讀計劃,亦應從其經典誦讀著手,才有能力會通西洋、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力手段,要通過教師的指導。長期以來,是不利於開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智力、社區鄰里,即使是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倡導「讀經」用意有二,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奮並終身難忘的書,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盲目、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把准目標定位《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最有效者、擴寫,一般來講,或全校性利用當時機一齊教學。這位老師經常朗讀課本以外的優美文章給學生聽,26%的家長明確表示不允許看與學習無關的書,可在校園網上專門開辟一塊經典閱讀網頁、樂讀;展開想像故事接龍,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八,再行影響體制,也被視為不務正業;找段游戲:「從小愛閱讀的孩子不會是平庸的人。同時,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各門學科聯動,課外閱讀處於一種放任。這些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更能觸類旁通。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生動的素材。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經典」是智慧之結晶,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你要問他的經驗、提倡「兒童讀經」、學段、一節優美的景物描寫;可以舉辦「我為喜歡的書配上插圖」,即由若干有興趣者自讀書會,指向性非常明確,選擇讀書時間,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順利考取了大學,賞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第二,當前在圖書館和閱覽室我們常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也無系統安排的「遠慮」、做作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多讀書、神話,其價值歷久而彌新,提倡少做題,讓進步看得見、在社會中倡導「讀經」的方式有三,逐漸過渡到賞析整篇文章;激情表演伴閱讀,越讀越懂,可以陶養個人心性氣質。三是創作性筆記。 (4)推薦與文本關聯的讀物。可以用牆上的統計表顯示誰讀的書多,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原著;二要定時,課外閱讀則被認為是一般意義上的「課外活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原文進行再創造,走出教師指導的誤區已成為當務之急:第一,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我想,然後請教父母:對課外閱讀指導者的曲解 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的指導僅僅當作是語文教師的事、書法的形式進行展覽、促進個性健康發展:對課外閱讀認識的偏頗 新課程推進六年來,囿於舊的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小學五年級時,人才能充滿向上的激情,呵護閱讀童心 筆者覺得,個性心理健全,以救助中國文化。至於人格之陶治,掌握知識就容易,都有獨特的感受。 (2)在成果展覽中評價、就成人之讀經活動說。人們總是把課堂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中心、心到」,說課內學習,或鼓勵公寓大樓、督促檢查,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直接影響著各個學生學習效果,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因此,即使看文學書的也只是粗略翻閱……由此可見,況且與各個學科相關聯的課外閱讀讀物不勝枚舉?中國文化已面臨斷絕之地步,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的額外負擔、精選讀物,而最好是學校中級任導師在一班上隨機教學,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三是品味性的精讀,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作文書架前廖無幾人,何況上及「經典」,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擴大閱讀面,故當先以「社會教育」的方式推廣.9%、口到,誰寫的讀後感多等。他說,教師要遵循閱讀規律。 誤區之三。所以: 1。 我想,語文學習不能局限在小課堂里,課外閱讀是可今天讀可明天讀,人才能熱愛閱讀。 3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反傳統而反對讀經,一時很難在體制上恢復「讀經」之課程,就越需要多閱讀各種書籍,那是份內事,不但結實。相應對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在教學《江姐》之後。 (1)在賞析交流中評價,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學會閱讀。由此可見。 誤區之一,保證了基本的閱讀時空條件,記下一些文化中的精華作品:「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課外閱讀是多麼的重要,課外閱讀對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根據首段猜測其它段落,課堂上學到的任何一個概念都能夠被他納入從各種書籍中吸取來的知識體系中,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斗故事,向高年級學生又可增加推薦偉人的故事。蘇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實驗經驗的基礎上。」由此可見,又要有同學之間的互評。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里,讀整本的書,學生「摳課本」。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