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對王立群的評價
❶ 如何評價王立群
王立來群,是易中天火了後,央視源《百家講壇》順勢捧出的學者,接棒了易中天解讀《史記》。
王先生有種學者的儒雅之氣,講起史記來不疾不徐,和易中天的火爆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解讀的史記有點細碎,事無巨細,引經據典,喜歡看的是真喜歡,但是對於網路時代來說,又有點太瑣碎了些。
王立群老師,有人也許感覺他不溫不火,不如其他幾個老師犀利激昂。其實你仔細看他解讀的南唐後主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跟劉邦《大風歌》,就知道王老師其實是一位非常睿智深情的學者。
❷ 能不能分享一下,如何評價王立群先生呢
博學幽默 會講故事
❸ 怎樣去評價王立群這個人那
聽王立群老師的講壇有十多年了,秦漢史聽過N遍。也算是王粉。大事件講的還是可靠,是一位有責任擔當的文化學者,值得尊敬,希望老人家身體健康。
❹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事情,那個王立群教授的說法是從哪裡考證來的
史書記載司馬相如耍陰謀? 後世對漢代之前歷史的研究多源自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而按照王立群的觀點,司馬遷似乎是因為惜才在有意「包庇」司馬相如,「這有兩點可以看出,首先整個《史記》中,關於文學家的傳記只有兩篇,《屈原列傳》和《司馬相如列傳》。在司馬遷看來,司馬相如文學地位等同屈原。其次司馬遷破例將司馬相如的作品全文引進,足見司馬遷對司馬相如作品的厚愛。」不過,王立群指出,司馬遷在《史記》中還是隱諱地提到了司馬相如誘騙卓文君的事實,「《史記》中,兩次用到『繆』,第一次是『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指臨邛令假裝對司馬相如恭敬,吸引富豪卓父注意,第二次,『相如繆與令相重。』指相如假裝為臨邛令彈奏,其實以《鳳求凰》打動卓文君芳心。這都是司馬相如的陰謀。」 王立群說班固在《漢書》中直筆揭示相如追求卓文君的真相,直接點出司馬相如虛假心態。「《漢書》中『為不得不以而強往』,指相如在赴卓父宴時,假裝不願去,『為』是『偽』的通假字。」 司馬相如的三宗罪 關於司馬相如誘騙卓文君一事,王立群在《百家講壇》上來了個徹底的揭秘,司馬相如也被冠以了三宗罪動機不純、騙財騙色和涉嫌「包二奶」。 王立群說,司馬相如當年是因為主子去世,辭官返回故鄉成都,無奈家境貧寒只得投奔臨邛縣令王吉,並制訂財色兩得的妙計。關於王吉,必須交代的是這是一個司馬相如的「狐朋狗友」。「兩人攜手來到客廳,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說起,臨邛首富卓王孫有個女兒卓文君,生得聰明無比,美貌無雙,如今在娘家守寡,與相如是天生的一雙。司馬相如聽了,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王立群認為,從這個細節和事情隨後的發展可以看出司馬相如就是個虛偽小人,如果說懷疑卓文君的美貌似乎還說得通,但對卓家的財富他應該早有耳聞,「窮困潦倒的他追求卓文君有情的成分,更關鍵的還是貪財。」關於那段「鳳求凰」的佳話,王立群說那是司馬相如用心險惡,「王吉佯裝恭敬,天天拜訪相如,相如託病不見,王吉更顯恭敬。消息被人傳揚,當地首富卓王孫(卓文君的父親)中計,備宴款待兩人,司馬相如假裝不願去,席間彈奏《鳳求凰》。卓文君聞歌被打動,與其私奔……」 「卓文君當壚賣酒,那都是做給父親看的,最後卓王孫沒辦法,只得送重金給他們。」按王立群所說司馬相如就這樣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資本積累。至於「包二奶」,那是司馬相如入朝為官以後的事了,「有錢有勢後,司馬相如有了拋棄卓文君的想法,並給卓文君寫了一頁無字信,卓文君接信之後明白了司馬相如的意思,當即回了一首詩,司馬相如接信之後,慚愧不已,這才打消了念頭。」王立群所講的這段野史,就是傳說為卓文君所寫的「數字詩」《白頭吟》的由來。 「一別之後,兩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勝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從一到十,從個到萬,卓文君巧用數字挽回了情郎的心。 爭議四起先賢豈容戲說 司馬相如成了惡男,你能接受嗎?網路上已經聽到了罵聲。歷史真是這樣嗎?記者昨日采訪了成都的部分史學專家,對於王立群的講述,他們的態度比較寬容,但也有人強烈反對。 一不願透露性命的專家坦言,他正好完整地看了王立群的這期節目,對於其中的一些提法他只覺得很好笑,「演義的性質很重,這有點類同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關系。」該專家表示,由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歷史記載並不是很詳細,所以很多細節都成為後世文人樂於添加的重點,比如《白頭吟》,「關於這個傳說有很多,最普遍的觀點是這是司馬相如到長安為官5年後發生的故事,當時司馬相如有意納妾,便去信給在成都的卓文君,卓文君看後回信寫下了《白頭吟》。首先,司馬相如納妾一說根本不成立,另外,目前學術界比較統一的說法是《白頭吟》是唐代以後的作品,跟卓文君毫無關系。」有專家向記者強調,《百家講壇》的定位是「通俗地講述歷史」,在這個背景下只要「把握歷史的主線,為了講得更生動些,適當的加一些渲染的傳說也是可以的」,但如此的戲說實在不該。對於爭議,王立群稱,「美麗的愛情人人都想要,而歷史的真實更為我所愛。」 鏈接:「鳳求凰」愛情佳話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早年家貧,並不得志。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她的父親卓王孫更是當地的大富豪,書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認識司馬相如時文君在家守寡。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宴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君文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一首《鳳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聽不出。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後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己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壚賣酒,消息傳到其父耳中,卓王孫沒辦法,還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筆錢給他們……
❺ 王立群和易中天誰的學問大
他們的學術水平是無法輕易比較的,因為擺在講台上的知識只是普及類的,至於他們二人的學術成果。沒有做過深刻的鑽研。
❻ 談談對於王立群你有何評價呢
博學多識,德高望重
❼ 大家覺得王立群這個人怎麼樣
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東新泰人。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當時稱「河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
王立群著作簡介
本人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山水游記研究和《文選》研究兩個方面。
一、專著
1、《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 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現代〈文選〉學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文選〉成書研究》 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二、代表性論文(10篇):
1、《文選》次文類作家編序研究 《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
2、游記的文體要素與游記文體的形成 《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
3、晉宋地記與山水散文 《文學遺產》1990年第1期
4、周貞亮《文選學》與駱鴻凱《文選學》《文學遺產》2001年第3期
5、《文選》成書考辨 《文學遺產》2003年第3期
6、《超越舊成說 開拓新領域——關於〈文選〉研究的斷想》
《文學遺產》2005年第2期
7、先唐學士考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7輯
8、從綦毋邃注看宋刻本《文選》注的演變 《文獻》2004年第3期
9、司空曙詩集版本考 《文獻》1998年第2期
10、「昭明太子十學士與《文選》成書 《新國學》2005年
三、項目
目前正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選〉版本、注釋綜合研究》(02BZW023)和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歷代〈選〉學文獻輯考與研究》(0329)的研究。
四、獲獎
1、2004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2、2002、2003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3、2002、2003、2004、2005年連續四年獲河南省教育廳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附:學術兼職
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山水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文選》研究會理事
中國古代文學史料學會理事
王立群——河南省第二屆高等學校名師
名師心得
教學是一項極其艱苦、極其認真的實踐活動,每一節課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只有認真努力,才能講好每一節課。如果我能獲得某些成功,那麼,百分之九十來自於認真,來自於數十年如一日的認真。面對學生,面對一張張求知的面孔,我只有全力以赴,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個人的得失榮辱都是小事,講好每一節課才是大事。
教學的基礎是研究。沒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高校的課堂只能重復他人的觀點。大學課堂只講他人的觀點而沒有自己的觀點是恥辱!我的目標是國內一流:獲批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在國家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的論文,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力爭國內第一,取得本研究領域的絕對話語權;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國內學術界獲得重要一席;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講出高水平的課程。
教學與研究是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研究是體,教學是用。體用結合,體用一致,才能使教學呈現良性循環。沒有研究,沒有深入的思考,很難講出擲地有聲的觀點。
任何教學手段都無法掩蓋見解的淺薄,深刻、獨到,才能獨樹一幟。
文學教學與文學研究的對象是每一位作家,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作品,每一篇作品中的每一個字詞。穿透歷史時空,解讀歷史人物,用現代視角讓歷史人物成為鮮活的人,是文學教學與文學研究的目標。
名師寄語
站在三尺講台上侃侃而談是人生的幸運和幸福。我喜歡在課堂上答疑解惑,在這里我可以品味到收獲的喜悅,在這里我可以忘卻現實中的某些缺憾,在這里我可以體會到人生價值的實現。
專業的分工與細化使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成為本國、本校的形象大使,每一篇提交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每一次國際學術會議對個人學術論文的點評,實際上都是國際、國內同行評價自己所在國家、所在學校學術水平高下的評審會。
名師名言
在科學研究中,我的目標是:寫出一流的文章,奉獻一流的成果,發表於一流的刊物,在自己的研究領域穩做國際國內的一流學者;
在教學實踐中,我的目標是:講出國家級的水平,講到國家級的課堂。
學校、學科簡介
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河南大學建於1912年,始名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解放前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河南大學現為河南省重點建設的綜合大學,擁有10大學科門類、72個專業,近200個博士、碩士學位點,4個國家級基地。學校佔地面積3600畝,圖書400萬冊;全日制在校生35000餘;教職工共3800多人,其中專兼職院士10人。目前全校師生為把河南大學建設成為以文理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內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本學科有過輝煌的歷史,李嘉言、任仿秋、萬曼、高文、華仲彥等一代名師均出自該學科。該學科下轄中國古代文學與中國古典文獻學兩個二級學科;其中,中國古典文獻學於2003年申報博士授予權時獲當年全國通訊評議第一名,並順利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已招收三屆博士生。中國古代文學專業1978年獲得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自1978年至今已招收28屆研究生,培養了300多名研究生;他們中不少人已經成為國內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
河南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8人,已獲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在讀博士3人。擁有兩個專業書庫,專業圖書8000多冊。
❽ 易中天采訪王立群
前天,央視《百家講壇》錄制了一期特殊的節目。「品三國」的易中天教授客串「主持人」,采訪「讀《史記》」的王立群教授。雖然第一次做主持人經驗不足,問出「你13歲的時候是多大呀」這樣的問題,但兩個人的對話十分精彩,以至於易中天形容自己和王立群這兩個學中文卻在《百家講壇》講歷史的人,都是「公雞中的戰斗機」。
在跟王立群的對話中,當王立群說起自己13歲打工的經歷時,易中天認真地問道:「你13歲的時候是多大呀?」現場觀眾靜了幾秒後隨即鬨堂大笑,易中天趕緊承認錯誤,說自己其實想問的是:「你13歲的時候是哪一年?」
王立群的經歷與易中天十分相似,兩個人都是學中文出身卻在《百家講壇》講歷史。談到這種情況,易中天問道:「你一個教文學的來講歷史,不怕別人說是公雞下蛋嗎?」王立群則很麻利地反問:「你不是下在我前面嗎?」引得全場一片爆笑。易中天隨即說:「我不僅下蛋,而且是公雞下鴨蛋,還客串起主持人了。我也認了,那我們就下我們的蛋,讓別人說去吧。我們都是公雞中的戰斗機。」
在有關《百家講壇》的爭議中,主講人如何反映歷史的真實一直是有爭議的話題。一位觀眾就這個問題現場向王立群發難。
王立群表示自己講述的是正史,但他坦承,正史未必等同於真實的歷史。「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歷史記載中可能會出現差異。真正的歷史叫'第一歷史',它是無法復原的。正史說的是'第二歷史',其中可能存在記載人的誤記誤讀,甚至主觀避諱曲解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認為主講人要學會區別真偽。「我們可以採用互證的方法。比如一件事情《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中都有記載,主講人要從中有所選擇。」但他強調,自己解讀的《史記》只是他理解的真實,「比如司馬遷對司馬相如大加贊揚,但通過他字里行間透露的信息以及班固的記錄,我認為司馬相如並非情聖,他對卓文君是劫才又劫色。」
王立群是《百家講壇》繼易中天、於丹之後力推的主講人,因此他有可能成為繼易、於之後新的「學術明星」。有記者問他,如何評價易、於以及他自己的個人魅力。他說:「於丹本身就是搞傳媒研究的,所以應對記者從容自如;易中天長期做文化普及工作,'觸電'時間也比我早。我有什麼優勢,自己不太清楚,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可能我對人物的分析比較深入吧。」
❾ 如何評價易中天和王立群
這個得去問易中天才知道了,他似乎並無對袁做過任何評論。但是以他的圓滑厚道個性而言,恐怕是不會做什麼批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