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醫學術語
1. 怎樣區分是肚子痛還是胃痛
在緊貼胸骨劍突下部(胸骨最下部)的一個拳頭大小的區域疼痛則是胃疼或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十二指腸疼痛的部位在其疼痛部位的下部,整體屬於中上腹部。
而右髂前上棘(右側腰部下面那個摸起來感覺是一大片的那個骨頭的上緣前端)和臍連線的中、外1/3交點處,該點稱為闌尾麥氏點,如果這個點按壓有反跳痛,或者劇烈疼痛,則為闌尾炎。
肝區疼痛是指位於右肋部或劍突(胸骨最下端)下的部位有疼痛的感覺,疼痛性質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
膽區與肝區疼痛位置近似,均為右上腹的疼痛,需要在醫院進行檢查後才可區分。
相對於肝膽區所對應的左側疼痛則考慮為脾或者為胃痛。
下腹則多為腸道疼痛,是包裹腸道的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疼痛,也是廣義上人們常說的肚子疼。
描述不盡詳細,望對你有幫助。
2. 醫學上外科和內科的區別胃疼掛哪科
胃疼掛消化科
內科一般用葯物治療,外科一般用手術治療。
胸腹腔臟器非機械性損害找內科;肌肉、骨、韌帶機械損傷,創口感染找外科。
有些外科病未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必手術治療,某些內科病隨著病程進展也可變為外科病,注意及時就醫。
從歷史淵源上講,最早期的外科只能處理一些身體外部的疾病,比如說一些常見的癤、癰、皮膚的腫塊、還有一些簡單的外科,因此在古代中國被稱為外科。當然歷史上也有傳說,華佗用麻沸散麻醉病人進行開顱手術,這只是傳說而已,姑妄聽之,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首先那個時代對於解剖學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再者就是無菌操作和感染問題。在西方,早期的外科的發展也是一樣的,四五百年前的西方,外科根本就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而是理發師來代理,也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皮膚表面的問題。當然後來隨著西方的解剖學、麻醉學、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發展,外科在西方醫學中漸漸發展成熟。
英語中外科的單詞:SURGERY,意思就是「手的技術」。說明了外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動手操作。當然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天,內科與外科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了,其中出現了許多的交叉。目前是這樣劃分的,凡是需要外科手術解決的疾病劃歸外科學的范疇,凡是不需要外科手術來治療的疾病歸到內科。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疾病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科室會診,比如說冠心病,有的人服葯可解決問題,有的人需要做介入治療,有的則需要外科手術。因此這就需要科室之間的協作,和互相的了解和學習。這里提到一個介入治療,其實就是介於內科、外科和放射科之間的一個交叉學科。目前有的醫學有專門的介入科,有的則歸到放射科的一個分組,有的部分則歸到內科,比如心臟介入歸內科,有的則歸到外科,比如神經介入治療。這種劃分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而是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習慣漸漸形成的。
說了半天大家可能越來越不明白了。這兒給出一個目前國內醫院常用的內外科的分科情況。內科一般分為:心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風濕病科;外科分為:心胸外科(也有的醫院將之分為胸外科和心外科兩上專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包括腹部外科、乳腺外科、甲狀腺外科等、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燒傷和整形外科、小兒外科(也屬於兒科的范疇)。
從本質上講,內科和外科雖然都屬於醫學的范疇,即使二者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共通之處,但二者的工作性質以及內外科醫生的思維方式都是大相徑庭的。內科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學科,雖然的有其實踐性,但是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它把人體當作一個獨立的系統來進行研究。而外科由於存在人為的因素的介入,更多的時候要把人體當作一個開放的系統來思考。如果把內科醫生稱為「家」的話,那麼外科醫生就是「匠」。但是如果一個內科醫生只是關門做學問,而不去進行臨床實踐,他就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醫家」;同樣如果一個外科醫生,只去鑽研如何把手術做的漂亮完美,而忽略了理論的學習和歸納總結,他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巧匠」。也許是工作性質的不同,內外醫生的外在氣質也有一定的差別,外科工作對醫生的要求是雷厲風行,膽大心細,果斷乾脆,遇事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內科工作要求醫生思維縝密,知識淵博,細致入微。醫學院畢業的女同學一般嚮往干內科工作,因為內科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致。男同學都嚮往做外科工作,因為外科工作更有挑戰性,更有成就感,更有吸引力。外科工作是這樣的,有了手術,大家都想去做,既使手術過程很累,還要擔風險。但是在排手術的時候大家都希望更可能多地上台。我想可能世界上沒有幾種職業象外科這樣的,把工作當作快樂和榮譽來看待。也許這正是這種工作性質吸引著許多有志男兒不計報酬和辛勞投入這項事業,工作著,痛著,並快樂著。
3. 什麼是胃痛病因及表現是什麼
胃痛又稱為胃脘痛。臨床以胃脘都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為主症,常伴有納差、惡心嘔吐、噯氣呃逆、大便不調等症狀的一種常見疾病。急性胃痛多發於夏秋季節。現代醫學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痙攣、胃黏膜脫垂、胃下垂、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以胃脘部經常性發生疼痛為主症者,均可參照本病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胃痛的常見病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幾個方面,多以暴飲暴食、惱怒及勞累過度、感受外邪等為常見病因,以胃氣郁滯,胃失和降為基本病機。寒邪客胃,肝氣犯胃,飲食停滯,濕熱中阻,氣滯血瘀所致胃痛者屬實證;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而致胃痛者屬虛證。病位主要在胃,但與肝脾關系密切。
4. 胃疼怎麼辦`醫學方面
建議你去醫院消化科做個「鋇餐」,這樣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你也就放心了
5. 胃痛的症狀是什麼
常見胃病的種類和症狀
1、臨床上常見的胃病
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結石、急性胃擴張、急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胃的良惡性腫瘤、幽門梗阻...
2、常見的胃病症狀
① 疼痛
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② 氣脹
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③ 食脹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④ 舌淡無味
表現為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⑤ 口苦
這是肝膽受熱產生的典型症狀,中醫里是膽氣上泛的表現,西醫檢查規類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⑥ 面色
胃病患者病史過長,面色容易萎黃、黯淡無光。
⑦ 舌苔顏色
胃病初期,舌苔黃,口有異味。時間久後,舌苔轉白,便秘者舌質肥厚,疼痛者舌質有瘀斑。
⑧ 惡心嘔吐
飲食失常、寒溫不適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惡心嘔吐。
⑨ 打嗝噯氣
跟情緒有關,或者因吵架、壓力過大等導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狀。
⑩胸悶
以氣不順、滯留胸腔為特徵,脾氣暴躁者、情緒不佳者易得。
得了胃病要多吃以下食物:
1、多吃流質食物,如粥類,不要吃多鹽,還有腌制食品。這兩樣東西里都含有亞硝酸胺,可以誘發和導致胃潰瘍病變。
2.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菠蘿、火腿盡量不要或者少吃;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的飲料不喝或者少喝,必要的話還應戒煙戒酒。
3、水果可以考慮食用口味清淡,無酸類刺激的,蘋果類硬性水果就先不要考慮了,雪梨香蕉可以少吃,有清腸功能。
4、可以吃活謂素,它可以保護胃粘膜,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癒合率。活謂素膠囊的分子鏈上含有葯效學公認的殺菌、止血的多種活性基團,具有一定的抵抗病菌和緩解胃出血的作用。在胃酸的作用下,活謂素膠囊中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吸水膨脹,迅速形成200~500厘泊(此粘度接近胃粘液粘度)的粘液,作為一層保護膜附著在胃內壁上,以隔離損傷因子,隔絕胃酸和胃蛋白酶對潰瘍表面肌肉的侵蝕、消化作用,可明顯緩解胃出血而造成的疼痛。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食用最低3個月):每日3次,每次3粒;飯前或空腹食用,食用期間多飲白開水
注意事項:
1、忌飢飽不均、飲食不潔、晚餐過飽、狼吞虎咽、飯不守時;
2、忌辛辣、生冷、酒精等,多吃清淡養胃食物,如小米粥等;
3、平時作息規律,少食多餐減輕胃負擔,飯後勿做劇烈運動;
6. 如何用專業語表達胃疼
胃部是我們體內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正常狀態下,它應該是不停蠕動,將食道送下來的食物絞碎。如果它的蠕動不正常,就會妨礙消化和吸收,令過量氣體積聚,形成胃氣,中醫稱這情況為「呆滯」。
胃呆滯時,吃下的食物不能實時磨碎、送到腸道,因而被迫滯留胃中,半處理過的食物就會任意發酵發臭,形成酸腐氣味,亦即口氣,同時亦會有胃脹的征狀。
當胃部出現潰瘍,幽門螺旋菌就會寄生於傷口,導致潰瘍處經常發炎;即使用葯殺滅細菌,如果飲食惡習不改,潰瘍癒合之後,依然會不時覺得疼痛。
7. 醫學上肚子疼和胃疼是一個概念么
是兩碼事。肚子疼指中下腹,胃痛是指上腹部劍突下。